关于沿海滩涂经济开发问题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8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我国沿海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这里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人口密集、资源丰富的地区。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作出探讨。
一、沿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其重要性在于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海洋资源和陆地资源,同时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
在沿海地区,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发展快速的行业,有很多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诞生并快速崛起。
然而,沿海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沿海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往往会出现洪涝灾害,台风等自然灾害,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此外,沿海地区的人口密集度较高,城市化进程快速,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突出,对于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挑战和优势沿海地区具有发展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优势,同时也需要面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在面对市场流通体系不畅和升级缓慢、高税费和资金招募难度也越来越大等问题时,沿海地区需要寻找具有创新性的策略来解决。
同时,沿海地区能够积极拥抱外来资金和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
在人口和资源上,沿海地区很容易受到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人口密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沿海地区也需要探索和发掘自然资源,如物流、交通等方面,提高利用率和绩效表现。
三、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建议1.发展战略沿海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创新力度和科技投入。
同时要提高科研和技术质量、扩大消费市场规模、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2.环保战略由于沿海地区容易受到环境污染和气候恶劣导致的生态问题影响,有效保护环境资源对于沿海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化环保部门职能,监督企业环保行为,大力建设环保工程项目和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3.产业结构调整沿海地区经济的核心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需要把握机遇,进行企业管理升级和产品升级。
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沿海地区投资建设的项目,经常涉及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将沿海滩涂适宜成 陆的部分,通过工程措施促其脱离海水影响,扩展陆地资源以满足项目建设对土地资源的 需求,对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但滩涂羽垦开发也会造成一系列负面 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论证,处理好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 系,尤英是关注对海涂养殖地、芦苇地、红树林以及港口航道等方面的影响,以体现科学 发展的政策导向。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状况及利用潜力我国沿海地区滩涂质地分布与陆地输入的泥沙物质质地和海水动力作用关系密切。
各岸段的滩涂质地有泥砂质底、砂泥质底、砂质底、淤泥质底、卵石底、砾石底、礁石底和珊瑚礁等。
不同滩涂质底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适宜不同的贝藻类生物生长。
淤泥质滩涂上 质较肥沃,营养物质较丰富、是许多贝藻类喜欢栖息生长繁殖的地方。
当地一般根据各种贝藻类的生活习性,选择生长育肥快、周期短和经济价值髙的天然贝藻类进行人工养殖。
滩涂上壤以滨海盐上为主,盐上的盐分主要来自海水,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受海洋潮汐咸水顶托和絮凝作用,不断在近海沉积。
当英尚处于水下堆积阶段时,则为髙矿化海水 所浸渍,成为盐渍淤泥。
当高等植物出现而开始上壤形成过程时,积盐过程则成为成上过 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盐渍淤泥也就变为滨海盐上。
由于我国滨海地区跨越暧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自南而北逐渐干旱,上壤含盐疑也相应随之由小增大。
华南沿海的盐上表层含盐量一般不超过2%,而华北和东北的盐上表层含盐量达到2%-3%,个别甚至髙达5%-8%o南海沿岸各大河流的入海河口地区分布着一些酸性滨海盐渍上,又称“咸酸出”“反酸FH”,能危害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必须采取改良措施,才能垦殖利用并取得较好收成。
我国海域而积广阔,自北向南有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滩涂土地资源分布呈一狭长带状,由潮上、 潮间和潮下3个地貌单元构成。
滩涂有哪些经济价值?一、滩涂的生态保育与旅游开发(300-500字)滩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景观。
保护和恢复滩涂生态系统,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和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滩涂生态旅游不仅可以提供人们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还可引导游客了解海洋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滩涂还是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滩涂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可以提供给游客观鸟、观赏海鸟的机会,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
二、滩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00-500字)滩涂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还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
首先,滩涂是贝类、海藻等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开展滩涂养殖,可以提高海洋养殖业的产量和效益,满足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
其次,滩涂也是重要的盐田资源,开发滩涂盐田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盐资源,同时创造就业机会。
另外,滩涂还具备开展浮游生物、海草等资源开发的潜力,在海洋生物药物、食品、健康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滩涂的沿海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300-500字)滩涂作为沿海地区的天然堤坝,发挥了重要的防止风暴潮、抵御海浪和沉积泥沙的作用。
通过恢复和保护滩涂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沿海地区的风暴潮冲击,减轻海洋灾害对沿海城市和农田的破坏。
同时,滩涂还能够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维持海洋环境的稳定,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的负面影响。
因此,滩涂的沿海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滩涂的科学研究与环境教育(300-500字)滩涂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滩涂的形成、演变以及其中生物种类的适应机制等。
此外,滩涂也是生态学、海洋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推动海洋科学的发展和培养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滩涂的生态价值也可以通过环境教育向公众传递,提高人们对滩涂保护和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结:滩涂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还拥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新旧动能转换下滩涂经济产业发展研究作为中国东海沿岸的一个滩涂围垦地,下滩涂的经济产业主要以渔业、农业、石化、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导。
这些传统的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但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这些产业需要对其生产和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以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
首先,下滩涂的产业需要更多地关注绿色发展。
目前,下滩涂的经济产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尤其是海洋资源。
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下滩涂的产业需要更多地关注绿色发展,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
其次,下滩涂的产业需要加大创新投入。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创新驱动,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实现产业升级。
下滩涂的产业需要更多地加大创新投入,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
再次,下滩涂的产业需要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滩涂的产业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吸引和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崭新思维的人才,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下滩涂的产业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现代科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下滩涂的经济产业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引领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先进技术,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下滩涂的产业需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
关注绿色发展、加大创新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是实现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所必需的。
这将为下滩涂的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和借鉴。
沿海城市滩涂围垦开发利用优先度分析摘要:滩涂特别是河口和淤泥质海岸的潮滩,是规模很大的潜在的土地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和地区,围海造地历来是其争取土地资源、拓展生存空间的主要对策。
本文主要探讨沿海城市滩涂围垦利用优先度。
关键词:沿海城市;滩涂围垦;优先度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引言习惯上,人们常把可供开发利用的滨海滩地称作滩涂,也称海涂。
狭义的滩涂是指潮间带,即那些高潮时被淹没而低潮时又出露的滩地。
广义的滩涂上限伸到风暴潮波及的地方,即潮上带,下限可延至低潮面以下若干米的适宜围垦或水产养殖的潮下带。
滩涂的物质组成主要为岩石碎屑和细颗粒泥沙,通常以泥质组成为主的叫泥滩,以砂质组成为主的叫沙滩。
沙滩中往往蕴藏着有用矿产。
滩涂上繁生各种地带性植物(从乔木、灌木、草本至低等的藻类)和动物(主要是贝类、蠕虫、两栖鱼类及蟹类)。
此项功能的主体是湿地的植被,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季节吸收和释放营养物质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种方法的介绍和应用,本研究没有考虑植被的生长期和生长季的变化特征。
在今后的深入研究中,可以从植被本身的生长特点角度考虑,先确定不同植物的生长期,再按4个季节分别对植被结构进行测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潮间带湿地的物质交换功能才更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如果湿地的外部来水富含泥沙和颗粒态营养物质,沉积作用对湿地是健康持续的,有利于岸线造陆和植物生长;如果外部来水水质恶化,含带垃圾和重金属,则会导致植物死亡,逐渐降低沉积功能。
因此,评价时考虑湿地外部环境的水污染状况,把它作为湿地物质沉积功能的压力指标,以反映对湿地物质沉积功能的负面影响,将使潮间带湿地的物质沉积功能评价更全面、更有指导意义[2]。
二、滩涂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围垦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表现在不该围的盲目围,致使一些中小型港口、航道造成淤塞萎缩,水产养殖基地遭严重破坏。
沿海带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沿海带的土地资源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具有巨大潜力的财富。
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土地资源丰富带来的经济增长,是沿海城市的共同追求。
然而,频繁的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沿海带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沿海带土地资源的特点。
沿海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海洋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
这些特点为土地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上,沿海带发展成为了繁荣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
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发,沿海带也面临了一系列挑战。
其一是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由于人口集中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沿海带的土地资源面临着日益紧张的供应压力。
大量土地被用于工业、住宅、公共设施等用途,导致土地资源的短缺。
土地资源紧缺进一步推高了土地价格,使得土地开发成本增加,给企业和居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其二是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沿海带作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土地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填海造地、围湖造田等活动导致湿地的减少,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量排污、排放也污染了海洋环境和空气质量。
在土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沿海带的土地资源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
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工业区、住宅区、生态保护区等用地范围,确保各种用地的相对平衡。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经济特区、新兴产业园区等开发区的支持和引导力度,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其次,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监督执法。
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建立健全的土地交易市场,促进土地出让和土地转让的透明和公正。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准入门槛,防止过度开发和滥用土地资源。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沿海滩涂资源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目录目录 (1)第1章总论 (4)1.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5)1.2 项目概况 (5)1.3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6)1.4 本报告的编制依据、研究范围及编制原则 (11)1.5 研究结论与建议 (13)第2章投资环境分析 (16)2.1项目定位 (16)2.2 XX沿海滩涂资源开发现状 (16)2.3XX市沿海产业发展现状 (18)2.4 XX港临港产业发展现状 (22)2.5 XX港区良好的投资环境,重、特大项目的建设,对园区土地的需求是刚性的 (25)2.6市场分析结论 (28)第3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30)3.1建设原则与建设内容 (30)3.2 建设规模 (31)第4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2)4.1 项目选址 (32)4.2项目建设条件 (33)第5章工程技术方案 (36)5.1 设计依据 (36)5.2 工程设计方案 (36)5.3 施工技术方案 (41)5.4 工程概算 (47)第6章环境保护 (49)6.1 项目采用标准 (49)6.2 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 (49)6.3 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50)6.4 水土保持 (53)6.5 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55)第7章劳动安全 (56)7.1 标准和规范 (56)7.2 项目施工期劳动安全 (56)第8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58)8.1企业组织机构 (58)8.2人力资源配置 (59)第9章项目实施计划与招标 (60)9.1项目进度 (60)9.2 项目期管理 (61)9.3 项目招标 (63)第10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5)10.1投资估算 (65)10.2 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67)第11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68)11.1项目计算期的确定 (68)11.2土地出让收入及规费返还收入的估算 (68)11.2总成本估算 (69)11.3财务评价 (70)第12章风险分析 (72)12.1主要风险分析 (72)12.2 主要风险对策 (73)附表:附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附表2、投资计划表附表3、收入和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5、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6、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7、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8、利润及利润分配估算表附表9、资产负债表附表10、还本付息表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件: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附件2、政府会办纪要、政府立项批复附件3、土地价格评估依据第1章总论项目名称:XX市XX沿海滩涂资源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XX市XX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址:XX市开发大道XX项目建设地点:XX市XX港区法定代表人:XXX项目联系人XXX邮编:联系电话:1.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XX市XX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组建于2009年9月, 公司注册地位于XX市开发大道XX7号,公司首期注册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
海洋论坛▏沿海滩涂的开发、利⽤与保护我国⼤陆海岸线长达1.8万km,包括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1个滨海省市、⾃治区和台湾省。
我国海域⾃北向南有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滩涂资源⼗分丰富。
将沿海滩涂适宜成陆的部分,通过⼯程措施促其脱离海⽔影响,扩展陆地资源以满⾜项⽬建设对⼟地资源的需求,对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
但滩涂围垦开发也会造成⼀系列负⾯影响,尤其对海涂养殖地、芦苇地、红树林以及港⼝航道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何处理好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沿海滩涂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
⼀、滩涂的界定滩涂分海滩、河滩和湖滩三类,海滩指潮汐⼤潮⾼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河流、湖泊滩涂指常⽔位⾄洪⽔位间的滩地,⽔库、坑塘滩涂是指正常蓄⽔位与最⼤洪⽔位间的滩地,在地貌学上统称为“潮间带”区域。
对于海滩来说,由于潮汐的作⽤,滩涂有时被⽔淹没,有时⼜出露⽔⾯,其上部经常露出⽔⾯,其下部则经常被⽔淹没。
滩涂的范围应包括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三个部分。
平均⼤潮⾼潮线以上的沿岸陆地部分,通常称潮上带,也称海岸线,是各地沿海开发最旱、利⽤程度最⾼、利⽤类型最多、区域特点最明显的地带;介于平均⼤潮⾼潮线与理论最低潮⾯之间的区域,称为潮间带区域,包括海滩涂、滩涂沼泽和沿海河滩地,分布有沼泽草地、芦苇地、红树林地等,潮差较⼤的东海、南海岸段⽐潮差较⼩的黄、渤海岸段河滩地⾯积⼤;⽔深在理论最低潮⾯(零⽶线)⾄⽔深15m线之间的海域,也称为潮下带,沿岸11个省市⾃治区和海南省沿岸的潮下带浅海区域总⾯积约为12.4万km2,占海岸带总⾯积49.8%。
⼆、滩涂的分类根据滩涂的物质组成可分为岩滩、沙滩、泥滩三类,根据潮位、宽度及坡度,可分为⾼潮滩、中潮滩、低潮滩三类。
由于岸的类型多样,⽔流的作⽤以及河流的含沙量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岸受⽔的冲刷,滩涂向陆地⽅向后退;有的岸堆积作⽤强,滩涂则向有⽔⽅向伸展;有的岸⽐较稳定,滩涂的范围也较稳定。
盐城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现状和生态保护策略-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在地理学意义上, 滩涂是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即潮间带。
滩涂资源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沿海滩涂湿地也是天然的自然保护区, 同时也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等, 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沿海滩涂; 湿地; 可持续发展;一、概况中国作为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三大国, 海域面积广阔, 自北至南濒临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 滨海湿地分布于沿海的11个省区和港澳台地区, 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江苏省沿海滩涂资源占全国滩涂总面积的25%, 主要分布于盐城、连云港和南通三市, 其中又以盐城市滩涂面积最大。
盐城沿海滩涂北起盐城响水县的灌河口, 南至盐城东台市的新港闸, 由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五县(市) 滩涂组成。
独特的区域优势和资源条件, 构成了盐城沿海滩涂湿地宝贵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它不仅具有壮丽的自然人文景观, 同时也蕴藏着丰富而多样的生物种群。
二、盐城沿海滩涂开发利用现状盐城沿海滩涂资源形式多样, 是极其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沿海地区开发好其海涂资源刻不容缓, 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是维系整个海涂区域生态平衡的前提所在。
就目前来看, 盐城沿海滩涂资源被分为如下几种模式来进行开发利用:(一) 发展水产养殖业盐城市水产养殖业目前分为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个部分, 通过人为控制, 在天然水体之中进行水生动植物的繁殖、培育和收获, 进行鱼、贝、虾、蟹、藻等多品种水产品的人工饲养。
这些水产养殖产品在加工后进入市场, 尤其受内陆地区人民欢迎, 成为当地居民的可靠收入来源, 推动了盐城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 开展盐化工业海水制盐是传统的海洋开发产业之一, 也是盐城沿海滩涂地区传统的生产方式之一, 发展盐化工业, 开发加碘盐、浴盐、原盐、工业盐等不同种类的盐化工产品, 成为盐城地区众多盐化工厂的主要工作任务。
沿海开发调研报告《沿海开发调研报告》一、引言沿海开发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战略重点之一,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沿海开发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沿海开发的现状1.经济发展:沿海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沿海城市具有较高的GDP和人均收入水平,成为了国家的经济增长点。
2.产业结构: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包括汽车、电子、纺织等行业。
另外,旅游、渔业等也是沿海地区的重要产业。
3.基础设施建设: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为完善,包括港口、铁路、高速公路等,这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沿海开发的经验教训1.环境保护:沿海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沿海开发应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加大对环境监管力度,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2.产业升级:沿海地区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3.人才引进:沿海地区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人才质量和数量,推动经济发展。
四、沿海开发的发展机遇1.国际贸易:沿海地区与世界各国之间具有良好的贸易关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沿海地区的国际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为沿海开发提供了机遇。
2.一带一路倡议:沿海地区作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将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开发。
3.科技创新:沿海地区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有助于推动沿海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五、建议1.加强环境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管机制,推动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科技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3.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改善人才培养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沿海地区已逐渐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之一。
然而,一些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仍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受到环境和资源之间矛盾的制约,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推动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加强生态环保,推进绿色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海洋环境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对于海洋污染的治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可以加强海岸带的监管,推行“禁渔区”这样的管理方式,以减轻海洋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其次,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绿色发展,采取节能减排的方式,减轻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压力。
最后,要加强海洋保护区的建设,保障珍稀物种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给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二、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产业的总体竞争力海洋科技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必不可少。
因此,要加强海洋科技研究工作,鼓励海洋产业技术创新。
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要重点加强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海洋产业的高端发展。
同时,也需要在相关政策和经费上做出相应的支持,为海洋科技研究提供充足的资源。
三、加强跨区域合作,推动海洋产业联动发展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较大,需要加强跨区域合作,推动海洋产业的联动发展。
通过深化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将沿海地区的资源与内陆地区的需求整合起来,实现双方的共赢。
同时,培养对于跨区域合作的重视,加强具体措施实施,以推动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海洋产业的内生动力人才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因此,应该加强对海洋产业的人才培养,吸引更多的优秀科研人员和技术人才来到沿海地区,同时加强学生的海洋意识和对海洋产业的了解,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沿海开发创新调研报告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的开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对沿海地区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为此,我参加了一次沿海开发创新调研,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沿海地区的情况,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普遍较高。
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贸、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也很高,外来投资、技术和劳动力流动较为频繁,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分析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以出口为主要发展方向,这种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隐患。
另外,沿海地区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也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因此,沿海地区应该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将发展的重心转向服务业领域,努力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智慧型城市群,打造区域性服务中心,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三、沿海地区的科技创新情况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和发展的核心。
沿海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高,部分企业在产业链上位列国际领先地位,取得一定的技术竞争优势。
但须注意的是,沿海地区在科技对外合作以及创新领域的投入相对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应该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管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四、沿海地区的环保情况沿海地区的环保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特别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问题。
环保问题不仅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沿海地区必须进行环保改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企业应当履行环保责任,加强排污治理,减少碳排放量,同时还应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密切合作,实现生态环保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五、沿海地区的人才培养情况人才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东营市沿海滩涂综合改造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XXXX年代围垦万亩。
堤外潮上带(高涂,废黄高程米以上)约万亩,潮间带万亩,辐射沙洲万亩,潮下带(废黄河高程米以上)约万亩。
沿海滩涂适宜多种生物资源繁衍,是多种经济贝类生长繁殖理想场所。
陆上脊椎动物有鸬鹚、鹈鹕、天鹅、大雁、野鸡、野鸭、麻雀、獾、野兔、刺猬等。
陆上植物有芦苇、芦竹、盐蒿、大米草。
堤外滩涂有青蛤、缢蛏、泥螺、泥蚶、沙参、海葵、沙蚕、紫菜等贝藻类资源。
沿海滩涂自然风光秀丽。
澎湃海潮,翩翩起舞海鸟,大海衬托着冉冉升起太阳,别有风味滩涂采捕,星星点点渔家灯火和挂在滩涂上空一轮明月,给人无穷遐想,流连忘返。
海水水质优良。
海水水温度Cam;,盐度‰,PH左右。
沿海滩涂是造福人类聚宝盆。
我市沿河滩涂资源独具特色。
我市沿河滩涂部分岸段可作为港口、工农业用地。
沿河有黄河刀鱼及其它淡水渔业资源,我市是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一颗璀璨明珠,沿海滩涂和沿河滩涂已成为投资热点和宝地。
二、滩涂开发利用现状核准通过,归档资料。
XXXX年一遇。
排水系统健全、通畅、合理,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排水沟深度和间距根据当地机耕作业、农作物对地下水位要求等综合因素确定。
旱作区一般采用天,设计暴雨,从农作物受淹起天排至田间无积水;水稻区采用天设计暴雨天排至耐淹水深。
盐碱区在返盐季节前将地下水降至农作物生物临界深度以下;在农作物播种出苗等关键时期,控制CM,土层含盐量,以不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为限。
(有限,滩涂开发受到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将带动我市滩涂开发发展。
认真分析实施滩涂开发规划面临前所末有机遇和挑战。
滩涂开发已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五、规划指导思想我们滩涂规划指导思想是:以提高滩涂开发效益、增加人民收入为中心,增加滩涂经济总量为目标,沿海滩涂以苗种、加工、旅游、贸易为重点,沿河滩涂以休闲旅游和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重点,立足大投入、大项目、大发展,着力打造文明滩涂、绿色滩涂、生态滩涂和金滩富民工程,实行海陆并举、海江并举,合理利用方针,加速滩涂产业化和高新技术化进程,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临海、临江工业为主体,滨海、沿江旅游为特色,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黄金海岸、黄金江岸,使滩涂经济成为我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滩涂开发跨越式新发展。
关于沿海滩涂经济开发问题研究摘要:以盐城为例,分析其沿海开发背景下滩涂环境和资源开发的现状,以可持续发展为观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战略,并结合环境审计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提出可行性建议关键词:盐城;沿海开发;滩涂经济;环境审计一、沿海滩涂开发背景——以盐城为例江苏省盐城市东临黄海,湿地资源和海洋资源都极为丰富,海岸线漫长,沿海岸线长582公里,沿海滩涂面积683万亩。
境内有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响水五个县或县级市直接临海。
依据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长期以来,盐城的经济发展一直把开发沿海资源作为重要战略。
1995年,提出“海上盐城”发展战略,2002年起开展了“一路五区四带”沿海开发工程。
2008年正式确立了江苏沿海开发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在沿海开发中,滩涂成为了沿海开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然而盐城的沿海滩涂开发不仅仅需要考虑到经济的因素,还应当考虑到环境的因素,盐城拥有盐城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滩涂湿地生态保护系统和以丹顶鹤为代表的多重珍禽,与之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化调整,众多化工企业在当地投资,其污染处理问题也十分严峻,因此,如何做好环境与经济开发的有机统一已成为了沿海滩涂开发问题的当务之急。
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地、有说服力的、客观的地估价并通过有助于环境管理和控制,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政策签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如何在沿海滩涂经济开发中运用环境审计的方法使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达到有机的统一,符合可持续发展中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并且使人,财,物的投入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获得最大的效益,必定是沿海滩涂开发乃至沿海经济开发中的重要课题。
(一)沿海滩涂开发的自然条件江苏盐城滩涂位于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地区,其生态特征受到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双重影响,由于盐城沿海滩涂位于人口稠密地区,同时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态环境具有独特性,生态表现也较为独特。
沿海滩涂具有活跃性和生态脆弱性。
沿海滩涂为开放的生态系统,与外界进行着十分复杂持续不断的物质欲能量的交换活动,整体循环处于激烈的动态平衡之中,生态功能极为活跃。
沿海海岸的冲淤变化,风暴潮的影响,以及旱涝灾害、暴雨、台风的影响,进一步加速的沿海滩涂的能量交换,总体上从外在表现上看就是淤积与冲刷的动态平衡,但是在每一个特定的时点上,沿海的生态环境具有多变的特点。
沿海滩涂具有固有的脆弱性体现在于:成陆时间短,生态系统较不稳定,动态变化的平衡极易遭到破坏,从而生态坏境将会恶化乃至彻底瓦解;沿海滩涂地处海陆交汇之界,位置敏感,受到海陆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人为因素的破坏,例如,违反休渔政策的滥捕滥采会造成滩涂资源的大量枯竭,乃至形成光滩、死滩;滩涂地区往往是人口稠密地区,大量工农业和生活污水沿河道排入近海,滩涂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此外,围海造田,修建海堤涵闸不仅仅堵塞了泄洪通道,使某些河段侵蚀严重,同时也改变了滩涂的自然环境,切断了鱼虾的洄游通道,使其不能正常繁衍,导致鱼虾资源锐减。
(二)盐城当地滩涂资源现状盐城濒临黄海,滩涂资源丰富,全市海岸线长587km,共有滩涂面积46.67万hm2(含辐射沙洲),有海水化学资源、生物资源、潮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目前盐城的滩涂资源中80%已被充分利用,其中朝上带开发最为完全,为95%,潮间带为60%,辐射沙洲的开发也正在筹备之中。
具体来讲,江苏沿海滩涂的土地资源增殖潜力较强,随着滩涂不断淤长和辐射沙洲的部分并路以及科技水平和工程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围面积还在不断增长。
同时,盐城位于南北交界点,处于海陆之间和南北之间的过渡性地带,自然地域类型具有多样性,形成了多重生态环境,海域内的生物资源和生物种类十分丰富。
在自然资源方面,有记录动物共计1665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二级保护动物84种。
植物资源方面,有高等植物111科346属559种。
沿海保护区内有野大豆、珊瑚菜,野菱、莲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或二级保护植物,并拥有护花米草,芦苇。
盐地碱蓬等沿海滩涂湿地的植物的优势种,其广泛分布对盐城沿海滩涂湿地的生态功能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能源开发方面,其海岸线全长582公里,占全省的56%,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宜港安县102.4公里,海洋资源富集,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达800亿立方米,是我国东部沿海路上最大的油气。
沿海具备2000万kw火电装机容量的建设条件和承载能力,沿海滩涂和海上风电场开发潜力占全省70%以上,盐城是江苏唯一同时拥有海、空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
除此以外,盐城已基本形成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因此在基础设施方面制约沿海发展的问题已大体上得到解决。
二、对于沿海开发的思考和建议鉴于盐城的实际情况,对于沿海滩涂开发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湿地之都,水绿盐城”为口号,以盐城现有的射阳珍禽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为落脚点,在保持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沿海风貌等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旅游业务。
同时开发出赏鹤风光一日游,麋鹿风情游等多种旅游项目。
同时,结合盐城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项目,以及新兴建立的水街和国家首个盐类博物馆——中国海盐博物馆的独特优势,将旅游产业纵深发展。
除了日常的推广宣传以外,结合枯枝牡丹节以及丹顶鹤的迁徙规律,选取适当的契机开展文化节活动,向外界展示盐城的滩涂风貌。
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市政府“整体向南”的规划方案,建立并完善现有的湿地公园,为市民的休憩娱乐提供场所,并提高整体的市容市貌。
在对外吸引游客的同时,在当地居民中树立起保护滩涂资源、以家乡为荣的意识,为滩涂的生态平衡提供长远的保障(二)开展盐产业和附属化工产业的建设盐城原名“盐渎”,自古以来就有烹海水取食盐的传统,除食用外,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的现在,仅仅完成从海水到食盐的初级转换远远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在沿海大开发的战略下,根据国家的支持政策和市委市政府的合理投资和导向,盐城大力发展方向在海洋食品加工和海洋医药保健品方面。
在沿海滩涂建设了滩涂产业深加工基地,先后发展了宝龙、丰宝、海晶等5个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集团。
其中。
精粉加碘盐、紫菜、酱制品、海鲜调味品为当地特色产品,龙虾出口占据的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
在非食品方面,盐城已经建设完善了滩涂港口工业区,形成了以大丰港为主,滨海、射阳、响水港区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
目前。
沿海化工园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和苏北一流,全国知名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不容小觑。
化工产业往往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进而可能摧毁整个沿海滩涂生态系统。
盐城作为新兴发展的中小型城市,其城市污染处理体系尚未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果监管环境出现了薄弱环节,各化工产业在利益驱使的前提下,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
2009年2月20日,城西自来水厂的取水口因为酚类化学物质的污染,超过一半的城区居民遭遇停水。
因此,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当地政府在积极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关注投资公司的环境处理资质,对其社会责任感进行合理化的评估。
在监管方面,建立健全监管机制,防患于未然,对恶意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
进一步加大科技的投资力度,加强建设环境处理系统,并且积极主动的开发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工艺流程,并通过政府补贴等方法进行推广。
加强“人才强市”政策,以丰厚的待遇引进先进人才,并努力培养本地人才三、环境审计在沿海滩涂开发中的应用环境审计以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维护资源环境安全,发挥审计在促进节能减排措施落实以及在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环境审计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环境审计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三个方面。
首先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督促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监督有关政策的全面有效执行,完善立法工作和提高执法水平。
其次,国家审计机关对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及其管理活动进行独立的审查和评估,确保环境保护监测处理机制能够全面有效地运行。
最后,国家审计机关需要确保环保资金落到实处,通过检查国家投入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的报表信息,检查各项凭证和往来交易的单据,检查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揭露存在的偷漏拖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分析评价资源环保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盐城沿海滩涂经济大开发的背景之下,当地的审计机关需要正确评估各化工企业的生产环境,有专门人员和专业人士评价其环保等级,采取预防性而不是补救性的措施。
此外,地方审计机关需要审查盐城市各级政府是否正确地根据当地滩涂特色指定出合理的规章政策,计划是否充分。
是否有效遵循。
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于特定的政策或项目,需要评估其对盐城当地带来的综合效益和对滩涂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并作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当地审计机关需要对沿海滩涂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计。
检查是否建立了符合当地滩涂经济特点的管理体系;该体系是否健全和完善;当地的环保部门,滩涂地区的企业是否有效遵循了该管理体系,同时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价。
审计机关需要对滩涂开发企业遵守当地制度、保护滩涂环境责任以及工作绩效进行审计,对实施滩涂环境保护的管理和实施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型进行审查、鉴证。
最后审计机关需要对环保资金进行审计,在合理化范围内降低舞弊,盗窃等不法行为,进行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确保环保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同时结合绩效审计,对资金的效益性进行审计,确保资金充分利用并在滩涂环境保护中发挥重大作用。
主要采取方法有:1.以系统论的思维指导审前调查:做到审前调查充分详实,力求面面俱到。
2.以重点论的方法指导审计实施:正确把握审计方向,关注民生问题。
3.以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实施:用事实数据说话,直观地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1.李雪,杨智慧. 对环境审计定义的再认识[j].审计研究,2004(2).2.凌申.江苏东部沿海滩涂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j]. 生态经济,2001(12).3.李洪山,刘璐,王涛,李春燕,冯紫媛,周海波,徐荣.江苏盐城滩涂资源利用及发展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1).4.吴雷.当前盐城旅游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2(12).(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