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闭锁患儿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4
新生儿食道闭锁与食管气管瘘护理常规一、定义:食管由咽喉至胃的通路上任何一处发生关闭称之为食管闭锁。
在食管与气管之间有不正常的通道形成瘘管称之为食管气管瘘。
食道闭锁是一种中段食管缺失的先天性疾病,常伴食管气管瘘。
系胚胎发育3~6周发生障碍所致,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炎症、血管发育不良或遗传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1、孕母羊水过多:食道闭锁胎儿不能正常吞咽羊水,从而造成羊水循环障碍,而致羊水过多;间接导致早产;营养不良,常为小于胎龄儿。
正常循环于呼吸道的羊水经漏道引致食管,消除了羊水对食管、支气管的支持效应,从而造成器官软化。
2、口腔溢液: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不断从口腔外溢。
频吐白沫。
3、喂奶后呛咳,呕吐,同时有发绀和呼吸困难:这是食管闭锁患儿的典型症状。
4、体格检查:腹部显著膨胀,叩诊程鼓音:并发肺炎时,双肺布满湿罗音。
Gross分型Ⅰ型:食管上下两段不连接,各成盲端,两段间距离长短不等,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
Ⅱ型:食管上段与气管想通,下段呈盲端,两段距离较远。
Ⅲ型:食管上段为盲管,下段与气管想通,想通点一般在气管分叉处或其稍上处,两段间距离超过2cm者称a型,不到2cm者称b型。
Ⅳ型:食管上下段分别与气管想通。
Ⅴ型:无食管闭锁,但有瘘与气管想通,为纯食管气管瘘。
三、治疗措施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Ⅰ型;Ⅱ型:术一:先行食管造口,胃造口术,后期行结肠、回肠、或胃代食管术。
术二:两次开胸:第一次将食管两盲端拖出并固定于胸壁,坚持每天用探条扩张食管上下盲端,数天或数周后二次开胸行食道吻合术。
Ⅲ型;Ⅳ型:将瘘管气管侧结扎,近端盲端剪开,行近远端食管单层吻合。
Ⅴ型:H型瘘管通常位于颈根部L2水平,可行颈部瘘管结扎术。
(术后口腔吸痰不可超过舌根部)术后一般留置胃管、放置胸膜外引流管,接闭式引流。
四、观察要点术前:生命体征,呼吸道是否通畅术后:各种管道的固定(胃管、胸腔引流管),确保无脱出。
插管后气道的护理(有效清理呼吸道,预防新生儿肺炎)能否达到有效喂养五、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1)禁食:置胃管于食管闭锁的盲端,严格禁食。
新生儿食道闭锁与食管气管瘘护理常规一、定义:食管由咽喉至胃的通路上任何一处发生关闭称之为食管闭锁。
在食管与气管之间有不正常的通道形成瘘管称之为食管气管瘘。
食道闭锁是一种中段食管缺失的先天性疾病,常伴食管气管瘘。
系胚胎发育3~6周发生障碍所致,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炎症、血管发育不良或遗传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1、孕母羊水过多:食道闭锁胎儿不能正常吞咽羊水,从而造成羊水循环障碍,而致羊水过多;间接导致早产;营养不良,常为小于胎龄儿。
正常循环于呼吸道的羊水经漏道引致食管,消除了羊水对食管、支气管的支持效应,从而造成器官软化。
2、口腔溢液:生后即出现唾液增多,不断从口腔外溢。
频吐白沫。
3、喂奶后呛咳,呕吐,同时有发绀和呼吸困难:这是食管闭锁患儿的典型症状。
4、体格检查:腹部显著膨胀,叩诊程鼓音:并发肺炎时,双肺布满湿罗音。
Gross分型Ⅰ型:食管上下两段不连接,各成盲端,两段间距离长短不等,可发生于食管的任何部位。
Ⅱ型:食管上段与气管想通,下段呈盲端,两段距离较远。
Ⅲ型:食管上段为盲管,下段与气管想通,想通点一般在气管分叉处或其稍上处,两段间距离超过2cm者称a型,不到2cm者称b型。
Ⅳ型:食管上下段分别与气管想通。
Ⅴ型:无食管闭锁,但有瘘与气管想通,为纯食管气管瘘。
三、治疗措施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Ⅰ型;Ⅱ型:术一:先行食管造口,胃造口术,后期行结肠、回肠、或胃代食管术。
术二:两次开胸:第一次将食管两盲端拖出并固定于胸壁,坚持每天用探条扩张食管上下盲端,数天或数周后二次开胸行食道吻合术。
Ⅲ型;Ⅳ型:将瘘管气管侧结扎,近端盲端剪开,行近远端食管单层吻合。
Ⅴ型:H型瘘管通常位于颈根部L2水平,可行颈部瘘管结扎术。
(术后口腔吸痰不可超过舌根部)术后一般留置胃管、放置胸膜外引流管,接闭式引流。
四、观察要点术前:生命体征,呼吸道是否通畅术后:各种管道的固定(胃管、胸腔引流管),确保无脱出。
插管后气道的护理(有效清理呼吸道,预防新生儿肺炎)能否达到有效喂养五、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一般护理(1)禁食:置胃管于食管闭锁的盲端,严格禁食。
先天性食管闭锁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食管由咽喉至胃的通路上任何一处发生关闭称之为食管闭锁。
【护理常规】1.术前(1)将患儿安置于暖箱内保暖,应用面罩氧气吸入,氧气流量在2~4L/min。
(2)取头侧卧位,上身抬高309,1~2h翻身1次,以利于呼吸,减轻肺部感染。
(3)准备负压吸引器,每15~30min用导管吸引出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
(4)置胃管于食管盲端,每隔15~30min抽出食管盲端内吞咽下的唾液,防止反流误吸。
(5)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3次,以稀释痰液。
(6)行支持疗法,给予静脉补液、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必要时输注血浆或全血。
严格控制补液滴速,尤其是合并肺炎患儿,补液速度不宜过快。
2.术后(1)保暖:置患儿于暖箱内,预防发生硬肿症。
(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①取头抬高斜坡侧卧位,上身抬高至少309。
②随时吸出咽、气管内分泌物。
吸痰管切忌插入过深,以免损伤吻合口而引起吻合口漏。
③持续氧气吸入,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
④勤翻身、叩背。
⑤痰液黏稠时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3)胃管的护理:用foley导尿管代替胃管,气囊内充气或水胃内固定,外部妥善做好固定,不仅支撑食管,还起胃肠减压,鼻饲的作用。
术后胃管要保持通畅,随时抽吸,力度大小要适宜,详细记录每日抽吸液的性状、颜色及量,随时观察有无腹胀、排便及肠蠕动恢复情况。
(4)饮食护理:根据吻合口恢复情况遵医嘱鼻饲进食:由胃管滴入10%葡萄糖3~5ml,逐次增加;如无不良反应,72h后给配方奶10~20ml,每2h1次;术后恢复良好,一般在术后5~7d拔除胃管。
试用滴管经口喂10%葡萄糖10~20滴,无异常时逐渐增量,改为母乳喂养。
(5)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执行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6)按医嘱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在单位时间内补液速度不宜过快,预防发生肺水肿。
(7)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恢复过程中,观察体温、呼吸及吻合口漏情况,注意进食后有无呕吐、呛咳或吞咽困难等。
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护理常规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严重消化道发育畸形。
临床表现生后频吐白沫,喂奶或喂水后呕吐、呛咳、发绀,易患吸入性肺炎,因进食困难而消瘦、脱水。
【术前观察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观察呕吐情况及有无呛咳、窒息症状,如面色发绀,呼吸困难等,有无脱水症状;3、观察有无肺部感染症状;4、观察腹部体征,有无腹胀。
【术前护理措施】1、禁食,置患儿暖箱中保暖,高斜坡侧卧位,改善呼吸困难,避免分泌物引起窒息;2、及时吸痰,清除食管盲端及口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采用头罩给氧;4、安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防止唾液反流;5、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输液泵控制补液的速度。
【术后观察要点】1、同术前观察要点;2、并发症的观察:2.1吻合口渗漏:发热、精神萎靡、脉搏细速、呼吸急促、白细胞增高、患侧胸部疼痛,出现张力性气胸。
可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心悸、心律不齐、血压下降;2.2气胸:呼吸困难、发绀、烦躁不安;2.3吻合口狭窄:吞咽困难、呕吐、拒食、发热;2.4肺不张或肺炎:呛咳、呼吸窘迫;2.5复发性瘘管:喂食时咳嗽、发绀、唾液多、吞咽困难、腹胀、体重不增,并发肺炎。
【术后护理措施】1、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咽、气管分泌物。
定时翻身拍背,促进肺扩张。
2、暖箱保暖,置患儿于高斜坡侧卧位;3、保持胃肠减压的通畅,胃管对吻合口愈合起到支撑作用,切忌脱落,妥善固定;4、保持胸腔引流的通畅,妥善固定。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5、合理安排补液顺序及严格控制滴速;6、拔除胃管后开始进食。
约术后10~14天拔除胃管,应先予少量的温水,无异常方可进奶。
进食时要慢,并观察患儿面色有无青紫、有无咳嗽;7、给予情绪支持、拥抱、爱抚,提供视觉、触觉上的刺激。
【健康宣教】1、观察有无呕吐等胃食管返流症状,合理耐心喂养,注意饮食卫生,防患儿误吸、腹泻;2、注意有无肺部感染的发生;3、定期复查,如出现吞咽困难、呕吐、拒食、发热及时就诊。
23例食道闭锁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先天性食道闭锁(Esophageal atresia)是一种复杂而少见的先天性畸形,Thomas Gibson[1]于1696年首先报道该病。
随着环境污染加重,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多,发病率约为1/3000,男性多于女性,早产儿多见。
患儿体重轻,抵抗力低,恢复慢,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
现将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的23例食道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3例患儿均为Ⅲ型食道闭锁患儿,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15小时-15天,平均年龄3天14小时;体重1.5-3.61?,平均2.76?。
患儿术前均入监护室,置红外线辐射保暖台保暖,平均监护天数为12天。
所有患儿均在全麻下行气管瘘结扎加食管端端缝合术,术后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机使用时间40-188小时,平均77小时。
本组患儿21例治愈;1例术后7个月发生食道狭窄行2次手术好转,1例因肺部发育不良撤离呼吸机后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反复插管,且无法撤机,最后家长放弃治疗;1例手术后,发生气胸,切口感染,气管胸膜瘘,最后放弃治疗。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注意保暖食道闭锁患儿多为早产儿,皮下脂肪薄,易发生新生儿皮下硬肿。
患儿入监护室即置红外线辐射保暖台保暖,床温随体温变化调节,一般设置35-36摄氏度,且保持湿度在50%-60%。
监测体温q1h,控制体温在37-37.5度。
2.1.2 呼吸道护理食道闭锁患儿因无法吞咽,出生后口鼻腔积聚大量分泌物不能下咽,易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故患儿入院后即置胃管于食道内并连接负压引流袋,防止分泌物误入气管而加重肺部感染,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必要时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
同时术前即开始应用抗生素以预防肺部感染。
2.1.3 胃肠外营养食道闭锁患儿无法进食,营养摄入不足,入院后均需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
以满足患儿的需求。
我们采用20%的脂肪乳,小儿复方氨基酸24小时静脉内匀速输入,同时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补充适当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