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40.50 KB
- 文档页数: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tance of water and sewerage pipeline worksGB 50268—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9年5月1日2008—10—15发布 2009—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2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68—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3—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10月15 日前言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由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讨,总结了我国各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参考了有关国内外相关规范,并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土石方与地基处理、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管道附属构筑物、管道功能性试验及附录。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 9 9 8 年 5 月 1 日1997-10-05 发布 1998-05-01 实施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7]27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0月5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和建设部(90)建标技字第9号文的要求,由我部城市建设司主管,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主编,会同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市自来水工程公司、武汉市自来水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冶金部包头冶金建筑研究所、吉林市自来水公司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各地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内和国外标准,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邀请了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函审,在函审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审定会议。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外,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土路17号,邮政编码:10004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6月24日第一章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约材料,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pdf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pdf”是我国对于给水排水系统建设的必备指南,该规范包括了工程施工、验收等一系列细节和标准。
此规范有助于确保给水排水设施的建造质量、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pdf具体包括了以下方面的规定:
1. 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技术标准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规范;
2. 给水管道、排水管道等各种管道的敷设、连接和焊接、管道预埋件的安装等技术细节;
3. 工程管理方面包括现场布置、防护、环境保护、安全措施等一系列规定;
4. 工程验收的最终评估标准,包括了管道的试压、气密性等技术标准及验收流程等。
这个规范文件的目的是推动我国给水排水领域的优质标准,并辅助各级部门监督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的进程,保证该领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pipelinesGB 50268-9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 9 9 8 年 5 月 1 日1997-10-05 发布1998-05-01 实施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7]27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0月5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和建设部(90)建标技字第9号文的要求,由我部城市建设司主管,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主编,会同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市自来水工程公司、武汉市自来水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冶金部包头冶金建筑研究所、吉林市自来水公司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各地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内和国外标准,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邀请了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函审,在函审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审定会议。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外,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土路17号,邮政编码:10004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一、工程施工规范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必须对相关图纸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施工计划与设计符合要求。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清除杂物,保证施工区域通畅。
施工前还要做好相关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作,确保能够顺利进行施工。
2. 施工过程控制在进行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3. 施工结束验收当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完毕后,需要进行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验收包括对施工质量、工程验收报告等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施工单位应配合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
二、验收规范1. 工程质量验收在进行排水管道工程验收时,首先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
验收人员要对管道的连接、施工质量、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没有质量问题。
2. 工程验收报告在进行排水管道工程验收时,必须编制工程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应包括工程质量情况、施工进度、工程实际情况等内容,对工程进行全面评估。
工程验收报告是评价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依据。
3. 工程验收后续在排水管道工程验收完毕后,验收单位应对验收结果进行评估。
如发现工程存在问题,应及时整改并重新进行验收。
同时,验收单位还应对验收文件进行归档,确保工程验收相关资料完整,方便后续管理和维护。
三、总结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达到要求。
同时,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要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努力,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顺利验收。
只有这样,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排水环境。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篇一: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续)10.3.5.3 异形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10.3.6 在水源缺乏的地区,当管道内径大于700mm 时,可按井段数量抽验1/3。
10.4 冲洗消毒10.4.1 给水管道水压试验后,竣工验收前应冲洗消毒。
10.4.2 冲洗时应避开用水高峰,以流速不小于1.0m/s的冲洗水连续冲洗,直至出水口处浊度、色度与入水口处冲洗水浊度、色度相同为止。
10.4.3 冲洗时应保证排水管路畅通安全。
10.4.4 管道应采用含量不低于20mg/L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浸泡24h,再次冲洗,直至水质管理部门取样化验合格为止。
11 工程验收11.0.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应经过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隐蔽工程应经过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11.0.2 验收下列隐蔽工程时,应填写中间验收记录表,其格式宜符合本规范附录C中表C.0.1的规定。
11.0.2.1 管道及附属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 11.0.2.2 管道的位置及高程; 11.0.2.3 管道的结构和断面尺寸;11.0.2.4 管道的接口、变形缝及防腐层; 11.0.2.5 管道及附属构筑物防水层; 11.0.2.6 地下管道交叉的处理。
11.0.3 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 11.0.3.1 竣工图及设计变更文件;11.0.3.2 主要材料和制品的合格证或试验记录; 11.0.3.3 管道的位置及高程的测量记录;11.0.3.4 混凝土、砂浆、防腐、防水及焊接检验记录;11.0.3.5 管道的水压试验及闭水试验记录; 11.0.3.6 中间验收记录及有关资料; 11.0.3.7 回填土压实度的检验记录;11.0.3.8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11.0.3.9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11.0.3.10 给水管道的冲洗及消毒记录。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1 总则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城镇公共设施和工业企业的室外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工业企业中具有特殊要求的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
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1 压力管道本规范指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的给排水管道。
无压管道本规范指工作压力小于的给排水管道。
刚性管道主要依靠管体材料强度支撑外力的管道,在外荷载作用下其变形很小,管道的失效是由于管壁强度的控制。
本规范指钢筋混凝土、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道和预应钢筒混凝土管道。
柔性管道在外荷载作用下变形显着的管道,竖向荷载大部分由管道两侧土体所产生的弹性抗力所平衡,管道的失效通常由变形造成而不是管壁的破坏。
本规范主要指钢管、化学建材管和柔性接口的球墨铸铁管管道。
刚性界面不能承受一定量的轴向线变位和相对角变位的管道接口,如用水泥类材料密封或用法兰连接的管道接口。
柔性界面能承受一定量的轴向线变位和相对角变位的管道接口,如用橡胶圈等材料密封连接的管道接口。
化学建材管本规范指玻璃纤维管或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简称玻璃钢管)、硬聚氯乙烯管(UPVC)、聚乙烯管(PE)、聚丙烯管(PP)及其钢塑复合管的统称。
管渠指采用砖、石、混凝土砌块砌筑的,钢筋混凝土现场浇注的或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配的矩形、拱形等异形(非圆形)断面的输水通道。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 注水法试验附录D 闭水法试验附录E 闭气法试验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验收规范给水排水管道验收是指在管道建设竣工后,对管道进行检测和验收,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下是给水排水管道验收的具体规范:一、验收前准备工作1. 管道设计图纸:验收前需准备管道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包括给水排水系统的总平面布置图、管道纵剖图和节点图等。
2. 工程施工记录:验收前需核对工程施工记录,包括管道的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使用和质量记录等。
3. 管道材料检查:验收前需对管道材料进行检查,包括管道的材料、规格、质量等,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二、管道安装验收1. 管道布置:管道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弯头、支架、托架等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
2. 管道连接:管道的连接应牢固、密封,连接点不得有渗漏、松动等情况。
3. 材料标识:管道材料应有明确的标识,标识应包括管道材质、规格和批次等信息。
4. 管道施工质量:管道的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包括管道的垂直度、水平度、平直度等。
5. 防腐防蚀:对于需要防腐防蚀的管道,应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管道系统验收1. 管道系统测试: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验和测试,以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是否正常。
2. 管道压力测试: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压力测试,应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测试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管道漏水检查:进行压力测试后,应检查管道系统是否有泄漏情况,如有泄漏应及时修补。
4. 排水流量测试:对排水管道进行流量测试,确保管道系统的排水功能正常。
5. 设备连接与调试:对给水管道的设备进行连接和调试,确保设备的运行正常。
四、验收报告和记录1. 验收报告:验收结束后,对验收结果进行总结和报告,包括管道的设计、施工和测试情况等。
2. 技术文件和资料归档:将管道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技术文件和资料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日后查阅。
3. 管道保养和维修建议:根据验收结果,对管道系统的保养和维修提出建议,确保管道系统的良好运行和维护。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pipelinesGB 50268-97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 9 9 8 年 5 月 1 日1997—10-05 发布 1998-05-01 实施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7]279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10月5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90]160号和建设部(90)建标技字第9号文的要求,由我部城市建设司主管,由北京市市政工程局主编,会同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西安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市自来水公司、天津市自来水工程公司、武汉市自来水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冶金部包头冶金建筑研究所、吉林市自来水公司共同编制而成。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各地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参考了有关国内和国外标准,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邀请了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函审,在函审的基础上,在北京召开审定会议。
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外,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南礼土路17号,邮政编码:10004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总 则 1.O.1 为加强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节约材料,提高经济效益.特翩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工业区的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应按设计文件和施工图施工。变更设计应经过设计单位同意。 1.O.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管材、管道附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用于生活饮用水的管道,其材质不得污染水质。 1.0.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爆、环境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1.O.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施工准备 2.0.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当施工单位发现施工图有错误时,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挺出变更设计的要求。 2.0.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旌工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并应掌握管道沿线的下列情况和资料t 2.O.2.1现场地形、地貌、建筑物各种臂线和其他设施的慵阮 2.O.2.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2.O.2.3气象资料} 2.O.2.4工程用地、交通运输及排水条件 2.O.2.5施工供水、供电条件 2.O.2.6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供应条件 2.0.2.7在地表水水体中或岸边施工时,应掌握地表水的水文和航运资料。在寒冷地区施工时,尚应掌握地表水的冻结及漉冰的资料; 2.0.2.0结合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的其他情况和资料。 2.O.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材料、主要机械设备的供应、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工期、降低成本和 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组织措施、施工计划、施工总平面图以及保护周围环境的措施
等。对主要施工方法,尚应分别编制施工设计。 2.0.4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t 2.0.4.1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有关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桩 2.O.4.2临时水准点和管道轴线控制桩的设置应便于观测且必须牢固,并应采取保护措施。开槽设管道的沿线临时水准点,每200m不宜少于1个} 2
2.0.4.3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棱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棱, 2.O.4.4已建管道、构筑物等与本工程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开工前应校测。 2.0.5 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0.5的规定。
3沟槽开挖与回填 3.1工排水 3.1.1施工摊水应编制施工设计。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1.1.1捧水量的计算; 3.1.1.2排水方法的选定; 3.1.1.3排水系统的平面和竖向布置。观测系统的平面布置以及抽水机械的选型和数量, 3.1.1.4排水井的构造.井点系统的组合与构造,排放譬渠的构造、断面和坡度, 3.1.1.s电渗排水所采用的设施及电扳。 3.1.2施工排水系统排出的水,应输送至抽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不得影响交通,且不得破坏道路、农田、河岸及其他构筑物。 3.1.3在施工排水过程中不得间断排水。并应对排水系统经常检查和维护。当管道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排水。 3.1.4施工排水终止抽水后,排水井及拔除井点管所留的孔洞,应立即用砂、石等材料填实;地下水静水位以上部分,可采用粘土填实。 3.1.5冬期施工时,排水系统的管路应采取防冻措施;停止抽水后应立即将泵体及进出水管内的存水放空。 3.1.6采取明沟捧水施工时,排水井宣布置在沟糟范围以外,其问距不宜大于150m。 3.1.7在开挖地下水水位以下的土方前,应先惨建捧水井。 3.1.8排水井的井壁宜加支护}当土层稳定、井深不大于1-2m时,可不加支护。 3.1.,当排水井处于细砂、粉砂或轻亚粘土等土层时,应采取过滤或封闭措施。封底后的井底高程应低于沟糟槽底,且不宜小于1.2rn。 3.1.10配合沟糟的开挖,’捧水沟应及时开挖及降低深度.排水沟的深度不宣小于O.3m。 3.1.1l沟槽开挖至设计离程后宣采用盲沟捧水。当盲沟排水不能满足捧水量要求 3
时,宣在捧水沟内埋设管径为150~200mm的排水譬。排水管接口处应留缝。排水管两侧和上部宣采用卵石或 碎石回填。 3.1.12排水管、盲沟及排水井的结构布置及排水情况。应作施工记录. 3.1.13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水位降至沟槽底面以下,并距海底面不应小于O.5m。 3.1.14井点孔的直径应为井点管外径加2倍管外滤层厚度。滤层厚度宜为lO~15cm。井点孔应垂直.其深度应大于井点管所需深度.超深部分应采用滤料回填。 3.1.15井点警的安装应居中.并保持垂直。填滤料时,应对井点管口临时封堵.滤料应沿井点蕾四周均匀灌人-灌填高度应高出地下水静水位。 3.1.16井点臂安装后,可进行单井或分组试抽水。根据试抽水的结果,可对井点设计进行调整。 3.1.17轻型井点的集水总管底面及水泵基座的高程宣尽量降 低.滤管的顶部高程,宣为井管处设计动水位以下不小于O.5m. 3.1.10井壁管长度的允许伯差应为4-100ram井点管安装高程的允许偏差应为+100ram。 3.2淘槽开挖 3.2.1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宜按下式计算。 B=Dl+2(bl+b2+bb3) (3.2.1) 式中B--管道沟槽底部的开挖宽度(mm) 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mm) B1一瞥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可按表3.2.1采用, B2一管道一侧的支撑厚度,可取150~200mm; B3一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渠一侧模板的厚度 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D1 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B2
非金属管道 金属管道 D1≤500 400 300 500500 400 100<800 600 lS00800
注1.槽底需设排水沟时.工作面宽度b1应适当增加。 2. 管有现场施工的外防水层时.每侧工作面宽度宜取800mm。 3.2.2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地下水位低于沟槽底面高程,且开挖深度在5m以内边坡不加支掉时,沟槽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深度在5m以内的沟槽边坡的最陡坡度 3.2.2 4
注:1.当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套限制; 2. 在软土沟槽坡顶不宜设置静载或动载,需要设置时,应对土的承载力和边坡的稳定理性 进行验算。 3.2.3当沟糟挖深较大时,应合理确定分层开挖的深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2.3.1人工开挖沟糟的槽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宣超过2m; 3.2.3.2人工开挖多层海稽的层问留台宽度。放坡开槽时不应小于0.8m.直槽时不应小于O.5m,安装井点设备时不应小于1.5m; 3.2.3.3采用机械挖槽时,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 3.2.4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2.4.1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旅的安全; 3.2.4.2不得掩埋消火栓、管道婀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3.2.4.3人工挖槽时,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m,且距糟口边缘不宣小于0.8m。 3.2.5采用坡度板控{|I槽底高程和坡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2.5.1坡度板应选用有一定刚度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作.其设置应牢固; 3.2.5.2平面上星直线的管道,坡度板设量的问距不宜大于20m,呈曲线管道的坡度板问距应加密.井室位置、折点和变坡点处,应增设坡度板, 3.2.5.3坡度板距槽底的高度不宜大于3m。 3.2.6当开挖沟槽发现巳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成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3.2.7沟槽的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2.7.1不扰动天然地基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3.2.7.2槽璧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 3.2.7.3沟糟中心线每翻的净竟不虚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竞度的一半。 3.2.7.4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士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20mm,-200mm。 3·3沟槽支撑 3·3·l沟槽支撑应根据沟槽的土质、地下水位、开槽断面、荷载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支撑的材料可选用钢材、木材或钢材木材混合使用。 3·3·2撑板支撑采用木材时.其构件规格宣符合下列规定; 3·3·2·l 撑板厚度不宜小于50ram,长度不宣大于4m 3·3·2·2 横粱或纵粱宣为方木,其断面不宜小于150mm×150mm 3·3·2·3横撑宣为圆木,其梢径不宣小于lOOmm。 3·3·3 撑板支撑的横粱、纵粱和横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3·3.1每根横粱或纵梁不得少于2根横撑; 3·3·3.2横撑的水平间距宜为1.5~2.0m 5
3·3·3.3横撑的垂直间距不宜大于1.5m。 3·3·4撑板支撑应随挖土的加深及时安装。 3·3·5在软士或其他不稳定土层中采用撑板支撑时.开始支撑的开挖沟槽深度不得超过1.0m以后开挖与支撑交替进行.每次交替的深度宣为0.4~0.8m。 3·3·6撑板的安装应与海糟槽壁紧骷,当有空隙时,应填实。横排撑板应水平,立排撑板应顺直.密排撑板的对接应严密。 3·3·7横粱、纵粱和横捧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3·7·l横粱应水平,纵粱应垂直。且必须与撑板密贴。联接牢固; 3·3·7·2横撑应水平并与横粱或纵粱垂直,且应支紧,联接牢固。 3·3·8采用横排撑板支捧,当遇有地下钢管道或铸铁管道横穿沟槽时,臂道下面的撑板上缘应紧贴管道安装l管道上面的撑板下缘距管道顶面不宜小于lOOmm。 3·3·9采用钢板桩支撑,应符合下列规定: 3·3·9·l钢扳桩支撑可采用槽钢、工字钢或定型钢板桩; 3·3·9·2钢板桩支撑按具体条件可设计为惫臂、单锚。或多层横撑的钢板桩支撑并应通过计算确定钢板桩的人士深度和横撑的位置与断面, 3·3·9·3钢板桩支撑采用槽钢作横粱时,横粱与钢板桩之间的孔隙应采用木板垫实,并应将横粱和横撑与钢板桩联接牢固. 3·3·lO支撑应经常检查。当发现支撑构件有弯曲、松动、移位或劈裂等迹象时,应及时处理。 雨期及春季解冻时期应加强检查。 3·3·11支撑的旅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1·1支撑后,沟槽中心线每佣的净宽不应小于施工设计的规定: 3·3·ll·2横撑不得妨碍下管和稳管; 3·3·ll·3安装应牢固,安全可靠; 3·3·ll·4钢板桩的轴线位移不得大于50mm;垂直度不得大于1.5%。 3·3·12上下沟槽应设安全梯,不得攀登支撑。 3·3·13承托翻土板的横撑必须加固。翻土板的铺设应平整,其与横撑的联接必须牢固。 3·3·l4拆除支撑前,应对沟槽两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槽壁进行安全检查,并应制定拆除支撑的实施细则和安全措施。 3·3·15拆除掉板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3·ls·1 支撑的拆除应与圆填土的填筑高度配合进行,且在拆除后应及时回填; 3·3·15·2采用排水沟的沟槽.应从两座相邻排水井的分水岭向两端延伸拆除; 3·3·15·3多层支撑的沟槽,应待下层回填完成后再拆除其上层槽的支撑; 3·3·15·4拆除单层密排撑板支撑时。应先回填至下层横撑底面,再拆除下层横撑,待回填至半槽以上,再拆除上层横撑。 当一次拆除有危脸时,宜采取着换拆撑法拆除支撑。 3·3·16拆除钢板桩支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