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必修二 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215.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烷烃的结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具有的空间结构,以甲烷为例认识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
2.认识烷烃的组成及结构,了解有机物的多种表示方法。
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甲烷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其最外层的____个电子分别与____个氢原子的电子形成了____个C—H共价键。
甲烷的分子式:______,电子式: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2.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思考有机化合物中每个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下图中碳原子的其余共价键均与氢原子相连。
写出各物质的分子式。
(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碳原子间仅形成单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碳原子间形成双键()的是________,碳原子间形成三键(—C≡C—)的是______________。
(2)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多个碳原子之间结合成碳链的是_________,结合成碳环(如:)的是______。
有机物碳骨架为直链(如:)的是_____________,碳骨架为支链(如:)的是____________。
结论:有机物的多样性①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只含有___________碳原子,也可能含有________碳原子。
②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有机物分子,可能因为碳原子间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不同而具有多种结构。
1.判断正误(1)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间只能形成单键()(2)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间所成的骨架只能为直链状()(3)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与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及碳骨架不同有关()(4)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2.下列化学式及结构式中,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A.CH3NB.CH4SiC.CH2OSD.CH4S3.两种有机物的碳骨架如图所示。
第 1 页 共 6 页 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第 2 页 共 6 页
第2课时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学会判断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建立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判断的思维模型。
2.掌握简单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建立同分异构体书写的思维模型。
一、同系物同分异构体1.同系物(1)概念:________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________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2)判断同系物的三个关键点①“同”:两种物质属于同________物质;②“似”:两种物质________相似;③“差”:两种物质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
(3)实例:CH4、C2H6、C3H8互为同系物。
思考1判断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是否互为同系物(填“是”或“否”)。
①CH3CH3和CH3CH2CH3________。
②CH2==CH2和CH2==CH—CH2—CH3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________。
④和________。
⑤和CH2==CH2________。
2.同分异构体思考2结合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搭建C4H10的球棍模型,书写丁烷(C4H10)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用键线来表示碳架,省略碳氢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结构不同,导致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均有一定差异,如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同。
(3)实例戊烷(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笔记【实用版】目录1.物质的微观结构2.有机化学3.化学反应正文一、物质的微观结构在高一化学必修二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这是理解化学现象和本质的基础。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1.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原子主要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化合价等信息。
3.化学键: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它决定了物质的稳定性和性质。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碳和它的化合物的科学。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学习命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
2.碳的成键方式: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离子键等方式与其他原子相连,形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3.反应类型: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
了解这些反应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本质。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性质等进行分类。
2.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一个封闭体系中,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各种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的变化速度。
了解反应速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过程。
高二必修二化学知识点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必修二化学知识点笔记本店铺整理的《高二必修二化学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加深对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
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实验步骤1.硫化钠转化为单质硫(1)实验操作(2)实验现象甲:有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乙:紫红色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S2-能被H2SO3溶液及酸性KMnO4溶液________生成________。
2.浓硫酸转化为二氧化硫(1)实验装置及操作(2)实验现象A试管中有______生成,溶液变______,铜片________,B试管中品红溶液________。
(3)浓硫酸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转化为硫化亚铁(1)实验装置及操作(见下图)(2)实验现象:混合物继续保持________________,最后生成________固体。
(3)硫粉和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1.在上述实验中,含硫物质中硫元素的价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1中用浸NaOH溶液的棉团塞住试管口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铁粉与硫粉在空气中混合燃烧时,可能发生哪些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23·唐山高一检测)某化学小组欲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三种价态(0、+4、+6)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
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归纳【导语】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用到各种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提高做题能力。
作者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归纳》,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归纳篇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依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定根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定根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定根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固性;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2.高二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归纳篇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定方法:①根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产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第3课时烷烃的性质[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烷烃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素养。
2.熟练掌握甲烷的主要性质,提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
3.认识取代反应的概念及特点,培养微观探析及变化观念。
一、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可燃性1.烷烃的物理性质相似性递变性(随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较低逐渐________密度比水____ 逐渐________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数n≤4的烷烃为气态(常温常压下,新戊烷为气态)溶解性难溶于________,易溶于汽油等____________2.烷烃的化学性质(1)通常情况下,烷烃比较稳定,与______、________或高锰酸钾等________________不发生反应。
但物质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特定条件下,烷烃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2)烷烃的氧化反应(燃烧)烷烃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写出CH4、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链状烷烃C n H2n+2燃烧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标准状况下,0.1 mol某链状烷烃完全燃烧生成11.2 L CO2。
(1)写出该链状烷烃的分子式:________。
(2)写出该链状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链状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分子中含有4个甲基(—CH3)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3)烷烃的分解反应烷烃在________________下会发生分解,常用于石油化工和天然气化工生产中。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笔记摘要:一、前言- 引入高一化学必修二课程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的概括二、物质的微观结构-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三、有机化学基础-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反应类型- 有机化合物命名四、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基本概念- 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五、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六、化学动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速率-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反应速率常数七、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的概念-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常数八、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理论-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酸碱滴定九、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 氧化数十、总结- 课程重点知识的回顾- 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文:一、前言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中阶段,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
必修课程包括化学必修一和化学必修二,选修课程包括化学选修一、化学选修二和化学选修三。
化学必修二重点讲解物质的微观结构、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
通过学习化学必修二,学生可以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机制,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物质的微观结构1.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
电子带负电荷,质量较小,主要分布在原子核周围的空间。
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分子或晶体。
2.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即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排列的一张表,包括周期表上方的元素。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即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3.化学键化学键是连接原子的力,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主要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主要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金属键是由金属离子间的电子互相流动形成的,主要存在于金属元素之间。
高三化学必修二笔记整理(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三化学必修二笔记整理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三化学必修二笔记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三化学必修二笔记整理篇一离子反应1、电离(ionization)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高中化学必修二笔记1 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 )首先整理,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1 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 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1)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1)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所以, 总的说来(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2) 阴离子半径>原子半径(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4) 或者一句话总结,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注: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化学键(chemical bond)是指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水分子H2O中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成水分子。
化学键有3种极限类型,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
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定位于两个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称为定域键。
由多个原子共有电子形成的多中心键称为离域键。
除此以外,还有过渡类型的化学键:由于粒子对电子吸引力大小的不同,使键电子偏向一方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由一方提供成键电子的化学键称为配位键。
极性键的两端极限是离子键和非极性键,离域键的两端极限是定域键和金属键。
1、离子键[1]是右正负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吸引而形成的,正负离子为球形或者近似球形,电荷球形对称分布,那么离子键就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发生静电作用,因此是没有方向性的。
2、一个离子可以同时与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吸引成键,虽然在离子晶体中,一个离子只能与几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作用(如NaCl中Na+可以与6个Cl-直接作用),但是这是由于空间因素造成的。
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同样有比较弱的作用存在,因此是没有饱和性的。
1、共价键的形成是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且要使共价键稳定,必须重叠部分最大。
由于除了s轨道之外,其他轨道都有一定伸展方向,因此成键时除了s-s的σ键(如H2)在任何方向都能最大重叠外,其他轨道所成的键都只有沿着一定方向才能达到最大重叠。
2、旧理论:共价键形成的条件是原子中必须有成单电子,自旋方向必须相反,由于一个原子的一个成单电子只能与另一个成单电子配对,因此共价键有饱和性。
如原子与Cl原子形成HCl分子后,不能再与另外一个Cl形成HCl2了。
3、新理论:共价键形成时,成键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并分裂,成键电子填入能量较低的轨道即成键轨道。
如果还有其他的原子参与成键的话,其所提供的电子将会填入能量较高的反键轨道,形成的分子也将不稳定。
像HCL这样的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2。
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反应速率及限度:1、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2、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虽然不同,反应物也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由于三个反应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量都相等,生成水的量也相等,所以放出的热量也相等。
3、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4、要精确地测定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是要注重“量的问题”,二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小实验误差。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
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
1molH2中含有1mol H—H键,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Cl键要吸收242 kJ 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 kJ的能量。
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归纳小结]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Zn+2H+=Zn2++H2↑正极2H++2e-=H2↑(还原反应)电子流向Zn → Cu 电流流向Cu→ Zn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活泼的作负极失电子②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二次电池:可充电的电池二次能源:经过一次能源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常见电池干电池铅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燃料电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极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用单位时间里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s)或mol/(L·min) 表达式v(B) =△C/△t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所表示的表速率与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成正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主要因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性质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当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在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压强、温度。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原料利用率,通常需要考虑两点:(1)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主干知识整合1.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升温,v(正)、v(逆)一般均加快,吸热反应增加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增加的倍数;降温,v(正)、v(逆)一般均减小,吸热反应减小的倍数大于放热反应减小的倍数。
加压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v(正)、v(逆)均增大,气体体积之和大的一侧增加倍数大于气体体积之和小的一侧增加的倍数;降压,v(正)、v(逆)均减小,气体体积之和大的一侧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体积之和小的一侧减小的倍数。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增大,v(逆)逐渐增大。
加催化剂可同倍地改变v(正)、v(逆)。
思考讨论对于合成氨反应,N2、H2的消耗速率逐渐减慢而NH3的生成速率是否逐渐加快?答:N2、H2的消耗与NH3的生成是同一反应方向,只要N2、H2的消耗速率逐渐减慢,NH3的生成速率必然随之减慢。
2.改变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1)在相同温度下,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在相同压强下,温度越高,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
而生成物的浓度、生成物的质量分数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都不一定增加或提高。
(3)加催化剂,只能同倍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不影响化学平衡。
(4)同一反应中,未达平衡以前,同一段时间间隔内,高温时生成物含量总比低温时生成物含量大(其他条件相同)。
高压时生成物的含量总比低压时生成物的含量大()。
如将已达平衡的反应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压强将大于原来的压强,但小于或等于原来压强的2倍。
若反应物只有一种时,如:aA(g)=bB(g)+cC(g),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该反应物A的转化率的变化与气体物质的计量数有关:(1)若a=b+c A的转化率不变(2)若a>b+c A的转化率增大(3)若a<b+c A的转化率减小若反应物不止一种时,如:aA(g)+bB(g)=cC(g)+dD(g)(1)若只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A的转化率减小,B的转化率增大。
(2)若按原比例同倍数地增加反应物A和B的量,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反应物转化率与气体反应物计量数有关。
如a+b=c+d,A、B的转化率都不变;如a+b<c+d,A、B的转化率都减小;如a+b>c+d,A、B的转化率都增大。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氧化反应CH4(g)+2O2(g) → CO2(g)+2H2O(l)取代反应CH4+Cl2(g) → CH3Cl+HCl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氧化反应2C2H4+3O2 →2CO2+2H2O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 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加聚反应nCH2=CH2→ [ CH2 - CH2 ]n 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 6H2O取代反应溴代反应+ Br2→ -Br + H Br硝化反应+ HNO3 → -NO2 + H2O加成反应+3 H2→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