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误诊原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7.09 KB
- 文档页数:2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子宫肌瘤5前期症状解读别让子宫肌瘤蒙混过关(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子宫——女人身体里的梨形器官,我们在这世界上第一个温暖的家。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其发生与雌激素过多和长期刺激(如与反复多次人流)等原因有关,大多数可以早期发现。
因为月经、生育等的问题,所以子宫肌瘤是个比较特殊的器官是比较特殊的器官,大部分人在得了子宫肌瘤后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的表现。
如果女性有如下5种症状出现,需引起警惕,可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便确诊。
子宫肌瘤五个前期症状解读
(1)月经改变
如果你的正常月经周期发生变化,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及月经不规则时需考虑。
(2)疼痛
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大多数无疼痛感觉,但是还有少部分人在肌瘤发生感染或子宫变形后,可以出现下腹部疼痛。
(3)肿块
在下腹部能摸到肿块,特别在膀胱尿液充盈的情况下肿块触摸更明显。
特别提醒:越是不痛不痒的肿块越应当警惕
(4)压迫感
在子宫肌瘤的患者中,大部分人可无任何感觉,然而,如果肌瘤位置较低,即使肿瘤不大,也可压迫邻近器官如压迫膀胱时,出现排尿困难;如压迫直肠可发生排便。
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发布时间:2021-07-22T16:18:29.03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6期作者:汤家会[导读] 在女性常见病症中,子宫肌瘤是不可不提的一种良性肿瘤。
在这一病症发生后,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少部分患者会有阴道流血表现,且在腹部能够触摸到肿物,存在压迫感。
汤家会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646000)在女性常见病症中,子宫肌瘤是不可不提的一种良性肿瘤。
在这一病症发生后,患者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少部分患者会有阴道流血表现,且在腹部能够触摸到肿物,存在压迫感。
而在现阶段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发展中,女性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出现了明显的提高,在这一现状下,就导致更多女性罹患子宫肌瘤的几率出现了一定的增加。
那么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患有子宫肌瘤呢?这一病症的诊断及鉴别方式有哪些呢?你是否对这一病症有错误的防范误区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1、子宫肌瘤的诊断及鉴别提到子宫肌瘤的诊断,相信很多人都好奇应该在有哪些症状反应出现时考虑到医院接受诊断,其实一般来说,在未出现相关症状的情况下,也建议女性每年定期进行1-2次体检,从而及时排查相关病症,并及时接受治疗。
而从子宫肌瘤病症角度来说,在出现下述症状时则建议及时就诊:①月经量突然增加或经期较以往有明显延长;②下腹部可触及包块;③出现排尿困难、尿频或是便秘症状;④阴道断续有流血,或是流出带有脓血性的白带。
那么在子宫肌瘤诊断中,都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进行检查呢?检查中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以下笔者主要就现阶段较为常见的检查方式进行介绍:第一,超声检查。
现阶段在我国B超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检查形式,其在肌瘤诊断鉴别中的准确率在90%以上,能够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子宫增大情况以及子宫形状;同时对于肌瘤发生部位、数目、大小、性状等均能够有所反映。
不仅如此,在还能对肌瘤是否对周边内脏造成压迫加以反映,整体诊断结果理想。
2012年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7卷5期J Clin Urology(China)膀胱平滑肌瘤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并文献复习杨栋1 潘峰1 梁华庚1 侯腾2 李兵1 [摘要] 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的膀胱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尿频、尿急2个月余,间断无痛肉眼血尿10天。
CT扫描示膀胱后壁有一2.6cm×3.1cm均质肿块突向膀胱内,界限清楚。
行开放手术剜除肿瘤。
结果:病理诊断为膀胱平滑肌瘤。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排尿刺激症状消失。
结论:膀胱平滑肌瘤与子宫肌瘤均为良性肿瘤,女性多发。
二者均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和下腹疼痛,不易鉴别。
超声是较为敏感的诊断工具,而CT和MRI更有助于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两病治疗均首选手术,预后良好。
[关键词] 膀胱;平滑肌瘤;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 R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1420(2012)05-0337-02A case of bladder leiomyoma misdiagnosed for hysteromyomawith literature reviewYANG Dong1 PAN Feng1 LIANG Huageng1 HOU Teng2 LI Bing1(1 Department of Urology,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22,China;2 Department of Urology,Shenzhen People'sHospital,Secon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Jinan University)Corresponding author:LI Bing,E-mail:bingli@mail.hust.edu.cn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bladder leiomyoma and the method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ethods:The clinical featur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with review of previous released literatures inone case of bladder leiomyoma misdiagnosed for hysteromyoma.Results:The pathological report was leiomyoma.The pa-tient was cured by surgery,and then the symptoms was disappeared postoperatively.Conclusions:Both bladder leiomyomaand hysteromyoma are benign neoplasm and more common in females.Both diseases can lead to irritative symptoms ofbladder and hypogastralgia,which is not very easy to identify.Ultrasonography is a sensitive diagnostic tool,computedtomographic scan 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s most useful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selective forms of treatment.The first choice of treatment is surgery and the prognosis is excellent.Key words bladder;leiomyoma;hysteromyoma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武汉,430022)2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深圳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通信作者:李兵,E-mail:bingli@mail.hust.edu.cn 膀胱平滑肌瘤是一种少见的膀胱良性肿瘤,来源于间质组织,约占膀胱肿瘤的0.43%〔1〕。
子宫腺肌病误漏诊原因分析与诊断探讨邓亚丽;李晓玲;刘淼【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00(013)006【摘要】@@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术前易误诊为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病。
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月共行子宫切除703例,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91例,其中43例术前误诊或漏诊,误诊率达47.3%。
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本文就漏误诊原因与诊断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rn1 临床资料rn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年龄29~53岁,平均39.8岁;均已生育;38例有人工流产史。
rn1.2 临床表现 43例中痛经20例(46.5%),月经过多34例(79.1%),子宫增大35例(81.4%),同时有以上3种征象者仅3例。
全部病例行B 超检查,其中38例(88.4%)提示子宫肌瘤,4例提示子宫肌瘤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提示卵巢囊肿。
【总页数】1页(P447)【作者】邓亚丽;李晓玲;刘淼【作者单位】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湖南郴州4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相关文献】1.肺栓塞误漏诊原因分析及诊断分析 [J], 闫文军2.子宫腺肌病166例误漏诊原因分析 [J], 陈健;王玉环3.子宫腺肌病误诊原因分析及术前诊断临床探讨 [J], 段社教;申延琴4.子宫腺肌病46例临床误漏诊原因分析 [J], 王伟华5.子宫腺肌病38例临床误漏诊原因分析 [J], 金万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
子宫肌瘤的诊断和鉴别?(健康前行,医路护航)
1、病史
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下腹部包块史等。
2、妇科检查
发现子宫不规则增大或均匀性增大,如浆膜下肌瘤在子宫表面可扪及单个或数个结节状突起,质硬;粘膜下肌瘤有时可使宫口开大,并通过宫口触到宫腔内肌瘤的下端;如悬垂于阴道内,可看到瘤体并触摸到其蒂部。
3、辅助检查
较小的肌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仅靠妇科检查诊断比较困难。
B型超声可以较明确显示肌瘤大小及部位;是诊断子宫肌瘤主要手段之一;诊断性刮宫可以感觉到内膜有突起或明显不平,通过以上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
对肌瘤增长迅速或绝经后仍继续增大,由硬变软者,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
子宫肌瘤易与下列情况或疾病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1、妊娠子宫
子宫肌瘤并发囊性变时,易误诊为妊娠子宫;而妊娠子宫,特别是40岁以上高龄孕妇,或过期流产而有流血者,也可能误诊为子宫肌瘤。
临床上遇见育龄妇女而有停经史者,应首先想到妊娠之可能,经B型超声检查或hCG测定不难确诊,必要时应刮宫加以鉴别。
要特别注意肌瘤合并妊娠,此时,子宫较停经月份为大,外形多不规则,质地较硬,B型超声检查可协助确诊。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myo~~ofti[ertJs)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
由于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问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
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
其发病率较难统计,根据尸检资料,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园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远较其真实的发病率为低。
【病因】确切病因尚不明了,根据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消失等,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女性激素有关。
堆激素能使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女性激素通过相应激素受体起作用。
子宫肌组织内雌激素受体含量随月经周期不同雌激素水平而变化。
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澈索受体和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
但17-B羟类固醇脱氢酶含量较低,故雌二醇转变为雌酮的量少。
合并妊娠时胎盘生乳素有促进雌二醇对肌瘤的作用.故子宫肌瘤生长加快。
同时卵巢功能、激素代谢均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故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图3}I各型子宫肌瘤示意田【分类】按肌窟所在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占92%)和宫颈肌瘤(占8%)。
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根据肌瘤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3类。
(图33-1)l肌壁间肌瘤(intramuralmyra)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均被肌层包围。
占60%一70%。
2.浆膜下肌瘤(孽ubs村at—s my<—眦)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突起在于宫表面,约占20%。
肌瘤表面仅由于宫浆膜层覆盖。
当瘤体继续向浆膜面生长,仅有一蒂与子宫肌壁相连.成为带蒂的浆膜下肌瘤,营养由蒂部血管供应。
因血供不足易变性、坏死。
若蒂部扭转而断裂,肌瘤脱落至腹腔或盆腔,形成游离性肌瘤。
若肌瘤位于宫体侧壁向官旁生长,突人阔韧带两叶之间称阔韧带肌瘤。
3粘膜下肌瘤(submuc~us州0n诅) 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仅由粘膜层覆盖,称为粘膜下肌瘤。
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迅猛发展,临床上诊断子宫肌瘤的方法多样,采用B超检查子宫肌瘤,准确率极高。
妇科B超显示子宫增大,形状不规则,子宫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子宫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以及周围有否压迫其他脏器等表现。
B超检查无痛、无创伤、对人体无害、价格适宜,所以在疾病的诊断上被广泛应用。
在妇科疾病中主要用于诊断以下疾病:子宫肿瘤、子宫畸形、卵巢囊性肿物、卵巢实性肿瘤、盆腔内炎性肿块或脓肿、诊断早期妊娠、流产和死胎、葡萄胎、异位妊娠等。
子宫、卵巢在B超检查中能很好显示,在病变增殖、肿大时,多含有液体或有包膜,很容易从B超中观察出来,B超检查还可用以判断盆腔内有无肿瘤,肿瘤是来自子宫或卵巢,良性或恶性.妇科B超检查的方法有两种,应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做好检查时的配合,以取得最好的检查结果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由于子宫肌瘤结节中肿瘤细胞单位体积内细胞密集,结缔组织支架结构的含量及肿瘤、细胞排列不同,而使肌瘤结节于扫描时表现为弱回声,等回声和强回声3种基本改变。
B超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区别子宫肌瘤是否变性或有否恶性变提供参考,又有助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的鉴别。
B型超声可较准确的评估子宫大小和肌瘤大小、位置及数量。
声像图表现: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球形肿块,内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边界光滑,其外表有肌纤维束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假包膜。
肌瘤肿块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肌瘤内部结构多较紧密,呈栅栏样改变。
子宫肌瘤可见子宫增大,肌瘤往往呈局限性隆起,但多发性肌瘤也可弥漫性增大,子宫形态正常或失常。
大多界限较清楚。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实质性球形肿块,内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边界光滑,其外表有肌纤维束和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假包膜。
有变性者一般有假包膜形成的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区肌壁间肌瘤瘤体内回声以低回声为主,黏膜下肌瘤、宫颈肌瘤以增强回声型居多,较大的肌瘤肿块回声强弱不均匀,有钙化强回声及声影出现,肌瘤水肿变性者局部呈数个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域,形态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