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封闭式对虾养殖体系的水环境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142.21 KB
- 文档页数:6
对虾养殖的基本知识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对虾养殖的基本知识1目前我国对虾养殖主要品种?我国主要养殖对虾品种有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4种。
2什么叫做高健康对虾养殖?高健康对虾养殖,是将亲虾的选育、健康虾苗的培育、养殖环境的调控、选用高效优质的饲料及科学养殖模式等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养殖,目的是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和实现对虾的生产安全。
3我国沿海对虾养殖有哪些方式?综合国内养殖的情况,其养殖方式可分以下几种:(1)粗放养殖,华南沿海一带也叫鱼塭养殖,把海滩围堵成为大型养殖塘,面积在6公顷以上,池水深浅不一,大多在0.5~1米以上,有进、排水闸门。
不清池或清池不彻底,主要纳天然苗或放养少量人工苗。
施肥繁殖生物饵料或投喂少量人工配合饲料,以这种养殖方式产量较低。
(2)半精养一般在6公顷以下,以0.5~1公顷为宜,养殖水深在1~1.5米,有独立的进、排水闸门系统。
清池彻底,放养人工苗。
早期通过施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中、后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这种养殖方式便于管理。
(3)精养或称集约式养殖。
每口虾池面积一般不超过0.6公顷,水深在1.5~2米,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
每0.6公顷应有735-1100瓦的增氧机1~2台,或专门处理水质的设备。
放养健康活力强的虾苗,投喂高效、优质人工配合饲料。
这种养殖方式对虾产量高,每公顷产可达15吨以上。
4虾塘漏水怎么办?底质是沙或泥沙的虾塘漏水比较大,造成养殖期间水质极不稳定,又增加了成本。
可以采取农用塑料膜或者黑塑胶膜铺底,如果使用前者,膜上面需要铺30厘米的干净沙子。
5老化虾塘改造怎么办?可用黑塑胶膜覆盖护坡和塘底,这样可以提高养殖水体质量,切断老化虾池的池底污染,同时也可以部分切断病毒的水平传播。
6什么叫做分段养殖?为避免放养密度高,养殖中后期因残饵、排泄物以及死亡的藻类等有机物等累积,造成水质恶化或池底老化,将养殖期间分成二段或三段分段养殖,分段养殖有二级或三级之分。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
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对虾养殖的成败。
一、水质因子对养殖的影响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在对虾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的味道和透明度等来表示。
溶解氧不仅是保证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又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溶解氧最好能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不应低于3.5毫克/升。
氨氮和硫化氢是对虾养殖的有害物质,其在水体中的浓度和含量分别应该控制在0.5毫克/升和0.1毫克/升以下。
pH值是反应水质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它和水体中浮游生物含量、溶解氧含量等有密切的关系,又影响着氨氮和硫化氢的含量,在对虾养殖中pH值应控制在7.6~8.8为宜。
透明度是反映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有机腐屑数量的一个间接的物理指标,对虾养殖中一般应前期透明度低一些,后期高一些,大约控制在30厘米~60厘米之内。
味道是说明池塘底层水,特别是底泥是否有腐败有机物质的指标,如果水体发黑,有腥臭味,说明水下腐败的有机物质太多,容易引发病害。
二、水质变化的判断与辨别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色及其变化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水色是水中浮游生物数量、种类的综合反映。
好的水色具有“肥、活、嫩、爽”四大特色,表明对虾喜食、易消化的单胞藻类繁殖旺盛、溶氧充足,酸碱度适宜,有害化学成分含量少。
在一般情况下藻相与水色的关系为:1.如果水体中主要含有硅藻、新月菱形藻、小球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等,水色呈红棕色。
红棕色是养虾的最佳水色,这些藻类都是对虾的优质饵料。
2.如果水体中主要含有绿藻,水体呈淡绿、翠绿色。
绿藻能大量吸收氮,净化水质,也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3.如果水体中主要含有金黄藻,水体呈淡黄、金黄色,也是养虾比较好的水色。
不过,暴雨后泥土注入虾塘也会使水出现黄色,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判断。
4.如果水体呈暗绿色则含兰藻较多,如果水体呈黑褐色则含鞭毛藻、绿藻、褐藻等较多,这些都是有机质过多的征兆,是不好的水色。
什么叫做对虾健康养殖?目前国内外对虾养殖专家及养殖户都认为针对对虾病害的流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那就是建立高健康对虾养殖系统((简称对虾健康养殖)。
这是一个将健康亲虾的选育、健康虾苗的培育、养殖环境的综合调控、高效优质饲料的选用及科学养殖模式的建立等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养殖系统。
从而有效地预防病毒病的发生,实现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对虾健康养殖系统已被广大养殖者所接受并应用于对虾养殖,在广东、广西等我国南方沿海已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使我国对虾养殖业在持续多年低迷后,又出现了新的希望。
对虾健康养殖对于虾塘都有哪些要求?养殖场的选择,应根据对虾的生活习性和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建塘设计包括虾塘潮间位置确定,虾塘形状、大小和深度,建闸、筑堤的方式,进排水系统,以及排洪、抗浪等一系列设施。
建塘地点要满足哪些地理条件?米以上的地区。
可在潮间带高潮线区虾塘应选择在中潮区、沙泥底质、地形相对稳定、风浪小、高潮线最高水位或高潮线以上区建池,也可选择地势平坦、滩面开阔、潮流畅通的内湾及河口沿岸。
重点选择潮差大、海水清澈、饵料生物丰富、进排水条件理想、周围无工农业污染且有淡水水源、电源供应与交通方便的地方。
我国沿海对虾养殖有哪些方式?其特点是什么?对虾塘的设计有哪些要求?必须从投资、安全可靠、管理方便和虾场今后的发展等方面去进行整体考虑和规划。
目前我国沿海虾塘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小海湾、港围堵而成的养殖塘。
这种虾塘面积大,从数百亩至数千亩不等,但产量低。
其优点是省劳力,投资少,单位面积建筑费用低。
另一种是池塘式养虾塘,面积较小,仅数亩至数十亩,但产量较高,管理方便,惟建筑费用较高。
虾塘应建于中潮区,便于涨潮纳水,落潮时可将水排干,排水大闸应设于最低之处。
一个独立的虾塘应具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大坝(主坝)的两端不宜太近,以免新旧海水混杂。
进排系统示意如下:自然海水→进水大闸→进水渠道(主沟)→虾塘进水闸→虾塘→虾塘排水闸→排水渠道(排水沟)→自然海区。
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有多少人知道?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针对南方地区地域环境特点与对虾特殊生物学习性,因地、因种制宜,研究和设计构建适合于南方地区的对虾专门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及其配套养殖技术。
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以现代微生物技术(生物絮团技术)为基础,三阶段跑道式养殖池工程化设施为支撑,高效循环水处理为依托,智能化精确控制为保障,实现全年高产、稳产多造对虾的现代工业化养殖技术体系,具备高密度养殖、零排放、饲料系数低、在线实时监控、智能化调控与投饵、水循环利用达90%和产品优质健康等特点。
近年来,该养殖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了养殖推广应用,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与养殖生产实践均显示对虾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具备高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与实用性,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
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系统示意图:主要技术工艺特点:(1)生物絮团技术(bio-floctechnology)。
养殖对虾,实现养殖水体原位清洁,稳定调控养殖环境,减少病害发生,降低换水率,提高养殖密度,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养殖收益。
(2)分级轮养方式,最大程度利用水体,提高养殖茬数,缩短上市周期。
(3)工业化循环水处理,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
(4)植物净化外排水,实现养殖用水重复使用或安全排放。
(5)物联网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养殖管理自动化、精准化。
(6)智能化全天候自动投饵,有效提高饵料利用,增加规格均匀度。
(7)高效控温,突破气候制约,实现全年连续生产。
(8)机械化收虾,自动分级。
三、增产增效情况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对虾养殖模式已在广东省中山市和佛山市开展应用示范和推广,目前,推广面积达20万平方米,辐射面积100万平方米,中山市西江水产研究养殖有限公司首批养殖面积5万平方米已投入生产,效果显著。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与中山市西江水产研究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年产10造工业化对虾千吨养殖示范园建设,以凡纳滨对虾为主要生产品种,车间设计采用三阶段养殖模式,即每条生产线含有标苗区、中间暂养区和成虾养殖区,养殖池为环形跑道式设计,以生物絮团技术为主要养殖技术,配套高效水处理系统、智能化供气、控温、自动投饵、水质自动化监控等设施、设备,可实现封闭式、循环水、全年连续多造稳产高产,单位产量达5kg/m2以上,年产10造,第一期18条生产线,9000m2成虾养殖面积可年生产无公害凡纳滨对虾450吨。
室内养虾需要哪些条件和技术室内养虾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因为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新鲜、安全、绿色、无污染的虾类。
在室内养虾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条件和技术,才能保证虾的生长和养殖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室内养虾需要哪些条件和技术。
一、水质条件水质是养殖虾的关键,因为虾是水生动物,如果其生活的水质不好,会造成虾死亡和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因此,在室内养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PH值:虾的PH值在6.5~8.5之间为最适宜,如果PH值过高,会导致虾的呼吸和消化系统受到影响,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2.溶解氧含量:水中溶解氧是虾类所需要的生命元素,其最适宜值为5~8mg/L,如果水中溶解氧含量低于3mg/L,虾会因缺氧而死亡。
3.温度:虾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水温,在室内养殖虾时,需维持水温在22~28℃之间。
4.水质要求:为了提供优质的虾类,水质的级别应达到国家AAA级以上的标准,且中水、地下水、雨水、自来水、公共供水等都可以用于养殖。
二、养殖环境室内养虾需要给虾提供一个合适的生活环境。
因此,在进行室内养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水槽要求:应该选择深度稍微大一些, 扁长型,平底或坡底,较长的水槽,这样虾可以充分展开身子,自由生长。
2.滤水系统:水的循环流动有助于提高氧气含量,并减少虾的废物。
因此在人工养殖虾的过程中,必须加装一个好的水族箱过滤系统。
3.照明要求:虾需要光照才能正常生长,其每天需要超过12小时不间断的光照。
4.室温要求:应保持养殖场温度在24-30℃的合适范围内,对虾进行长期生长和养殖。
三、饲料和养殖管理室内养虾的成败也是与其饲料有密切关系的,合理的饲料和管理可以成倍地增加虾的产量。
因此,在室内养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饲料:饲养虾的饲料最好以天然的物质为基础,如鱼肉屑、肝脏、虾壳等,还可以添加大豆油膜等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的物质。
2.技术管理:进行室内养虾时,需要对水质和养殖设施进行监测,保证环境卫生和虾类的健康状况。
对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优良水色和养护措施虾养殖过程中优良的水色是指水质清澈、透明,有非常少量的泥沙以及微量的有色物质,有较高的溶解氧和新鲜的气味。
淡水虾的水质是它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水质污染,会严重影响虾的生活状态。
一般虾苗的优良水色,其水体可以是半透明或深蓝色,清晰无夹沙,其溶解氧应达4.05mg/L以上,溶解氧可以用挥发酸法测定,PH值在7左右,无有害杂质污染,可以戴水耳装置或利用格栅法等工具进行测定。
虾养殖过程中养护措施是指通过正确管理以提供最佳养护环境,确保水温、salinity、水体质量、丰富的食物、虾的运动、防止病虫害的预防控制等来提高虾类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以及降低虾苗死亡率和提高口感。
1. 管理水温:水温变化过大或者虾异常,都会影响虾苗生长发育。
一般要保持水温稳定,如果水温过低,虾类的吃食量减少,体色发暗,死亡率升高;水温过高,鱼类繁殖受到影响,死亡率也将增加。
2. 加强溶氧:溶氧对虾苗养殖至关重要,若溶氧量较低,或者水体发静,虾苗会变成灰色,生长减缓,甚至产生疾病,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加强溶氧工作,可以做到加氧和分泵、搅拌水体等。
3. 管理水质:水质管理是养护虾类的关键,要注意水体微生物变化,氨氮、亚硝酸盐水平,每天检查水质变动情况,如发现水质变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 降低鱼类病害:在养护过程中应加强鱼类病害的防控,定期检查虾苗表面病虫害,发现病虫害应及时施用兽药,杜绝病原菌及寄生虫的传播,减少病毒病灾害。
5. 物质平衡:由于虾苗的生存状况与温度的变化、氧气的变化以及生物成分的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要注意维持水体和环境的平衡,同时要控制虾苗的摄食量,以达到物质的平衡,降低水中的污染物。
以上就是虾养殖过程中优良水色和养护措施,通过正确养护和管理,可以保证虾类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虾苗养殖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养殖高效率。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水质调控技术南美白对虾,又称虾夷(P. vannamei),是一种优秀的养殖经济虾种,国内外养殖面积和出口量均逐年增加。
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注意水质环境的调控,保证虾类的生长和免疫力。
本文将着重介绍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水质调控技术。
水质污染的危害水质环境对虾类生长和免疫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质污染会影响虾的健康状态,引起虾疾病,影响虾类的生长和繁殖力。
水质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养殖污染:饲料残渣、粪便等•环境污染:工厂废水、城市污水等水质污染还会导致水中溶解氧降低、pH值变化、二氧化碳超标等问题。
因此,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时,需要对水质环境进行调控,保证良好的生长条件和免疫力。
水质调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需要考虑水质调控的各个方面,如水源选择、水体循环、污染物处理、养殖环境控制等。
下面将一一介绍。
水源选择在选择养殖水源时,需要注意水的来源、浊度、颜色等方面。
水质条件良好的自然水源、自来水等都可作为水源。
但是需要注意,自来水中含有氯等消毒剂,会对虾类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河流、湖泊等水源可能存在杂质和污染,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因此,在选择水源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最终确定合适的水源。
水体循环对于养殖南美白对虾来说,水体循环至关重要。
良好的水体循环能够保证水质清洁、充氧,避免污染物积累。
常见的水体循环系统包括自然流动循环和人工流动循环。
自然流动循环是指将水源引入池塘(或区域),通过沟渠连接,实现水流循环。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形条件平坦、水源充足的区域。
人工流动循环是通过泵、管道等设备将水流送入池塘、缸、槽等区域,实现水流循环。
这种方法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在温度、流速、水质等方面都比较容易实现控制。
污染物处理在养殖南美白对虾时,污染物是不可避免的。
饲料残渣、虾体代谢产物、死亡虾体等都会导致水质污染。
这些污染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虾类造成危害。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物理处理:通过过滤、曝气、吸附等物理方法将污染物去除。
淡水养殖对虾1.引言淡水养殖对虾是指在淡水环境中进行的对虾养殖业。
对虾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养殖动物之一,其养殖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淡水养殖对虾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以及对虾养殖的技术要点。
2.对虾养殖的基本情况对虾养殖是指在特定的水域环境中进行对虾的人工养殖活动。
对虾养殖业常见的基础设施包括养殖池塘或者水池、水处理设备、投饵器、增氧设备以及防汛防病林带等。
对虾养殖具有以下特点:•对虾适应性强:对虾能够适应广泛的水质环境,包括酸碱度、溶氧量等。
•淡水淡化:对虾根据水质的需要,能在淡水中进行养殖,不要求使用盐水。
•效益高:对虾成长快,肉质鲜美,市场需求大,养殖收益可观。
3.淡水对虾养殖的发展现状淡水养殖对虾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中国是全球淡水对虾养殖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对虾养殖业发展迅速。
其他国家如印度、泰国、孟加拉国等也有相应的淡水对虾养殖产业。
当前,对虾养殖业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养殖技术的进步使得对虾的养殖成本得到了降低,同时也提高了养殖效益。
管理方面,科学的养殖规划、精确的水质监测以及有效的疫病防控都为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淡水对虾养殖技术要点4.1 养殖池塘建设养殖池塘是进行淡水对虾养殖的基础设施。
池塘的设计应考虑水质控制、深度控制以及排水系统等因素。
合理的池塘设计能够保证对虾养殖的正常进行,提高养殖效益。
4.2 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是对虾养殖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控制水质参数,包括温度、盐度、溶氧量、酸碱度等,能够提高对虾生长速度、免疫力和产量。
定期监测和调节水质对虾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4.3 投饵与营养管理对虾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适当的饵料供给。
投饵的方式有手工投饵和机械投饵两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同时,对虾饵料的营养成分也需要合理配置,以满足对虾的生长需求。
4.4 疾病预防与治疗对虾养殖中常常会出现疾病问题,影响养殖效益。
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的环境温度对养殖效果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海水养殖逐渐成为重要的渔业经济活动。
虾类养殖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分支,对虾种苗的养殖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而环境温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对于对虾种苗的养殖效果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海水养殖对虾种苗的环境温度对养殖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对虾种苗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的生理特性和生态适应能力。
对虾种苗是冷血动物,其体内代谢和生理活动会受到环境温度的直接影响。
一般而言,对虾种苗的发育速度和食欲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当环境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对虾种苗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
研究表明,对虾种苗的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5-30摄氏度之间。
当温度超过这一范围时,虾类的免疫力会下降,易受疾病和寄生虫的侵袭。
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对虾种苗的生长速度会减缓,食欲也会减少,养殖效果不佳。
因此,在养殖对虾种苗时,维持水温在适当的范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环境温度对对虾种苗的养殖效果还影响着对虾种苗的性别比例、抗病能力和产蛋量。
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对虾种苗的性别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在高温环境下孵化的对虾种苗中,雌虾比例较高;而在低温环境下孵化的对虾种苗中,雄虾比例较高。
这对于养殖对虾种苗的种苗筛选和种群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适宜的环境温度也能提升对虾种苗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一些研究表明,适宜的环境温度可以增加对虾种苗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提高其抵抗病害的能力。
这是因为适宜温度下,对虾种苗的免疫细胞活性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增加,进而增强了其身体的抵抗力。
因此,控制环境温度是预防对虾种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最后,环境温度对对虾种苗的产蛋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对虾种苗的繁殖能力较强,产蛋量较高。
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对虾种苗繁殖功能异常,进而影响其产蛋量。
因此,在养殖对虾种苗时,及时调节环境温度对于提高其繁殖能力和产蛋量具有重要意义。
第1 5卷第4期 I 9 9 6年L1月 热带海洋
TRGPIC OCEANGLOGY Vo1. 5.No.4
NO'd..1 9 9 6
0 ・
半封闭式对虾养殖体系的水环境特征 陈水土 苏国成 张跃平 李福东 杜庆红 陈 然 ———・一———————-福建海洋研究所,厦.1 361012)
提 要 1 994年s一9月.在福建省连江县大官坂垦区试验虾池进行半封闭式对虾养殖技术试验 研究.取得相对较明显的经济效益。该半封闭体系具有养殖水质环境较稳定的特点.试验池 水体溶懈氧含量及其饱和度相对持续较高.整个养殖过程浮游植物种类、数量较稳定,异养 细苗总数和弧菌数较低.对预防对虾病毒性疾病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兰塾塑羞墅佳莓,垄堕墅堡・遥塑焦塑,细苗,溶解氧
2 ,并组 近年来。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已严重影响对虾养殖业的生存。无病原种苗、良 好的水质环境和优质的营养是防止虾病的根本保证。高传染性的病毒源可通过亲虾及生 物饵料,借海水进行传染。 ,传统的对虾养殖技术已无法阻挡当前病毒性疾病的流行。 1 994年5—9月,福建海洋研究所在福建省连江县大官坂垦区养殖虾池进行半封闭 式对虾养殖技术试验研究,即养殖海水先经蓄水池消毒、沉淀,养殖全过程适量添加水 或换水,投喂优质配合饵料,并结合有效的药物饵料,取得一定的效果。在该半封闭养 虾体系中+对虾经100 d养殖,生长正常,健康良好(对虾肝胰腺电镜检查无发现病毒). 取得相对明显的经济效益,与大官坂垦区对虾养殖仍大面积低产或绝产的情况”形成明 显对照。本文着重讨论该半封闭养虾体系的水环境特征+包括水化学、浮游植物、微生 物等理化、生物因子。
1材料与方法 1.1养殖虾池的位置、改造 本研究的养殖池位于大官坂垦区东区五区+包括试验池、蓄水池和对照池。 蓄水池为3—4号池,面积0・4hm 。自总渠海水直接进水,过60目网+经漂白粉消 毒、沉淀,备用 试验池为3 3号池(0・4hm )和4 4号池(0・4hm。),池底先用漂白 粉消毒、曝晒,养殖用水靠水泵取自蓄水池,经试验池水道,过90目进水网入池。对照 池为4-3号池(0・4hm )和l_10号池(O・67hm )+由进水总渠直接纳水,过6O目网。
1995-03-O1崆稿I 1996—02—05收睡改犒. *参加幸研究工作的还有阮五崎,林永信等同志。 1)连江县水产局水技站.连江县1994年对虾养殖生产茼况,199, 热 带 海 洋 第l5卷 1.2虾池管理 放苗 1994年6月3日晨放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lcatus,虾苗规格0.7cm,放 苗量为9.6万尾。 投饵 养殖全过程皆使用海马牌对虾配合饵料。根据对虾生理和生长需要确定配 合饵料规格,设饵料台观察,根据定期测定对虾体长、体重的具体情况,以及气候、水 温、降雨量、昼夜变化情况等调整投饵量。根据对虾肝胰腺细菌分析的具体情况投喂药 物饵料 . 水管理 养殖过程中试验池用水皆经蓄水池消毒,沉淀,过夜使用。前期,添加 适量水以保持高水位;中后期,根据气候、水温的不同及对虾生长情况适当换水。 1.3环境因子的测定 1.3.1采水 养殖虾池底层水样每天早(5:00—6:00)、晚(17:00左右)各采集1次。浮游植 物和微生物水样取自中层水,每2—4 d采1次。 1.3.2水化学要素测定方法 盐度用比重计测定后换算。pH值用色阶比色法测定,pH计电位法校正。铵(NH。一 N)用靛酚蓝色阶比色法测定,准确度0.1mg・L~。硫化物(或H s)用亚甲基蓝色阶 比色法测定,最小检出限为0.05 mg・L~。溶解氧含量以碘量法滴定,单位为mg・L一, 并按公式计算溶解氧饱和度( )。 1.3.3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用个体计数法计算,单位为细胞・L一 1.3.4微生物测定方法 异养细菌数以ZOBEL平板计数,弧菌总数以TCBS平板计数,单位为CFU・mr 。
2结果与讨论 2.1试验池与对照池环境水化因子比较 试验池(3—3号,4—4号)与对照池(4—3号,l—l0号)养殖期间水体的温度、盐度、 pH、溶解氧含量及其饱和度等水化学要素的平均值和变化范围列于表1 由表1可见.各 养殖池水环境变化基本在养殖对虾耐受范围之内。试验池水中溶解氧含量较高,无论清 晨还是傍晚,其平均值都比对照池的高,溶解氧饱和度也明显高于对照池。尤其是在放 养50—90 d期间,对照池l lO号池水中溶解氧含量及其饱和度明显比养殖前期下降.也 明显低于4-4号池(图1)。对照池(4—3号)中溶解氧在整个养殖期间都低于试验池(表 1).在养殖后期.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达6 7mg O:・L )。 由于对照池直接纳入总渠海水.其理化因子变化受总渠水的影响.T.S,pH与总渠 水较一致。试验池水则受蓄水过程水质处理所调节。因蓄水池以漂白粉消毒,使3-3号和 4—4号池水的pH值偏高,介于8.2 8.6,较稳定 4-3号池水中pH值一般为8.0—8 3. 与总渠水pH接近。当降雨量增加时,对照池水的盐度、pH值可直接随总渠水明显地升 降.而试验池水的盐度则变化较缓。试验池与对照池水体中的铵和硫化物含量即使在养 殖后期皆较低(分别小于0.1和0.05mg・L ) 第4期 陈水土等 半封闭式对虾葬殖体系的水环境特征 87 0 养殖无敷/自 养殖无敷 图1试验池(4-4号)和对照池(1.1O号)溶解氧音量(a)及其饱和度(b) Fig.1 The contents of dissolved oxygen and its saturation jn the test and contrast pond 表l试验池和对照池井殖海水理化因子比较 Tab.1 The comparison of water quality between the test and contrast p0nd
池 时 f/℃ 口H DO/rag・L一 t)2/ 号 段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日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4-4号 旦 28 9 24 7— 2 0 27.4Z l0粕一31.75 8.4 5 8 85 晚 31.2 23.8m34 8 27.01 12 3 —3l 57 8 5 8.z一8.9 9 2 5 6—12.7 l44 3 3号 旦 29 6 25 6一此.5 25.15 l0聃一30 45 8 4 l一8.7 6 Z 94 境 31 l 25.4—33 8 24.52 9 61—30.93 8.5 B.9 6.3一l2.O l36 4 3号 旦 27 4 25 5一z9 0 25.6z 8 l 4.5 2.5—6.6 69 境 30.6 26 8— 4 0 已5 76 l4 94—30 70 8 3 8.0m8 6 7.2 ll2 73m150 l 0号 旦 29 1 25.6z 8.6 2—8 8 5.Z 7B 境 32 l 25.94 20 D1—30 69 8.6 8 5—8.8 8.9 8一l1.0 141 热 带 海 洋 第15卷 2.2试验池与对照池生物因子比较 试验池、对照池和总渠水浮游植物数量与细菌数比较列于表2。对照池(1-10号和4— 3号池)水中浮游植物数量较接近于总渠水,变化范围较大,在藻相变化的过渡时期多以 甲藻Peridinium sp.、裸藻Gymnodinium sp.为优势种。试验池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变 化较小,整个养殖过程优势种稳定,皆以小球藻Chlorellu sp.为主要优势种。4—4号池 浮游植物数量变化范围为7.0×10‘一1.37×1 细胞・L一,比对照池和总渠水低.其中 在1.65×10 一8.85×10 细胞・L 范围的占85 ,变化较稳定。 表2试驻池、列照池和总藁水浮游植物数量与细菌数比较 Tab・2 The comparison of phytoplankton and bacteria number amoBg the test and contrast pond・and eana|water 项目 洋醉植特技量/×10・细怕・L一 异养细苗敦/×103CFU・m ’ 弧菌总数/×l0。CFU・m ’ 池别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试验池4 4号 40士3 5 8, :32 0 8--17.2 6.61士3 25 0 9一l3 7 对照池4-3号 101士121 5.5--7∞ 39∞:38.1 3.7一l80 l3.76士5 82 4 0—26.3 1—10号 445士421 1.5一g7 5 4 0—26.3 l总渠水 Z02士四6 7.5一l090 27 53士21 0 18 47士14 19 4 4—54 0
由表2可见,4—4号池水中的异养细菌数与弧菌总数(平均分别为8.45±5.32×l0 CFU・ml 和6.61=3.25×10 CFU・ml )比对照池和 渠水都低得多。 台湾省宜兰地区1990年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养殖成效不错(比南部好) .其 虾池藻类浓度为10 一10 细胞・L~.以蓝绿藻Cyanophyta为优势种,细菌总数为lO 10‘CFU・ml (比南部低),与本试验池有一定的可比性。 2.3养殖过程环境的阶段性变化 随着天气变化,降雨量的不同,以及对虾生长不同阶段虾池管理的具体差异,虾池 环境因子也呈阶段性变化(囤1),可分下列三个阶段讨论 养殖前期,对虾长至平均体长3—4cm 在连续几天阴雨天气后又下几天太雨,4 4号 池水环境变化较大.盐度骤然下降(29.43一lO.80).清晨水温、pH变化分别为31.O 24.8℃和8.5—8.1℃。但降雨对对照池影响更大,l l0号池的变化是s:28.95 6 27. 了1 31.2—21℃,pH:8.8—8.2。4-4号池中溶解氧含量及饱和度变化不大,清晨平均值 分别为6.5l士0.79和94 士lo ,而对照池溶解氧略低且变化较大(6.07=1.24和 91 士L4 ) 试验池浮游植物数量较稳定(变化范围赍于1.9×10。一8.9×10 ,平均为 4.4×10 土1.6×10 细胞・L ),浮游植物优势种稳定,以小球藻(占66.7 90.0 ) 和菱形藻Nitzschla印.(10 一52.6 )为主,异养细菌数较少(平均8.66×10 CFU・ mr .变化范围介于8.0×10 一1.72×10 CFU・ml ),弧菌数也较少(2.90×1o 1.o2 ×l0 cF ・ml~,平均为6.48×l0 CFU・ml )。 养殖中期.对虾平均体长为6.6 Cfft左右。长期阴雨天后转晴,气温升高,水环境骤 变,水体温度、盐度增高,因7月10日下大暴雨,其中有几天温度、盐度下降。4 4号 池S和pH的变化幅度(24.5l一31.5l和8.2—8.5)比l l0号池低(20.77 30.55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