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3高精度无氧铜板带
- 格式:pdf
- 大小:58.45 KB
- 文档页数:1
铜管牌号T2、TU2、TP2各表示什么?青二、铜和铜合金铜属于半贵重金属,密度(8。
94 g/cm3),铜及其合金具有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好的塑性、韧性及低温力学性能,在许多介质中有高耐蚀性。
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㈠纯铜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
纯铜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耐蚀性,也有良好的塑性,在低温时可保持较高的塑性和冲击韧性,用于制作深冷设备和高压设备的垫片。
铜耐稀硫酸、亚硫酸、稀的和中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氢氟酸及其它非氧化性酸等介质的腐蚀,对淡水、大气、碱类溶液的耐蚀能力很好。
铜不耐各种浓度的硝酸、氨和铵盐溶液。
在氨和铵盐溶液中,会形成可溶性的铜氨离子[Cu(NH4)3]2+,故不耐腐蚀。
变形纯铜的牌号Tl、T2、T3、TU1、TU2、TP1、TP2等。
T1、T2是高纯度铜,用于制造电线,配制高纯度合金。
T3杂质含量和含氧量比T1、T2高,主要用于一般材料,如垫片、铆钉等。
TU1、TU2为无氧铜,纯度高,主要用作真空器件。
TP1、TP2为磷脱氧铜,多以管材供应,主要用于冷凝器、蒸发器、换热器、热交换器的零件等。
㈡铜合金铜合金是指以铜为基体加入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合金。
传统上将铜合金分为黄铜、白铜、青铜三大类。
\ 1.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称黄铜。
它的铸造性能良好,力学性能比纯铜高,耐蚀性能与纯铜相似,在大气中耐腐蚀性比纯铜好,价格也便宜,在化工上应用较广。
在黄铜中加入锡、铝、硅、锰等元素,所形成的合金称特种黄铜。
其中锰、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铝、锰和硅能提高黄铜的抗蚀性和减磨性;铝能改善切削加工性。
化工上常用的黄铜牌号有H80、H68、H62等(数字是表示合金内铜平均含量的百分数)。
H80在大气、淡水及海水中有较高的耐腐蚀性、加工性能优良,可作薄壁管和波纹管。
H68塑性好,可在常温下冲压成型,做容器的零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等。
H62在室温下塑性较差,但有较高的机械强度,易焊接,价格低廉,可做深冷设备的筒体、管板、法兰及螺母等。
中外铜及铜合金标准对照纯铜: 中国标准GB:T2 美国ASTM标准:C11000 美国CDA标准:110 英国BS标准:C102德国DIN标准:ECu-58 德国数字系统:2.0090 日本JIS标准:C1100中国标准GB:无氧铜TU1 美国ASTM标准:C10200 美国CDA标准:102 英国BS标准:C103德国DIN标准:OF-Cu 德国数字系统:2.0040 日本JIS标准:C1020磷脱氧铜:中国标准GB:TP1 美国ASTM标准:C12000C12100 英国BS标准:C106德国DIN标准:SW-CuSF-Cu 德国数字系统:2.0076 日本JIS标准:C1201C1220中国标准GB:TP2 美国ASTM标准:C12200 美国CDA标准:122德国数字系统:2.00762.0090 日本JIS标准:C1220含银纯铜:中国标准GB:TAg0.08TAg0.1 美国ASTM标准:C13000C12900 美国CDA标准:130 英国BS标准:C101德国DIN标准: CuAg0.1 日本JIS标准: C1271普通黄铜:中国标准GB:H96 美国ASTM标准: C21000 美国CDA标准:210 英国BS标准: CZ125德国DIN标准:CuZn5 德国数字系统:2.0220 日本JIS标准:C2100中国标准GB:H90 美国ASTM标准: C22000 美国CDA标准:220 英国BS标准:CZ101德国DIN标准: CuZn10 德国数字系统: 2.0230 日本JIS标准:C2200中国标准GB:H85 美国ASTM标准:C23000 美国CDA标准:230 英国BS标准:CZ102德国DIN标准:CuZn15 德国数字系统:2.0240 日本JIS标准:C2300中国标准GB:H80 美国ASTM标准:C24000 美国CDA标准:240 英国BS标准:CZ103 德国DIN标准: CuZn20 德国数字系统: 2.0250 日本JIS标准: C2400中国标准GB:H70 美国ASTM标准:C26000 美国CDA标准: 260 英国BS标准:CZ106德国DIN标准: CuZn30 德国数字系统: 2.0265 日本JIS标准: C2600中国标准GB:H68 美国ASTM标准:C26200德国DIN标准:uZn33 德国数字系统: 2.0280 日本JIS标准: C2680中国标准GB: H65 美国ASTM标准:C26800 美国CDA标准:268 英国BS标准:CZ107德国DIN标准: CuZn36 德国数字系统: 2.0335 日本JIS标准: C2700中国标准GB:H63 美国ASTM标准: C27000 美国CDA标准:270中国标准GB: H62 美国ASTM标准: C27400 美国CDA标准: 272 英国BS标准: CZ108中国标准GB: H60 美国ASTM标准: C27200C28000 美国CDA标准:280 英国BS标准: CZ109德国DIN标准:CuZn40 德国数字系统:2.0360 日本JIS标准: C2800C2801铅黄铜:中国标准GB: HPb63-3 美国ASTM标准: C34500C34700 美国CDA标准: 315347 英国BS标准: CZ119 CZ124德国DIN标准: CuZn36Pb1.5CuZn36Pb3 德国数字系统: 2.0331 日本JIS标准:C3560中国标准GB: HPb63-0.1 美国ASTM标准: C34900德国DIN标准:CuZn37Pb0.5德国数字系统: 2.0332中国标准GB:HPb60-2 美国ASTM标准: C36000 英国BS标准: CZ120日本JIS标准: C3713 C3604中国标准GB:HPb59-2 美国ASTM标准: C35300德国DIN标准:CuZn39Pb2 英国BS标准: C3771中国标准GB: HPb59-1 美国ASTM标准: C37800 英国BS标准: CZ122德国DIN标准:CuZn39Pb3 德国数字系统: 2.0380 日本JIS标准: C3710中国标准GB: HPb58-2.5 美国ASTM标准: C38000 英国BS标准: CZ121德国数字系统:2.0401 日本JIS标准: C3603铝黄铜:中国标准GB: HAl77-2 美国ASTM标准: C68700 美国CDA标准:687 英国BS 标准: CZ110德国DIN标准: CuZn22Al德国数字系统: 2.0460 日本JIS标准: C6870中国标准GB:HAi66-6-3-2美国CDA标准: 670 日本JIS标准: C6872中国标准GB: HAi60-1-1 美国ASTM标准:C67000 美国CDA标准: 678德国DIN标准:CuZn37Al 德国数字系统: 2.0510 日本JIS标准: C6782中国标准GB: HAl59-3-2 美国ASTM标准:C67800德国DIN标准: CuZn35Ni 德国数字系统: 2.0540硅黄铜:中国标准GB:HSi80-3 美国ASTM标准: C69400锰黄铜:中国标准GB: HMn58-2 美国ASTM标准: C67400德国DIN标准: CuZn40Mn 德国数字系统: 2.0572中国标准GB: HMn57-3-1德国DIN标准: CuZn35Ni 德国数字系统: 2.0540铁黄铜:中国标准GB:HFE59-1-1 美国ASTM标准: C67820德国DIN标准:CuZn39Sn 德国数字系统:2.0530 日本JIS标准: C6782锡青铜中国标准GB: QSn4-4-4 美国ASTM标准: C54400 美国CDA标准:544日本JIS标准: C5441中国标准GB:QSn6.5-0.1美国CDA标准: 519 英国BS标准: PB100中国标准GB: QSn7-0.2 美国ASTM标准: C52100 美国CDA标准: 521 英国BS标准:PB104德国DIN标准: CuSn8 德国数字系统: 2.1030 日本JIS标准: C5212中国标准GB:QSn4-0.3 美国ASTM标准: C51100 美国CDA标准: 510 511英国BS 标准: PB101C5101铝青铜:中国标准GB:QAl5 美国ASTM标准:C60600 英国BS标准: CA101德国DIN标准: CuAl5 德国数字系统: 2.0916中国标准GB: QAl7 美国ASTM标准: C60800 英国BS标准: CA102德国DIN标准:CuAl8 德国数字系统: 2.0920中国标准GB: QAl9-2 美国ASTM标准:C61000德国DIN标准: CuAl9Mn 德国数字系统: 2.0960中国标准GB: QAl9-4 英国BS标准: CA103德国DIN标准: CuAl8Fe 德国数字系统: 2.0930中国标准GB:QAl10-3-1.5美国ASTM标准: C61900 英国BS标准: CA106德国DIN标准: CuAl10Fe德国数字系统: 2.0936 日本JIS标准:C6161中国标准GB:QAl10-4-4 美国ASTM标准: C63000C63200 美国CDA标准: 630 英国BS标准: CA104 CA105德国DIN标准:CuAl10Ni 德国数字系统: 2.0966 日本JIS标准: C6301硅青铜:中国标准GB: QSi1-3 美国ASTM标准:C64700 英国BS标准: DTD 498德国DIN标准: CuNi2SiCuNi3Si 德国数字系统:2.0855 2.0857中国标准GB:QSi3-1 美国ASTM标准: C65500 C65800 英国BS标准: CS101德国DIN标准: CuSi3Mn 德国数字系统: 2.1525铬青铜:中国标准GB:QCr0.5 美国ASTM标准: C18100C18200C18400 美国CDA标准: 185 英国BS标准: CC101德国DIN标准: CuCr 德国数字系统: 2.1291铬锆铜中国标准GB:QCr0.5-0.1美国ASTM标准: C18150白铜.中国标准GB:BFe10-1-1.美国ASTM标准: C70600.中国标准GB:BFe30-1-1.美国ASTM标准:C71500.。
日本金属材料牌号表示方法一、日本有色金属的牌号表示方法日本 JIS 标准编号由 JIS 、字母类号、数字类号、序号和制定年份组成。
牌号基本上由材料类别字母代号、数字组和产品形状代号组成。
有关金属材料的牌号表示方法、产品形状代号、铜材和铝材的状态代号分别见下列各表。
JIS 标准中有色金属牌号有色金属产品形状代号及名称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牌号(代号)二、日本黑色金属的牌号表示方法1.日本( JIS )钢铁牌号表示方法简介1.1 日本钢铁牌号表示方法概述大约是在 1949 年以前,日本钢铁牌号是按 JES 标准规定表示的,现行钢铁牌号是按 JIS 标准规定表示的。
JIS ( Japanese Industrial Sandard )是日本工业标准的代号。
日本钢铁牌号表示方法,在 JIS 工业标准中没有专门的标准,在各类标准中出现的牌号有其特点是:有仅能表示出钢类,同时也可表示出钢材种类,有的还可表示出用途等。
牌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前缀字母 S 表示钢( Steel ) ,F 表示铁( Ferrum )。
第二部分采用英文字母或假名拼音的罗马字母,表示用途、钢材种类及铸锻件制品等。
如 SC 为铸钢, FC 表示灰铸铁等。
K 表示工具, U 表示特殊用途。
有时用两个或几个字母组合起来表示钢的品种和类别,如 SKS 表示合金工具钢(其中的一种)、 SUJ 表示高碳铬轴承钢, SNCM 表示Ni ― Cr ― Mo 钢等。
第三部分为数字,用来表示钢类或钢材序号或坑拉强度最低值(≥××× MPa )如 SS400 表示碳素结构钢,其最低抗拉强度值为400Mpa 。
在牌号组成主体之后,根据需要,有时附加表示钢材形状、制造方法及热处理等的后缀字母,以示区别。
1.2 各类钢牌号表示方法1.2.1 普通结构钢牌号表示方法SS ×××普通结构钢的牌号。
第一个 S 表示钢( Steel ),第二个 S 表示结构的( Structural ),×××表示抗拉强度最低值(××× MPa ),JIS G3101 标准中有 SS330 、 SS440 、 SS490 和 SS540 四种牌号。
技术顾问:潘工电话:□1□5□8□0□1□8□5□9□9□1□4银无氧铜 TUAg0.05合金牌号上海商虎TUAg0.05国家标准TUAg0.05美国标准—日本标准—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Ag0.02-0.06Cu+Ag≥99.96O≤0.003杂质总和≤0.04物理性能(室温)导电率99%IACS电导率57.42MS/m热导率388W/(m.K)热膨胀系数1710-6/K密度8.94g/cm3弹性模量115GPa比热容0.385J/(g.K)泊松比0.34—工艺性能冷加工性能优良切削性一般电镀性良好热镀锡性良好软钎焊性优良电阻焊良好典型用途主要使用于无线电元件、电触点、连铸机械铸模、整流器片和整流子专用材及引线架材,汽车垫圈和水箱、印刷电路片等。
机械性能延伸率(A11.3,%)维氏硬度状态抗拉强度(MPa)M O60≥195≥30≤70Y4H01215-275≥2560-90Y2H02245-345≥880-110Y H04295-380≥390-120T H06≥350—≥110厚度公差厚度(mm)0.08-0.15>0.15-0.2>0.2-0.3>0.3-0.4>0.4-0.6>0.6-0.8公差(mm)±0.0025±0.004±0.005±0.0075±0.01±0.0125厚度(mm)>0.8-1.2>1.2-1.5>1.5-2.0>2.0-2.6>2.6-3.0>3.0-4.0公差(mm)±0.015±0.02±0.025±0.03±0.04±0.05宽度公差厚度(mm)0.08-0.5>0.5-1.0>1.0-1.8>1.8-3.0>3.0-4.0宽度及公差(mm)5-50±0.05±0.08±0.1±0.2±0.3>50-100±0.075±0.1±0.15±0.2±0.3>100±0.1±0.15±0.2±0.3±0.5毛刺厚度(mm)边缘毛刺(mm),不大于≤0.500.02>0.50-1.00.04>1.0-2.00.05>2.0-4.00.10表面粗糙度Ra(μm)≤0.30侧边弯曲度h(mm/m)•宽度(mm)厚度(mm)0.08-0.6>0.6-2.0>2.0-4.0≤9≤1.0≤1.0—>9-13≤1.0≤1.0—>13-25≤1.0≤1.0—>25-50≤1.5≤1.0—>50-100≤1.5≤1.5—>100-625≤1.5≤1.5—横向弯曲度宽度L(mm)5-50>50-200>200-625横向弯曲度h(mm),0.01×L0.015×L0.02×L不大于纵向平整度(蛇形)宽度(mm)5-100>100-625纵向平直度h(mm/m)≤3≤5扭曲度宽度(mm)≤30>30-100>100-625扭曲度(°)≤10≤5—翘曲度宽度(mm)≤100>100-300>300-625翘曲度h(mm/m)≤50≤100—上海商虎常备铜材规格:铜合金板材厚度(MM):0.5,0.6,0.7,0.8,1.0,1.5,2.0,2.5,3.0,3.5,4.0,4.5,5.0,6.0,6.5,7.0,7.5,8,9,10,12,14,15,16,18, 22,24,25,28,30,35,38,40,45,50,55,60,65,70,75,80,88,85,90至400厚。
紫铜棒因呈紫红色而得名,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钎焊。
它不一定是纯铜,有时还加入少量脱氧元素或其他元素以改善材质和性能,因此也归入铜合金。
中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普通紫铜(T1、T2、T3、T4)、无氧铜(TU1、TU2和高纯、真空无氧铜)、脱氧铜(TUP、TUMn)、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砷铜、碲铜、银铜)四类。
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广泛用于制作导电、导热器材。
紫铜在大气、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碱、盐溶液及多种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中有良好的耐蚀性,用于化学工业。
含降低导电、导热性杂质较少,微量的氧对导电、导热和加工等性能影响不大,但易引起“氢病”,不宜在高温(如>370℃)还原性气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
紫铜棒的用途比纯铁广泛得多,每年有50%的铜被电解提纯为纯铜,用于电气工业。
这里所说的紫铜,确实要非常纯,含铜达99.95%以上才行,极少量的杂质,特别是磷、砷、铝等,会大大降低铜的导电率。
铜中含氧(炼铜时容易混入少量氧)对导电率影响很大,用于电气工业的铜一般都必须是无氧铜。
另外,铅、锑、铋等杂质会使铜的结晶不能结合在一起,造成热脆,也会影响纯铜的加工。
这种纯度很高的纯铜,一般用电解法精制:把不纯铜(即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液。
当电流通过后,阳极上不纯的铜逐渐熔解,纯铜便逐渐沉淀在阴极上。
这样精制而得的铜;纯度可达99.99%。
紫铜是比较纯净的一种铜,一般可近似认为是纯铜,导电性、塑性都较好,但强度、硬度较差一些。
特性:高纯度,组织细密,含氧量极低。
无气孔、沙眼、疏松,导电性能极佳,电蚀出的模具表面精度高,经热处理工艺,电极无方向性,适合精打,细打,具有良好的热电道性、加工性、延展性、防蚀性及耐候性等。
紫铜牌号对照表名称中国牌号日本牌号德国牌号美国牌号英国零号无氧铜TU0 C1011 -- C10100 C110一号无氧铜TU1 C1020 OF-Cu C10200 C103二号无氧铜TU2 C1020 OF-Cu C10200 C103一号铜T1 C1020 OF-Cu C10200 C103二号铜T2 C1100 SE-Cu C11000 C101三号铜T3 C1221 -- -- --一号磷脱氧铜TP1 C1201 SW-Cu C12000 --二号磷脱氧铜TP2 C1220 SF-Cu C12000。
无氧铜tu1密度一、前言无氧铜TU1是一种常见的铜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管道、汽车零部件等产品。
本文将从密度这个角度来介绍无氧铜TU1的相关知识。
二、什么是无氧铜TU1无氧铜TU1是指没有氧化物残留的高纯度铜材料。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铜材料,无氧铜TU1具有更高的纯度和更好的机械性能,能够满足更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三、密度是什么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通常用ρ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四、无氧铜TU1的密度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无氧铜TU1的密度约为8.96g/cm³。
这个数值相对比较稳定,在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中也基本保持一致。
五、影响无氧铜TU1密度因素虽然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无氧铜TU1产品密度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还是有一些因素会影响无氧铜TU1的密度。
1.材料纯度无氧铜TU1的纯度越高,密度也就越大。
因为纯度高的材料内部没有杂质,原子之间更加紧密,所以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也就更大。
2.生产工艺不同厂家的生产工艺可能存在差异,这也会对无氧铜TU1的密度产生影响。
比如说加工温度、压力等因素都可能会对产品密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3.外部环境无氧铜TU1在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比如说湿度、温度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产品密度发生变化。
六、无氧铜TU1密度对应的物理性质除了密度之外,无氧铜TU1还有许多其他物理性质与之相关。
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物理性质:1.电导率无氧铜TU1具有极高的电导率,能够快速传递电流,并且不易受到电阻和热损失。
2.热导率无氧铜TU1的热导率也很高,能够快速传递热量,并且不易受到热损失。
3.熔点无氧铜TU1的熔点约为1083℃,属于常温下比较高的材料。
4.硬度无氧铜TU1的硬度较低,容易被加工成各种形状。
七、结论无氧铜TU1是一种常见的铜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T1紫铜,T2紫铜和T3紫铜的区别相关性能和了解更多加工性能可以百度绿兴金属找到我们。
1、铜含量不同T1纯铜的含量最高,也是最纯粹的,T1化学成份:铜+银CuAg:≥99.95。
T2铜指的是铜银合金,其中铜的铜+银元素含量>99.9%即可,即银+ 铜+银CuAg:≥99.9,对磷元素没有要求。
T3铜的含量是:铜+银CuAg:≥99.70。
T4铜的含量最低。
2、强度不同T1纯铜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295,断后伸长度:45﹪~50﹪,HBS:35~40。
T2铜抗拉强度σb(Mpa):≥195,断后伸长度:45﹪~50﹪.HBS:35~40。
T3铜抗拉强度σb (MPa):≥210,断后伸长率:45%~50%,HBS:35~40。
T4铜的抗拉强度要更低。
3、导电性能不同T1纯铜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腐蚀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纤焊。
含降低导电,导热性的杂质较少,微量的氧对导电,导热和加工等性能影响不大。
T2铜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钎焊。
含降低导电、导热性杂质较少,微量的氧对导电、导热和加工等性能影响不大,但易引起“氢病”。
T3铜含降低导电、导热性杂质较多,含氧量较T2更高,更易引起“氢病”,不能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
T4铜的含量杂质更多,导电性能有所降低。
T1纯铜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腐蚀和加工性能,可以焊接和纤焊。
含降低导电,导热性的杂质较少,微量的氧对导电,导热和加工等性能影响不大,但易引起“氢病”,不宜在高温(如>370℃)还原性气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
T1、T2紫铜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腐蚀元器件,如电线、电缆、导电螺钉、壳体和各种导管等,包括航空工业。
T3紫铜主要用作结构材料使用,如制作电器开关、垫圈、铆钉、管嘴和各种导管等,含降低导电、导热性杂质较多,含氧量较T2更高,更易引起“氢病”,不能在高温(如>370℃)还原性气氛中加工(退火、焊接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