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31.58 KB
- 文档页数:5
光催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近年来,光催化材料成为了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热点之一。
光催化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它能够通过光照作用进行催化反应,并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降解。
传统的催化材料大多是无机材料,但近些年来,离子液体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光催化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它将离子液体和光催化相结合,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1. 光催化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光催化离子液体是将离子液体与光催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
离子液体特点是具有无定形性、低熔点、高化学稳定性等特点。
根据目前的研究,工业上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溶剂热法:通过将反应物及溶剂混合并加热反应、干燥等一系列的处理,最后得到半固态、玻璃态或晶态的产品。
2)离子交换法:通过将阳离子与阳离子或阴离子与阴离子交换而进行制备。
3)物理吸附法:将适量的固体催化剂与离子液体混合,并将其吸附到固体载体上,最终制备出光催化离子液体。
4)凝胶法:通过溶剂热处理方式,将离子液体与SiO2等材料合成而成的凝胶,在加热干燥后得到的产物,可作为光催化离子液体的载体。
2. 光催化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研究光催化离子液体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如低毒、低挥发性、化学稳定性好、可重复使用等特点,这使其成为了研究光催化的重要材料。
而光催化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研究表明,光催化离子液体对于有机物质的降解具有很高的效果。
例如,与TiO2相比,光催化离子液体在沙丁鱼红、甲基橙等染料的降解方面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同时,光催化离子液体的催化效率也与催化体系的反应条件有关,如光照强度、反应温度等因素。
此外,光催化离子液体的催化机理,也是研究光催化性能的重要方面之一。
研究表明,光催化离子液体的催化反应机制主要分为光生电子空穴对和自由基氧化等多个反应环节,最终实现有机物的高效降解。
总之,光催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及其反应机理解析离子液体催化剂是一种独特的催化剂体系,其具有绿色环保、高效催化和可持续性等优势,在有机合成、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着重介绍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并探讨其反应机理解析。
一、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多样,主要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组合合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功能化合成以及离子液体导入常见催化剂中等方法。
1.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组合合成这种方法是将选择性催化活性较高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按一定摩尔比例组合合成离子液体催化剂。
阳离子可以选择有机阳离子或金属阳离子,阴离子可以选择有机阴离子或无机阴离子。
通过调整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种类和摩尔比例,可以控制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和化学活性。
2. 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功能化合成这种方法是将阳离子和阴离子进行功能化修饰,使得离子液体催化剂具备特定的催化活性。
通过引入不同的功能基团或官能团,可以使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酸性、碱性、金属催化等特性,从而实现特定类型的化学转化反应。
3. 离子液体导入常见催化剂中这种方法是将离子液体直接导入常见催化剂中,从而赋予催化剂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
通过提高催化剂的离子液体含量和分散度,可以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二、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解析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解析是理解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关键。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1. 离子液体溶解度和局域性离子液体具有高溶解度和独特的局域性,可以在反应体系中提供更多的活性离子和相互作用位点。
离子液体的溶解度和局域性直接影响着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2. 离子液体的酸碱性离子液体的酸碱性主要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性质所决定。
一些具有酸性或碱性的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形成酸碱配对,从而实现特定的化学转化反应。
3. 离子液体的表面化学性质离子液体在表面上的化学性质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起着重要作用。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负载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固体酸催化
剂的制备与应用
韩宇宁;谢平;李涛;鲁宜武;赵青山;李忠涛
【期刊名称】《当代化工研究》
【年(卷),期】2024()10
【摘要】传统无机酸催化剂存在对设备腐蚀严重、环境危害、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性困难等问题,亟需开发催化活性高、可循环性能好的绿色固体酸催化剂。
本文将离子液体通过共价键接枝负载于聚乙烯聚吡咯烷酮载体表面,并进一步通过硫酸酸化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负载型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固体酸催化剂([PVPP-
PS]HSO4)。
研究表明,离子液体和磺酸根被成功地接枝到聚乙烯聚吡咯烷酮载体表面,为酯化反应提供了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PVPP-PS]HSO4催化剂用于催化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的收率可达到83%,并且催化剂在循环使用6次后乙酸乙酯收率仍能保持在80%以上,是一种高效、环保、可重复使用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韩宇宁;谢平;李涛;鲁宜武;赵青山;李忠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3.36
【相关文献】
1.聚苯乙烯负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
2.酸性离子液体催化脂肪酸甲酯聚合制备二聚酸甲酯
3.Bronsted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氯苯选择性硝化中的应用研究
4.硅胶负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5.酸性聚离子液体溶胀诱导自组装形成类蜂窝状固体酸催化剂及其高效催化水解反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r(φ)nsted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大豆油生物柴油申志兵;延晨政哲;武秀丽;何力擎;赵太萍【摘要】制备一种Br(φ)nsted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并进行表征,然后将该离子液体用于催化合成大豆油生物柴油.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酸性与浓硫酸十分接近,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离子液体催化剂与大豆油摩尔比1∶10、甲醇与大豆油摩尔比12∶1、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40℃的最佳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达到96.57%,并且该离子液体重复使用7次生物柴油产率保持在95%以上;通过该方法制得大豆油生物柴油的主要理化指标基本达到-10#柴油的国V标准.%A kind of Br(φ)nsted a cid functionalized ionic liquid was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and it was used to produce biodiesel from soybean o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idity of ionic liquid was comparable to the acidity of the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nd it had a good stability.The ionic liquid had goo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producing biodiesel from soybean oil.The yield of biodiesel was up to 96.57%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molar ratio of ionic liquid to soybean oil 1∶ 10,molar ratio of methanol to soybean oil 12∶ 1,reaction time 5 h,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140 ℃.The yield of biodiesel kept above 95% after the ionic liquid was recycled for seven times.The primary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of the soybean oil biodiesel met the state V standard of-10 # diesel.【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7(042)008【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Br(φ)nsted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大豆油;生物柴油【作者】申志兵;延晨政哲;武秀丽;何力擎;赵太萍【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油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TE667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闪点高、十六烷值高、硫含量低、含氧量高、燃烧残炭低等优点[1-2],可有效缓解石化资源的消耗。
《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催化剂的C4烷基化反应性能、性质研究》篇一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催化剂的C4烷基化反应性能与性质研究一、引言在石化工业中,C4烷基化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反应过程,能够优化不同链长的烃分子比例,并实现化学工业的经济与环保需求。
传统烷基化工艺采用液态酸作为催化剂,但由于其对环境影响和设备的腐蚀性等问题,催生了对新型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
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因其独特性质在化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篇研究报告旨在分析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催化剂在C4烷基化反应中的性能与性质。
二、C4烷基化反应概述C4烷基化反应主要是指丁烯与丁烷等烃类物质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不同链长的烃分子。
该反应过程对烃类物质的分子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其使用价值。
三、离子液体与类离子液体催化剂的概述离子液体,因具有不挥发、不燃烧等优点,常被用于各类有机化学反应中作为溶剂或催化剂。
类离子液体是结合了离子液体和其他分子的结构特性的一类物质,其催化性能和离子液体类似。
这些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能显著提高C4烷基化反应的效率。
四、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催化剂的C4烷基化反应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作为C4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
由于这类催化剂独特的结构特点,能有效地提高烷基化过程中各类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质量。
在烷基化过程中,对烷烃与烯烃的选择性进行了显著的提高,有利于更有效的制备长链烃分子。
五、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的性质研究1. 稳定性: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水稳定性。
即使在高温、高压以及复杂化学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
这保证了它们在催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长期应用性。
2. 高效性:由于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良好的溶解性,这类催化剂能有效地促进C4烷基化反应的进行,显著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收率。
3. 环保性:与传统的液态酸催化剂相比,离子液体及类离子液体无挥发、低污染甚至无污染,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有助于降低工业生产的环保压力。
—SO3H功能化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MIM-BS][TsO]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康艳慧;郭亚楠;陈平【摘要】以N-甲基咪唑(MIM)和1,4-丁基磺内酯(BS)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SO3H功能化Br(o)nsted酸性离子液体MIM-BS][TsO].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热分析(TG-DTA)对其进行了表征.以β-萘甲醚与乙酸酐酰基化为探针反应,[MIM-BS][TsO]离子液体为溶剂及催化剂对2-甲氧基-1-萘乙酮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30℃,n(乙酸酐)∶n(β-萘甲醚)=4∶1,n(离子液体)∶n(β-萘甲醚)=1∶8.3,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转化率最高达94.98%,2-甲氧基-1-萘乙酮作为主产物,选择性达99.07%.分离后的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后重复使用6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及可再生性.【期刊名称】《精细石油化工》【年(卷),期】2016(033)003【总页数】5页(P11-15)【关键词】离子液体;N-甲基咪唑;β-萘甲醚;2-甲氧基-1-萘乙酮;F-C酰基化【作者】康艳慧;郭亚楠;陈平【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辽宁抚顺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36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催化剂和溶剂,已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1-3]。
在众多的功能化离子液体中,磺酸离子液体属于Brønsted(B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其强酸性和可再生性,在许多酸催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4-5]。
近年来,离子液体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以苯环为底物的研究比较多[6],而萘环的酰化反应研究相对较少。
1. 绪论1.1研究背景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等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生产的、替代石化柴油的燃油,也是制造可生物降解的、具有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
由于可再生,无污染,因此生物柴油是典型“绿色能源”。
其性能与0#柴油相近,可以替代0#柴油,用于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内河船及车用柴油机。
其热值约1万大卡/Kg,能以任意比例与0#柴油混合,且无需对现有柴油机进行改动。
它是唯一的一种全部达到美国“清洁空气法”所规定的健康影响检测要求的替代燃料。
目前,一个以生物柴油为代表的新型可再生能源产业正在世界上蓬勃兴起,发展异常迅速。
生物柴油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随着环境保护和石油资源枯竭两大难题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关注,生物柴油开始成为新能源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由于生物柴油具有环保性和可再生性,引起了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石油资源贫乏国家的高度重视。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许多国家都通过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手段,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生物柴油,全球生物柴油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生物柴油正成为全球新经济产业的亮点。
过去3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为全球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最近几年全球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快速扩张,今后几年全球生物柴油产能快速扩张的势头仍然不会降低。
1.2研究方向及进展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长链饱和与不饱和脂及酸同甲醇或乙醇所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即脂肪酸甲酯,其主要成分为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等的混合物。
生物柴油中的油酸甲酯可以利用酸性离子液体催化油酸和甲醇的甲酯化反应进行合成。
油酸是一种脂肪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一切动植物油脂中。
在动物脂肪中,油酸在脂肪酸中约占40%~50%。
在植物油中的变化较大,茶油中可高达83%,花生油中达54%,而椰子油中则只有5%~6%。
纯油酸为无色油状液体。
熔点16.3℃,沸点286℃,相对密度0.8935(20/4℃)。
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离子液体是一种特殊的液体,由离子对组成,通常在室温下保持液态。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离子液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化学催化反应。
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对于探索新的催化反应体系、提高反应效率和选择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在离子液体催化反应中,离子液体可以作为反应溶剂、催化剂和基质参与催化反应。
其中,离子液体作为反应溶剂可以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增强反应物的溶解度,促进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则可以通过调控反应介质的酸碱性、改变反应的活化能、提供特殊的催化位点等方式,实现对反应的催化。
离子液体参与催化反应的机理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内离子液体”和“外离子液体”。
在“内离子液体”机制中,反应物与离子液体中的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反应物-离子液体络合物,进而参与催化反应。
这一机制在酸催化和生物催化等反应中较为常见。
在“外离子液体”机制中,离子液体本身不与反应物发生直接相互作用,而是通过调控反应介质的性质和环境,影响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速率。
这一机制在金属催化反应中较为典型。
近年来,离子液体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首先,在离子液体作为反应溶剂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反应性质。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调控反应体系的极性、溶解度和酸碱性,从而影响反应物的选择性和反应速率。
此外,离子液体的高化学稳定性和低挥发性也使得其在催化反应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次,在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的研究中,一些新的催化体系已经被发现。
例如,离子液体可以作为酸催化剂,在一些酸催化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与金属催化剂形成复合催化剂,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除此之外,离子液体还可以作为电催化剂,在电化学反应中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最后,在离子液体参与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中,学者们已经开展了许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新型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作者:张晓雷, 杨光, 王同许, Zhang Xiaolei, Yang Guang, Wang Tongxu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都,610500
刊名: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英文刊名: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
年,卷(期):2011,12(10)
被引用次数:1次
1.贾彦雷,许文,刘家祺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期刊论文]-天然气化工 2004(3)
2.Shakh A G;Sivaam S Upgrading heavy and extraheavy crude oil with ionic liquid,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g alloy by surface A1 electrodeposition 1996(03)
3.Clements J H Improve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Mg alloy by surface Al electrodeposition 2003(04)
4.Welton Thomas Room-Temperature lonic Liquids.Solvents for Synthesis and Catalysis[外文期刊] 1999(8)
5.Jonathan G. Huddleston;Ann E. Visser;W. Matthew Reichert Characterization and comparison of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incorporating the imidazolium cation[外文期刊] 2001(4)
6.李汝雄,王建基离子液体的热物理性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5(3)
1.史政海,张群安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研究[期刊论文]-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3(03)
引用本文格式:张晓雷.杨光.王同许.Zhang Xiaolei.Yang Guang.Wang Tongxu新型酸性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期刊论文]-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