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松砂岩油藏挤封技术研究与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疏松砂岩油藏井况防治综合治理技术探讨摘要:对于油层埋深浅,地层胶结疏松导致地层容易出砂,部分出砂井返出物粒径较细,以浆状物为主,目前的防砂工艺治理效果较差,往往造成频繁作业、冲洗,甚至油井报废。
生产中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来防止出砂严重而导致的井况恶化。
文章主要从油井钻井,完井,射孔,生产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油井防砂治砂的思路,可有效减缓因地层出砂而导致的井况损坏的问题。
关键词:钻完井井斜孔密生产管理某中孔中渗油藏,平均孔隙度15.6%,平均渗透率152×10-3μm2,压力系数1.0,油藏埋深1550-2200米,目前井况损坏率高达86.1%,损失大量控制储量,区块产能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从理念井况损坏井统计,套管损坏井段主要集中在1600-1800油藏埋深较浅的位置,占总套变总数的73.8%。
导致井况损坏的原因一油藏埋深浅(1550米),物性好(平均孔隙度15.6%),胶结疏松导致地层易出砂;原因二断块含油井段长同时断块较窄,钻遇井绝大部分为井斜角45度左右的大斜井,导致套管抗压强度低,容易套管变形或损坏;原因三断块层间非均质性异常突出,注水开发过程中层间动用不均衡,导致纵向上压力差较大。
1.井况原因分析1.套管强度不能满足目前开发需求经统计,区块内N80套管17口,井况损坏率88.2%,P110套管21口井况损坏率76.2%,而近几年所下高强度套管CB150T,TP165V套管截止到目前未发现任何井况问题。
分析认为随着注水开发的深入,中渗油藏地层疏松,高渗条带发育,再加上开发后期提液井数增多,地层出砂严重,导致套管内外压差过大,当大于套管抗压强度时就会发生套管变形,破裂等井况问题。
1.1.井斜与套管损坏的关系从屈服应力与全角变化率关系图得知:在井斜小于30°/100m时,套管的强度下降缓慢,且基本趋势基本相同,当全角变化率达到30°/100m以上套管屈服应力下降率变大,并且外径越大,屈服应力下降越多。
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寻找和提高油藏采收率成为石油勘探和开发的重要任务之一。
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是近年来开发较为困难的一类油藏,主要因为砂岩孔隙度低、渗透率小,油水分布复杂,对采油工艺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以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探讨提高采收率的相关技术。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进行沉积学、地质学和物性分析,了解油藏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研究适合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采油工艺和方法,包括溶剂驱油、聚合物驱油、热采等技术。
3. 开展实验室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验证采油工艺和方法的可行性,并探讨其优化方案。
4. 分析提高采收率的经济效益,评估技术应用前景。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适合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为实现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通过对永8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采油工艺和方法进行研究,不仅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改善国内稠油油藏的开发水平和提升国内石油工业的技术水平具有促进作用。
薄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以典型的浅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北汉庄—华港区块垛一段油藏为实例,对薄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薄层疏松稠油油层开发的技术难点,并就其探讨相关解决措施,意在提高薄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有效开发的效率。
【关键词】稠油薄层油藏开发1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石油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巨大的飞跃,从而对国际油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使得一些低品位油藏开发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薄层疏松稠油油藏开发便包括在其中。
然而薄层疏松稠油油藏具有油层厚度小、原油地下黏度高以及岩性疏松的特征,开发进行的难度。
当前,相关专家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后发现,科学使用水平井能够使薄层疏松稠油油藏开发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本文主要探讨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水平井设计、完井以及降黏等方面的技术,使之成为此类油藏开发行之有效的技术系列。
2 薄层疏松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分析以典型的浅层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北汉庄—华港区块垛一段油藏为实例,就油藏构造而言,它处于苏北盆地溱潼凹陷西部斜坡带,其主要受控制层为北东向反向正断层,而华港区块垛一段储层主要受控制点则是底层的超覆尖灭,且河流相沉积是垛一段储层沉积的主要环境,河流相沉积环境由于受到吴堡运动的影响,以至于下部阜宁组地层受到一定程度的剥蚀,由于圈闭与阜二段生油岩距离比较近,因此油气运移通道则以断层以及不整合面为主,符合次生油藏类标准。
北汉庄—华港区块垛一段的地质特征表现比较明显,油藏埋深较浅,深度测得1230—1400米,油层较薄,厚度测得 1.03—10.19米;渗透率测得(101.43—4582)×10-3μm2,说明岩性比较松散;孔隙度测得20.1%—33.9%;地面原油密度测得0.9564—0.9617,油质特征表现为黏度高、油质不良,原油在50℃时黏度可表现为482.3—1299mm2/s,符合普通稠油类标准[1]。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应用
岩油藏中的稠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油井内部会堵塞杂质和沉淀物,导致生产受阻
或者停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们常常采用防砂技术来疏通油井,提高稠油井生产率。
本文将介绍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的应用。
1. 防砂工具
防砂工具是一种常用的防砂技术,主要是通过力学原理,将高强度材料和化学药剂注
入油井,消除井口或沉积层的堆积物,达到控制沉积物堆积的目的。
2. 驱油剂法
驱油剂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防砂技术,通过注入适当的化学药剂,将成分相似的无机杂
质和沉淀物分散或溶解,使其不再互相堆积和聚集,从而使井流量得到改善。
3. 插注法
插注法是一种传统的防砂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在井口插入长形金属物,把沉积物强制
排出,达到控制沙粒积聚的目的。
此方法对井壁的防护效果有限,但成本较低,操作简
便。
4. 喷砂法
喷砂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防砂技术,通常采用水压、气压或化学药剂喷洒的方法,将
沉淀物和其他杂质冲刷干净,达到控制沉积物堆积的目的。
该方法不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
污染,所以广泛适用于地下水水源地的保护。
总之,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领域,其运用不仅可以有效提
高稠油井的生产率,而且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在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防砂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岩油藏中的稠油井将成为一个能量产出的大宝库。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应用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岩油开采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井底产能受到砂砾堵塞的影响,从而保证井筒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介绍该技术的应用。
稠油井开采是指井底沉积物中含有较多的固体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可能在采油过程中被带出井口,若进入井筒则可能造成井底堵塞。
岩油藏中砂砾堵塞是常见的问题,防砂技术的应用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的应用包括井筒设计、作业液设计、井壁加固等多个方面。
井筒设计方面,要尽量选择由大到小的井壁直径,这能减小井眼与井弦直径之间的差距,从而防止砂砾进入井筒。
在作业液设计方面,应选择高滤失控制能力的作业液,使其能有效地控制砂砾颗粒和固体颗粒的运移。
还可以通过添加控砂剂来改善作业液的控砂性能。
在井壁加固方面,可以采取保护套管、固井等措施来加强井壁的稳定性,防止井底砂砾进入井筒。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还包括井下作业的控制和管理。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固井过程中的压力,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差,以防止堵塞事件发生。
在凝胶体积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凝胶剂,调节作业液的粘度,防止砂砾颗粒的沉降和堵塞。
在泥浆管理方面,要定期检查泥浆的物性参数,及时更换老化泥浆,保证作业液的性能稳定。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还需要注意井筒清洁和沉积物处理。
在井筒清洁方面,井下作业完成后,要定期进行清洗井筒,清除沉积物和砂砾颗粒。
这可以通过冲刷、液旋和井喷等方法来实现。
在沉积物处理方面,要将井底产出的沉积物收集起来,并进行处理和分离,将有价值的岩石颗粒加以利用,以减少环境污染。
岩油藏稠油井防砂技术的应用对于井底产能的保护和开采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井筒设计、作业液设计、井壁加固、井下作业控制与管理、井筒清洁与沉积物处理等多个方面,确保技术的有效实施和良好效果。
化学防砂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的应用与趋势运用化学方法进行防砂非常简单,同时能够提高渗透率的恢复值,可以为疏松砂岩的油藏进行防砂。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对化学防砂在疏松砂岩油藏中的应用与趋势进行分析。
标签:化学防砂;疏松砂岩油藏;应用;趋势化学防砂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地层中融入化学胶的结物或者是填充材料,等到其凝固之后,能够促进地层强度提高,并且形成挡砂屏障,进而能够有效地进行防砂。
主要运用两种方法,即人工腔的结地层与人造井壁,其中,人工腔的结地层主要是将化学固砂剂融入到地层当中,固结地层,主要在琉松类型的油层当中进行应用。
人造井壁的方法是把特殊性的水泥等材质融入到井筒附近,有效地防止出砂。
一、应用化学防砂的分析(一)应用硅酸固化的高分子的防砂剂的应用硅酸固化的高分子的新型防砂剂主要是无机硅酸的粒熟料进行复合形成的。
需要按照以下几种方法应用。
一是,加工无机硅酸粒熟料,使得其发展为粒径组成颗粒;二是,经过高温进行烧制,进而使得亲水固化物形成;三是,要将高分子的表面活性剂涂裹在表层上,使得新防砂材料形成,需要在孤岛油田和孤东油田等主力区域当中选择粘土砂井,并且开展硅酸固化的高分子的防砂剂的试验,需要进行二十多次井次。
(二)应用脲醛树脂的防砂剂在脲醛树脂的基础上脲醛树脂的溶液防砂能够对固结地层的砂砾进行固结,此时,需要将脲醛树脂和偶联剂以及固化剂的混合物看做是胶结剂,并且将水作为增孔剂,根据具体的比例进行混合,并且融入到出砂的层位当中,并且要在油层中进行凝固,使得井壁周围的疏松砂岩可以胶结的更加牢固,继而使得人工井壁的强度以及渗透性提高,避免有油层出砂的问题出现,这一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的防砂费用非常低,同时适用温度以及含水范围都比较广,具有較高的固结强度和良好的渗透性,在溶液粘度上非常低,融入向油层中计入,可以在分层防砂的过程中进行应用,这是高含水油层中非常有效的一种防砂方法。
(三)应用酚醛树脂的防砂剂油田中对于酚醛树脂的防砂剂应用比较广,已经获得了非常好得成绩,主要有以下几种,即酚醛树脂的涂敷防砂和酚醛溶液的地下合成树脂的防砂等,同时,还在胜利油田当中进行了很好地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酚醛树脂的涂敷防砂技术的应用效果就非常好。
气田疏松砂岩储层保护研究与应用
傅文伟
【期刊名称】《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年(卷),期】2024()1
【摘要】随着气田开发的深入,问题愈加严重,包括水和砂的排出增加、地层压力的下降以及一些产层部分出现空洞。
这些因素导致了修井作业中压井液的严重泄漏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最终开发出了一种低伤害、不含固体颗粒的压井液。
同时,我们也引入并测试了一种适用于采油的冲砂暂堵剂压井液。
通过考虑不同气井的压力系数、水侵程度和地层水的矿化度,我们制订了两种主要压井液体系的最佳选择方案。
研究结果显示,低伤害无固相压井液的粘度随着黄原胶质量配比的增加而增加。
为了确保现场使用的便捷性,我们要求粘度保持在200s以下。
黄原胶不仅能增加压井液的粘度,还能提高其悬浮性能,从而降低流动性,增加携带砂的能力,减少泄漏问题。
然而,冲砂暂堵剂压井液对盐水的抵抗性较差,容易在盐水中失去黏性。
因此,只能使用淡水作为基液,不适用于盐水基液井,特别是那些具有高压力系数的井。
通过储层保护工艺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压井液工艺技术系列,为低压气井储层保护技术提供发展方向和优化空间。
【总页数】4页(P154-156)
【作者】傅文伟
【作者单位】中海油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低渗砂岩气田低压储层保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2.涩北一号气田疏松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3.东胜气田致密砂岩气藏钻井储层保护研究及应用
4.涩北气田疏松砂岩气藏储集层堵塞机理及解堵技术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疏松砂岩油藏挤封技术研究与应用关键词:疏松砂岩挤封堵剂一、常规水泥挤封现状1.雁木西esh油藏为中孔中渗储层,渗透率极差大,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受强注、强采和胶结物溶蚀等因素影响,地层出砂严重,造成近井地带亏空和层内大孔道存在,注水效率低,层内、层间剩余可采储量丰富[1]。
而常规调剖、调驱工艺受低温、高矿和大孔道存在的影响,实施效果极差;而常规挤水泥封堵工艺受堵剂自身特征(固化微收缩,驻留性差)的限制,造成常规挤水泥作业需多次挤入大量水泥浆(最高达28方)才能保证挤封效果,且一次成功率低(仅为55%),反复挤封作业既造成低渗储层的严重污染,同时占井周期长,工人劳动强度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低下(见表1)。
2.连木沁esh油藏油水关系复杂,隔层条件差,储层物性好,为高渗储层条件,常规水泥浆在侯凝过程中极易漏失,同时自身在侯凝过程中微收缩,且在射孔过程中极易破碎,造成固井及封窜质量均极差。
2011年新钻井20井次,固井质量差18井次,封窜18井次,一次成功率为零,最高单井封窜次数达5次,占井周期达60天(见表2)。
因此,亟需开展疏松砂岩挤封窜工艺技术研究,提高挤封窜施工一次合格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二、高强度堵剂性能zct-08堵剂由多级粒径组合材料和聚合物溶胶组成。
大颗粒材料可迅速充填地层中大孔道,形成网架结构防止堵剂材料漏失,粒径较小的材料继续充填网架结构及地层孔隙,最终形成高强度封堵墙[2]。
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堵剂粒径分布广泛,最大达到1mm,而粒径中值仅为5微米。
挤注时堵剂易进入地层与固井水泥环的间隙,保证封堵效果。
(2)具有微膨胀性能,体积微膨胀,堵剂凝固时不会产生新的裂缝,封窜效果好,有效期长。
室内试验表明:堵剂膨胀率为1-2% ,而普通水泥石膨胀后线性收缩可达2%使得界面之间产生微缝隙。
因此采用新堵剂有利于提高界面的密封性。
(3)堵剂中添加增强材料和固结剂,凝固后胶结致密,抗压强度高。
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技术新进展摘要:本文介绍了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新技术及应用效果,在分析所面临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步打算。
指出要立足解决油田开发难题,引领防砂技术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疏松砂岩油藏开发的支撑作用,提高防砂技术在采油工程油田贡献率的目的。
关键词:防砂新技术新进展应用1 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技术现状1.1 形成了具有弥补地层亏空、增大防砂层挡砂强度等功能的高压挤压充填防砂工艺技术该技术在井筒一定半径范围内形成密实的高渗透带,弥补地层亏空,提高近井地带渗透率,增加导流能力,降低生产压差,缓解地层出砂;并且形成了砾石阻挡地层砂,筛管阻挡砾石的二级挡砂屏障,达到良好的防砂目的;另外,施工时携砂液排量高,流速大,可有效解除近井堵塞,达到增加油井产量的目的;地层挤入大量的砾石在弥补地层亏空的同时,缓解因地层亏空导致上部盖层出现压实效应,减小套管受到的轴向压力,预防套管变形。
目前以成为了疏松砂岩油藏防砂领域的主导防砂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每年仅胜利油田即可实施二千余井次。
1.2 形成了以水平井裸眼筛管顶部注水泥防砂完井技术为主导的复杂结构井防砂工艺技术系列裸眼筛管防砂完井技术以其减小油层与井筒之间流动阻力、增大油井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能、降低作业的技术优势成为水平井提高储量动用率、油田采收率和单井产能的有效手段,以每年200余口水平井的数量在增加。
2 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技术新进展2.1 小井眼侧钻井机械防砂技术系列截止到2011年4月,全油田实施各类小井眼侧钻井1490余口,累计产油1200×104t,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井眼侧钻井机械防砂技术研究是针对侧钻井小套管固井射孔完井化学防砂有效期短、机械防砂留井通径小、风险高等问题,从小井眼侧钻井防砂完井方式优选入手,通过攻关研究形成了7in和51/2in套管内侧钻井滤砂管防砂和砾石充填防砂配套工艺及侧钻裸眼水平井盲板式和内管法两种侧钻井防砂完井工艺,较好的解决了常规侧钻井化学防砂有效期短、机械防砂留井通径小及后期处理难等问题。
疏松砂岩油藏挤封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要:针对疏松砂岩油藏普通水泥封堵成功率低的问题,进行了高强度封堵剂的研究与应用,解决了常规堵剂易漏、微收缩、易破碎的问题。
配套了可取式挤封桥塞封堵工艺技术,实现了堵剂与工具的有机结合,同时强化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满足了疏松砂岩挤封需求。
关键词:疏松砂岩挤封堵剂
一、常规水泥挤封现状
1.雁木西esh油藏为中孔中渗储层,渗透率极差大,经过多年注水开发,受强注、强采和胶结物溶蚀等因素影响,地层出砂严重,造成近井地带亏空和层内大孔道存在,注水效率低,层内、层间剩余可采储量丰富[1]。
而常规调剖、调驱工艺受低温、高矿和大孔道存在的影响,实施效果极差;而常规挤水泥封堵工艺受堵剂自身特征(固化微收缩,驻留性差)的限制,造成常规挤水泥作业需多次挤入大量水泥浆(最高达28方)才能保证挤封效果,且一次成功率低(仅为55%),反复挤封作业既造成低渗储层的严重污染,同时占井周期长,工人劳动强度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低下(见表1)。
2.连木沁esh油藏油水关系复杂,隔层条件差,储层物性好,为高渗储层条件,常规水泥浆在侯凝过程中极易漏失,同时自身在侯凝过程中微收缩,且在射孔过程中极易破碎,造成固井及封窜质量均极差。
2011年新钻井20井次,固井质量差18井次,封窜18井
次,一次成功率为零,最高单井封窜次数达5次,占井周期达60
天(见表2)。
因此,亟需开展疏松砂岩挤封窜工艺技术研究,提高挤封窜施工一次合格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二、高强度堵剂性能
zct-08堵剂由多级粒径组合材料和聚合物溶胶组成。
大颗粒材料可迅速充填地层中大孔道,形成网架结构防止堵剂材料漏失,粒径较小的材料继续充填网架结构及地层孔隙,最终形成高强度封堵墙[2]。
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堵剂粒径分布广泛,最大达到1mm,而粒径中值仅为5微米。
挤注时堵剂易进入地层与固井水泥环的间隙,保证封堵效果。
(2)具有微膨胀性能,体积微膨胀,堵剂凝固时不会产生新的裂缝,封窜效果好,有效期长。
室内试验表明:堵剂膨胀率为1-2% ,而普通水泥石膨胀后线性收缩可达2%使得界面之间产生微缝隙。
因此采用新堵剂有利于提高界面的密封性。
(3)堵剂中添加增强材料和固结剂,凝固后胶结致密,抗压强度高。
(4)封窜剂中的增韧材料及聚合物可有效提高堵剂的抗折、抗冲击强度,避免了重复射孔对封堵质量的影响。
(5)堵剂中含有聚合物溶胶,具有较高的粘度,解决了常规超细水泥分散差的问题,同时具有较好的防气侵作用。
三、可取式挤灰桥塞挤封工艺技术
针对疏松砂岩笼统挤封一次成功率低、而采用水泥承留器挤封必须上大修且结构复杂容易造成工程事故的问题,配套了可取式挤灰
桥塞挤封工艺技术,形成了防卡技术、密封技术及逐级挤封等配套工艺技术,满足了上部有挤封层、套漏点等复杂井况挤封窜需求。
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钻塞工作量。
实现堵剂与工具的有机结合[3]。
1.防卡技术
桥塞上部设置有防砂卡胶筒,底部设置有硫化胶皮,同时采用内置卡瓦设计(见图1),因此具有防砂卡和防水泥固结等功能;同时工具在解封过程中采用逐级解封技术,能确保密封胶筒和防砂胶筒在解封后实现全部回缩。
四、施工控制技术
1.浆量优化技术:配浆量采用各区块统计每孔最大挤入量并加上附加量确定单井配浆量;封窜井根据钻井二开钻头尺寸及测井资料确定窜槽所需浆量。
2.施工压力控制技术:以各区块破裂压力的70%确定为单井最高施工压力,当达到最高施工压力后立即停止施工。
3.多次停泵造壁提压挤封技术:针对挤封过程中不起压井,在大量施工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堵剂进入地层后快速脱水形成滤饼的特征,总结出“多次停泵造壁提压挤封技术”,提高挤入堵剂施工压力和致密性,增强防水窜效果,提高封堵一次成功率。
如最终不起压则过顶替重新配浆挤封或改变堵剂体系重新挤封。
要求整过施工过程时间必须控制在水泥浆稠化时间的70%以内。
五、现场应用
现场应用8井次,一次成功率达到90%(提高51%),单井用量仅
为3.9方(降低56%),其中连木沁一次封堵成功率达到100%,有效的解决了连木沁的封堵问题。
连7-9井在新投挤封三次后5月份测井找窜显示1154-1177m仍然存在窜槽,封窜挤入堵剂2.8方,同位素找窜结果显示不窜。
雁648井2次挤入g级油井水泥9.6方封窜不合格,采用zct-08堵剂施工一次合格(见表3)。
六、结论与认识
1.zct-08堵剂施工挤注压力高、堵剂用量少,堵剂体系兼具优良的注入性能以及较强的造壁性能,对疏松砂岩地层具有一定的封堵效果。
2.可取式挤灰桥塞工具性能可靠,能满足复杂井况井挤封需求,能有效保护目的层和套管,与水泥承留器挤封工艺相比,平均单井节省施工周期
3.8d,节省施工费用近20万元。
3.针对出砂造成管外亏空严重井,下步继续试验“先充填后挤封”工艺,即在亏空封堵段先通过类似化学防砂技术重造人工井壁,后采用常规挤封工艺进行封堵,目前该技术试验已取得初步成功。
参考文献
[1]万仁薄.采油工程手册.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3 .
[2]芦维国.油田化学.超细水泥封堵技术的完善与应用,
1000-4092(2004)01-0029-04.
[3]吴云利.可取式挤灰桥塞挤封工艺技术试验与评价,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5月第33卷第五期.
作者简介:刘建涛(1983-2-13),男, 2006年毕业西安石油大
学,工程师,现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