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营养,以弥补机体代谢消耗;大量出汗的应补充含盐饮料,以防脱水。
多喝果汁饮料:如桔子汁、水、柠檬汁等以保证足够尿量,利于退热。
214 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的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衍,易引起口腔溃疡,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口唇干裂者给予石蜡油涂抹,每日口腔护理2~3次,观察口腔黏膜完整性,清醒患者嘱进食前后漱口。
215 皮肤护理:发热患者抵抗力下降,加之药物的应用易出汗和发生皮肤感染。
出汗时要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床单,以防感冒,并穿棉质内衣裤,保持干燥。
经常协助年老体弱患者翻身,防止皮肤长时间受压。
3 体会老年发热患者一般起病急、病情变化快。
患者心情紧张、焦虑不安,常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护理工作中应注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病情观察、对症护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和恐惧感,增强治疗的信心。
通过以上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了患者体温的恢复及疾病的康复。
一次性导尿管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应用中的护理体会福建省立医院小儿外科(350001) 魏平珠 张艳青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结肠和直肠远端缺乏神经节细胞,使该肠段痉挛,近段结肠继发扩张、肥厚,引起便秘、腹胀等低位肠梗阻的一种先天性疾病。
本病男孩多见,多数患儿出生后2~3天不排便或胎粪排出延迟。
临床中常以回流灌肠作为缓解症状的主要治疗手段[1]。
回流灌肠是小儿外科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 ICU)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但新生儿肠管壁薄,黏膜易损伤,且巨结肠患儿肠管有一狭窄段使肛管通过困难。
也使用传统肛管回流灌肠,由于肛管质地较硬,难免出现黏膜破损出血,甚至肠穿孔,患儿痛苦难忍,也使得护士惧怕该项操作。
自2003年张岳和[2]报告使用气囊导尿管为老年人灌肠后,2005年以来我科将一次性导尿管用于新生儿回流灌肠,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其中男婴38例,女婴7例,年龄3~27天,平均10天。
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洗肠的护理体会
宋爱东
【期刊名称】《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00(009)001
【摘要】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的结肠发育畸形。
治疗有保守和手术两种方式,但不管选择何种治疗方法,都必须先进行肠道清洁洗肠,以确保患儿生命安全。
我院于1994~1995年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最小3天,最大6岁,术前和保守治疗均行结肠清洁灌洗。
以减轻腹胀,缓解症状,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一、心理护理: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孩子有时过分顺从、娇惯,在孩子生病时比较焦急,精神紧张,性情暴燥。
【总页数】1页(P83)
【作者】宋爱东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相关文献】
1.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130例回流洗肠护理体会 [J], 陈旖旎;林幼玲;郑燕红
2.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护理体会 [J], 刘秋娥;张煜华
3.先天性巨结肠清洁洗肠术的护理体会(附42例) [J], 陈泽玲;曾凡颖;陈鹤;何琳;康路花
4.开塞露联合25%硫酸镁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术前洗肠的临床研究 [J], 曾杰;林丽;
曾凡颖;严纪虹;华妍
5.先天性巨结肠清洁洗肠术的护理体会 [J], 张淑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钡透检查前灌肠护理【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钡透检查灌肠护理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在近端结肠,使该肠管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钡透检查可见到典型的痉挛肠段和扩张肠段,排钡功能差[1],是确诊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手段,而钡透前灌肠是否彻底直接影响钡透检查的准确性,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本科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5例,将其钡透检查前灌肠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5 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
年龄4 d~7岁,经彻底温盐水灌肠后行钡透检查得以确诊。
2 灌肠方法前期准备:备20 ml或50 ml灌肠注射器一具 ,肛管一根(随年龄选择粗导尿管或16、18号肛管),温盐水 (水温控制在38℃~40℃);患儿取截石位,臀部抬高20°~30°,冬天注意保暖,肛管末端涂石腊油,轻柔插入肛门,缓慢通过狭窄段,一般在到达扩张段之前有轻微的阻力感,此时稍加推移轻轻插入,如果有突然松弛的感觉,同时有恶臭气体,或储留粪便从肛管排出,表示肛管插入扩张段,说明插管成功,取20 ml~50 ml灌肠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注入肠道,每次约20 ml作回流式冲洗,使粪便溶解在水内抽出,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抽出的水内基本无粪渣为止。
灌洗中可将肛管上下、左右转动以改变其位置,同时可轻柔按摩患儿腹部,促使粪便及气体的排出。
一般灌肠液总量按50 ml/kg~100 ml/kg体重计算,腹部松软而出现皱折,解除腹胀为至。
3 灌肠的护理体会选择肛管根据患儿年龄选择粗细适宜的肛管,头端要圆滑,软硬要适中,或在距肛管头端2 cm~4 cm处再剪出2个小孔,以增加冲洗面积。
灌洗速度应缓慢在腹部轻轻按摩,并注意观察患儿全身情况,如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出冷汗、口唇紫绀等症状,要终止灌肠,并适当保暖,如无好转,应及时向医师汇报。
肛管进入受阻肛管插入肛门直肠时受阻肛管在插入肛门时,使其痉挛后进入受阻,故插入时要轻缓,以免肛管口摩擦肛门使其受损引起出血。
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护理体会刘秋娥;张煜华【摘要】先天性巨结肠为小儿常见的肠道发育畸形,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上存在一定的难点,本研究将笔者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1(001)009【总页数】2页(P143-144)【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治疗;护理【作者】刘秋娥;张煜华【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广东梅州,514031;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广东梅州,514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先天性巨结肠为小儿常见的肠道发育畸形。
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主要的治疗方式[1],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在围手术期护理上存在一定的难点,本研究就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经肛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提供参考。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8个月,平均9.2个月。
全部病例均是经肛门施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2 术前护理2.1 疾病教育及心理指导疾病教育及心理指导主要针对患儿家长进行,护理人员要经常与家长沟通,解释疾病的基本病因及治疗措施,各项检查及操作的目的,介绍该手术的优点,并联系手术成功患儿家长现身说教,使其消除顾虑,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向家长解释清楚,以取得患儿家长的配合。
2.2 饮食术前嘱家长为患儿进食流质饮食,为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无渣饮食,术前2 d禁食水果类,以减少粪便的形成,严重营养不良者,必要时采用静脉高营养。
术前1 d给予禁食,补足能量。
2.3 胃肠道准备手术前7~10d开始进行肠道准备,进行回流洗肠,每日1次,准备7~10d,每次100~150mL/kg,洗肠液应选用等渗适宜温度的生理盐水[2],保持出入液量平衡。
灌肠前通过肛诊了解直肠狭窄长度及肠管走向,选择较软的硅胶肛管,插管的动作轻柔,插入15cm以上,到达膨大部[3],此时会有气体排出。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护理的心得体会 -医药类【【摘要】:^p 】先天性巨结肠是常见的结肠发育畸形疾病,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中,回流灌肠不仅是保守治疗中解除患儿排便困难、减轻腹胀、改善营养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手术治疗前的重要准备环节,关系着手术的成败。
【【关键词】:^p 】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护理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消化道发育畸形,病变肠管痉挛,肠蠕动消失,大便排除受阻,近段肠管继发性扩张。
临床表现以顽固性便秘腹胀为主、新生儿那么胎便排出延迟,患儿往往营养不良、发育缓慢,严重者并发小肠结肠炎。
其临床治疗:痉挛肠段短、便秘病症轻者,可采用缓泻药、等渗盐水回流灌肠等综合性非手术治疗法。
凡痉挛肠段长、便秘严重者必须进展根治手术。
先天性巨结肠治疗的方法不管选用保守或手术治疗,都必须先行肠道回流洗肠,以确保患儿生命平安[1]。
1 临床资料我院小儿外科2022年3月-2022年7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21例,年龄出生后3天-7岁,临床表现为腹胀与便秘。
经钡剂灌肠X线确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常见型〕,灌肠后均无明显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
其中5例经回流灌肠后好转出院,13例经充分回流灌肠后手术治疗,无肠道并发症治愈出院。
2 灌肠前的准备2.1操作前与主管医生交流患儿病情,阅读钡剂灌肠造影X线片,明确狭窄段位置及长度,以及病变近侧肠管扩张程度[2]。
根据狭窄段长度和患儿年龄选择根据患儿大小选定适宜型号的灌肠管〔胃管〕,一般是14-18号〔新生儿可用8-10号一次性尿管〕作为灌肠管,把无菌60mL空针与胃管或输液器、Y型接头、胃管、电动吸引瓶连结严密作为灌肠器。
灌肠早期肠道中存有大量粪石时,应采用1、2、3灌肠溶液〔50%硫酸镁、甘油、温开水〕,用于软化粪便、解除便秘;中后期改为等渗盐水或等渗盐水与甲硝唑混合液用于清洁肠道抑制肠道细菌繁殖[3]。
灌肠液温度以39-41℃最适宜,灌肠液的总量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体重而定,每次200ml/〔kg-d〕[4]。
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体会作者单位:463000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通讯作者:徐彩霞目的探讨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32例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术前补充足够营养,采用等渗盐水行连续回流灌肠;术后严密观察,做好各项护理。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24 h左右肠道功能恢复,肛门开始排气排便。
均痊愈出院。
术后随访,患儿大便、营养发育均正常。
结论做好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尤其是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细致观察、精心护理是治愈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环节。
标签: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先天性巨结肠为国内常用名称,国际通用名称为赫什朋病或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常见的小儿消化道畸形其发生率仅次于直肠肛门畸形,目前多数文献报道为1∶5000[1]。
手术方法很多,传统的手术方法大多需要开腹切除病变肠管,有可能引起腹腔污染、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
本科自2006年3月~2010年7月开展经肛门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2例,该术式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腹部无瘢痕,特别适用于新生儿及婴幼儿[2],并达到手术根治先天性巨结肠的目的。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1个月~5岁,平均年龄16个月。
术前诊断依据病史、碘水及钡灌肠等检查,诊断先天性巨结肠。
其中短段型5例,普通型27例。
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术前经常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后灌肠准备2~3周,术前3天肌肉注射维生素K3,服药3~5 d后,行经肛门I期脱出式巨结肠根治术。
2 结果所有病例术后24小时左右肠道功能恢复,肛门开始排气排便。
术后常规给予静脉抗生素3~6 d,术后4~7 d痊愈出院,近期随访术后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
2月后逐渐为成形大便。
术后发生小肠结肠炎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营养发育均正常。
3 护理3.1 术前护理3.1.1 饮食护理术前充分营养,给予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渣饮食,术前2 天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天进流质,并给予补液。
第1篇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有幸担任了夜班护士,负责灌肠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灌肠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以下是我对这段工作的总结。
一、工作内容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在灌肠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患者不适或伤害。
2. 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
在灌肠过程中,我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顾虑,确保患者情绪稳定。
3.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在夜班期间,我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处理突发事件。
4. 负责患者饮食、饮水管理。
在夜班期间,我负责患者的饮食、饮水管理,确保患者饮食规律,保持水分平衡。
二、工作亮点1.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流程,我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灌肠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
2. 优化服务态度。
在夜班期间,我始终保持微笑服务,耐心倾听患者需求,用温暖的语言和动作关爱患者,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3. 增强团队协作。
在夜班期间,我与同事密切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
三、工作不足1. 业务知识有待提高。
在夜班期间,我发现自己在某些灌肠操作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2.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有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需要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改进措施1. 加强业务学习。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参加应急演练、学习相关案例,提高自己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
3. 加强沟通技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技巧,更好地与患者、家属和同事沟通。
总之,通过这次夜班灌肠工作,我深刻认识到护士工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应在继续严格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考虑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顾奎琴主编$糖尿病生活指导[%]$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魏华伟,任梅芬$代谢综合症的干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收稿日期:!&&-)"!)&(特殊类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例灌肠体会刘法丽(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潍坊!-"&+")##"((,年"月.!&&-年"!月,我院共收治!’例特殊类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将灌肠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本组!’例,!/.’岁。
生后均有胎粪排出延迟,排便困难,反复进行性腹胀,均需代助润肠剂排便。
经手术证实长段型0例、多发性节段型"例、扩张段特别肥大者-例,有肠石者"’例。
"$!#方法#插管成功后,采取抽吸样灌洗,以’&12注洗器,抽吸适量温&$(3氯化钠溶液,并注入肛管,约".!145后抽出或让其自行排出,同时用手沿结肠走行方向从近端向远端按摩腹部,以使结肠内积粪和气体尽量排出,如此反复,直至灌肠结束。
!#护理!$"#长段型或多发性节段型巨结肠患儿护理!$"$"#典型病历#患儿男,0个月,出生后排便困难,每日需灌肠通便,近月来感灌肠不畅,腹胀明显,以先天性巨结肠收入院。
影像学表现:腹部6线平片示中下腹区肠腔扩张明显,钡灌肠检查,肛管进入肛门约0$&71左右有受阻感,钡剂部分向外流出,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远端狭窄呈带状,直径"$’71,近端结肠明显扩张直径达871以上,呈先天性巨结肠症改变。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心得体会
摘要呕吐、腹胀、便秘是先天性巨结肠的特点,所以灌肠对本病患儿意义重大。
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对患儿的排便困难及腹胀问题有效解决,同时也是对患儿营养改善的重要手段,另外对于患儿临床手术治疗成功与否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护理
1 先天性巨结肠定义
先天性巨结肠属于是临床一种比较常见的胃肠道畸形,发病机制是患儿结肠远端以及直肠神经节细胞缺乏,而导致的肠管先天性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0.02%~0.05%,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比例为4:1[1]。
2 先天性巨结肠灌肠准备
呕吐、腹胀、便秘是本病的特点,所以灌肠对本病患儿意义重大。
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手术治疗中,术前每天要对患儿实施一次生理盐水灌肠,如果将10 ml/kg为灌肠生理盐水的常规剂量来计算,想要在术前7~10 d将患儿结肠内积粪彻底清理,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医生不得不在手术台上对患儿残留粪便进行清理,因此提高了患儿手术污染发生率,同时也延长了患儿手术时间。
先天性巨结肠因其病理生理特点,决定了灌肠的难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个患儿结肠扩张程度具有差异,同时扩张段积粪以及积气情况也不同,因此无法准确确定灌肠的具体所需液体量。
灌肠过程中必须要确保病房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可以适当的进行开窗通风,确保患儿室内空气新鲜。
可以应用辐射式保温操作台或者暖风机。
3 遵医嘱用生理盐水给予灌肠
首先要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择合适肛管,冬天调好室温,防止患儿受冷。
并且还要对患儿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为患儿灌肠操作手术做好准备工作。
在灌肠操作手术过程中,在床上让患儿保持横卧状态,臀部最大化的依靠床沿并抬起患儿双下肢,如果是学龄期儿童则可以保持平卧屈膝体位,将臀部略微抬高。
灌肠操作人员首先戴上手套,采用石蜡油对患儿15~20 cm肛管进行润滑,确保患儿肛门暴露,并对肛门进行润滑,之后轻轻的把肛管插入到患儿肛门,此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缓慢避免过猛用力。
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阻力,则是到达患儿结肠狭窄区域,先慢慢进行试插,也可以对插管方向进行稍微改变。
一旦通过患儿结肠狭窄段就会进入到扩张段,能够明显感到插管出现脱空感,另外肛管外也会有突然溢出气体或者粪便。
如果患儿的结肠腔内压力比较大,气体和粪便则会呈喷射状排出。
之后采用一次性注射液将20 ml温盐水均匀的灌入到患儿肠内,盐水注入量保持在100~150 ml/次,依照患儿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盐水量。
在注射完毕后,抽离注射器,让粪便自由排出,并用便盆接住,或
用20 ml注射器轻轻抽吸,如遇阻力则不能强行用力,以免损伤肠黏膜,反复进行灌洗,此种灌肠方法有研究者称为回流灌肠。
在患儿排便间隙中对患儿腹部实施左手顺时针按摩,对患儿粪便排出产生促进作用。
如果出现粪便结块变硬,不能够顺利排出体外,可以依照医生嘱咐使用石蜡油,洗完肠之后将灌肠保留1 h,即可以采用温盐水实施回流灌肠,直到患儿的腹胀症状彻底消除。
在患儿灌洗结束之后遵医嘱选用甲硝唑实施灌肠保留。
在手术后第1个清晨进行1次灌肠,如果流出液没有出现粪渣即可以结束。
也可以对患儿实施钡灌肠,若出现明显的X线征象,实施造影之后即可以实施灌肠。
在患儿冲洗过程中尽量保持低压力,否则会导致肠腔过度扩张,最终导致肠穿孔。
并且也要对患儿的全身情况以及腹部情况密切观察,以免出现异常情况,确保患儿临床症状正常,一旦出现异常就要立即进行处理。
对患儿肠内钡剂以及粪便彻底清除。
如果患儿没有出现明显的X线征象,可以不实施灌肠,但应在24 h后实施复查,依照复查结果确定是否进行灌肠。
4 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4. 1 肛管通过狭窄段困难。
患儿灌肠插管过程中会遇到结肠狭窄段,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特别是在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中。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先通过X线对患儿的病变类型进行明确了解,之后在插管过程中实施灌液,操作时动作轻柔,并且可以对插管方向做出适当调整[2]。
如果患儿结肠狭窄比较严重,则可以更换成为比较细的肛管。
4. 2 灌液时,如果遇到阻力同时患儿肛门有液体喷出,则可以将肛管反折,通过肛管反折证明肛管没有通过结肠狭窄段,可以将肛管拔出重新实施插管
[3]。
4. 3 灌液后,如果患儿的肛管外口并没有出现液体吸出或者流出,则证明粪块已经将肛管孔堵住,需将肛管拔出将粪块清理干净之后,再次进行插管。
4. 4 液体流出不畅时可以对肛管进行来回抽动,并对肛管位置进行合理的调整,操作时保证动作轻柔并且需用手对患儿腹部轻轻按摩,直到有粪便排出或者是液体流出[4]。
4. 5 灌出液中微含血丝可能是患儿肠黏膜受到轻微损伤,应该尽可能的对肛管抽动次数减少。
4. 6 灌肠后,患儿的腹胀改善效果并不明显,则可以将肛管保留,并且确保引流通畅,也可以应用虹吸对液体排出产生促进作用[5]。
4. 7 灌肠结束后,擦洗患儿会阴部,并且涂上锌氧油软膏。
5 小结
巨结肠灌肠是一件非常耗时、辛苦的护理工作,所以要求有经验的专科护
士有耐心、细心、爱心及良好的技能去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世平.儿外科护理长手册.北京: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270.
[2] 张洁,袁维华,高芳.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晨清洁回流灌肠的操作方法.河南外科学杂志,2003,9(6):71-72.
[3] 梁艳. 探讨甘油灌肠剂灌肠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效果及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65-366.
[4] 李瑞琼,罗丽红,叶丽彦,等.非特殊类型巨结肠患儿Ⅰ期根治术前灌肠的护理路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40-41.
[5] 韦珊珊,郑姣,刘万芳,等. 直肠造瘘灌肠的护理.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