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中的雷电防护
- 格式:pdf
- 大小:191.73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雷电对⽹络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关于雷电对⽹络设备的危害及其防护的分析【摘要】⽂章针对雷电对计算机⽹络设备的破坏形式和途径,阐述了防治雷害的⽅法和措施【关键词】⽹络设备,交换机房,防雷雷电给⽹络设备及其设施带来了极⼤的危害,破坏途径也多种多样,程度更加⼴泛和深⼊。
雷电的单⼀防护体系已不能满⾜现代⽹络安全的要求,应从单⼀防护体系转为多级防护。
多级防护包括防直击雷、防感应雷电、防地电位反击引起的瞬间过电压影响等多⽅⾯的防护。
由于微电⼦设备具有⾼密度、⾼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这就使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系统操作过电压、静电放电、电磁辐射等电磁⼲扰⾮常敏感。
如果防护不⼒,随时随地可能受到重⼤。
损失。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雷电不仅仅破坏系统设备,更为重要的是使系统的通讯中断、⼯作停顿,其间接损失⽆法估量。
由于⽹络集成系统防护点多⾯⼴,为此我们应采取“综合防御、积极治理、多重保护”的防范原则,⼒争将其产⽣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室外⽹络设施雷电的防护1.安装避雷针或接地装置。
外部防护主要采⽤避雷针(避雷⽹、避雷线和避雷带)和接地装置(接地线、地极)来加以防护。
这是⼈们长期实践证明的防直击雷的有效⽅法,然⽽,被动放电式避雷针存在反应速度差、保护的范围⼩以及导通量⼩等不⾜。
根据现代⽹络发展的要求,避雷针应选择提前放电主动式的防雷装置,并且应该从30o、45o 、60o。
等不同⾓度考虑,做到对各种雷击的防护,增⼤保护范围。
避雷针或接地装置的要求是:(1)避雷针应当装在⾼于天线尖端数⽶,以防⽌由于避雷针的存在⽽损坏天线的辐射图形影响通信效果。
⼀般的做法是避雷针成为天线塔体的主杆,⽹络通信天线却装在避雷针外线⼤约1.5个波长以外。
(2)避雷地线的直流通路的电阻要求,应根据不同⽹络设备,不同物理环境、地形地貌和⼟质条件按规范要求进⾏实施,接地电阻越⼩越好。
(3)接地引⼊线长度应不⼤于30⽶,其材料应采⽤热镀锌扁钢或铜排,截⾯积应不⼩于40mm×4mm。
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第一部分:局域计算环境GA 371-20012001-12-24发布2002-05-01实施5.环境安全5.3 电磁屏蔽与静电防护5.3.1 机房的静电防护措施应符合GB 50174-1993中的6.3规定。
5.3.2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信号及电源线路,若非铠装电缆或屏蔽电缆都必须穿金属管或槽布设,金属管或金属槽都应妥善接地。
5.3.3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备应有良好的屏蔽与接地。
5.4 雷电防护5.4.1 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应符合GB 50057 的规定。
5.4.2 计算机信息系统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必须穿金属管槽屏蔽并且两端良好接地,所有其他金属管道及金属构架必须等电位连接。
5.4.3 电源进线、信号传输线在进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时,必须安装电涌保护器。
5.4.4 电源系统电涌保护器可以进行多级配置,在进行多级配置时应考虑电涌保护器参数之间的配合。
同时还需考虑安装电涌保护器损坏时的过流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断路器等,电涌保护器应有劣化显示功能。
5.4.5 计算机信息系统供电电源装设电涌保护器的模块数和接线方式,应符合GB 50057-1994的第6章的规定。
5.4.6 计算机信息系统传输的信号频率及电平各异,因此通信接口电路宜采用逐级泄流、滤波、低压箝位等多级防护措施。
5.4.7 在信号线上安装的电涌保护器,其通流容量、插入损耗、驻波、频率、带宽等参数应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匹配要求。
5.4.8 在格栅形大空间机房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应安装在远离格栅的位置,具体的安全距离按GB 50057-1994 的附录计算。
5.5 接地与等电位连接系统5.5.1 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类接地的接地电阻值要求为:a)交流工作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B)直流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信息系统具体要求确定。
C)安全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D)防雷接地电阻应符合GB 50057规定。
5.5.2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应共用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日常的沟通交流,还是获取各种信息,都离不开稳定的移动通信网络。
而移动通信基站作为保障通信顺畅的关键设施,其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雷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却给移动通信基站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工作,是确保通信网络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力量,它所蕴含的能量巨大。
当雷电击中移动通信基站时,会产生强烈的电流和电压,可能会导致基站设备的损坏,从而影响通信服务的正常提供。
雷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基站造成危害。
直接雷击是最明显的一种方式,雷电直接击中基站的天线、铁塔等设施,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此外,雷电产生的感应电流也可能通过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等引入基站内部,损坏设备的电子元件。
还有,雷电产生的电磁场也可能对基站的信号传输产生干扰,影响通信质量。
为了有效防止雷电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危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首先是外部防雷措施。
移动通信基站的铁塔和天线通常是比较容易遭受雷击的部位,因此需要安装避雷针或避雷带等接闪装置,将雷电吸引并引导到地面。
同时,要确保铁塔和天线有良好的接地系统,将雷电流迅速导入大地。
接地系统的电阻值要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接地效果。
内部防雷措施同样不可忽视。
在基站内部,要对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进行屏蔽和防雷处理。
例如,安装避雷器可以限制线路中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免受损坏。
对于基站内的各种电子设备,要进行等电位连接,消除电位差,防止雷电产生的反击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害。
除了硬件设施的防雷处理,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
定期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防雷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在防雷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计算机机房雷电防护技术摘要: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雷电和过电压造成的损失逐年上升,本文从计算机机房防雷电的重要性出发,介绍计算机机房雷电防护的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屏蔽等电位雷电防护技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联网化程度越来越高,通信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越来越低,耐压程度也明显减低,使设备对电气环境的依赖很强。
根据保险公司统计,近年来由于雷电和过电压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害的事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严重。
由于雷电和过电压损坏设备而造成的系统停顿、业务停顿、重要数据丢失、甚至系统崩溃,往往给用户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远远超过直接的硬件损失。
因此,计算机机房对避雷和过压的防护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1 建筑物防雷建筑物本身的防雷装置是建筑物内信息设备及系统防雷的第一道屏障,建筑物本身的防雷性能直接影响到其内计算机机房的防雷,因此,建筑物防雷必须按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系统,屋面金属等电位连接)、施工和管理,达到建筑物的防雷目的。
2 屏蔽屏蔽是电子设备防护雷电电磁脉冲干扰的基本手段之一。
屏蔽就是利用各种金属屏蔽体,阻挡或衰减外界电磁辐射能量向被保护的空间传播。
具体措施有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金属线缆屏蔽。
对于机房的信息系统,特别是带有卫星接收和各种通信线路的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大部分是通过电线电缆和各种通信线路侵入的。
因此,计算机机房位置最好选在建筑物的底层中央,同时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屏蔽措施。
(1)所有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各种通信数据线等金属线缆,必须采用金属屏蔽线缆或者穿金属管埋地引入机房,并在金属屏蔽层和金属管的两头做可靠接地,并且要求在入户前埋地的长度不小于15m。
雷电流的“集肤效应”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电流沿屏蔽层或金属管接地端口泄入大地,因此这种措施不尽可以有效阻止通过线缆引入的雷电波,还具有一定的防直击雷作用。
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的防雷【摘要】自然界中的雷电是一个很壮丽的放电现象。
通常按照雷电的破坏方式和程度将其划为感应雷和直击雷。
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会被雷电造成不定程度的损坏。
保护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防雷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关键词】雷电,防雷器,计算机防雷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雷电的形成及其破坏1.处于雷雨云中任何一方的电场强度到达一定程度时,开始游离空气形成了导电的通道。
通道变得越来越大同时离地面也越来越接近,在地面上的异号电荷受到感应而聚集起来,在比较突起或较高的地面突出物上特别容易汇集这些异号电荷。
地面上的异号电荷和雷雨云最终发生强烈的中和现象,导致雷电现象的出现。
雷电的主放电过程是产生极大的电流、光芒和巨响。
通常电流可达数十万安。
主放电过程结束后放电通道中还有雷雨云中的残余电荷继续在放电,它们称为余辉阶段其电流达到数百到数千安。
2.直击雷和感应雷是对雷击的不同破坏方式的称谓。
上文所说的雷雨云对地面的直接放电就是直击雷,它的雷击的范围虽然较小但是放电过程迅速并且能量巨大,被直击雷击中的设备不仅会损坏而且会因为有巨大电流的通过而发生着火灾等意外事故。
发生直击雷时供电线路,信号传输线路、设备间连接线上由于电磁感应并侵入设备损坏电子设备的薄弱部分就是感应雷。
感应雷虽然“温柔”但是任何一次雷电都有可能在几种电缆上耦合出一个高电压,感应雷通过线路在通讯设备内部传播,就有可能损坏某个薄弱部位造成设备的损坏,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二、雷击对通讯设备的损坏途径第一,直击雷经过避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的疏导入地,这将导致地网点上升,由接地线引入到通讯设备的终端设备,从而引起的电位反击。
第二,电流在经过地下线时,在地下周围形成磁场,导致地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线等因感应而产生高电压从而破坏设备。
第三,电源的供电线路受到或感应到雷击,通过供电线路的传输到达终端设备;有线通讯网络如计算机,电视等在遭受或感应到雷击时,通过有线网,光缆等介质传到有线通讯的终端用户;还有建筑物内相连的通讯线路、网络线路,同理因远处感应雷击而影响各个连接的终端设备。
如何做好路由器防雷在如今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路由器作为家庭和办公网络的核心设备,其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雷电天气可能会对路由器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我们的网络使用。
因此,做好路由器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如何有效地做好路由器防雷。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雷电是如何对路由器造成损害的。
雷电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影响电子设备,包括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电线杆或其他物体,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可能会瞬间烧毁与之相连的电子设备,包括路由器。
感应雷则是指雷电在附近放电时,产生的电磁场会在导体中感应出高电压和电流,从而损坏电子设备。
为了做好路由器防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是关键的第一步。
路由器应尽量避免安装在靠近窗户、阳台或外墙等容易遭受雷电直击的位置。
如果可能的话,将其放置在房屋内部较中心的位置,远离外墙和金属管道。
同时,要确保路由器周围没有大量的金属物体,因为金属会吸引雷电并增加感应雷的风险。
其次,确保良好的接地是非常重要的。
接地可以将雷电产生的电流迅速导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
如果您的房屋有完善的接地系统,那么将路由器的电源插头插入接地良好的插座中。
如果房屋的接地系统不完善,您可以考虑请专业的电工为您安装接地装置。
使用防雷插座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防雷插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雷电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保护连接在其上的设备。
在购买防雷插座时,要选择质量可靠、经过认证的产品,并注意其防护等级和参数是否满足您的需求。
除了硬件方面的防护,我们还需要关注网络线路的防雷。
对于通过电话线或有线电视线接入的网络,要确保这些线路在进入房屋之前已经安装了相应的防雷装置。
如果是通过光纤接入网络,由于光纤不导电,所以雷电通过光纤线路传入的风险较小,但仍要注意连接光纤收发器和路由器的网线的防雷。
在雷电天气来临之前,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浅谈雷击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摘要:随着我国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对各领域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人们工作与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由于电气设备的特性,雷击现象已成为危及设备安全的重要原因。
我国每年因雷电入侵而导致电气自动化设备损坏或报废的数量不断增加,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关键词:雷击;电气自动化设备;防护措施一、雷击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危害(一)雷击对工业生产相关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危害雷击对工业生产相关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雷击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报废,使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在一家汽车制造厂,由于强雷击导致工厂内的自动焊接机器人受损,无法正常工作。
这导致生产线中断,无法按时完成订单,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雷击还会引发火灾和爆炸风险。
例如,一家化工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受到雷击,造成电气设备故障,从而导致化学反应失控,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威胁到人员生命安全和周边环境。
雷击还可能导致生产数据丢失或破坏,给企业的信息系统造成损失。
例如,一家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仓库遭受雷击,导致存储在服务器中的重要生产数据全部丢失,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
此外,雷击还会引|起电压波动和电力故障,导致生产线停工[1]。
例如,在一家钢铁厂,雷击导致电力系统瞬间故障,使高温炉熄火,严重影响了钢铁生产的连续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雷击对工业生产相关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设备损坏、灾爆炸风险、数据丢失和电力故障等。
因此,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对于保障T业生产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雷击对于交通运输相关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危害雷击对交通运输相关的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雷击可能直接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完全瘫痪,使得交通运输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例如,雷击可能损坏交通信号灯的控制设备,导致交叉路无法正常调度交通流量,增加了交通拥堵和事故的风险[2]。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措施廛围挝塑郑亚兵李小凯张雪颖(河南省襄城县气象局,河南襄城461700)j脯要】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由大量的集成电路组成.在l m m2芯片上巢成了十几万个元件,最大击穿电压为几十佼,最大允许工作电流为7几微安,只对低能量干扰比较有效,对雷电电磁眯冲生成的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抗冲击能力十分诡弱,做好防御雷电保护工作。
!陕键词】机房;雷电;防护~一/雷电灾害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的危害很大,入侵途径主要有三种:供电电源线路、通信线路及接地系统^侵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主要是针对供电电源线路、通信线路及接地系统入侵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雷电防护,通过增加各级防雷设施,尽可能地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对{十算机.网络系统造成的损害。
1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技术是现代防雷技术的核心内容,电涌保护器(俗称避雷器)是一种有效的等电位联结器件。
雷击发生时,由于所有的设备和人员都处于同一电位,此电位即使高达几十万、上百万伏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
对现在中,c潮房面积大,设备数量多的实际情况,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应采用M型等电位联结。
机房所在的办公楼外部防雷措施均符合规范要求,接地电阻≤1D Q。
同时,N线只在变电室接地,进入大楼后没有重复接地,从而保证了办公楼结构钢筋中不会出现因与N线2相接触而引起的工频杂散电流。
采用M型等电位联结,一方面可以使各设备工作地线最短,消除高频干扰,满足设备正常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又不会出现低频(工频)杂散电流的干扰,尤其是在雷击情况下能使各设备处在真正的等电位状态,继而避免损坏。
具体施工时,先在机房内近地面处凿开多个结构柱子,找出主钢筋,然后焊接出约300m m长的40r am x4m m 镀锌扁钢头,柱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约5m;再以40m m x4m m镀锌扁钢绕室内一圈并与所有扁钢头焊接作为闭合等电位母排;在此基础上,用40m m x4m m镀锌扁钢组成600m m x600m m的等电位接地网络,作为网络设备的接地基准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