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溪市江川县孤山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13
- -
-.
- - 总结资料 浅析XX市江川县孤山村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中国西部边疆多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大,少数民族众多,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论是对旅游业本身,还是对XX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近年来,江川县孤山村委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发展。但如何进一步推动孤山旅游业发展,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XX”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成为了作为全市1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的孤山村委会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抚仙湖旅游区是XX市主要风景名胜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品有更新和深度开发的必要。本文力图分析XX市孤山村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孤山村的村情提出较为客观和可行的发展方案。使孤山村的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和经济建设能够协调发展。
一、乡村旅游与XX市的旅游业
(一)XX市旅游业的现状
2003年以来,随着XX旅游的重新崛起,XX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明确,并得到XX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三优一特”清晰的描绘出XX经济发展的路径和图景。早在XX市二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孔祥庚就提出了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的要求。到2006年9月的市三次党代会上,这一思路更加明晰,提出旅游产业要扎扎实实地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培育“五山一村”。在今年召开的市委三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目标:旅游文化产业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和基础,完成以太阳山等重大- -
-.
- - 总结资料 项目为支撑的“抚仙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推进滇中休闲度假产业的形成。
近五年来,XX市旅游部门内抓景区管理、外抓联合促销,打造“五山一村一河”精品景区,整合提升“红塔山——抚仙湖”滇中旅游线和“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旅游线,狠抓设施建设、产品开发、景区标准化建设。与此同时,在XX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带动下,通海“山——城——湖生态文化特色旅游区”、易门“滇中水城”、新平戛洒旅游小镇等正在积极推进和完善。
XX旅游正在迈步二次创业,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然而,XX旅游的危机感始终挥之不去。XX市旅游局局长曾建志以“满天星星,不见月亮”来形象地阐述XX旅游地发展现状。XX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八大类产品中占有七大类,但小、散突出,做不出优势。据统计,2007年XX接待游客708万,全省占第三位,但旅游收入仅22亿元,位列第9,到XX的游客人均消费只有270元左右。要达到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重10%以上的指标,难度不小①。
(二)发展乡村旅游对XX市旅游业的意义
1、乡村旅游的定义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委员会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是: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在法国,这种与乡村紧密结合的旅游被称为“生态旅游”或“可持续性旅游”。
在我国,学者们对乡村旅游比较普遍的认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拥有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 - -
-.
- - 总结资料 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
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②。
2、发展乡村旅游对XX市旅游业的意义
欧美国家发展乡村旅游历史达百年以上,并已具相当规模,走上了规X发展轨道。政府制定了专门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产品、管理和市场开发都比较成熟。在新西兰、爱尔兰、法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稳定农村,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也从中得到了丰厚回报。
XX独特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因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西部这些资源是打造XX乡村旅游品牌的制胜点,也是其发展经济、走出尴尬境地的有效途径。
二、孤山村乡村旅游现状
(一)孤山村的区位分析
江川县位于XX中部偏东,地跨东经102°35′—102°55′,北纬24°12′—24°32′之间,东南与华宁、通海两县交界,西南与红塔区接壤,西北与晋宁、澄江两县相邻,县城大街镇距省会XX100公里,距XX市政府所在地州城2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31.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5.7公里,总面积850平方公里(折合127.5 万亩),其XX区、半山区占71.67 %,坝区占15.96%,湖面占12.37%。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
江川县辖大街、江城、前卫、九溪、路居5个镇和雄关、安化(彝族乡)2个乡,69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345个自然村434个村民小组。孤山村委会隶属于江川- -
-.
- - 总结资料 县,位于抚仙湖西岸孤山风景区内,全村总面积6.14平方公里,沿湖岸线长6.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江城约4公里。村委会下辖秦家山、冯家湾、小马沟、大马沟、大沙嘴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43人,户数621户,其中秦家山、冯家湾、小马沟经济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孤山风景区是形成“明星—牛摩—孤山—玉带河—李家山”旅游精品线路,连接八大景点(车水捕鱼、碧云胜景、湖山交映、孤山不夜岛、界鱼石奇观、神鱼泉、李家山古墓群、腾龙远眺)的中心。
(二)孤山村乡村旅游的现状
孤山村是XX市“五山一村一河”精品旅游线路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塔山—抚仙湖”滇中旅游线关键一环,根据二届市委 “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确定了“以旅游业发展为龙头,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力争把孤山村建设成为一个集现代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示X村”的发展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旅游业的大力培育与扶持下,孤山村旅游业取得了较大发展。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3亩的孤山村委会实现经济收入4173万元,直接旅游收入29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161元,共接待游客70万人次,在江川县72个村委会中位居前列。全村621户人家中,从事旅游及与旅游相关产业的达215户,2143名总人口中,785人就业于沿湖的酒店、餐馆及经营旅游产品的商铺、地摊④。旅游业不仅改变了孤山人的经济状况,也增强了当地农民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和致富意识。旅游,让孤山人享受富裕生活的同时,眼光变得更开阔,前进的步子迈得更大。
三、孤山村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旅游特色不明显
目前孤山旅游发展现状是现代建筑设施与传统农家风物杂陈,生态旅游特色不明- -
-.
- - 总结资料 显。比如,孤山风景区内修建高楼、饭店,豪华程度直追都市,发动机轰鸣、摩托车奔驰;许多农家民居通过“穿衣戴帽”来迎合城里市民的口味,失去了生态旅游应有的乡村性和生态性。
(二)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孤山村委会的旅游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可是以往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不讲质量。有的旅游项目(如沿湖餐饮业)本身就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大,旅游产品数量多,但品种单一,多数的商家只能提供相同的服务。各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竞相杀价,导致恶性竞争,由此扰乱了市场秩序,破坏了旅游环境。
(三)观念落后,服务质量低
孤山居民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各自为阵,普遍存在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等落后的小农思想,与旅游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同时,村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渔业生产转向服务接待工作,还存在诸多心理和行动上的障碍,旅游服务意识较弱。另一方面,孤山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一些固有的饮食、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也影响服务质量。
(四)缺乏商品意识,产品结构单一
发展旅游业,其重大意义已远远超过了旅游本身,应以“旅游搭台、经贸唱戏”为主。孤山旅游开发中对本地特色产品的开发不够,旅游开发以专项旅游产品——抚仙湖休闲出现,对部分旅游项目的开发,不是从本地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采取“拿来主义”,生搬硬套,缺乏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
(五)季节性和“节假日效应”明显
一年中孤山游客主要集中在5- 10月,占全年游客量的8成左右,而十一以后至春- -
-.
- - 总结资料 节的游客量只占总量的10%,7、8两个月的游客量则占全年的一半。每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的高峰期,每天的游客都超过3000人次,还有很多游客因为设施接待能力和时间有限,不能领略仙湖美景、品尝渔家名菜。
四、孤山村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及发展定位
(一)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江川县地处滇中腹地,东与华宁接壤,西与XX毗邻,南与通海相连,北与晋宁、澄江交界。辖区内有玉江(XX-江川)高速和江华(江川-华宁)、江通(江川-通海)、澄川(澄江-江川)二级公路经过。共有县乡道路293条(其中县道15条,乡道278条),总里程达884.6 公里(其中:按技术等级分有高速公路16公里,一级公路15公里,二级公路36.6公里,三级公路231.2公里,四级公路500.6公里,等外公路85.2公里),新建、改建乡村公路196.6公里,全县7个乡镇72个行政村和345个自然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共拥有客货运站(场)8个,其中二级客运站2个。截止2005年底XX市“三湖一海”公路(江川段)已完成投资1452万元。江川县江城镇距XX80公里,距XX40公里。2002年1月建成通车的江抚公路,把江城与孤山连为一体,拉近了以XX为主的旅游客源聚散地和“滇中旅游区”的距离,XX、XX游客当天或短期(2、3天)即可往返。
2、气候优势
孤山村地处低纬高原,冬夏半年各受两种性质不同的大气环流交替影响,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加上抚仙湖、星云湖的调节,形成了“冬暖夏凉,四时皆春”的气候特点。 - -
-.
- - 总结资料 3、山水资源优势
抚仙湖景色迷人,孤山、禄充、明星、新河口、XX五大景区是游览抚仙湖的最佳去处。孤山村沿岸的湖湾优美、坡度平缓、细沙平展,湖水清澈透底、水温适中,利于常年开展游泳、潜水运动。湖中有一“巍然形胜冠南洲”的小岛——孤山,岛上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地势险要,小岛比湖面高40多米,面水一侧多断岩,沿岛湖水深奥莫测。抚仙湖为拥有6.8公里沿湖岸线的孤山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2006年启动的孤山村小马沟、冯家湾旧村改造工程,将使孤山村形成购物一条街、餐饮一条街、娱乐一条街的旅游新村格局,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旅游新体验。由XX林大福集团投资3亿元,在沿湖建造别墅群、五星级酒店和一个大型综合水上娱乐设施项目的完成,将为孤山旅游品味的提升,孤山旅游品牌的打造提供良好条件。
4、市场潜力优势
孤山村的客源随着孤山风景区知名度的提升而连年猛增,如,1994年的游客人数为5万人次,2005年的游客人数达到70万人次⑤。从1994年至2005年短短的11年间旅游人次翻了14倍。
此外,据国家统计局XX调查总队消息,2007年XX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21.83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7.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4%。2007年XX市经济总量为1393.7亿元,XX市经济总量为495.5亿元,分别位居XX省各州市经济总量排名的第一和第三位;XX市的人均GDP为22479元,XX市的人均GDP为21925元,分别为居全省的第一和第二位。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XX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636.67元,比上年增长8.5%,总体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八大类消费支出“五增三降”。即:食品支出增加;衣着消费质量提高,支出增长;居住条件改善,居住支出大幅增加;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略增;交通和通讯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