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55.91 KB
- 文档页数:2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引言: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身上。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许多新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关于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成果。
一、非手术诊断技术的发展1.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子宫肌瘤诊断方法之一。
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提高分辨率和描绘清晰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传统B超已经逐渐被三维(3D)B超所取代,这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2. 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肌瘤筛查中的作用MRI能够提供更详尽、精确、全面的影像信息,且不受肢体肥胖和气腹等因素的影响。
它能够显示子宫肌瘤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近年来,在子宫肌瘤的初步筛查中,MRI已经证明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展。
二、手术治疗技术的进步1. 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传统的开放式子宫切除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缺陷,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得到推广。
其中尤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
该技术通过腹壁仅三个小孔进行操作,减少了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 子宫动脉栓塞(UAE)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突破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非手术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塞在子宫动脉输入供应肌瘤的血管中,释放栓塞物质,堵塞肿瘤的血液供应。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肌瘤体积,减轻相关症状,并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子宫动脉栓塞逐渐成为肌瘤保守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三、药物治疗新进展1. 黄体酮受体调节剂(SPRMs)的应用SPRMs是一类具有黄体酮受体亲和性的药物,通过抑制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和乳腺组织的作用来抑制肌瘤生长。
近年来,SPRMs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采用。
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可减轻月经不规律、压迫症状等不良反应。
2023年10月第9卷第10期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确诊率研究麦慕媛麦慕媛,,陈淑贞陈淑贞,,钟丽峰新会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广东江门529100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肌瘤实施经腹+经阴道超声的应用价值与确诊率。
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新会区妇幼保健院疑似子宫肌瘤患者80例设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给予经腹超声、阴道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金标准)与经腹超声+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经腹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能。
结果联合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96.25%、96.67%、95.00%)相较于经腹超声(62.50%、66.67%、50.00%)、阴道超声(77.50%、80.00%、7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15、71.573、15.340,P<0.05)。
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可大幅度提升对子宫肌瘤的确诊率。
关键词经腹超声;阴道超声;子宫肌瘤;确诊率中图分类号R445445..1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10.29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Confirmation Rate of Transabdominal Com⁃bine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Uterine FibroidsMAI Muyuan, CHEN Shuzhen, ZHONG Life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Xinhu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Jiangmen, Guangdong Province, 529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diagnosis rate of transabdominal +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for uterine fibroid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uterine fibroids in Xinhu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and January 2023 were set up as the study sample.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vaginal ultrasound, and a combination of both. The diag⁃nostic validity of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for uterine fibroids was calcul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hysteros⁃copy (gold standard) with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96.25%, 96.67%, 95.00%)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62.50%, 66.67%, 50.00%) an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77.50%, 80.00%,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4.015, 71.573, 15.340, P<0.05). Con⁃clusion Transabdominal combined with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can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uterine fibroids.Key words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Uterine fibroids; Diagnosis rate子宫肌瘤(fibroid)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统计病学最新数据显示我国30~50岁女性子宫肌瘤发病率约为30%[1-2]。
对比 CT扫描与经腹部 B超检查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CT扫描与经腹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7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即CT扫描对照组和腹部B超观,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两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子宫肌瘤诊断上,CT扫描和腹部B超均有着较优的诊断效果,准确性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但B超无辐射并且操作更加简便,可以将其作为子宫肌瘤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CT扫描;B超检查;子宫肌瘤;诊断效果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其主要是女性子宫平滑肌出现了组织增生,在30-50岁女性群体有着较为常见。
目前临床关于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和干细胞、遗传以及性激素水平有关。
子宫肌瘤患者症状表现众多,包括白带增多、月经异常以及下腹坠痛感等。
子宫肌瘤能够造成患者月经量增多以及经期延长,导致患者发生贫血。
子宫肌瘤在没有采取治疗的情况下会出现增大,压迫患者盆腔还有可能导致尿急、尿频以及便秘等,对患者身心健康具有较大影响,是威胁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1]。
早期检查并确诊子宫肌瘤对患者预后提升具有积极意义,腹部B超和CT扫描都是临床子宫肌瘤诊断常用检查方法,此次研究对两种方式的检查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7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
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年龄区间32-65岁,平均(48.47±3.81)岁;后者年龄区间33-66岁,平均(48.56±3.79)岁。
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对比未出现明显区别(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取CT扫描,患者在检查开始前先饮用500-1000mL水分保证膀胱充盈,将薄层、层距以及层厚分别设置为1mm、5mm、5mm,利用0.75准直螺距。
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发表时间:2016-06-13T10:36:47.18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作者:赵建霞
[导读] 将B超检查的方法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中,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确诊,在临床中应用意义重大。
赵建霞
黑龙江省绥滨县二九零农场医院黑龙江省绥滨县 1562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均35例。
对研究组患者应用B超方法检查,对参照组患者应用X线方法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检查方法,两组患者的诊断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B超检查的方法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中,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确诊,在临床中应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B超子宫肌瘤临床价值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越来越多,患病率逐渐上升,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常见病以及高发病之一。
子宫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在发病初期就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肿瘤会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不孕不育,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情诊断是子宫肌瘤治疗的关键环节,常规的诊断方法缺乏一定的准确率[1]。
本次实验选取7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中35例患者应用B超方法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
具体实验数据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35)和参照组(n=35)。
研究组的35例患者中最大年龄为53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6.5±1.3)岁;参照组的35例患者中最大年龄为55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7.5±1.5)岁。
对于本次实验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且签署同意书。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平均年龄等指标对比分析,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参照组检查方法
对参照组的35例患者应用X线方法检查。
医护人员热情接待前来就诊的患者,安排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主要为患者的生命体征各项指标检查,并且将检查数据详细准确记录。
医护人员嘱咐患者不要过度紧张,以免影响检查效果。
本次实验应用的X线拍片机的具体型号规格为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PLD5000B普通X线拍片机,医护人员帮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仰卧体位接受临床检查,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等,随即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检查,本次检查应用扫查的方式,将检查结果、异常情况等详细准确记录[2]。
1.2.2 研究组检查方法
研究组的35例患者应用B超方法检查。
医护人员首先要询问患者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性别、姓名、年龄等指标,为患者制定个人档案。
随即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对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常规生命体征指标检查之后安排患者进行B超检查,本次实验所应用的超声诊断仪的原产地为日本,仪器的具体规格型号为ALOKA-a-10,医护人员安排患者检查之前需要将诊断仪的相关参数指标予以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即为探头频率,将其调整为规定的范围值内即3.5MHz。
同时,在检查前半小时左右,医护人员嘱咐患者多饮用水,这有利于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并且饮用水以1000ml最适宜,待患者的膀胱处于绝对充盈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就可以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帮助患者采取正确仰卧位的姿势配合检查,这种检查方法的以患者的耻骨部位为检查起点,向患者耻骨周围进行检查,可以采取纵切面的检查方式,同时也可以根据检查需要采取多切面的检查方式,确保患者每一个部位均检查扫描到即可。
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格外关注患者子宫内是否出现肿瘤,子宫内部的回声情况,一旦发现肿瘤,即刻判断肿瘤的具体位置、体积大小等,将检查数据均予以记录,以便分析患者病情,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3]。
1.3 统计学处理
将7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实验数据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指标用%表示,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研究组患者应用B超方法进行检查,对参照组患者应用X线方法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4.29%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68.57%,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为具体实验数据。
表1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指标对比
3 讨论
根据临床调查实验发现,子宫肌瘤又可以被称为纤维肌瘤,属于良性肿瘤,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子宫出血现象以及下腹坠胀疼痛感,患者还会出现贫血、白带异常等情况,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病情诊断是关键环节。
本次实验选取70例子宫肌瘤患者,对其中35例患者应用B超方法检查(研究组),对另外35例患者应用X线方法检查(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超检查的图像分为不同种类,首先,低回声型。
患者子宫内的患病处与患者子宫内其余组织结构分别独立存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假囊性
回声,并且图像显示,病灶向外突出。
其次,中等回声。
这种情况主要是患者的子宫内存在肿瘤,从图像来看不但能够看见肿瘤的大小还包括肿瘤的边界情况。
第三,高回声型。
一般这种情况多表示患者子宫内存在体积较大肿瘤,并且肿瘤,并早已经出现钙化的情况并且病灶集中。
最后,混合回声型。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子宫缺血造成的,子宫内肿瘤大小会随着患者缺血情况而增大或者变小,病情发展容易诱发不同并发症。
B超检查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并且检出率较高,已经被越来越多患者及医护人员所认可[4]。
综上所述,将B超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燕君.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3(17):107-108.
[2]苏丽珍.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4(13):155-156.
[3]潘江.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12-212.
[4]伦凤森.B超与CT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卫生产业,2013(24):149-150.
[5]赵波.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7):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