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
- 格式:ppt
- 大小:758.00 KB
- 文档页数:62
铁血丰碑——从《上甘岭》看志愿军坑道防御作战(上)作者:窦超来源:《轻兵器》 2010年第23期□窦超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纪念。
拍摄于1956年的黑白影片《上甘岭》是我国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一部经典影片。
该片通过描写我志愿军的一个连队在上甘岭阵地上长达24天艰苦卓绝的作战,谱写了当年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中的英雄主义史诗。
今天,重温这部影片,我们在感受英雄主义震撼的同时,再来品味一下这场战役中,我志愿军在坑道防御方面的战术表现——影片《上甘岭》邀请了当年带领部队坚守597.9高地2号坑道14昼夜的134团4连指导员赵毛臣为军事顾问,因此该片在军事角度上非常考究。
本文从战役战术的角度来解读该片,旨在使大家对我志愿军坑道防御作战有一些认识,同时也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60周年的一种纪念。
本文仅从影片涉及的坑道防御作战的几个方面展开,对上甘岭战役的全貌不作描述。
坑道工事与表面阵地工事相配合影片开始时,我方阵地工事由7连坚守,该连主要依托表面阵地工事抗击敌人进攻,连续击退敌14次冲锋。
在抗击敌第1 5次冲锋时连长牺牲,指导员的眼睛被炸。
本片的主角部队——8连前来增援,也是依托表面阵地工事与敌激战。
这些表面阵地工事大部分设置在山脊的反斜面上,而并非在山脊的正面,这样我方人员可以隐蔽投弹,而敌方步兵的直射火力不能威胁到我方投弹手。
影片中看到,我军构筑的工事既有坑道工事也有表面阵地工事。
坑道工事是我军为了对抗敌优势空炮火力而创造出来的,但是在防御作战中并不能单纯依靠坑道作战,必须与表面阵地工事配合才能发挥威力。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作战形式通常是利用坑道避开敌强大的火力,依托表面阵地工事在后方炮火支援下以短兵火力打击进攻之敌。
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坑道是保存自己的手段,依托表面阵地工事打击进攻之敌才是有效歼敌的手段。
影片中,8连先是在阵地上展开1个排的兵力,将其余兵力隐蔽在坑道内待机。
当阵地上人员伤亡过大、形势危急时,连长张忠发调7班上阵地增援,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近日,中国中央军委某副主席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
此举引起韩国许多政客和媒体哇哇大叫,说什么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不是正义战争,更有甚者还提出要中国道歉。
中国国内也有很多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有人说抗美援朝是错误的,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如此等等;另外对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负也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没有打赢,因为中国伤亡更大......真是众说纷纭。
韩国有些人说,朝鲜战争是朝鲜方面发起的,这场战争导致近300万人伤亡,所以中国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是错误的。
这简直是瞎扯淡!朝鲜战争是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政权(当时韩国称其为北韩)发动对韩国李承晚政权(当时朝鲜称其为南朝鲜)的攻击,这是没有争议的客观历史。
但金日成发动的朝鲜战争是朝鲜内部一个政权消灭另一个政权(朝鲜称为非法政权)的国内战争,是以统一朝鲜半岛为目的的国内战争(朝鲜称为革命战争)。
这种国内战争在北南双方看来有不同的色彩:朝鲜方面认为是正义的,韩国方面则认为是非正义的;而在国际社会看来,朝鲜国内战争无所谓正义、非正义,因为朝鲜内战是国内矛盾的产物,这种国内战争并不直接影响国际秩序,因此国际社会无权干涉,只能等待战争的最终结果。
如果朝鲜战争持续一段时间后,双方谁也无法消灭对方,最后都不愿意再打了,于是战争的双方都向国际社会提出维和请求,这时国际社会才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悍然驱使15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全面卷入了朝鲜战争,美国作为朝鲜境外的势力介入朝鲜战争并不是劝和或者维和,而是帮助战争的一方攻打另一方,因此当时美国杜鲁门政府介入朝鲜战争是非正义的,是侵略行为(虽然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但终究改变不了侵略的性质,即使美国能纠集100或者200个国家参战也一样)。
美国侵略了谁?美国侵略了朝鲜(即韩国方面所指的北韩),因为金日成政权认为朝鲜拥有整个朝鲜半岛的主权,而当时的“三八线”只是停火线或者说实际控制线,并不是两个合法政权的分界线(当时的情形与现在朝鲜和韩国都加入联合国以后的情形自然不同),美国在没有得到朝鲜允许的情况下派兵朝鲜半岛就构成了对朝鲜政权的侵略,何况美国还是帮助韩国打朝鲜呢?但是,中国的抗美援朝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美国在宣布派兵入朝参战的同时,悍然宣布其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并公然宣称要阻止中国大陆解放台湾。
《朝鲜战争》读后感3篇《朝鲜战争》读后感1建国初期,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了一批批舍生忘死、一往无前的战士,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撕破了这片土地黎明前的黑暗。
烈士们的身躯虽然倒下,但英魂永不灭!带着抗美援朝还未散去的硝烟,在鲜红的党旗下,中国人民一步一步迈得更加坚实而坚定。
凭借着一双双勤劳的双手,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日益体现出大国情怀和大国担当。
到如今,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文化财富,像是为我们新一代青年所准备的礼物。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我们可以尽情享用。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啊,仿佛正从沉睡中苏醒,正期等着新一代的我们破茧而出、振翅奋飞。
今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令人心头笼罩上了惶恐不安的阴霾。
在这场全球性的灾难面前,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展现出了应有的担当和奉献,像“后浪”勃发生机。
我们,是后浪,也是铁路人,在铁路这片海域中,我们翻涌澎湃。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这一战略目标像灯塔指引着我们的航向。
我是一簇浪花,为铁路奔涌而来。
复工复产以来,我投入到渝怀铁路涪秀二线的改造工程中,有缘相识郁山。
郁山,郁者,葱茂繁盛也;山者,险峻挺拔也。
晨初日隐,万物复苏,鸟曲虫鸣。
待薄雾起,攀附群山而上,渐隐于翠色之中。
农家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相闻,枇杷浸黄,桃李满枝,果香醉人。
这就是郁山,是我远行而来的工作地。
郁山变电所交通较为不便,由于其地质构造的原因,绝大部分改造所需的材料和设备,都靠人力完成。
凹凸不平的道路,蚊虫的叮咬,烈日的暴晒,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中,郁山变电所的改造工程显得格外艰难。
但是每天早起,上下班越野锻炼,午饭前后爬山,沐浴充足的日光,远离城市喧嚣,吐纳清新空气,却也实现了父母对我的“健康期待”。
工作环境的确艰苦,可是当看见值班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地坚守时,看着民工阿姨们头顶烈日、脚踏碎石抬着重达几百斤的集中接地箱时,感动已在催化我这“后浪”前行。
60年后志愿军老战士再跨鸭绿江作者:殷孜涵来源:《侨园》2010年第06期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60周年,4月12日,来自郑州的全国首家“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宋”的22位老战士跨吐鸭绿江大桥,踏上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朝鲜土地,冒雨重访鸭绿江断桥4月的丹东市乍暖还寒,12日下午,丹东市的鸭绿江断桥旁走来了22位身穿军装、胸带奖章的老人。
雨中,军乐团反复演奏老人们熟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站在断桥前,这些来自郑州“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以下简称“老战士之家”)的志愿军老战士感慨良多。
抚摸着断桥旁矗立的两门大炮,83岁的祝子清老人眼睛湿润了。
赴朝作战前,祝子清和六十军高射炮营的战友们在这里守桥半个月,这两门大炮就是他和战友们用过的。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越过三八线占领了平壤。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入朝后的第一仗,后来,这一天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日本人在1909年修建的鸭绿江铁路桥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桥,为切断中方供给线,1950年11月8日美军炸断了这座近千米的铁路桥,中方所剩的四孔残桥保留至今。
1993年鸭绿江断桥被重新维修开发利用,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区。
祝子清老人告诉记者,那时,丹东是中国志愿军的大后方。
很多物资要从这里运到前方。
鸭绿江第一座大桥被炸断同时,与其相邻的第二座大桥也遭受了严重创伤,祝子清和战友们的任务就是用高射炮射击敌人的飞机。
今年4月12日,朝鲜正式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新的目的地国家,”老战士之家”是首批通过丹东口岸赴朝的志愿军,他们受到了丹东市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
当年,他们从鸭绿江大桥凯旋回国时,丹东人民欢迎的盛况犹在眼前。
近六十年过去了,昔日一片废墟的丹东已经变成了一座美丽的城市。
站在江畔远眺,江中间的鸭绿江断桥桥墩静静矗立。
丹东对面的朝鲜隐约可见。
孝女替父寻找战友这些赴朝的志愿军老战士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有76岁,促成他们此行的是“老战士之家”的创办者张爱兰。
作者: 习伟
作者机构: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
出版物刊名: 前线
页码: 50-52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8期
主题词: 抗美援朝战争 当代价值 历史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朝鲜人民军 纪念 中国共产党人民志愿军
摘要:六十多年前,刚刚夺取全圈政权的中国共产党为保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为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为支援邻圈抗击帝斟主义侵略,毅然决定出兵朝鲜。
中圈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与以美闰为首的17圈联军进行了两年零九个月的反复较量,最终迫使对手选择停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朝鲜战争究竟谁是真正的赢家?在当代战争史上,朝鲜战争打了3年多,规模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
由双方内战到多方卷入,最后形成东西两大阵营对垒,伤亡上百万。
从地理态势的结果上说,这场战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金日成首先越过三八线挑起战火,让多国参与付出了伤亡上百万的代价,战争结束时朝韩双方又回到三八线的初始状态。
朝鲜战争给中国留下了沉重的遗产和教训,对后世的启迪也是巨大的。
从战争结局上来看,中国似乎是赢家,但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除了人员伤亡,在经济上也付出很大的代价。
而影响深远的是中美两国的关系,战争使得中美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反而陷入了尖锐的对抗,经过长期的努力才逐渐步入正轨。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19日,中国派出志愿军渡过鸭绿江支援朝鲜。
直到1953年7月27日,中朝与由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
在这场持续了三年的战争中,对阵双方死伤人数至今没有权威的说法,但在战俘方面,志愿军被俘2.2万余人(朝鲜人民军俘虏另计),经过一轮艰苦的“说服”工作,返回中国大陆的志愿军有七千多人,另有1.4万多人选择去了台湾。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经60年了,中国政府通过不同渠道公布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伤亡数字。
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对于志愿军的伤亡人数仍然存在争议。
官方数字显示:志愿军伤亡人数为40.86万人,其中战死14.36万人、战伤25.2万人、病死1.3万人。
而维基百科英文版上显示的志愿军伤亡人数远高于官方数字,其战死人数最大值估计不低于40万人。
维基百科英文版也评估朝鲜人民军战死最大值估计不低于50万人,而朝方公布的阵亡人数为21.5万人,负伤人数为30.3万人,失踪或被俘10.1万人。
美国在整个战争中,共计阵亡33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600人,负伤103248人,被俘后遣返3746人,另外尚有8142人失踪。
根据美国公开的数字,韩国共损失1312836人,其中阵亡415004人,伤残425868人,失踪459428人,被俘12536人。
霍英东为抗美援朝做了什么?2019-08-10提起霍英东先⽣为国家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的重⼤贡献,⼤家⽿熟能详。然⽽,霍⽼抗美援朝的另⼀段功绩却鲜为⼈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霍英东海⽔运输最多的物资是⿊铁⽪,这些⿊铁⽪关系抗美援朝战争的⼤局。2010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在我们纪念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同时,我们也应铭记这位为抗美援朝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物,已故的原第⼗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
中国⼈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写的《抗美援朝后勤经验总结》⼀书提供的历史资料表明,这些⿊铁⽪主要⽤来做汽油桶。当时国内因⽆铁⽪制桶,⼜没有地⽅购买,造成⽆法将汽油运到朝鲜战场的严重恐慌局⾯,当年进⼝⼤量⿊铁⽪成为关系战争全局的军事和政治任务。霍英东的船队在短短⼏星期内运输了数千吨国内急需的⿊铁⽪。
霍英东运输⿊铁⽪最多,最⾟苦霍英东说,抗美援朝时期的海上运输,运输最多的东西,就是铁⽪。铁⽪有两种:⼀种是⽩铁⽪,⼀种是⿊铁⽪。何谓⽩铁⽪,何谓⿊铁⽪,以及其各有何种⽤途,笔者不曾了解。霍英东也搞不清楚他们运送的铁⽪做了什么,他只是说,装卸铁⽪是最⾟苦的,当时没什么先进的装卸⼯具,铁⽪很重,就靠⼈⼯扛。
笔者了解到⼀件⿊铁⽪重约⼀吨,搬运⼯⼈⽆法整件装船。为了搬运的⽅便和迅速,霍英东决定把这些铁⽪改装成⼆百⽄左右的⼩件。这样每次运输⿊铁⽪前,⾸先要完成的重要⼯作是把⼤摞的⿊铁⽪分开,⼀吨重的⼀件,⿊铁⽪分为⼗摞,使每个搬运⼯都能扛起上船。
搬运⿊铁⽪很⾟苦,⼆百多⽄的分量压得搬运⼯⼈直不起腰来。肩膀和后背也容易被磨破,因此,霍英东付出的搬运费要⽐搬运其他货物多;但是霍英东获取的运输费却要⽐运输其他货物少得多。因为,霍英东取得的运输费是按货物价格⼀定的百分⽐确定的。⿊铁⽪与其他的货物相⽐,相同重量的价格要⽐其他的货物低得多;⽽获取运输费的百分⽐却差不多,顶多是货物价格的20%。所以,运输⿊铁⽪是获利最少的货物。
有⽆⿊铁⽪制桶运油成为志愿军油料供应关键运送这些铁⽪做什么⽤?⼤家闲谈时想了想说,估计可能是⽤来做钢盔。但笔者翻阅抗美援朝时期的许多图⽚,却很少看到志愿军战⼠戴头盔。
朝鲜战争停战60年,各国伤亡人数是多少?2013-07-25 15:03 知识伯乐|分类:其他社会话题|浏览5681次民族内战,后美、苏、中国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入侵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导读:被埋没50年朝鲜战争伤亡数据朝鲜战争已经停战60周年,但是各国伤亡的人数到底是多少呢?让我们来细数各国伤亡报告:中国人民志愿军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000余人。
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000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400余人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
如此可以确定,加上失踪,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战斗损失390,000余人。
除战斗损失外,医院还收治过患病住院的军民450,000余人次,其中病亡者13,000余人,加上阵亡、因伤救治无效死亡等明确死亡者和失踪后估计已死亡者,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0,000余人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牺牲。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讲话稿5篇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精髓,具有震撼人心的硬核力量。
自古以来,革命英雄主义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大地上“一时多少豪杰”。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涌现了数不胜数的英雄,昂扬起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讲话稿5篇,供大家参考。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讲话稿(1)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荧屏上的画面,网络上的资料,还有那铭刻的石碑——无不让我惊讶!这样一场战役,这样一场国与国之间帮助的战役,伤亡竟有36万余人!来自东方之都的中国血液,铺撒在如今飞速发展、朝鲜的国土上!惊讶之余,我也为中国自豪着。
有多久,看到关于中国的字眼,都会不自觉的微笑;有多久,体味祖国千疮百孔,会泪眼朦胧;有多久,看到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国际伸出救援之手,会心生感触;有多久,每每见到那飘扬在世界还有那宇宙中的红旗而骄傲、自豪?这个数字没有界限,因为我是中国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履行着作为国人的义务、领略着作为国人的祖国山川美好!这一刻,有多想赞美祖国——赞美您的博爱:在中国复苏还没有多久时,便站在了正义的角度,去帮助;这一刻,有多想缅怀先烈——正是因为那洒在异乡的红色血液,辉映着故国美好的前程!这一刻,有多想高声说上一句——朝鲜,勿忘·勿忘中国,那个60年前为你们领土而付出的国度!洒在朝鲜土地上的鲜血,留在祖国心中的名字。
烈士们用握紧枪的双手,守护着另一方国土。
尽管,那土地上没有我们端庄的方块字、没有我们熟悉的中国话,但我们仍然为它的兴旺而骄傲,为它的沉寂而不平!因为,60年风霜雪雨,中国与朝鲜从未忘记!中国,从未忘记。
从未忘记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送打糕的阿妈尼;中国,从未忘记。
从未忘记那水火两重天里,飘动的、声势的浩荡!那是朝鲜人民对中国的赤诚,那是对英雄的赞歌!朝鲜,从未忘记。
不论是今天的中朝友谊,还是昨日的鲜血遍地。
朝鲜,用它的旗帜辉映着东方——中国,生死兄弟!一份用几十万生命构筑的友谊,一篇用朝鲜新纪元换来的历史足迹。
云山初交锋——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介绍之一战局急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4个主力军(38军、39军、40军、42军)相继跨江入朝,踏上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新战场。
遵照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志愿军司令部采取的作战方针是:以积极防御为主,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以反击、袭击、伏击歼灭与消耗敌人有生力量。
大致部署为:由西向东,按照39军、40军、38军、42军的顺序,在龟城、泰川、宁边、球场、德川、宁远、社仓里、老五里一线组织防御,制止敌人进攻,稳定战局,为尔后反攻创造条件。
志愿军第39军遵照这一部署,昼伏夜行,迅速秘密地向龟城、泰川地区开进,至10月24日晚,军主力已到达预定地区集结。
然而,“联合国军”推进的速度比我军预计的要快。
就在志愿军主力入朝的同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平壤沦陷了,形势越来越严峻。
由于志愿军是昼伏夜行,秘密开进,骄横的侵略军丝毫没有察觉,也根本没有料到中国会出兵参战,他们认为已经进入了军事上的空白之地,所以毫无顾忌地长驱直入、分兵冒进,以南朝鲜军为先导,美英军殿后,向中朝边境高速推进,企图在“感恩节”(当年是月3日)前占领全朝鲜。
月日,西线的南朝鲜8师、1师已进至宁远、宁边地区,到达了志愿军预定的设防地区。
南朝鲜6师已进至熙川地区,超过了我预定设防地区。
美24师、英27旅也已渡过清川江,正向泰川、定州逼近。
东线的南朝鲜1军团已越过老五里、洪原地区,美第10军正在东海岸的元山港、利元港准备登陆。
鉴于敌人进展迅速的情况和分兵冒进的弱点,中央军委及时指示志愿军要赶快捕捉战机,“此时是趁敌冒进,各个击破,歼敌1、2个伪军师,争取打好出国第一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
”据此,志愿军司令部果断放弃原定计划,改取“从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朱晓明编者按: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纪念日。
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祖国、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
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人怎么看中国抗美援朝朝鲜战争韩国评价中国:韩国教科书如何看抗美援朝朝鲜战争爆发至今已60余年,其背后中国、美国、苏联等大国的在这场战争中的真实角色,也已越来越清晰。
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韩国人又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呢?尤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抗美援朝”的呢?韩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在韩国教科书中,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并挟苏联之命令迫使中国在美国参战时出兵,中国并不积极支持金日成的军事计划。
这种说法还是较为客观的,也未引起韩国人对中国的强烈的反感。
但许多韩国民众认为,中国的介入加速了朝鲜半岛的分裂,一直认为中国阻碍着朝鲜半岛的统一。
韩国教科书认为是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韩国并不赞同休战教科书是塑造民众认知的重要媒介,要了解韩国人对朝鲜战争的看法,韩国教科书是一个极佳的窗口。
韩国教科书一般把“朝鲜战争”称作“6·25战争”,称金日成率先发动战争南侵:“1950年6月25日,北韩发动全面战争。
四天后占领首尔,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底攻入韩国……另一方面,战争刚一爆发,联合国即通过决议,由美国主导成立联合国军介入战争。
韩国军与联合国军在8月初在洛东江一线开始反击。
仁川登陆扭转了战局,9月28日韩国军和联合国军夺取首尔,此后立即突破三八线,并继续向北韩进攻,致使元山、平壤陷入,10月末进攻与中国接壤的鸭绿江边。
”“‘6·25’战争已经为了一场国际战争,世界各国担心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美国方面解除了积极主张战争扩大化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力图结束战争。
1951年6月,苏联在联合国提出休战,美国同意在联合国军和共产军之间展开休战会谈。
对此,韩国政府表示反对,主张北进统一。
协商持续进行……一直到两年以后的1953年7月才签署停战协定。
”中韩建交前后,韩国媒体曾一度要求中国就“抗美援朝”这段历史向韩国道歉彭德怀与金日成(图),朝鲜战争前苏联和中国对朝鲜的支持(表,翻译见下图)中国教科书一般把朝鲜战争描述成南方首先侵犯北方,现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称:“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2013年中考周年大事(年尾数为3、8的周年大事)一、中国古代史部分1、赤壁之战1805周年纪念。
208年,赤壁之战。
2、淝水之战1630周年纪念。
383年,淝水之战。
3、隋亡唐兴1395周年纪念。
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
4、元亡明兴645周年纪念。
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灭亡。
5、清朝统一台湾330周年纪念。
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
二、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定都天京160周年纪念。
1853年,太平军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2、戊戌变法115周年纪念。
1898年,戊戌变法。
3、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95周年纪念。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4、井冈山会师85周年纪念。
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
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开始80周年纪念。
1933年10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6、台儿庄战役75周年纪念。
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
7、三大战役开始65周年纪念。
1948年9月,三大战役开始。
8、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9、“一五计划”开始实施60周年纪念。
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60周年纪念。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55周年纪念。
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2、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40周年纪念。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1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周年纪念。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4、“汪辜会谈”20周年纪念。
1993年,“汪辜会谈”。
15、“神舟五号”成功发射10周年纪念。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三、世界史部分1、“光荣革命”325周年纪念。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建立。
独家视点:抗美援朝与“韩战” 启示录 今年是朝鲜战争爆发60周年和抗美援朝胜利57周年,特撰写此文以纪念。实际上,抗美援朝并不完全代表了朝鲜战争,朝鲜战争包括北南朝鲜内战、美国和联合国军发动的“韩战”、中国的抗美援朝这三个主要部份。 目前,美韩在黄海军演风波正在升级转向,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和防长盖茨60年来首度同时访韩探访“三八线”,美军太平洋舰队“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准备在日本海参与更大规模军演,朝鲜半岛局势愈发紧张, 其实,中美黄海对峙不过是朝鲜战争以后中美长期角力的一个缩影,抗美援朝早已结束,但“韩战”从未停止,只是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美韩军演正是为了“悼念韩战”! 朝鲜半岛是亚洲的火药桶,保持高压和紧张,是美国从中谋利的需要,但不大可能会再爆发战争,因为对抗升级扩大的后果对谁都没有好处。 国无防不立,研究战争,学习战争,剖析过去的战争,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是每一个中国军人应有的职责和意识。我们可以不打仗,但我们不能怕打仗;我们不能穷兵黩武,但我们不能不尚武! 一、朝鲜内战由来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7个师大举越过“三八”线,朝鲜内战由此爆发。朝鲜内战的根源是冷战背景下,苏联支持的北朝鲜金日成政府,和美国支持的南朝鲜李承晚政府长期严重对立,冲突不断升级的结果。 当时,中苏力主北南朝鲜避免冲突,并正在共同探讨和积极准备解放台湾。由于1949年6月11日李承晚公开宣称要毁灭北朝鲜,使金日成很紧张。1950年1月5日和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放了一个“烟雾弹”,公开声明宣称美国的安全线既不包括台湾也不包括朝鲜,美不会为保护这些地区采取直接的军事行动。结果,金日成中计了,他1月17日决定先发制人,斯大林也倾向统一朝鲜,并对北朝鲜进行了秘密有偿军事援助。中国对此是疑虑重重,金日成却信心百倍,斯大林耍了个花招称开战须毛泽东同意,中国意外担责却难以阻止。所以,朝鲜内战爆发是金日成自峙有苏联支持和中国作强邻,过于自信,误判了美国,而率先发动的。 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并令其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毫无疑问,当时毛泽东是不希望爆发朝鲜战争的,但因为斯大林的态度,没能阻止住金日成。毛泽东认为斯大林和金日成犯了极大的错误,特别是美国干涉横生枝节,使解放台湾计划被迫搁浅,成为他终生遗憾。毛泽东曾极其不满地公开指责苏联鼓励朝鲜内战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国夺取台湾。 二、美军登陆仁川,战争扩大 朝鲜爆发后,显然无疑于救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命,中国被迫将战略重点从进攻台湾转向东北防御。7月13日,中国决定从各省调兵25.5万人组成东北边防军,由邓华率领战略预备队和42军,由河南开赴鸭绿江边防范。 朝鲜人民军一开始打得非常顺利,6月28日就解放了汉城,李承晚政权摇摇欲坠。美国坐不住了,6月30日,又派陆军第8集团军直接参与地面作战。随后又操纵联合国,要挟英、法、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等16国出兵,组成“联合国军”,由美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任总司令。朝鲜内战由此升级为朝鲜战争,美及“联合国军”所称的“韩战”也正式开始。 到8月份,朝鲜人民军已解放了朝鲜90%以上领土,迫使美李军退守洛东江以东的大丘、釜山一隅。斯大林和金日成是高度乐观,毛泽东是非常冷静而镇定。 8月23日,我总参作战室几位参谋根据战争进程、美军动向以及朝鲜地形研判美军很可能要在仁川登陆,将朝鲜半岛拦腰截断,包围人民军。同时,他们分析9月15日是大潮,美军选择这一天登陆可能最大。毛泽东对此早有预料,8月5日他就命令东北边防军务必在8月份完成战争准备,以防不测;8月18日,他再次要求务必在9月底前完成一切准备。8月23日,毛泽东在菊香书屋听取了周恩来和雷英夫关于美军很可能要在仁川登陆的汇报后,立即命令情报部门严密注视;立即把看法通报斯大林和金日成,并希望人民军后撤和在仁川作防守准备;立即通知东北边防军13兵团进入战备状态。三道命令由周恩来亲自布置实施,但显然根本没引起斯大林和金日成重视。 果然,9月15日,美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并在半个月后占领汉城。10月1日,美李军不顾中国的警告,大举越过“三八”线,妄图迅速吞并朝鲜,扬言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并屯兵鸭绿江边,对中国虎视眈眈。 可见,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和金日成只顾进攻不管防御,被美军出其不意反败为胜,而我国我军的应对和研判是及时准确的。 三、中国出兵始末 10月1日,北朝鲜外相朴宪永携金日成亲笔信飞到北京,恳请中国出兵。同一天,美李军越过“三八”线,麦克阿瑟命令第8集团军攻占平壤。正是在这种万分危急情况下,当晚召开了政治局紧急会议,与会多数人不赞成出兵,主要是说国内刚打完仗困难多,再就是我军装备与美军相比太悬殊。毛泽东说:你们讲的有道理,可是人家有困难,我们旁观看着,心里不好受啊! 3日凌晨1时,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请印度政府转达中国对美国的警告,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不能不管。但美国置之不理,还威胁将会使用核武器对付中国。 本来毛泽东原定让爱将林彪挂帅赴朝,但林彪却反对出兵朝鲜,他怕死怕苦怕输,托词有病不肯去,使毛泽东十分恼火。5日,毛泽东决定改调彭德怀去,下午在颐年堂会议,彭德怀坚决支持毛泽东出兵朝鲜的主张。他说:出兵援朝必要,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边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如美占了朝鲜,将来问题会更复杂,迟打不如早打。彭并同意挂帅出征,正是临危受命,令毛泽东很感动,“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出兵的时间定在10月15日。8日,毛泽东发布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 军,辖13兵团(指挥员为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的38、39、40、42军及炮1、2、8师,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参谋长解方;以东北军区为后方基地,东北军区司令兼政委高岗指挥并负责保障。 当时美李军共40万,飞机1千多架,军舰3百多艘,而我军基本无空军和海军,但10月13日我政治局毅然决定必须立即出兵。15日起平壤告急危在旦夕,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原拟称支援军,后采纳黄炎培先生建议改称志愿军)第42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县)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抗美援朝正式开始。 中国当时下决心出兵和头号强国美国打,是在斯大林不肯提供空军支援的情况下独立作出的,的确冒了极大的风险,自身困难也确实很大很多。但毛泽东力排众议,坚决出兵,既体现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更反映出中国人不信邪,敢于摸老虎屁股的民族精神和勇气。事实证明,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同时也是保家卫国,是非常正确、及时和必要的!
2.抗美援朝同步练习 (限时3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某班同学准备出一期主题图片展。
以下图片可作为展品的有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①邱少云②董存瑞③黄继光④雷锋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黄继光邱少云A. 进军大别山B. 抗美援朝C. 西藏和平解放D. 大炼钢铁运动4.彭德怀曾在一个重要报告中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占领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里的“它”是指()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C. 抗日战争的胜利D. 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5.“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
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英雄是A. 黄继光B. 毛岸英C. 邱少云D. 罗盛教6.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
”这个停战协定是指()A. 《淞沪停战协B. 《双十协定》C. 《停战协定》D. 《朝鲜停战协定》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首荡气回肠的歌曲把我们带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你写篇社论,你会写①粉碎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④显示了美国的实力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抗美援朝时期,哪些英雄以自己的行动体现出这一宝贵品质?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焦裕禄④雷锋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9.下图照片首次发表在1951年《解放军画报》第四期的扉页上,从此成为抗美援朝的标志。
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活动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活动,回顾那段艰苦卓越的历史。
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抗美援朝的重要意义以及我们应当怀揣的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20世纪50年代勇敢地与美国及其盟友进行的一场正义斗争。
这场战争以我们的胜利告终,不仅维护了朝鲜的独立和完整,也捍卫了国际和平与正义。
胜利的结果不仅对我们自身具有深远意义,更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维护和平与公正的典范。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体现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意志的力量。
当时,数以万计的优秀华夏儿女自愿投身于战斗,为了保卫公义而英勇奋斗,为了维护和平而不畏艰险。
他们穿越寒冷的长白山,踏过艰险的鸭绿江,无论在枪林弹雨中或严寒酷暑下,他们始终不屈不挠,坚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危,义无反顾地奋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凝聚力,也展现了我国军队的素质和实力。
在战时困境中,我们军队以高昂的士气、过硬的技术和迅猛的反击打击了入侵者,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在这场战争中,我们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智慧,也展示了我们军队的纪律和作战能力。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抗美援朝战争用鲜血和生命向我们证明了和平的宝贵。
其次,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始终维护和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最后,我们要传承抗美援朝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
让我们今天怀着对抗美援朝的英雄们深深的敬意,怀着对和平守护者的崇高嘉许,共同祝贺抗美援朝胜利纪念活动的成功。
让我们永远怀揣抗美援朝的胜利,永远怀揣和平的希望,共同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