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路
- 格式:ppt
- 大小:6.82 MB
- 文档页数:11
《美丽的小路》教学案例及反思(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2022-12-12《美丽的小路》教学案例及反思(精选14篇)《美丽的小路》教学案例及反思篇1【教学案例】一、游戏导入,复习生字词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1课的生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美丽的小路》。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介绍一下你的识记方法。
二、自读课文,感受小路的美1、同学们的生字记得真好,小鸭要请我们到他家做客了。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还有哪些小伙伴和我们一起去鸭先生家做客呢?3、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45页自由把课文朗读一遍,边读边想:到小鸭家做客你看到了什么?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到小鸭家做客你看到了什么?课件:美丽的小路6、这条小路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
7、指导朗读第一段。
8、这么美的小路上,瞧,我们的小伙伴也来了,他们在说些什么?鹿先生是怎么说的?过渡语: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你有什么感受?是啊,这么美的环境,我们多么开心、幸福啊!我们一起来唱首幸福拍手歌吧!三、课间游戏:歌曲《幸福拍手歌》四、细读课文,感知小路被破坏的原因过渡语:多美的小路啊,朋友们都喜欢在这里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不了多就,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在小路上嗡嗡的飞来飞去,美丽的小路不见了。
你看到这条堆满垃圾的小路,你想说些什么呢?五、朗读我们的小伙伴他们说了些什么呢?现在请你选择你喜欢的小伙伴,读一读他说的话?1、指导朗读:课件: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美丽的小路哪去了!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2、师独白,学生分组角色朗读。
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⑴指名表演,学生评价。
⑵学生提问。
六、略读课文,感知美丽的小路找回的过程1、师过渡语: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2、指名回答。
3、师引读。
4、同学们,鸭先生门前的小路有恢复了以前的美丽,我们这条小路还要怎样打扮打扮才漂亮呢?老师想把自己的这朵鲜花献给这条小路,有谁也愿意把你的鲜花献给小路呢?听,我听见花儿在说悄悄话呢?七、延伸1、过渡:环保小卫士们,这条小路在你们的打扮下,多美啊!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小路,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篇课文,你觉得你以后会怎样做?【反思】这是我上《美丽的小路》时的教案,在教学设计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整体把握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从感知美、体验美、奉献美三个方面设计教学。
《美丽的小路》教案《美丽的小路》教案15篇《美丽的小路》教案1教学课题:《美丽的小路》作者简况:姓名:郑碧,性别:女,职称:小学教师,学历:本科,单位:层台镇教育管理中心。
教学理论依据:这篇文章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她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要养成良好地卫生习惯,不美的卫生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地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
教师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引导学生对照着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渗透《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条款。
2、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小动物们面对小路“失”与“回”的不同心情,树立保护环境靠大家的观念,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受美丽整洁的环境能让人们心情舒畅。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读出疑问句、感叹句的语气;树立保护环境靠大家的观念。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条款。
教学过程:一、自读识字1、自学(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①、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②、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2、识字(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
②、再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
学生练读。
③、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
一年级《美丽的小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美丽”、“小路”等词语;(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3)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小路的特点;(2)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3)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美好事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理解生字词;(2)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3)通过讨论、展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2)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美丽的小路》全文,生字词卡片,图片,多媒体设备等;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设备,黑板,投影仪等;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设备,生字词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路的特点;(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美丽小路的看法;(3)引入课文《美丽的小路》,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故事情节。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和理解;(2)用生字词造句,巩固所学知识;(3)进行生字词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应用;(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美好事物。
2.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自己心中的美丽小路;(3)以“我眼中的美丽小路”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语文优质课《美丽的小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美丽的小路》。
学生能够认识和掌握生字词。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学生能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美丽的小路》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和环境保护的短文。
课文通过描述小路上的美丽景色,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小路”、“树林”、“花丛”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思考美丽的景色对人们的重要性。
3.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3 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内容,如小路上的美丽景色、环境保护等。
3.4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字词,可以通过游戏、组词等方式进行。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4.2 学生讨论评价: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以及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4.3 学生生字词掌握评价:评价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美丽景色的小作文。
5.2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字词,制作海报或小报,展示生字词的用法和意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6.2 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美丽景色。
使用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生字词。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朗读比赛: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培养朗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表演和口语表达能力。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一年级《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优秀5篇)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篇一小学语文第二册《美丽的小路》是一篇环保性文章,它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万物生灵的生存都需要一个美的环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不能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
文章的篇幅精美短小而意味深长。
如何在这简短的语言文字中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关注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的发展,在安排教学时,我作了以下一些设想:自主探究培养良好的人文态度这篇课文不光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还配有漂亮的画面,早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他们课前已拼读过的情况下,我让他们自提问题、自主探究。
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很有价值。
如:兔姑娘和鹿先生第一次走过美丽的小路为什么要轻轻地慢慢地?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呢?那么多的垃圾是哪里来的?这时我就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解决问题。
学生们积极投入,或自读自悟,或同桌交流,或小组讨论,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参与中还培养了学生自主、自信、善于合作、乐于共处的良好品质,这也正是未来高素质人才所必备的人文素养。
以读为本感受语言的优美与活力《美丽的小路》这篇课文具有对话多,生动有趣、情感变化大的特点。
对话语言丰富有趣,如:啊,多美的小路啊!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我设计了多种朗读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1、让学生在文中分别找出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的几次说话。
2、与学生讨论兔姑娘、鹿先生、鸭先生两次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这时学生兴趣昂然,主动参与讨论,因为每个人都想扮演角色,学习的兴趣大大被激发了,再加上教师的指导,效果非常好。
教师的指导如下:读兔姑娘、鹿先生第一次的话时,语调要稍高一点,要用亲切、赞美的语气来读,让人听了仿佛眼前也出现了一条美丽的小路读兔姑娘、鹿先生第二次的话时,语速要快一点,要读出急切而又惋惜的语气。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简介《美丽的小路》是一篇优美动人的散文,它描绘了一条风景如画的小路,蜿蜒曲折,令人心驰神往。
于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对这篇经典文章进行分析教学。
教学过程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笔者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中包括:“归纳- 演绎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演讲法”等等。
在归纳- 演绎法过程中,首先由学生自我了解什么是“美”,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美”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学生个体与群体交换与融合,来锤炼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后通过让学生自己审视这个题材,带引学生感受这篇《美丽的小路》。
在启发式教学法过程中,则是首先抛出一个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弄清呼之欲出的问题,再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结合问题的相对证据来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探究实际世界的法则,最终体验发现有些问题需要多视角、多方法的相互印证来得出结论。
其中,笔者采用了一些情境设计的模拟性实验,通过一些教育游戏,如轮流做出东西、速度比赛等来深化学生对“美丽小路”的理解。
在互动演讲法过程中,笔者通过积极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促进学生的讲述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分组之后,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分析、解读和解释,并通过对同伴的网络反馈进行讨论,使每个学生从被动地思考到主动思考,从而在思考过程中得到了提高。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了语文教育中学科的重要性。
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日益丰富,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而我们的教育思路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紧紧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尽可能地灵活运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开展多样化、广泛化的教育活动。
要想实现“培育终身学习者”的目标,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有很强的科学化思维、实验性的研究,我相信,在这样的方法论指引下,学生更容易掌握一门学科,并在实际操作中展现出超时性思维、主动性思维等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