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
- 格式:docx
- 大小:38.85 KB
- 文档页数:6
《苗岭的早晨》教案通用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音乐与自然》中的《苗岭的早晨》。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歌曲《苗岭的早晨》的学唱、音乐欣赏和音乐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地演唱。
2. 培养学生对苗族音乐风格的认识,了解苗族音乐特点及其与生活的关系。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歌曲《苗岭的早晨》的旋律和歌词学习,苗族音乐风格的认识。
教学难点:歌曲中苗族音乐特色的掌握,如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苗族风土人情图片,让学生感受苗族的自然风光和民俗特色,引导学生关注苗族音乐。
2. 歌曲学习(10分钟) a. 播放歌曲《苗岭的早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c.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
a. 出示乐理知识题目,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节奏。
b. 示例演唱,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
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 音乐欣赏(10分钟)
a. 欣赏歌曲《苗岭的早晨》的不同演唱版本,分析其风格特点。
b. 学生分享欣赏感受,教师点评。
6. 音乐实践活动(15分钟)
a. 学生分组,以苗族音乐为背景,创作一段关于自然的诗歌或故事。
六、板书设计
1. 歌曲名称:《苗岭的早晨》
2. 旋律特点:滑音、颤音
3. 音乐符号: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等
4. 节奏:2/4拍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学唱《苗岭的早晨》,并尝试用苗族音乐风格创作一段关于自然的诗歌或故事。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苗族音乐风格的理解仍有待加强,今后教学中需增加相关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民族的音乐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推荐学习苗族其他著名歌曲,如《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歌曲中苗族音乐特色的掌握,如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
2. 教学过程:导入、歌曲学习、例题讲解、随堂练习、音乐欣赏、音乐实践活动。
3. 作业设计:学唱《苗岭的早晨》,并尝试用苗族音乐风格创作一段关于自然的诗歌或故事。
一、教学难点的解析
1. 苗族音乐特色的掌握
a. 滑音:在演唱过程中,滑音是苗族音乐的一大特色。教师应详细讲解滑音的演唱方法,并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滑音的魅力。
b. 颤音:颤音同样是苗族音乐中常见的演唱技巧。教师应教授颤音的正确演唱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专项练习。
c. 其他特色:如苗族音乐中的独特节奏、旋律等,教师也应予以讲解和示范。
二、教学过程的详细解析
1. 导入 a. 通过展示苗族风土人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苗族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介绍苗族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为学习苗族音乐奠定基础。
2. 歌曲学习
a. 播放歌曲《苗岭的早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c.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
a. 出示乐理知识题目,讲解歌曲中的音乐符号和节奏。
b. 示例演唱,让学生跟随钢琴伴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
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音乐欣赏
a. 欣赏歌曲《苗岭的早晨》的不同演唱版本,分析其风格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b. 学生分享欣赏感受,教师点评,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6. 音乐实践活动
a. 学生分组,以苗族音乐为背景,创作一段关于自然的诗歌或故事。
三、作业设计解析
1. 学唱《苗岭的早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独立演唱。 2. 尝试用苗族音乐风格创作一段关于自然的诗歌或故事:此作业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苗族音乐风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3. 答案:学生作品。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发音清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时间分配
1. 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充实且有序进行。
2. 在歌曲学习和随堂练习环节,给予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时,注意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
2. 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苗族音乐的魅力。
2. 结合苗族的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歌曲学习奠定基础。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充实,环节设计合理,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2. 课堂导入和情景创设较为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后可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教学方法。
3. 在歌曲学习环节,学生对滑音、颤音等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不一,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4. 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积极,但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 作业设计较为合理,但部分学生完成情况不理想,可能是作业难度或时间安排不当,今后需针对此问题进行调整。
6.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仍有改进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