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疆域与行政区划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23
中国地理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东经73°40’到135°05’,北纬18°03’到53°45’之间,南北跨度大约为3,900公里,东西跨度大约为5,500公里。
它地跨东经170度,西接阿尔泰山,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北毗邻蒙古、俄罗斯和朝鲜。
中国的疆域很大,是亚洲甚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总面积为9,596,961平方千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四个层次: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3个省(包括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及1个省级行政单位)和4个直辖市,这些地区又被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单位(市、地区或州)和2,851个县级行政单位(县、市辖区、区、旗)。
最高层次是省级行政单位,它们是由各自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成。
每个省都由省主席领导,也被称为省长。
当地的自治区和直辖市由自治区主席或市长领导。
有些省份,如山东省、湖南省等是由多个地级行政单位组成的。
而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则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下分辖若干的县级行政单位。
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占据了亚洲的东部和中部,这也是中华民族广袤的疆土所在。
中国南部的湿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纬度上相当于北部的沙漠地区,因此中国拥有的气候类型也十分复杂。
由于中国的地理疆域十分广阔,各个地区的自然地形和天气条件各不相同。
这种多样性的地域分布导致了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的地形和地貌大致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和海岸等七种。
高原和山地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其余三种地形类型包括基本农田面积和人口的居住比重最高,其中平原地区的粮食产量最高。
由于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并且人口众多,一直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灾害,例如洪水、地震、滑坡和污染等。
为了适应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就已经了许多抵御灾害的经验和方法。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 中国的疆域中国是一个位于东亚的国家,拥有广阔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总面积约为9.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
中国的疆域边界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俄罗斯、蒙古、朝鲜、越南等国家。
中国的疆域在历史上有过一些变化。
自古以来,中国的疆域就已经不断扩展和收缩。
在古代中国,疆域包括了当前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外部势力的影响,中国的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到了现代,中国的疆域主要包括中国大陆、澳门、香港和台湾等地区。
其中,中国大陆是中国的主要疆域,占据了中国总面积的绝大部分。
2. 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地方行政单位组织形式。
目前,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四个层级,从上到下分别为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和乡级行政区。
在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这些省级行政区进一步划分为33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市、自治州、地区等。
在地级行政区下面,还有285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市辖区、自治县等。
最后一层是乡级行政区,包括乡、民族乡、镇等。
中国的行政区划根据地理位置、行政管理和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了合理划分。
不同的行政区划有不同的行政权力和职责。
行政区划的设立和调整需要经过国家的批准和决定。
3. 中国的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21年,中国的人口总数超过14亿人。
中国的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超过140人。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这与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分布有一定关系。
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而资源较丰富的西部地区人口稀少。
中国的人口结构也有一些特点。
由于长期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突出。
由于长期男性优先的传统观念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的性别比例存在明显的男性过剩情况。
考点4: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及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及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做中国地理相关题目时将运用到。
本考点需要掌握中国的疆域(陆地面积、四至点);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 中国的疆域 1.中国陆地面积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位列世界第三。
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濒临的海域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东岸直接濒临的太平洋海区。
2.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北)头顶黑龙江;(黑龙江省)(东)嘴喝两江水;(黑龙江省:黑龙江/乌苏里江)(西)尾扫帕米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南)脚踏曾母暗沙;(海南省:南沙群岛南缘)◆ 二 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1.中国的地理位置 经度范围:73。
E ~135。
E (东西跨度62。
,有时差) 经纬度位置 纬度范围:4。
N ~53。
N (南北跨度49。
,影响气候)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考点4 中国的疆域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行政区划陆地面积四至点 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海陆位置:西靠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2.中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①特点:海陆兼备②优越性:(1)临海: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2)邻陆:陆上交通便利,与各国直接往来;(3)辽阔国土: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活空间、雄厚资源。
陆上邻国:俄罗斯、朝鲜、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三中国的行政区划全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和乡(镇)三级。
目前,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1.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2.邻省最多的省区——陕西、内蒙古3.跨经度最多的省区 ——内蒙古4.跨纬度最多的省区 ——海南5.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重庆6.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云南 6.与浙江省相邻的省区 ——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 8.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9.最东\西\南\北的省区 —黑龙江、新疆、海南、黑龙江【2016温州】拜城县是温州市对口支援地区。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级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及简称”两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 3 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简称是本节的重点。
本节书上教学内容看似简单单一 ,但容量大 ,要求学生掌握省名、简称和行政中心 ,又要求弄清其空间分布 ,对学生来讲掌握的难度较大。
学生对省区的名称与简称、位置往往对不上号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想:本节内容容量大,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如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并能准确地填图,是教学中的难点。
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使枯燥的地名变"活",使呆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前收集的歌诀记忆法快速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采用拼图游戏和竞赛方法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利用多媒体找到有些省份的轮廓图让学生猜猜是哪些省级行政单位,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想记忆各省轮廓;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我国行政区划图》探究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可以划分的八大区域,培养学生读图和识图的能力,强化和树立34个省级行政单位空间分布位置。
通过歌诀和联想记忆法,拼图游戏竞赛、读图、识图、填图多种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仅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而且使学生学会读图方法。
最后通过猜谜语和猜车牌记简称较好地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可以使整个课堂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景交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带着这些想法,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2、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区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区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