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134.50 KB
- 文档页数:1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陆地边界线长多公里,大陆海岸线长多公里。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最东端: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与乌苏里江交汇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东西最大距离约5000千米,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沿海和岛屿:从北到南: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内陆:渤海、琼州海峡东部;中国最大的岛屿:******省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F朝鲜,G蒙古,H 俄罗斯,I哈萨克斯坦、J吉尔吉斯斯坦、K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N印度、O尼泊尔、P不丹、Q缅甸、R老挝、S越南。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是选自湘教版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是学生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
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
所以说它在中国地理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单元设置了四节内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中国的民族”。
本单元设计把这四部分内容整合为两个专题,专题一:中国的疆域及行政区划;专题二:中国的人口及民族。
专题一——“中国有多大?”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学生借助地图、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工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展示、对比、量算、交流,理解我国疆域的特点及优越性。
通过拼图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中国疆域的划分方法,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专题二——“中国有多少人?”利用资料、统计图等认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
通过搜集图片、资料、观看幻灯等形式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组成及分布特点。
二个专题围绕中国的人地关系展开。
预期学习效果:本单元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涉及众多的地名及其空间位置。
学习时应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挂图、地图册、幻灯片和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运用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探究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既要让学生从读图中获得知识,更为关键的是培养他们读图、识图、析图、用图、动手作图等多种能力,以帮助学生形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政区、人口与民族分布的空间概念。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图中找出我国四至点。
3.了解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适用年级初二所需时间共4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要学好中国地理,首先必须了解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因为疆域是地理环境的空间所在,是地理环境特点形成的前提条件。
掌握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我国的人口状况是进行国情教育的绝好题材。
因此,教材把…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作为全书的第一章。
本章教材共四节内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中国的民族。
本单元设计把这四节内容整合为两个专题。
专题一: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专题二:中国的人口与民族专题一------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说明: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我国和经纬度位置,我国的海陆位置,我国与邻国的相互位置,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本专题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专题二------人口与民族掌握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分布特点;56个民族的分布特点。
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把握、个性化发展,树立起责任意识。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四至。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管辖海域面积,陆界和海疆长度。
3、了解我国现行行政区划。
4、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能在地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逐步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5、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和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
6、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情况。
7、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情况。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想象力。
2、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运用我国人口增长图和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4、运用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意识。
高二中国地理知识点框架图中国地理知识点框架图是高二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工具。
它对于理解中国地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起到了关键的辅助作用。
下面将以中国地理知识点框架图为线索,简要介绍高二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具体内容:1. 地理位置和整体概况:中国位于东亚,濒临太平洋。
其领土辽阔,东西宽度约为约9,000公里,南北纬度范围广泛。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民族和地域多样性。
2. 自然地理:2.1. 山脉和平原:中国的地势复杂多样。
华北平原、长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主要的平原地区。
而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是中国主要的山脉。
2.2. 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
中国还拥有许多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2.3. 自然灾害: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台风带,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常常发生。
3. 经济地理:3.1. 区域发展差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相对经济发达,西部和中部地区相对较落后。
3.2. 经济特区和开放政策:中国的经济特区(如深圳)和开放政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 主要产业和资源:中国主要的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中国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
4. 人文地理:4.1. 人口分布和人口问题:中国的人口密度分布不均,东部地区较为集中。
此外,人口老龄化、性别比例失衡等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面临的挑战。
4.2. 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许多大城市在经济、文化和科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3. 民族和宗教:中国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
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等是中国主要的宗教。
综上所述,中国地理知识点框架图是高二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人口和文化等方面。
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这个伟大国家的各个方面的知识。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一章,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宏观介绍。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让学生从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民族组成等方面认识到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与众多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在世界上不可被忽视的伟大国家。
要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本章教材设置了四节内容,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中国的民族。
本单元设计把这四节内容分为四个专题,专题一:中国的疆域;专题二:中国的行政区划;专题三:中国的人口;专题四:中国的民族。
专题四——中国的民族,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学生借助多种信息工具,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通过展示、交流,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从而初步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3、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4、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5、知道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6、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7、知道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8、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和析图的能力.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中国政区图的能力.4、使学生明白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出路,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5、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2、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3、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