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调任始末
- 格式:docx
- 大小:16.86 KB
- 文档页数:10
神木民间信贷崩盘作者:暂无来源:《大经贸》 2013年第2期文:杜光利一年前神木号称拥有可引导民间游资500亿,如今当地的千亿市场资金已经被疯狂的投融资冲动蒸发近2/3。
2月3日,陕西神木。
随处可见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这样的豪车从街道上驶过。
“坐这车的不全是有钱的老板,也可能是个随时跑路的负债户。
”出租车司机杨万林对此没有了从前那种羡慕的神情,一年前,他将自己的两万元放在典当行吃高息,但现在,本金被开着豪车的人赖着不还了。
这是一座原本贫穷的黄土高原上的小城,但地下有着储量超过500亿吨的侏罗纪煤炭。
过去10年间,金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顺着运煤车的路径呼啸而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神木的富人的数量和他们的资产激增。
2008年,神木县迈进全国百强县之列。
2012年,神木GDP超过了1000亿元。
而从2009年起,神木县在原县委书记郭宝成的推动下实行全民免费医疗,神木一时风头无两。
能够摆脱贫穷的金钱奔涌而来。
与温州、鄂尔多斯一样,神木成为中国民间游资最集中的地方之一。
但很快,伴随着民间借贷勃兴,金钱变得像是与富裕的终点背道而驰。
从2012年年底以来,神木民间借贷的资金链断裂,让公众大为紧张,“跑路”效应似乎正在神木扩散。
还陆续发生一些集资人的自杀事件,而“房姐”龚爱爱遭举报一夜成名,也和神木2012年年底以来的民间集资潮崩盘有关,龚曾因此自杀未遂。
近半年或有200人出逃从2011年,温州的民间信贷危机发生时,神木的上千家地下钱庄危机四伏。
只是,神木的民间集资潮崩盘,支撑到2012年下半年以来集中爆发。
没有人知道在那个寒冷的下午,51岁的张英决意要毁灭自己时确切的心情。
在2013年1月23日之前,这位“处人不错,也很有素质”的警察,时任神木县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大队政治教导员,曾在神木县孙家岔派出所任所长。
张英的尸体被当地群众在神木县城附近的火神庙沟发现。
神木警方随后称,张英“死亡原因初步认定为服毒自杀,初步认定为‘自杀’,其自杀原因正在调查”。
华西村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原因华西村建于1961年,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属于亚热带气候,华西村有“天下第一村”、“华夏第一村”的美誉,原村党委书记为吴仁宝,现任村党委书记为吴协恩。
旗下的华西集团于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华西村曾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化典范村示范点”和“全国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华西村周边的20个经济薄弱村先后加入华西村大家庭。
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5万多人。
华西村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原因中国第一富村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
在我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之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
该村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一分,就是村与企业要分开,把新合并的16个村规划成12个村,合并后的原村委会还是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
五统,一是经济由华西统一管理,二是劳动力在同一条件下统一安排,三是福利由华西统一发放,四是村庄由华西统一规划建设,五是华西村党委统一领导。
) .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
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
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非常完善的福利制度在这里,村民女50岁、男55岁以上每年可享受1.2万元至1.6万元不等的保养金,每个村民每年可享受5000元标准的免费体检,过上了“学有优教、劳有高得、病有良医、老有保养”的生活。
陕西神木县委书记调任始末:曾要全民免费医疗■本刊记者吴明华9月初,在民众一片挽留声中,陕西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调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去年3月,正当全国上下为医改方案争论不休时,原本在人们心目中贫穷落后的陕北小县,却做出了一项惊人之举——全民免费医疗。
一年半后,改革的幕后主导者郭宝成,由于‚年龄原因‛退居二线。
‚说得好听点是‘正常调动’,但像我这样下台的,实际上就是被‘贬’。
‛与一贯典型的官方话语不同,舆论对于郭宝成改革的评价却像‚过山车‛:刚开始斥之为‚作秀‛、‚乌托邦‛,之后逐渐肯定,到高度赞扬其‚为民办实事‛。
但民意的褒贬改变不了改革者被‚贬‛的命运,留下的是人们对神木改革‚人走政息‛的担忧。
‚这是一项让千千万万百姓获益的政策,谁敢说取消它?老百姓首先不答应!‛出生于陕西定边的郭宝成,有着陕北人的豪爽性格。
从力推‚全民免费医疗‛到黯然去职,郭宝成短短一年半的改革,浓缩了当下地方改革者的艰难历程。
‚解决三座大山‛地处陕西最北端的神木县素来被称为‚西北的穷山沟‛,然而贫瘠荒凉的土地下却埋藏着丰富的煤矿。
神木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500亿吨,按现在年出产1.2亿吨计算,可持续开采400年。
煤炭给神木带来了不可思议的高速发展,从2000年开始,神木经济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递增。
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2.6亿元,财政总收入93.26亿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59位,陕西省第一位。
‚神木的富人,富得不得了,你想象不来他的富裕。
我的车在神木绝对不入流,最贵的车是农民开的。
‛在郭宝成看来,神木不像南方一些地方,靠改革开放30年逐步发展起来的,神木积累财富速度太快了,群众贫富差距特别巨大。
‚神木的GDP是少数煤老板支撑起来的,但他们的富有只代表一部分人,而全县40万人中大多数还是老百姓。
老百姓如果享受不到财政富裕给他们带来的实惠,那么神木的富就只能炫耀在表面上。
‛郭宝成意识到,这种贫富悬殊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你不想办法缓解、调节,社会还能安定?还想继续发展?‛早在2001年,时任县长的郭宝成到欧洲考察了10多天,国外的高社会福利制度,令他赞叹不已。
幸福教育在安中作者:赵石来源:《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2013年第12期引子时令,已经到了初冬。
定边县东滩大地上,仍然热气腾腾,安边重镇是一派繁荣的景象。
街道纵横,楼房座座,店铺林立,人如泉涌,车辆如梭。
党的十八大强劲的东风,在东滩十万人民的心头劲吹。
2005年的初冬,我曾经写了安边中学的发展。
九年啦,安中的发展又一次吸引了我。
我急匆匆地走来了。
啊!久别的安边镇,久别的安中!采访的晚上,我推开窗户,望着万家灯火,亦明亦暗的几十里东滩,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追溯历史,安边是三边地区的古镇。
明朝时设安边营,是长城古堡之一。
陕甘宁边区时期曾两度设县,与定边、靖边合称“三边”。
著名的“安边起义”就发生在这里,毛泽东主席高度称赞这次起义是引导国民党军队起义的“火车头”,它开创了解放战争时期170多万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之先河。
安边是蒙汉回三个民族杂居之地,是黄土文化、草地文化、大漠文化的交汇处。
它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中枢要冲。
是陕北三边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是东滩地区教育发展的核心。
安边中学就诞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它是一所县直完全中学,建于1958年,迄今已有55年的光荣历史,培养出榆林市首位清华学子冯治鸿等大批优秀人才。
校友邱俊本,曾任南疆军区副司令员;郭涛,原三北防护林业局局长;闫占川,曾任军分局副司令员;郭宝成,曾任榆林市委常委、神木县委书记;白玉功、钟玉增、张鲁秦、曹锡忠、王效力、蒋亚东、张跃、白春阳、高景林等现任市县级领导,无一不显示出安中昔日的辉煌。
这些校友,是安中的骄傲,是定边的骄傲,是定边教育史册上辉煌的一页。
俱往矣,安中教育看今朝。
在新时期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安中的办学情况怎样呢?有人说,安中已江河日下,失掉昔日的辉煌。
是不是这样呢?于是,我怀着疑惑的心情,又一次走进安中,采访了三天,寻找解惑的答案。
安中发展的探秘安中,不能停步;安中,也不可能停步。
定边县的教育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局面。
郭宝成治县作者:徐荣华余娉来源:《世界博览·中国卷》2009年第07期党中央现在鼓励以县城为突破口来进行各方面的改革。
我们需要更多的像郭宝成这样的县委书记大胆突破,进行县域改革。
——吕日周神木县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的最东北角,但是去这里最方便的交通方式是先到山西大同或者内蒙古的额尔多斯,然后搭乘长途汽车或者火车慢车前往。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看,这三个地方才是“一体化”的,将其连接起来的就是蕴藏在地下的巨大煤田,特别是横跨陕西和内蒙古的神东煤田。
——记者从大同到神木经过的铁路就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神华集团为了煤炭外运而建设的,客运只是其副产品。
黑色的煤给这里带来的是金色的财富,在2008年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榜单上,西北的县市一共有四个,除了新疆库尔勒市以外,其他三家(内蒙古额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以及神木县)都发迹于神东。
即便如此,如果不是今年3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制度,神木也不会成为全国广泛关注的焦点。
在今年国家明显加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医疗制度改革的力度后,神木县的这一惊世之举就如同向平静的水面上扔进了一颗石子,其泛起的“涟漪”可想而知。
除了媒体之外,诸多关注地方改革创新的专家学者也将目光投向神木。
曾经闻名全国的改革人物吕日周就对神木“新政”十分关注,他向记者透露,打算近期带一批北京的专家专门去神木县调研,看看神木的创新之处。
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所长何增科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陕西省神术县率先实行全县免费医疗,具有很强的冲击力,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全社会应该大力支持和鼓励这种创新行为。
”该中心正在举行两年一次的地方政府创新奖申报活动,何增科表示,虽然神木新政的时间还没达到申报标准,但是他们以后会长期关注神木的大胆创新。
“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全社会应该多一些肯定和宽容。
鼓励它发展壮大。
神木县的做法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几十年后全国实现全民免费医疗也是有可能的。
到人大工作就是“二线”?
曹兆军
【期刊名称】《江淮法治》
【年(卷),期】2010(000)021
【摘要】因推行"全民免费医疗"而名扬全国的陕西省神木县原县委书记郭宝成,在"全民免费医疗"推行一年零三个月后,调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媒体报道称,这实际上是"退居二线"了。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曹兆军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4.51
【相关文献】
1.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把河南省人大工作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共河南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务实履职,奋力谱写人大工作新篇章——旬阳县构元镇人大工作侧记
3.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在我市人大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4."8个首次"为人大工作添活力——武夷山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工作纪实
5.为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省人大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郭宝成郭宝成,男,汉族,1955年9月生,陕西定边人,197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主政陕西省神木期间,推行了全民免费医疗改革,神木县经历了民间财富和政府财政的“大跃进”。
目录1人物简历2主要事迹3免费医疗4执政理念5经典语录6成长经历7网上言论人物简历1974年12月至1980年1月,武汉部队服役;1980年1月至1981年3月,定边县石洞沟公社农机站干事;1981年3月至1982年2月,定边县学庄公社秘书;1982年2月至1987年12月,定边县委办公室秘书(其间: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参加甘肃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郭宝成1987年12月至1992年10月,定边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2年10月至1997年12月,佳县副县长(其间:1994年8月至1996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了一贯的低调和坚定:“我们还在不断地摸索和完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3免费医疗2009年3月,陕西省神木县开始执行《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
《办法》规定,住院治疗的病人实行住院报销起付线制度,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本人自付,超出部分予以报销,但每人每年累计报销医药费不超过30万元。
起付线标准为:乡镇医院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每人次400元,县境外医院每人次3000元,超出部分全部报销。
4执政理念55岁原神木县县委书记郭宝成在接受采访时称,当年推行免费医疗是秘密进行,并没有事先向省、市领导透露,因为担心被否决。
他也曾遭到上级的批评,认为神木为政府抹了黑。
对于自己被“罢官”,郭宝成称,“说得好听点是正常的调动,是‘退居二线’。
但像我这样下台的,实际上就是被‘贬’。
”在回答“你离任之后,‘神木模式’会不会继续往前走?”的提问时,郭宝成说:“我想肯定会往前走的。
这是一项让千千万万百姓获益的政策,谁敢说取消它?老百姓首先不答应!”语气中充满肯定。
郭宝成:我这样下台实际就是被贬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10年第20期酷爱书法的郭宝成在绍兴兰亭写下“仁者爱人”的留言55岁的郭宝成。
“退居二线”了。
这位因推行“全民免费医疗”而名扬全国的陕西省神木原县委书记,在“全民免费医疗”推行一年零三个月后。
调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郭宝成神木主政5年,力推民生政策改革,一是从小学到高中实行12年免费教育;另一个是全民住院实行“免费医疗”。
这两个先于东部发达地区实施的“免费政策”,让偏僻的神木一时成为舆论的焦点。
这样下台实际就是被贬记者:网上传你调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神木百姓在网上发起挽留活动。
郭宝成:这是事实,不是传言。
其实(调任)6月份就定下来了。
6月11日,我正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市里来电,说有紧急会议要开。
我去后,市领导找我谈话说“省里说你年龄大了,组织决定任命你为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下午,市委常委会会议就宣布,我不再担任榆林市委常委、神木县委书记。
郭宝成坚持认为,不管角色如何转变,神木免费医疗模式是正确的,希望后任者能继续推行下去。
记者:你有心理准备吗?郭宝成:没有,很突然。
宣布后我要求发言。
并提了个要求,这个人大的官衔我不要,给我一个副厅级调研员就行,我到基层做调查工作去。
我请市委书记将这个话带到省里,但没有结果。
记者:有网友说这是“罢官”,你怎么认为?郭宝成:他们说得没错。
说得好听点是正常的调动,是“退居二线”。
但像我这样下台的,实际上就是被“贬”。
记者:现在是“神木模式”改革的关键时期,你伤心吗?郭宝成:伤心倒说不上。
我在神木13年,当了3年县委副书记、5年县长、5年县委书记,也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实事。
2009年,神木县医疗、教育、住房、扶贫等十大惠民工程投资13亿元,免费医疗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推行得也很顺利,还是比较有成就感的。
只是原本还打算再做一点事情的,比如制造、加工、物流体系等,都已经在调研了。
神木捅了漏子抹了黑郭宝成证实,免费医疗推行前,并没有向省、市领导透露,因为担心被否决。
神木百亿黄金帝国崩塌:集资户为何“挽留”县委书记2013年07月25日11:03来源:南方周末作者:曾鸣郭琛2013年2月初,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由于张孝昌案发,诸多散户被套牢。
部分散户在向安全脱身的大户讨要投入的资金。
7月15日,神木上千群众聚集“挽留”传言要调走的县委书记。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部分散户签名按指纹统计受损数额。
一名散户展示张孝昌给其打的借条。
编者按一则“县委书记要调走”的传闻,引起一起“挽留”官员的群众聚集事件。
在民间集资兴起伊始,神木县委书记雷正西为民间集资站台,称民间借贷“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加快激活民间资本,是解决广大中小企业和创业者融资难题的具体实践”。
部分官员涉足民间借贷,并成为大户;而泡沫破灭前,大户的利益优先得到维护。
于是,雷正西在集资泡沫破灭之际的升职,被神木普通集资户视作干部们的“看戏坐前排,起火能先走”。
强留官员的背后,是目前神木集资户已开始蔓延的恐慌。
神木最糟糕的时刻,可能还未到来。
陕西省主要领导在神木调研时表示“公务员参与民间借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张孝昌处支付存款大户利息明细表”显示,前农村商业银行行长李德江、前矿管办书记王明发分别从张孝昌处获得利息1.8亿和2.2亿。
刘旭明的客户名单上,神木县人大主任高崇飞之子高炎碔入股6000万。
神木县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大队政治教导员张英服毒自杀,生前曾以1000万元参与民间借贷。
雷正西书记的升迁之路,看起来要被神木的上千人给堵住了。
2013年7月15日,陕西省神木县政府门口人头攒动,上千民众把大门围得水泄不通。
这座人口不到50万的小县城,头一次有这么多民众聚集。
人群聚集在县政府门口,是因为日前流传的、该县县委书记雷正西即将调任陕西省榆林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的消息。
从7月12日开始,一则信息通过短信、QQ、微信等渠道在神木县广为流传——“神木经济一落千丈,神木人民人人要账,三角债务你拖我拖,现任领导要跑,神木不得解放。
神木医改,县委书记为何说赚了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
【年(卷),期】2010(13)22
【摘要】“花了1.5个亿,把老百姓看病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爆发出来生产的热情,这种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了神木的发展,说实话要算经济账的话,我们政府赚了一大笔钱。
民生建设.如果搞得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去运行和推进,也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
”陕西省神木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满一年多以后,县委书记郭宝成接受媒体采访,讲了这么一番道理。
【总页数】1页(PI0002-I0002)
【关键词】医改;市场经济规律;免费医疗;陕西省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97.4
【相关文献】
1.东莞医改与神木医改:地方社会政策创新的经验与挑战 [J], 彭浩然;岳经纶
2.“神木医改”——新医改接受公众的检验 [J],
3.深化医改舆情研究,创新政府医改决策——“神木事件”对政府医改决策的启发[J], 尹孔阳
4.医改的评估体系与神木医改 [J], 马强
5.“神木医改暨中国医改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神木县召开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神木民生零距离实考作者:暂无来源:《廉政瞭望》 2011年第7期文·图本刊记者衡洁满眼的黄,凛冽的风。
坐在从陕西榆林市开往神木县的大巴上,一股北方的气息扑面而来。
已是阳春三月,这个陕北的县城却还是寒冬。
街道上残雪未化,姑娘们还得裹着厚厚的口罩出门。
两年前,神木还是陕西诸县中“低调”的一个。
2009年3月,在全国“医改难”的大背景下,冈率先尝试了“全民免费医疗”,神木瞬间跻身为全国热词,喝彩声、质疑声不绝于耳。
随着媒体的蜂拥而至,神木之前实行的12年免费教育、孤寡老人免费供养等民生工程也浮出水面。
在中国民生的改革实验中,神木成了一个注定绕不开的样本。
医改热潮之后,随着去年6月原县委书记郭宝成的调离,神木逐渐恢复了往日平静,甚少有新闻见诸媒体报端。
近一年过去,神木的惠民政策会不会“人走政息”?两会期间,“民生”二字成为会内会外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十二五”规划中,更是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
在此大背景下,本刊记者深入神木,零距离调查了神木的民生模式。
贫富差距: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又堵上了。
”神木县的出租车司机刘常安嘟囔了一句,顺手点燃了一根烟。
在神木采访的几天,堵车几乎成了记者每天的必修课。
“车太多了。
”小刘告诉记者,神木是个煤炭资源大县,“这几年(不少人)挖煤,全富了!”的确,神木的好车太多了。
走在街上,一辆辆豪华越野车穿梭而过,而神木街道的人行道已基本被停放的车辆占满。
宾利、林肯、保时捷……世界高端汽车忽然都集中在了一个县城,像是一场车展。
据小刘介绍,在北边一些煤矿富有的村庄,基本每户都有车,“好车比这儿还多。
”车,只是神木消费水平的一个侧面。
目前,神木县城部分楼盘的房价已直追省城西安;在县城商场,不乏高档服装品牌;超市里,进口食品比比皆是;书报亭内,一份普通的单张城市地图,在别的地方一股卖5元,而在这里要卖20元……这个地处陕晋蒙三省交界地带的卉县,曾是范仲淹笔下“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孤城。
神木医改,烂了出头的椽子
作者:暂无
来源:《廉政瞭望》 2010年第19期
2009 年3 月1 日,神木在全国率先推行全民免费医疗改革,普惠众生,深得民心,然而
在此项改革仅仅实行一年多后,在改革的关键时期,主要“幕后推手”——神木县委书记郭宝
成便被调到了“ 二线”,被调整为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并非提拔重用,尽管属于平调,但明眼人一看便知。
民间有谚:出头的椽子先烂。
郭宝成似乎就成了出头的椽子。
神木的全民免费医疗在全国
首开先河,产生了极强的轰动效应,尤其在开始阶段还招致舆论的质疑,郭宝成力推这样的大
动作竟然未事先向省市领导请示汇报,让上级领导面对媒体的报道措手不及,陷入“被动”,
郭宝成的真正问题并不是给当地“捅娄子”、“抹黑”,而是擅自“出头”,“一个人”在县
治之内闷头干成了轰动全国的大事,独“贪”大功,逞了能,露了脸,没有让上级主动地参与“分功”,上级面对神木突如其来的轰动很有些未曾准备,可以说,“神木模式”的轰动效应
越强,上级的尴尬就越明显。
一位同僚幸灾乐祸地嘲笑郭宝成:“你神木是个县,明显味道不
对嘛!”同僚的嘲笑不仅透露出了其他“县官”们或嫉妒或羡慕或落寞或排斥的复杂矛盾心态,也间接反映出了郭宝成的相关上级认为其是在“捅娄子”,而这样的心态是否促成了郭宝成的“退二线”,民间猜测不断。
对于“退二线”,郭宝成本人始料不及,当地民众依依不舍,在网上自发挽留,舆论更是
一脸的突兀。
当一个锐意改革者,当一个让民众得到巨大实惠的改革者,因为率先擅自“出头”而被上级剥夺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实权,尚在等待政府施惠的普罗大众只会心凉,唏嘘不已。
编辑:舒炜。
陕西神木县委书记调任始末
分享:
腾讯微博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更多复制0 返回[沛县论坛] 关闭窗口 | 隐藏边栏
/u29967290/files /photo_m.pic29967290
离线
/_img/board/doc99 .gif 民生农夫 [角落][飞语] 发表于:17-12-25 12:18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中心国内
2010-11-04 14:54 《决策》杂志
后来在神木,流传着郭宝成与原县委书记“政见不和”的故事。
当时,在建医院还是盖宾馆问题上,二人意见不一。
“在讨论中,书记坚持建宾馆,我坚持原则上倾向于建医院。
”郭宝成多年后解释说,建四星级宾馆投资2亿元左右,养宾馆每年要花1000万元,而宾馆是什么人享受?一是官,二是有钱人。
但建医院是为一般百姓谋利益,特别是让农民享受到就近的优质医疗服务。
后来宾馆和医院同时上马,但宾馆中途停下了。
因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大多数反对。
而投资2亿元的县医院,医疗设备和条件比省里的大医院还要好。
2005年,50岁的郭宝成升任神木县委书记。
刚当上一把手,郭宝成就铁腕施政,让2300多名干部挂职创办企业,“与其让他们在机关人浮于事,不如下到企业去学习经
验和创造财富。
”结果2年后,不少人开着奔驰、宝马来参加表彰大会,有的干脆辞去公职彻底下海了。
2007年3月,神木启动“双百帮扶”工程,即选择200个私人企业与200个村子结成对子,进行为期3年的帮扶。
那些企业拿出近4亿元,帮扶贫困村。
2008年,郭宝成开始推行12年免费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不但不用掏一分钱,还给学生每天补助3.5元的午餐费,为此,县财政每年支出1.4亿元,比后来“全民免费医疗”的支出还要多。
2009年,郭宝成推出庞大的“十大惠民工程”,财政总投入达12.9亿元,力度之大,国内罕见。
其中,就包括免费医疗在内的3个“免费”的惠民工程。
“我也没想到免费医疗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事实上,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民生保障这一块的事情,有自己很明确的步骤。
”在郭宝成看来,教育、医疗、住房,几座大山压在老百姓身上,负担太重了,“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绝对贫困现象就消灭了。
”
“出问题摘我乌纱帽”
2008年9月,中组部部长李源潮陪同胡锦涛总书记到神木考察,其间特意问郭宝成:“你的富民政策还有哪些打算?”郭宝成答道,实行12年免费教育后,很快就要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和免费供养孤寡残疾人。
李源潮欣喜地说,你的这个想法很好,但要把免费医疗的前因后果、制度设计搞好,我支持你。
“全民免费医疗”从前期调研到出台方案,郭宝成用了一年多时间。
其间想请一些专家来咨询,但没请来。
“请来就待几天也不能深入了解情况,有的专家甚至成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不愿意也想不出合适的办法来。
”为了制定医改方案,郭宝成专门召开常委会讨论过五六次,结论是制度要管用、实在。
“事实上,很多时候没必要过于复杂化。
比如刘邦入关的三大约定、毛主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小岗村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就是自己的’。
”在郭宝成看来,真理都是简单朴素的,理论家的东西不一定
用得上。
2009年3月1日,神木县正式实施“全民免费医疗”。
根据方案,当地城乡居民的住院费用,起付线以下费用患者自付,以上费用由财政买单,每人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
医改方案从设计到开始实施,整个过程都是保密的。
郭宝成定下一个调子:半年不说话,先干,等条件成熟后再向社会公布。
然而,事情还是很快被媒体报了出去。
“神木全民免费医疗”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很多人看来,沿海发达地区都还没有实现的全民免费医疗,居然在陕北一个不知名的县城最早搞起来了,无疑是“大跃进”、“政治秀”甚至“乌托邦”。
此时,医院出现了病人暴增、床位紧张等混乱现象,更加剧了外界的诟病和批判。
有媒体调查后认为神木医改遭遇尴尬,制度设计漏洞太多,难以控制实际费用,结果是医院和病人得利,政府财政受损。
一时间,负面报道铺天盖地。
压力不仅来自舆论,更来自官场。
免费
医疗推行前,郭宝成并没有向省、市领导透露,因为担心被否决。
5月中旬,榆林市紧急召开常委会议,提出5个问题,认为神木在这个事情上“捅了娄子,抹了黑”。
还有同僚幸灾乐祸嘲笑:“你神木是个县,明显味道不对嘛。
”
5月25日,郭宝成亲自主持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30余名县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被召集在一起,议题只有一个:免费医疗坚持不坚持?
“如果出了问题,我一个人承担,摘我乌纱帽。
”会上郭宝成说,他的医改方向没错,是受广大百姓广泛赞扬和拥护的,“不是外人要我改我就改变”。
最终大家意见高度一致,免费医疗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和监控体系。
“说实话,前两个月确实有点乱,人多。
不过这也是预料到的。
你想,以前老百姓无钱看病,现在看病不要钱了,谁不往医院挤。
”郭宝成认为,病人激增说明政府欠农民的账太多,更加说明实行免费医疗的必要性。
“捂不如放”,郭宝成随后决定,对记者采访放开,基调是神木推行免费医疗坚定不移走下去。
舆论很快就转入正面。
郭宝成一直不明白,“官员坐高级车,大吃大喝,一夜花几千块钱,这些大家都像是默认了。
而且,如果盖一栋楼,修一条路,又一个标志性的建筑建起来了,也许也没争议。
为什么要对全民免费医疗有意见呢?有人说这是乌托邦,乌托邦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现实呢?”
“我的做法跟中央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完全一致的。
发展依靠谁?为了谁?发展的成果应该让谁享受?这是我的想法。
”郭宝成觉得,有了这个想法,去留无意,升也好,降也好都不会在意,“一旦让我干,我就按我这一套思路施政。
”
“民生是高回报投资”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到现在为止,县级及以上单位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实行这个办法以后,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郭宝成把神木全民免费医疗总结为简单的
几个字:办法简洁、花钱不多、容易管理、解决问题。
一年下来,郭宝成算了一笔账,全县40万人,人均花400元,总共就花1.5亿元。
“民生建设的投资是高回报投资,我们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就没有了,消费也可以拉动,经济也可以持续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力方面还是最活跃的。
”
“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城市化?农民有钱进城买套房,就是城市化了吗?如果没有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配套保障,他们很难真正融入城市。
”郭宝成认为,神木免费医疗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它消除了公务员公费医疗、职工医保、农民医保等差异,真正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我们把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解决了,社会二元结构就破解了”。
正当郭宝成的改革推向深入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
6月11日,郭宝成突然接到市里来电,说有紧急会议要开。
去了之后,市领导找他谈话说,“省里说你年龄大了,组织决定任
命你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这个突然的决定让郭宝成毫无心理准备,“宣布后我要求发言,并提了个要求,这个人大的官衔我不要,给我一个副厅级调研员就行,我到基层做调查工作去。
我请市委书记将这个话带到省里,但没有结果。
”
“过去我当书记不好说,现在我可以坦白地说,中国任何一个县域,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借鉴神木模式。
因为具有普遍性,保障水平可以因地制宜,穷一点的地方报销水平可以低一点。
”退居二线后,郭宝成说话也少了很多顾忌。
在他看来,现在很多县,一年都能拿出1.5亿元,只要少盖几栋大楼,就可以省下
“按照神木人均一年400元的标准,很多钱,
国家财政每年花3500亿补贴欠发达地区,就可以搞起来啦。
”
“所以我说,搞不搞免费医疗,其实关键不是有没有钱,而是一把手的执政理念问题。
”郭宝成觉得,一个社会的发展,一个地方的发展,是综合协调的系统,“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发展成果让老百姓来共享呢?
我们为什么一味去追求GDP增长,而不顾民生的艰辛呢?”
郭宝成从小家境贫寒,高中毕业后当过兵,当过工人、农民,从公社秘书干起,50岁才成为县里的一把手,郭宝成自嘲是“稀有物种”,在全国也“绝无仅有”。
虽然有大学文凭,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那些文凭十有八九是混来的”。
业余时间他喜欢研究问题,博览群书,单读书笔记就有100多万字。
他还酷爱书法和诗词,曾写下“闭户长思难为句,登高放怀易为联”、“医病医贫医天下,徐徐大爱到人间”这样的诗句。
在神木13年,郭宝成觉得自己为当地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免费医疗只是其中之一,“毕竟一千条道理都不如一次实践,自己干起来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