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降压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3
电容降压的原理和电容降压LED驱动电路(2011-10-14 09:04)分类:开关电源电容降压的原理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
例如,在50Hz的工频条件下,一个1uF的电容所产生的容抗约为3180欧姆。
当220V的交流电压加在电容器的两端,则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约为70mA。
虽然流过电容的电流有70mA,但在电容器上并不产生功耗,应为如果电容是一个理想电容,则流过电容的电流为虚部电流,它所作的功为无功功率。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如果在一个1uF的电容器上再串联一个阻性元件,则阻性元件两端所得到的电压和它所产生的功耗完全取决于这个阻性元件的特性。
例如,我们将一个110V/8W的灯泡与一个1uF的电容串联,在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上,灯泡被点亮,发出正常的亮度而不会被烧毁。
因为110V/8W的灯泡所需的电流为8W/110V=72mA,它与1uF电容所产生的限流特性相吻合。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5W/65V的灯泡与1uF电容串联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上,灯泡同样会被点亮,而不会被烧毁。
因为5W/65V的灯泡的工作电流也约为70mA。
因此,电容降压实际上是利用容抗限流。
而电容器实际上起到一个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器和负载两端电压的角色。
采用电容降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负载的电流大小和交流电的工作频率选取适当的电容,而不是依据负载的电压和功率。
2 限流电容必须采用无极性电容,绝对不能采用电解电容。
而且电容的耐压须在400V以上。
最理想的电容为铁壳油浸电容。
3 电容降压不能用于大功率条件,因为不安全。
4 电容降压不适合动态负载条件。
5 同样,电容降压不适合容性和感性负载。
6 当需要直流工作时,尽量采用半波整流。
不建议采用桥式整流。
而且要满足恒定负载的条件。
电容降压LED驱动电路采用电容降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小电流电源电路﹐由于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电流相对恒定等优点﹐也常应用于LED的驱动电路中。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电容降压是一种常见的电源降压方式,通过使用电容器来实现对输入电压的降压。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包括电路结构、工作过程和特点。
一、电路结构电容降压电路通常由一个电容器和一个负载组成。
电容器连接在输入电源和负载之间,起到降压的作用。
负载是电容器输出电压的消耗者,可以是电子设备、电机或其他电子元件。
二、工作过程1. 充电阶段:当电容器接通电源时,电容器会开始充电。
在这个阶段,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输入电源的电压。
2. 放电阶段:当电容器充满电后,电容器开始放电。
在这个阶段,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减小,直到达到负载所需的电压。
3. 充放电交替进行:电容降压电路通过充放电交替进行,实现对输入电压的降压。
当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提供电流给负载,从而满足负载的电压需求。
三、特点1. 简单可靠:电容降压电路结构简单,由少量的元件组成,因此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2. 体积小巧:电容器是一种紧凑的电子元件,可以轻松集成到电路板上,因此电容降压电路体积小巧,适合应用于空间有限的场合。
3. 输出电压稳定:电容降压电路通过充放电交替进行,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
当负载电流变化时,电容器可以快速响应并调整输出电压,保持稳定性。
4. 适用范围广:电容降压电路适用于多种电源降压场合,例如电子设备、LED 照明、电动车等。
5. 效率较低:由于电容降压电路需要将多余的电能通过电容器释放,因此效率相对较低。
在高功率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其他降压方式。
四、应用示例1. 电子设备:电容降压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通过降低输入电压,可以满足电子设备对低电压的需求。
2. LED照明:LED灯具需要较低的电压来驱动,因此电容降压电路常用于LED照明系统中。
通过降低输入电压,可以实现对LED灯具的供电。
3. 电动车:电容降压电路在电动车的充电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降低输入电压,可以满足电动车对充电电压的要求。
ry8310降压电路钟cff电容ry8310降压电路中的CFF电容是一个重要的元件,它在整个电路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CFF电容的特点、作用以及选用注意事项。
我们来了解一下ry8310降压电路的基本原理。
ry8310是一种常用的降压电路芯片,其主要功能是将输入的高压电源转换为输出的低压电源。
在ry8310降压电路中,CFF电容被连接在芯片的反馈回路中,起到了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
CFF电容的主要特点是容值较大,一般在几十至上百微法之间。
较大的容值可以提供更好的滤波效果,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幅度,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此外,CFF电容具有较低的ESR(等效串联电阻)和较高的工作频率范围,这使得它能够有效地滤除高频噪声,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CFF电容在ry8310降压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它参与了反馈回路的建立,通过控制反馈电压的变化来调节输出电压。
当输出电压过高时,CFF电容会通过反馈回路提供负反馈信号,使芯片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从而降低输出电压。
反之,当输出电压过低时,CFF电容则提供正反馈信号,使芯片的工作状态发生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输出电压。
其次,CFF电容还能够平滑输出电压的纹波,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在选用CFF电容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要根据ry8310降压电路的工作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CFF电容,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其次,要考虑CFF电容的容值大小,一般可以根据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要求来确定。
此外,还要注意CFF电容的电压等级和尺寸,以满足电路的需求。
ry8310降压电路中的CFF电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件,它在稳定输出电压和抑制纹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选择和使用CFF电容,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ry8310降压电路中的CFF电容有所帮助。
电感电容降压电路工作原理电感电容降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拓扑结构,它能够将高电压的直流电源降压到需要的电压水平。
这种电路通常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包括通信设备、电源模块、调节器和逆变器等。
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提高工程技能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感电容降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电感电容降压电路的基本结构电感电容降压电路通常由输入电容、滤波电感、开关管、输出整流电容和输出负载组成。
在工作中,输入电源的电压通过滤波电感和开关管的控制被转换成所需的输出电压,输出负载会接收到这一水平的电压。
整个电路可以看作一个能够转换高电压到低电压的控制系统。
二、电路的工作原理1. 输入滤波在电路的工作开始时,输入电源的直流电压首先通过输入电容进行滤波。
输入电容能够去除输入电源中的高频噪音并降低电压的纹波。
2. 开关管的控制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及关断状态能够实现对输入电压的调节。
当开关管导通时,输入电源的电压会通过电感传导到输出端,此时开关管处于导通状态。
而当开关管关断时,则输入电源的电压不会传导到输出端。
根据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大小,输出的电压也会相应地被调节。
3. 输出整流在输出端,通常还会加上一个输出整流电容。
输出整流电容能够平滑输出电压,使其更加稳定。
三、电感电容降压电路的工作特点电感电容降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在工程中有一些显著的特点:1. 有效降压:由于电感的特性,电感电容降压电路能够很好地实现高压到低压的转换,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2. 高效率: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电感电容降压电路能够实现高效率的电压转换。
3. 可靠性:电感电容降压电路通常具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能够适应多种工作环境和负载变化。
四、电感电容降压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电感电容降压电路在电子电路和电源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直流-直流变换器、开关电源、逆变器、电源管理单元以及各种嵌入式系统中都能看到电感电容降压电路的身影。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电容降压是利用电容的储能和释能特性实现电源输出电压降低的一种电路设计。
在电容降压电路中,电容被连接在输入电源和负载之间,通过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来实现电压降低。
电容的充电过程是指在接通电源之初,电容器开始从电源获取电荷储存起来,电容器两极的电压逐渐增加。
根据电容器的特性,充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电压和充电电流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公式:i(t) = C * dV(t)/dt其中,i(t)表示时间t时刻的充电电流,C为电容值,V(t)为时间t 时刻的电容器两极电压。
电容的放电过程是指在电容器两极电压高于输出电压要求时,电容器开始释放电荷给负载,使电容器两极电压逐渐降低。
根据电容器的特性,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电压和放电电流之间的关系满足以下公式:i(t) = -C * dV(t)/dt由此可见,电容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电流都和电容器两极电压的变化率有关。
在电容降压电路中,可以通过调整充电和放电过程的时间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对于电容降压电路,常见的电路拓扑有三种:电容器在负载电流路径前、电容器在负载电流路径中、电容器在负载电流路径后。
在电容器在负载电流路径前的电路拓扑中,电容器直接连接在电源输出和负载之间。
电容器首先被电源充电,当电容器充满电荷后,开始向负载放电。
通过控制充电和放电时间,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在电容器在负载电流路径中的电路拓扑中,电容器被连接在电源输出和负载之间,形成一个串联电路。
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负载电流通过电容进行传输,从而实现电压降低。
在电容器在负载电流路径后的电路拓扑中,电容器被连接在负载之前。
当电容器从电源充满电荷后,电容器两极的电压开始降低,同时负载从电容器获取电荷进行工作。
通过控制电容器充电和放电的时间,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电路拓扑,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电容降压电路设计,例如双极性电容降压电路、多级电容降压电路等。
总的来说,电容降压电路通过合理调节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利用电容的特性实现电源输出电压降低。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电容降压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设计方法,用于将高电压降低到较低的电压水平。
它基于电容器的特性来实现电压的降低。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电路设计技巧。
1. 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被动元件。
它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通过将电荷存储在两个导体板之间的介质中来存储电能。
电容器的容量以法拉(Farad)为单位,表示电容器可以存储的电荷量。
2. 电容降压的原理电容降压是通过将电容器与电源和负载电阻连接在一起来实现的。
当电源施加电压时,电容器开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电流通过电容器流入,导致电容器上的电荷逐渐增加。
当电容器充满电荷后,它将存储一定的电能。
此时,如果将负载电阻连接到电容器的两端,电容器将释放存储的电能,从而提供给负载电阻。
在这个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压将逐渐降低,直到达到与负载电阻匹配的稳定电压值。
3. 电容降压的电路设计为了实现电容降压,可以使用简单的RC电路。
RC电路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器组成,电阻用于限制电流,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能。
在设计电容降压电路时,需要确定所需的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
根据负载电流和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常数,可以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容量和电阻值。
充电时间常数(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τ = R * C其中,R是电阻值(单位为欧姆),C是电容器的容量(单位为法拉)。
为了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容量和电阻值来调整充电时间常数。
较大的电容器容量和较小的电阻值将导致较长的充电时间常数,从而产生更稳定的输出电压。
4. 电容降压的优缺点电容降压具有以下优点:- 简单且成本低廉的电路设计。
- 输出电压稳定性高,适用于一些对电压要求较高的应用。
- 可以实现较低的输出电压。
然而,电容降压也存在一些缺点:- 输出电流受限制,适用于较低功率的应用。
- 输出电压受输入电压波动的影响,不适用于输入电压变化较大的情况。
- 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容量和电阻值,否则可能导致输出电压不稳定或不满足要求。
阻容降压电路的计算方法阻容降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用来将高电压降低到需要的电压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设计和计算阻容降压电路。
本文将介绍阻容降压电路的计算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设计和计算这种电路。
我们需要明确设计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电压。
输入电压是指电路中电源提供的电压,而输出电压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电压。
根据这两个参数,我们可以计算所需的阻值和电容值。
在阻容降压电路中,电阻和电容是主要的元件。
电阻用来限制电流的流动,电容则用来储存电荷。
通过合理选择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我们可以实现电压的降低。
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输出电流。
输出电流的大小决定了电路所需的总电阻。
我们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来计算电阻的数值。
假设输出电流为I,输出电压为V,那么所需的总电阻R可以通过R=V/I来计算得到。
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容值。
电容的数值决定了电路的时间常数,从而影响电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一般来说,电容的数值越大,电路的稳定性越好,但响应速度越慢。
相反,电容的数值越小,电路的稳定性越差,但响应速度越快。
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电容值。
选择电容值的常用方法是根据电路的时间常数来确定。
时间常数τ可以通过R和C的乘积得到,即τ=RC。
一般来说,时间常数的取值应该在输入信号的周期的几倍范围内,这样电路的响应速度就能够满足要求。
在确定了所需的总电阻和合适的电容值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参数来选择具体的电阻和电容元件。
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查找电阻和电容的参数表来选择合适的元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阻容降压电路的计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
由于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存在一定的误差,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电路性能可能会与理论计算有所偏差。
因此,我们在设计和计算电路时,需要进行一定的实验和调整,以验证和优化电路的性能。
总的来说,阻容降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用来将高电压降低到需要的电压水平。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电容降压是一种常见的电源降压技术,通过使用电容器来降低电源电压,以满足特定电路或设备的工作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实例。
一、电容器的基本原理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被动电子元件。
它由两个导电板(称为极板)和介质(称为电介质)组成。
当电容器连接到电源时,极板之间会形成一个电场,电荷会在极板上积累。
电容器的电容量取决于极板的面积、极板之间的距离以及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二、电容降压电路的组成电容降压电路通常由一个电容器和一个负载组成。
负载可以是电路中的其他元件或设备。
电容器被连接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起到降低电压的作用。
三、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当电容器连接到电源时,电容器开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电流从电源流入电容器,电荷在极板上积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器的电压逐渐增加,直到达到电源电压。
在这个过程中,电容器的电流逐渐减小。
当电容器充满电荷后,它可以作为一个稳定的电压源供应给负载。
在这种情况下,电容器的电压保持不变,而电流会根据负载的需求而变化。
当负载需要更多的电流时,电容器会释放储存的电荷,以满足负载的需求。
当负载需要较少的电流时,电容器会重新充电,以保持电压的稳定。
四、电容降压的优势和应用1. 简单可靠:电容降压电路由于结构简单,没有移动部件,因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低成本:与其他降压技术相比,电容降压电路的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3. 体积小:电容器本身体积较小,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
4. 无噪音:电容降压电路没有噪音产生,适用于对噪音敏感的设备。
电容降压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路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 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的电源模块常采用电容降压技术。
2. LED照明:电容降压电路可用于LED照明驱动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3. 通信设备:无线通信基站和网络设备中的电源模块通常采用电容降压技术,以提供稳定的电源。
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电容降压是一种常见的电源降压技术,通过使用电容器来降低输入电源的电压。
它在许多电子设备中被广泛应用,例如电子产品、电路板和电源模块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电容降压的基本原理电容降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容器的电压特性来实现降压。
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被动元件,它由两个导体板和介质组成。
当电容器接通电源时,电荷会在导体板之间积累,并导致电容器的电压上升。
当电容器断开电源时,电容器会释放储存的电荷,导致电容器的电压下降。
在电容降压电路中,电容器被连接在电源和负载之间。
当电源施加电压时,电容器开始充电,电容器的电压逐渐上升。
当电容器充满电荷后,电容器的电压达到稳定值,称为峰值电压。
此时,电容器的电压等于输入电源的电压。
当负载需要工作时,电容器开始释放储存的电荷,电容器的电压逐渐下降。
负载通过电容器获得所需的电压,而不是直接从电源获得。
因此,通过调整电容器的容值和电压,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降压控制。
二、电容降压电路的设计电容降压电路的设计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负载电流和稳压性能等。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电容降压电路设计示例:1. 确定输入电压范围: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输入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如,输入电压范围为12V至24V。
2. 确定输出电压:根据负载的工作电压要求,确定输出电压的数值。
例如,输出电压为5V。
3. 确定负载电流:根据负载的工作电流需求,确定负载电流的数值。
例如,负载电流为1A。
4. 选择电容器容值:根据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选择适当的电容器容值。
容值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输出电压的稳定性和纹波电流的大小。
例如,选择容值为1000μF的电容器。
5. 计算纹波电压:纹波电压是指输出电压的波动情况。
根据电容器的容值和负载电流,可以计算出纹波电压的数值。
例如,纹波电压为0.1V。
6. 添加滤波电路:为了减小纹波电压,可以在电容器的输出端添加一个滤波电路,例如使用电感器和电阻器组成的LC滤波器。
110v阻容降压电路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压转换是非常常见的需求。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力标准不同,例如中国是220V,而美国是110V,因此在跨国使用电器时,就需要进行电压转换。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电路——110V阻容降压电路,它可以将220V的电压降低到110V,从而满足美国电器的使用需求。
一、电路原理110V阻容降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电路,它主要由电阻、电容和变压器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阻和电容的特性来降低电压,同时通过变压器来实现电压的转换。
二、电路结构110V阻容降压电路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包括输入端、输出端、电阻和电容。
输入端连接到220V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到110V的负载,电阻和电容则分别连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三、电路工作原理当电源接通后,220V的电压将通过输入端供电给电路。
首先,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它通过消耗功率来减小电压。
然后,电容作为储能元件,将电压平稳地输出到负载端,实现了电压的降低。
最后,变压器通过变换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绕组比例,将220V的电压转换为110V输出给负载。
四、电路特点1. 简单易制作:110V阻容降压电路的结构相对简单,元件也比较常见,因此制作起来比较容易。
2. 低成本:由于电路中使用的元件成本较低,因此制作110V阻容降压电路的成本也相对较低。
3. 有效降低电压:通过合理设计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值,可以有效地将220V的电压降低到110V,满足美国电器的使用需求。
4. 保护电器安全:110V阻容降压电路可以起到稳压的作用,防止过高的电压对负载造成损坏。
五、使用注意事项1. 选用合适的电阻和电容:根据实际需要降压的电压值,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以确保电路工作正常。
2. 注意电路布线:在制作电路时,要注意电阻和电容的连接方式,避免接错或短路。
3. 定期检查电路: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电路中的元件是否正常工作,避免损坏或老化导致电路失效。
六、总结110V阻容降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它可以将220V的电压降低到110V,满足美国电器的使用需求。
阻容降压
目录
阻容降压原理
注意事项
器件选择
设计举例
阻容降压原理
分类:电子应用电路字号:大大中中小小电容降压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
他的
阻容降压原理图
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容在一定的交流信号频率下产生的容抗来限制最大工作电流。
例如,在50Hz的工频条件下,一个1uF的电容所产生的容抗约为3180欧姆。
当220V的交流电压加在电容器的两端,则流过电容的最大电流约为70mA。
虽然流过电容的电流有70mA,但在电容器上并不产生功耗,因为如果电容是一个理想电容,则流过电容的电流为虚部电流,它所作的功为无功功率。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如果在一个1uF的电容器上再串联一个阻性元件,则阻性元件两端所得到的电压和它所产生的功耗完全取决于这个阻性元件的特性。
例如,我们将一个110V/8W的灯泡与一个1uF的电容串联,在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压上,灯泡被点亮,发出正常的亮度而不会被烧毁。
因为110V/8W的灯泡所需的电流为8W/110V=72mA,它与1uF电容所产生的限流特性相吻合。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5W/65V 的灯泡与1uF电容串联接到220V/50Hz的交流电上,灯泡同样会被点亮,而不会被烧毁。
因为5W/65V的灯泡的工作电流也约为70mA。
因
此,电容降压实际上是利用容抗限流。
而电容器实际上起到一个限制电流和动态分配电容器和负载两端电压的角色。
注意事项
采用电容降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负载的电流大小和交流电的工作频率选取适当的电容,而不是依据负载的电压和功率。
2 限流电容必须采用无极性电容,绝对不能采用电解电容。
而且电容的耐压须在400V以上。
最理想的电容为铁壳油浸电容。
3 电容降压不能用于大功率条件,因为不安全。
4 电容降压不适合动态负载条件。
5 同样,电容降压不适合容性和感性负载。
6 当需要直流工作时,尽量采用半波整流。
不建议采用桥式整流,因为全波整流产生浮置的地,并在零线和火线之间产生高压,造成人体触电伤害。
而且要满足恒定负载的条件。
容降压式简易电源的基本电路如图1,C1为降压电容器,VD2为半波整流二极管,VD1在市电的负半周时给C1提供放电回路,VD3是稳压二极管,R1为关断电源后C1的电荷泄放电阻。
在实际应用时常常采用的是图2的所示的电路。
当需要向负载提供较大的电流时,可采用图3所示的桥式整流电路。
器件选择
1.电路设计时,应先测定负载电流的准确值,然后参考示例来选择降压电容器的容量。
因为通过降压电容C1向负载提供的电流Io,实际上是流过C1的充放电电流Ic。
C1容量越大,容抗Xc越小,则流经C1的充、放电电流越大。
当负载电流Io小于C1的充放电电流时,多余的电流就会流过稳压管,若稳压管的最大允许电流Idmax小于Ic-Io时易造成稳压管烧毁。
2.为保证C1可靠工作,其耐压选择应大于两倍的电源电压。
3.泄放电阻R1的选择必须保证在要求的时间内泄放掉C1上的电荷。
设计举例
图2中,已知C1为0.33μF,交流输入为220V/50Hz,求电路能供给负载的最大电流。
C1在电路中的容抗Xc为:
Xc=1 /(2 πf C)= 1/(2*3.14*50*0.33*10-6)= 9.65K
流过电容器C1的充电电流(Ic)为:
Ic = U / Xc = 220 / 9.65 = 22mA。
通常降压电容C1的容量C与负载电流Io的关系可近似认为:C=14.5I,其中C的容量单位是μF,Io的单位是A。
电容降压式电源是一种非隔离电源,在应用上要特别注意隔离,防止触电。
补充:电阻主要作用是不工作时,把电容的残余电量释放,一般470K-2M
注意:只有交流电路中才能使用电容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