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平教授《王阳明心学》心得
- 格式:pptx
- 大小:159.36 KB
- 文档页数:16
王阳明心学感悟
最初看王阳明的时候,先是欣赏这个人,立德立功立言,真正的三不朽也,盛名之下,再去追逐他的功绩,才发现他用兵如神,军功显赫,再慢慢领悟他的心学思想的过程中,我喜欢上了博大精深的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所谓“心”,当是哲学上一种本源的概念,跟我们所熟知的黄老思想中的“道”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在一切事物中,一切事物中皆蕴含着道,“心”也是如此,所谓“吾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吾来看此花时,此花之颜色则一时明亮起来。
”心与物同在,心即是物,物即是心。
这样的说法像是禅理,却是“心学”这种唯心主义思想的极致。
心学是让我们去掌控自己的心灵,能够被心看见,把握的,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良知,一个起初看起来晦涩的词,慢慢琢磨之后,才明白,王阳明的“良知”,其实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就是“圣人之道”,而他在龙场悟道之后,忽然顿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一切都已经存在,我们只是需要去发现而已。
而这个发现的过程,就是修行,就是“致良知”,这是个很精妙的说法。
手段无非有二,一是向内求索,就是内省,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冥想自问,曾国藩日日静坐深思,修为已臻化境,终于也成了“三不朽”的完人;二是向外求索,要多做“事上磨练”,从行事中去打磨自己,践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认识协调和谐,在世俗生活中不断修行,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有能力去掌控命运,掌控这个世界,从而成就梦想,绚烂人生。
阳明心学是很多人的心灵导师,如今也是我的人生指引,我希望它的力量也可以让我面对这个浮躁的社会,强大自己,让我有勇气和能力面对,去获得去改变去创造去拥有去珍惜……。
阳明心学学以为己心得感悟一、阳明心学的初印象1、阳明心学啊,那可是很有魅力的学说呢。
它强调学以为己,这可不是自私的为自己哦。
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盖一座坚固的房子,这个房子里住着最真实的自己。
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良知是什么呢?良知就像是咱们内心深处的小指南针,它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比如说,看到老人过马路,内心的良知就会驱使咱们去扶一把,这就是良知在起作用呢。
2、这心学呀,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
它就像咱们生活中的好朋友,时刻提醒咱们要做个好人。
阳明先生一生也是充满传奇色彩,他在龙场悟道,那可是经历了很多磨难的。
就像一颗种子,在恶劣的环境下反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结出了心学这颗智慧的果实。
3、咱们来聊聊“学以为己”这个点。
这就好比咱们读书学习,不是为了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知道多少知识,而是真正地充实自己的内心。
就像给自己的脑子充电,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有智慧。
不是为了考个好分数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明事理,懂是非。
二、心学在生活中的体现1、在生活中,心学的影子无处不在。
比如说,和朋友闹矛盾了,这时候如果用阳明心学的思维,就不会只想着责怪对方,而是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好。
可能自己说话太冲了,或者没有考虑到朋友的感受。
这就是在内心寻找那个“良知”,然后根据良知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2、工作中也一样啊。
如果遇到了困难的任务,不要马上就抱怨或者放弃。
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的初心是什么,自己的良知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
也许良知会告诉咱们,坚持下去,多找方法,总会解决的。
就像阳明先生在面对各种困境时,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把心学传播开来。
3、再看看家庭关系。
对待家人,更要用学以为己的心去相处。
不是为了从家人那里得到什么,而是真心地付出。
就像照顾年迈的父母,不是为了别人的夸赞,而是内心的良知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这是一种爱的表达。
三、对阳明心学的深入感悟1、深入学习阳明心学,就会发现它像一面镜子。
王阳明心学体会500字前段时间读了王阳明心学这本书,下面是我读书的心得体会。
一、良知的力量-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良知是心之本体,知行的本体。
任何人都是有良知的,即使是盗贼、匪寇,内心也有“良知”。
人生在世,应该不断地发现良知,实践良知。
世界纷繁芜杂,诱惑众多,在生命过程中,如何摒弃诱惑,坚守本心,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见识了太多人性中赤裸裸的“恶”,如果没有一颗良知之心,是极容易堕落的。
在利益与诱惑面前,我也曾动摇过、纠结过。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使自己坚定了一个信念: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然后自己所期望的那些美好都会向自己飞奔而来。
二、专注的力量-如何随时掌控自己的心境。
阳明心学,顾名思义,一门修炼自己强大内心的学问。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他之所以在困难面前游刃有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关键在于他在面对各种难题时,首先做到“心静”。
心静了,做事情时全神贯注,内心的潜力便会被激发出来,外界的环境便无法影响他,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在年轻时,经常处于一种浮躁、茫然的状态,做事情时经常感觉心烦意乱,缺乏耐心,工作效率低下。
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心不静,心境自然不会摆脱各种偏颇情绪的干扰,做事情不专注,自然导致效率低下。
现在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及时提醒自己静下心来。
当心灵清澈、明净,不受任何现象拖滞时,反而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种看似棘手的问题。
三、信念的力量-如何克服畏难情绪。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其他事情,务必要有一个必定成功的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困难和问题纷至沓来,成为横亘在我与目标之间的拦路虎。
人生是一场考验勇气与毅力的竞赛,在这过程中,如何克服畏难情绪,知难而进?通过学习阳明心学,我相信:坚定的信念是克服畏难情绪的良方。
因为我充分意识到:我们做任何事,如果信念不坚定,内心的力量会匮乏,便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事情自然不会成功。
阳明心学讲座心得好嘞,以下是一篇满足你要求的文章:哇塞,阳明心学讲座心得,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去听那场讲座的时候,我就像个好奇的孩子,满心期待着能从中学到些啥。
你知道不,就好比走进了一个神秘的知识宝库,每一处都闪着光,吸引着我去探索。
讲座上,老师讲的那些关于阳明心学的东西,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里那扇一直半掩着的门。
我突然就明白了,原来我们的心有这么大的力量啊!这就好像我们平时走路,总是看着脚下的路,却忘记了抬头看看天空,那广阔的天空才是我们真正能翱翔的地方呀!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刚开始我还不太懂,后来慢慢咂摸出味儿来了。
这不就是让我们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嘛!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选择,有时候会纠结得不行。
但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心里那个小小的声音,说不定就能找到答案呢。
比如说,面对一份高薪但不喜欢的工作,和一份工资不高但很热爱的工作,你会咋选?这时候“致良知”就派上用场啦,跟着心走,准没错!还有那个“知行合一”,哎呀呀,太有意思啦!这不就是说不能光知道,还得去做嘛!就像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好,可要是光躺在沙发上想,那能有啥用呀!得真的站起来,动起来,那才叫知行合一呢!这就好比知道了一道菜的做法,不去实践做一下,永远也不知道这道菜到底啥味道。
听讲座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这阳明心学不就是我们生活的指南嘛!它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也让我们知道该怎么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
就像在黑暗中给我们点亮了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你说,我们每天忙忙碌碌的,有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啥。
但如果我们能把阳明心学运用到生活中,那该多有意思呀!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抱怨,而是想着怎么去解决;面对诱惑的时候,能坚守自己的本心;和人相处的时候,真诚待人,将心比心。
这多好呀!总之呢,这场阳明心学讲座真的让我收获满满。
它让我知道了,我们的心是多么强大,只要我们好好去发掘,就能发现无尽的宝藏。
所以呀,大家都去听听阳明心学吧,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心得体会日志分享王阳明心学第一讲:王阳明大儒曾叙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人的本质天然是具备智慧的。
一个人的本质所包括的智慧,通常可以引导我们作出优良的个人行为和确定,才能不断完善自己,修炼强大的内心世界。
王阳明心学第二讲:存天理,灭人欲。
遵守宇宙与心灵共同的法则,除去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慢慢修炼强大的内心。
其中还提到了“幸福=效用÷欲望”,既在所得上做加法,同时在欲望上做减法,幸福感也就会增强。
王阳明心学第三讲:存天理,灭人欲。
遵守宇宙与心灵共同的法则,除去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慢慢修炼强大的内心。
其中还提到了“幸福=效用÷欲望”,既在所得上做加法,同时在欲望上做减法,幸福感也就会增强。
王阳明心学第四讲:人生的修行并不需要脱离世俗社会,工作场所就是最好的磨炼精神的地方。
通过每天辛勤的工作,在形成高尚人格的同时获得一个美好的人生。
王阳明心学第五讲:每一个人的本性实际上全部都是十分足的。
王阳明大儒曾叙述,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他的意思是人的本质天然是具备智慧的。
1个人的本质所包括的智慧,通常可以引导大家作出优良的个人行为和确定。
王阳明心学第六讲:要想内心强大,首先要学会的是与自我的内在连接。
先去追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会放下与别人的比较,你的内心才会更有动力王阳明心学第七讲:立志,笃行,深思,反顾,精进。
立志重要,务实也很重要。
王阳明心学第八讲:勤奋能让你走向卓越。
天道酬勤,命运掌握在勤勤恳恳的工作的人手中,勤奋的双手和大脑往往与收获成正比。
王阳明心学第九讲:原理原则必须以坚强的意志贯彻落实才有意义。
坚持自己原则处事,将其落实到生活工作中去。
王阳明心学第十讲: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反省之心,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省自勉。
这是非常重要的。
王阳明心学第十一讲:人必须经历各种事情的考验、锻炼,才能够立足社会,才能够处变不惊,遇事泰然处理。
王阳明心学第十二讲:只要喜欢,热爱,热情自然涌出,努力也不在话下,就会进步神速,旁人看来你很辛苦,但自己不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心学思想对中国
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读完王阳明的心学著作后,我深受
启发,对心学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
本能的道德良知,只有通过不断的修养和实践,才能使这种良知得
到发展和完善。
这种思想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声音,追逐物质利益,忽略了道德和良知。
王阳明心学提醒了我,要时刻关注内心的声音,不断修养自己的良知,才能真正做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在读王阳明的著作中,我深受其“格物致知”的思想所感染。
王阳明认为,通过观察外部世界的事物,可以深刻认识自己内心的
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提升和完善。
这种思想启示了我,要善于用
心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
世界,使之更加纯净和高尚。
王阳明心学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知行合一”,即知识和行为
要统一一致。
这种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在现代社会,
很多人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实践和行动。
王阳明心学提醒了我,要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通过阅读王阳明的心学著作,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王阳明心学的思想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将继续努力修养自己的良知,不断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将知识付诸实践,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内涵的人。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王阳明心学的思想,从中汲取智慧和启发,使之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南针,引领自己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王阳明心学给我的人生启示
王阳明心学是一种非常深邃的哲学思想,在我的人生中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首先,王阳明心学强调心即理,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内心是可以理解世界真理的。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非常强大的能量,只要我们肯用心去感受,就能够理解生命的真谛。
其次,王阳明心学提倡身心合一的境界。
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让两者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才能够更好地去探索生命的意义。
在我实践王阳明心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让身体和心灵相互协调,以达到更好的生活质量。
最后,王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也就是说,知识与行动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去体验和领悟,才能够真正理解生命中的真谛。
我通过学习王阳明心学,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人生目标。
总的来说,王阳明心学给了我很多人生启示,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我内在的能量,以及身体和心灵的紧密联系。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将这些思想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以获得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 1 -。
阳明心学的几点感悟《阳明心学的几点感悟》阳明心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以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为代表。
它强调人的心灵、感知和主体性的作用,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念。
我在学习阳明心学的过程中,有几点感悟。
第一,心灵具有极大的能动性。
阳明心学认为,人的内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主体,能时刻感知和调节外界的变化。
人的心灵不仅能够感受到各种感觉和情绪,还能主动思考和决策。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追随他人或外界的期许。
而阳明心学告诉我们,要善于倾听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发挥心灵的能动性,走自己的路。
第二,知行合一是实践行动的重要指导。
阳明心学强调,知识与行动要密切结合,只有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才能促使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分割开来,导致无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知行不一致。
而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理念,则教导我们要将所学知识贯彻到实际中,让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第三,在他人中体现出自己的存在。
阳明心学强调了他人对个体的重要性。
人无法独立存在,个体的存在与他人的存在是相互依存和联系的。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特质和价值,我们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但同时也要尊重和包容他人的存在。
只有在彼此的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社会联系,使个体的存在更有意义。
总的来说,阳明心学给予我许多启发和思考。
我深信,每个人的内心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只有通过不断发掘和实践,才能将这些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力量。
作为一个阳明心学的学习者,我希望能够加强对自己内心的觉察,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与他人建立积极和谐的关系,以实现自我价值和共同进步。
以上就是我对阳明心学的几点感悟,《阳明心学的几点感悟》。
希望我的思考能够启发更多人去探索和实践这一深邃而富有智慧的思想体系。
读《王阳明心学》有感早先在看《明朝那些事》的时候,心里就一直对王阳明有了这么一个印象。
书中的具体描述已然淡去,但作者对王阳明的心学的推崇,以及其弟子遍地开花,执掌明朝内阁大权的事实却是浓墨重彩的。
当时对心学的唯一印象就是“知行合一”。
尽管简单,但是让我很有好感。
以致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不以为它是儒学的一个分支,而是认为它是更入市,或者说更接地气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
直到近日,心中烦恼颇多。
烦恼并非来自于现实中的不顺利,反而是来自于生活中的倦怠与惯性,让我感到心力俱疲。
在这种情况下,不自觉的想要去寻求一种答案,再加上之前对心学的这么一个良好的印象。
所以才有了对这本《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的细读。
不过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有些患得患失。
一方面担心这又是一本古文翻译而来的鸡汤(事实上书中不少篇幅确实如此),另一方面,接触了西方的那套自由思想体系之后,怕形成价值观上的冲突。
不过读起来之后,倒是领悟了书中的一点:寻求本心而破除纷扰,你领悟的只是本心的,和你本来拥有的也并不冲突。
这本二手书的优点在于,作者的诗词底子很好,很多心学的思想,他通过一些诗词的方式表示出来,非常能够加深你的理解。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看后来人所议论之事,无一不能从百家经典中找到验证,不禁让人神往那个思想碰撞的年代。
王阳明之言,在我看来很多是一种回归,去掉宋代朱熹那种格物的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更关注了人性本身。
阳明此人王阳明一身跌宕起伏,有过少年天才得志,也有过官场为奸臣所害,更有的是龙场悟道与评定宁王之乱。
更重要的是他将所行所悟,发扬光大,在他之后的明代内阁首辅,几乎大部分都受到了心学的影响。
他的人生关键词可以总结为,阳明格竹龙场悟道宁王之乱创立心学。
从人生轨迹和成就上来看,他是第一个实现立功立言立德的三不朽的神人。
心学的核心思想是心即是理,反对格物致知,提倡知行合一。
说到格物,维基百科中提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说王阳明小时候喜欢杨朱理学,相信天下之物皆有义理,所以他不断的格物,曾经两周的时间尝试去“格”竹子,结果一场大病,最后痛定思痛,再也不从外物出发,而是关注于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心学学习感悟民国“史学四大家”之一的钱穆曾这样评价过王阳明心学:他认为王阳明是宋儒的“克家肖子”,不仅继承了宋儒“变化气质”的学统,更在讨论心、物关系时折中了心、物两派,超越了朱熹与陆九渊两位前辈,提出了独有的“感应”一说;王阳明重视实践,境界高远,其知行合一更是旷古绝今。
我上学期间就听说过王阳明心学,但脑子里对心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行合一”一个概念点上,很幼稚的以为知行合一就是“知道了就应该去做”,或者“知道和做到都实践了才是圣贤”,来到致良知诚意班,虽学习了几个章节,却完全颠覆我的认知,我以为的知行合一和阳明心学所讲的知行合一,差了好几个层次,天地之别。
真如钱穆所言,王阳明心学思想,旨在呼唤人的本性意识,着重强调个体本身价值和自我人性修养。
强调内心的力量,良知人人都有;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
“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阳明心学讲道德,讲德才兼备,讲内圣外王,那么该如何把这些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呢?阳明心学认为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需要将道德升华为道德生命力,也就是内驱力。
自我内驱力的第一便是立志,我理解就是从小就要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这个从小志向容易受家庭的影响很大,所以说从小让孩子多读书多旅行多见见世面,不断扩充家长和孩子的边界有多么的重要)第二是要有定力,立志之后不能三心二意,猛志长存,不能轻易的更换赛道,认准一个行业或领域,不断积累,不断发力。
第三是扩充力,要内圣外王,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同时也要试着去影响别人,要把内心的仁爱之心扩充到你周围的整个世界,帮助大家,团结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干一番大事业。
第四是学术的扩充力,第三点主要讲道德境界的扩充力,第四讲学术方面的,说实在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这点我也没听懂,希望下次再请假老师或其他同学。
阳明心学的生命力和自驱力,除了上述四点,其实还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纠错,随着学习和阅历的积累和吸收,我们也要不断对自己的认知更新和升级,保持新鲜的,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