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肥与复混肥的区别
- 格式:pdf
- 大小:26.25 KB
- 文档页数:1
复混肥复合肥配方计算与成本核算复混肥是指由多种肥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肥料。
与单一肥料相比,复混肥具有多种元素、多种营养物质、均衡的养分含量、科学的配比、强化作物需求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而复合肥是一种将多种单质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粒状或颗粒状制成的复合物。
相对于复混肥,复合肥的成本相对更高一些。
复混肥的配方计算和成本核算是在实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复混肥的配方计算和成本核算的过程。
一、复混肥配方计算:复混肥的配方计算主要涉及肥料元素含量、肥料用量、需求养分比例、养分系数等。
1.肥料元素含量:根据目标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确定复混肥中各元素的含量。
常见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2.肥料用量:根据目标作物的生长期、产量目标,以及土壤检测结果,确定所需的肥料用量。
3.需求养分比例: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确定复混肥中各养分的比例。
4.养分系数:根据不同肥料原料的养分利用率,确定各肥料元素的养分系数。
根据上述参数,可以使用计算软件或者手算进行复混肥配方计算。
计算的结果即为每个元素所需的肥料用量。
二、复混肥成本核算:复混肥的成本核算是为了确定其生产成本和市场定价,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销售成本。
1.原材料成本:根据复混肥的配方计算结果,确定所需各种肥料原料的用量,并计算其购买成本。
2.加工成本:包括原材料加工、混合、包装等环节的成本,计算这些环节的人工、能源、设备使用等费用。
3.销售成本:包括销售渠道费用、市场推广费用、销售人员工资等的成本。
根据上述成本核算项目,可以计算出复混肥的生产成本。
而市场定价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情况、产品性能等因素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复混肥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环保要求、质量控制、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以确保生产的肥料质量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复混肥配方计算和成本核算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工作,需要根据目标作物的养分需求、土壤状况、企业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复混肥料第一节复混肥料概述一、复混肥料的定义复合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制成的产品。
混合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物理混合方法制成的产品。
复混肥料:氮、磷、钾三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肥料,由化学方法和(或)物理加工制成的产品。
复混肥料按其施用功能可分二类:通用型(或称广谱型)和专用型复混肥料。
通用型复混肥料,适用的地域及作物的范围比较广阔,但其中某一种或两种有效养分可能富裕过剩,造成浪费;而另外的有效养分又可能不足,成为作物产量提高的限制因子。
专用型复混肥料仅适用于某一地域的某种作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某特定的土壤、作物上施用该作物专用复混肥,可使有限的资源,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如麦类、稻类、黍类、豆类、瓜类、菜类、果类、烟叶类等。
在类与类之间有一定的专一性,在同类之间又有一定的通用性。
将除草、抗病虫害之农药及激素,或将稀土元素、腐殖酸、生物菌,科学地添加到复混肥中,或将磁性载体于复混肥中使其磁化,让复混肥料成为具有“肥”与“除草”、“杀虫”,或“生化”,或“磁性”等功能的结合。
这类产品很受用户欢迎,社会效益提高。
复混肥料按其物理状态(剂型)可分为固体复混肥料和流体(液体)复混肥料两大类。
根据加工方法和物性的不同,固体复混肥料又可分为粒状复混肥料和粉状复混肥料,而流体复混肥料则可分为清液复混肥料和悬浮液复混肥料。
世界上使用粒状复混肥料、流体复混肥料的国家很多。
因此,对这类肥料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得到重视和较大发展。
固体粒状复混肥料,在中国按其氮、磷、钾总养分含量浓度分为三类: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复混肥料宜于长途运输。
它主要由高浓度基础肥料(尿素、磷铵、硝酸磷肥、重钙、氯化铵、氯化钾)配制而成,缺少Ca、Mg、S等(处重钙外)中、微量元素。
长期单一使用,土壤团粒结构和肥力会遭到破坏;补施或配施Ca、Mg、S等其他肥料,又繁化施肥手续。
复合肥(复混肥)与掺混肥区别复合肥(复混肥)与掺混肥区别:一、概念:(1)复合肥料。
单独由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含有氮、磷、钾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
有固定的分子式的化合物,具有固定的养分含量和比例。
如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等。
(2)复混肥料。
是以现成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化工原料(如尿素、磷酸铵、氯化钾、硫酸钾、普钙、硫酸铵、氯化铵等)为原料,辅之以添加物,混合、加工、造粒而制成的肥料。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复混肥料绝大部分都是这类肥料。
(物理混合法生产出来的叫复混肥)(3)掺混肥料。
又称BB肥,它是以两种以上粒径相近的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或复混肥料为原料,按一定比例通过简单的机械掺混而成,是各种原料的混合物。
这种肥料一般是农户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要随混随用。
又称干混肥料,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任何两种或三种的化肥,是以单元肥料或复合肥料为原料,通过简单的机械混合制成,在混合过程中无显著化学反应。
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有两种:一种物理混合法生产出来的叫复混肥;另外一种是含有氮磷钾元素的矿物质,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叫复合肥,由于复合肥和复混肥在肥效上差别不很大,凡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肥料的总称.二、适用检验标准不同:2008年4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掺混肥料(BB肥)的国家标准GB 21633-2008(以下简称“新标准”),该标准将于2008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标准是部分条文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实施后,企业生产的掺混肥料(BB肥)内在质量和产品标识都要执行新标准,而不能再执行复混肥料(复合肥料)国家标准GB 15063-2001。
复合肥及复混肥区别之处
复合肥与复混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两者的价格、肥效都相差很远。
1、生产工艺不同。
复合肥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其养分含量均匀,颗粒大小一致。
而复混肥是通过物理混合而成,生产工艺简单,养分不均,效果较差。
2、养分含量不同。
复合肥养分一般固定,氮、磷、钾各为15%,硫为30%。
而复混肥浓度低,总养分一般不超过30%。
3、养分利用率不同。
化学反应合成的复合肥养分释放均匀。
利用率高。
而物理混合的复混肥养分释放不均衡,造成作物养分吸收过程中浪费和缺乏。
4、执行标准不同。
不论复混肥还是标示为复合肥的复混肥,一般都标示为GB15063-94,而复合肥的标示标准则不同,都是执行的企业标准。
在购买时只要稍加注意就能辨别。
凡是标示标准为GB15063-94,且总养分不超过30%的,则是复混肥。
植保土肥一、氮肥1.尿素。
尿素为半透明白色或乳白色均匀光滑圆颗粒。
低质尿素颜色发白或发黄,透明度不好,颗粒不整齐,半粒多,有的外形为圆柱状。
将尿素颗粒放水中搅拌可快速全部溶化,液体透亮无杂质,因尿素溶解吸热使水温降低有冰凉感。
取少量尿素样品加入水和石灰(纯碱也可)后搅拌,没有氨味,加热后也没有氨味冒出的为真货;若有氨味冒出,则是其他氮肥冒充或掺假的。
将少许尿素样品放在点燃的木炭上或在铁片上用火灼烧,快速熔化并冒白烟、有刺鼻氨味的为真尿素;出现轻微沸腾状并“吱吱”声响的其中掺有硫酸铵;散发出酸味的掺有氯化铵;出现轻微火焰的掺有硝酸铵;如肥料样品在灼烧前就有较强的氨臭味,说明尿素中掺有碳酸氢铵;若灼烧时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又有轻微的氨味,说明其中掺有食盐。
2.硫酸铵。
农用硫酸铵为白色或浅灰色结晶颗粒,无特殊气味,加热到280℃以上时分解,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硫酸铵吸湿性小,便于贮存,但结块后很难打碎;遇碱性物质(和纯碱面相混)易分解,放出氨气。
硫酸铵撒在烧红木炭上会缓慢地熔化、不燃烧、冒白烟,有氨臭味。
硫酸铵水溶液浸纸条晾干后,不易燃烧,只发生白烟。
取少许样品在铁片上用火烧,不熔化、不燃烧,有刺激氨味,铁片上有黑色痕迹的为硫酸铵,否则为伪劣产品。
3.氯化铵。
农用氯化铵外观与食盐相近,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细小晶体,有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为酸性。
氯化铵易吸湿结块;热稳定性较差,受热后不熔化而升华分解出氨和氯化氢气体。
氯化铵遇碱易分解,放出氨气。
将氯化铵放在铁片上用火烧,会快速熔化并且最终全部消失,熔化过程中可观察到未熔部分呈黄色,可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
4.碳酸氢铵。
农用碳酸氢铵为白色松散的结晶体,由于其水分含量高,外观上显出潮湿感,当水分超过5%以上,碳酸氢铵有结块现象,故盛碳酸氢铵的容器壁上易附着产品,并有细水珠存在。
碳酸氢铵有特殊的氨臭味,易挥发,刺鼻、熏眼;强烈的氨味是区别于其他固体无机氮肥的主要标志。
复合肥、复混肥、BB肥的区别与鉴别方法复合肥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化学反应,是以含有氮磷钾的矿石为原料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制成的肥料。
复混肥制作工艺则相对简单,是将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按养分标明量经过物理混合后二次造粒而成。
掺混肥料也叫作掺合肥料,俗称BB肥(bulk blending fertilizer),是复混肥料的一种。
它是指在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由干混方法制成的肥料,由粒径大小相当的大颗粒肥料——大颗粒尿素,磷酸二铵、颗粒状硫酸钾等,不粉碎,直接掺混而成。
一般来说同样分同配比的情况下复合肥的价格要高于掺混肥,掺混肥高于复混肥,掺混肥、复混肥生产采用掺混方法,无需复杂昂贵的化工设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比较容易,例如,,添加一铵粉还是二铵粉,都不影响养分和外观,但这两种原料价格相差很大。
在同养分同配比的情况下,一般的复混肥比复合肥要便宜100-200元/吨,这是正常差价。
“如果差价每吨达到四那么如何区分这几种肥料呢?掺混肥的辨别较为容易,如果肥料里有颜色形状各异的多种颗粒的就是掺混肥,而复合肥和复混肥一般从外观上区分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鉴别真假复合肥:一看首先看复合肥的包装。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复合肥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商标、净重、标准代号、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和登记证号等,如上述标志没有或不完整,包装较粗糙,可能是假冒伪劣复合肥。
对包装袋封口有明显折封痕迹的复合肥要特别注意,这种肥料有可能掺假。
此外,第一还要留意生产日期,复合肥存放的时间越长,总养分就会减少。
第二看复合肥的粒度(或结晶状态)。
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一,表面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
而假劣复合肥恰恰相反,颗粒大小不均表面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第三看复合肥的颜色。
优质复合肥颜色都十分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整个颗粒由内到外都是均匀的。
而假复合肥大部分都表面涂色。
二摸抓一把复合肥用力握几次,有“油湿”感的质量相对可靠;对着手里的复合肥哈气,然后用手搓,会感觉手上有明显的溶解的复合肥,复合肥光泽油亮,这种产品质量相对可靠。
《肥料知识100问》肥料的基本知识凡是施于土中或喷洒于作物地上部分,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养分,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或能改良土壤性状,培肥地力的物质,都叫肥料。
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
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
按化学成分:有机肥料、无机肥料、有机无机肥料;按养分分:单质肥料、复混(合)肥料(多养分肥料);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按肥料物理状况分:固体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常用的氮肥品种大至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肥四种类型。
近20年来又研制出长效氮肥(或缓效氮肥)新品种。
长效氮肥包括全成有机氮肥和包膜氮肥两类。
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1)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2)硝态氮肥:有硝酸纳、硝酸钙;(3)铵态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4)酰胺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1)水溶性磷肥。
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2)混溶性磷肥。
指硝酸磷肥,也是一种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3)拘溶性磷肥。
包括钙镁磷肥、磷酸氢钙、沉淀磷肥和钢渣磷肥等。
(4)难溶性磷肥。
如磷矿粉、骨粉和磷质海鸟粪等,只溶于强酸,不溶于水。
养分所呈的化合物或物理状态,能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供植物持续吸收利用的肥料。
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效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N、P、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料。
含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二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料,含三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叫多元复合肥料。
8、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如何表示?复合肥料习惯上用N-P2O5-K2O相应的百分含量来表示其成分。
山东科技报/2006年/11月/20日/第006版
农资・肥料
复合肥与复混肥的区别
复合肥与复混肥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两者的价格、肥效都相差很远。
1、生产工艺不同。
复合肥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其养分含量均匀,颗粒大小一致。
而复混肥是通过物理混合而成,生产工艺简单,养分不均,效果较差。
2、养分含量不同。
复合肥养分一般固定,氮、磷、钾各为15%,硫为30%。
而复混肥浓度低,总养分一般不超过30%。
3、养分利用率不同。
化学反应合成的复合肥养分释放均匀。
利用率高。
而物理混合的复混肥养分释放不均衡,造成作物养分吸收过程中浪费和缺乏。
4、执行标准不同。
不论复混肥还是标示为复合肥的复混肥,一般都标示为GB15063-94,而复合肥的标示标准则不同,都是执行的企业标准。
如“艳阳天”牌硫酸钾复合肥的标示标准为Q/LHZ001-1997。
因此,在购买时只要稍加注意就能辨别。
凡是标示标准为GB15063-94,且总养分不超过30%的,则是复混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