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库建设工作的安排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做好202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组织与领导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具体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各院(系)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具体安排、指导和答辩等事宜。
二、选题与安排各院(系)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
各专业应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工作,并根据专业特点确定选题的范围和方式。
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
毕业论文(设计)的安排应遵循科学合理、便于组织管理的原则,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设计)任务。
同时,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多种形式的实践机会。
三、指导与管理各院(系)应选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教师,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和督促,确保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论文(设计)任务。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和各院(系)应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四、评审与答辩各院(系)应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评审应按照学术规范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并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成果质量。
答辩是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环节,各院(系)应制定详细的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并按照规定组织学生进行答辩。
答辩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学校将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以确保答辩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毕业设计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和做科研开发工作1样,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毕业设计应有1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反映出作者所具有的根底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毕业设计期间,尽可能多的阅读文献资料是很重要的,1方面是为毕业设计做技术准备,另1方面是学习的写作方法。
1篇优秀的对启发我们的思维,掌握的写作标准很有帮助。
的写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并没有1个固定的格式,下面仅对中的几个主要局部的写作方法提出1点参考性的意见。
1、前言局部前言局部也常用“引论”、“概论”、“问题背景”等做标题,在这局部中,主要介绍的选题。
首先要说明选题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选题需强调实际背景,说明在计算机研究中或部门信息化建立、管理现代化等工作中引发该问题的原因,问题出现的环境和条件,解决该问题后能起什么作用。
结合问题背景的阐述,要使读者感受到此选题确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确有研究或开发的必要性。
前言局部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选题实际又有新意,意味着你的研究或开发方向对头,设计工作有价值。
对1篇来说,前言写好了,就会吸引读者,使他们对你的选题感兴趣,愿意进1步了解你的工作成果。
2、综述局部任何1个课题的研究或开发都是有学科根底或技术根底的。
综述局部主要阐述选题在相应学科领域中的开展进程和研究方向,特别是近年来的开展趋势和最新成果。
通过与中外研究成果的比较和评论,说明自己的选题是符合当前的研究方向并有所进展,或采用了当前的最新技术并有所改进,目的是使读者进1步了解选题的意义。
综述局部能反映出毕业设计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反映中外文献的阅读能力。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同行的研究水平,在工作中和中有效地运用文献,这不仅能防止简单的重复研究,而且也能使研究开发工作有1个高起点。
其次,还能反映出综合分析的能力。
从大量的文献中找到可以借鉴和参考的,这不仅要有1定的知识水平,还要有1定的综合能力。
xx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检验,为确保我院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据我院本科教学的培养方案,特修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主要内容和要求如下:一、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专业1.毕业论文经济、管理、文史、法、艺术、体育、理科类专业。
2.毕业设计工科专业。
二、时间及进度安排详见附件: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计划。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一)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注重发挥专业的优势和特长,有利于巩固、拓展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二)选题应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量结合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现代文化、经济建设的任务,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选题的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题目内容不宜过大,既要体现综合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原则,又要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题目难度和份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都能完成。
(四)选题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保证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可选内容不同的题目,使基础和能力等方面有差距的学生均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教学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选题时可提出较高要求,以充分发挥其才能。
(五)如果课题内容过大,需若干学生共同完成的,可分成若干个子题目,分别由每个学生负责,但不得超过4人,要明确每个学生的具体任务,并应保证每个学生经历该课题的全过程,不能仅孤立地完成局部任务。
坚决杜绝同一课题有内容相同的论文(设计)出现。
(六)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可分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计算机软件设计、工程设计(实践)和综合类型。
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在选题时有所侧重。
1、文科类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有新颖性,要多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和基础教育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论文要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题目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一些可以参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题目参考,欢迎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题目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计算机科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层次化关节点体系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浅谈试论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实意义如何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效率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在同一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比较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探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浅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认识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前沿发展状况浅析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浅论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优化与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促进的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基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应用技术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刍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特色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微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探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展望试析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科学技术和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策略研究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转型发展研究——以湘南学院为例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运用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浅论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中的辩证思维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工程测绘的整合实践强化实践能力与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型人才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浅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信息技术课堂中不插电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应用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主要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以库恩理论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文献的分类标引解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浅析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民建住宅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关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文献分类的研究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计算机科学专业开设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的探索基于ACM/ICPC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计算机科学中的虚拟技术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试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的作用浅谈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关于《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论》双语教学的研究计算学科界定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建设的探索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管理应用探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探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试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浅议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实意义计算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促进的研究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浅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产业的振兴与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模块化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民办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浅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JKJ计算机科学技术文献库系统概况介绍基于业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若干改革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高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计算机科学技术史的独特教育功能探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营造创新氛围,强化优质人才培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办学理念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数学中应用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团队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相关问题的讨论重写技术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网站的建立与实施“数字地球”的支撑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情报学与计算机科学在同一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比较刍议在智能化建筑中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天津市信息技术领域高级人才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计算机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中职教师培养——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计算机科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层次化关节点体系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浅谈试论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实意义如何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效率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浅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正确认识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虚拟现实技术试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多媒体技术”课程教学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在计算机教育中的作用中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学分设置比较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层次化关节点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环节改革探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学体系的建设浅议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之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探讨甘肃政法学院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程相关问题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第二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讨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研究《计算机科学技术方法论》课程教学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讨上海交大筹备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探究浅谈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届通信与计算机科学技术融合国际学术研讨年会在京顺利召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行业特色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现状及建设思路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例浅谈三本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施工型企业中的应用与管理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普通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浅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经济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课程《离散数学》教学思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与改革库恩理论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发展浅谈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高职院校计算机科学技术管理方向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电视函授讲座九月开学办公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科学技术问题计算机科学中的虚拟技术析文体学在计算机信息科学和技术中的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探讨浅析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综合方案JKJ计算机科学技术文献库系统投入运行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计算机语言识别技术的应用分析有关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关键技术应用分析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类期刊OA现状调查与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介现代教育中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分析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实践——以同济大学计算机系统级课程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应用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对经济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动态网站设计》课程改革实践探讨2011年《计算机科学》“物联网与网络新技术”专辑征文通知国际信息处理协会(IFIP)向全世界公布《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主题评选表》高校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教学内容构建的探讨计算技术与计算机科学。
计科系毕业论文要求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定一、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高专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具体应注重以下方面能力的培养:1、调查研究、查阅中外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
2、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
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综合分析、总结提高、编制设计说明书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4、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应在本系的统一组织下进行。
题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所学专业方向,应涵盖本专业三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3、毕业论文选题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典型性,要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尽量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完成,尽量与当前实际的应用水平接轨。
4、设计工作要有一定的编程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
5、选题难易适度,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并能较好的发挥其创造才能;毕业设计的任务要适中,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6、为保证每个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设计工作量,毕业设计的课题小组原则上不超过3个人,分工要具体明确,要保证每一位同学的设计任务即要有一定的工程量,又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只进行简单的数据录入或不能明确说明自已完成工作的学生将不准予通过。
7、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可由毕业设计教师指导小组指定。
学生也可结合自身专业爱好及学习专长在规定范围内自由选题。
8、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确定后,按有关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批表,并经过计算机系主任和指导教师共同验收审核、备案。
统计与数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和管理实施方案为加强毕业生论文撰写与答辩等工作的进度管理,明确指导、评阅和答辩各环节相关指导老师的职责,提升各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根据《XX工商大学本科教学个主要环节质量标准》的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毕业论文的内容与要求第一条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结合本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够体现专业背景和学科特色;特别鼓励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论文设计。
第二条毕业论文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分别是:开题报告、任务书、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正文。
各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如下:(一)开题报告的要求(1)开题报告的内容。
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论文题目;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与步骤;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等。
(2)字数不低于2000字。
(二)任务书的要求(1)任务书的内容。
应包括:主要任务与目标、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计划进度、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等。
(2)字数不低于2000字。
(三)文献综述的要求(1)文献综述的内容。
应涉及对与论文主题和主要研究内容密切相关的代表性文献、作者及主要观点做出客观的描述和评价;对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描述;该研究领域所涉及到的主要理论和分析方法描述与评价等。
具体内容应能体现“综合性、描述性、评价性”的特点。
若文献综述为案例分析研究,可介绍案例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方法及与此相关、相近的案例研究情况等。
(2)文献综述的字数要求不低于5000字;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篇。
(四)外文翻译的要求(1)外文翻译的内容。
应包括外文原文(必须注明出处、作者及国籍等基本信息)、中文译文两部分。
(2)外文原文的主题应与毕业论文或专业知识有关,尽量选择国外学者的学术性论文;数量为2篇。
(3)中文译文应与外文原文相对应,两篇中文译文的总字数不低于3000字。
(五)正文的要求(1)正文的内容。
2021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安排为了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加强毕业论文管理,结合我院学科特点,对2021级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作如下安排:一、工作进度安排1.学院统一布置论文题目征集工作。
向学院全体专业教师征集论文题目,要求每位教师至少准备10篇论文题目,教研室按专业方向对征集的论文题目进行审查后汇总到学院,由学院分管领导审定后,于第七学期第十一周向学生公布。
2.指导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
选题原则上限于学院公布的题目范围,学生可以商请指导教师对公布的题目做一定调整。
如果学生有合适题目的,也可以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在学院公布的题目范围之外确定论文题目,但选题应限于金融学领域或者金融学交叉学科。
选题原则上应与指导教师的专业方向一致。
3.学生应在第八学期第一周完成开题报告工作。
开题报告由教研室具体组织,在论文指导小组范围内进行,具体时间由各教研室自行确定。
在完成开题报告后,不得再变更选题,教研室应及时将毕业论文选题汇总交金融学院教务秘书。
4.学生原则上应在第八学期的第七周向指导老师提交论文初稿。
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提交论文初稿的时间。
5.学生应当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对论文认真修改,并于2021年5月21日前提交定稿的论文,一式二份和一份电子文档。
6月1日完成论文评阅,评阅论文的专家由教研室主任总体安排、协调。
6. 2021年6月2―9日由学院统一安排答辩。
二、毕业论文质量控制措施1.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七周召开毕业班论文工作动员大会。
向学生讲明毕业论文各项要求,并对如何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进行专门集中辅导。
同时将毕业论文规范、要求以及时间进度挂在网上,供学生查阅。
2.精心设计论文题目。
要求专业教师结合本专业研究方向以及本领域热点前沿问题设计毕业论文题目。
同时为了体现金融学科微观化趋势,要求毕业论文题目尽可能贴近现实、贴近实际,切忌大而空。
3.严格审核指导教师资格并限制指导的论文数量。
一、课题的来源及意义: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标准是由ACR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及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所形成的联合委员会,于1983年以后陆续发展而成的医疗数位影像及传输标准。
在DICOM标准中详细定义了影像及其相关信息的组成格式和交换方法,利用这个标准,人们可以在影像设备上建立一个接口来完成影像数据的输入/输出工作。
DICOM标准能更有效地在医学影像设备之间传输交换数字影像,其应用范围不仅包括CT、MRI、DSA、SPECT、超声、数字化X线影像(CR、DR、FPD)等,还包括内窥镜图像、病理学图像、耳科图像、皮肤图像以及中医的舌苔图像等。
它本身具有面向对象的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自身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也带来不少新问题和新课题。
在这些新的课题当中,如何在现实计算机上用软件方便地实现对DICOM标准的图像浏览、处理、转换等工作就是其中一个方向。
目前各大中医院的医学成像设备多为基于DICOM标准的成像设备,所产生的图象格式为DICOM文件格式,该格式文件除了具有图象本身的信息之外还具有很多与图象相关的说明信息。
尽管当前能够浏览图片的软件很多,但不支持DICOM格式文件的浏览和处理。
因此本课题目的就是开发一个小型的软件,能够用于DICOM格式的转换、相关信息的提取、图象的处理等。
尽管软件小,但要开发出一个趋于完善的系统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要软件支持DICOM格式图像浏览和处理,需要去了解DICOM标准,熟悉DICOM图像的格式以及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
在胶片时代,病人的医学影像只可以在医院的专门设备上才可以观察,医生不可以在家进行研究也不方便进行远程交流。
所以医学影像数字化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本软件的开发,可以提供一个便携的DICOM格式处理工具,让病人和医生均可以无需在医院专业的PACS系统中而是在家中电脑上方便打开医学影像进行浏览或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 教务信息发布子系统院系:数学与计算机系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班姓名:Xxx学号: Xxxxxxxxxx指导教师:Xxx研究生职称:完成日期:20xx 年xx 月xx 日武夷学院教务处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广泛使用。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高校信息资源相对有限,如何充分发挥高校资源的使用,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成为各个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因此开发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以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为背景,严格按照软件开发的过程,对系统开发模式等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的设计、系统部分模块实现等。
关键词:教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规模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in more and more field widely use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expanding the number of students, more and more university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imited, how to make the use of university resource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s general problems facing all universities.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background,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and other relat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technique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analysis, system design, system, part of the module realization.Key word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cal目录1 引言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1 课题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现状 (3)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1.2.2 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3)1.3 设计的思想和目的 (4)1.4 设计教务系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2 需求分析 (5)2.1 需求报告调查 (5)2.2 用户的需求 (5)2.3 系统设计分析 (6)3 技术及工具的介绍 (7)3.1 dreamweaver的简介 (7)3.2 asp相关知识 (7)3.2.1 ASP概述 (7)3.2.2 ASP的内置对象 (9)3.2.3 如何利用ADO访问数据库 (11)3.3 B/S(Browser/Server)简介 (13)3.4 IIS安装和配置过程 (15)4 数据流图设计 (17)4.1 主要数据表设计 (18)5 登陆界面功能实现及代码介绍 (21)5.1 管理员登录功能模块 (21)5.1 系别、专业设置 (30)5.1.1 班级设置 (31)6 系统实现过程配置 (32)总结和展望 (34)谢辞 (35)参考文献 (36)附表A 武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附录B 武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3)附录C 武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7)附录D 武夷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关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库建设工作的安排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
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生进行毕
业论文(设计)写作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所学
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
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
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经学院
研究决定开展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库建设工作,
该工作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全面负责。学院学术委员会组成如下(不含
2名校外学术委员):
主任委员:曹纯
副主任委员:王维兰、田双亮
委员:马少仙、单广荣、马德山、纪金水、李应兴、马明
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题库建设工作,题库建设工作
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题目征集阶段
1、时间:2011年1月17日—2011年6月25日
2、具体要求:(1)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征集阶段由各教研室
主任负责,按照教研室进行题目征集。征集题目的数量,按照本教研
室人数确定,每个教研室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至少提交10
2
个毕业论文选题,具有助教职称的教师,至少提交5个毕业论文选题;
(2)每位教师需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表格,将电子版发
至教研室主任邮箱,纸质版由教研室主任签写教研室意见后,统一交
教学秘书处汇总;(3)在填写《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征集登记表》时,提供题目的教师需填写题目的背景说明、研究的主
要问题、相关的主要文献资料,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内容、任务
及要求等;在填写联系学科前沿和联系实际的情况中,需将论文(设
计)的意义、作用等方面填写的尽可能详细。
第二阶段:题目整理与审核阶段
1、时间: 2011年7月1日—2011年9月1日
2、具体要求:本阶段由教学秘书汇总征集的论文(设计)题目,
并提交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在题目的审核工作中,学术委员需对每
一个题目的语言表述、所研究问题的难度、以及主要的参考文献进行
审核。考略到学院各个专业的特点,将学院学术委员分为两个组,对
教研室提交的论文(设计)选题进行分组审核。第一组负责计算机科
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审核工作,第二组负责数学与
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
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审核工作。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
组长:王维兰
成员:单广荣、纪金水、李应兴。
3
第二组
组长:田双亮
成员:马少仙、马德山、马明。
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审核工作中,由教学秘书负责整理由学
术委员会审核过的论文(设计)题目, 并将通过审核的题目汇总构
成毕业论文(设计)题库。
附件1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征集登记表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1年1月10 日
4
附件1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征集登记表
届别 题目编号 适用专业
论文题目
提供题目教师 教师职称
题目的背景说明与研究的主要问题
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内容、任务及要求
联系学科前沿和联系实际的情况
5
主要参考文献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6
填表说明:编号栏由教学秘书根据专业分类编号并统一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