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师说课件9
- 格式:ppt
- 大小:275.00 KB
- 文档页数:26
高中语文《师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师说》。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的作者介绍、背景解析、文言文词句解读、文章结构分析、主旨探讨以及相关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师说》的作者、背景,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独立解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常用的文言文词语和句式。
3. 引导学生从文章结构、论证方法等方面,领会古代散文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以及文言文词句的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师生关系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师”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2. 作者介绍与背景解析:介绍韩愈的生平事迹,解析文章的创作背景。
3. 文章内容解读:引导学生逐步解读文章,讲解重点文言文词句,分析文章结构。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文章论证方法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类似的文言文阅读题目。
6.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作者:韩愈2. 背景:唐代古文运动3. 文章结构:总分总4. 主题:尊师重道5. 重点词语:传、授、业、解、惑、师、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师说》的内容,谈谈你对“尊师重道”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韩愈的其他作品,如《马说》、《原道》等,进一步了解韩愈的文学成就。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代社会中的师生关系,思考如何传承“尊师重道”的美德。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
2. 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4. 板书设计中的重点词语。
《师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师说》这篇文章。
该文章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文言文阅读”。
具体内容包括对“师”的定义、师的种类、师生关系、择师标准以及从师之道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师说》中的文言文知识,如句子结构、词义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树立尊敬师长、谦虚好学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评价和阐述作者的观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如倒装句、省略句等;作者观点的分析与评价。
重点:对“师”的定义、师生关系、择师标准等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含《师说》原文、注释、译文等)2. 黑板、粉笔3.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师生故事,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进而引入《师说》的学习。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同时理解课文大意。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结构,讲解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原文。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师说》观点分析的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评价作者观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师说》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并互相讨论。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师说》2. 主要观点:“师”的定义:传道、受业、解惑者师生关系:尊师重道,相互尊重择师标准:有道德、有学问、有耐心3. 重点词语解释:师、传道、受业、解惑、尊师、重道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师说》的内容,谈谈你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2.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知识掌握程度如何?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有关师生关系的其他文章,如《论语》中关于“师”的论述,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拓展知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