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人工辅助授粉的巧妙操作技术.doc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玉米授粉的注意事项文章一:《玉米授粉,这些事儿您得知道!》(针对普通农民)咱种玉米的老少爷们儿,玉米授粉可是个关键时候,要是不注意,那产量可就上不去啦!您得注意授粉的时间。
一般来说,晴天上午 9 点到 11 点,这时候花粉活力强,授粉效果好。
就好比咱早上干活儿精神头足一样,玉米授粉也得挑个好时候。
还有啊,风大的时候可别授粉。
风一吹,花粉到处跑,都不知道落哪儿去了,就像咱撒种子撒歪了,长不出好庄稼。
再说这人工授粉,要是玉米长得稀稀拉拉,授粉不好,您就得动手帮忙。
拿个小刷子,轻轻蘸上花粉,往雌穗上一抹,这就好比给玉米牵红线,让它们好好结合。
我记得有一年,隔壁老王没注意授粉时间,结果玉米棒子长得又小又瘪,可把他后悔坏了。
咱可不能学他,得把授粉这事儿放在心上,才能有个好收成!文章二:《玉米授粉的那些要点,您都清楚吗?》(针对农业爱好者)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对农业感兴趣,特别是玉米种植,那玉米授粉这一环可不能马虎。
您看啊,玉米授粉的时候,天气得留意。
要是刚下完雨,花粉都被打湿了,那授粉效果能好吗?就像咱湿了的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玉米花粉湿了也没法好好工作。
还有个事儿,要是地里有病虫害,那也会影响授粉。
虫子把玉米叶子咬得七零八落,玉米都没力气授粉啦。
人工辅助授粉也挺重要。
比如说,您发现有些玉米穗授粉不均匀,那就得人工帮帮忙。
我就曾经试过,用个小竹筒,把花粉收集起来,再轻轻倒在需要授粉的地方,效果还真不错。
有一次我去一个农场参观,他们就是因为注意到了这些细节,玉米长得那叫一个好,个大饱满,让人看了就欢喜。
文章三:《玉米授粉,要注意的几件小事儿》(针对家庭种植户)亲人们,咱自己家里种点玉米,授粉的时候可得留神。
先说这授粉的时机,得选个阳光明媚,没什么大风的日子。
您想想,要是风呼呼地吹,花粉都被吹跑啦,玉米咋能授好粉呢?我家去年种玉米,一开始没太在意授粉,结果有几棵玉米棒子长得特别小。
后来我专门学了学怎么授粉,今年的玉米就好多啦!另外,授粉的时候动作要轻,别把玉米的花穗给弄伤了,不然就像咱们不小心擦破了皮,会影响健康的。
一、种子处理1 >品种选择要因地制宜选用杂交品种,山西平川水地推广晋单35号、36号、37号、农大3138等, 旱地山区推广晋单27号、中单2号等。
2、精选种子种子的精选要在制种III收获时进行去杂去劣,选果穗小部大小一致的完好籽粒作种用。
3、种子处理(1)晒种精选好的种子,在播前连续晒2-3 X,能增强种子生活力,提高出苗率,提早出苗1・2 天。
⑵浸种浸种能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播种后出苗快,出苗齐,出苗全。
浸种的方法有冷浸、温汤浸和营养液浸三种。
冷水浸种时间,一般春玉米12・24小时。
温汤浸种川55-58°C的温水浸种6-12小时,温汤浸种有杀菌防病的作用。
营养液浸种,如尿液浸种:将腐熟的尿液25g对水25kg,浸种6h;也可以用0. 15%-0・20%的磷酸二氢钾浸种12-24小时;用硼、鎰、锌、钳等微屋元索浸种浓度为:硼酸溶液0. 05%,硫酸猛溶液0.1%左右,硫酸铜溶液0.01%-0. 05%,钳酸讓溶液0.1%左右,浸种时间12-24小时。
旱地土壤水分太茅时播种前不宜浸种,以免土壤水分供应不足造成“落干”。
⑶药剂拌种玉米黑粉病可用().5%硫酸铜拌种;用20%萎锈灵进行拌种,用量为种了量的1%,可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采用50%或75%的辛硫磷拌种,也可制成毒谷、毒饵等,随播种撒入播种沟内以防治酸如i、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4)应用包衣种子包衣剂中含有杀虫剂、灭菌药剂、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等,可兼治多种病危害,述可起到保全苗、促壮苗的作用。
二、播种1、播种期春玉米一般在土壤表层5-10cm地温稳定在10°C以上时播种,大约时间在4刀下旬至5 月初。
夏玉米力争早播,越早越好。
2、播种量一般犁播每公顷60-75kg ,机播或楼播45-60kg,点播30-45kg o作青贮的玉米,播虽比正常播种量增加25%o3、播种方法一般釆用机播、镂播、犁播等方法,随播随覆土。
深浅要一致,一般5-6cm o如果土质黏重,境情较好,可适当浅些。
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目的认识人工辅助授粉在增产上的重要性,学会对玉米和向日葵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实验前的思考玉米天然杂交率虽然在95%以上,自交也能结实,但是玉米穗上仍常有秃尖和缺粒现象,而且所结的种子,生活力较弱,用这些籽粒留种,当代植株和后代会发生退化现象,产量和品质都会降低。
因此运用人工辅助授粉,藉以提高结实率、生活力,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业措施之一。
同样,向日葵的花盘上通常有1000~1500朵筒形花,依靠昆虫和风力传粉,花盘上常有秕子,这主要是雌蕊未受粉和胚珠未受精的缘故。
这一问题也可以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来解决。
材料器具校园或田间开花的玉米植株和向日葵;自制的投粉器和花粉扑。
方法一玉米的人工辅助授粉步骤1.授粉当天,先在图示的授粉器小口的一端盖上盖子,一手持授粉器,一手把雄穗弯向漏斗大口的上面,轻轻抖动,这时大量的花粉就散落在漏斗里。
2.当玉米植株的雌穗从苞叶伸出的时候,选一个晴朗无风的早晨,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留下部分自然受粉的植株作为对照。
授粉时把漏斗移到雌穗上方,对准柱头轻轻地拍击漏斗,让里面的花粉通过纱网落到柱头上(图示)。
3.待玉米成熟,比较经过人工辅助授粉和没有经过人工辅助授粉的玉米穗,可以见到前者比后者粒大饱满,很少发生秃尖和缺粒的现象。
注意事项1.玉米的雄花比雌花早开3~5天。
开花时间延续三四天。
一个雄花穗的花全部开完需6~8天,花粉植约经30小时就失去生活能力,因此采花粉要及时。
从—株雄穗上取得的花粉可供四五个雌穗授粉用。
2.玉米雌花穗上着生的紫红色或绿色的须子就是雌蕊的柱头。
柱头通常是穗中部的先抽出,一露出苞叶就有受精能力。
受精过程需20~24小时。
由于雌花穗不同时露出柱头,人工辅助投粉就得每隔二三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二三次。
方法二向日葵的人工辅助授粉步骤1.用纸箱板剪成眼花盘同样大的圆盘,垫上棉絮使中央部分稍凸,用绒布或纱布包起来,背面扎—个把手即成花粉扑。
玉米制种技术玉米制种技术要求1.制种基地选择好的地块是落实制种面积与保障种子质量的根本。
基地要选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自然隔离安全(300米以上)、交通方便的地区,农民制种热情高、科技素质好、有一定的制种经验、地理位臵优越的地区,而且是集中连片的生产基地,便于统一指导和管理。
2.种子处理及播种技术1)种子处理亲本种子应用包衣剂或高效、低毒药剂处理,以提高种子活力,预防或减轻病虫害,保证苗齐、苗壮,为去杂抽雄打好基础。
2)播种期调节技术根据制种基地气候特点及自交系种子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使玉米授粉期处于最有利的气候条件。
3)覆膜可起到保水、除草的作用,并可提前播种,有利于提高父本花粉的活性,提高受精率,并可延长灌浆时间,增加千粒重,保证种子成熟,为种子晾晒脱水做好准备。
4)错期播种提高授粉结实率是制种玉米高产的关键。
父母本错期播种的时间不是以亲本间的生育期相差天数确定的,而是依据两亲本的花期确定的(一般5天左右)。
3.制种田的管理技术1水、肥管理玉米需肥量较大,基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亩、磷二铵40公斤/亩、尿素25公斤/亩、硫酸锌1公斤/亩。
追肥分3次进行。
第1次在拔节期,追施尿素15公斤/亩;第2次在大嗽叭口期,追施尿素25公斤/亩;第3次在抽雄结束后,追施碳铵50公斤/亩。
可根据花期,对父母本追肥适当调控。
注意肥水结合施用,尤其是灌好孕穗水,以利于防高温,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2综合防治病虫害采用拌种与生育期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严防病虫危害,重点推广播前包衣拌种防治黑粉病技术、化学药剂防治黏虫技术。
3去杂去劣去杂是制种工作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去杂是否达标直接影响种子质量。
为了搞好该项工作,田间去杂去劣要分3次进行。
第1次结合间定苗,根据幼苗的长相、叶色、叶型、生长势等特征特性,先将整块地的肥、大、弱和怀疑苗去掉,再进行定苗。
定苗掌握去大去小留中间苗的原则。
第2次在拔节后,根据叶色、叶型、株高、株型及叶片宽窄等特征特性去掉优势株、杂株,保留性状一致的典型株,要做到去杂彻底。
玉米杂交制种的几个技术环节-种植技术董德锋(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61499)杂交种的优势强弱,产量高低,与栽培管理措施和杂交种本身的质量有关,如果所选配出的杂交种纯度不高,就会影响增产。
因此,为获得高纯度的杂交种子,在制种过程中必须要控制好如下技术环节。
1隔离区的设置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易串粉混杂,为避免与其他玉米品种串粉混杂,保持亲本的纯度,提高杂交种的质量,自交系的繁殖和杂交种的配制,都必须在隔离区内进行。
常用的隔离方法有:①空间隔离是指在隔离区四周一定距离内不种其他玉米品种。
一般要求杂交制种区与其他玉米田相隔距离为500米。
②时间隔离是指杂交制种区与周围栽培的玉米错开播种时间,使制种区玉米的吐丝和周围栽培的玉米散粉期错开。
春播要求错开30~40天以上,秋播错开20~30天。
③高秆作物隔离是指在隔离区四周种植甘蔗、高梁等高秆作物,以阻挡其他玉米花粉传入。
用高秆作物作屏障宽度必须在50米以上,并要早播,使高秆作物开花时间早于玉米开花时间,这样才能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④自然屏障隔离利用山岭、树林、村庄、房屋等自然环境阻挡其他玉米花粉传入。
隔离区的数目应按所繁殖及配制杂种的种类及种子用途的不同而定。
配制单交种、顶交种、品种间杂交种至少要两个隔离区。
即一个繁殖母本,一个制种和繁殖父本。
配制三交种,至少需要3个隔离区。
如有自交系甲、乙、丙3个,制种及繁殖亲本自交系的三个隔离区是自交系甲繁殖区、单交制种区兼乙自交系繁殖区和三交制种区兼丙自交系繁殖区。
配制双交种,至少需要5个隔离区。
即两个自交系繁殖区,两个单交制种区,一个双交制种区。
2规格播种调节父、母本播种期制种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调节父、母本的播种期,使其花期相遇,即在父本抽雄初期要求母本达到吐丝期,以母本吐丝比父本雄花散粉早2~3天,则是最佳花期相遇期。
因为玉米花丝吐出后7~10天内接受新鲜花粉都能正常结实,而雄花散粉盛期只有3~4天,所以应根据各制种组合亲本的播种期调节。
玉米亲本繁殖技术操作规程2第一篇:玉米亲本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2玉米亲本繁殖技术操作规程一、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中等肥力的土地,集中连片种植。
二、隔离制种田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空间隔离不低于500米,时间隔离不少于40天。
三、播种1、2、种植规格:行距55cm,株距23cm,亩留苗5000株左右。
播种方法:播前要进行精选、晒种,按规定的株行挖穴点播,每穴播种2—3粒,留苗一株。
四、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出苗后要早锄,清除杂草,并喷施甲胺磷与氧化乐果防治蚜虫与玉米螟、蓟马等害虫,严禁化学除草。
2、田间、定苗去杂: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两次去杂。
根据叶鞘色、叶色、叶型等特点去大苗、小苗、弱苗,留中间苗、一致苗。
3、浇水、施肥:定苗后及时浇水,每亩施尿素20—25公斤和磷铵20—25公斤,配施氧化乐果等杀虫剂,防治蚜虫和玉米螟等害虫发生。
第二篇:玉米秸秆青贮技术操作规程玉米秸秆青贮技术玉米秸秆青贮料是将青绿多汁的玉米秸秆,在适当含水量和含糖量条件下密封于容器中,利用乳酸菌发酵,抑制杂菌繁殖,长期保存大部分营养成份而制成的饲料。
青贮玉米有两种,一种是全株青贮,即在籽实达到腊熟期,全株青刈青贮的玉米;一种是玉米秸秆青贮,即在收获玉米籽实后立即刈割青贮的玉米。
一、设施青贮设施主要有青贮窖、青贮塔,建筑设施应选择在地势高、干燥、排水好、土质坚硬、避风向阳,没有粪场,距离畜舍较近的地方。
青贮窖:青贮窖底应高于地下水位1米,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采用地下式;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或半地下式。
青贮窖的容积根据所饲养家畜的数量及青贮原料的多少来确定,形状根据容积的大小来确定。
一般,容积大于10立方米的选用长方形的窖,小于10立方米的选用圆柱形的窖。
青贮窖建筑结构选择砖水泥结构、石块水泥结构、混凝土结构或土质结构,青贮窖每立方米青贮玉米的量随玉米秸秆收获期的不同而异。
通常收获籽实的玉米秸秆为450-500公斤/立方米。
万亩玉米制种单产700千克关键栽培技术新疆农四师六十二团从1995年开始对外代繁玉米制种,通过实践总结出以“矮、密、早、膜”为核心的玉米制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自2008年以来,六十二团每年代繁玉米制种面积1333公顷以上,平均单产700千克左右,较全国玉米制种平均单产高280~ 320千克。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地区玉米制种种植技术与种植水平,现将该团玉米制种高产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播前准备1 •地块选择。
玉米制种的地块,除了要求有良好的隔离条件、土壤肥沃、结构性好、盐碱轻和地势平坦、灌排水条件良好外,还要求土地连片,以便于集中管理和机械化收获。
2•培肥地力。
秋末将前茬秸秆粉碎,每亩撒施尿素10 千克、磷酸二钱20千克、三元复合肥15千克,然后进行冬翻冬灌,以培肥地力、确保土壤墻情,这样便于实现早播。
播前要精细整地达到标准,同时要结合第二遍整地,每亩用50%乙草胺120克进行土壤封闭除草。
3. 亲本品种组合选择。
为使玉米制种繁制产量高,应选择株形紧凑、适应本地气候条件与栽培条件的高产、抗逆品种组合。
玉米制种组合在本地繁制前,应进行小面积试种,以对父母本在本地的生长特性以及花期协调情况做到全面掌握,这样便于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调节花期,确保玉米制种的成功。
二、一播全苗1. 亲本播前应进行人工粒选,剔除秋粒、病虫粒、破碎粒。
播前10-15天采用玉米专用种衣剂包衣,防止低温烂种,以降低玉米制种病虫害发生率。
2. 播种、地膜覆盖。
为了充分利用积温,使玉米制种获得有利的生长发育条件,以切实发挥地膜栽培的高产优势,当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89时就应抓住墻情及早播种,并做到足墻、匀墻播种。
当地地膜栽培玉米一般在3月底4月初即可播种。
3. 精量穴播。
采用膜上精量穴播机播种,根据机收的要求采用90厘米宽地膜,3膜6行,60厘米等行距膜上精量穴播,播量3.2〜4千克/亩,播种深度3~4厘米。
播种时应做到深浅一致、覆膜严密、不重不漏,以保证出苗整齐,生长均衡稳健。
玉米制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篇:玉米制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010年玉米制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选地隔离制种田要示选择地势平坦,集中连片,排灌方便,地力均匀,肥力较高,盐碱轻的基本农田。
对于地力不好,盐碱低洼的下等地块,坚决杜绝制种。
制种区的边际周围300米不得种植同种作物。
二、整地播种1、整地:使制种地达到上虚下实、地平、土碎、墒足无要茬的标准。
2、播种:应视当地5cm土壤耕层地温稳定通过10℃以下时进行播种。
要求播深一致,落粒要均匀,覆土要严,镇压要严,镇压要实;在宁夏灌区4月10日前后就可以播种。
(1)播量:露地精量点播应确保母本米间落有效种子8—9粒;一期父本米间落有效种子6—7粒,二期父本米间落有效种子6—7粒。
(2)播种规格:露地种植确保母本密度在5000—5500株/亩为宜。
父本株距23cm,密度1400/亩,其中每期各点700株/亩。
(3)行比:父母本行比以1∶6为宜,母本行距为50cm,父本采用两期同播,父本距母本50cm,两行父本之间相距25—30cm,一行父本采用覆盖地膜的种植方式,以提早其生长速度。
(4)播种深度应视不同土壤质地用土壤墒情而定,必须播在湿土上,但深度应控制在4—7cm。
三、苗期管理加强苗期管理,确保苗全、苗齐、苗壮。
1、破板结、防虫:对土壤质地过于粘重,墒水过足或出苗期间遇雨的地号、地条,要及时组织人力破板放苗,以防窝黄;幼苗显行时,为防治地老虎、造桥虫等害虫立卵寄生,5月上旬可用触杀性或内吸性杀虫剂(如速灭杀丁或对硫磷)间隔6—7天,交替使用普防两次。
2、间定苗:要求母本留苗5000—5500株/亩,父本留苗1400株/亩(两期)。
间定苗应因地制宜,总的来说要早间早定,促进有效苗健壮生长。
母本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母本要求留生长中间型苗、壮苗,剔除特别大、生长旺盛的个别株,以使植株长势均匀一致,以免在去除杂株时砍除。
父本要求大、中、小苗各留三分之一,对于异形株和疑惑株要彻底铲除。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为了使玉米杂交制种达到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特制定玉米杂交制种技术操作规程。
一、选点应选择有制种条件、组织能力强、讲信用的单位建立制种基地,并保持相对稳定。
制种地块要土质肥沃疏松、旱涝保收,尽可能集中连片。
二、隔离1.隔离以安全有效为原则。
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取①空间隔离:制种田距同类作物不小于300米;甜、糯玉米和白玉米在400米以上。
②高秆作物隔离:选择适当高秆作物(如高粱等)做为隔离物,制种田与同类作物间该隔离物不得少于200行。
同时必须保证玉米授粉期隔离物高度超过制种田双亲1米以上。
③自然屏障隔离:利用村庄、树林、高山等作为隔离。
要结合地形、地势、风向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制种田的隔离效果。
2.严禁在隔离区(包括房前、屋后、院内、池埂等)内种植玉米。
3.制种田附近2500米范围内严禁放蜂。
4.严禁计划外制种,一经发现要全部割除。
三、播种前准备1.精细整地,耙压保墒。
2.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左右,施二铵5—7公斤做底肥;地膜覆盖时亩施二胺10公斤,尿素10—15公斤做底肥,不提倡施种肥,以防烧苗。
3.地膜覆盖(指春播)要求覆膜的组合,一定要在4月10日前完成,以利于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苗发育。
4.播前晒种2—3天,挑出秕、坏、霉、杂粒。
5.药剂拌种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可用50%辛硫磷拌种,防治地下害虫,种子药和水比例萤1:50:500,用速保利拌种防治黑穗病,随拌随播,严禁过夜。
四、播种方法1.常规种植行距为0.45米,株距可根据品种不同而定。
2.父母本行比为l:4—6 (视具体组合而定)。
3.父本种植采取分期播种的方法,以提高授粉结实率(以上三点详见播种技术要点)。
4.包衣种子播种时要特别注意人、畜安全。
5.播种时间:根据品种生育期及气候条件适时早播,春播以地温稳定通过8℃为最佳播种时期。
提倡用座水保墒、机械播种以利全苗。
6.播后剩余包衣、拌药的种子要深埋。
玉米杂交制种花期的调控方法(全文)玉米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是确保其丰产增收的关键所在。
但由于亲本性状、气候条件、土壤类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很难花期相遇,从而影响到产量的提高。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补救,减少损失。
玉米父本散粉期一般在7天左右,如果父本早出雄穗,要将母本及早摸苞带二片叶去雄;或将果穗苞叶剪掉1厘米,以促进雄穗发育,提前吐丝,花期相遇。
母本吐丝偏早,父本雄穗还未散粉,可剪短母本花丝,提前两天接受花粉,增加结实率。
人工辅助授粉。
辅助授粉应在晴天上午9~10时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时候进行。
授粉时候应边采粉边授粉,否则时间过长会影响花粉的生活力。
如果人工授粉后在两个小时内遇雨,在补授一次花粉为宜。
花期不遇,是指母本吐丝与父本抽雄散粉相遇不良或不能相遇,造成结实率低,甚至制种失败。
因此,分析花期不遇的原因,研究花期调整措施,对提高制种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叶龄比较法在亲本生育期间,通过观察叶龄生长可以预测花期能否相遇。
具体方法是,每一制种田从出苗后就开始定点,每点选定父母本的典型株10~20株,每隔5天观察记载一次。
为了事先掌握制种亲本的生育期和单株总叶片数以及各生育阶段的叶龄差数,必须先进行小面积的试配工作,以便探索叶龄差数与花期相遇的关系。
2.幼穗观察法一般在生长中期选有代表性的植株剥去叶片,按幼穗的发育进程,可以判断花期相遇情况。
一般情况下,母本幼穗要大于父本3~4倍,等于或小于父本的为花期相遇不良或花期不遇。
幼穗观察法在亲本拔节到抽雄前夕的一段时间内可弥补叶龄比较法不足。
3.错期播种组合法各品种〈组合〉亲本的特征性各不相同,在制种前要充分了解该组合亲本生育期长短,吐丝散粉时间、总叶片数、株高、穗位、雌雄穗发育的特点、生长发育快慢、开花结实习性,以及受外界气候、水分、光照等因素影响的大小,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如果母本吐丝困难,则相对延长吐丝期;对父本散粉快而集中,应相对延长散粉期。
在播种期中一个亲本遇到灾害天气,不能按期播种或播下后晚出苗。
实验十四 杂交玉米繁种制种技术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初步掌握杂交玉米亲本自交系繁殖的基本过程及杂交制种技术: 二、内容说明 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最早的作物之一,除用自交系配制杂交种外,还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当前,玉米生产上以自交系间杂种优势利用较为普遍。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容易发生生物学混杂。因此,生产纯度高的种子,是杂交玉米繁种制种的中心任务。 杂交玉米繁种制种的要点:一要设置隔离区;二要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三要亲本自交系的纯度高,要严格去杂、去劣;四要对母本自交系进行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三、材料用具
1.材料 玉米自交系繁殖区和杂交制种区不同的玉米品种或自交系。 2.用具 皮尺、钢卷尺、大硫酸纸袋(35cm×20cm)、小硫酸纸袋(6cm×12cm)等。 四、操作方法 (一)亲本自交系的繁种技术 为保证亲本自交系的纯度,必须分别将各亲本自交系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繁殖。
1.选地隔离 选择好隔离区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排方便的地块。 2.隔离方法 常用的隔离方法有: ⑴ 空间隔离。空间隔离法就是将要繁殖的玉米自交系(或父母本)种植在隔离区中,而在隔离区周围的一定范围内无其他玉米的种植,以防外来其他玉米的花粉进入隔离区,造成生物学混杂,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如果繁殖的是自交系,则要求隔离的距离为500m以上;如果种植的是父母本,要在隔离区内生产Fl代杂交种,单交制种区不少于400m,双交制种区不少于300m。在多风地区,或隔离区设在其他玉米地的下风向时,隔离距离应适当加大。 ⑵ 时间隔离。时间隔离法是在繁殖地周围300m以内还有其他玉米材料种植,或者在玉米繁殖地周围有养蜂场时采用。做法是根据不同玉米材料的抽穗期资料,将隔离区内玉米的播种期与区外邻近玉米的播种期错开,也能达到隔离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春播玉米错期为45d,夏播玉米错期要30d,才能保证安全。各地因自然条件不同,可灵活掌握。错开繁育制种田与大田玉米的播种期来避免串粉,达到隔离的目的。 ⑶ 自然屏障隔离。自然屏障隔离法是利用山岭、树木、村庄等自然屏障,将其他玉米与隔离区隔开,以免其他玉米花粉传人隔离区内。 ⑷ 高秆作物隔离法。高秆作物隔离法就是在隔离区周围种植高粱、麻类等高轩作物作隔离屏障。高秆作物的行数不宜太少。自交系繁殖区需种植高秆作物宽度在100m以上,制种区在50m以上。高秆作物要适当早播,加强管理,使玉米抽穗时高秆作物的株高能超过隔离区内玉米的高度。
玉米杂交制种技术玉米制种后期的管理技术-种植技术在杂交玉米制种过程中,由于繁种生产程序较多,种植农户往往会放松后期的田间管理,这样既影响了制种的产量又影响了种子的质量,给制种单位和农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为了提高种子的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杂交玉米制种田的后期管理非常重要。
1清除弱小苗,人工辅助授粉清除弱小苗是保证种子生产质量的重要一环。
在制种田里后期往往忽视弱小苗的管理,造成散粉、产生自交植株,严重影响种子的纯度。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玉米杂交制种技术和玉米制种后期的管理技术1、及时清除病、弱、小苗清除弱小苗的工作是制种地后期最易被忽视的一项管理工作,而这项工作又对保证玉米种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及时清除弱小苗会导致散粉,易产生自交植株,从而严重影响了种子的纯度。
因此,在母本去雄结束后要及时、彻底的将病苗、弱苗、小苗清除干净。
这样不但可以避免出现病弱小苗与正常玉米植株争肥、争水、争光的现象,还可以改善制种地的条件,对提保证种子的纯度以及提高制种的质量和产量都十分有利。
2、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并割除父本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可以预防花期不遇,对于提高玉米的结实率,从而增加制种的产量非常重要。
在操作时可对玉米果穗苞叶长而紧、抽丝缓慢不畅的母本,提前将苞顶部的2~3 cm处剪掉,以促使其提前吐丝。
而对于母本花丝提前出来的,并且一直不能接受花粉的植株则要剪掉一小段花丝,并采集新鲜的花粉实施人工辅助授粉。
一般最佳的授粉时间应选择在上午的9~11点之间,如果授粉时间过早,花粉会因沾上露水而发生膨胀破裂,如果过迟,则因温度过高而使花粉失活。
如遇雨天,则要等雨后雄穗上的水珠蒸发后再授粉。
每隔1天授粉1次,一般2~3次。
在授粉时可以2个人配合操作,用绳拉动父本,或者用竹竿制成丁字形架推动植株,让父本上的花粉均匀的落在母本的花丝上,也可以人工采集花粉后将花粉装入授粉器逐株授粉。
在父本授完粉后为了保证种子的纯度和质量,要及时去雄,这样可改善制种地的通风和透光条件,还可以减少与母本争肥、争水的情况,另外还对母本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累积有利,可加快种子在后期的成熟。
玉米制种技术要点玉米制种用地应该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区域,同时,制种田采用空间隔离时,种植地选择好后要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在玉米制种田地周围中300m以上的距离不能种植其他品种的玉米,隔离区的设置应该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风向以及种植地方位综合确定,土壤化冻后,结合施农家肥进行耕耙和镇压整地作业,使土地平整,达到播种状态。
浅耕深度10~15 cm,土地达到上虚下实,以保证全苗。
二、安全隔离玉米是雌雄同株的异花授粉作物,杂交制种主要靠人工对母本去雄后父本授粉杂交生产种子,但其花粉粒小而轻,能借风力传播,易发生串花混杂,影响杂交种纯度。
故制种田与其他玉米田或不同组合之间要保持安全间隔。
在实际生产中,常把时间、距离、屏障等综合隔离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距离隔离要求在制种区的一定范围内不种非父本品种,制种区与其他玉米田块空间距离不少于250~300 m。
时间隔离时制种区母本出苗50 d后才能播种其他玉米,保证母本吐丝期与邻近玉米的散粉期时间间隔30 d以上。
屏障隔离是利用柳树、制种组合的父本、高层建筑等天然屏障隔离。
总之制种区的安全隔离是保证杂交种纯度的前提。
三、选种及处理制种时首先要确保亲本种子质量,播前亲本种子必须经过严格精选,彻底清除霉烂、秕瘦、虫蛀、破碎等籽粒,使籽粒大小均匀,发芽率达85%以上。
种子处理。
播前对种子适当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可减轻病虫危害,以达到出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处理方法有晒种和种衣剂包衣等。
足墒播种。
足墒播种是全苗的关键。
实践证明,播种深度的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时才能满足种子萌动发芽的需要。
好的制种基地应该有良好的水浇条件,雨天能借墒,天旱能造墒,避免天气天旱影响播种和出苗。
四、播种播前整地要求达到无根茬、无坷垃、上虚下实、埂直面平,浇足底墒水。
待播种子摊晒2~3d后,用55℃左右的热水浸泡2~3min,然后用温水浸种6~12h,捞起后用40%乐果乳油对水拌种均匀后点播,可以防治地下害虫。
玉米制种技术玉米制种技术玉米制种技术1隔离玉米制种地块必须与其它玉米种植隔离,防止其它(非繁育的自交系或杂交种的)玉米花粉在玉米开花授粉期间传入制种地块以保证玉米种子的纯度。
1.1空间隔离制种地块空间隔离不得少于500米,隔离区内不得种其它玉米。
1.2时间隔离:授粉期错开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5天。
1.3屏障隔离:就是利用山谷、树林、村庄等自然屏障或人为设置障碍物等措施防止其它玉米花粉在玉米开花授粉期间传入制种地块。
2整地施肥2.1整地耕层深度应不低于25cm应深耕细耙,整平耙匀,上虚下实。
2.2施肥应根据土地肥力状况施肥,一般667施有机肥202*kg;基肥667施复合肥25kg、尿素10-15kg。
3播种3.1品种选择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适宜本地种植的玉米品种。
3.2播量播期春季制种适宜播期为5月,地膜覆盖可提前10-15天;夏季制种适宜播期为7月下旬。
母本每穴2粒种子、父本每穴3粒种子,覆土厚度2-3cm。
3.3播种墒情播种时土壤墒情要好,土壤湿度差时要造墒播种。
3.4株行距母本株距22-23cm,父本株距25cm,父、母本行距均为60cm左右。
母本667密度4000株左右,父本667密度1000株左右。
3.5父母本行比:父母本行数比例一般为1:4-5。
4田间管理4.1间定苗4叶期应间苗,5-6叶期应定苗。
4.2追肥应在大喇叭口期667追施尿素20kg。
4.3去除杂株应分别在4-5叶的苗期和抽雄前检查田间杂株,在雄穗散粉前彻底去除杂株,杂交制种田杂株率不超过0.3。
4.4去雄在母本抽雄前5-7天开始去雄,要求带2片顶叶去雄,杂交制种田在抽雄前几天和抽雄始期、盛期、末期分几次进行母本调查,分别计算出去雄不及时、不干净和未去雄的百分比,以平均数表示,母本散粉株率不得超过2。
4.5人工辅助授粉在散粉期每日上午9-11时,使用弥雾机吹动父本,或使用拉绳等方法振动父本以辅助授粉,必要时可以人工辅助授粉。
4.6浇水拔节后需水量猛增,应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
玉米制种人工辅助授粉的巧妙操作技术
玉米制种人工辅助授粉的巧妙操作技术:
选择采粉株:
玉米雄穗的开花顺序是:先从主轴中上部的小花开始,然后向上
向下同时进行。因此根据玉米雄穗开花的规律,要选择雄穗中上部开
花的父本采集花粉。
宜时采粉:
在无风或微风的晴天,露水干后,一般上午9点以后采粉为宜,
阴天可延长到下午。采粉时,一只手捏住雄穗轻轻摇动另一只手拿采
粉器接住花粉。采下的花粉过筛后分批量装到授粉器里,以免一次装
多成疙瘩。采粉时切忌用金属皿作收粉器和授粉器,以免降低花粉活
力。另外,对旗叶包的紧的品种,要先将旗叶扒开再采粉。
选择授粉株:
授粉时要根据母本花丝形态来判断是否受精。若花丝委焉,停止
生长,已变成褐色,说明该雌穗已受精,不必再授粉,反之则未受精。
选择未受精的植株。授粉时,若花丝太长,不利于受精,应将花丝剪
短,只留15厘米左右,呈绒球状,互不掩盖,以利于授粉。
边采粉边授粉:
玉米花粉的生活力一般只维持5小时~6小时,如遇高温、高湿、
干燥等不良条件,或大量花粉堆积在一起粉成团块状,则寿命更短。
所以要边采粉边授粉。授粉一般在晴天进行,授粉适宜温度是25℃~
30℃,授粉适宜时间是上午露水干后到中午12点或下午4点至7点
进行,雨后花丝上有水时不能授粉。
授粉方法:
花粉采后先倒倒入搪瓷杯中,杯口蒙一层尼龙纱,用橡皮筋扎紧,
杯口朝下摇动,将花粉筛入授粉器中,这样就可滤去颖壳。授粉器采
用半径2厘米~3厘米,长15厘米~20厘米的竹简或硬纸筒。将筒
的一端用2层~3层尼龙纱或一层纱巾封口,将粉装入筒内。
授粉时,将授粉器置于花丝正上方3厘米左右,将扎有纱巾的那
端对准花丝,轻击授粉器,花粉就会落到花丝上。若过低易触及花丝,
使授粉器底部模糊,影响花粉散落。
授粉次数:
授粉次数一般依据父母本行比而定。根据多年经验,父母本行比
为1:4或1:6的制种田,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散粉初期,第二
次在散粉末期。父母本行比为1:8或1:10的大行比制种田,需进
行4次人工辅助授粉。第一次在田间母本吐丝株达40%时进行,第
二次在田间母本吐丝株达70%时进行,第三次在田间母本吐丝株达
95%时进行,隔2天~3天进行第四次。
实践证明,一般组合制种田通过人工辅助授粉亩可增产50斤~
100斤,母本高副本低的组合及自然授粉难度大的组合亩可增产200
斤~300斤,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是投资小收效大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