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分割
- 格式:ppt
- 大小:205.00 KB
- 文档页数:27
不同分割剂量适形放疗对胰腺癌的疗效滕炳祥;冯献斌【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06(14)3【摘要】目的应用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不同分割剂量治疗胰腺癌,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27例胰腺癌患者分两组进行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两组病人病情相似,均用5个~8个共面或非共面适形固定野,A组13例:每天1次,每次2Gy~2.5Gy,每周共5次,总剂量60Gy~70Gy/35天~50天;B组14例:隔日1次,每次4Gy~8Gy,每周3次,总剂量40Gy~52Gy/14天~28天.结果 A组:有胸背部疼痛患者88%明显缓解;放疗后6个月CT复查,肿瘤缩小25%以上者为53.8%;1年生存率为46.2%;B组:有胸背部疼痛患者85.7%明显缓解;放疗后6个月CT复查,肿瘤缩小25%以上者42.85%;1年生存率为35.7%.结论 A组在胸背部疼痛缓解率、肿瘤缩小率及1年生存率略比B组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分割和大分割立体适形两者放射治疗定位准确,治疗并发症少,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延长生存期.【总页数】2页(P314-315)【作者】滕炳祥;冯献斌【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广西,柳州,545001;广西柳州市中医院肿瘤治疗中心,广西,柳州,54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9【相关文献】1.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不同剂量分割临床研究 [J], 詹必红;陶雄飞;李继林;孙伟;张雷2.低分割高剂量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治疗胰腺癌的Ⅰ期临床研究 [J], 穆晓峰;王迎选;宁健;曹京旭;吴芳;史铭;李韧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疗不同分割剂量对比研究 [J], 王旸;万里新4.老年胰腺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时间剂量分割研究 [J], 杨峥;吴朝刚5.不同剂量分割模式的三维适形放疗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J], 房彤;刘丽;高宏;孙保锦;陈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生物学(Radiobiology)放射生物学研究的是放射对生物体作用及其效应规律的一-门学科。
1.正常组织对放射性的反应2.肿瘤对放射性的反应正常组织对放射的反应最小耐受量(TD5/5)一定的剂量-分割模式照射后5年内严重放射并发症发生率不超过5%的剂量最大耐受量(TD50/5)一定的剂量-分割模式照射后5年内严重放射并发症发生率不超过50%的剂量肿瘤放射治疗的两大基本原则1.最大程度地杀灭肿瘤2.最大程度地保护正常组织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分次照射后的差别二、分次放疗的生物学基础(4R理论)在引起相同正常组织损伤时,多数时候分割照射的肿瘤局控要优于单次照射分割放射的生物学基础一4R理论(1975由Withers提出)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radiation damage)细胞周期的再分布(Re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ell cycle)乏氧细胞的再氧合(Reoxygenation)再群体化(Repopulation)(一)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1.亚致死损伤(sublethal damage)指受照射以后,细胞的部分靶内所累积的电离事件,通常指DNA单链断裂。
亚致死损伤是一种可修复的放射损伤。
亚致死损伤的修复:指假如将某一给定单次照射剂量,分成间隔一定时间的两次时所观察到的存活细胞增加的现象。
1959年EIkind发现,当细胞受照射产生亚致死损伤而保持修复能力时,细胞能在3小时内完成这种修复,将其称之为亚致死损伤修复。
影响亚致死损伤的修复的因素:1.放射线的质低LET辐射细胞有亚致死损伤和亚致死损伤的修复,高LET辐射细胞没有亚致死损伤因此也没有亚致死损伤的修复2.细胞的氧合状态处于慢性乏氧环境的细胞比氧合状态好的细胞对亚致死损伤的修复能力差3.细胞群的增殖状态未增殖的细胞几乎没有亚致死损伤的修复临床意义:细胞亚致死损伤的修复速率一般为30分钟到数小时常用亚致死损伤半修复时间(T1/2) 来表示不同组织亚致死损伤的修复特性在临床非常规分割照射过程中,两次照射之间间隔时间应大于6小时,以利于亚致死损伤完全修复2.潜在致死损伤(potential lethal damage)正常状态下应当在照射后死亡的细胞,在照射后置于适当条件下由于损伤的修复又可存活的现象。
放射治疗剂量学放射治疗治愈率为18% 手术治愈率为22%大约2/3的肿瘤患者在病情的不同阶段出于不同目的需要放射治疗,根治性放射治疗可以是单一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分为:根治性姑息性1895年德国伦琴发现X线1896年居里夫人、贝克勒尔发现镭以上两种射线源的发现标志使用射线放射肿瘤的开始1922年第一台深部X线机按放射源位于肿瘤的位置,将放射治疗照射方式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放射源位于患者体外,在体外距体表一定距离处放出射线并穿过人体,进行照射治疗。
常规外照射:固定源皮距照射和等中心照射(固定源轴距照射)内照射治疗亦称近距离治疗,是将封闭的放射源送到腔内,管内组织间进行照射治疗。
带电粒子:电子、质子、α粒子↑辐射:电离辐射{直接电离辐射}{间接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不带电粒子的辐射:光子、中子弹性碰撞:没有能量损失非弹性碰撞:有能量损失X(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半价层(HVL):为X(γ)射线穿过物质强度衰减到其初始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吸收体的厚度。
X(γ)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本质:X(γ)光子与自由电子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电子对效应等。
(HVL)ⁿ=1/2=0.05ⁿn=In20/In2=4.32全挡时要求使得原射线的穿射量超过5%照射量:表征X射线和γ射线在关心的体积内用于电离空气的能量。
适用介质:空气适用辐射类型:X(γ)射线辐射吸收剂量:表征任何辐射在所关心的体积内被物质吸收的能量。
适用介质:任何介质适用辐射类型:任何类型和能量的电离辐射比释动能:表征非带电粒子在所关心的体积内交给带电粒子的能量。
适用介质:任何介质适用辐射类型:非带电粒子辐射标准体膜:长宽高分别为30cm的立方体水模。
剂量测量方法:实验室使用:量热法、化学剂量法现场应用:电离室、半导体剂量计、胶片法、热释光法↓是被国际权威机构和国家监督部门确定的、用于放射治疗剂量校准和日常监测的主要方法。
放射肿瘤学♦题综述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进展+祁月潇A,罗宏涛,魏世鸿730010兰州,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摘要]早期乳腺癌保乳术联合辅助放疗可以达到与改良根治术相同的疗效,但是保乳术后辅助放疗的剂量和分 割方式多种多样,一般认为辅助放疗的标准剂量和分割方式是50Gy/25F。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保乳术后 大分割放疗(如42.5G y/16F或者40G y/15F)可达到与常规分割方式相同的效果,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此外,大分割放疗可以缩短疗程,降低治疗费用并节约医疗资源。
然而,并不是所有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都适合接受 大分割放疗。
本文将阐述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适应证、如何瘤床补量等问题,并总结大分割放疗有望成为 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放疗的新标准放疗方式。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术;大分割放疗[中图分类号]R737.9;R730.55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 3969/j. issn. 1674-0904. 2021. 01. 015引文格式:Qi YX, Wei SH, Luo HT. Current progresses in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J]. J Cancer Control Treat, 2021,34(1) :89-94.[祁月潇,魏世鸿,罗宏涛.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的进展[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1,34(1):89 -94.]Current Progresses in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Qi Y u e x i a o,L u o H o n g t a o,W e i ShihongDepartment of Radiotherapy, Gansu Provincial Cancer Hospital,, Lanzhou730010, Gansu,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Q i Y u e x i a o,E-mail:150****7876@163. c o m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grants from Health C o m m ission of G a n s u Province (N o.G S W S K Y-2019-06).[Abstract ]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 followed by adjuvant radiotherapy is equivalent to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But the dose and fraction schedules of radiotherapy are variable. A total dose of 50 Gy in 25 fractions based on historical assumption is considered as the standard regimen.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including 40 Gy in 15 fractions and 42. 5 Gy in 16 fractions after BCS have been proven to achieve equally effective, cosmetic outcome without increased side effects for both early invasive and in situ diseases compared to 50 Gy in 25 fractions in clinical trials. Shorter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is more convenient, economic for patients, and fewer medical resources are required. But not all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re suitable for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after BCS.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indications of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fter BCS. It is recommend that 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could be a new and preferred standard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after BCS.[Key w ords] Breast cancer;Breast-conserving surgery;Hypo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保乳手术具有创伤小、乳房美容效果好等优势,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编号】B6.2.3.2.2.2【名称】小细胞肺癌(SCLC)的放射治疗【别名】【适应证】1.局限期 化疗与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经治疗完全缓解者可考虑全脑预防性照射。
2.广泛期 可根据情况给予照射。
【禁忌证】1.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未控者。
2.恶病质者。
【准备】1.术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治疗效果,交待注意事项,以获得病人的积极配合。
2.常规检查血象,出凝血时间3.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方法】1.局限期SCLC胸部照射(1)放射治疗靶区:当经过数疗程化疗后,肿瘤退缩后再进行放射治疗时,照射靶区可按化疗前或化疗后的胸片、CT或MRI显示的肿瘤。
也可采用仅照射可见瘤灶。
(2)照射野:和NSCLC放射治疗相同。
(3)照射剂量: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为40~60Gy。
也可采用加速超分割等非常规分割照射方法。
2.广泛期SCLC的姑息性放射治疗 在使用化疗的同时对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原发灶或转移灶可做姑息性放射治疗,如脑、骨转移。
一般采用常规分割或大分割照射。
3.SCLC的脑预防性照射 采用两侧野相对照射,照射剂量一般以颅中间平面计算。
常用的剂量有: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剂量24~30Gy。
【结果判断】【注意事项】注意近距离放射的并发症:后期的放射损伤有支气管狭窄、塌陷、闭塞、支气管壁坏死等。
瘘的形成率在8%左右。
1.急性放射反应(1)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很常见,一般出现于放射治疗开始后的2~3周。
同时合并使用化疗的患者食管炎出现较早,程度较重。
患者常出现进食疼痛、胸骨后疼痛或烧灼感。
食管炎的治疗为对症治疗,可用黏膜表面麻醉剂,并嘱患者进软食,避免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是肺癌放射治疗过程中主要的急性放射反应,系射线对支气管黏膜上皮的作用引起。
临床表现为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或伴有少量痰,对症治疗多有效。
(3)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癌放射治疗中较常见而较严重的并发症。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简介杨毅,张芬,张凯恋,林菲,(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放疗中心)目前、临床放射肿瘤学应用的正常组织和不同肿瘤的α/β值均来源于在体水平的实验,而离体细胞水平所得到的α/β值却不能用于临床放射生物剂量的计算,在体和离体细胞水平所得到的α/β值之间有较大的差异。
肿瘤放射治疗应采取何种分割方法主要取决于肿瘤组织的α/β值,如果某肿瘤组织的α/β值较高,说明这种肿瘤细胞增殖较快,针对这种肿瘤的放射治疗应选用较小分次剂量的放射治疗模式;如果某肿瘤组织的α/β值较低,说明这种肿瘤细胞增殖较慢,应选用较大分次剂量的放射治疗模式,这一理论已成为肿瘤放射治疗一个普遍公认的观点。
QL模式虽然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并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的验证和完善,但目前仍是一个很好的生物等效剂量换算公式。
临床常用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所需总剂量主要取决于周围正常组织耐受量或周剂量率,常规放射治疗的周剂量率一般为9~10Gy/周,这已经被10多年来的临床放射肿瘤学实践所证明。
当大分割放射治疗(即每周生物效应仅通过1~2次照射完成)时,每次大分割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对肿瘤细胞所产生的生物效应明显大于常规分次放射治疗剂量的生物效应,但要求大分割放射治疗照射剂量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不能超过或略超过正常组织的耐受性,否则就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晚期反应正常组织)。
当然,在某些姑息性治疗情况中,可以加大治疗的周剂量率。
I:乳腺癌大分割放疗的生物学基础大分割放疗就是在保证与常规放疗相对生物总剂量相当或增加的前提下,增加单次照射剂量至>2Gy/次,减少照射总剂量,从而缩短治疗疗程,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并有可能提高疗效的一种放疗分割模式。
一般认为:肿瘤组织的α/β值为8~10Gy,但临床研究表明乳腺癌α/β值比本研究预期的低。
放射生物学研究认为乳腺癌α/β值约为4Gy,正常乳腺组织的α/β值约为3Gy,从生物学角度上分析,大分割放疗(>2Gy/次)对乳腺癌的治疗是有益的,临床实践也表明乳腺放疗单次剂量在2.6~4Gy之间是安全并可以接受的,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都有乳腺癌大分割放疗的研究报道,尤其是在保乳术后部分乳腺照射的病例,各家研究报道认为乳腺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疗效相当,治疗毒性没有增加,有关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但结论也基本一致。
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肿瘤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
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综合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首先是手术切除,手术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早期肿瘤和部分晚期肿瘤。
手术切除可以直接将肿瘤组织切除,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在手术切除中,医生会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开放手术、腔内镜手术和微创手术等。
术前评估、团队配合和术后护理等环节也非常重要。
其次是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生长,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两种方式实施。
外部放射治疗是将射线从外部照射到肿瘤部位,为了保护正常组织,通常要将射线按照一定的计划、方向和剂量进行分割。
内部放射治疗则是将放射源置入肿瘤组织内,直接照射或释放射源放射性粒子。
化学治疗是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分裂增殖的肿瘤细胞。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静脉输注、口服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药。
化学药物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也会影响到正常细胞。
因此,化疗常常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为了减轻这些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常常会联合应用支持治疗方法,如抗呕吐药物、造血支持等。
靶向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分子靶向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靶向药物通过选择性结合肿瘤特异性分子,如表面受体或信号通路,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与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作用更强,因此副作用会减少。
目前,靶向治疗在多种肿瘤中已经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此外,还有免疫治疗、药物联合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方法也可以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如精准医学的发展,使得治疗可以更加个体化、精准化。
综上所述,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大剂量与常规剂量分割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效果观察作者:杨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分割与常规剂量分割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
方法:70例骨转移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
大剂量分割治疗组,肿瘤吸收剂量30Gy/10次/2周。
常规剂量分割治疗组,肿瘤吸收剂量40Gy/20次/4周。
KPS提高20分为显效,提高10分为有效。
结果:大剂量分割组与常规剂量分割组的止痛效果总有效率分别是86.8%、88.1%。
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KPS评分改善分别为85.7%、80%,P>0.05,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7例Ⅰ-Ⅱ级消化道反应,5例白细胞下降(Ⅰ级),毒副作用轻微。
结论:大剂量分割与常规剂量分割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缓解疼痛、改善KPS无差异。
但大剂量分割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骨转移癌;疼痛;KPS;放射治疗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70例骨转移癌患者。
其中男性40例,女性30例。
年龄40岁—75岁,中位年龄65岁。
肺癌25例,乳腺癌20例,结直肠癌7例,鼻咽癌6例,食管癌5例,宫颈癌3例,前列腺癌2例,胃癌、卵巢癌各一例。
以上病例原发灶均有组织病理学诊断。
转移灶的诊断和定位依据CT、MRI、ECT或X-线平片,影像学表现骨转移灶98处,其中脊柱41处,四肢骨22处,肋骨20处,髂骨11处,肩胛骨4处。
临床有明确持续性疼痛部位80处,完全依赖于药物止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程度4级分级法:0级:无痛;Ⅰ级:疼痛可耐受,不影响睡眠,可正常工作;Ⅱ级:疼痛明显,睡眠受干扰,需一般性止痛、镇静、安眠药物;Ⅲ级:疼痛剧烈,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严重受干扰,需要麻醉性药物。
Ⅰ级13例,Ⅱ级33例,Ⅲ级24例。
KPS评分40—70分。
1.2治疗方法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在模拟定位机下定位,直线加速器6-MV-X线治疗,采用对穿野或单野照射,照射野于病灶外放3cm,椎体病灶上下各外放一个椎体。
选择题放射治疗计划中,确定靶区边界时主要依据的是:A. 病理切片结果B. 影像学检查结果(正确答案)C. 患者主诉D. 医生经验判断关于放射治疗剂量分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次照射可减轻正常组织损伤B. 总剂量不变时,分割次数越多效果越好C. 适当的分割照射可提高治疗增益比D. 分割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B为错误选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A. 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B.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C. 照射野皮肤可随意涂抹化妆品(正确答案)D. 避免阳光直射和过热刺激放射治疗对肿瘤细胞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 直接杀灭所有肿瘤细胞B.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正确答案)C. 仅对敏感肿瘤细胞有效D. 通过提高免疫力间接杀伤肿瘤在制定头颈部肿瘤放疗方案时,应特别注意保护的器官是:A. 心脏B. 肺C. 脊髓D. 唾液腺(正确答案)关于放射治疗并发症,下列哪项不属于早期反应:A. 放射性皮炎B. 放射性食管炎C. 放射性肺炎D. 放射性骨坏死(正确答案)在进行放射治疗时,为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辐射防护原则是:A. 时间、距离、屏蔽(正确答案)B. 高剂量、短时间、小范围C. 低剂量、长时间、大范围D. 仅依赖个人防护装备下列哪种情况不适合采用放射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A. 鼻咽癌早期B. 皮肤癌浅表病灶C. 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正确答案)D. 前列腺癌局限期关于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下列哪项不是必须建立的制度?A. 设备定期校准和维护B. 治疗计划双人复核C. 患者随意更改治疗时间(正确答案)D. 放射治疗记录完整准确。
2024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343)专业知识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哪种放射治疗方式适用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A、调强放射治疗(IMRT)B、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C、电子束放射治疗D、质子束放射治疗2、以下哪种肿瘤对放疗较为敏感?A、黑色素瘤B、甲状腺癌C、乳腺癌D、前列腺癌3、题干:下列关于肿瘤放射治疗中,用于描述剂量分布的术语,错误的是:A.剂量均匀性B.剂量梯度C.剂量分布D.剂量点4、题干: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放射治疗中可能导致的皮肤反应?A.皮肤红斑B.急性皮肤反应C.慢性皮肤反应D.皮肤溃疡5、题干:以下哪种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不具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功能?A. Eclipse TPSB. Pinnacle TPSC. Varian Eclipse TPSD. Philips Intuity TPS6、题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的因素?A. 计划靶体积(PTV)的设定B. 治疗机头的旋转速度C. 治疗野的形状D. 分次剂量的大小7、题干:以下哪项不是肿瘤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A、局部控制肿瘤B、减轻症状C、提高患者生活质量D、预防肿瘤复发8、题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剂量分布的主要因素?A、射野形状B、射野大小C、照射野中心轴D、照射剂量9、题干: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放射性肺损伤?选项:A、照射剂量小于10GyB、照射剂量在10-20Gy之间C、照射剂量在20-30Gy之间D、照射剂量超过30Gy11、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曲线用于描述肿瘤靶区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剂量关系?A. 治疗剂量曲线B. 边界剂量曲线C. 剂量分布曲线D. 治疗计划曲线13、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肿瘤放射敏感性因素?A. 肿瘤的类型B. 肿瘤的大小C. 肿瘤的分化程度D. 患者的年龄15、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水平通常用于治疗局部晚期肿瘤,以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A、1-2 Gy/次B、3-4 Gy/次C、5-6 Gy/次D、7-8 Gy/次17、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的靶区确定步骤?A. 定义临床靶区(CTV)B. 定义物理靶区(PTV)C. 定义危及器官(OAR)D. 定义治疗计划(TP)19、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情况不是放疗的禁忌症?()A. 患者全身状况极差,无法耐受放疗B. 放疗区域内有重要器官,如心脏、肝脏等C. 患者有严重的放射性肺炎D. 患者对放疗药物有过敏反应21、肿瘤放射治疗中,下列哪种剂量适用于乳腺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疗?A. 50 Gy/5周B. 60 Gy/6周C. 70 Gy/7周D. 80 Gy/8周23、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曲线最适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A. 等剂量曲线B. 蜂窝剂量曲线C. 梯度剂量曲线D. 环形剂量曲线25、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以下哪个因素对计划质量影响最大?A. 治疗目标剂量B. 计划靶区(PTV)定义C. 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限制D. 治疗时间27、题干:以下哪种放射性核素常用于治疗甲状腺癌?A. 铱-192B. 铯-137C. 铯-131D. 铯-13429、肿瘤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剂量分布的主要因素?A. 治疗机头角度B. 治疗机头焦点C. 治疗野大小D. 患者体型二、A2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肿瘤放射治疗中,以下哪种剂量单位用于描述肿瘤的致死剂量?A、毫西弗(mSv)B、拉德(rad)C、千电子伏(keV)D、千焦耳/千克(kJ/kg)2、在肿瘤放射治疗计划中,以下哪个参数是评价治疗计划质量的关键指标?A、靶区剂量均匀性B、正常组织剂量限制C、剂量分布的精确性D、治疗时间3、题干:某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咳嗽、咯血2个月入院。
大分割照射的临床生物学基础Basic Clinical Radiobiology of Hypo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易俊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临床放射生物学●研究对象: 肿瘤患者●研究核心: 剂量-效应关系时间-剂量-分割模式(TDF ) ●评价指标: 肿瘤控制 &正常组织损伤●研究目标: 寻找最大肿瘤控制和最小正常 组织损伤之间的最佳平衡●放疗的理论基础 相当于内科的药理学 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深部X-线机放射治疗学科的发展C0-60机IMRT&IGRT 1950年以前2000年以后直线加速器 1930年以前1960年代以后 二维三维IMRT四维及生物靶区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治疗分割模式的发展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肺癌大分割照射vs 手术 引起关注STARS and ROSEL 研究,58 pts cT1–2a (<4 cm), N0M0 SABR 31例, 18Gyx3 /12.5Gyx 4 或 12Gy x 5F 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或取样 27例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Therapeutic Ratio LossGain 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分次照射的敏感性特定照射靶区,相同正常组织损伤前提下, 分次数与肿瘤控制率的关系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大分割临床应用时正常组织a/β的计算◆正常组织(肺/脊髓)BED 计算时,是基于均匀剂量分布/全部体积照射的◆这种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几乎不会发生,特别是在小体积/非均匀照射为特征的大分割的情况下◆在计算生物学效应时需要考虑 正常组织的构成 (串联/并联)和照射体积的 因素◆在大分割时,正常组织的等效a/β就尤为重要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大分割正常组织等效 a/β 的计算等效a/β基于L-Q 公式,考虑正常组织的构成和剂量分布均匀性最简单的情形,正常组织接受100%的均匀剂量照射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大分割正常组织等效 a/β 的计算非均匀照射时,以及正常组织并联/串联的构成时◆等效a/β值与正常组织的平均剂量负相关◆如果等效a/β值越高,越接近肿瘤组织(10),也就是说正常组织的单次剂量越低,越能从大分割照射中获益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大分割正常组织等效 a/β 和组织构成的关系n 表示组织构成 串联-并联轴, 0代表串联器官,1代表并联器官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相对关系(1)前列腺癌周围型肺癌椎体转移瘤肿瘤α/β小于周围组织,周围组织为并行组织肿瘤α/β大于周围组织,周围组织为并行组织肿瘤α/β大于周围组织,周围重要器官 串行组织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相对关系(2) 脑转移瘤肿瘤包埋于周围组织,a/β多种多样,周围组织为串行组织脑转移瘤的治疗决策因素: 1. KPS 2. 部位 3. 大小 4. 数目5. 临床症状6. 病理(乳腺癌/肺癌/肾癌/其他)7. 颅外病变控制情况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不同组织的α/β值-前列腺癌大分割 肿瘤组织的BED 获益比周围正常组织高, 治疗比>1, 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 提高肿瘤细胞杀灭1999年~,17个 研究,9 EB-LDR ,1 EB-HDR , 5 EB ,2 离体实验前列腺癌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相同物理剂量对不同α/β值的组织的BEDHD-BT 54 Gy/9FEBRT 46Gy/23F+ 19.5 Gy/2F38 Gy/4F52.5 Gy/20F78 Gy/39F66 Gy/33F70.2 Gy/39F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前列腺癌大分割照射结果-SBRTFFBF, 无生化复发率; H,高危组; I, 中危组;L, 低危组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前列腺癌大分割照射结果(HDR-BT )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乳腺癌加速分割照射结果-局控和生存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乳腺癌加速分割照射结果-美容效果和毒副作用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相对关系(2)前列腺癌周围型肺癌椎体转移瘤肿瘤α/β小于周围组织,周围组织为并行组织肿瘤α/β大于周围组织,周围组织为并行组织肿瘤α/β大于周围组织,周围重要器官 串行组织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肺癌大分割照射结果-SABR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肺癌大分割照射-SABR vs 手术STARS and ROSEL 研究,58 pts clinical T1–2a (<4 cm), N0M0 31 to SABR , 27 to 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或取样 18Gyx3 /12.5Gyx 4 或 12Gy x 5F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肺癌大分割照射毒副作用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肺癌大分割照射结果-BED/EQD2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BED 与TCP (NSCLC )左图:来自临床数据,不同分给模式的(2年局部控制率)与BED 的关系 右图:消除不同研究人数不同的情况下,计算出的TCP 与BED 的关系 实线:根据L-Q 模型拟合的TCP 与BED 的关系提示:SBRT/SRS 能够得到好的控制率,在于这些技术能够给予肿瘤更高的BED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肺癌局部控制率与BED 的关系-常规分割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Chi ,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 2013, Article ID 391021, /10.1155/2013/391021周围型肺癌肿瘤α/β大于周围组织,周围组织为并行组织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Chi ,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 2013,Article ID 391021, /10.1155/2013/391021●新的模型 universal survival curve (USC) 模型●基于肿瘤细胞杀灭的多靶学说来预测细胞存活的模型 Park,C. IJROBP , 2008, 70,847–852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L-Q 模型过高估计了高剂量条件下细胞杀灭效应2v假设α/β =8.6Gy时L-Q模型的细胞存活曲线LQL模型(线性-二次-线性模型)USC:万有曲线模型提示:在高剂量照射时,细胞或组织能够耐受比L-Q预测的更多的剂量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NSCLC 的α/β值计算数据来源Chi ,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 2013,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分次剂量与局部控制率的关系, 3FChi ,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 2013,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易俊林Tumor iso BED with differernt α/β ratios & LC in NSCLCChi ,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Volume 2013,不同α/β值计算出的BED 均与LC 正相关,α/β取值>10时,相关性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