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2019医院感染
- 格式:pptx
- 大小:15.51 MB
- 文档页数:9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0题)1、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时间应不少于多长时间。
(D)A 3个月B 6个月C 12个月D 24个月2、医院开展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多长时间以上。
(B)A 3个月B 6个月C 12个月D 24个月3、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至少多长时间开展一次。
(C)A 3个月B 6个月C 12个月D 24个月4、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简称为(A)A PDR-AB B PDR-PAC VRED ESBLs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为(D)A MSSAB PRPC VRED MRSA6、ICU患者目标性监测,临床病情等级评定,需要多少时间1次(B)A 每日B 每周C 每月 D每季7、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患者住院日表示。
(C)A 10个B 100个C 1000个D 10000个8、目标性监测是针对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
(D)A 全部住院患者B 门诊病人C 医务人员吗D 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9、医院应按每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
(D)A 50-100张B 100-150张C 150-200张D 200-250张10、抗菌药物使用率是指( A )A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B 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C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D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二、多选题(5题)1、关于医院感染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E)A 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B 具有长期、系统、连续的特点C 研究对象是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 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E 所有医院都必须开展医院感染监测2、关于医院感染全院综合性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CE)A 监测对象即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B 监测对象即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C 监测时间至少1年D 监测时间至少2年E 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可以同时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3、关于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BD)A 指的是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B 不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C 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D 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3个月以上E 应该在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开展4、下面的定义中,哪些是正确的?(BCE)A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B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C 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D 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量E DDD频数: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与该药的规定日剂量之比5、关于医院感染监测的资料分析,下面那些计算方法是正确的?(ABC)A 医院感染发病率:观察期新发医院感染病例数与同期出院人数之比B 日医院感染发病率:观察期间内医院感染新发病例数与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之比C 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数与指定时间内某种手术患者数之比D 器械使用率:使用器械患者人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人数之比E 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使用器械患者中感染人数与使用器械患者总人数之比三、填空题(12题)1、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医院检验科交叉感染原因与措施医院检验科交叉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医院领导对于检验科的重视不够,医务人员认识不到位。
许多医院领导存在重医疗、轻感染的思想,对检验科的感染预防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检验科本身也缺乏感染预防相关的规章制度,监管不到位,交叉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2.防护意识跟不上,防御措施不健全。
检验科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欠缺,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措施,使自身暴露在实验室环境当中,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3.医院检验科工作室在建筑设计方面存在卫生学上的缺陷,如实验室布局不合理,患者及家属可随便出入实验室,或者由于房间分配不合理,造成作业流程极其不合理,增加了医源性的感染几率。
4.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
检验科所具备的规章制度基本都将重点放在了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而对标本的处置程序、出入制度、消毒清洗制度等都没有给予严格落实,导致这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医院领导对检验科的重视程度,转变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
应加强对检验科感染预防工作的重视,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
2.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优化实验室布局。
应确保实验室布局合理,减少患者及家属进入实验室的机会。
同时,对于实验室内的设备、器材等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消毒处理,确保其清洁卫生。
3.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接受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他们充分认识到交叉感染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同时,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4.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执行。
应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个人防护制度等,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同时,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定期对检验科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微生物学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感染风险。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原因分析以及预防管理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08-26T16:11:21.30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4月7期作者:郭萍陈维维[导读] 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制定预防管理措施。
郭萍陈维维(安康市中医医院检验科;陕西安康725000)摘要:目的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制定预防管理措施。
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收集的临床标本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医源性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预防管理措施,然后对其进行预防管理措施的执行,对之前前后的12个月时间进行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统计。
结果医源性感染在检验科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规章制度不全和检验人员防护意识不足等,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医院感性的感染率大大降低,且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对策执行前后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检验科工作人员,其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需要加强防护措施,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几率,从而提高检验科的工作质量,保证患者对检验科的满意度。
关键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防护检验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患者的样品进行直接的接触,因此,检验科人员若在日常的工作中防护不当,非常容易出现检验工作人员感染情况。
此外,检验科是医院传染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伴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各地的医疗水平逐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成为医院在日常竞争中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导致医源性感染出现之后非常容易出现医疗纠纷,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和医院的社会认知度。
1 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研究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期间检验科的5781例临床样本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月到12月期间的临床检验样本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样本,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检验工作,并对医源性感染的各种原因进行统计;观察组样本,检验科工作人员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
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摘要】目的:总结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医患,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
方法: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并逐点统计医院感染的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确保能够及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结果: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主要包括微生物室工作环境布局缺乏合理性、使用的检测仪器和检测物品发生污染、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自我防护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制定如下对策:改善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工作环境、合理处置检测仪器和检测用品、加强对检验科微生物室工作人员的组织培训。
结论:导致检验科微生物室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和隐患较多,通过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从多个方面进行整改,从而降低医源感染的发生风险,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为患者和检验科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隐患;防护对策检验科微生物室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科室,而该科室工作人员每日要接触大量的血液、体液、粪便、尿液标本,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大大提高。
这不仅会导致检验科微生物室工作人员自身造成污染,同时也会污染患者的检验报告,引发科室之间的交叉感染,后果严重[1-2]。
因此,明确了解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次研究旨在总结检验科微生物室发生医院感染的一些医患和危险因素,制定具体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旨在从根本上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1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第一,微生物室工作环境布局缺乏合理性。
由于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工作内容相对较为繁杂,而工作面积相对较小,微生物室中对各个功能区域的分布情况并未进行十分明确。
加上微生物室内存在空气流通性差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一旦检验科微生物室出现了空气污染,则会导致污染的范围扩大,造成的危害也是颇为严重的,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现象的发生。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概述•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实践经验分享01检验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概述检验科负责为医生提供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原学检测、实验室检查等。
诊断依据流行病学调查监测与报告检验科参与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感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检验科负责监测医院感染的动态变化,及时上报数据,为医院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03检验科在医院感染中的角色0201医院感染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医院感染影响医疗质量和效率,对医护人员健康构成威胁。
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的防控形势严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检验科的管理是关键之一。
防控形势医院感染的危害与控制的重要性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标准操作流程,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
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消毒废弃物处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生物安全防护规定。
定期对实验室环境进行监测和消毒,确保实验室空气质量和物体表面清洁。
严格按照医院废弃物处理规定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防止交叉感染。
02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实验室的布局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区域划分明确,有利于减少交叉感染。
实验室设计与设施的改进实验室布局合理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如通风系统、消毒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以满足实验需求并保障人员安全。
实验室设施完善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分类处理,严格遵循生物安全规定,防止废弃物中的病菌传播。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评估根据实验类型和风险等级,确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实验室菌种管理对实验室保存的菌种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菌种安全存放和使用,防止菌种污染和交叉感染。
2019年医院感染学习培训计划
医院感染属于一个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领域,它的发生发展贯穿于诊疗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感染的专业知识培训属于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务人员“充电”的一种好方式,通过培
训可以扩大知识面,改变传统观念,学习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
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主动配合参与医院感染的预防管
理工作,现将2019年院感染知识培训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全员培训:
1、手卫生规范
2、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3、消毒隔离技术规范
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5、医院感染职业防护
6、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二、新上岗人员:
1、医疗废物处理
2、多重耐药菌防控
3、手卫生规范
4、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5、职业暴露与防护
三、医务人员:
1、多重耐药菌诊断与防控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四、护理人员:。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及控制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院环境的日益复杂,医院感染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检验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部门,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工作人员长期处于与病原微生物密切接触的状态,因此更容易成为感染的危险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本文将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
一、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1. 工作环境因素检验科通常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待在其中进行实验、检测等操作。
这种封闭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检验科中常常存在大量的实验仪器和器具,这些设备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清洁和消毒,也会成为感染的潜在来源。
2. 工作操作因素检验科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和检测操作,这些操作涉及到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和处理,如果操作不当则容易造成感染。
操作中未正确佩戴或更换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或者在实验台面未及时清理、消毒,都有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3. 人员因素检验科工作人员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防线,其个人的卫生习惯和身体健康状况对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
如果工作人员本身存在传染病患者的症状,或者个人卫生习惯不佳,那么就容易成为感染的传播者。
4. 管理因素检验科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管理不善、质量控制不到位,就很容易导致实验室操作不规范、设备设施不清洁、职工不懂得个人防护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二、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控制分析1. 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制度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检验科应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制度,明确各项操作的具体要求和步骤,规范消毒和清洁程序,确保所有实验和检测操作都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感染的发生。
2. 加强工作环境和设备的清洁消毒检验科应加强对工作环境和实验设备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表面清洁,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环境,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9年医院感染培训计划
一、培训计划
1、全年对全体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院感知识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4学时。
定于每季度进行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2、对新上岗人员、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3、工勤人员应当掌握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和消毒隔离知识,并在工作中正确运用。
4、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年应接受市卫计委培训。
5、加强专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推进科室院感防控工作。
二、培训内容
1、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等。
2、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
3、职业安全与个人防护。
4、医疗废物管理。
三、培训方法
院感知识培训以集中知识讲座和院感科下科室督导实践技能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
各科室应合理安排人员参加学习,书面知识培训内容应做好记录。
四、考核方法
以书面考试和实地操作考核两种形式进行。
书面考试拟于季度度培训完进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在日常检查工作中以随机抽查的形式进行,对考试成绩不
合格者组织加强培训并进行补考,考核结果与个人奖金挂钩。
2019年1月
院感科。
(完整版)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制定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的危害。
该制度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中检验科室的所有相关活动,确保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得到合理、安全、高效的管理。
本制度旨在明确检验科室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储存等方面的职责和要求,以保障工作人员及社会公众的健康与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绿色医疗服务体系的建立。
检验科所有科室和部门均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确保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定义:医疗废物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因其性质、成分或数量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废物。
医疗废物根据其危害性质和特点,分为以下五大类:1. 感染性废物:指含有致病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动物感染的废物。
这类废物包括但不限于:- 患者使用过的无菌敷料、棉签、注射器等一次性医疗用品;- 污染的血液、血清、体液、排泄物等生物性废物;- 病原体培养物、培养基、实验动物尸体等。
2. 损伤性废物: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尖锐、切割等物理性伤害危险的废物。
这类废物主要包括:- 玻璃试管、安瓿瓶、手术刀片、缝合针等尖锐物品;- 废弃的金属医疗器械、骨科植入物等。
3. 病理性废物:指来源于人体或动物的、通过医疗活动产生的、具有病理学意义的废物。
包括:- 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器官、胎盘等;- 死亡的动物尸体、病理切片后的剩余组织等。
4. 药物性废物:指过期、淘汰、污染或因其他原因不再使用的药品及其包装物。
包括:- 过期的药物、疫苗、血清等;- 残余药物、临床试验用药物等。
5. 化学性废物:指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化学反应性、毒性、腐蚀性等化学危害的废物。
这类废物包括:- 化学试剂、消毒剂、实验室废弃化学药品等;- 电池、荧光灯管等含有有害物质的物品。
目录一、医院病区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二、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三、供应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四、产房人流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五、口腔、胃镜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六、理疗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七、检验科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八、医疗废物质量考核标准九、洗手操作考核表十、外科洗手操作考核表十一、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十二、手卫生规范监督检查表十三、安全注射观察表十四、2019年院感零容忍项目附录: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频率、正常值一、医院病区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打分规则:依据各科室打分标准进行打分,每二级检查项目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依据情节轻重最高可扣除一级检查项目全部分值。
一次性医疗药械及无菌物品过期每项扣5分。
二、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检查科室:检查者:检查时间:打分规则:依据各科室打分标准进行打分,每二级检查项目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依据情节轻重最高可扣除一级检查项目全部分值。
一次性医疗药械及无菌物品过期每项扣5分。
三、供应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检查科室:检查者:检查时间:打分规则:依据各科室打分标准进行打分,每二级检查项目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依据情节轻重最高可扣除一级检查项目全部分值。
一次性医疗药械及无菌物品过期每项扣5分。
四、产房人流室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检查科室:检查者:检查时间:打分规则:依据各科室打分标准进行打分,每二级检查项目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依据情节轻重最高可扣除一级检查项目全部分值。
一次性医疗药械及无菌物品过期每项扣5分。
五、口腔科胃镜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检查科室:检查者:检查时间:打分规则:依据各科室打分标准进行打分,每二级检查项目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依据情节轻重最高可扣除一级检查项目全部分值。
一次性医疗药械及无菌物品过期每项扣5分。
六、理疗科医院感染质量考核标准打分规则:依据各科室打分标准进行打分,每二级检查项目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依据情节轻重最高可扣除一级检查项目全部分值。
文章编号:WHR202005159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刘晓梅 牟小庆 王占英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摘 要】目的:研究探讨检验科微生物室所存医院感染隐患及其防护措施。
方法: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施行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27例施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引发诱因,进一步提出针对性防护措施。
结果:相较于其他科室而言,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更高,且组间差距统计学意义显著(犘<0.01);检验科共检出39株病原菌,占比最高的为葡萄球菌属9株(23.08%),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8株(20.51%),再次为肺炎链球菌7株(17.95%)。
病原菌检验科微生物室频发医院感染的隐患主要包括缺乏风险防控理念,环境、器械污染等。
结论: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极高,增强医护人员风险防护意识、严格物理防护等均可有效抑制检验科微生物室发生医院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检验科微生物室;防护对策【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C 检验科微生物室是医学临床上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之一。
由于检验科医护人员长期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致使其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
发现、分析检验科微生物室医院感染所存隐患,并探讨出针对性防护措施,对于降低医院感染、保障医患安全极具现实意义[1]。
作者对本院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发生的医院感染情况施行分析,旨在探讨检验科微生物室所存医院感染隐患及其防护措施,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本院施行检查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27例施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1例检验科微生物室、43例呼吸科、21例消化科、622例其他科室;男性患者423例、女性患者304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9.21±10.14)岁;检验科微生物室、呼吸科、消化科和其他科室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犘>0.05)。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