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2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著高娜编译【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后平等、自由、开放的交流,展现学生对于整本书有话想说、有话好说的状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
因此,课堂结构有意避免过于精细、问题指向过于理性、表达形式过于正式的设计,让儿童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阅读趣味,习得阅读方法:精读、泛读、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内容,感受鲁滨逊面对困境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积极乐观、创造开拓的精神,学习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2.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悟经典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提高读后交流、分享的能力。
3.通过交流,把握阅读整本书的基本策略。
尝试体会本小说在表达方面的艺术特色:特定情境中的心理描写、以细节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悟经典的语言魅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
把握阅读整本书的基本策略。
【教学难点】尝试体会本小说在表达方面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1.学生对整本书的充分阅读、小组针对精彩之处的集体研究。
2.按4人为一小组团坐。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本学期学校给大家推荐了两本必读书目:一本是《水浒传》,一本是《鲁滨逊漂流记》。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鲁滨逊漂流记》则是外国文学杰作,两本书都堪称经典,值得我们好好阅读。
前段时间同学们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热情很高涨,这节课,咱们就来交流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
【设计意图】从学校阅读工程和学生阅读实际两个方面聊读书,很自然地引入本节交流课的学习。
二、热身闯关(配乐)先来个热身,请同学们举手抢答,答对者奖励一枚书签。
抢答题目: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国小说家(),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
2.鲁滨逊热衷于()。
3.《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精选5篇)《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鲁滨孙漂流记》是历险小说,鲁滨孙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
鲁滨孙喜欢航海和冒险,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途中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
鲁滨孙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本课是《鲁滨孙漂流记》的缩写,重点写鲁滨孙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
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学习本课是要让学生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存的非凡经历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教学要求: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鲁滨孙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是怎样战胜种种困难生存下来的。
3、引导学生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教学重点:1、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2、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从中悟出学会生存的道理。
课前准备: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原著2、观看《鲁滨孙漂流记》电影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厂《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
通过学习,霍金那种向命运抗争的勇气,顽强的斗志,给我们留下厂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再来结识?位与困难作斗争的勇士,他就是鲁滨孙。
二、感知课文大意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说说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件事?讲的就是鲁滨孙在一次乘船前往南美洲的途中,因遭遇风暴失事,只有他一个人被大浪冲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边。
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严酷的生活面前,历尽艰难困苦,战胜种种困难,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居然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多年才得救回国。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学生回答了哪些读书名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和价值。
2.询问学生平时读过的课外书,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及原因,以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3.介绍本次要推荐的书《鲁滨逊漂流记》,并展示相关课件。
二、初步了解1.了解学生是否读过这本书,让有读过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收获,以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兴趣。
2.介绍作者XXX的生平经历,并引出他的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3.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故事梗概,为后续精读片段做铺垫。
三、精读片段,感悟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情节去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
具体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师的选择进行安排。
1.小说中有一个精彩片段,老师想和同学们分享。
老师让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个片段,然后一起品析几个精彩片段。
每个小组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
教师随机梳理读书方法并板书。
最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在第二节课中,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鲁滨逊漂流记》。
同学们了解了XXX的经历,交流了XXX28年的荒岛生涯,讨论了书名《鲁滨逊漂流记》的含义,以及XXX漂到了哪些地方。
最后,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全书内容,并从XXX的生活经历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删除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和格式错误。
冒险出海,荒岛求生,最终返回英国——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所描绘的故事。
其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莫过于他在荒岛上的惊险、新奇、真实的个人经历。
那么,你们最感兴趣的是他的荒岛求生经历吗?让我们来看看XXX初到小岛上的情景。
他在日记中写道:“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我又饿又渴,没有任何生还的机会。
”他身处的困境包括了衣食匮乏、环境恶劣(地震、风暴)、孤独寂寞(在遇到星期五之前只有鹦鹉陪他)、胆战心惊(害怕野人的袭击)。
他一无所有,等待他的几乎就是死亡了。
如果是你被命运之神抛弃在这样的荒凉的贫瘠的小岛上,你会有什么想法?也许你会觉得很倒霉,埋怨上天,感到难过、绝望。
语文公开课《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的导学室,进行自主研读2.课件、相关的视顺教学目标:1.整体了解这本书: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梳理重要的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的特征: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在情节和细节上聚焦人物特点。
3.感受独特的写作方法:品析人物的动作和经典独白等描写方法。
4.学习小说的阅读方法:知道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特点、体会写作特色、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是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学流程:课前:一首小诗开启我们今天的阅读之旅。
(指名读,配乐)出示:他在生命绝望的边缘,他开启一扇窗。
在命运的低谷,他开启希望和憧憬。
晨昏刀刻有日月,瞬间便成几十年。
他开辟荒池,圈养牲口,用双手建设自己的王国。
他和猛兽战斗,与野人斗勇,用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的所作所为,彰显了一个硬汉的形象他的精神品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一、畅谈阅读收获,分享读书乐趣。
1.他就是勇敢的冒险家,荒岛的孤胆英雄,引读-----鲁滨逊最近,汪老师看到同学们埋头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身影,真好!2.读了这本书,你有哪些收获?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出示:自主研读一:读了这本书,你有哪些收获?分享一下你的收获?二、梳理故事情节,感知传奇经历。
1.大家的收获真不少!我也非常喜欢这本书,也去认真的读了好多遍。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鲁滨逊漂流记》,说说鲁滨逊的传奇经历,聊聊他的性格特征,感受经典佳作的魅力,分享读书的快乐。
2.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鲁滨逊的传奇经历,鲁滨逊经历了四次航海。
谁能根据学习案来说说这四次航海的经过。
3.汇报交流。
(1)出示:自主研读二: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鲁滨逊四次航海的经过,(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情)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鲁滨逊经历了四次航海,每一次航海都是惊心动魄,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老师将他四次航海的经历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在这四次航海中,作者笛福重点描写了第四次航海后鲁滨逊流落荒岛的故事情节,谁来用精炼的语言说说鲁滨逊在28年荒岛上经历的主要事情。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简单的课外阅读方法。 2、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有一个朋友,当你快乐时可以丢在一边,当你孤独时可以给你带来快乐,你知道这个朋友是什么吗?(提示:看看桌子上放了什么)是书! 2、谈论读书的格言,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 一)读封面: 1、强调封面的重要性,可以从中了解出版社和作者。 2、板书“了解”。 二)读前言: 1、介绍不同版本的前言,有的叫内容提要,有的叫导读。 2、让学生读自己手中的前言,了解作者情况、主要内容和哲理。 3、板书“了解”。
三)读目录: 1、介绍目录的作用,可以知道每一章的主题。 2、让学生看自己的书有几章,哪一章最感兴趣。
四)片段欣赏: 1、让学生阅读书中的片段,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节。 2、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培养阅读思维。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了解了如何从封面、前言和目录中了解书籍的内容,同时也培养了阅读思维和兴趣。 老师:大家知道我喜欢读哪一章吗?请看这本书《环岛探险》(出示幻灯片),请拿出印有《环岛探险》的纸,自由阅读一下。(板书:作品) 我选了这本书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是这一章的第几个自然段?(第5个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老师:如果我们快速地默读一遍,这叫做什么?(浏览)主要是了解讲什么。(板书:浏览/在前言旁边)请用5分钟的时间浏览第5段,想想这一段讲了什么?(让学生自由阅读,交流)(1)谁能告诉大家,第5段讲了一件什么事?(___造船的过程)老师在读了这个片段后,对这几个地方特别感兴趣。(出示画线的部分)我想对___说(出示课件)。
2)你对这个片段的哪些地方感兴趣?你有什么话想对___说?自己阅读一下,想一想。谁来说说?
3)你觉得___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觉得他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你研究?(生交流)
是啊,(出示幻灯片)这就是___。 小结:其实啊,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就是在和书中的主人公进行对话。把你想对主人公说的话写下来,这就叫做批注,也叫感悟。(板书:感悟)课后,你可以把想和___说的话写下来。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通过阅读交流掌握深入阅读感悟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幻灯、录音材料、小黑板。
设计思路●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大家阅读了《鲁滨孙漂流记》,一定有所收获,本节课一起来交流自己的感受。
板书课题2.同学们读过《鲁滨孙漂流记》,回顾内容。
(1)作者简介: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着名作家:笛福。
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
出生于伦敦。
父亲营屠宰业,信奉不同于国教的长老会。
笛福原姓福,____年后自称笛福。
他受过中等教育,但没有受过大学古典文学教育。
他一直保持不同于国教信仰的立场,政治上倾向于辉格党。
(2)小组讲故事。
(3)全班交流感受深的部分。
●二、自主学习1.讲《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
(出示幻灯片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位叫鲁滨逊的人背着自己的父母跟着一只船出海了,但是在一次雨中船遇难了,他在茫茫的大海里漂流了好长时间,最后被海水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这个岛上没有人烟,只有他遇难船上的一只狗和两只猫,他企图向来往的船只求救,却发现哪只船上的人是海贼。
他用身边仅有的一些物品建了一坐“房子”,后来又在遇难的船上找到了一些面包、酒、衣服、枪弹等等……就这样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的孤岛漂流。
在这么长久的时间里,他不仅要战胜寂寞和孤独,还要战胜饥饿和疾病,更不能让海上的强盗发现他,他总是乐观的面对眼前的一切,珍惜身边每一个可以让他求生的机会,在困难面前他也害怕过,逃避过但最后总是战胜了自己而获得了生的希望。
2.小说的主人公谁?3.鲁宾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三、合作学习1.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小组讨论交流。
2.你从文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四、交流: 1、“《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非常引人入胜。
完整版)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阅读目的: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
2.通过阅读和交流,了解《鲁宾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运用精读法研究他顽强乐观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精读、略读、速读等正确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人说,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当我们展开书页,其实我们就是走进了作家的心田,去赴一个不见不散的约会;我们的目光走过文字,其实就是在和作者亲密的对话。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希望同学们能通过今天的研究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收获。
同学们齐读课题《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
二、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指导读书方法1.拿起这本书,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书的封面。
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书名、作者、插图。
一艘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几个水手正奋力划着船。
可以猜想书的内容可能与大海航船有关系。
2.阅读一本书,我们可以从作者入手,了解作者,对理解故事是有帮助的。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人称“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阅读“走近作者”,结合你已经读了的小说内容,说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与故事内容有什么关系吗?1)小说中XXX出海历险的时代背景,也是作者XXX从小生活的时代背景。
18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竞争正处于发展上升时期,在英国,工商业迅速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外扩张不断进行。
追求个性解放、自由竞争、崇尚冒险则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
从某种意义上讲,XXX塑造的小说人物——XXX 身上正寄托着那个时代的梦想,寄托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梦想。
2)现实中的XXX就像XXX一样有着非凡传奇的经历。
一生的坎坷际遇、荣辱沉浮,为他积累了一大笔精神财富,这些是他成为作家的最好准备。
恰在此时,水手XXX海上冒险的传奇故事传遍英国,XXX据此创作了不朽的著作《鲁滨逊漂流记》。
3.读了书名,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部近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读完整本书再回答这些问题,肯定等不及。
鲁滨逊漂流记公开课教案鲁滨逊漂流记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滨逊漂流记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鲁滨逊漂流记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起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3、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
教学过程一、揭题:1、谈话导入。
2、简介作者笛福。
二、看图片回顾小说内容。
三、读故事梗概,概括主要内容。
(板书)鲁滨逊:冒险生活荒岛余生返回英国四、交流精彩情节,感悟人物精神。
1、鲁滨逊流落荒岛,遇到了哪些困难?2、鲁滨逊靠着什么克服了这些困难,在岛上生活了将近28年?3、小说那些地方可以体现出鲁滨逊坚忍不拔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情节、也可以是一段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
)身处不幸的处境,将好处与坏处对比起来看造船、做各种生活用品花费的时间长;选址建房;种植小麦。
五、交流学生摘录的优美句段,并谈谈感受。
说说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给了你什么启示?六、小结。
鲁滨逊漂流记公开课教案篇2教学目标:(一)知识掌握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以及创作原型;分析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讨《鲁滨逊漂流记》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二)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小说的背景。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冒险小说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小说的创作背景。
2. 第二章:阅读第一章,理解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冒险精神。
3. 第三章:阅读第二章,分析鲁滨逊遭遇风暴后漂流到荒岛的情节。
4. 第四章:阅读第三章,讨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方式和心理变化。
5. 第五章:阅读第四章,引导学生思考小说所表达的冒险、生存和人性主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丹尼尔·笛福以及《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解答学生阅读中的疑问。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小说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分享自己的看法。
4. 总结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小说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2. 学生能理解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分析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3. 学生能思考小说所表达的冒险、生存和人性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或学生版改编书籍。
2. 关于丹尼尔·笛福和《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资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六、教学内容1. 第六章:阅读第五章后续内容,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住所的过程和他的生存智慧。
2. 第七章:阅读第六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挑战,如食物短缺、孤独感等。
3. 第八章:阅读第七章,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第九章:阅读第八章,讨论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人类脚印的情节,以及他的恐惧和好奇心理。
5. 第十章:阅读第九章,引导学生思考鲁滨逊与“星期五”的相遇对他生活的影响。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把握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感受其勇敢、坚韧、智慧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概括总结,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面对困难时勇敢、乐观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遇到风暴,漂流到一个荒岛上,独自生活了28年,最后获救返回英国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难点:让学生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的艰难过程,体会其勇敢、坚韧、智慧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及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资料,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深入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过程,探讨其勇敢、坚韧、智慧的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滨逊漂流记》所传递的勇敢、坚韧、智慧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进课1. 小说背景及作者介绍2. 小说主要情节3. 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4.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过程5. 勇敢、坚韧、智慧的品质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的作文。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从《鲁滨逊漂流记》中得到的启示。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荐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推荐课一、【设计理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更多的是基于自身兴趣的原发性阅读,缺乏一定的方法指导,从平时的阅读行为来看,泛读较多,缺乏深入思考和总结归纳。
而且学生对书中人物的形象,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的初印象中,处于浅显和简单的认知阶段,因此教学时,我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联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设计的理念是先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书的封面、插图、序言、简介、目录、精彩情节等方法,去提取重要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快速感知整本书,为读懂书中的故事和人物奠定了基础,然后再让学生结合精彩的故事情节,自主赏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引导学生用上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自发地去阅读整本书,并由此爱上阅读,善于阅读,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鲁滨逊漂流记》三、【教学目标】1.学习关注封面、插图、序言、目录、情节等阅读方法,渗透整本书阅读。
2.结合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明确近期读书任务。
四、【教学重点】学习关注封面、插图、序言、目录、情节等阅读方法,渗透整本书阅读。
五、【教学难点】1.结合精彩的故事情节来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明确近期读书任务。
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推荐书籍1.同学们,在五年级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也感受到了不同作家笔下各具特色的人物,有敢作敢当、不畏强权的孙悟空,有正义勇敢、刚猛不屈的武松等形象,那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外国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与鲁滨逊一同去探险,感受他的勇者形象。
2.教师简介:《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小说,写于1719年。
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八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鲁滨逊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
统编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编排在六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中,阅读主题是“漫步世界名著花园”,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并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这是对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鲁滨逊漂流记》以当时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为蓝本,结合作家笛福自己的经历和想象,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
主人公鲁滨逊流落荒岛,面对一次次坎坷曲折的磨难,依然勇敢无畏、自立自救、坚韧不拔。
我们应该向鲁滨逊学习,当意外与困难来临时,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看待世界,对世界和明天抱有美好的渴望、期待与信念。
该书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是西方文学中冒险小说类型的经典作品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与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第二单元教材中还编排了《鲁滨逊漂流记》的节选,以“案例式教学”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借助作品梗概来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借助梗概阅读的过程中,明白梗概的大致样式,体验到梗概的价值。
这个单元的编排对我们设计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具有很好的示范性。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把“整本书阅读”纳入学习任务群。
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既是对单篇阅读所学得的阅读方法、策略的综合运用,又担负着不同于单篇阅读的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探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教学提示”部分指出“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图书的特点和价值,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阅读目的,选择图书和适宜的版本,合理规划”,“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运用浏览、略读、精读等不同阅读方法;通读整本书,了解主要内容,关注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重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该书的背景知识。
1.2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冒险与生存,勇敢与坚韧。
1.3 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第一至第四章,并记录下感触深刻的片段和问题。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包括他的性格特点、人生观等。
2.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程中对鲁滨逊的看法和感受。
2.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其他重要人物,如星期五、野人等,分析他们的角色作用。
第三章:情节解读3.1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特别是鲁滨逊的漂流经历和他在荒岛上的生活。
3.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探讨其对主题的体现。
3.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荒岛象征着人生的困境等。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如生存与自我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主题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对主题进行深入剖析。
第五章:阅读策略5.1 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阅读策略,如预测、质疑、联想等。
5.2 学生运用这些策略阅读本书,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5.3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六章:文学元素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文学元素,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6.2 学生分析这些文学元素如何增强小说的表现力和深度。
6.3 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元素及其原因。
第七章:章节总结与讨论7.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前几章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题有清晰的理解。
7.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章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整体故事的影响。
7.3 各组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第八章:创意写作8.1 教师提出一个与《鲁滨逊漂流记》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一封信给鲁滨逊,或者描述一下星期五的形象等。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这是《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第1篇信念就是力量——《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活动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故事内容,感悟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作品意蕴,从而使心灵受到感染和浸润。
2、通过活动,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走向深层阅读的期待。
3、继续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活动重点: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活动过程:课前谈话: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
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大家都阅读了许多好书,与许多书中的人物近距离地进行了对话。
下面,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猜一猜人物的名字:(游戏)巴黎圣母院孤儿敲钟人(卡西莫多)赤壁之战败走华容道丞相(曹操)封神榜四不像愿者上钩(姜子牙)调皮蛋跳跳糖超级市长(马小跳)航海荒岛二十八年(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读完的举手?读了超过一遍的举手?你是利用什么时间阅读这本书的? 今天的读书会咱们就来聊聊这本书。
一、走近书本,了解作品同学们,不久前我们学习了《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这篇课文,杨红樱阿姨向我们推荐的这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叫——《鲁滨逊漂流记》。
这段时间,朱老师和大家都沉浸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快乐中。
把你的书举起来,相互看看,也让听课的老师看看。
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从版本不同、设计不同来回答,说明这本书的经典)这部小说一经问世立即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文字。
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逊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
二、交流读书方法1、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阅读这本书的,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信念就是力量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交流课
活动目标:
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故事内容,感悟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作品意蕴,从而使心
灵受到感染和浸润。
2、通过活动,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激发学生走向深层阅读的期
待。
3、继续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活动重点:
引导孩子交流阅读收获,分享阅读体验,学习、巩固课外阅读的方法。
活动过程:
课前谈话: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自
从我们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大家都阅读了许多好书,与许多书中的人物近距离地
进行了对话。下面,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
词猜一猜人物的名字:
(游戏)
赤壁之战 败走华容道 丞相 (曹操)
封神榜 四不像 愿者上钩 (姜子牙)
调皮蛋 跳跳糖 超级市长 (马小跳)
航海 荒岛 二十八年 (鲁滨逊)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读完的举手?读了超过一遍的举手?你是利用什么时间阅读
这本书的? 今天的读书会咱们就来聊聊这本书。
一、走近书本,了解作品
这段时间,曹老师和大家都沉浸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快乐中。把你的书举起来,
相互看看,也让听课的老师看看。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从版本不同、设计不同来回答,说明这本书的经典)
这部小说一经问世立即风靡全球、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小
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文字。据说,除了《圣经》
之外,《鲁滨逊漂流记》是再版最多的一本书,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着。
二、交流读书方法
1、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阅读这本书的,谁来介绍介绍?
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相机展示)
2、老师把同学们所提到的读书方法归纳成两点:
(1)看封面,读前言,了解作者简介、故事梗概、作品意义。
(2)通读全文,对书中的某一句段或故事情节有感触的,作批注;书中的好词佳句、
精彩段落随时摘抄,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希望这两则读书小贴士对大家阅读其他书籍也会有所帮助。
三、感知故事内容
1、下面我们就继续进入这本书的评说之旅。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大家先
相互说一说,待会儿咱们再来交流。
谁来试试?(勇敢者先行)
生介绍故事主要内容。
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滨逊,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毅然舍弃安
逸舒适的生活,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1659年
9月1日,鲁滨逊再次航海前往非洲时,由于遇到飓风,全船只有他一人幸免于难,被巨
浪推向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上孤岛,28年的荒岛历险,鲁滨逊九死一生,最终回到了故乡。
你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还有谁想说?
生继续介绍。(引导学生说精炼)
了不起,把二三十万字的小说归纳成短短的几句话,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方法——
【板书:把书读薄】。
2、
知识擂台赛
刚才同学们简要地介绍了故事的内容,接下来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书中的细节你们
掌握多少呢?
出示:
1、1659年9月1日,鲁滨逊从 上船到几内亚去。
2、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不知这岛的名字是什么,姑名之为
吧."
3、鲁滨逊在荒岛上第一次听到别人和自己说话是在 年后。
4、鲁滨逊在荒岛上发现了 的脚印,害怕得三天没出门。
5、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 ”
6、鲁滨逊在岛上经常阅读的书是 。
老师不得不再次竖起大拇指,太厉害了!看来同学们并不是囫囵吞枣地过一遍,而是
做到了细嚼慢咽,读得很细致!这种方法就是—— 【板书:把书读细】
四、品味语句,交流体会
1、鲁滨逊身兼多职,瓦匠、木匠、陶匠、裁缝、农民、猎人……其中,他的哪一段经
历或者说做的什么事让你印象最深呢?
(生交流。)
2、除了鲁滨逊,书中还有谁让你难忘?(星期五、佐立、葡萄牙船主……)
2、老师在阅读这本书时,也常常随着故事的情节或悲或喜,所以特别想把自己喜欢的
片段和大家分享。由于我们阅读的版本有所不同,所以老师刚才把打印好的这段文字发给
大家了,请同学们拿出来,运用我们所掌握的精读法来阅读这段话。
(片段附后)
生阅读,做批注。
交流:
(1)你读懂这段话了吗?这个片段主要写的是什么?(鲁滨逊怎样制作陶器)
(2)你是怎么读这段话的?
指名回答,相机展示。
同学们非常仔细地阅读了片段,不但找出好词佳句,还对具体文字进行了品味,抒发了自
己的感受,这种阅读方法特别适用于一些精彩段落的阅读。
3、就这样,鲁滨逊刻在十字架上的木痕越来越多,天变成了星期,星期变成月,月变
成了年,整整二十八年啊,你觉得到底是什么支撑着鲁滨逊度过28个春秋的漫漫人生旅
程的呢?
(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渴望回到文明社会的念头、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
总结:是啊,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
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所以,老师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句话——信念就是力量!【板书:
信念就是力量】
五、抒写感受,内化升华
六年级有篇课文叫《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杨红樱阿姨向我们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是
我们要学习鲁滨逊大无畏的冒险进取精神,让我们再看看其他名人是怎么推荐它的!
出示:
《鲁滨逊漂流记》体现了人类的普遍性。
(英国诗人 柯尔律治)
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
(法国思想家 卢梭)
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人之后再去读,就会知道这是不朽的杰作。
(美国专栏作家? 费迪曼)
引读评论。
同学们,现在我们读了这本书,你打算如何把它推荐给其他人呢?思考一下,把你的
推荐理由写下来,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学生写话。
交流。【相机板书:把书读活 】
六、推荐好书,拓展延伸
一本好书,受益终生。在与鲁滨逊相伴的这些日子里,我们不光看到了一部艰难的生
活史,更收获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在此,老师想向大家再推荐几本优秀的历险小说,
(课件出示:《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
记》)其中请大家重点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一个月后咱们再来开一个读书
会。相信只要认真阅读,你就能从书本中获取勇气和智慧,从阅读中得到成长和启迪。
板书设计:
信念就是力量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会
把书读薄
把书读细
把书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