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教案1 沪教版第二册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8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导入《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马丁·路德·金演讲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 掌握演讲词的特点,如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严密的逻辑结构等。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马丁·路德·金为追求平等、自由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伟大情怀,培养学生对平等、自由、公正的追求精神。
-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为理想而奋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 分析演讲词的语言特色,包括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 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梦想的内涵,即黑人与白人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理想。
2. 教学难点- 体会演讲词中蕴含的强烈情感和感染力,如何通过语言、节奏等因素传达给听众。
-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演讲在当时及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四、教材分析《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经典的演讲词。
这篇演讲词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要求平等权利的强烈愿望。
从教材内容来看,演讲词首先描述了黑人在美国社会遭受的种种不公正待遇,这为后文阐述梦想奠定了现实基础。
文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语言表达技巧,如“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通过形象的比喻深刻地揭示了黑人的处境。
在阐述梦想部分,排比句的使用增强了演讲的气势和感染力,如“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这篇演讲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是了解美国民权运动和社会平等问题的重要文本。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美国民权运动时期的一些图片和视频片段(如黑人游行示威、遭受暴力对待等画面),同时播放一些激昂的音乐。
-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些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大家看到了美国黑人在当时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他们在为自己的权利而抗争。
我有一个梦想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我有一个梦想》是马丁·路德·金在美国黑人受种族歧视和迫害由来已久的背景下,为了推动美国国内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演说。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有一个梦想沪教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我有一个梦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本文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 体会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1. 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强烈的感情色彩。
2. 体会本文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特色。
一.导语:大家都听过《爱我中华》这首歌吗?那么它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中国是一个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各民族平等,团结,和睦相处。
)然而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能作到人人平等,表现最突出的是人权问题,既一个国家内部或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现象。
所以,我们经常在报纸上或网上看到这样一些消息:某某地群众游行示威,某某地发生恐怖袭击事件等等。
前不久,就在美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美国一直标榜着自由,民主与平等。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这里有些材料:1992年4月30日,洛杉机爆发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暴乱,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伤,起因在于4名白人警察殴打一名黑人,但法院宣判他们无罪释放。
1996年10月24日,佛罗里达发生冲突事件,起因是一名白人警察杀死一名黑人驾驶员,15人受伤。
最近,美国辛辛那提市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地一名叫托马斯的黑人被白人警察开枪打死,原因只是托马斯有一些轻微犯罪,包括无证驾驶和开车不系安全带问题,当手无寸铁的托马斯试图逃跑时,警察竟开枪向他射击。
由此看来,美国公民中有一类人受到了很不公正的待遇,这些人是(黑人),可以说,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现在,我们把时间往前推一下,也就是20世纪60,70年代。
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窗口来了解一下那时美国黑人的社会状况,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重要而有激情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教学目标1、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理解马丁·路德·金为之献身的事业的崇高意义,体悟马丁·路德·金崇高而伟大的奋斗精神。
2、结合演说词的特点,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的作用,感受文章深层含义和激情昂扬、极富感召力的感情色彩。
说明:《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 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至今仍然震撼我们的心灵。
从19世纪后期起,美国黑人的平等问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了替全美黑人争取人权,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率领一支庞大的游行队伍向首都华盛顿进军,并且在林肯纪念堂前充满激情地向二十五万民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为消除种族歧视、实现民族平等发出激越、磅礴的呼声。
马丁·路德·金概述了黑人忍受精神歧视、生活贫穷、地位低下的不平等现象;以充满正义感的激情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同时他又表达了广大黑人决心和意志;他的伟大更在于反对一切以暴力手段来获取民权与和平的形式,这本身就是对人类和平与尊严的维护,要求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的呼声义正辞严。
他讲话没有讲话稿,他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告诉了云集的听众,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喻巧妙,大量的排比、反复的运用,增强了演讲的感召力。
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
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
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
就演说而言,演讲需要真情,文章中要求自由、公正、平等心声代表了大众的声音,顺应了时代,所以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效果都很好。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领会演讲者的深厚感情、政治主张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充分品味演讲中和内容的有机结合的精彩的语言艺术,做到讲读结合。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5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第1篇:一、主题《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
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 那饱满的活力经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深深地感染着听众, 引起人的共鸣, 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本事。
二、背景本文是一篇演讲词, 情文并茂、语言丰富生动、富有鼓动性。
所以在教学时我以诵读为主, 经过诵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 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
然后在诵读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性问题, 以深入理解作品, 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探究本事。
最终完成仿写的练习, 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 体现新课标中写作本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三、过程描述1、学习导入投影:种族歧视的一些图片;世界各国存在武装冲突、战争的图片。
导入:的确,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仍然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 即使在富裕的美国也有一部分人──黑人在生活条件极差的环境里生活, 那里的人期待着真正和平、民主、自由到来的那一天!而这个期待早在40多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金。
今日我再次学习、深入理解他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
2、研读课文, 突破重难点:环节一:了解作者的梦想是什么:⑴学生跳读课文, 找出文中涉及作者梦想资料的段落。
明确后, 全班齐读。
⑵请学生概括这六个梦想的资料。
⑶课题是我有一个梦想, 可刚才大家读的句子中, 共有六个我梦想, 是不是作者有六个梦想?我应如何理解作者连写六次我梦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提示:这六个句子不但外在形式整齐、极具气势, 并且内在逻辑严密。
仅有在政治上确立了自我的地位, 人人平等, 才能拥有讨论自由和正义的权利;仅有在偌大的社会中推行自由和正义的思想, 才能从思想上消除歧视, 仅有消除歧视, 才能真正出现黑人和白人和睦相处的局面。
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课文原文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站在他的灵魂安息处集会。
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
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就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我们是为了要求兑现诺言而汇集到我们国家的首都来的。
我们共和国的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就有色公民而论,美国显然没有实践她的诺言。
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着“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
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
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
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
现在决非奢谈冷静下来或服用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
现在是实现民主的诺言时候。
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向上帝所有的儿女开放机会之门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有一个梦想》教案(优秀6篇)《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是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内容主要关于黑人民族平等。
《我有一个梦想》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弄清文章脉络,体会其丰富的表现手法。
2.体味演讲词将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3.领悟、品味演讲词深刻的思想性和精彩的语言。
[重点、难点]重点:深刻领会演讲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结合演讲词的特点,品味语言。
[课时]2课时[教学环节]一、作者介绍(投影)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洛林汽车旅店被枪杀身亡,终年39岁。
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浸礼会教堂牧师,非暴力主义者。
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黑人家庭,父亲和祖父都是浸礼会的传教士。
早年就读于亚特兰大的莫尔豪斯学院社会学系,19岁毕业后加入浸礼教会。
1951年和1954年又先后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市的克罗泽神学院和波士顿大学。
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的德克斯特大道浸礼会教堂任职。
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
此后他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56年他领导蒙哥马利改进协会,组织黑人进行抵制公共汽车歧视黑人的斗争。
全城5万黑人拒乘公共汽车385天,迫使最高法院宣布在交通工具上实施种族隔离为非法。
1957年帮助建立黑人牧师组织一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并任该会首任主席。
1963年8月率领25万黑人向华盛顿林肯纪念堂“自由进军”,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他极具演说才能,并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著作。
其思想对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遇害时,他正准备帮助孟菲斯黑人清洁工人组织罢工。
当时他在旅馆阳台上与同伴们谈话,被刺客詹姆斯·厄尔·雷用枪击中。
刺客得手后窜逃出境,6月8日在伦敦机场被捕,后被判处99年徒刑。
金的遇刺触发了黑人抗暴斗争的巨大风暴。
4月4日到6日,全美——百多个城市爆发骚乱。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领袖。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我有一个梦想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②体会演讲词思想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并学习演讲。
2、能力目标①揣摩重点语段的含义,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②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德育目标①体悟马丁.路德.金为了远大理想的崇高献身精神。
②自由、平等、民主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我们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二、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联系时代背景,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情色彩。
2、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对本文背景的了解和对非暴力主张的认识。
2、深层理解本文演讲后产生的意义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探究五、学情分析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向来以含蓄内敛著称的中国人也越来越重视演讲的作用。
在中学阶段学习演讲的技巧,体会演讲的魅力,提高演讲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学生通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学习了演讲词逻辑严密的特点。
通过本篇则重点体会演讲词思想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特点。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它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
46年前有一个人做了一场演讲,他的演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演讲使现场的二十五万听众热血沸腾、心情激昂,他的演讲使一群愤愤不平的人心中产生了新的光芒与希望……他的演讲超越了国界和语种,感染了世界上无数为了人类伟大梦想奋斗的人。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演讲呢?让我们打开课本来共同欣赏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
二、作者简介这就是马丁·路德·金。
(课件)他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一生曾三次被捕,三次被行刺,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背景,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排比句式的运用在演讲中的作用,学会写简短的演讲词。
3、树立正确的梦想观。
二、教学过程1.导入(图片)美国、自由女神像根据图片判断这是什么地方?同学们印象中的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北京人在纽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他,就带他去美国;如果你恨他,就带他去美国。
”美国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国度。
发达的经济与科学,开放式的教育,兼收并蓄的文化……这些是多么让人向往!可是,这个标榜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度,是否真的民主、自由、平等呢?(讨论)国内种族歧视的现象却非常严重.这里有些材料:1、他们对什么样的人歧视呢?(黑人)2、美国的黑人是从哪里来的?(非洲)3、黑人是怎么跑到美国来的?(是作为奴隶贩卖到美国来的。
)估计也有被骗来的,或者是怀着梦想(比如淘金梦)主动到美国来的。
但一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他们的梦想就随之破灭了。
他们统统沦为奴隶,在镣铐和枷锁中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在悲惨中死去。
直到1861年,林肯签署了《关于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黑人才最终在法理上获得了解放和自由。
黑人在法理上获得了解放和自由,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和自由,离美国的黑人依然遥远。
尽管目前美国的每一个领域都有黑人的闪光足迹:哈利·贝瑞和丹泽尔·华盛顿是演艺界的明星,赖斯和卡罗尔是政治界的明星,而NBA更是黑人尽显英雄本色的舞台……可是这一切都掩盖不了黑人依旧被歧视的命运。
可以说,一部美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黑人的血泪史和奋斗史!二、出示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排比句式的运用在演讲中的作用。
三、作者与背景介绍1、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族运动的领袖,非暴力主义者。
(1)他1929年出生于亚特兰大市一个黑人家庭,长大后成为一名牧师。
他积极参加和领导了美国黑人运动,并成为南方基督教工人运动的领袖。
(2)他曾获诺贝尔和平奖,并将全部奖金54600美元捐给了自由组织,这期间,种族极端分子不断地恐吓和威胁他,并炸毁了他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