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与现代化

全球化与现代化

全球化与现代化
全球化与现代化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

编者按“全球化”、“中国现代化”,作为社会发展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学界探讨既多,成

果亦丰。但“拒绝”还是“融入”全球化以及如何在“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的坐标中选择“中国现代化”,仍是一个需要现实地解决的课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在

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方面有所积累,并对上述问题多有心得。这里刊出该

所及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部分成果,以期学界对这一课题展开进一步思考。

中国现代化与双赢的全球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王锐生现代化这个概念首先包含

着对传统社会的超越。但是走出传统社会的文明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现代化不能摆脱全球化

。当今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的现代化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是“助推器”还是“

陷阱”?

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能够给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以发展的机遇吗?我们的回

答是:能够。所以我们做出迎接全球化的选择,把它看作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机遇。之所以这

样回答,第一,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合乎逻辑的必然性。既然我们已经在上世纪

70年代末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拒绝了计划经济体制,那么除了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我们

别无选择。第二,因为我们认为,全球化尽管已经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所主导,但

仍然有可能经过我们的努力,争取到一种双赢局面——这对双方(主导者与后起的参与者)都

会是有利的。

中国现代化在对外开放方面要求的,就是芄淮此娜蚧?

“双赢说”的对立面是“陷阱说”。此说在一部分人中流行并不是没有根据。根据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越发展,世界范围的贫富分化就越严重。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创造财富和加快进

步,但这种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必然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不平等现象加剧。在信息革命背景下,全球化是通过世界范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的。而这一调整的

主体力量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以利益必然集中到这些公司手里。根据美国政策研究所的

估算,全世界447名亿万富翁的财富合在一起比占全世界一半人口的最贫穷的人的收入加起来

还要多。该所的计算表明: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二的人被排除在全球化(受益)之外,受到全球

化的伤害或者被全球化所忽视。又据联合国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的统计,在全世界的发展中

国家中不超过20个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受益。

但是毕竟还有受益者。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国家和地区积极投身全球化,并从中得到好

处。在同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覆盖下,由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同,有的地区经济状况得到改

善,有的地区却没有。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从1987年到1998年,亚洲地区(尽管当时已经

出现

金融危机)每天收入在一美元以下的人数从占人口的27%降到15%。与此相反,在非洲,由于没

有抓住机遇,1998年46%的人每天收入不到一美元,停留在11年前(1987年)的水平。如果人

们不想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那么留给我们的出路只能是主动去迎接全球化的挑战。迎接挑战,就是争取一种双赢的全球化。问题是,何以可能?

1.可能性就在于上世纪末全球化带来的新国际经济分工。这是经济全球化的最新发展。20世

纪8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世

界经济一体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代经济全球化正是这一调整的产物。经济学家甚至把这

一产业结构调整视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这种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大体上采

取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各跨国公司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

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以实现发达国家间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

业的升级。这一过程主要始于80年代,那时所有的外国投资的95%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出,然后

又由它们吸收整个(外国投资中的)75%的投资。交叉投资和兼并的结果,形成了许多诸如电

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

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促

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的比例从80年代的25%逐步上升,1992年达到

32%,1996年达到37%。

发展中国家如果要争取在全球化中获得双赢的结果,就应当积极利用上述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二种形式,参与到国际经济分工中去。为此,要在某些方面改变传统的民族国家思维方式和行

为模式。按照传统的思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工业化)意味着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

体系。这个体系也参加国际贸易分工,但这种参加是从属于建立独立、完整的体系并为之服务

的。20世纪末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和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大大改变了传

统的旧国际分工模式。从经济全球化的观点看,如果一个国家要获得比传统做法更高的效率和

付出更低的成本,就不应一味追求建立自己的完整的体系,甚至不应完整地占领一个产业,而

应依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尽力抢占一个产业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同时

把劳动密集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给其他国家。这样做是顺应全球化的潮流,即从全球化带

来的新生产分工体系出发来推进本国的现代化。这样做也意味着与跨国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战

略伙伴关系。由于今天的各种高新科技产业已经高度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若不参加跨

国公司所组织的全球性生产和市场网络,就难以加入这些产品发展的世界主流。

2.在新国际经济分工中,发达国家有义务在经贸条件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以往那种歧视不发达国家的做法。为此需要有全球性的权威机构(理所当然是联合国)来对经济全球化中的活动加

以干预,改变经济全球化中富国与穷国之间存在着的三个方面不平等:

地位不平等——今天的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贸总协定”历来被称为“富裕的白人俱乐部”,他们一方面实行产业结构大调整,建立新的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分工体系,垄断了技术和智

能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又企图迫使不发达国家提高自己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产品成本,以免造

成对本国某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冲击。例如借所谓“劳工标准”问题来制造新的贸易壁垒,等

等。

规则不平等——规则不是完全价值中立的。总的说来,目前的世界贸易规则有利于发达工业国家。这是因为,谁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占有主要份额,谁就在制定“游戏规则”上具有最大发

言权。许多规则事实上是在没有穷国参加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结果不平等——以关税为例,富裕国家向最贫穷国家的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比它们向其他富裕国家征收的关税还要高。安南曾指出:“富国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制成品征收的平均关税

是它们对从其他工业化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的四倍。配额和‘反倾销’惩罚还被用来阻止第三

世界的产品进入第一世界的市场,尤其在穷国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例如农产品、纺织品和服装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管它们是否以有竞争力的价格生产某种产品,都会被指责进行倾销。”做到上述两个方面,是实现双赢的全球化的起码条件。尽管全球化的现状仍不是十分理想,中国仍把参与经济全球化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并已经取得重大的经济成果。就长远的目

标来说,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双赢,而且是发达国家与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的双赢。最后是所有的国家都在全球化中得到比较平衡的发展。如果全球化的结果是一部分国

家成为天堂,大部分国家停留在地狱般的贫困,那是人类的耻辱。全球化的基本矛盾与中国现

代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叶险明近年来,在关于全球化及其与中国现代化关系问题

的讨论中,学术界普遍流行着一种反极端全球主义的观点:经济是全球化,政治和文化是多元

化。这样一来,全球化就被“缩放”到纯粹的经济领域,而多元化则被“限定”在政治和文化

领域,全球化和多元化只是作为外在的对立两极而存在。极端全球主义当然是错误的,但如果

按照这一反极端全球主义的思路走下去,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将在逻辑上被有意或无意

地分为两种“模式”:在经济上要融入全球化;在政治上和文化上要坚持多元化,拒斥全球化

。这一研究思路已经使学术界在关于全球化及其与中国现代化关系问题的研究中陷入了一系列

逻辑上的矛盾,并出现了不少“假问题”。实际上,不仅经济领域有多元化,而且政治和文化

领域也有全球化,虽然在其表现形态上有所不同。我以为,这里在方法论上涉及到如何认识

把握全球化的基本矛盾问题。科学地确定全球化的基本矛盾是正确地展开全球化及其与中国现

代化关系研究的逻辑基点。可以说,不搞清楚这方面的问题,关于全球化及其与中国现代化关

系的研究就难以在整体上深入下去。

全球化的历史和逻辑表明:全球化是一种复杂的世界历史进程,它决不仅仅是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更不是民族和国家日趋削弱的过程,而是一体化与多元化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交织

发展的进程。由一体化和多元化构成的全球化的基本矛盾既是全球化的内在动力,也是全球化

进程的主线。全球化包含着各个民族和国家间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的趋势,但同时也包含着

日益增强相互依存性的各个民族和国家为其特定利益和价值取向而展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趋势

,即全球化过程的民族化趋势。国外有的学者把这种趋势称之为全球性的地方主义(global localism)。

目前在学术界关于全球化的研究中有一个方法论上的误区:把全球化等同于一体化。我以为,“一体化”应是指包括区域一体化在内的协调、趋同、依存的状态和倾向,“多元化”应是指全球化中的离异、分散、摩擦、冲突的状态和倾向。一体化不等于全球化,多元化也不等于

背离全球化。国外有些学者认为,“全球化可以被定位在一个具有本土、国家以及区域特征的

连续统一体上。在连续统一体的一端是在本土和国家基地上组织起来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网络

;在另一端是在区域和全球交往整个更广的范围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网络”。“必须把全球化理解为趋同的力量与分解的力量共同构成的过程”。

一体化与多元化之所以能构成全球化的基本矛盾,就在于全球化的基本主体是民族和国家,正如民族和国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一样。虽然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类型的“非国家行

为体”,并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最终支撑着这些“非国家行为体”并使其发挥作用的仍然

是民族和国家。一旦全球化的基本主体不再是民族和国家,至少今天人们所认识的全球化也就

不存在了。随着全球性联系日趋加深,一方面,国家的“行为”和“事件”越来越具有了国际

性,跨国界和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成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的普遍形

式,各个民族和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相互依存性越来越强,所关注的共同问题也越

来越多,从而他们在其利益关系方面的“衔接点”也就相应逐渐增多;但另一方面,各个民族

和国家的发展、价值取向和所追求的利益等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各种摩擦和冲突也在更深的程

度上和更广的范围内展开。联系越紧密,联系双方的摩擦和冲突也就越多,由这种摩擦和冲突

所产生的离散化倾向也就越强,从而民族和国家也就越需要“自我认同”。简言之,日趋紧密

的全球化联系使各个民族和国家原有的“静态差异”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转化”为

摩擦和冲突,从而利益的分化、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自我认同”也就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越

越明显的趋势。可见,一体化和多元化在其本质上是民族和国家在国际生活中的一体化和多元

化。当然,一体化和多元化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体化”标识的是各个

民族和国家的相互依存性、行为活动的协调性和利益关系方面的相关性,但绝不是无差别的绝

对同一(否则就没有“一体化”);“多元化”标识的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相对独立性、行为活动的特殊性、利益关系方面的差异性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但绝不是互不相容

。在“一体化”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和自身价值取向,在“多元化”过程中寻求不同利益关系

的契合点和不同的价值取向的相互认同,这是一体化和多元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

互渗透关系在民族和国家的全球化活动中的表现形态。不过,应当看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占据统治和支配地位的世界历史时代,在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

下,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往往在许多场合以控制与反控制、霸权与反霸权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民族和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处理全球化基本矛盾的难度。尽管如此,民族

和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应采取的立场是:在正确处理一体化与多元化复杂关系的过程中,找到

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寻求和实现全球化中的自主发展,逐渐提升自己在全球化中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对全球化的进程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或影响。

对于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全球化基本矛盾理论提出的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就在于:中国现代化只有在正确处理全球化基本矛盾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表明,

对于某一个国家来说,全球化并不等同于现代化,处于全球化中的国家并不一定能实现现代化

,但现代化的性质决定了现代化必然要在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全球化是现代化的空间规定性。同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不等于全球化,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定要通过全球

化来实现。然而,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需要继续追问的是,如何通过全球化来实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的回答应是,首先并最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正确处理一体化与多

元化的关系。综观世界现代化史特别是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史,从“内因”视角看,全球化最

大的风险就是由对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其主要表现是:或是在一体化中迷

失自我,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受制于发达国家,从而最终在整体上丧失发展的自主性;或

是在多元化中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拒斥“现代性”,与世界现代化的

发展潮流相悖,从而最终在整体上丧失发展的世界历史条件和机遇。在处理一体化与多元化关

系方面的这两种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错误倾向,都会导致一种结果,即在全球化中沉沦,走入

现代化的“陷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平崛起”、“负责任的大国”,是目前我们对当代中国

社会发展的三个不同层面的认识,但从方法论上看,它们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实际上

都指向一点: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而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的核心就是全球化的基

本矛盾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抓住了这一关系,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间的复杂关系网也就“纲举目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正确处理全球化基本矛盾的过程中对当代中国社

会的总体发展路线、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和平崛起”是正确处理全球化基本

矛盾的过程中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路线、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实现方式的必然选择

。“负责任的大国”是正确处理全球化基本矛盾的过程中对中国在国际关系结构中的一种长期

定位。这是由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路线、战略、目标和价值取向及其实现方式所决定的。当然,这三者间的作用又是相互的。改革开发以来,在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没有根本变化的

条件下,中国之所以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主要就在于我们能够把握

一体化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在总体上正确处理全球化的基本矛盾:在多元化发展中,坚持有

步骤地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潮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注重批判地吸取“现代性”的营

养成分,善于把握世界历史机遇来发展自己;在一体化发展中,遵循和平共处和互利双赢的原

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坚持自主发展,紧紧把握发展的主动

权。也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中国提升了自己在全球化中的地位,不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并增强了自己对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反之,一旦我们在处理全球化基本矛盾方面出现重大失

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就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全球性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近年来,现代性问题受到学界普遍关注。不管现代性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大的挫折与重创,也不管

它时下受到多少批判与解构,现代性仍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而且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时代课题

。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快现代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强化和发展现代性还

是一个“进行时”,因而“现代性”依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用哈贝马斯的话来说,现代性还

是我们未竟的事业。

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多年来主要是在“传统与现代”的框架下来进行的,现在需要将这一框架置于“全球性与现代性”这一更大的视域中来考察。由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

一个重要背景和内在要素,因而今天讨论社会发展的现代性,不可能离开全球性这一新的参照

系。就实际情况来看,众多国家、民族之所以热衷于参与全球化,目的是为了加速自己的现代

化;而各个国家、民族现代化推行的结果,又大大促进了全球化,二者就是在这样一种互动过

程中向前推进的。因此,要深化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必须确立新的坐标。

通过全球性来寻求现代性,这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也是认识发展之客观要求。现代性之所以

要采取这样的寻求方式,主要的原因在于:

其一,现代性是天生的国际派。如果说,“传统”至少还可以在一个国家、民族封闭的环境里世世代代传承、延续的话,那么,“现代性”则自始至终很难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发展。从其产生和起源来看,现代性正是伴随着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地理

上的大发现、世界市场的发育、科学技术的扩展,使得现代文明在世界各地得到快速而广泛的

传播,现代性也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滋生和确立。马克思之所以在考察现代性时总是离不了

对“世界历史”的研究,原因就在于“现代性”与“世界历史”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从

其发展和演进来看,现代性也是在各个国家、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向前推进的。现代性

固然兴起于欧洲,但欧洲之所以能够最早出现现代性,恰恰是因为欧洲最早接纳了世界。诚如

有的历史学家所说,正是由于有了“世界冲击欧洲”,才有了后来的“欧洲冲击世界”。

其二,现代性反映了现代文明的共性。虽说现代性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因而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但强调民族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其共性或普遍性。现代性作为

现代文明的一种深蕴与表征,自有它的基本内涵与规定,撇开了这些起码的规定与要求,现代

性便无法判定。像现代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科学、理性精神,民主、自由、平等的精神,追求

个性解放和人的自由发展的精神等,都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或共性。离开了这些基本精神,现

代性的追求就不过是一句空话。而且,现代社会的发展自有它的一般发展逻辑。要进行现代化

建设,固然不能离开本国的实际,但又必须遵守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现代化的规律来

推进现代化的进程。我们可以不要现代性的西方社会形式,但不能不要现代性的有益成果,不

能不接受现代性的共同准则。这样,在全球化的条件下,现代性研究的目的必须明确。如果说

不存在一种“模式化”的现代性,那么,现代性研究的目的是否仅仅在于找出不同国家现代性

的差异,而不宜强调各个国家现代性的共同性呢?这种思路的用意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是

行不通的。在世界联系如此紧密的情况下,现代性的个性与共性难舍难分,要想摆脱其共性来

研究和追寻其个性,必然是一大误区。

其三,现代性的理解和把握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现代性是一个发展着的“流”,而不是一个终结了的“点”。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性及其发展趋势,必须从全球视野出发予以总体观

照,这样才能对现代性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而后才能从中找到自己所

处的位置,确定现代性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值得指出的是,现代性发展到了今天,既有其

辉煌的历史,又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理性主义的泛化一方面使人类的生产能力大为提高,另一

方面又使人类陷入生态、资源、环境等严重困境;科学主义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现代人所引以

自豪的“现代性成果”,另一方面又使人面临价值、情感、信仰等方面的危机;市场原则一方

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对社会公正、伦理规范、精神生活等产生了强烈的

冲击和挤压……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现代性陷入深刻的矛盾之中。不少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

过程中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此,要了解现代性的发展及其后果,必须对现代性在全球

发展的经验教训予以分析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认清现代性的当代价值是什么,需要克服、避

免的东西又是什么,从而走出现代性的困境,步入现代性发展的健康轨道。

既然寻求现代性不能离开全球性,那么,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全球性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它对现代性的发展究竟有何重要影响呢?应当看到,自20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科学技术的迅

猛发展和金融、资本、商品、信息的快速流动,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全球化的发

展不仅大大改变了原有经济活动方式,而且强烈地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使得

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均突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逐渐具有全球的性质。然而,也应当看到,尽管今天的全球化已经与以往的全球化不可同日而语,无论在其内容还是在其形

式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今天的全球化基本上还是按照资本的逻辑行进着:目前的世

界经济格局基本上是被西方国家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总体上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

制定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也都是被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这样,所谓全球性,实际上

深深打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印记。这样的全球性不仅强烈挤压民族性,而且往往会造成现代性

的跛足发展,因为西方国家总是力图用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来解释和规范现代性,

并借助全球性来推广这种现代性。现代性在当代语境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西方世界的霸

权话语。

由于全球性带有明显的西方特征,因而全球性与现代性的关系就非常复杂了。要接受现代性,不可能完全回避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全球性;接受了这种全球性,又可能造成不完善的现代

性。这确实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现在加上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以及各种全

球化理论对全球性的渲染,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如何看待全球性与现代性的关系,的确是

我们今天必须认真研究的一大课题。

要在全球化条件下增强我们的现代性,关键的问题是要调整我们的思路并采取积极的对策。首先是要强化主体意识。反观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一些发展中国家步履艰难、屡遭挫折

?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发展上丧失了“自我”。一旦失去“自我”,其结果必然是不知不觉地跟着西方国家随波逐流,最后一步步走向新的殖民。要在这样的处境下来谈现代性的发展,不

过是天方夜谭。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曾用“文化上的精神分裂

症”来形容那些文化上无所依归的民族的精神状态,不管其用意如何,这种状况确实是存在

。从文化上的精神分裂走向民族心理上的分裂,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最大悲哀。就此而言,现代性与主体性是相依相存、不可分割的。其次是对现代性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我们今天追

求的现代性并不是片面化的现代性,而是反映时代要求、具有丰富内涵、符合社会全面进步和

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性。必须对现代性有一种高度的理论自觉,防止现代性的片面发展。正因

如此,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尤为及时、必要。再次是要实现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现代性不可

能离开民族性,但民族性又不能孤立于世界性。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不利于现代性的培育和发展

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民族性或民族文化必须有一个创造性的转换,即既要“守正”,又要创新

;既要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又要吸收全球性的先进文明成果,真正实现我们的民族文化同现

代性的合理“对接”与融合,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性。总之,通过全球性来寻求现代性

,又通过现代性来发展民族性,这就是我们的合理抉择。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中国:自我与他者

的视域融合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程广云现代化是一个时间的绵延,表现为现代性的

不断生成。现代性是指既推动现代化又为现代化所彰显的精神文化资源,如个人主义、技术理

性等。而全球化则是一个空间的广延,表现为世界性的不断生成。世界性是在全球化中不断累

积起来的各民族文化之中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因而可以被各民族所普遍承认或共同接受从

而反过来推动全球化的精神文化资源,如世界人权、全球伦理等。如果不就外在形式而就内在

实质来说,现代化、全球化这两个关键词是可以互译的。它们是同一文化精神的不同表达。正

是在这样一个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空构架中,中国不断塑造着自身的形象。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历来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现代化就是西方化亦即“他者”化,另一种观点则强调中国传统亦即民族“自我”认同。其实,这是一个“

自我”不断“他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不断通过“他者”得到确证的过程。这里着

重提出的问题是:这样一个双重过程是怎样在现代化、全球化中实现的?

现代化有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是现代个人主体的生成,另一方面则是现代民族国家的生成。对于中国来说,二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但在根本上却是一致的。因为没有个人主体

意识(“小我”)的觉醒,也就没有民族国家意识(“大我”)的觉醒。反之亦然。对于“臣民”以至“奴才”来说,只有“天下为家”以至“朕即国家”的意识;对于“公民”来说,才

有“天下为公”的意识。现代个人主体意识塑造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环境,而现代民族国家

的制度环境也塑造着现代个人主体意识。李泽厚提出所谓的“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认为

“五四”以来,“救亡压倒启蒙”,而今救亡任务已经完成,应当着重补启蒙课。其中确有真知灼见。但是只承认启蒙与救亡相互冲突,不承认二者相互融合以及根本一致也有偏颇,已

受到许多论者批评。其实,启蒙(现代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救亡(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觉

醒)的双重变奏,正好构成了一部近现代中国社会改造的交响史诗。至今,不仅启蒙未获全胜

,甚至连救亡也未克全功。启蒙、救亡以及社会改造都已走到中途,不可半途而废。

全球化进程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中展开。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实质上是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主导的,但表面上却以超越阶级界限、超越民族国家界限为旗号。在

两极世界解体后,当今全球化的基本矛盾是单极化和多极化。两极世界是演变为单极世界,还

是演变为多极世界?这两种趋向如今是同时并存的。关于当今世界基本格局的一些流行提法,

如“一超四强”、“经济三角”和“政治三角”等,就反映了这一双重趋向。其实,全球化历史进程包含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双重因素。全球化本身是确定的(因为决定它的全球性生态

危机和全球性科技进步的趋势是确定不移的),而全球化是单极化还是多极化则是不确定的(

因为决定它的全球力量对比是不确定的)。因此中国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在对待全球化的

态度上,一方面应是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全球化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则应是努力反对单极化,争

取多极化。总之,全球化依据某种客观必然性,而多极化又依据某种主体能动性。前者为“他者”化提供了语境,后者为民族“自我”认同提供了语境。

毫无疑问,如果全球化表现为单极化,现代民族国家以及民族国家意识必将被解构。一旦民族国家被解构,在没有把现代民族国家制度框架“移植”为全球制度框架——这种“移植”本

身不是靠单极化,而是靠多极化实现——的情况下,个人主体也将随之被解构。相反,如果全

球化表现为多极化,现代民族国家以及民族国家意识必将被建构(重构)。杜维明提出所谓的

“文化中国”,认为“文化中国”不仅包括中国大陆、港澳台、新加坡,而且包括全球各地华

人社区甚至受到中华文化所影响的洋人社区,正是这样一个重构方案。它意味着,在划分民族

界限上,“同文”比“同种”更重要,已经受到许多论者关注。一旦民族国家被重构,个人主

体也将随之被重构。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多极化比单极化更具有可行性。因为单极化不仅遭

遇到多极化的阻抗,而且就惟一超级大国——美国说,它的对外国策同时还会遭遇到内部体制

的阻抗。而多极化则消解了单极化的弊端。它意味着,全球化是以各个民族国家充分现代化为

前提的。

中国民族性是在中华民族“自我”认同中不断确立的。它有两个层面:一是指反映中国国情,具有民族特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文化表现形式;二是指体现在文化思想内容中的民族

意识、民族精神,如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等。民

族性不仅表现为文化的形式,而且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内容。当然,正如其他任何民族一样,中

华性同样具有双重性。如鲁迅所揭露的“国民劣根性”,诸如“东亚病夫”、“一盘散沙”、“看客文化”、“精神胜利法”、“染缸文化”、“窝里斗”等,是我们应当努力克服的。但是,“国民性”在总体上依然是健康的。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勇敢的民族,有着“自强不

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意识。这正是我们应当努力发扬的。因此,民族“自我

”在历史中不断得到重构,是一个民族富有生机、活力的表现。一个民族只有经常与其他民族

(“他者”)相沟通,才能不断实现“自我”更新。

现代民族国家出现以来,民族性作为现代化的一种主要文化资源和精神力量,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发展,既要开发民族性,也会激发民族性。当今世界,由于不

公正不合理的世界旧秩序尚未打破,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尚未确立,所谓国际社会还在形成

之中,现代民族国家仍然是无法超越的国际关系主体,因此在全球化中,民族性仍然是必要的

和可能的。全球文化不是抹煞民族性,反而以充分调动民族性为根据。民族性的根本是独立自

主,自己决定自己命运。因此,惟一的要求是:这种民族性不是消极的、与现代性和世界性相

背离的民族性,而是积极的、与现代性和世界性相符合的民族性(如有利于改革、开放与和平

、发展的民族性)。历史证明,封闭的社会和文化只会停滞、倒退甚至灭绝(“开除球籍”),只有开放的社会和文化才能生存、发展、进步。

近年来,当中国现代化和全球化依然步履艰难时,现代性和世界性便作为问题被反省和反思了。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作为文化思潮和热点正在逐步形成气候。概略地说,后现代主义

是对于现代主义的怀疑和批判,而后殖民主义则是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怀疑和批判。二者之间

相互交叉。其中的关键词是自我/他者与中心/边缘等等。就当代世界语境说,后现代主义和后

殖民主义对于主体、理性、自我、中心等等的解构,反映了社会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就当代中国语境说,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性质不同或程度不同地包含了民族主义和民粹主

义的思想倾向。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当前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争论中,新左派往往更经常地运用

了后现代和后殖民的理论和话语的缘故。

然而,更重要的不是理论话语,而是实际生活。而今,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现代化和全球化已经不是一个名词概念,而是一个反映在生活世界中的现象。当我们使用现代的交通、通

讯和传媒工具进入网络世界,使用双语在跨国公司或涉外机构工作,出国留学、经商、公务、旅游甚至移民国外时,并且这样的人越来越不是个别人、少数人而是大多数人时,我们的身份

认同问题也就越来越呈现出来。譬如,有人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我们是“人”(“现代人”、“地球人”),还是“中国人”?换句话说,究竟我们是遵守现代化、全球化这个“铁律”,还是保持中国“特色”?二者可否兼容?

上述分析已经解决了这个虚假的问题。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语境中,“他者”化和民族“自我”认同是并行不悖的。“他者”是“自我”之外并且异于“自我”的存在。“他者”既然是“自我”的“他者”,“自我”也就是“他者”的“他者”。我们既可以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看他人,也可以用他人的眼光看他人,看自己。问题并不在于两种视角孰是孰非,而是在于

“自我”与“他者”的视域融合。我们对于“他者”视域,无论是“丑陋的中国人”还是“妖魔化中国”,完全可以用平和心态看问题,不必认同,但也不必寻找“丑陋的日本人”、“丑陋的美国人”和“美好的中国人”,或者“妖魔化西方”和“天使化中国”,以为心理平衡。总之,我们不能因为跟西方人一样做“人”就不做“中国人”,换句话说,我们不能因为跟西方人一样遵守现代化、全球化这个“铁律”就不保持中国“特色”,反之亦然。二者是可以

兼容的。

责任编辑:鉴传今·政治哲学研究·(《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世界先进城市如何国际化

世界先进城市如何国际化 城市国际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个工程的突破口?城市国际化有怎样的科学评价指标?又有哪些城市可以作为南京的样本?在全市进一步扩大开 放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会议上,相关负责人推荐了国内外先进城市普遍重视的城市国际化“三策”,值得南京借鉴。 策略一:以友好城市为平台扩大国际交流合作 围绕友好城市做文章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措施。友城项目如果运作良好,城市领导人之间定期会晤,将大大推进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 【成功案例】1986年,西雅图成立了国际事务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成立西雅图为数众多的友城项目,并开展对外交往活动,以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1991年, 大西雅图区贸易发展联盟成立。该组织是公私合作模式的产物,目的是让本地企业在国际经济及对外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并通过对世界市场针对性地投入,发行出版物及其他活动,提高大西雅图区在国际中的地位。达拉斯也设立了国际事务办公室,而大菲尼克斯地区经济理事会则解决了许多对外交往过程中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外汇兑换、多语种翻译服务、国际会议场地、制作标识、开通直达航班运送乘客及货物、国际结算及法律咨询等。

策略二: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或赛事,跻身世界版图 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议或赛事是城市向世界展示城市魅 力和美好形象的最佳窗口之一,成功地举办一次重大的国际活动,能迅速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成功案例】美国城市盐湖城通过近30年的努力,取得了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据调查,在奥运会举办之前,大多数欧洲人从未听说过犹他州或盐湖城。奥运期间,犹他州州长、盐湖城市市长等当地高层几乎每天都要会见参赛的各国代表团,目的是向世界表明本市与本州有能力成功举办重大国际赛事,有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虽然其部分资金来源于联邦政府的专项拨款),巩固并扩大国际商务往来,让盐湖城与犹他州进入世界版图。他们还希望以此为契机将盐湖城打造成冬季旅游胜地,吸引更多国际游客来此休闲度假。 策略三:引进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鼓励支持城市相关部门“走出去”在国外设立办事处 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一些功能性机构总部的落户能极大促进城市的开放程度,加强城市与世界的交流频率。一些城市还积极在海外设立代表处、办事处,面向重点国家和地区展示城市魅力和美好形象,提高城市开放度,提升国际化层次和水平。

[全球化,后现代,人文科学]全球化、后现代与人文科学的未来

全球化、后现代与人文科学的未来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中人文科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在介绍詹姆逊、德里达、麦克林等一些西方当代学者有关看法的同时,本文对中西文化传统作了若干比较,以图阐明全球化趋势带给人文科学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后现代文化强调感性的激进立场,则一定程度上可以同中国融会贯通的传统哲学展开对话。 一 “全球化”作为一个经济概念是80年代被提出的。迄至今日,它早已越出单纯的经济范围,而全面影响到科学、文化和社会政治等领域。全球化的推进过程被认为明显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西方势力以经济和军事为后盾,进行世界范围的扩张;其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舞台上出演主角。以至有人直言不讳,全球化就是美国帝国主义化。但是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冷战时代结束以后,就人文科学的研究来看,无论是传统的人文主义哲学,还是将标新立异引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都有倡导兼收并蓄,融会贯通,让古代和现代、西方和东方展开对话的趋势。本文拟就这一趋势作一些述评和分析探讨。 先说全球化有帝国主义之嫌的观点。1998年,我在苏州和北京分别参加过两次以全球化为题的会议。盛夏8月的北京会议上,令许多与会者精神为之一振的,是哥本哈根大学查尔斯·洛克教授的发言,发言的题目就叫做《全球化是帝国主义的变种》。洛克本人是英国人,所以严格来说他的发言还算不上边缘世界的呼声。他直言不讳全球化就是帝国主义的另一个名称,指出他作如是说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异口同声否定将全球化同帝国主义混为一谈。所以事实是对全球化与帝国主义作任何牵连,都会受到压制。这里可以见出人文科学工作者的不幸命运,他们被时代的大潮冷落一边,却勇敢地向这大潮挑战,可是到头来,他们的发现和见解却反而常常被他们所不赞成的文化机制加以利用。就好像人类学家和种族学家的学术兴趣,早就沦为服务于帝国主义的工具了。洛克声明他上述论点的逻辑是:全球化包括我们所有的人,又排除了我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责任。大家都是它的臣民,因为臣民当中实在推举不出任何一个领导、一个中心、一个起源和一个权威。我们无法验证权力的出处,无法找出怨恨的起因。经济学家已经断言,在不久的将来的全球化时代,世界上将有四分之一的人生产维持其余四分之三的人过上小康生活的一切必需品。随着工人阶级无望地变成少数,传统意义上的阶级斗争将被顺利地消除。然而全球化光顾的只是那过上幸福生活的四分之三的世界公民,留给其余四分之一劳力者们的,只能是令人沮丧的“本土化”。 洛克的以上看法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在1998年苏州会议上,当主持人提议与会者各人用两个词来描述对全球化的理解时,虽然“希望”、“机遇”、“多元统一”等中听的话儿不断,但是也同样出现了类似“危险”这样的警惕之音。但总的来看这种观点市场不大,这不但是因为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我们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生存现实,以指责它是帝国主义的变种来开脱我们自己的应变责任,无论如何不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态度,而且全球化说到底至少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特别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它无疑是为新的理论建树提供了一块丰实的土壤。同洛克的激进立场针锋相对的是美国哲学家乔治·麦克林的

国际化城市的标准

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指标。反映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指标1、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内外指标体系均选择该指标并将其放在核心位置。根据预测,今后十年北京GDP增长速度年均约9%,到2010年北京人均GDP将达到6000美元以上,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参考其它城市的国际化历程,2020年左右北京基本达到国际化大都市水平的人均GOF标准值至少为10000美元。 指标2、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也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城市的辐射力、凝聚力和综合服务水平。“十五”期间。北京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约10%,到2010年北京市三产比重预测值为62%。目前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三产比重已超过80%,考虑到发展的不同阶段与速度的关系,北京进入国际化大都市的最低标准值应为75%以 指标3、外贸依存度是反映城市外向型经济特征的主要指标,即城市的出口总额与城市GDP之比。随着中国加入WTO,“十五”期间净出口负数有增大的趋势,但开放程度的加深决定了外贸依存度的上升空间。从其它国际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即具备国际化特征。 指标4、R&D(研究与开发)投资占GDP比重是世界广泛采用的衡量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相关性的指标。增加科技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增强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加研发投入的比重。根据GDP增长速度和目前其它国际化都市的相关指标,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基本标准应为5%以上。 第二类为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指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与自际化的根本目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指标5、人文发展指数(HDI)。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自1990年发表《人类发展报告》以来所采用的人大发展综合指标,它由3项指标组成:长寿、教育成就、生活标准,以此构建人文发展指数,已被各国广泛采用。其中长寿根据预期寿命测定;教育成就根据成人识字率(三分之二权数)和大、中、小学的综合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组合得到;生活标准则根据人均GDP测定。HDI指标小于0.5视为低水平,在0.5―0.8之间为中水平。大于0.8为高水平。据联合国1994年人文发展报告统计,北京HDI 指标已达0.861,在世界上排名第31位,排在韩国、新加坡之前;北京国际化大都市标准值至少在0.9以上。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1.全球化与国际化的概念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可以认为是一种概念,同时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通常认为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领域内的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同时,全球化也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的理念。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与生产力迅速的发展,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使全球社会向一个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全球化进程伴随着15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开拓出现,然而,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全球化进程才真正地趋于成熟,并逐渐以成熟的态势和逼人的速度显著地在宏观上改变着世界格局。 实际上,全球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而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事物,它的本质特征在于通过自身的优势力量去跨越地理上的障碍,其中包括独立的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融合与一体化过程的增强。同时,这些超越了民族国家界限的全球化国家又必须共同面对和克服在全球化过程中涌现的全球性问题,这就又使得全球化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全球化也属于一种认知工具,是我们更加全面的分析、观察

与解决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新视角、新背景与新框架。 而经济上的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技术转移、提供服务、资本流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要前提与物质基础,为其他领域全球化的展开开辟了道路。 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是指设计和制造容易适应不同区域要求的产品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它要求从产品中抽离所有地域语言,国家或者地区和文化相关的元素,使之符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生活需求。例如,A公司生产一款口杯,在设计款式的同时,设计师把所有有需求的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理念融合到一起进行设计,把所有地区中的个性剔除,留其共性,从而生产出受不同地区喜爱的口杯。这就体现出了一种国际化生产趋势。 2.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在联系 经济全球化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速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地使世界金融市场的整体规模逐渐扩大,也更加紧密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使得世界经济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那么,不可避免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知识对经济的作用也日渐加强,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知识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强化,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实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日益扩大的当今世界,知识在生产力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全球性的经济融合、知识流动也促

关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摘要: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中药资源利用与保护;保持特色与创新;中药特色如何与国际接轨等。针对上述众多的矛盾,理清思路和制订完整、清晰、循序渐进的工作实施方案尤显重要。中药现代化研究首先要从概念上理顺,建议在概念上把传统中药现代化研究与现代植物药研发加以区别,更有利于我国中草药事业的发展。在中药现代化事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管理与资源开发同等重要。基础研究应予重视,而应用研究更需要考虑,两者缺一不可。如何计划双方投入比例,如何将这两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应是我们重点考虑的课题。低层次重复、模仿、炒作概念的所谓“创新”,都应严格控制。我国财力有限,创新应以解决目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创新务实要落实于中药现代化过程的各个方面。中药现代化为中药国际化提供技术保障条件,而中药国际化又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价值实现方式,既不能相互割裂又不能简单混淆,它们有各自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定位,应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从中医药发展的战略高度整体把握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中药国际化;整合资源 目前中医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使我们面临多种思考:①中医药理论研究,特别是用现代科学解释中医药内涵的研究进展缓慢;②失去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中药的开发与应用,导致药效降低、副作用增大;③作为邻国尤其是日本和韩国,其传统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对我国传统药的国际地位构成威胁;④多年来,中医药突破性的研究有限,从而导致某些人对传统药的作用持怀疑态度;⑤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后继乏人,继承、发扬面临严峻考验。上述诸多原因,迫使我们通过《中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使中医药重新走向辉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中医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国家对此相继出台多种支持政策并提供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无疑为中医药的发展和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我国可用的经济条件十分有限,杯水车薪难于面面俱到。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如何发展、具体实施措施等重大问题上,丰富好决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作者对《中药现代化实施战略》的理解,认为既要通过其具体实施,使目前基础中医药得到升华,又要努力让更多的世人接受中医药。中药概念涵盖面很宽(包括新研复方药、传统中成药、饮片、现代制剂、保健品、成分药等),对其研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只能结合实际逐步推进。另外,中药现代化研究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以下是作者的一些理解和从不同角度对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过程中若干问题(尤其在创新与管理方面)的想法与认识,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1 理清思路,求真务实,抓好关键问题 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着各种矛盾和问题:如中药资源利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转向及其重写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转向及其重写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转向及其重写 一、现代性的启蒙理想及其悖论 现代性作为欧洲启蒙时代的文化成就与精神产物,是在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的历史文化变化中形成的新时代意识。“自18世纪后期开始,一种新的时代意识在西方文化中产生了。在基督教的西方,‘新时代’指末日审判才会出现的未来,自18世纪开始,‘现代’意味着 一个人本身的时代,一种现在。”[1](P27)这种现代性意识表明,“18世纪为启蒙哲学家们所系统阐述过的现代性方案含有他们按内在的逻辑进展客观科学、普遍化的道德与法律以及自律的艺术的努力。同时,这项方案亦有意将每一个领域的认知潜能从其外在形式中释放出来。启蒙哲学家力图利用这些特别化的文化积存来丰富日常生活——也就是,来合理地组织日常的社会生活。”[2](P17)在编年史上,人们往往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看作是现代性开始的标记;然而在社会思想史上,学者通常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作为现代性的真正开端,因为在启蒙思想中,现代性的启蒙理想才正式被确立下来。 现代性启蒙理想主要是由以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和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思辨哲学来共同奠基的,它确立了人道主义的历史进步意识和理性主义的批判精神,并以之为支撑安稳地建构了现代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原则。黑格尔指出:“现代世界的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即所有呈现在理智总体中的本质因素在其进展过程中都有存在的权利。”[3](P43)这一现代世界的主体性原则,是经由笛卡尔开启的“我思故我在”的主体性转向后,通过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对现代性启蒙思想加以批判总结而得以确立。福柯在分析“何为启蒙”时指出,康德的批判标记着“现代性”的开始。哈贝马斯在关于现代性的演讲中也指出:“康德关于形式分化的理性概念恰恰意味着现代性理论。现代性是以拒绝宗教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为典型形式的实体理性,并相信程序合理性以及它能给予我们对客观知识、道德实践的聪明和审美判定等三个领域观念的可信性和能力为标记的。”[4](P40)主体性原则是人类走向觉醒和自由解放的近现代历史进程中升华凝聚成的现代性总的启蒙理想,它一方面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而高扬理性主义的理性批判精神,人的理性取代了传统权威成为真理与正义的最高法庭;另一方面反对封建专制而高扬人道主义的历史进步意识,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人权等现代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主导性价值规范。 归结起来说,现代性的启蒙理想是近代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中提升出来的时代精神,它以主体性为总原则,以理性主义、人道主义为两大支柱,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思想愿望与政治诉求,为开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性社会奠定了文化启蒙的基础。然而,现代性的启蒙理想究竟是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时代精神的概括,总有着那个特按时代与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后来的社会思想家在继续这一启蒙遗产的同时,又不断地从不同立场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与重建。 对现代性的批判与重建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向。马克思批判地继续了法国政治革命与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现代性启蒙思想,安身于“实践的唯物主义”对本钱主义现代性进行了辩证批判,深刻阐述了现代性在本钱主义社会制度下的异化及其扬弃,并开启了以卢卡奇、葛兰西、萨特、弗洛姆、霍克海默、阿多尔诺、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

特殊教育学必读书目

特殊教育学必读书目 《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2.《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3.《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 5.《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6.《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7.《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8.《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1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主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11.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2.《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世界教育思想地图》檀传宝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4.《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丹尼尔.科顿姆著,仇蓓玲卫馨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9月 15.《社会科学的哲学》张庆熊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年10月 16.《特殊教育导论》Daniel, Kauffman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休厄德、肖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4出版) 18.《中国特殊教育基础》陈云英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1出版)19.《特殊教育哲学基础》方俊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5出版)20.《特殊教育基础》盛永进 21. 言语治疗学:康复治疗学专业李胜利华夏出版社2007-06出版 杂志: 《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教育研究》《教育学报》

大庆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实现程度与差距分析

大庆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实现程度与差距分析 赵俊平张建华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与建设,大庆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东北亚腹地重要影响的石油石化城市。特别是,近年来大庆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度进一步强化,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时,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进而提升现代化水平和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已经成为各大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内在趋势和世界城市体系进一步调整的外在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大庆进入以科学发展为实质的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发展阶段,已成为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的共同愿望与强烈要求。为此,大庆各界人士在兴奋之余,也在冷静思考,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的内涵是什么,衡量指标及其标准是什么,大庆现代化和国际化城市建设的程度怎么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当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中解决。本文主要回答目前大庆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实现程度问题。 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评价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实现程度有一套评价指标,每个指标都有一个参考标准值。关于指标体系,不同的研究者选择的指标可能不同,有的指标分的比较细,有的分的粗一

些,但核心指标差别不大。本文中大庆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单个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是在参考现有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初级阶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大庆实际分析确定的。(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体系和核心指标体系两部分组成。城市现代化指标是基础指标,是实现城市国际化的物质保障,是城市功能的内在体现,包括城市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教育科技现代化、生活现代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和环境现代化6个二级指标;城市国际关联效应指标是核心指标,它表示城市国际化程度,是城市功能的外在体现,包括城市经贸国际化、城市金融国际化和城市交流国际化3个二级指标。 这些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城市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整个社会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关键;城市教育科技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途径;城市环境现代化是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不断创新和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化城市区别于一般城市的特征之一;城市社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标志;城市生活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 1 历史背景 2 哲学 2.1 文学批评及文化理论 2.2 社会批评 3 艺术创作及人文思潮 3.1 建筑 3.2 设计 3.3 文学 3.4 电影 3.4.1 堂皇语境的终结与多元化 3.4.2 解构主义的启示 3.4.3 社会文化领域的更迭态势 3.4.4 审美意识的新趋向 4 资料来源 5 外部连结 [编辑] 历史背景 若论者接受现代主义是战后社会的处境:人类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建立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当中又结合美国的清教精神,和冷战时代的美苏二元对立政治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了解到为何后现代主义衍生的文化信念会是反对主流方案、反对单一以理性为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更反对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相反的,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建筑师对都市文明和乡间生活的反思,引发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类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思考。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脱离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而各种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并

教师必看的100本书籍.

教师必看的100本书籍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 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 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 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19、《教育诗》[苏]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三七作家,专门在2003-02-13的《南方周末》上推荐此书) 20、《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社会科学类)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

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 编者按“全球化”、“中国现代化”,作为社会发展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学界探讨既多,成 果亦丰。但“拒绝”还是“融入”全球化以及如何在“中国与世界”、“世界与中国”的坐标中选择“中国现代化”,仍是一个需要现实地解决的课题。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在 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方面有所积累,并对上述问题多有心得。这里刊出该 所及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部分成果,以期学界对这一课题展开进一步思考。 中国现代化与双赢的全球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王锐生现代化这个概念首先包含 着对传统社会的超越。但是走出传统社会的文明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现代化不能摆脱全球化 。当今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的现代化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是“助推器”还是“ 陷阱”? 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能够给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以发展的机遇吗?我们的回 答是:能够。所以我们做出迎接全球化的选择,把它看作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机遇。之所以这 样回答,第一,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合乎逻辑的必然性。既然我们已经在上世纪 70年代末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拒绝了计划经济体制,那么除了迎接世界经济一体化,我们 别无选择。第二,因为我们认为,全球化尽管已经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所主导,但 仍然有可能经过我们的努力,争取到一种双赢局面——这对双方(主导者与后起的参与者)都 会是有利的。 中国现代化在对外开放方面要求的,就是芄淮 此 娜 蚧 ? “双赢说”的对立面是“陷阱说”。此说在一部分人中流行并不是没有根据。根据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越发展,世界范围的贫富分化就越严重。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创造财富和加快进 步,但这种巨大的经济利益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必然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不平等现象加剧。在信息革命背景下,全球化是通过世界范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的。而这一调整的 主体力量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以利益必然集中到这些公司手里。根据美国政策研究所的 估算,全世界447名亿万富翁的财富合在一起比占全世界一半人口的最贫穷的人的收入加起来 还要多。该所的计算表明:全世界至少三分之二的人被排除在全球化(受益)之外,受到全球 化的伤害或者被全球化所忽视。又据联合国1999年度人类发展报告的统计,在全世界的发展中 国家中不超过20个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受益。 但是毕竟还有受益者。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国家和地区积极投身全球化,并从中得到好 处。在同样的经济全球化的覆盖下,由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同,有的地区经济状况得到改 善,有的地区却没有。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从1987年到1998年,亚洲地区(尽管当时已经

成都推进城市国际化面临的劣势与优势分析

成都推进城市国际化面临的劣势与优势分析 2013年01月30日09:26 来源:《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2年第4期作者:孙恪廉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1 摘要:本文以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内在关系作为切入点,结合当前的国际环境,并依据城市国际化初级标准,分析了成都国际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劣势与优势。 关键词:成都,国际化,劣势,优势,城市国际化初级标准,区位优势,文化优势 “一极两化”是成都市未来五年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它的含义即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成都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本文以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内在关系为切入点,结合当前的国际环境以及城市国际化初级标准,探析了成都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劣势与优势。 一 现代化是一个与国际化紧密联系的概念,离开国际化,既难以对现代化作出定性判断,也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国际化既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又是参与世界交流合作、塑造全球比较优势的现代化。 现代化既是数百年来整个人类的基本取向,又是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致力于推进国家现代化,是我炎黄子孙的奋斗目标,当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成都人的共同梦想。追溯过去,成都人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大致经历了“起步期”和“加速期”这样两个时期:从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至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是成都人追求现代化梦想的起步时期;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初全面铺开西部大开发之后,进入了成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期。2012年上半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都市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成都市现代化的未来目标,即在国家“十二五”规划期间或者再稍长一点的时期内,把“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达城市的整体水平作为成都着力追赶的既定目标,并且在会上还明确提出了要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然而,“现代化”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今天的现代化,已经不是我们在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所瞄准的那个“现代化”目标了。况且,处于高质量形态的事物,较之于处于低质量形态的事物,其量变质变周期更短,由量变到质变的频率也更高,也就是说,现代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其“现代化”各种元素升级换代的势头就更为迅猛。成都作为后发的城市,如果孤立地就现代化谈现代化,是难以担当起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历史使命的,那么“现代化”对成都而言,将始终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未来目标。因此,成都提出的“一极两化”,紧紧抓住了现代化与国际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方面,充分参与世界城市分⊥和全球产业合作,另一方面,在迎头赶上迅猛发展的国际化浪潮的过程中实现成都发展的现代化。未来几年,既是成都加快推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攻坚克难期,又是成都在中国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国际化大都市的基础奠定时期,同时也是打造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增长极的时期。当然,这里的“核心”不是“中心”,“中心”只有一个,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核心”则可能多个。目前,外部世界和成都本地为成都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核心增长极提供了两个机遇:其一,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正在兴起,此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被大多数专家视为人类有史以来的第四轮、也是最大规模的一轮。看到并充分利用此难得的机遇,把成都建成具有全球比较优势的国际化城市,不是没有可能。其二,从2012年开始推进的成都新区—天府新区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川西平原数千年历史形成的建城格局,还将为未来百年成都的发展奠定基础。天府新区建设,就是国际产业转移浪潮这个难得的机

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报告doc

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报告篇一:深圳市国际化发展近期行动计划研究报告 深圳国际化城市行动计划报告 深圳市XXXXXXXX委员会 深圳市XXXXXXXX中心 二零一一年二月 说明 鉴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和《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XX—2020)》中都强调了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XX年大运会筹备等近期工作要求,XX年9月27日,许勤常务副市长在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干部大会上,要求市规土委组织对深圳国际化城市进行研究,认为深圳应该制定一个“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行动计划”。规土委随即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该项研究工作。 项目组首先开展了三方面的基础研究,一是对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已经走过的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二是系统地收集整理了有关国际化城市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三是对深圳现有国际化水平与香港、新加坡进行了多方案比较评价。在完成了上述三项工作的基础上,XX年12月26日,规划国土委与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深港两地的六位专家就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XX年

1月21日,项目组向委主管领导作了阶段成果汇报,会上领导强调了国际化城市行动计划的制定要站在全市角度进行整体考虑,应主要解决?为什么?和?干什么?两个方面的问题,并要求项目组于3月初完成一个向市领导的汇报稿。 该报告就是根据上述要求完成的。报告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起初,?为什么?的问题并未纳入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认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已很明确,本次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如何实现目标和近期该做什么的问题。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广泛的讨论,感到从深圳特区未来使命和世界级都会区发展两个角度对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进行再认识很有必要。第二部分是想回答深圳与国际化城市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问题,这是行动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想回答有关?干什么?的策略性问题,为本次行动计划的制定明确方向和重点。第四部分是报告的核心,是基于深圳现实和面向未来两三年,针对国际化城市建设目标,从政府工作的角度,提出了关于?干什么?的一系列具体内容,即行动建议。在梳理行动建议的过程中,综合参考借鉴了深圳以往的多项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研究了近年来我市制定的有关政策措施,特别是政 府组织制定和开展的各项行动计划;认真分析汲取了居深外籍人士和深圳海归们针对深圳城市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该报告是项目研究思路和初步成果的概括和简要表达,

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一、总述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已经对世界历史中全球化的概念做出了一定程度的阐释。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世界性的生产方式,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开创了人类的全球化时代。从而,人类历史将由区域的、民族的历史转变为国际史、世界史。这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积极意义。然而,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性容纳不了它所创造的世界性的生产方式,因而必然引起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起无产阶级革命,最终为新的人类文明形式所代替。就是说,全球化一开始就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即资产阶级狭隘的阶级性与全球

化所包含的人类性之间的矛盾。 不过,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一个世纪内,世界的经济、政治与文化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这么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全球化的态势做出了历史性的科学预见,但很难说他们已深刻表述了他们没有看到的世界。故而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以历史与未来的眼光对全球化做出深入的新分析。 二、全球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新思潮以及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比 四、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发展 五、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社会学新发展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全球化及其影响做出了惊人的洞见,但许多发生在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方面的巨大改变,使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地将他们在特定时代所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应用与当代社会。如今的全球化发展态势,相比于20世纪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有不少观点认为,全球化如今呈现出全新的态势,相较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个时代的全球化,我们应称之为新全球化。譬如,世界

朱永新推荐教师阅读书目100种

朱永新推荐教师阅读书目100种 基础篇(30部) 1,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80年版 2, 《学记评注》, 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3,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爱弥儿》,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 《大教学论》, (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 《教育漫话》, (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8, 《民主主义与教学》,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 《给教师的建议》, (苏)瓦&S226;阿&S226;&S226;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 《和教师的谈话》, (苏)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 《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中国教育史》(修订本), 孙培青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 《儿童发展》, (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6, 《教育社会学》, 吴康宁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德育新论》, 鲁洁、王逢贤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 (美)艾伦·C·奥恩斯坦、费朗西斯·P·汉金斯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9, 《有效教学方法》, (美D&S226;鲍里奇著,易东平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0,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坎贝尔等著,王成全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2, 《终身教育引论》, (法)保尔·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5年版 23,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5,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 《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主编, 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27, 《素质教育学习纲要》,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 三联书店200年版 28,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0, 《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现代化会计的发展及国际化研究

现代化会计的发展及国际化研究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国际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需要针对我国当前会计发展的现状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来创造即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理论和方法,这也是现代化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从现代化会计及会计国际化的概述入手,分析了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并进一步对现代化会计与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一、现代化会计及会计国际化概述 1.现代化会计 现代化会计是以传统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为依托,以当前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为前提,在实际会计处理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从而形成被广泛应用的会计准则,而此会计准则不仅与国际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相协调,而且在会计处理时具有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基本特征,其不仅与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而且在实际会计处理中也能够满足当前各种需求。 2.会计国际化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国际贸易和资本市场

也得到较快速度的发展,而会计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会计国际化的需求愈加迫切。但对于会计国际化没有确切的定义,通常是指会计实务从一国的范围走向国际,从而形成国际统一标准的会计实务、准则和理论,使其具有同一性。这样会计的国别差异则会缩小,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投融资经济行为的开展。 二、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 1.国际经济后果 (1)会计国际化是国际上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程序的一次重新洗牌,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设置,这就使原有的国际资本市场结构被打破,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会进行重新配置,向能够降低筹资者信息纰漏成本的国家流通,从而使全球范围内的会计制度实现趋同。会计国际化的发展,会对国际贸易带来较大的影响,由于其成本和利润核算都会出现变化,所以不可避免会导致倾销和反倾销诉讼的增加,从而对全球的贸易结构带来严重的影响。 (2)目前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从而导致在会计国际化过程,关于会计标准的制定发达国家具有主导权,而发展中国家则需按照发达国家基于自己经济发展环境所指定 的经济计量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国际化会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系带来较大的影响。 2.国内经济后果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读后感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是作者近几年从事研究的一些论文结集,这些论文在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视野内得以包容。 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和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沟通与交流。然而,全球化消极的一面也要铭记:它是帝国主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新的面目在当今时代的延续,容易导致民族身份的丧失。民族身份的消解意味着一个民族的失落与沉寂,该是何等地悲哀!作者认为全球化对教育最显著的影响在于,全球化让商业价值凌驾于其他一切价值之上,要求教育本身必须对商业的成败负责。这必然忽视教育活动内在的道德价值,对于课程与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也使教师在旧秩序的逻辑和新秩序的要求之间左右摇摆。全球化使人们得以“共享”这个世界,然而从教育意义上而言,如何把这种“共享”转化为一种“课程责任”,则是作者最为关注的. 除了对全球化的关注,阐释学与后现代教育学是作者在本书中着重探讨的又一重大问题。在阐释学看来,事物的全部真理,绝对不可能为某个人或集团的意识所独有。教学材料只是一种文本,拥有大量的可供解释的空间。教学阐释学既尊重全球化的复杂性,同时又尊重教学的整体性。而“后学”,即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对于课程未来的贡献,将在于阐明一切结构工程得以安居其上的道德基础。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反观当前现代主义的教育,作者认为,后现代教学法旨在避免刻板地理解文本,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活动置于更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中去解读。这对教师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教师必须具备解释艺术的修养。在后现代主义者所确立的“话语”这一意义上,作者倡导,教师教育应该是一种形式的话语,因为在长期的实践中,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有别于其他行业,并让业内人感到自在的语言和行为规范。 解读一本伟大的著作需要超越文本的意义而寻求深层的理解与诠释,我们所获得的,将是与作者交流的愉悦和智慧的分享。作者“愿教育最能找到一条途径,唤醒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的良知和天性”的愿望,表达了东西方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心声。这本书带给人们的,将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共识:“在喧嚣尘世的各种处方面前,理应以教育学的方式,让内心深处的灵魂的回荡从一种全新的、基于沉思的、自我肯定的自主性出发,浮现出来;让老人幼童携起手来,同唱一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