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我们与法律同行》导学案(一)共3份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11
我们与法律同行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教学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法治昌明则国泰民安,法治废弛则国乱民怨。
” 想一想: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总结: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依靠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作为现代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并自觉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怎样依法办事、怎样树立法律信仰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学会依法办事活动一:遵守法规情景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图为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
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一行为?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结论:因为没有遵守法律,得不到幸福的保障,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情景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思考: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结论: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等。
问题:这两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共同的启示?教师总结: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法意识和守法行为。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
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之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破坏更加严重者,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予以定性。
活动二:你说我说网友言论:共享单车余额不能退款,要怎么维权?引导: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恶治暴,必要时通过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
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局部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21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那么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顶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决保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引言中国迈向法治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依法办事,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第1节法律为我们护航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2.我国对未成年人给予的特殊保护有哪些?给予这些特殊保护的法律又有哪些?一、我们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的含义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原因)(1)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二、感受法的关爱1.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还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1)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第一款: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4)劳动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审核:_________ 班级:______ 组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达成等级:________10.2 法律伴我们成长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法学法]“四步三查”自主发展。
计分方案:每部分10分记入记分板。
[教学过程]一、独学自习(内容、学法、时间20M)——学法指导,自研自探!()__________(学法指导: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填空题,并在课文中勾画知识点。
要求:独立完成,字迹清晰。
)1.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_____________的单程和_____________,有利于促进_____________的形成。
2.青少年应该怎样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⑴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_____________。
⑵青少年不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_____________,更应该成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中国迈向_____________时代,我们需要积极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学会_____________,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_____________,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我们要努力国_____________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知解惑(内容、方式、时间30M)——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讲授分析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展学互动(内容、策略、时间20M)——合作探究,质疑评价!(7—10)(学法指导:按内容和策略准备组展、班展。
竞评要求:组展,知识点全面,板书快速美观,运用双色笔。
班展,姿态舒展、声音洪亮;自编展语,有导入,层层深入,善解质疑,有结语,组间过渡。
)【展示1】生活在法治国家,我们要学会依法办事,具体该怎么做?【展示2】法治时代,道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里?四、达标查学(5M)——当堂盘点,基础反馈!()【达标1】青少年应该怎么为推动法治中国作出自己的贡献?五、梳理小结(5M)——学案整理,心得描述!六、你需要培辅吗?请告知疑惑。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一、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知道什么是依法办事。
2.知道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知道作为青少年也是法治中国的推动者。
3.知道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二、自主预习1.法律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4.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
三、合作探究洋洋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时事》,收获很大。
在学习过程中,他把重大时事要闻、学习的困惑和体会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
现摘录洋洋的部分学习笔记,请你帮他答疑解惑。
(1)【时事要闻】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说一说全面推进这一主题的总目标。
(2)【释疑解惑】①一次,我的邻居小华喝了在网吧认识的朋友给他的一瓶“神仙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四、随堂演练1.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因此,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2.依法办事,遵循法律而生活,就要做到(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②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③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④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
我们与法律同行预习案学习目标:1、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
2、引导学生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学会用合法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
3、知道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定义以及怎样依法办事;懂得要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定义及作为青少年应怎样推进法治中国的做法;知道道德与法治的关系。
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树立法律信仰。
预习提示:一、仔细阅读教材,找出基础知识. (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把内容在书中圈划并做标注)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4.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和()。
5.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
探究案一、探索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学生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探究二: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学生阅读教材P101下面探究与分享,中学生晓程如何应对不法侵害,探讨: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探究三:尊崇法律、信仰法律学生阅读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宪法宣誓制度,探讨: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探究四:遵守法律、捍卫法律1.学生阅读教材P102下面探究与分享,“教育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相关规定。
2.学生反思:以上这些规定,我自觉遵守了吗?怎样才能更好地遵守思考: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努力为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你打算怎样做?提示: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我们与法律同行
四、课堂检测
1.(2016·湖北襄阳)“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2.上学的路上,看到同学被殴打。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少管闲事,继续上学
B.及时报告老师或拨打“110”
C.不顾一切地上前搏斗
D.驻足围观起哄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2课时我们与法治同行
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
2、通过活动探究,明确依法办事的基本要求,树立遵守法律、敬仰法律的思想。
3、通过观看宪法宣誓的视频,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重点
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
建设。
难点
认识法律信仰对于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作用,树立法律信仰,推进法治中国
建设。
课
型
探究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_____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 _____ ,会有什么 _____ 。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 _____ 。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 _____ ,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 _____ 。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 _____ 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 _____ 、自觉遵守者、坚定 _____ 。
(4)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 _____ ,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 _____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 _____ 。
当法律真正成为我们的信仰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自主研讨
水”,之后不能自拔,原来水里掺了毒品。
后来,小华被强制戒毒。
这则案例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②今天中午我睡过头了,酒后的爸爸执意要开车送我上学。
途中,爸爸因酒驾被交警拘留。
爸爸酒驾被捕,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学习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吸毒违法,要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2)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罚;酒驾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承担法律责任;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回答其中一点即可)
(3)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青少年应该:①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③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拓展资料
依法办事的原因
学会依法办事
我们与法律同行依法办事的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树立法律信仰的要求
树立法律信仰道德对法律的作用
法治中国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