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数字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数字电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92205011课程中文名称:数字电路实验课程英文名称:ExperimentofDigita1Circuit课程性质:必修课使用专业: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开课学期:第四学期总学时:36学时总学分:2学分预修课程:模拟电路(理论)、模拟电路(实验)及数字电路(理论)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它是一门验证理论、巩固所学数字电路理论知识、综合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实践的课程。
它担负着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任务。
数字电路实验包括验证基本理论、测试常用中规模芯片的功能、综合性应用及综合设计实验四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学会操作常用的电子仪器设备,掌握基本的数字电路测试方法和调试的基本技能,加深对数字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和研究,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作风及创新意识和能力。
教材建议数字电路实验黄文卿徐卫华李家旺编。
参考书[1]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时间:2006年。
[2]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时间:2006年。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课程的基本特性:数字电路实验是数字电路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实验将学到的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学生通过验证,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电路理论知识,设计小型电路,安装,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培养调试和参数测试的能力,提高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实验课对鼓励学生创新,勇于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设计电路,调试电路,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
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数字电路实验将学到的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学生通过验证,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电路理论知识,设计小型电路,安装,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培养调试和参数测试的能力,提高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Digital Circuit 课程代码PHYS2017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授课对象物理学学分3学分学时54学时主讲教师修订日期2021.9指定教材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字逻辑的基本知识及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以及若干典型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功能及应用,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电路问题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素质目标: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工程素养为目标。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逻辑代数和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能将其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课程目标2:具备对数字逻辑器件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分析的能力,能够对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进行描述和分析。
课程目标3:具备对数字逻辑电路进行初步设计的能力,能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设计要求完成数字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 第一章数字逻辑概论第二章逻辑代数与硬件描述语言第三章逻辑门电路第五章锁存器和触发器毕业要求3: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
毕业要求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目标2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毕业要求3: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
毕业要求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目标3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第九章脉冲波形的变化与产生第十章时序逻辑电路毕业要求3: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
毕业要求7:具有课题调研、设计、数据处理和学术交流能力。
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大纲数字电路课程教学大纲数字电路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字信号的处理和数字电路的设计。
本文将对数字电路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探讨,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一、课程简介数字电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课程包括数字信号的表示与处理、数字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掌握数字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能够使用逻辑门实现基本的逻辑功能。
3.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设计和分析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
4. 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设计和分析常见的时序逻辑电路。
5. 能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数字电路的仿真和验证。
三、课程内容1. 数字信号的表示与处理a. 二进制数制及其转换b. 布尔代数与逻辑运算c. 逻辑函数与逻辑表达式d. 简化逻辑函数与逻辑化简2. 逻辑门电路的设计与分析a. 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特性和真值表b. 逻辑门电路的代数和逻辑运算c. 逻辑门电路的时序特性和时序分析d. 逻辑门电路的布尔函数和逻辑函数3.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a.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b. 组合逻辑电路的编码器和解码器c. 组合逻辑电路的多路选择器和多路加法器d. 组合逻辑电路的比较器和译码器4.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a. 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b. 时序逻辑电路的触发器和锁存器c. 时序逻辑电路的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d. 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机和序列检测器5. 数字电路的仿真与验证a. 数字电路的仿真原理和方法b. 数字电路的验证原理和方法c. 数字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使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脉冲与数字电路》实施性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脉冲与数字电路
课程类型:理论
参考学时:120
使用专业:电气工程系电子类专业和电气四年制专业
二、大纲说明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技工学校电子类专业和电气四年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脉冲电路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变换、数模和模数转换等。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电子类专业和电气四年制专业的学生进行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功能、特点、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数字集成电路应用等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要求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数字逻辑电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字逻辑电路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逻辑性强,与实际结合密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中级技能人才的目标,在教学中注意尽量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课,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大纲中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适当调整。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参考学时数为120。
其中理论90学时,实验教学30学时。
A—熟练掌握 B—掌握 C—理解 D—了解。
《脉冲与脉冲与数字电路》教学大纲《数字电路》教学大纲物理教育总学时:126一、本课程设置的目的(一)课程性质和特点《数字电路》是物理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脉冲与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基本数字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数宇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并初步具备应用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能力,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硬件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通过学习和实验,要求学员:·熟悉和掌握数字逻辑电路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重点掌握典型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简单数字逻辑电路的设汁方法,初步具备对一般数字逻辑电路的分析、综合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应以应用为主要目的,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字逻辑电路的外特性、逻辑功能和典型应用的分析上。
学习中尽可能以集成电路为起点,并熟悉微型机中常用的各种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数字电路概述第二节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第三节数制与编码(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数字信号和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及计算机常用的数制及编码。
本章总的要求:理解数字信号的概念;了解数字电路的特征;理解二极管、三极管、MOS管的开关特性;掌握计算机常用的数制及编码。
本章知识点中,重点是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数制及编码;难点是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第二章逻辑代数与逻辑门电路(一)课程内容第一节基本逻辑运算和基本逻辑门电路第二节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及规则第三节集成逻辑门电路第四节逻辑函数的化简(二)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逻辑代数、集成逻辑门电路和逻辑函数化简。
逻辑代数是数字逻辑电路的理论基础,也是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分析、设计中要用到的基本工具;集成逻辑门电路是组成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各种功能的逻辑门电路可以组成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触发器配合可以组成各种时序逻辑电路;逻辑函数化简是逻辑电路分析的基础。
《脉冲数字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脉冲数字电路作为数字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数字电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脉冲数字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是本学科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指导教材。
下面,我们将围绕大纲内容展开论述:一、实验教学大纲的目的和重要性《脉冲数字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旨在指导学生系统地了解脉冲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掌握脉冲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仿真技巧,提高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应用的创新意识与技能。
脉冲数字电路作为数字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实际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一系列的应用模块和技术体系。
因此,实验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实验教学大纲的基本结构和内容1、实验介绍:介绍实验的基本内容、目的、方法和步骤,为学生完成实验任务提供背景和基本要求。
2、实验内容:主要介绍脉冲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仿真技巧,并从实际电子系统的需求方向出发,展开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包括基本器件、摩尔定律、电路模拟、电路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等。
3、实验过程:实验教学大纲中应该配合实验教学的过程,借鉴或开发各种实验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电路模拟、仿真检验、电路实验和结果分析等。
4、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脉冲数字电路》课程实验教学的核心指导。
学生应按照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分析天线系统中的各个元件的性能和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字电电力结构和应用的实际理解能力,同时根据实际系统性能需求,提出自己的设想,并反映在讲解和设计中。
三、实验教学大纲的考核标准在实验教学大纲指导下,学生需要完成实验教学计划中的一系列任务,并提交实验报告,同时需要参加课堂讨论、期末考试和实验演示等环节,以达到实验教学大纲规定的考核标准。
实验报告是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对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实际需求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脉冲数字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是数字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指导教材,它在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对当代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脉冲与数字电路课程设计、7段4线1译码/驱动器、课程设计脉冲与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联系密切,系统性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和操作技能,进一步加深对数字电路课程的理解与应用,掌握数字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以及系统的调试方法,熟悉常用数字芯片的功能及使用方法,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任务1、利用计数器设计一个简易的电子钟。
2、该数字钟具有分、秒计时功能,并能用4个数码管显示分、秒。
3、具有手动调时,当认为时钟不准,可以对分进行调整。
三、设计器件四、器件资料1、74LS192(1)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它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除和置数等功能。
(2)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引脚排列逻辑符号图中:为置数端,为加计数端,为减计数端,为非同步进位输出端,为非同步借位输出端,P0、P1、P2、P3为计数器输入端,为清除端,Q0、Q1、Q2、Q3为数据输出端。
2、74LS247(1)、74LS247功能作用74LS247 是一个TTL BCD—7段4线15V输出译码器/驱动器(2)74LS247引脚图:7段4线1译码/驱动器(3)74LS247真值表:3、74LS00(1)74LS00是四组2输入端与非门,它能实现电路的与非作用。
(2)引脚图(3)真值表4、CD4040(1)、CD4040是12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所有的计数器为主从触发器,计数器在时钟下降沿进行计数,CR为高电平时,对计数器进行清零,由于在时钟输入端使用施密特触发器,对脉冲上升和下降时间无限制,所有输入输出均经过缓冲。
(2)、CD4040的引脚图所示:CD4040引脚图5、CD4060(1) CD4060由一振荡器和14级二进制串行计数器位组成,振荡器的结构可以是RC或晶振电路,CR为高电平时,计数器清零且振荡器使用无效。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微电子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逻辑设计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数字电路基本概念1)掌握双极型晶体管和MOS管的开关过程及有关参数。
2)掌握TTL、CMOS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主要外特性,了解ECL及其它MOS门的主要特点。
2.数制与编码1)掌握常用数制2)掌握常用编码。
3.逻辑函数及其化简1)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定律和运算方法;掌握由简单逻辑命题建立函数的基本方法。
2)掌握逻辑函数的几种描述方式,含:表达式、表格、图形。
掌握简化逻辑函数的基本方法。
4.组合逻辑电路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现象。
5.触发器1)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
2)掌握触发器电路的逻辑功能、电路特性及其应用。
6.时序逻辑电路1)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了解异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7.半导体存储器1)了解MOS存储单元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集成存储器的逻辑功能、电路特性和应用方法。
8.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1)掌握脉冲信号的基本参数。
2)掌握常用脉冲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学分、总学时与习题学分:3学分,总学时:64学时,习题:60题。
2 内容与学时分配第1章数制与码制(1学时)数字信号数制及其转换BCD代码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数字电路重点和难点重点:几个基本概念:数字信号、数字电路、BCD代码。
难点:数制及其相互转换,编码。
第2章逻辑函数及其化简(10学时)逻辑代数内容包括:基本逻辑、基本逻辑运算、真值表与逻辑函数、逻辑函数相等、三个规则、常用公式、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
逻辑函数的简化内容包括:公式法、图解法。
重点和难点重点:逻辑函数常用的四种表示方法:真值表、函数表达式、逻辑图和卡诺图;逻辑函数基本定理和常用公式;卡诺图法化简函数。
《脉冲数字电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441561
课程英文名称:Pulsedigitalcircuit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 88 总学分: 4.4 实验学时: 30 实验学分: 1.5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开课单位:工学院
实验项目总数: 10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理解数字电路中常用集成门电路的使用方法、特点以及EDA系统的使用、调试技术。
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使学生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典型电子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质,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一些基本方法。
指导教师扼要讲解本次实验内容,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点评上次实验及报告情况。
(时间为20分钟左右);学生必须有预习方可进行实验;实验一人一组,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内容;每个实验结果数据,波形,需经指导教师检查认可签字后方为实验结束。
1.考核方式:
⑴实验态度:不迟到,不无故缺席;10%
⑵预习情况:对原理的预习和理解,实验内容的预先设计等;10%
⑶课堂实验:实验能力,主动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20%
⑷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简洁完整,有创造性,书写完整10%
⑸考试:按要求书面完成综合性试题两道50%
总评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分。
2.成绩评定标准
实验课成绩单独按五级记分评定方法评定。
凡实验成绩不及格者,该门课程必须重修。
评定各级成绩时,可参考以下标准:
⑴优秀:能正确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能独立、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能熟练地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实验报告书写工整,图表齐全;书面考试达到90分。
⑵良好:能较好地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能正确地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较熟练地处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实验报告书写工整,图表齐全;书面考试达到80分。
⑶中等:能理解实验目的要求;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实验报告书写工整,图表基本齐全;书面考试达到70分。
⑷及格:学习态度及表现一般;勉强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其它实验作业基本完整;书面考试达
到及格要求。
⑸不及格:学习态度及表现较差;不能按要求完成各项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不完整,图表不齐全或不符合
要求;书面考试达不到及格要求。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阎石主编
参考书:《电子技术实验》(自编讲义)
五、所在实验室及主要仪器设备台(套)数
所在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
主要仪器设备台(套)数:数字实验仪20套;指针式万用表10个;双踪示波器10台;PC微机70台(在微
机机房)。
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简介
项目编号:044156110
项目名称:电子抢答器设计与制作。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设计性实验是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实验方法和步
骤,选用仪器设备等,独立操作完成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综合分析,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
合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自行设计电路,安装,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
创新,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设计电路,调试电路。
在实验内容上,以基础实验和设计型实验为主,每一个设计型实验都分为基本部分和扩展部分,其中基本
部分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内容,而扩展部分是选择完成的内容。
(二)采用的方法与手段
设计性实验项目,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拟实验项目,完成方案设计、开题报告,调试,设计总结答辩。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绘制原理图及印刷电路板图,并进行电路仿真,实际电路焊接,调试完成设计任务,提交总结报告。
(三)考核要求
1.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电路的设计难易程度、电路连接调试、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2.开题报告情况,设计总结答辩情况。
3.实验报告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实验得到的结论和现象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分
析,并能够合理的解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判断实验的成功、失败。
大纲主笔人:马文烈审核人:龚水泉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