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七年级政治教学质量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01 KB
- 文档页数:3
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分析学生1、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七年级整一个年级在开学后的这两个月,对政治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比较高。
七年级1班课堂气氛是最活跃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也比较热衷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成果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该班学生基本适应了思品课的那套模式: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体评价。
七年级2班,该班相对于其他三个班来说,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学生普遍比较有个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但是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个别学生比较浮躁。
七年级3班,学生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很多时候部分学生活跃的思维并不是用在课堂该思考、该讨论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插话、喜欢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
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很认真的,也很勤奋,但是课堂上总是那几个学生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插话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七年级4班,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最好的,学生的自律能力非常强,非常地懂事、乖巧,班风非常好,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想学习的。
该班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但相对于1班来说,该班的学生有点内敛,小组汇报或者展示比较羞涩,不太愿意展示或者汇报,课堂效果相对于1班来说那么明显,但是该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勤奋,能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后检测练习。
2、学生的个体分析,主要分析典型2班:张敬诺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属于懒散型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有时候做作业也是应付式完成。
该生只要放多点心思在学习上,成绩还是能够提上去的。
2班:张旭该学生乖巧、善良、憨厚,上课认真听讲,对于会的问题会积极举手回答,但是该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思维、反应比较慢,学习缺乏方法,如果能多关注该学生,多辅导,成绩应该可以慢慢提上来的。
3班:李宇轩该学生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上课经常开小差,玩小动作,课堂上喜欢说话,从其学习态度来看,基本上是放弃学业。
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分析学生1、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七年级整一个年级在开学后的这两个月,对政治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比较高。
七年级1班课堂气氛是最活跃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也比较热衷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成果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该班学生基本适应了思品课的那套模式: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体评价。
七年级2班,该班相对于其他三个班来说,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学生普遍比较有个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但是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个别学生比较浮躁。
七年级3班,学生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很多时候部分学生活跃的思维并不是用在课堂该思考、该讨论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插话、喜欢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
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很认真的,也很勤奋,但是课堂上总是那几个学生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插话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七年级4班,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最好的,学生的自律能力非常强,非常地懂事、乖巧,班风非常好,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想学习的。
该班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但相对于1班来说,该班的学生有点内敛,小组汇报或者展示比较羞涩,不太愿意展示或者汇报,课堂效果相对于1班来说那么明显,但是该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勤奋,能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后检测练习。
2、学生的个体分析,主要分析典型2班:张敬诺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属于懒散型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有时候做作业也是应付式完成。
该生只要放多点心思在学习上,成绩还是能够提上去的。
2班:张旭该学生乖巧、善良、憨厚,上课认真听讲,对于会的问题会积极举手回答,但是该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思维、反应比较慢,学习缺乏方法,如果能多关注该学生,多辅导,成绩应该可以慢慢提上来的。
3班:李宇轩该学生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上课经常开小差,玩小动作,课堂上喜欢说话,从其学习态度来看,基本上是放弃学业。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政治质量分析报告一.试题特点本卷注重思想德课的德育功能,关注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品质的养成,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单项选择题围绕中考考点为主干,立足课本知识,并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在审题上增设了一定的难度。
2、命题设计关注学生的成长,突出实践与活动,在活动中考查学生能力,在成长中考查价值取向,从对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考核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状况,以考查考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本份试卷充分体现了中考说明、课程标准、新教材理念等主要精神,渗透了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关注教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成长、关注时事等思想。
本份试卷特别关注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1、单项选择题(1)有些学生对时事关心不够,特别是对重大的时事不够关心。
例如,第1小题只有37%的正确率。
(2)失分较多的有第6题。
失分原因是:①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再现再认所学知识;②学生审题不清,不能理解题意;③学生不能抓住题干和题肢中的关键词。
(3)失分较多的还有第11题. 本题答对率13%,为单项选择题中得分最低的。
选错的同学大部分误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能力。
失分的原因是没有认识到海南省教育扶贫移民工程的意思,没有仔细审查“同步”这个词,2、主观题16题:①审题不清,弄不清题意,没注意到“炫刀”,回答的是“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②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很不扎实,缺少答题的基本技能。
空谈道理,没有运用政治学科术语。
导致答案中只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而缺乏对应的知识点。
17.①没有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技巧。
如谈“处理父母、老师和同学做法时,不够具体或过于简单,语言表述不完整。
②学生显示出基础知识薄弱,表述不完整,条理混乱。
答题没有层次梯度感,全部混在一起回答,显得非常混乱18. ①审题、审材料不清。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初一政治期末测试质量分析茂兴中学:宋丽华本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末考试已圆满结束,根据学校教学任务安排,为了积累有效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对我们以后的教学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现将我校本次七年级学生思想品德考试情况作出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试卷以课改为指导,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现行教材为依据,体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注重试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学生的运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查,坚持知识能力和情感觉悟相统一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本质要求。
1、情景设置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本试卷结合课本知识,联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
2、命题注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命题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突出德育功能。
3、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卷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运用,引导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七年级思想政治课所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能力。
4、强调知识的综合性,突出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注重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认识,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和运用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1、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片面。
2、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欠缺,很多同学不能正确的、全面的写出答案而失分。
3、对材料理解不全面,不能够很好的把材料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回答缺乏层次性,不全面,只能从一个方面分析,不能把握整体。
4、解题方法上有缺陷。
有的想到什么写什么,口语化现象严重;有的只知搬下书本上的内容来解答,不知结合材料与实际进一步分析,造成失分。
5、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说理不够透彻,缺少实质内容,脱离课本回答,有的甚至偏离了题目意思,还有的连语句都不通顺。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针对这次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我认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初一政治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前言政治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初一学生在政治方面的学习水平和掌握情况,本报告对学校初一政治考试的质量进行了分析。
二、考试概况本次考试为闭卷形式,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卷分为选择题和解答题两部分,选择题占总分的60%,解答题占总分的40%。
三、考试结果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是政治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本次考试选择题的平均得分为60分,得分率为60%。
通过对学生选择题表现的分析发现,学生在知识点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部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对政治概念的理解依然存在模糊之处。
此外,在题目的思维逻辑和综合分析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表现出欠缺。
2. 解答题解答题是政治考试中较为综合性的题目形式,能够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本次考试解答题的平均得分为40分,得分率为40%。
解答题的分析发现,学生在解答题中存在很多差强人意的地方。
首先,有部分学生对解答题中的问题理解错误,导致回答内容与问题不符;其次,部分学生在逻辑思辨和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无法准确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论点。
四、分析原因和改进措施1. 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导致学习投入度不高,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低下。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政治学科。
2. 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是导致选择题得分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政治知识点的分层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解答能力有待提高解答题中学生存在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解答题的理解和回答能力。
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中学政治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分析学生1、学生的整体情况分析七年级整一个年级在开学后的这两个月,对政治这一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比较高。
七年级1班课堂气氛是最活跃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也比较热衷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汇报讨论成果的积极性也很高,在该班学生基本适应了思品课的那套模式:小组讨论小组代表汇报学生自主评价教师总体评价。
七年级2班,该班相对于其他三个班来说,学生的思想比较成熟,学生普遍比较有个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但是小组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有个别学生比较浮躁。
七年级3班,学生比较好动,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很多时候部分学生活跃的思维并不是用在课堂该思考、该讨论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喜欢插话、喜欢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
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还是很认真的,也很勤奋,但是课堂上总是那几个学生总是喜欢大声说话、插话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七年级4班,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最好的,学生的自律能力非常强,非常地懂事、乖巧,班风非常好,大部分孩子都是很想学习的。
该班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很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但相对于1班来说,该班的学生有点内敛,小组汇报或者展示比较羞涩,不太愿意展示或者汇报,课堂效果相对于1班来说那么明显,但是该班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勤奋,能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后检测练习。
2、学生的个体分析,主要分析典型2班:张敬诺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属于懒散型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有时候做作业也是应付式完成。
该生只要放多点心思在学习上,成绩还是能够提上去的。
2班:张旭该学生乖巧、善良、憨厚,上课认真听讲,对于会的问题会积极举手回答,但是该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强,思维、反应比较慢,学习缺乏方法,如果能多关注该学生,多辅导,成绩应该可以慢慢提上来的。
3班:李宇轩该学生上课不怎么认真听讲,上课经常开小差,玩小动作,课堂上喜欢说话,从其学习态度来看,基本上是放弃学业。
初一(2)班期中考试政治质量分析王德志一、试题分析此次期中考试试卷,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满分共80分。
试卷以人教版七年级品德下册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
但试题难度适中。
二、学生分析初一(2)班学生整体政治水平较强,但是从考试当中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体现,反思原因应该是后期的复习巩固不到位,本次考试成绩情况如下:初一(2)班政治期中考试卷,最高分74分,最低分38分,平均分58.13分,及格率85%年级18个班排名第10。
其中48分以下人数为10人,48-59分数段为19人,60-69分数段为28人,70分以上为3人。
三、答题情况从总体上看,要求识记的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要求理解部分的内容相对较弱。
从题目上看,选择题的正确率比较高,问答题中,课本中有明确答案的部分还可以,课本中没有固定答案的明显不足,尤其是发散型题目,不少学生不知所措。
失分点在于对题意理解不清楚,尤其是漫画题的深刻寓意不能准确分析把握。
从内容上看,课本上比较明确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好,有关整合知识及拓展部分内容掌握要差很多,即只注重课本内容的学习,忽视与课本相关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学生的知识面非常有限,个别卷面还有大部分空白。
四、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相当部分选择题的错误,纯粹属于审题不细心所造成的。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威力不足。
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威力,死搬硬套,照猫画虎,因而得分率较低。
五、具体措施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
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选择题错误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
四坝镇九年制学校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政治学科质量检测分析报告一、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统计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二、对本次质量检测成绩的分析说明七年级思想品德命题的总趋势是:试题力求全面考查学生政治课的学习状况,试卷在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突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首先,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政治。
让时事进课堂,鼓励学生不仅自己动手收集时事,而且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收集的时事进行分析。
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意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强调学生对政治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同时突出考查政治课的学科能力。
再次,试题力求做到试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
试题体现以学生的生活为载体,注重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但学生不能灵活性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差,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
三、本单位在本次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及改进办法今年的试卷对于试题的数量,总体感觉题量减少,分值增加,部分题目有新意、结合时事政治且关注学生成长,这在选择题部分也有一定的体现。
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以利于我们改进教学。
从本校的选择题得分情况来看:(一)数据分析1.得分率较高的题为1、2、3、4、9、11、16、19题,其中1、3、5、19个别班级得分率已接近百分百了。
2.得分率较低的题为5、8、15、题。
其中8题的得分率最低。
(二)反映情况1.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不到位,如题中所体现出的关于“犯罪”的行为分类界限不明确,不能准确判断犯罪行为的种类。
2.对于能力层次稍高一点的题目,如第5、8之类的题目,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考察,而是涉及到两到三个知识点的混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单个知识点,而且要能分辨、区别知识点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这给我们老师一个启发,在教学中要多运用比较的方法。
初一政治期中试卷质量分析在初一政治期中考试结束之后,最好要做一个详细的质量分析。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初一政治期中试卷的质量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初一政治期中试卷质量分析(一)一、试题及成绩分析:此次期中试卷满分50分,含三种题型,题型分为单选题30分、判断题5分和材料分析题15分。
试卷以八年级思品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
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试题知识覆盖面宽,突出考查了教学中重点的理念。
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期中之前的学习效果。
考试成绩统计如下:尖子1、2班均分39.55分,及格人数107人,及格率97.52%,3人不及格,优秀人数62人,优秀率为56.45%;普通班均分:31.92分,及格率62.8%,优秀人数108人,优秀率:19%;全年级单差人数2人,单差率为0.3%。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平时上课的表现和复习状态上看,成绩上基本反映了他们的实际水平。
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1、一些学生对书上的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如材料题1中问到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哪些义务?读不懂题,有把法律名称写上去的,有答其他答案的;再比如:材料3中问到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也是读不懂题。
2、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
例如,作答“如何忠实履行义务时,学生用词不准确,有答:“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尽量去做,也有答,法律禁止做的,我们一定要做。
再有法律名称书写不规范现象,书写法律名称时不加书名号。
3、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
如材料题中问到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应该答“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学生答成“按时入学”。
4、学生不能认真审题,拿到题目后不加思考就做,审题不清,结果答非所问。
三、教师情况分析1、新课程提倡政治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没能给学生更多时间联系实际,在课堂的练习上,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政治教学质量分析
班沙尔学校 李学梅
一、上学期成绩回顾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政治这门课程也给我深深的上了一
课,虽然是政治老师,但通过教学,我发现,还有好多知识
需要我去不断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面、教学
方法、策略等。上一学期,学生成绩还可以,七(1)班45
人,平均分73.9,七(2)班44人,平均分74.3,七(3)
班42人,平均分71.5,三个班平均分73.2,名列片区前茅。
二、优点
(1)对政治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
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较好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
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
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教材的研究仍然不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握好
课堂上要讲的知识点,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没有从客
观上把握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没有很好的对教材在知识体
系、编排体例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有哪些异同进行比较;没有
很好的研究各课之间、单元之间的知识点、能力点有哪些及
他们之间的联系。
2、没有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在平时的教学中,对
课程标准没有做到很好的研究和学习,更没有很好的观察日
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接受和情感体验的情况,看其
是否有探究兴趣、是否主动参与,教学是否体现了素质教育
的理念,看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是否有所提高,所以也就没有
注重评估学生在一定阶段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是否真正的在“自主性发展”。
3、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做为教师的我,在平时的
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没有很好的很学生沟通、了解,
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交头接耳。问题
提出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加上课堂
时间有限,没有很好的提问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主观上
形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
4、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大部分学生认为,
学好主课就行,副课学之不学,没有多大的用处,所以,对
思想品德课不主动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等完成情况不好,
偏课现象太严重,最终直接影响了最后的成绩。
5、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格。平常的教学中,缺少了一份
严格和严厉,所以,学生对老师不害怕,也就没好好的去对
待这门课。
6、学生没有良好的学风。这一届学生普遍基础较好, 但
是有些学生懒惰,班里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之间
的学习差距也很大,同学之间没有形成团结互助,从而也就
没有良好的学习榜样。
7、考试时学生不认真审题,没有答题技巧。尤其是主
观性试题,学生对课堂学过的知识没有很好的复习和巩固。
对教学中经常性用到的辅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字、图片、表格、
数据等资料,学生不但没有读懂,而且要没有学会从中挖掘
出有效的信息,处理、并没有运用这些有效信息。考试时思
维不清晰、条理不明确,并没有用简洁、明了、通顺的文字
表达出来,可见,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很欠缺。
8、通过这次考试发现,时事政治任然掌握的不够好,
其他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注意到了,但是学生没有很好的记
忆,所以考的也不好。
四、采取的措施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
本,判断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
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
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
高。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
整的知识体系。
2、正确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讲”与“不
讲”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不要以为说到新课程就一概否
定“讲”,该讲的还是要讲,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正确地把握
3、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在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
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
多有名的政治教师成功之所在,这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
质。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
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
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
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平时教学
中,教师应善于运用有效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诱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具体的知识,理解基
本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诱发思考问题。教学中要善于让学
生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在
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
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
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
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
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
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6、转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在教学中要大
力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从本学期的品德成绩看,成绩还可以,但学生之
间的学习差距仍然很大。在今后的政治教学中,我要不断地
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
教学思想,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三环节、六步骤”
和太谷的“二十四字”教学模式为模式,从自身的工作实际
出发,找差距、找问题、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对策、
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