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单元生命系统的细胞基础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9
专题突破练1 细胞的物质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2020某某某某4月一模)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麦芽糖和蔗糖属于植物特有的二糖,均为非还原性糖B.在细胞的不同生命活动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C.胆固醇能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又参与构成细胞膜D.在噬菌体中由A、G、T、C 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2.(2020某某潍坊4月一模)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可能会有差异B.脂质的组成元素与糖类完全相同,但其分子中氧的相对含量远少于糖类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淀粉、糖原、纤维素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3.(2020某某某某4月一模)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元素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真核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原核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只分布在拟核中C.评价食品中构成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应注重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配制婴儿奶粉应重点关注的必需氨基酸有9种D.多糖、蛋白质、核苷酸均为生物大分子,由许多单体脱水缩合而成,每个单体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4.(2020某某某某4月一模)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脂质能够与糖类结合B.细胞中的脂质不会含有氮元素C.细胞膜上糖类与蛋白质的结合物具有识别作用D.细胞中的糖类不能作为人体的直接能源物质5.下列有关蛋白质叙述,正确的是()A.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B.蛋白质分子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C.细胞内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D.已知某化合物含有C、H、O、N等元素且具有催化作用,可以推断此物质是蛋白质6.下列有关细胞中蛋白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生物的蛋白质均由核糖体合成B.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它们均需在最适pH下才能进行催化C.细胞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是通过转录、翻译来实现的D.氨基酸序列不同的蛋白质,功能可能相同7.细胞中存在核酸—蛋白质复合物、糖—蛋白质复合物,以及构成离子通道的蛋白质复合物等。
第一单元生命系统的细胞基础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B级必测1.(2016·苏锡常镇一模)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C.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解析有些酶在细胞外也可以发挥作用,如消化酶,A错误;核糖是细胞的结构物质,不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B错误;脂肪分子中含氧比例小于糖类,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答案 C2.(2016·南京、盐城二模)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RNA的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相连B.构成环状多肽的两个相邻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C.构成ATP的腺苷与磷酸基团之间通过高能磷酸键相连D.构成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解析构成RNA的两个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A错误;构成环状多肽的两个相邻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B正确;构成ATP的磷酸基团与磷酸基团之间通过高能磷酸键相连,C错误;构成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错误。
答案 B3.(2016·扬州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B.高等动物细胞内液Na+浓度高于细胞外液C.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淀粉、糖原和脂肪主要含有C、H、O三种元素解析RNA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A正确;在高等动物体内Na+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所以高等动物细胞内液Na+浓度低于细胞外液,B错误;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错误;淀粉、糖原和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D 错误。
答案 A4.(2016·盐城市期中调研)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冬来临,植物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下降B.C、H、O、N是组成生物体内酶所必需的元素C.所有糖类均可作为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D.氮是构成脱氧核糖和核糖核酸必不可少的元素解析植物细胞中的结合水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寒冬来临,植物细胞中的结合水含量上升,A错误;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和蛋白质,C、H、O、N是组成RNA和蛋白质的必需元素,B正确;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是ATP,不属于糖类,C错误;核糖的构成元素是C、H、O,D错误。
答案 B5.(2016·宿迁三校调研)下列关于耐旱植物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多,代谢旺盛B.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少,代谢缓慢C.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少,代谢缓慢D.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多,代谢旺盛解析耐旱植物的代谢缓慢,自由水含量少,结合水含量高,由于自由水含量少,因此细胞液浓度高,故B正确。
答案 B6.(2016·苏锡常镇二模)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膜的脂质都是磷脂B.细胞中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C.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D.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解析组成生物膜的脂质除了磷脂外还有胆固醇、糖脂等,A错误;组成细胞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但不是每种蛋白质都由20种氨基酸组成,B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它们的组成单体都是葡萄糖,C正确;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某些小分子不能被水解,如水、葡萄糖、氨基酸等,D错误。
答案 C7.(2016·苏北四市一模)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多选)()A.都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B.都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解析有些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蛋白,不能作为能源物质,A错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BC正确;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不同蛋白质的功能不同,D错误。
答案BC8.(2016·盐城市期中调研)图中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脱氧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基本单位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C.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解析由题图可知,甲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A正确;由题意可知,该生物是动物,其遗传物质是甲,不能说主要是甲,B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物质乙是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测,C错误;物质丙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D正确。
答案BC9.(2016·宿迁三校调研)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
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肽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
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
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
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其基本组成单位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种氨基酸组成,有个肽键,肽键的结构式写法;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个氨基,和个羧基,羧基的结构式。
解析(1)根据题干可知,肉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2)高温能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蛋白质失活。
(3)根据肽键的结构简式—CO—NH—可知,该肉毒素含有4个肽键,脱掉4个水分子,说明是由5个氨基酸,由于这5个氨基酸的R基都不同,说明这5个氨基酸也是5种氨基酸。
(4)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肉毒素含有两条肽链,因此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羧基的结构式为—COOH。
答案(1)蛋白质氨基酸(2)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3)5 4 -CONH- 4 (4)2 2 -COOH10.(2015·常州质检)Ⅰ.C、H、O、N、P、S在玉米和人细胞(干)以及活细胞中的含量(%)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元素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明显比人细胞(干)多的是氧元素和氢元素,发生差异的原因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这两种元素在人体细胞干物质中主要存在于中。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玉米细胞(干)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细胞(干)的元素是氧,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较多,此类化合物由(元素)组成。
Ⅱ.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能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
(1)大豆收获后,要进行晾晒才能入仓储存,所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水。
如果大豆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的作用加强。
(2)从上述现象可以推断,植物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则细胞的代谢越强。
(3)浸泡约一周时间,黄豆芽已长得又白又粗,1kg的黄豆能长出5kg的黄豆芽。
在这个过程中,黄豆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种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活细胞中氧和氢所占的比例比在干细胞中的高。
人体细胞干物质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2)玉米细胞中所含糖类较多,而糖类由C、H、O组成。
Ⅱ.(1)大豆经晾晒除去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自由水。
细胞内的水分过多会使细胞的呼吸作用加强。
(2)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的代谢越强。
(3)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细胞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种类增多,因为细胞呼吸产生了许多中间产物。
答案Ⅰ.(1)水蛋白质(2)糖类C、H、OⅡ.(1)自由呼吸(2)大(3)减少增多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许多中间代谢产物A级自悟11.(2016·常州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磷酸腺苷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性激素可调节生命活动解析三磷酸腺苷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错误;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但并没有失去其功能,B错误;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C正确;性激素可调节生命活动,但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而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D错误。
答案 C12.(2016·南通三模)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机物不能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C、H、O、N都是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必需元素C.脂肪和维生素等都属于细胞中的能源物质D.不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可能相同解析无机物如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A错误;淀粉等多糖中不含N,B错误;维生素不是能源物质,C错误。
答案 D13.(2016·南京三模)图一是细胞中几种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二是活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图三是T2噬菌体中由a、b和c构成的化合物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细胞代谢正常,则图一中的甲化合物是水B.若细胞完全脱水,则含量最多的元素不是图二中的aC.若图三中的c为腺嘌呤,则m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图三中的a和b交替连接,构成遗传物质的基本骨架解析细胞代谢正常的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正确;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细胞完全脱水后,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B正确;T2噬菌体中含DNA,若图3中的c为腺嘌呤,则m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C错误;DNA分子中,磷酸(a)和脱氧核糖(b)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正确。
答案 C14.(2016·泰州中学质检)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错误的是(多选)()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高解析种子自由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此时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的低,A正确;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mol的葡萄糖,则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6molCO2,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6molO2,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既无CO2的产生,也无O2的消耗,B错误;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CO2的固定,即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3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