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质检二 - 理科综合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1.50 KB
- 文档页数:5
河北省石家庄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共7题)第(1)题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第(2)题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是I2.则()A.用户端的电压为B.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12r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U第(3)题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过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A.2B.C.1D.第(4)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当弧光灯发出的光照射到锌板上时,与锌板相连的验电器铝䈃有张角,证明光具有粒子性B.图乙为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像,当入射光的频率为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C.图丙中,用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的金属铂,不能发生光电效应D.丁图中由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若和能结合成,结合过程一定会释放能量第(5)题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斜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斜面倾角为α=45°(θ<α),现用力向右缓慢推斜面(推力在图中未画出),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α时,撤去推力。
河北省石家庄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7题)第(1)题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的立方体表面中心EF处固定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表面中心G、H处固定电荷量均为-q的点电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方体中心处的电场强度为0B.A、C两点的电势相等C.若移去H点的电荷,F点的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为D.若移去H点的电荷,将F点的电荷移到H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第(2)题两根通电直导线a、b相互平行,a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固定在O点正下方的地面上;b通过一端系于O点的绝缘细线悬挂,且Oa=Ob,b静止时的截面图如图所示。
若a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b中的电流缓慢增大,则在b缓慢移动的过程中( )A.细线对b的拉力逐渐变小B.地面对a的作用力变小C.细线对b的拉力逐渐变大D.地面对a的作用力变大第(3)题将一个物体以某一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物体A.刚抛出时的速度最大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C.上升时间大于下落时间D.上升时的加速度等于下落时的加速度第(4)题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在同一明亮空间,甲从平面镜中看见乙的眼睛时,乙一定能从镜中看见甲的眼睛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任意透明的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在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第(6)题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如图甲所示,光滑斜面上有固定挡板A,斜面上叠放着小物块B和薄木板C,木板下端位于挡板A处,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木板C受到逐渐增大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木板C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则由图像可知( )A.10N﹤F﹤15N时物块B和木板C相对滑动B.斜面倾角θ等于60°C.木板C的质量D.木板和物块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二、多选题 (共3题)第(1)题“太空垃圾”已经成为了航天安全的重要威胁,为了安全航天“太空垃圾”的回收清理势在必行,科学家构想向太空发射清洁卫星,通过变换轨道对“太空垃圾”进行清理,如图所示,其过程简化为清洁卫星先进入绕地球圆轨道Ⅲ,经过与其相切的绕地球椭圆轨道Ⅱ再转移到绕地球圆轨道Ⅰ,A、B分别为椭圆轨道Ⅱ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
河北省石家庄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虚线圆形区域内、外均分布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一带电粒子从圆上的点正对圆心入射。
仅改变带电粒子的入射速率,可分别得到图甲和图乙中实线所示的运动轨迹。
则甲、乙两图中粒子的入射速率之比为()A.3B.2C.D.第(2)题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首座利用核裂变发电的大型商用核电站,核裂变反应方程中( )A.为电子,B.为质子,C.为质子,D.为中子,第(3)题如图,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轨道cdef,宽为l,上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导体杆ab质量为m、电阻为r,以初速度沿轨道向上运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不计导轨电阻,导体杆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ab杆向上运动的距离为x,下列选项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开始时电阻电功率为B.开始时ab所受合力为C.该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D.该过程流过ab的电量第(4)题如图所示,边长为的正方体无盖盒子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与、在同一直线上,且与的距离为。
将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点正上方距离处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为使小球能落在盒子内部,则小球抛出时速度大小的范围为( )A.B.C.D.第(5)题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运动,其运动轨迹在纸面内,A、B、C为运动轨迹上的点。
已知粒子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线垂直,忽略空气阻力,不计粒子的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C中,B点电势最低B.粒子带负电C.粒子运动到B点时,速度最小D.粒子在B点时的电势能最小第(6)题为了消杀新冠病毒,防控重点场所使用一种人体感应紫外线灯,这种灯装有红外线感应开关,人来灯灭,人走灯亮,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外线的光子能量比紫外线的大B.红外线的衍射能力比紫外线的强C.紫外线能消杀病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D.红外线感应开关通过接收到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来控制电路通断第(7)题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和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和相距为2a,联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相距为r(r<a).是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的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A.B.C.D.第(8)题如图所示,学生练习用头颠球。
2022石家庄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答案一、判断.1.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判断对错)【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解答】解:根据对称轴的意义可知:圆形是轴对称图形,但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只有等边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能完全重.2.17/100吨,可以写作17%吨.×(判断对错)【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它是一个比率,不能表示事物的具体数量,后面也不能带数量单位的.【解答】解:17/100吨,可以写作17%吨.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根据百分数的定义,百分数是一个比值,不能表示事物的具体数量,这是要十分注意的.3.用11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有100粒发芽,发芽率是100%.×(判断对错)【分析】发芽率是指发芽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由此代入数据求解.【解答】解:100÷110×100%≈90.9%答:发芽率约是90.9%.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4.10:3/5的比值是50:3.×(判断对错【分析】直接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据此即可判断.【点评】此题考查求比值关系的方法的灵活运用.5.a/b=0.6,b比a多约66.7%.√(判断对错)【分析】把0.6化成分数是3/5,也就是a:b=3:5,求b比a多百分之几,把a看作单位“1”,先求出b比a多几,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0.6=3/5,也就是a:b=3:5,(5﹣3)÷3=2÷3≈0.667=66.7%,答:b比a多约百分之66.7%.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与比之间的关系求出a、b两个数的比,然后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6.射线比直线短.×(判断对错)【分析】直线没有端点,它向两方无限延伸,无法量得其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向一方无限延伸,也无法量得其长度.【解答】解: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它向两方无限延伸,无法量得其长度;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向一方无限延伸,也无法量得其长度;所以射线和直线无法比较长短.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射线的概念.7.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5b,a和b成正比例.√(判断对错)【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5b,即a:b=5,是比值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8.甲数的1/6等于乙数的1/5(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判断对错)【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1/6=乙数×1/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算,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即可求出甲数和乙数的比.【解答】解:因为甲数×1/6=乙数×1/5,则甲数:乙数=1/5:1/6=6:5;答: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灵活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2016春&清城区期中)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售价与原价相等×.(判断对错)【分析】把商品原价看作单位“1”,提价10%就是以原价的1+10%=110%出售,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提价后商品的单价,并把此看作单位“1”,降价10%就是以此价的1﹣10%=90%出售,依据分数乘法意义,求出此时商品的单价,最后与原价比较即可解答.【解答】解:1×(1+10%)×(1﹣10%)=1×110%×90%=99%99%<1故答案为:×.【点评】正确运用分数乘法意义解决问题,是本题考查知识点,注意单位“1”的变化.10.6个同学相互之间都要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15次.√(判断对错)【分析】每个人都要和另外的5个人握一次手,6个人共握6×5=30次,由于每两人握手,应算作一次手,去掉重复的情况,实际只握了30÷2=15次,据此解答.【解答】解:(6﹣1)×6÷2=30÷2=15(次)答:一共要握手15次.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是典型的握手问题,如果人数比较少,可以用枚举法解答;如果人数比较多,可以用公式:n(n﹣1)÷2解答.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1.【分析】把选项中的算式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变成A乘一个数的形式,因为因数A相同,比较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大的算式的运算结果就大.【点评】本题根据两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进行比较.12.【分析】根据“一件商品先涨价1/10”,确定把原价看作单位“1”,由“又降价1/10”,可知把涨价1/10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求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即可求解.【点评】关键是分清楚两个不同的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价是原价的几分之几,再比较即可.13.【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差相当于圆柱体积的(1-1/3),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0÷(1-1/3)=10÷2/3=10×3/2=15(立方厘米),答:圆柱的体积是15立方厘米.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14.【分析】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把7米长的钢筋平均锯成4次,即平均分成5段,求每段的长,用除法解答.【解答】解:7÷(4+1)=7/5(米)答:每小段的长度是7/5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5.【分析】假设全部为兔子,共有脚4×24=96只,比实际的68只多:96﹣68=28只,因为我们把鸡当成了兔子,每只多算了4﹣2=2只脚,所以可以算出鸡的只数,列式为:28÷2=14(只),那么兔子就有:24﹣14=10(只);据此解答.【解答】解:假设全部为兔子,鸡:(4×24﹣68)÷(4﹣2),=28÷2,=14(只);答:鸡有14只.故选:B.【点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往往用假设法解答,有些应用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问题时,可以假设要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相等,或假设它们为同一种量,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如果数量上出现矛盾,可适当调整,以求出正确的结果.16.【分析】把从家到超市的路程看作单位“1”,爸爸的速度表示为1÷0.4=2.5,淘气的速度表示为1÷1/4=4,然后求出他们的速度比.【解答】解:(1÷0.4):(1÷1/4)=2.5:4=5:8;答:爸爸和淘气的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5:8.故选:C.【点评】这种类型的题一般要把行驶的相同的路程看作单位“1”,求出各自的速度再求比.17.【分析】根据“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2,”把圆柱的底面半径看作2份,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份,圆柱的体积是3份,圆锥的体积是2份;再根据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分别得出圆柱与圆锥的高的求法,进而得出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呈水平状态。
若用外力F使小球绕O点做半径为L的匀速圆周运动,在沿圆弧(图中虚线)从A点运动到O点正下方的B点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电荷量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带负电,电量值为B.小球带正电,电量值为C.电势能增加D.外力F做负功第(2)题如图,倾角为的斜面固定在墙角,质量为M的尖劈放置在斜面上,尖劈的右侧面竖直,用轻绳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球紧靠在尖劈的右侧,轻绳与斜面平行,球与尖劈的接触面光滑,斜面对尖劈的静摩擦力恰好为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沿球心O对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推力F,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
则( )A.尖劈的质量M与球的质量m之比为B.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轻绳的拉力不变C.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尖劈对斜面的压力不变D.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斜面对尖劈的摩擦力可能仍为0第(3)题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取10m/s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150kg B.kg C.200 kg D.kg第(4)题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则A.B.C.D.第(5)题高铁改变生活,地铁改变城市!地铁站距短需要频繁启停,为缩短区间的运行时间需要较大的启动加速度。
石家庄市2024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34567ACDADC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910ACABAC三、非选择题:共54分。
11.(8分)(1)m A t 2=(m A +m B )t 1(2分)2:3(2分)(2)5B 4A 3A t mt m t m +-=(2分)大于(2分)12.(8分)(1)A (2分)(2)右侧0、4(2分)(3)nU 1U 0-U 1(2分)nUU 0-U 1(2分)13.(8分)解:(1)(4分)由折射定律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00sin 60sin 30n =(2分)解得:3=n (2分)(2)(4分)作出折射光路交圆面于P 1,P 2,且P 1,P 2处刚好发生全反射,临界角1sin C n ==2分)解得:C =35.5°半圆上P 1、P 2之间有光射出,∠P 1OP 2=35.5°×2=71°(2分)14.(14分)解:(1)(4分)设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 P ,释放物块A 从Q 点运动到O 点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p A A12E m v =(1分)释放物块B 从Q 点运动到O 点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p B B12E m v =(1分)物块B 从O 点到M 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2B B B102m gs m v μ-=-(1分)解得:OM 距离m 5.0=s (1分)(2)(4分)设P 刚好能回到O 点,由动能定理可得:2P P P102m gs m v μ-=-(1分)解得B 、C 碰后的速度v P =2m/sB 、C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C C B C P )m v m m v =+((1分)解得:v C =4m/s<6m/s=v 0说明物块C 一直被加速到M 点,由动能定理得2C C C 12m gl m v μ=(1分)解得:m 2=l (1分)(3)(6分)设C 加速到与传送带共速时位移为0l ,由动能定理得2C 0C 012m gl m v μ=(1分)解得:m 5.40=l (1分)①当2m 4.5m l ≤<时,C 运动到M 点时的速度2C2v gl μ'=(1分)B 、C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C CB C P )m v m m v ''=+(P 由M 点到O 点有22p2v v gs μ'=-解得:v =(1分)②当4.5m 9m l ≤≤时,物块C 运动到M 点的速度恒为v 0(1分)B 、C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C 0B C P)m v m m v ''=+(P 由M 点到O 点有22p2v v gs μ''=-解得:v =(1分)(其他方法也可给分)15.(16分)解:(1)(5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达到最大速度v 时,导体棒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sin mg F θ=安(1分)由安培力公式得:00F B I L =安(1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0EI R=(1分)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0E B Lv =(1分)解得:220sin mgR v B Lθ=(1分)(2)(3分)金属棒第一次沿右侧导轨上滑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始终为0,整个回路磁通量不变,有Lx B Ls B Ls B 010+=(2分)解得:010B B B x s=-(1分)(3)(8分)金属棒第一次沿右侧导轨上滑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始终为0,如图所示,对金属棒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sin cos mg mg ma θμθ+=(1分)由运动学公式可得,金属棒沿右侧上滑的最大距离2m 2v x a=(1分)金属棒沿右侧导轨向下做加速度大小a '=g sin θ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对金属棒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0sin cos mg B IL mg ma θμθ'+-=(1分)金属棒沿右侧导轨下滑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m 12x a t '=(1分)由电荷量定义得:It q =(1分)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 I R'=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E t∆Φ'=(1分)金属棒沿右侧导轨下滑过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210m B Ls B Ls B Lx '∆Φ=--(1分)其中:010m B B B x s'=-联立解得:2sin a g θ=,0sin mg I B L θ=,2330sin 2gR q B L θ=2203402sin 2gR B B B L sθ=+(1分)(其他方法也可给分)。
河北省石家庄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选题 (共6题)第(1)题如图,倾角为的斜面固定在墙角,质量为M的尖劈放置在斜面上,尖劈的右侧面竖直,用轻绳系住一个质量为m的球紧靠在尖劈的右侧,轻绳与斜面平行,球与尖劈的接触面光滑,斜面对尖劈的静摩擦力恰好为0,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沿球心O对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定推力F,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
则()A.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轻绳的拉力可能变大B.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尖劈对斜面的压力一定变大C.尖劈的质量M与球的质量m之比为D.对球施加水平推力后,斜面对尖劈的摩擦力可能仍为0第(2)题以坐标原点O为界的两种介质中有两个波源S1和S2,坐标分别为(-8m,0)、(4m,0),在x轴上产生两列简谐横波相向传播。
t=0时刻,波形图如图所示,t=2s时两列波在坐标原点O相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右两列波的频率之比为1:2B.t=1s时,x=-4m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C.t=1s时,x=3m处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D.0~2s内,x=4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2m第(3)题如图,一横截面是四分之一圆形的玻璃砖平放在水平木板上,O为圆心,半径为R。
一细束绿光从A点平行于木板射入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射到水平木板上的C点,测得A点到O点的距离为0.6R,已知玻璃砖对绿光的折射率为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不考虑光在玻璃界面处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A.绿光在该玻璃砖中的临界角是B.图中绿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为C.将入射绿光平行于木板上下移动,都不会出现全反射现象D.换一细束红光从A点平行于木板射入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后射到水平木板上的D点,则D点在C点左侧第(4)题如图所示,点电荷a、b、c固定在平面内,a、b位于x轴上2d和3d处,c位于y轴上3d处。
已知b、c带等量异种电荷且原点O处的电场强度沿y轴正方向。
则( )A.点电荷a、b为同种电荷B.点电荷c一定带负电C.a的电荷量是c的倍D.O点电势高于P点电势第(5)题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气缸被两个活塞分为A、B、C三部分,C为真空,A、B中有理想气体,A中气体压强p0=1.0×105Pa,气缸截面积S A=2S B=20cm2,两个活塞总质量为m,活塞到两气缸底部的距离均为d=3cm,活塞之间用轻杆连接。
河北省石家庄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第(1)题如图是O为圆心、AB为直径的透明圆盘截面,一束激光从空气中平行AB由C点射入圆盘,在B点反射后从D点平行AB射出。
已知圆盘半径和AC距离相等,则该圆盘对激光的折射率为( )A.1.5B.2C.D.第(2)题关于以下四幅图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猴子所受树枝的拉力是由于猴子发生形变引起的B.大人和小孩掰手腕,大人获胜是因为大人对小孩的力大于小孩对大人的力C.前轮驱动的汽车驱动前轮转动时,如果地面突然变光滑,前轮仍受到向前的摩擦力D.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通过喷出气体悬停在月球表面上方某处,喷出的气体对探测器作用力的大小等于探测器在该处所受重力的大小第(3)题如图所示,重物放在电子称上,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一端系住重物,另一端系住多匝矩形通电线圈(为线圈供电的电源没有画出)。
矩形线圈下部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线圈的匝数为n,水平边长为L,当线圈中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恒定电流为I时,电子称显示的力的值为,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但不改变线圈电流的大小,电子称显示的力的值为,整个过程中细绳没有松弛。
则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A.B.C.D.第(4)题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既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也能够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吸收了热量,则气体温度一定升高C.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体积增大,就会对外做功,所以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第(5)题如图所示,A、B为两个等量正负点电荷连线上的两点,B为连线的中点,C为连线中垂线上的一点,。
一个负试探电荷在A、B、C三点的电势能分别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C.D.第(6)题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正在向右运动,某时刻有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物体上,规定该时刻为0时刻向右为正方向,物体动能、与拉力的冲量I之间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B.C.D.第(7)题“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
2024年石家庄市中学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科综合实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1至5页,第II卷6-16 页,共300分。
考生留意:1. 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细致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样。
2.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将试卷、答题卡一并收回o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Mg 24 Cl 35.5 Fe 56 Ni 59 Br 80I 12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物质转化过程有可能发生在人体内的是A. H2O中的O转移到O2中B. CO2中的O转移到H2O中C. C6H12O6中的0转移到C2H5OH中D. H2O中的0转移到CO2中2. 下列有关细胞苍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B. 细胞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C. 苍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D. 动物幼体内也有细胞苍老和细胞凋亡过程3. 甲、乙两图为某二倍体高等生物某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形成图甲细胞过程中发生过交叉互换B. 甲、乙两图说明该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C. 甲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8条姐妹染色单体D. 若图乙表未卵细胞,则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4.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胜利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觉了两个遗传定律。
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觉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别比B. 假设的核心是: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C. 依据假设设计了测交试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D. 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别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5. 农田生态系统干脆为人类供应大量的生活资料,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调查玉米田中某种土壤动物种群f度的常用方法是标记重捕法B. 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C. 探讨该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探讨D. 随机扫取玉米田的表层土样,可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6. 将一大豆幼苗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生长素在体内的布,根、茎分别表现出正向地性和负向地性。
2010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二.
22.(8分)
(1)12.0(11.5~12.5)(3分) (2)16.4(15.5~17.0)(3分) (3)F = 16.4L —1.97 (2分) 23.(10分)
(1)如图(5分,有一处错得0分) (2)(推导过程略/共5分)
2
1122
1U I U I U U R x -=
24.(18分)
解:经分析可知,当飞行器做竖直上抛运动时,完全失重时间最长,设向上为正方向
则 gt v v -=12 代入数据 t 10100500-=-
解得 s 60=t
上升的距离 m 50022
11==g
v h
自由下落的距离 m 1025.12422
2⨯==g
v h
故飞行器飞行的总路程为 m 103.14
21⨯=+=h h s
25.(20分)
解: (1) 设粒子在0~t 0时间内运动的位移大小为s 1
2
121at s =
m qE a =
又已知 002qB m
t π= 2
0210qB mE h π=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5
1
1=h s (2) 粒子在t 0~2t 0时间内只受洛伦兹力.且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所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运动速率为v 1,轨道半径为R 1,周期为T ,则 01at v =
1
2
101R mv B qv = 联立以上二式得 π
51h
R =
又 0
2qB m
T π=
即粒子在t 0~2t 0时间内恰好完成一个周期的圆周运动。
在2t 0~3t 0时间内,粒子
做初速为v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位移大小为s 2
2
001221at t v s +
= 解得 h s 5
3
2=
由于(s 1+s 2 )< h ,所以粒子在3t 0~4t 0时间内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速率为v 2,
半径为R 2
v 2=v 1+at 0
2
22
02R mv B qv = 则 π
522h R =
由于(s 1+s 2十R 2)< h ,粒子恰好又完成一个周期的圆周运动。
在4t 0~5t 0时间内,粒子运动到正极板 (如图所示)。
因此, 粒子运动的最大半径
π
522h R =
26. (18分)
解: 小球由静止释放至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02
1mv mgl =
代入数据解得 50=v m∕s
在最低点,小球与P 1相碰,P 1与P 2相碰,均满足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设碰后速度分别为1v 和2v , 则 210mv mv mv +=
22212
02
12121mv mv mv += 解得 1v = 0 2v = 5 m∕s 即小球与P 1相碰交换速度.
同理,P 1与P 2相碰也交换速度,P 1静止在滑板的左端,P 2以 2v = 5 m∕s 向右滑动.
P 2 向右滑动时对滑板的摩擦力为 N 42m mg f ==μ (向右) 对P 1及M 有 ()a M m f +=
则 8.054==+=
m
m M m f a m∕s 2
此时, 对P 1有 m ma f 8.0==' N < f m = μ1mg =2.0m N
即P 1与滑板相对静止且一起向右加速运动。
设P 2滑到B 点速度为3v 由
mgR mv =232
1 解得 3v =3m∕s
从P 1、P 2碰撞到P 2滑至B 点时,设P 1及M 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得
()32mv v M m mv +'+=
解得 v '= 0.4 m∕s
对P 1、P 2、M 系统,据能量守恒定律得
()223222
12121v M m mv mv fL '+--=
代入数据解得 L = 1.9m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6-13:A、C、D 、C 、A 、B、C、B
28. (13分)
⑴ B ,O,Al,Na。
(4分)
⑵2Al2O3 4Al + 3O2 (3分)
+ 2H+ I2 + H2O + O2 (3分)
⑶2I-+ O
⑷c(Na+) >c(AlO2-) >c(OH-)> c(H+) (3分)
29. (14分)
⑴0.06mol·L-1·min-1(2分) 40%(3分) ⑵c (3分)
⑶(3分) ⑷1.8mol< x <3mol (3分)
30.(16分)
⑴2NaHCO3Na2CO3 + CO2 + H2O (2分)、Na2CO3·10H2O Na2CO3 + 10 H2O (2分)
⑵吸收反应生成的水蒸气(2分) ;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2分);
⑶把装置中的CO2和水蒸气排出被装置B和装置C吸收(2分)
⑷b、c 、e (3分) ;
(5)×100% (3分)
31.(17分)
⑴a、c、d (3分)
⑵①(2分),羧基、醛基(2分)
②(3分)
③(3分)
⑶(4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D 2.B 3.C 4.A 5.B
31.(1)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2)J 不变(3)营养物质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4)诱导酶乳糖(外界物质、诱导物)基因(遗传物质、遗传信息)32.(1)胰高血糖素胰岛素(2)下丘脑效应器(3)肝促进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33.(1)X A Y X a X a(2)4 4 (3)第二次第一次
34.(1)热带、温带、寒带(缺一不得分)
(3)假设一:都为粉红色
假设二:与原环境颜色相同
假设三:移自热带的该植物的花色介于红色和粉色之间(或粉红色),移自寒带的该植物的花色介于白色和粉色之间(或浅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