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史
- 格式:ppt
- 大小:916.00 KB
- 文档页数:18
航空仪表的五个发展阶段要完成高空的航空旅行,仪表的发展离不开飞行器仪表的发展,飞行器仪表从古至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机械仪表、电子仪表、计算机仪表、微处理仪表和数字仪表。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机械仪表。
机械仪表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在上世纪30年代,机械仪表普及,并成为当时多数飞行器上安装的仪表。
机械仪表是在一定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转动指针来表达位置、速度、高度等重要的航空数据的仪表。
机械仪表的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显示数字不准确,操作不方便,不能显示太多的信息,无法及时反映实际情况,甚至在行驶过程中可能被操作者忽略。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电子仪表,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投入使用的,它通过电源连接压力转换器、电子传感器和各种其他测量仪器,可以监测、显示和控制航行器的性能和状态,例如速度、高度、航向等。
相比机械仪表,电子仪表的显示精度高,操作简单,还能显示更多的信息,比如飞行时间、引擎温度、发动机推力等。
但是,它能够检测到的信息数量有限,对飞行器的控制精度也不够,无法应付复杂的飞行状况。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计算机仪表,这也是机械仪表和电子仪表的组合,它可以收集更多的数据,像陀螺仪、操纵杆中继器、坡度仪等,同时也可以处理更多的信息,精确到每秒钟收集数据的几次。
计算机仪表不仅能检测多种信息,而且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可以帮助飞行员更好地掌握飞行过程中的一切,同时也能够更准确地控制飞行器的状态。
第四个发展阶段是微处理仪表,这也是计算机仪表的改进,它采用微处理器来处理数据,这样可以更快地收集和处理数据,也可以更精确地控制飞行器。
微处理仪表还推出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自动控制系统、空中降落系统和自动驾驶仪等,使得飞行更安全、更节能、更舒适。
最后,第五个发展阶段是数字仪表,在这一阶段,仪表可以实时地显示航空器的重要参数,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根据仪表显示的信息实时了解实际情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航空电力电子技术航空电力电子技术是指应用于航空领域中的电力电子技术,包括多种用于电力传输、电能转换、电能贮存、电力分配以及飞机控制系统的电子产品。
航空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推动了飞机性能、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的不断提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航空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一、发展历程二、应用领域三、未来发展趋势四、面临的挑战一、发展历程航空电力电子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
在1950年代,航空电力系统使用的还是机械式发电机和直流扇形分流器,但随着飞机越来越大型化和复杂化,如何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航空工业的关键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航空领域开始应用交流发电机和开关直流变压器,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分配系统更为高效。
到了20世纪70年代,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全新的电力电子器件和电路结构。
针对这些新技术,航空电力系统不断提升效能,如功率密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90年代,航空电力系统进一步应用了数字电子控制技术,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突破。
随着工程学科的不断发展,航空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至整个电子领域。
二、应用领域航空电力电子技术在航空系统中扮演的角色不可忽略。
目前航空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方面:1.电力传输和分配电力系统的传输是航空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例如将发动机发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之有效地供应给整个飞机。
在机舱,电力传输和分配采用中央电源和分布式电源相结合的方式,使用独特设计的差分总线电路分配电力。
电力传输可取决于航空器的使用情况,而且还要适应在不同的环境下考虑到不同的效率和稳定性。
2.电能转换和贮存航空电力电子技术在电能转换和贮存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飞机中使用的主要电力系统是直流电力系统,其需要将发电机所得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而且还需要通过各种电力逆变器来完成将电力系统中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给各种电子设备。
直升机导航发展史
直升机导航系统的发展史是与航空电子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的。
从最初的简单仪表飞行到现在的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综合航空电子战系统,直升机导航技术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具体如下:
1. 早期发展:直升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但直到20世纪初,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汽车和轮船的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为飞行器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源和螺旋桨设计经验。
1939年,西科斯基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直升机。
2. 导航技术的进步:早期的直升机主要依靠飞行员的目视飞行和基本的航空仪表,如罗盘、高度计和速度表进行导航。
随着技术的发展,雷达、无线电信标和地面导航系统开始被应用于直升机导航中。
3. 电子导航系统的引入:20世纪下半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直升机开始装备更为复杂的导航系统,如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这些系统大大提高了直升机在复杂环境下的导航精度和可靠性。
4. 中国直升机事业的发展:中国的直升机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1975年,中国开始了直8大型运输直升机的研制工作,并在1985年首飞成功,填补了中国大型直升机的空白。
此后,中国直升机事业进入了改革发展时期,轻型直升机研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1994年自行研制的直11首飞成功。
5.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直升机导航设备仍在不断进步。
未来的直升机导航系统可能会更加智能化,集成更多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技术,以提高其在复杂环境中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直升机导航系统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它与航空电子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未来将继续向着更高精度、更强适应性和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作者:李林剑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13期【摘要】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 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已成为未来飞机的发展趋势,对IMA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首先综述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历史,然后介绍了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架构,同时介绍了IMA系统的软件平台,最后介绍了当前最先进的两种IMA架构。
只有对IMA系统有深刻地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民用客机事业。
【关键词】航空电子;IMA;ARINC 6530 引言20世纪90年代,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系统发展为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使得飞机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IMA 平台下能够驻留种类繁多、不同功能、不同安全等级的应用,将传统的单独的航空电子系统集中一个通用的平台上,其具有资源分配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小系统体积和重量、降低设备能源消耗等优点。
IMA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系统结构,平台软件和硬件的更新可独立进行,使得修改或升级飞机系统功能都比较容易,满足了飞机经济性、维修性以及不断增长的功能需求。
当前新一代飞机除了将数据处理功能和通信、导航和显示等航电功能综合进IMA平台外,一些非航电系统功能,如液压、燃油、电源等系统也被集成到平台里。
因此,综合模块化航电系统已经成为飞机的发展趋势,对IMA系统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综述了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历史和IMA系统的概念、架构、软件平台以及应用现状。
1 航空电子系统发展历史航空电子在早期主要是支持飞机起飞、着陆、导航、通信的电子系统。
随着技术进步,航空电子系统慢慢发展成包括飞行管理、飞行控制、导航、数据与语音通信、综合监视与机载告警、客舱娱乐、座舱显示、机内通话等主要功能系统。
随着飞机功能、设计需求的增多以及电子技术的进步,航电系统的重要性得到不断地提高,并逐步向综合化、模块化、开放式的方向发展。
航电体系结构发展历程1航电体系结构发展历程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前期,战机的航电设备都有专用的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和模拟计算机。
设备之间交联较少,基本上相互独立,不存在中心控制计算机。
这是第一代航电结构,称为分立式n。
21、离散式‘3。
1或模拟式结构哺1(Independent/AnalogAvion-ics),代表机型有F一4。
其特点是专用性强、灵活性差、信息交换困难。
20世纪60年代中期,数字计算机开始大量用于机载导航和火控计算,形成控制中心,其他模拟计算子系统比如大气数据系统等通过A/D,D/A转换与之交互。
由于具有中心控制计算机,所以这一时期的航电被称为集中式体系结构[of,代表机型有F一111 D等。
20世纪70年代,集中式结构里的模拟计算机逐渐为数字计算机所取代,形成了功能各自独立的子系统或航电设备,通过1553B多路数据总线交联并与中心计算机进行通信。
这种集中分布式结构[[}l是航空电子数字信息化的结果,实现了信息链后端控制与显示部分的资源共享。
而模块化软件设计技术的使用既降低了研制经费、缩短了研制周期,又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代表机型有F一15 ,F一16等。
由于集中式和集中分布式体系结构都处于航电计算机由模拟式向数字式全面过渡阶段,因而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将二者划到一起,统称为联合式〔‘一,],归属第二代航电体系结构。
20世纪80年代,宝石柱计划[[s]刻画了一种新的综合航电结构,提出了模块化、开放式、高容错性和高灵活性等需求。
它以VLSI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射频部件和天线口径的广泛共享,实现了航电各子系统(如雷达、电子战等)的传感器信号和数据的高度综合处理。
代表机型是F-220199。
年以来,综合航空电子随着宝石台计划[[al的开展得到进一步延伸。
它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充分应用商用货架(COTS)产品实现软件和硬件功能单元.使用统一光纤网连接所有功能区,并推动雷达、电子战、CNI等射频部件的综合,整个系统的综合能力较宝石柱计划阶段大为增强,因此又被称为先进综合航空电子[6-7]。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前沿成果一、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航空技术的历程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阿基米德在抽水桶原理的基础上发明了风车。
近代航空技术的发展,源于18世纪晚期的热气球。
在19世纪,有人进行了人类腾空的尝试,比如威灵顿公爵在1824年在伦敦试图升空,但坠毁而死。
直到莱特兄弟于1903年成功飞行,航空技术才真正得到了推广。
随后,双翼飞机、单翼飞机和喷气式飞机等一系列技术不断地涌现出来,并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采用火药推进原理,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
这一事件被称为航天技术的开端,为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可能。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了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航天科技不断创新,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
三、航空技术的前沿成果1. 超音速飞机超音速飞行的速度比音速更快,是现代航空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1969年,美国的SR-71“黑鸟”飞机打破了32年来的陆地飞机速度记录,达到每小时2194英里,是目前仍在服役的唯一一架可称得上“黄蜂”的侦察机。
2. 大型客机大型客机的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主流趋势,应用于民用航空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其中,空客A380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机之一,一次承载量可达555人,配备完备舒适的座位和必备的电子设备以及舒适的商务和经济舱,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空中旅游生活质量。
3. 轻型飞机目前,轻型飞机已经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航空交通工具,主要应用于消费机、自由机、灭火机等方面。
轻型飞机最大的特点是载重轻,简单易懂,同时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类飞机已经逐渐纳入普通人的生活领域。
4. 无人机无人机(又称:无人飞行器)是一种由人类操控或自主飞行的飞行器,不需要载人和机组人员参与飞行。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军事侦察、农业喷雾、自然灾害预警和救援等方面,已不断推动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民航科技发展历程民航科技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飞机的问世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科技逐渐成为推动民航进步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民航科技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在飞机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陆路和海路进行长途旅行和货物运输。
直到1903年,美国著名发明家莱特兄弟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架飞机,开启了一段新的航空历史。
随着航空器的问世,民航科技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目的,飞行速度和载荷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为民航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战结束后,飞机开始用于民用航空,人们开始享受到了飞行的乐趣。
20世纪20年代,飞机的尺寸和型号开始多样化。
加拿大的航空公司引入了冰上起降技术,使得飞机能够在冰天雪地的条件下安全起降。
这项技术的引入推动了北极地区的航空交通发展。
二战之后,喷气发动机的问世开辟了民航科技的新纪元。
喷气发动机比传统活塞发动机更加高效,使得飞机的速度和载荷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喷气式飞机逐渐取代了螺旋桨式飞机,成为民航业的主力军。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民航科技中的应用逐渐普及。
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问世为飞行导航提供了更准确和可靠的手段,大大提高了飞机的飞行安全性。
此外,计算机还被应用于机载管理系统、自动导航系统等方面,使得飞行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
21世纪初,无人机技术的兴起给民航科技带来了新的突破。
无人机可以用于监测和巡航,以及在灾害救援中提供帮助。
此外,航空电子设备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飞行安全、通讯和导航系统更加先进和可靠。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民航科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由于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提高飞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大数据技术可以收集和分析大量的飞行数据,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空中交通管理。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飞机之间和地面系统之间的实时通讯,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和准确性。
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电子技术也日新月异地发展着。
从最初的人工控制到现在的自动化控制与数字化处理,航空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航空工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航空电子技术的历史发展20世纪初,航空技术刚刚起步,人们的驾驶技术还很粗糙。
在这个时代,飞机驾驶员靠的是自己的经验和感觉。
而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载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使得飞机的安全性、精度和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1922年,世界上第一个航空导航无线电台诞生了,这也标志着航空电子技术的诞生。
1940年代,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航空电子技术开始真正进入了科学化、工程化的阶段。
20世纪60年代,数字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飞行安全水平又迈上了一个台阶。
二、航空电子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当前,航空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了各种航空器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航班调度、导航、操作和监控,到飞行数据记录与处理,到飞机维护保养,都离不开先进的航空电子技术。
在飞机上,各种现代机载设备(如雷达、GPS、惯性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气象设备)等都可以为飞行员提供精准的导航和信息服务。
航空电子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极端高温、低温、低压力和强辐射等恶劣环境下仍然可以正常工作。
这一点对于航空器的安全和可靠运行非常重要。
三、航空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未来的航空电子技术发展将有以下几个方向:(1)高精度定位。
目前,导航技术仍然有不少缺陷,如GPS 接收延迟等问题。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将需要使用更加精准的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信号处理技术等。
(2)自主飞行。
未来的航空器将越来越智能化,可以根据航班计划和天气情况自主飞行,减少飞行员的负担。
(3)节能减排。
未来的航空电子技术将更加注重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
(4)仿真及虚拟现实技术。
将越来越多地使用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以更真实的模拟环境来帮助飞行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之,航空电子技术作为现代航空工业的基础,将会不断发展,推动现代民航事业向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更可靠、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科技航空知识点总结大全航空科技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研究和应用航空航天技术的过程。
航空科技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国防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航空知识点,包括航空发展历程、航空器的分类、航空安全、空中交通管理、航空航天工程等方面内容。
一、航空发展历程1. 人类飞行史人类的飞行梦想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飞行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奥维尔和威尔伯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基地进行了第一次受控动力飞行,用了12秒完成了第一次人类飞行。
从此,飞行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飞机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
2. 航空科技革新航空科技的革新主要表现在飞机技术、机载设备技术、航空制导技术等方面。
随着飞行器、导航技术和航空材料的不断进步,航空科技已经有了快速发展,本世纪初更是诞生了空客A380、波音787等新一代的飞机。
二、航空器的分类1. 民用飞机民用飞机是指用于民用目的的飞机,主要分为客机和货机。
客机又分为大、中、小型客机,而货机则主要用于货物的运输。
对于不同的民航航空器,其使用要求、客艙配置、安全標準等各不一樣。
2. 军用飞机军用飞机是指用于军事目的的飞机,主要分为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加油机和直升机等。
这些飞机多数具有很強的战斗能力,無人機技术的發展更是提升了其战场应用性。
3. 通用航空器通用航空器是指私人和公司用途的一切航空器,包括了运输飛機、家用直升机、小型方便飞机等多类别航空器。
通用航空器是现代航空型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无人机无人机是指无驾驶员的飞行器,通常被用於军事或民用目的。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如军事侦察、土地勘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宇宙飞船是指能够在太空中飞行的飞船,主要用于太空探索和实验。
宇宙飞船的发展对于太空探索和基础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航空安全1. 飞行安全标准飞行安全标准是指对飞机進行维护、進行檢查、進行維修的一系列技術標準,确保飞行员、機組人员和航空旅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