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doc
- 格式:doc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4
中科院的研究所信息中科院(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高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之一,于1949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中科院由面向国家发展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研究所、实验站、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中心、大科学实验装置和高技术创新企业等组成,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和智力支撑。
中科院的研究所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科研资源。
研究所的科研团队由一批在各自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组成,包括院士、优秀青年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
研究所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先进完备,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研究所还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与国内外其他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开展合作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中科院的研究所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中科院的研究所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科院的研究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家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科院的研究所在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科院的研究所致力于培养和选拔一流的科学家和人才。
研究所设有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中科院的研究所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引进国外优秀的科学家来中科院工作或开展合作研究,培养本土科研人员,促进国际科学交流与合作。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科院的研究所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并推动科技创新。
研究所积极与企业、政府等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等工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总之,中科院的研究所作为我国最高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科研资源,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邮箱:粒子导师,核分析与交叉推免(包括马余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马余刚/Home/TeacherList1/1005?institute=80014 田文栋招生方向
重离子核反应
核反应堆研究
核技术
杜涵文樊春海
方海平
李玉兰刘波
刘卫
漆玉金
孙艳红
王劼王莉王丽华王敏王纳秀王文锋王晓王勇魏永波吴国忠吴衍青夏汇浩夏晓彬肖体乔谢红兰
谢雷东
徐洪杰
徐望
许皆平
许瑞年
许浔江
薛松
闫隆
余笑寒
张岚
张文志
张益
赵红卫
赵明华
赵振堂
郑丽芳
钟晨
周巧根
周伟
周伟民
周兴泰
朱志远
朱智勇
博士导师:。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感官得到了延伸,认识事物的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其中光谱成像和雷达成像成为其中的佼佼者,高谱和图像使人们能够在大千世界更好的认识到事物。
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项优点显著,实用的成像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发展如今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高光谱遥感是当前遥感技术的前沿领域,它利用很多很窄的电磁波波段从感兴趣的物体获得有关数据,它包含了丰富的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息。
高光谱遥感的出现是遥感界的一场革命,它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
高光谱成像技术是基于非常多窄波段的影像数据技术,其中最突出的应用是在遥感探测领域,并在民用领域有着更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分析介绍高光谱图像的成像原理,探讨了高光谱图像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应用。
1.高光谱图像成像原理及特点1。
1高光谱遥感基本概念高光谱遥感是通过高光谱传感器探测物体反射的电磁波而获得地物目标的空间和频谱数据,成立于20世纪初期的测谱学就是它的基础。
高光谱遥感的出现使得许多使用宽波段无法探查到的物体,更加容易被探测到,所以高光谱遥感的出现时成功的是革命性的。
1.2高光谱图像成像原理光源相机(成像光谱仪+ccd)装备有图像采集卡的计算机是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硬件组成,其光谱的覆盖范围为200—400nm,400—1000nm,900—1700nm,1000—2500nm.其中光谱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准直镜,光栅光谱仪,聚焦透镜以及面阵ccd。
其扫描过程是当ccd探测器在光学焦面的垂直方向上做横向扫描(x),当横向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到投身光栅是就形成了光栅光谱,这是象元经过高光谱仪在ccd上得出的数据,它的横向式x方向上的像素点也就是扫描的象元,它的总想是各象元对应的信息。
在检测系统输送前进是排列的他测器完成纵向扫面(y)。
综合扫描信息即可得到物体的三围高光谱数据。
1。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乌鲁木齐天文工作站*中国科学院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原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院直属事业单位(京外)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筹)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子核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营养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筹)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原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原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长沙矿产资源勘查中心(原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021年·第4期45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学习国外先进的产品保证方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国情的《航天产品保证要求》,并在全航天系统内进行了推广。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总结和阐述了卫星有效载荷采取的产品保证控制措施,可为后续卫星载荷的产品保证提供参考。
一、树立宇航产品保证的理念1.宇航型号任务的工作阶段宇航型号任务根据技术流程将产品研制划分为立项论证、方案阶段、初样阶段、正样阶段、在轨飞行等研制阶段工作。
立项阶段进行任务分析、可行性论证;方案阶段进行优选方案、研制样机;初样阶段进行详细设计,电性件、结构热控件、鉴定产品,参加整星试验等研制工作;正样阶段需进行正样设计、产品研试,参加整星试验,出厂评审等研制工作;在轨飞行阶段进行发射场及在轨测试、产品交付给用户、技术支持服务等,宇航型号任务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各级设计师需按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的协调,明确各阶段研制计划、交付的试件与产品、过程与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卫星有效载荷产品保证策划与推进牛相林、祁公祺、邹明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牛祎铉、廉珂 /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图1 宇航型号任务技术流程462.树立产品保证理念美国在1986年发布了《航天供应商产品保证大纲》,欧洲在80年代后期在宇航企业全面推行了产品保证工作,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12年颁发了《全面产品保证工作规定》。
航天产品具有特殊性:系统复杂、技术风险高,失败的成本太高,一次成功不等于每次成功。
我国航天实行准入退出机制,质量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产品保证对航天承研单位尤其重要,必须提高对产品保证的认识,学习产品保证规范和方法,落实执行到位,加强产品保证管理,确保宇航产品一次成功。
3.设立产品保证专业岗位和人员产品保证专业人员是型号研制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已充分认识到开展产品保证工作的必要性。
行政指挥是产品保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人员在行政指挥的领导下开展各项产品保证活动,型号正副主任设计师是单位的产品保证专家组成员,产品保证队伍组织框图如图2所示。
最近网上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质疑量子通信的保密性,看看真正的科学家是怎么回应最近网上有人打着科学的旗号质疑量子通信的保密性,看看真正的科学家是怎么回应。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欢迎基于科学实验的严肃质疑/20160824/n465826009.shtml 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墨子号”在未来两年的在轨运行里,将会配合五个地面台站,首次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开展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为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奠定基础,同时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
取名“墨子号”正是对这颗“世界首发”卫星的最好定义。
“墨子是目前据文献记载第一个通过科学实验验证光线沿直线传播的科学家。
从某种意义上,他也是第一个提出牛顿第一定律的人。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说。
同时,对于量子通信的质疑也纷至沓来。
潘建伟说,他欢迎基于科学实验的严肃的质疑。
同时他表示,尽管目前中国量子通信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在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精密测量等量子技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量子技术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还需要非常艰苦的努力。
”访谈嘉宾潘建伟: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院士研制过程:每一次困难都让人近乎绝望潘建伟在接受《自然》专访时表示,量子卫星的首要任务是在卫星和北京地面站、卫星和维也纳地面站之间建立量子密钥分发。
卫星将量子密钥分发到两个站点,通过比对最终建立绝对安全的量子密钥。
拥有相同量子密钥的两个站可以把使用量子密钥加密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无线电话等经典通信方式传递而不用担心信息的泄露,这种通过量子卫星发射的密钥可以做到一次一密。
从卫星研制到发射的四年多时间里,潘建伟团队遇到无数困难,每个困难都是一个坎,都有可能导致卫星发射失败。
个人主要先进事迹丁瑞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丁瑞军,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材料器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红外焦平面技术研究。
负责完成多项国家型号任务中的核心探测器件研制工作,解决了红外探测器阵列研制、深低温CMOS读出电路设计及红外焦平面可靠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动实现了红外焦平面技术从应用研究向工程化应用的转化。
目前,丁瑞军同志带领团队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等十几项研究任务。
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制定了GB/T17444国家标准“红外焦平面阵列特性参数测试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9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刘羽寅同志主要先进事迹刘羽寅,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大本学历,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从事钛合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研究30多年,是我国钛合金领域的知名专家,为我国航空、船舶等领域的多个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第二发明人,她参与研制成功的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高温钛合金被某先进发动机选用,使我国高温钛合金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她主持研制的某舰船发动机用钛合金,达到国际水平,已经批量应用于我国船舶某高新工程;主持建立的钛合金棒线丝生产基地,推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化升级。
承担完成了钛合金材料国家重点配套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
获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和荣誉称号。
闫保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闫保平,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
任院信息办主任期间主持我院历史上首个信息化规划——“十五”信息化规划,并圆满组织实施。
她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e-Science理念和“数字化科学院”,并主持我院“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研究工作。
此后一直致力于e-Science的应用实践。
文章编号:0494-0911(200810-0001-04中图分类号:P237 文献标识码:B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杨国鹏,余旭初,冯伍法,刘伟,陈伟(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52The D evel op m ent and Applicati on of H yperspectral RS TechnologyYANG Guo -peng ,YU X u -chu ,FENG W u -fa ,L I U W e,i CHEN W e i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高光谱遥感技术,将反映目标辐射属性的光谱信息与反映目标空间几何关系的图像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传统的全色、多光谱遥感相比,在地物识别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许多国家的重视下发展迅速,其应用领域也日趋广泛并更加成熟。
对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总结。
关键词:高光谱影像;高光谱遥感;发展;应用收稿日期:2008-04-24作者简介:杨国鹏(1982-,男,山东聊城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
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高光谱遥感,在光谱分辨率上具有巨大的优势,被称为遥感发展的里程碑。
世界各国对该类遥感的发展都十分重视,成像光谱仪技术发展迅速,高光谱影像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与深入,应用日益广泛。
一、高光谱遥感技术成像光谱仪能获取许多波段狭窄且连续的影像,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
利用高光谱数据反演得到的地物反射光谱特征,能研究地球表面物体的分类、物质的成分、含量、存在状态、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1]。
1.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特点与传统的全色、多光谱遥感影像相比较,高光谱影像具有以下特点[2,3]:1.光谱响应范围广,光谱分辨率高。
成像光谱仪响应的电磁波长从可见光延伸到近红外,甚至到中红外;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
2.光谱信息与图像信息有机结合。
在高光谱影像数据中,每一像元对应于一条光谱曲线,整个数据是光谱影像的立方体,具有空间图像维和光谱维。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简称“高能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直属事业单位,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73年,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
高能物理是研究宇宙的最基本粒子和宇宙起源、发展、演化等相关问题的科学,是现代物理学中的前沿领域之一。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立足于国际前沿,从事粒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宇宙线物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以推动中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具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研究资源。
所内设有实验室、研究部、工程部、管理部等多个科研和管理机构。
实验室包括基础物理研究实验室和装置技术实验室,负责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和相关技术研究。
研究部由实验室和理论研究组构成,其中实验室负责眼下大型实验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理论研究组则开展与实验研究相配套的理论研究工作。
工程部负责仪器设备的研制、制造和维护,管理部则负责机构管理和研究成果的评价。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工作涵盖多个重要的研究项目。
其中,我国高能加速器研究是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包括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同步辐射质谱仪实验站(BSRF)等。
此外,高能所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如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参与建设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等。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高能所研究人员在高能物理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包括Higgs玻色子的发现、中微子振荡的研究等。
这些成果为我国的高能物理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致力于培养和引进优秀的科研人才,建立了严格的科研人员评价和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同时,该所还注重推广普及科学知识,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增强公众对高能物理学的认识和了解。
总之,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重要基地,承担着重要的科研任务,取得了不少重要科研成果。
开窗高帧频下红外面阵数字 TDI 实现方式研究张博铭;苏晓峰;崔坤;姜婷【摘要】开窗功能是当前面阵红外探测器的一个重要功能,该功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大幅度提高探测帧频。
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高帧频对面阵数字 TDI 探测系统的影响,研究了高帧频数字 TDI 实现方式:(1)高帧频可以增加探测器系统扫描速度的上限;(2)在高帧频 TDI的工作状态下更容易实现速度的匹配;(3)在扫描列数设定较高的情况下,高帧频数字 TDI 可以根据所开窗口像元的实际响应情况来选择 TDI 的起始列和级数,以选择质量较高的 TDI 图像。
用国产中波红外探测器搭建了红外成像平台,进行了高帧频数字 TDI 成像实验,验证了高帧频数字 TDI 实现方式的可行性。
%Windowing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and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frame fre-quency of the detection system.The influence of high frame rate on the digital TDI detection system was theoretically analyzed,then the implementation way of high frame rate digital TDI was studied.The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based on domestic mid -wave infrared detector was established,and the imaging experiments of high frame rate digital TDI were carried out,which verifies the feasibility of high frame rate digital TDI implementation way.【期刊名称】《激光与红外》【年(卷),期】2016(046)010【总页数】6页(P1250-1255)【关键词】面阵;开窗;高帧频;时间延迟积分【作者】张博铭;苏晓峰;崔坤;姜婷【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3;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 2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15时间延迟积分(Time Delay Integration)技术是在空间探测中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通过多列像元的并扫可以实现对同一目标的多次曝光,等效延长对目标的积分时间,从而提高探测系统的信噪比和灵敏度,特别适合在入射辐射强度较低的环境和对运动目标的探测[1-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所 2011-12-12 20:40 一、流体物理研究所一所一所主要从事高能量密度流体动力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研究领域有爆轰和爆炸动力学、冲击动力学、动高压物理、计算物理、光学和光电子学、应用电子学、电子束物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脉冲功率驱动的高能密度动力学等。
同时还从事一系列先进实验诊断技术和系统的开发研究包括高速摄影技术、直线感应加速器技术、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先进电子学仪器设备研制、中子探测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系统集成技术等。
1、特种电源/电光调Q开关二、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二所二所是以核物理、放射化学、核工程及核技术应用为主的多学科、多专业组成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国防科研所。
近年来核物化所新建了国家级应用中子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物院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同位素研发基地和国家核技术工业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放射性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医疗是核技术应用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放射性药物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具有灵敏度高、诊断准确快速、可进行动态功能显像等优点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疑难病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疗效确切。
2、放射性安全检测系统3、车载式放射性废水处理装置4、核电站建设及相关技术服务核污染去污处理表面去污、氚提取、事故应急去污、移动去污、设施去污及退役等核辐射检测在线自动辐射监测网设计及建设、核应急系统的设计及建设、相关辐射检测设备的供应、人员车辆辐射监测系统研究堆的辐照功能可以为核电部件国产化研究服务调试。
5、同位素电池同位素电池研制已完成实验室研发进入样品阶段拥有国内唯一保持完整的同位素研发队伍目前研发人员约40人。
6、无损检漏利用示踪剂可对地下或长距离运输管道实施在线、无损检漏。
应用于地下管道检漏石油、天然气管道等。
7、聚酰胺PA俗称尼龙热熔胶辐射改性研究聚酰胺热熔胶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可用于气压维护型电缆接头的密封保护。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院校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成立于1964年,是我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激光科学技术专业研究所。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光机所已成为以探索现代光学重大基础及应用基础前沿、发展大型激光工程技术并开拓激光与光电子高技术应用为重点的综合性研究所。
研究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强激光技术、强场物理与强光光学、信息光学、量子光学、激光与光电子器件、光学材料等。
上海光机所现有职工8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正副高级科研人员200余人,先后有8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读研究生450余人。
上海光机所设8个研究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中物院”联合实验室1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1个。
上海光机所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44项。
“激光12号实验装置”、“小型化OPCPA(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超短超强激光装置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上海光机所年均获得专利授权200余项,专利申请数一直名列全国科研机构前茅;年均发表论文600多篇,科技论文三项指标(SCI收录论文、被国外引用论文、国内期刊论文)连年位于全国科研机构前列。
建所四十多年来,上海光机所以突出的科研成绩和自身的学科优势确立了在国内外科技界的地位,为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的发展及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海光机所广大科技人员将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荣传统,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努力为我国现代光学和激光与光电子学的开拓与发展,为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光机所是国内最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具有物理学、光学工程和材料学三个学科的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
现有研究生导师9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3名),先后有7位专家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专家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经费科研经费是支撑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作为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经费使用与管理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经费的相关情况。
一、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简介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以下简称“有机所”)成立于1950年,是我国最早从事有机化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
有机所以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研究领域涵盖了有机合成、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固体化学等多个方面。
二、经费来源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国家财政拨款:作为国家级科研机构,有机所每年都会获得国家财政拨款,用于支持科研项目的开展。
2.科研项目经费:有机所科研人员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也会获得相应的经费支持。
3.省部级科研项目:有机所还会获得来自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经费支持。
4.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有机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会议等方式获得经费支持。
5.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有机所与企业、高校等合作,承担委托科研项目,获得经费支持。
三、经费使用与管理1.经费使用原则:有机所经费使用遵循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合规使用。
2.经费管理:有机所设有专门的经费管理部门,负责对科研经费进行统一管理。
科研人员需按照项目预算和进度,合理使用经费。
3.监督与审计:有机所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规、透明。
4.优化资源配置:有机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有机所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通过与企业合作、技术许可等方式,实现科研经费的循环利用,为我国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中科院上海有机研究所经费来源广泛,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科研项目经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等。
在经费使用与管理方面,有机所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政策,确保经费合规、合理使用,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附件1
2014年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社会调查
资助专项获得资助项目名单
序号 负责人单位 负责人 项 目 名 称 资助费用
(元)
1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徐亮 2014年高考制度改革的影响和满意度调查——以
兰州市和南京市为例
9000
2
宁波工业技术研
究院
姜道义 调查西部90后农村大学生成长历程 9500
3
北京微电子研究所 王琦 在内蒙古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希拉穆仁草原农牧
民生活现状调查
8500
4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郭帅 我国不同农村地区垃圾排放处理现状及垃圾污染
对农村地区、周边城市地区的影响
8500
5
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宋冠男 上海地区儿童福利院的运营状况及残疾儿童、弃婴
和孤儿的学习生活状况
9500
6
上海硅酸盐研究
所
张晓华 城市青年生活工作现状调查研究 9000
7
上海硅酸盐研究
所
丁正平 中国科学院在高校学生中推广度调查报告 7000
8
人文学院 张志荣
农村新型居家养老方式调研——以山东柞城村和
宋庄村为例
9500
9
计算技术研究所 杨晓鹏 偏远地区中小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9500
10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王坤 首都第二机场拆迁区的新农村生态环境满意度调
研——以北京市南大门榆垡镇为例
9500
11
新疆生态与地理
研究所
陈艳锋 伊宁市高中学生对新疆历史的了解程度调查 9500
12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房陈岩 新型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以杭州湾新区为代表)产
业规划与产学结合的调研
9000
13
工程管理与信息
技术学院
仇国龙 甘肃省会宁县“因教返贫”现象近况调查研究 9500
14
地质与地球物理
研究所
宋凡 北京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现状及存在问题调查 9500
15
北京植物研究所 王娟 对抑郁症年轻化现状的调查 9500
16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郁洋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儿童基础教育情况调查——以
甘肃临夏州偏远地区回族儿童为例
9500
17
深圳先进技术研
究院
杨沙沙
关注农村孩子的明天 7000
18
高能物理研究所 郭思明 北京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现状调查 9000
19
南京地理与湖泊
研究所
刘宝贵 当前城乡民众精神文明现状与变迁调查——南京、曲阜两地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修养现状与变迁调查 9000
20
地学院建筑研究
与设计中心
王儒轩 上海苏州传统民居类型调查研究 9500
21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刘菊 四川西部山区农户生态补偿的意愿调查——以宝
兴县为例
9000
22
南海海洋研究所 汤勇
国科大青年志愿者秦河文化调研行——唤醒西部
贫困山区青少年对家乡文化的认知,鼓励青年投身西部贫困山区经济建设 9500
23
长春应用化学研
究所
易婷 对在读研究生婚恋情况的调查 9500
24
长春应用化学研
究所
张靖 关于我国城市医患纠纷事件的社会调研 5800
25
长春东北地理与
农业生态研究所
佟伟铭 吉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 10000
26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张贺 青海三江源地区中小学校藏族学生素质教育状况
的调查——以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为例
10000
27
遗传与发育生物
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苏超 甘肃省中、东部耕地现状与梯田建设调研 10000
28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郁磊 居民家庭用药情况调查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
例
9500
29
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所
陆凯 北京市城乡居民大气污染认知水平调查 9500
30
地理科学与资源
研究所
王芳 特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居民生产生活状况调查 9000
31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希月 北京市石景山区传统工业区休闲旅游产业转型与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8500
32
国家授时中心 李博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8500
33
寒区旱区环境与
工程研究所
怀保娟 冰川变化对乌鲁木齐河流域当地居民的影响调查 10000
34
陕西水土保持与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严正升 陕西关中地区农家乐经营现状与前景分析 ——以崔西沟民俗村为例 5100
35
地球化学研究所 刘云龙
贵州地区85后学生群体生活状况调查—以贵阳市、
遵义市为例
9500
36
地球化学研究所 王璐颖 探讨西江模式对当地苗族人民经济、文化的影响 6200
37
昆明动物研究所 刘耀文
长寿之乡——海南省长寿家系健康状况、生活环境
及遗传优势调查
10000
38
广州能源所 王振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以
广州分院为例
10000
39
武汉病毒研究所 李晓瑜
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调查——以武汉,广州,安徽为
例
9400
40
自然科学史研究
所
包明明 科普企业发展瓶颈调查 10000
41
青岛海洋研究所 王丽娟 山东沿海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调查及保护宣传 9500
42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牛海军 西北地区“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情况以及跟踪调
查
9000
43
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杨珊珊 陕西省大气雾霾的成因、影响及治理的调查——以
关中地区为重点
9000
44
水生生物研究所 陈亮
渔民对“长江全江禁渔10年”的看法及渔民生活
状况的调查
9500
45
水生生物研究所 孙志惠 水产科学研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调查 5900
46
成都生物所 袁丽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风俗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现状调研
9000
47
上海光学精密器
械所
李紫婷 山西省革命老区旅游开发调研——长治市为例 8500
48
心理所 田莫千 吸烟者调查 9500
49
西双版纳热带植
物园
刘明航 湖南省首个国家矿山公园开放调查 6400
50
动物所 楼瑛强
天津滨海新区汉沽地区老工业在新环境下的生存
情况
8000
51
青岛生物能源与
过程所
王延青 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对贫困学生的影响调研 9500
52
资环学院 黄京
大连市长山群岛海岸线生态环境问题及公众环保
意识调查
10000
53
信息工程所 贾世杰 当代中学生手机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