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常德市水资源保护监测与整治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15
•78 •信息之窗水攻,k 5备源2017年第3期良比例为78. 3%,较年度目标提高1. 6个百分点,劣V类断面比例控制在6.7%以内;新安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继续保持 100%。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李奔月、夏薇薇)九江水文受委托承办首个水资源论证报告评审受江西省九江市水利局委托,从今 年起,由九江市水文局承办辖区内的水 资源论证、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评 审,双方签订了协议。
4月1日,市水文 局首次组织了《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 公司二期年产16万吨差别化化学纤维 取水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并取 得圆满成功,得到市水利局及相关单位 和个人的一致好评。
(九江市水文局代银萍)九江水文开展县级水资源月报编制为更好地服务水资源管理,探索开 展河长制水文服务,江西省九江市水文 局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县级水资源月报 编制工作。
5月11日,《瑞昌市水资源月 报》顺利通过审查,并以瑞昌市水利局、瑞昌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名义正式刊印 发布。
“月报”分概述、水文监测信息、蓄 水动态、取用水信息、水资源质量五大部 分,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月瑞昌市境内主 要河流湖泊的水资源状况。
(九江市水文局郎锋祥)郑州传项戀斤郑水政水麵5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水务局对 新郑市水政水资源相关工作进行专项检 查。
座谈会上,检查组对计划用水管理 工作、节水型小区创建工作、洗浴行业及 建筑工地取用水情况、入河排污口登记 排查情况、地下水压采工作、河湖专项执 法工作、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情况、水 资源费改税前期基础工作开展情况等重 点工作逐一进行询问,对工作不力的原 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政策答疑。
(新郑市水务局张浩洋、高彩风、刘占玉)广安水功能区划通过审查5月9日,四川省广安市水务局组织 召开《广安市水功能区划》审查会。
专家 组一致认为《区划报告》较科学合理地划 分了广安市主要水域的水功能一级区和 二级区,主要技术路线基本符合《水功能 区划分标准》要求,区划成果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 水域水质保护目标合理可行,同意修改 完善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而地下水资源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生态平衡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我们进行了此次地下水资源调查。
二、调查区域概况本次调查的区域位于_____,地理坐标为_____,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该区域地势较为平坦,地貌类型主要为平原和丘陵。
气候属于_____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_____毫米,年平均气温为_____摄氏度。
三、调查目的与方法(一)调查目的1、了解调查区域地下水资源的赋存状况,包括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岩性等。
2、评估地下水资源的量,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储存量、可开采量等。
3、掌握地下水资源的水质状况,包括主要污染物、水质类别等。
4、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二)调查方法1、收集资料收集了调查区域的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水文、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资料,包括地质图、水文地质图、气象资料、水文监测数据、水资源公报等。
2、实地调查对调查区域进行了实地勘察,包括对水井、泉眼、河流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出露点进行了观测和采样,对含水层的岩性、厚度等进行了测量和描述。
3、室内实验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了室内实验分析,测定了水温、pH 值、电导率、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主要离子含量等水质指标。
4、数值模拟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调查区域的地下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对地下水资源的量和水质进行了模拟和预测。
四、地下水资源赋存状况(一)含水层分布调查区域主要发育有_____含水层,其中浅层含水层主要分布在_____,厚度一般为_____米;深层含水层主要分布在_____,厚度一般为_____米。
(二)含水层岩性浅层含水层岩性主要为_____,渗透性较好;深层含水层岩性主要为_____,渗透性较差。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湖泊保护措施摘要:饮水安全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安全既涉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又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尤其是湖泊水源,因其埋藏于地下不易治理,对其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根据规范科学、合理地划定或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也是做好事关人民生命健康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监管的重要保障,是水源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饮用水源;湖泊;保护措施引言近年来,我国水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峻,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迫在眉睫,国务院、生态环境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指导地方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工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要求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要定期开展水质全分析,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水质达标率。
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2021年进行了2020年水源评估,评估基准年为2020年。
1饮用水源概述现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分成果是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编制完成,并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11年批复。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发布于2007年,为首次发布,(HJ338-2018)为该规范的第一次修订,此次修订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和明确,并由HJ/T338-2007的推荐规范升级为HJ338-2018管理规范。
2水源达标状况(SQ)分析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按照《饮用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进行,根据各组分含量将饮用水质量分为5类:Ⅰ类、Ⅱ类适用于各种用途;Ⅲ类化学组分含量中等,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Ⅳ类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Ⅴ类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2020年对西水源地水质进行了93项全指标监测。
涉及的分析仪器有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根据监测数据,对全年的水质检测指标进行评价,监测指标全部达到质量标准Ⅲ类以上水平,检测评价结果均为Ⅲ类,评价结果均为“较好”。
湖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2017修改)【发文字号】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发布部门】湖南省政府【公布日期】2017.12.28【实施日期】2017.12.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湖南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2003年4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66号公布2008年1月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9号第一次修改2017年12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第二次修改)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第三条利用水工程或者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的单位和个人,除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均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
前款所称取水工程或者设施,是指闸、坝、渠道、人工河道、虹吸管、水泵、水井以及水电站等。
第四条下列情形不需要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二)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等少量取水的;(三)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临时应急取(排)水的;(四)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五)为农业抗旱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必须临时应急取水的。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少量取水的限额为每户每月取地表水180立方米,或者取地下水80立方米。
第五条取水许可申请按照下列权限分级审批:(一)日取地表水80000立方米以上、日取地下水5000立方米以上的项目和总装机容量25000千瓦以上的水力发电企业的取水许可申请,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日取地表水30000立方米以上不足80000立方米、日取地下水3000立方米以上不足5000立方米的项目和总装机容量10000千瓦以上不足25000千瓦的水力发电企业的取水许可申请,由市州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三)日取地表水不足30000立方米、日取地下水不足3000立方米的项目和总装机容量不足10000千瓦的水力发电企业的取水许可申请,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锦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7年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锦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2.25•【字号】锦政发〔2017〕13号•【施行日期】2017.0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锦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7年度)的通知锦政发〔2017〕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现将《锦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7年度)》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锦州市人民政府2017年2月25日锦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7年度)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79号)、《锦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锦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锦政办发〔2016〕81号)精神。
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主体,逐年确定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的要求。
特制定本年度工作方案。
一、年度目标2017年,全市河流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下同)比例达46.5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100%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不下降;力争消除地表水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劣于Ⅴ类)断面;城市黑臭水体控制在40%以内。
二、年度重点任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水污染行动计划》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对本年度重点任务进一步加以明确与强调。
(一)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1.专项整治十大重点行业。
制定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实施清洁化改造。
造纸行业力争完成纸浆无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浆技术,钢铁企业焦炉完成干熄焦技术改造,氮肥行业尿素生产完成工艺冷凝液水解解析技术改造,印染行业实施低排水染整工艺改造,制药(抗生素、维生素)行业实施绿色酶法生产技术改造,制革行业实施铬减量化和封闭循环利用技术改造。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2017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则是对水资源利用
和管理的重要指导。
2017年的给水排水标准图集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水质监测、水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标准图集。
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介绍和解读。
首先,给水工程方面的标准图集包括了供水管道布置图、蓄水设施示意图、水
厂总平面布置图等内容。
这些图集为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能够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需求,提高供水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排水工程方面的标准图集涵盖了雨水排水系统示意图、污水处理厂总平
面布置图、排水管道布置图等内容。
这些图集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城市内涝,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畅通和稳定。
此外,水质监测方面的标准图集包括了水质监测点分布图、水质监测站总平面
布置图、水质监测井示意图等内容。
这些图集为水质监测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能够及时发现水质问题,保障城市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
最后,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标准图集涵盖了水资源保护区示意图、水资源开发利
用总平面布置图、水资源保护规划示意图等内容。
这些图集为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能够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2017年的给水排水标准图集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对城市水资源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个方面的标准图集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编制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性。
希望相关部门和工程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标准图集,为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法规标题】山东省水资源条例(2017年发布)【发布部门】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文字号】【适用区域】山东省【发布时间】2017-09-30【生效时间】2018-01-01【关键词】环境,环境许可及管理,环境质量与基础,生态保护,资源管理【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取代了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05年发布),山东省取水许可管理办法(2010年修订)【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山东省水资源条例2017年9月30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水资源规划、保护、配置、取水管理、节约用水以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三条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应当坚持全面规划、节水优先、严格保护、统筹兼顾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河长制,科学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保障资金投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环境保护、农业、海洋与渔业、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质量技术监督、物价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水资源违法行为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投诉、举报人。
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在自然资源领域,“调查与监测”所包含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密不可分。
当前,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矿产等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领域,“调查”与“监测”两个术语通常并存并用,但辨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加以应用,有助于支撑与服务自然资源全流程动态管理。
一、“调查”与“监测”的区别与联系根据《辞海》的解释,“调查”是为了了解一定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工具如访问、问卷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对其进行实际考察、询问,获得相关信息;而“监测”的解释为“监视测量”。
从概念来看,“调查”强调通过踏勘、访问、问卷、数据、文献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种手段,直接与间接接触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调查对象当下的客观实际现状,及其相关情况。
“监测”则强调通过一定仪器设备的测量,定量获取监测对象的某些特征参数数值,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监视该监测对象的动向和态势。
从目的来区分,调查偏重于了解现状,监测侧重于掌握动向。
调查是为了理清现状全貌,监测是为了监视动向态势。
从技术来讲,调查比监测产生的时间更早,技术手段更为传统,如今也在吸收最新的高技术;监测则是工业时代伴随仪器装备发展而来,是新技术新发明的产物,本身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两者有交叉,高频次的调查实际相当于监测,纳入权属等管理属性的监测实际相当于调查。
由于调查和监测的对象、尺度等差异巨大,两者的界限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领域开展探讨。
二、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监测”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土地调查包括全国国土调查、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专项调查,主要是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基本农田状况进行调查、监测、统计、分析。
其中,土地专项调查是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对特定对象进行专门调查,包括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勘测定界等,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主要是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分析开发利用潜力。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地,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订XX县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方案如下:一、重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是贯彻落实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是落实“水十条”的重要保障,是全面践行绿色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饮水安全和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群众对水越来越高的质量需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切实做好XX县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贯XX和新时期治水方针,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监督和管理,确保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满足城市饮用水安全需求,保护群众身体健康,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维护长治久安。
(二)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物排放,防止污染饮用水水源。
2.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统筹考虑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各个环节,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污染治理、建设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并与流域水污染防治等相关规划协调。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以改善饮用水水源水环境质量为重点,重点解决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及整治、二级保护区整治、准保护区污染控制、监测体系完善及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
4.创新机制,加强管理。
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高效协调的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机制。
5.明确职责,强化考核。
明确各部门和有关镇街的职责,落实地方责任制,加强监督。
Environmental Science210浅析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窦利军(河南省信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南 信阳 464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但近年来,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不仅会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还会影响我国生态环境。
因此,如何做好农村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本文在全面了解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治理措施,以期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
关键词: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1 农村水环境现状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环境污染治理的重点放在了人口密集的城市,比如雾霾治理、汽车尾气治理、工业废气治理、河道清淤等等。
而忽略了农作物生长的广大农村地区。
作为农业大国,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系统都集中于农村地区。
一直以来,农村都被誉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吃的是天然粮,喝的是山泉水。
现在的农村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民的钱包鼓起来了,但是环境却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大量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禽畜养殖排放物和农村面源污染等,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其中水体污染问题最为严重,原来清澈见底的小溪变成了平地,原来涓涓流淌的河流变成了恶臭的水沟,水污染事故也时常发生。
若不及时进行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后期将会对环境、人体健康造成长期且无法挽回的危害。
2 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农村自来水管的普及,农村居民排水量大幅增长。
由于很多地区还未设置配套的排水管道和规定的去向。
很多水都直接排到了地面,甚至街道。
排出的水将顺着排水明沟流向沟塘水库,乃至溪流。
长期下去,将会对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影响地下水水质。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比较高,每人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大量垃圾的堆放,不仅会产生细菌病毒,通过渗滤液还会对地表水、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进而影响生态环境。
浅谈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方案作者:段志新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9期摘要通过分析当地入河排污口的类型与分布、水质状况及入河废污水量和污染物入河量,在维持水环境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治理建设方案。
关键词入河排污口水质规范化治理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0引言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方案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水量、水质和入河排污口的统一规划,为今后一定时期全市入河排污口的管理、改建、新建和扩建等提供基础依据。
通过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将进一步改善承德市各流域水质与生态功能,确保人民群众用水安全,逐步实现生态优良、环境和谐发展的流域环境。
1入河排污口现状分析1.1入河排污口的类型与分布由于各条河流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及工业布局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排污口在各条河流上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1.1.1按入河方式分类排污口按入河方式分为明渠和暗管两种类型。
1.1.2按污水性质分类根据废污水产生的来源及不同性质,将入河排污口划分为工业、生活、混合三种性质排污口。
(1)工业废污水包括生产废水、外排的直接冷却水和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等。
清污分流的间接冷却水(如电厂温排水)不在本次监测范围内。
(2)生活废污水居民生活污水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两大类,这两种污水的排放类型差异很大。
①城镇生活污水是指城区和镇区的居民在生活中使用后而排出的污水,其排放去向包括下水道、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城市污水处理厂、泵站排水、直排河道(湖泊)等,本次调查城镇生活污水仅指直排河道(湖泊)部分。
②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自来水使用和其他各类生活用水使用所产生的污水。
(3)混合废污水主要是市政排水系统污水和污水处理厂污水两大部分。
其中市政排水系统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包括泵站排水和自流排水。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国家生态环保部第一部分:引言1.1 地下水的重要性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
1.2 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制定背景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地下水环境的健康与安全,国家生态环保部对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了2021年的修订,制定了新的地下水质量标准14848-2017,以适应当今的环境保护需要。
第二部分:地下水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2.1 地下水质量标准的范围地下水质量标准适用于地下水水源地、地下水供水工程取水口等地下水环境,包括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和对应的评价指标。
2.2 主要污染物的限值要求地下水质量标准对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等进行了严格的限值要求,以确保地下水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
2.3 评价指标的要求地下水质量标准还规定了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评价指标要求,包括水质目标、饱和指数和单项指标等,这些指标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第三部分:地下水质量标准的意义和作用3.1 保护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制定实质上是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通过严格的监测和管理,能够遏制地下水受到污染的行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和健康。
3.2 维护人民健康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下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合理的地下水质量标准能够保障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3.3 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地下水质量标准对各类地下水体采取了科学的评价和监测方法,可以有效地达到“污染减少、水质改善”的目的,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四部分: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实施和监测4.1 实施措施地下水质量标准的实施需要各级环保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建立健全地下水质量监测网络和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
4.2 监测手段地下水质量监测是地下水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指标,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摘要: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片面追求工程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没有很好的把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工程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因此,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注重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合理的方案和措施,实现良好的节能环保、顺应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发挥水利工程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环保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监测1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引发水土流失、河道堵塞、堤坝坍塌等严重问题,影响到生态的发展。
因此,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引入生态理念,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水利工程设计中一些缺陷进行改善,可以避免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水利工程实施中带来的危害,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地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此外,生态理念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利工程促进水资源合理分布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2.1 对区域气候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使当地的降雨量增加,库区临界的降雨量减少,而一定距离外的区域则会出现降雨量增加的情况。
如果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势比较高,则背风预期的降雨量会减少。
此外,其所在区域的降雨时间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比如在我国一些夏季炎热的地区,夏季水库的水面温度较高,加强了大气流,使降雨量进一步增加。
而在水库建设完成之后,该区域下垫面也从陆面转为水面,并与空气进行能量交换,而交换的方式和强度也会发生一定改变,导致气温产生变化,年均气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2.2 对水文水体产生一定影响水利工程的修建会对河道的水文水体产生不好的影响,由于水利工程要修建水坝来蓄水,因此河道水流动性减弱,变成了人造湖泊。
县区名称地表水资源量/104m 3降雨入渗补给量/104m 3河川基流量/104m 3水资源总量/104m 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m 3/人)邯山区3713594138382678丛台区7861947264246945复兴区169329249253692117武安市20389212271087630739366永年区6666915346723575肥乡区10918060191447峰峰矿区3227500220656164121磁县4970836135629769208临漳县54819908253109魏县18054520563254大名县29477920808687馆陶县124376903893107成安县4341190416290涉县17006164041080722603533广平县8814280151648鸡泽县7424430251775曲周县184369055311邱县12620490217584全市5038410379728984125198119冀南新区102942106324606143经济开发区14629343917邯郸市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郑艳军(河北省邯郸水文勘测研究中心)摘要:水资源是国计民生之大事,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对象,研究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引进节水灌溉先进技术,加强节水宣传,建设水资源监测系统等开发、利用、保护等监管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地表水水质保护邯郸市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120(2020)04-0026-03第4期2020年12月山西水土保持科技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No.4Dec.2020囗调查思考收稿日期:2020-09-261研究区概况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连山东省,西与山西省为邻,南接河南省,北与邢台市接壤,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6°04′-37°01′,东经113°28′-115°28′之间,辖1市6区11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7.06.2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2008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修订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污染防治的标准和规划第三章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第四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城镇水污染防治第四节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第五节船舶水污染防治第五章饮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体保护第六章水污染事故处置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
第五条省、市、县、乡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水资源保护中应用水质监测的重要意义及监测环节【摘要】:水资源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较大,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水资源质量与人们身心健康安全有密切相关性。
现阶段,水污染成为水资源保护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水资源保护工作成效,应重视水质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此背景下,明确水质监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梳理水资源监测环节,强化水污染治理工作效果,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资源保护;水质监测;重要意义;监测环节引言我国淡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难以满足人们的水资源需求量,同时水资源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加剧社会用水矛盾。
为有效满足人们水资源需求量,重视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处理工作。
水质监测技术由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可对水资源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水环境质量,为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保障水质监测数据的精准性成为高质量治理工作的前提,水资源监测环节众多,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影响水质监测环节的监测数据准确性,难以提高水质监测水平,对水资源污染问题治理产生不利影响[1]。
因此,重视水质监测环节工作质量控制,推进水质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
一、水质监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一)实现水资源质量的随时监测目前,在水资源保护中,我国采用的水质监测方式为定期、定点监测,于每月中旬定点采样,确保采样频率在12次以上,水质监测工作人员可通过同一位置水质变化情况进行水资源污染程度的分析、确定,实现了对水环境的跟踪监测,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
而且也可以及时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降低水污染事件的影响程度,保障人们生活用水安全。
(二)达到保护水资源目的水质监测数据结果可以将较长时间范围内的水质情况予以反映,并分析数据变化规律、污染物质来源,实现水资源污染源的确定,进而大大提高水污染治理的工作效率。
而且通过水质监测数据结果实现对水质污染情况的有效分析,其可反映水资源污染环境治理效果,同时也可依据其制定相应的水污染治理对策,提高水资源保护力度[3]。
澧水常德段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与评价唐嶷;戈蕾;高铁军;吴岱镳;葛大兵【摘要】比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对2007年度澧水常德段石门县三江口、津市市窑坡渡、安乡县沙河口3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澧水常德段水质总体上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水质良好,其中石门县三江口和安乡县沙河口所有监测项目均处于标准值范围,津市市窑坡渡存在粪大肠菌群超标现象.今后应加强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用水,严格控制排污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水利保障.【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0(041)001【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水环境;现状分析;评价;澧水常德段【作者】唐嶷;戈蕾;高铁军;吴岱镳;葛大兵【作者单位】常德市环境监测站,湖南常德,415000;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004;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长沙,410128;常德市环境监测站,湖南常德,415000;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2澧水发源于桑植县北部山区,东流经张家界、慈利、石门、临澧等县市,在澧县新州流入洞庭湖后归长江。
澧水总长372km,其中83%以上在湖南境内,大部分流经山区,多乱石暗礁,下游可通航。
澧水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1165~1924mm,平均1542mm;水资源总量165×108m3,其中湖南境内水资源量131×108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8%;水能蕴藏量1525MW,占全省水能蕴藏量10%,可开发的水能资源1371MW,占全省可开发水能资源12.6%[1]。
本文通过对澧水常德段2007年度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调查,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评价水质污染情况,以期为管理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2017年度常德市水资源保护、监测与整治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为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常德市财政局《关于明确2018年度市本级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任务的通知》(常财办发〔2018〕13号)等文件,湖南骏德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接受常德市财政局委托,对2017年度常德市水资源保护、监测与整治专项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常德市水资源保护、监测与整治专项资金(以下简称水资源专项资金)由市水利局申请立项,经市财政局审批,并由市水利局具体实施及使用,该项目由武陵区中心河生态修复与治理、市级水功能区确界立碑等10个子项目构成,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从而提高我市水资源管理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项目立项依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13〕62号)、《湖南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湘财综〔2009〕32号)。
2017年度安排预算资金共400万元,具体明细如下:单位:万元(二)项目绩效目标1.项目绩效总目标积极推进水功能区划分,强化水功能区水质监管;加强对常德市水资源保护与监测,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和监测体系;加强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管理,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2017年绩效目标(1)全年设置水功能界碑56块,明确水功能区划分。
(2)全年对46处入河排污口进行检测,并及时向环保局反馈检测结果,加强水质监测与水体保护。
(3)为三家重点取水单位安装水资源监测流量计6台,加大地下水取水量的监控力度。
(4)完成20家单位水平衡测试,并出具水平衡测试报告,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市民节水意识,创建节水型小区。
(5)编制《常德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报告》、《2017年常德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指标分析计算报告》、《2017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
(6)拆除并更换沅江饮用水水源地破损护栏,维修上游护栏500米以上,设置一级保护区界标、二级保护区界标、警示牌10块以上。
(7)在武陵区中心河区域铺设人行道板、人行道生态扣板1,000平方米以上、铺种马尼拉草皮8,000平方米以上,栽植、移植香樟300株以上;在鼎城区沧山水库退塘还库2个、铺设交通桥2处、清理垃圾1,000立方米以上、种植柳树50株以上、渠道衬砌500米以上,对特定水域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既有利于水土保护,又美化环境。
(8)入河排污口总磷指标达到一级标准,第三方机构检测合格率达100%。
(9)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98%以上。
二、项目单位绩效报告情况市水利局对2017年度常德市水资源专项资金绩效进行了自我评价,对项目基本情况、绩效目标、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项目组织实施情况、项目绩效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等进行了说明分析,并对2017年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作了进一步说明,自我评价得分97.5分,自评结果为“优”。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本所接到市财政局委托后,成立了评价小组,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了绩效评价方案。
根据项目特点,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和公众评判法评价。
评价过程中根据拟定评价方案,主要实施以下程序:1.了解情况。
以座谈会方式与水利局项目负责人直接沟通了解项目概况,掌握专项资金组织实施情况。
2.收集资料。
包括相关政策文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自评报告、招投标资料、与项目相关的检测报告等。
3.财务检查。
查阅原始凭证包括合同、支付凭证、中标通知书、发票、验收资料等,检查专项资金的支付、使用和管理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4.实地查验。
结合相关工程资料和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对项目完工程度进行比较、核对,确定项目工程的建设成效。
5.设计评价体系及调查问卷。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服务对象满意度。
6.综合分析和评价,出具评价报告。
四、绩效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一)项目资金情况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2017年水资源专项资金年内实际到位400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00%,具体到位情况如下:单位:万元2.项目资金使用情况2017年水资源专项资金实际使用208.08万元,实际使用资金占拨付资金的比例为52.02%,待支付资金为191.03万元,待支付资金占拨付资金的比例为47.76%。
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经检查支付凭证,未发现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资金挪用等情况。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市财政局和市水利局联合制定了《常德市市本级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常财发〔2018〕7号),明确了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及标准、项目申报审批和监督管理程序。
此外,为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政府采购,各项目的资金支付均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保障了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市水利局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了市级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入河排污口调查管理等10个细化项目。
实施程序方面,工程类项目均通过了财政预算评审,除常德市水资源公报编制项目、入河排污口调查管理项目、常德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编制项目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而未实施政府采购,其他项目均按规定进行了政府采购。
市水利局对完工项目组织了专人进行项目验收,并在验收合格后方交付使用,项目合同书、验收报告等资料齐全。
但市水利局未针对专项资金制定项目业务管理制度。
(三)项目目标完成情况1.市级水功能区确界立碑项目按照市政府批复的水功能区划,全年设立了56块界碑,并于2017年12月22日验收合格。
经现场抽查,界碑设置在水功能区域,安装完好,字迹清晰,目标完成率100%。
2.全年完成入河排污口抽检46次,并由湖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常德分中心出具了常污监字〔2017〕第001号、002号、003号、004号《检测报告》。
3.全年完成常德烟草、常德烟机、湖南文理学院三个地下水取水单位水量流量计安装工作,每个单位安装流量计2台,共计6台,经现场查看湖南文理学院逸夫楼流量计,流量计运行正常,目标完成率100%。
4.全年完成常德市审计局等20家单位水平衡测试工作,由湖南金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出具水平衡测试报告20份,目标完成率100%。
5.市水利局按照2017年初制定的方案,及时完成《常德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报告》、《2017年常德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指标分析计算报告》、《2017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编制,目标完成率100%。
6.全年完成沅江饮用水源地护栏安装维修801.5米,设置一级保护区界标、二级保护区界标、警示牌14块,目标完成率100%。
7.截至2018年6月,武陵区中心河及鼎城区沧山水库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均已完工,尚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及决算评审程序,尚余171.03万元工程款尚未支付。
8.全年完成入河排污口总磷指标检测46次,9次检测不达标,入河排污口总磷指标达标率为80.43%,目标未完成。
9.我们对上述10个子项目的服务对象和受益群体随机发放45份现场调查问卷,收回调查问卷45份,统计显示,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8.79%,目标完成率100%。
(四)项目绩效情况水资源专项的实施,提高了水资源监测水平,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1.加大了水源保护力度。
实施沅江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项目,防止水源地受到人为活动等污染,经检测,沅江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到了95%以上。
通过入河湖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检测、从严核定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水质监测指标均达到了Ⅲ类标准。
2.改善了区域水质。
武陵区中心河及鼎城区沧山水库的修复与治理项目的实施,对项目水域进行清表、出淤等工程,改善了项目水域的水文状况与生态需水量,并提高项目区域的水质,有利于实现项目水域的水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
常德市全年蓄水量、用水量、耗水量及水质状况都得到了改善,反映出与去年相比,我市在水资源保护、利用与管理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2016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2017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水资源利用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3.明确了管理责任。
2014年至2017年市水利局累计完成209个市级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工作,其中2017年完成了56个。
通过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向社会宣传了水功能区的作用及区划内的水质目标,规范了水功能区的目标管理,同时增强了全民关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4.增强了节水意识。
安装水量流量计,改变了以往靠协商来收取水资源管理费的现状,并对取水单位用水量进行实施监控,为水资源费的收取提供依据,有利于树立取水单位的节水意识。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对用水单位进行水平衡测试,有利于用水单位树立节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创建节水型小区。
城市节水初见成效,初步完成万元GDP用水量五年累计下降25%的目标。
2017年4月常德市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常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常办发〔2017〕7号)的通知,要求至2020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五年累计下降25%。
根据《2017年常德市水资源公报》,2017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为116m³,相较于2016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127m³,下降11m³,下降幅度8.66%。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经综合评价,该项目得分90分,评价结果为“优”。
得分明细如下:(一)项目投入总分17分,实得16分,扣1分,扣分明细:用全市年度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作为项目年度绩效目标,与10个子项目产出指标不相匹配,扣1分。
(二)项目过程总分31分,实得27分,扣4分,扣分明细:1.未建立业务管理制度,被评价单位可以独立完成未完成,扣2分。
2.常德市水资源公报编制项目等3个项目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程序,项目已完成,以及被委托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等特殊性,扣1分。
3.2018年5月制定资金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不及时,扣1分。
(三)项目产出总分32分,实得28分,扣4分,扣分明细:1.武陵区中心河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鼎城区沧山水库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已完工,正处于办理竣工结算阶段,项目尚未全部完成。
但工程项目均在合同期限内完成,加上水利项目因为汛期等自然因素,影响项目工期的因素比较复杂,未公允反映项目产出,扣1分。
2.武陵区中心河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鼎城区沧山水库生态修复与治理未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项目完成不及时,扣2分。
3.入河排污口总磷检测9次不达标,入河排污口达标率为80.43%,未达到100%,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