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地区秋冬季节空气污染及其气象特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1
成都市大气污染质量状况与成因分析报告报告如下。
1成都市大气污染的质量状况20__年3月--20__年3月,在成都市气象局的协助下,本研究组完成了成都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在调查大气污染环境质量现状时,分别在成都市的东南西北以及城中心设立了5个监测点,对成都市的环境气象参数及相关气候因子进行监测和统计,对大气污染的空气质量和污染气象进行了测试,调查的污染物是大气中的有总悬浮颗粒物(TSP)、SO 2、NO2。
1.1大气污染评价标准根据国家GB3095-20__中二级标准中的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进行评价。
1小时平均:SO2 ≤0.5mg/ Nm3,NO2≤0.24mg/ Nm3日平均:TSP≤0. 30mg/ Nm3 SO2 ≤0. 15mg/ Nm3NO2≤0. 12mg/ Nm31.2 评价方法采用单项因子质量Pi指数,Pi值与1相比较,表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质量指数Pi <1,说明i污染物不超标,Pi >1,说明污染物超标。
计算公式为Pi =Ci/ Si式中: Pi — i 污染物的大气质量指数;Ci — i 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 mg/ Nm3);Si — i 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 mg/ Nm3)。
1.3调查的结果如表1。
表1成都市20__年3月--20__年3月大气污染物的调查结果(mg/m3)污染物TSPSO 2NO21小时平均0.140.380.13日平均0.230.120.08由上表可知,成都市区大气环境中日平均浓度值,SO 2为0.12mg/m3、NOX平均浓度值0.08mg/m3、TSP平均浓度值0.23mg/m3,总体环境空气质量低于国家GB3095-20__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值,说明空气质量还可以,但是,从大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P值)的结果显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是属于轻度污染的现状,按照污染大小的顺序,污染顺序排序为TSP>NO2>SO2。
2成都市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2.1地形和气候因素形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成都市地处四川盆地的西部,是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成都市空气污染物季节性变化规律作者:巫升平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23期摘要:21世纪以来,成都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新一线城市。
然而伴随而来的确实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重。
本文通过空气质量指数(AQI)及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变化来研究成都市空气污染物季节性变化规律,为成都市空气污染治理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制定治理措施。
结果表明,成都市空气污染物主要受到盆地地形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冬重夏轻特征,一年之中污染最严重的季节为冬季,空气质量最好的季节为夏季。
成都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交通运输与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有害气体及扬尘。
关键词:成都市;空气污染;AQIAbstract:Air pollution in Chengdu,one of China’s firsttier cities, cannot be ignored as i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Major air pollutants are analyzed on a seasonal basis in the thesis through AQI and concentration changes, so that a better a better treatment can be offered.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concentration of air pollutants in Chengdu, mainly affected by basin, changes seasonally, highest in winter and lowest in summer. And climate condition is also one of reasons of such phenomenon.Key words:Chengdu;air pollutants ;AQI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成都地区地气温差演变规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我在成都生活了好些年了,这成都啊,就像一个神秘的大盒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唠唠这成都地区地气温差演变规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我住的小区里有个老张,他可是个老成都了,每天早上都会在小区花园里打太极。
有一天,我也早早起来,想跟着老张学两招,就凑到他跟前。
老张一边慢悠悠地比划着,一边和我搭话:“你看这成都的天,有时候雾蒙蒙的,空气质量可不像以前咯。
”我抬头看看天,还真是,那天空就像被罩了一层轻纱,有点灰蒙蒙的。
我就好奇地问老张:“老张啊,你在成都这么多年了,你觉得这天气和以前比到底咋个不一样了呢?”老张停下手中的动作,喘了口气说:“以前啊,早上起来空气清爽得很,深呼吸一口,那叫一个舒服。
现在呢,有时候总感觉喉咙有点痒痒的。
”我听了点点头,心想这空气质量的变化还真是个大问题。
我这人就爱琢磨事儿,尤其是这种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儿。
我就开始研究起来了,这一研究就发现啊,地气温差这个东西在里面起着不小的作用呢。
咱先说说这地气温差是啥。
简单来讲,就是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差值。
在成都这个地方啊,不同的季节,地气温差可有着不同的脾气。
就拿夏天来说吧,夏天的时候,白天太阳那叫一个毒啊。
地面被晒得发烫,就像个大火炉。
我有一次中午出去买个东西,刚踏出家门,就感觉脚底下的热气直往上冒,就像踩在烧热的铁板上一样。
这时候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高很多,地气温差就比较大。
这个大的地气温差就像一把大扇子,把地面的热气呼呼地往空中扇,空气就像被煮开的粥一样,不停地翻滚流动。
这样一来,空气的上下对流就很强烈,就像有个大力士在不停地搅拌着空气。
这种强烈的对流会把地面的灰尘啊、污染物啊都卷到空中去,但是呢,因为空气一直在流动,又能把这些污染物带到其他地方去,所以夏天的时候,虽然有时候看起来有点热烘烘的,但空气质量总体来说还不算太糟。
再说说冬天吧。
冬天的成都,太阳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很少出来露脸。
第46卷第1期2021年1月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Vol.46No.1Jan.2021收稿日期:2020-10-11作者简介:杜筱筱(1989-),女,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气象。
文章编号:1674-6139(2021)01-0058-05成都市秋冬季天气形势客观分型与空气质量关联研究杜筱筱1,杨景朝1,赵晓莉1,成翔1,朱漫2(1.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四川成都610072;2.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四川成都610072)摘要:成都秋冬季的海平面气压环流类型共分为6种,当天气形势为高压前部型、低压底部型、低压型和均压场型时成都易出现污染天气,各占到秋冬季节的7.3%、3.3%、0.4%、19.8%,低压型时发生污染天气概率最高;污染转折性天气主要发生在高压后部型和低压前部型,两种类型的850hPa 风场均为明显东北气流,地面主导风向为北到东北风,多降水天气;低压前部型时空气质量最好,在大风速段的占比也明显高于高压后部型,风速均值六种最高。
关键词:成都;客观分型;PCT ;空气质量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志码:AAnalysis on Correlations between Weather Classification and Air Quality During Autumn and Winter in ChengduDu Xiaoxiao 1,Yang Jingchao 1,Zhao Xiaoli 1,Cheng Xiang 1,Zhu Man 2(1.Sichua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Prevention Technology Center ,Chengdu 610072,China ;2.Sichuan Branch of Meteorologist Training Institute ,CMA ,Chengdu 610072,China )Abstra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are six types of sea level pressure circulation in autumn and winter of Chengdu.When the weather situation is the front of high pressure type ,the bottom of low pressure type ,low pressure type and average pres-sure field type ,pollution weather is prone to occur in Chengdu ,which accounts for 7.3%,3.3%,0.4%and 19.8%respective-ly in autumn and winter.The probability of pollution weather is the highest in low pressure.The pollution transition weather main-ly occurs in the back of high pressure type and the front of low pressure type.Under the transition weather ,the two types of 850hPa wind fields are obvious northeast airflow.The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ground is from north to northeast wind with frequent precipitation.The air quality of the front of low pressure type is the best ,and the proportion in the high wind speed section is also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igh -pressure rear type ,and the average wind speed of the six types is the highest.Key words :Chengdu ;synoptic weather classification ;PCT ;air quality前言天气类型与空气质量关系密切,不同地区的气候背景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当地的天气类型也会有所不同。
成都秋天的特点有哪些成都秋天的特点有秋凉、秋季降水大大超过蒸发量。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
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
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
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扩展资料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日照少、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属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
平原西北龙门山山前一带,气温较低,降水充沛,蒸发量略低,向东及东南有雨量略减、气温略高的趋势。
成都平原区气温变化小。
多年平均气温为16.1℃,年最高气温一般出现于7、8月份。
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6℃,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不低于4℃。
因此冰冻极为少见,无土壤及地下水冻结现象。
降雨充沛是成都平原气候特色之一。
龙门山横亘于平原西侧,对大气降雨影响甚为显著,东来水汽受龙门山屏障阻挡,形成地形雨,致使雅安一都江堰一安县出现多雨地带,年平均降雨量达1200-1600毫米,向东南方向雨量递减。
温江、郸县、新繁、广汉一带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致金堂、成都、新津、龙泉山麓为900毫米左右。
降雨在季节上分配不均。
6-9月受热带海洋暖湿气团的控制产生大量降水,四个月的降雨总量为753.7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6%。
冬季,在大陆干冷气团的控制下,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成都平原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1%,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94毫米,最高1151毫米,最低960毫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平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19, 9(7), 627-638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journal/aghttps:///10.12677/ag.2019.97067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forHeavy Pollution Events in Chengdu in theEarly Winter of 2018Yuzhang Tang, Dongbei Xu*, Yuqing Gou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Received: July 4th, 2019; accepted: July 19th, 2019; published: July 26th, 2019AbstractFrom December 11 to 22, 2018, a heavy pollution process lasting for 12 days took place in Chengdu.Based on hourl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from 7 sites in Chengdu, provided by Ministr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hina, observation data of Wenjiang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Chengdu, sounding data of Wenjiang station from University of Wyoming and 2.5˚ × 2.5˚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meteorological pollution parameters, wind speed characteristics of 850 hPa and 925 hPa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background in this proces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was the primary pollutant in the heavy pollution process, and the pollution was more serious in the later stage than in the earlier stage. There were 3 key fac-tors for pollution accumulation. First, the upper air of Sichuan basin maintained a straight westerly wind or was controlled by the northwest airflow in front of the ridge, resulting in weak vertical movement. Second, low-level warm advection reduced the bottom height of the inversion layer, which limited the height of the mixing layer and reduced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ird, atmosphere under 850 hPa horizontal wind speed was small. The horizontal wind speed on the iso-baric surface of 850 hPa and 925 hPa was a good indication for pollutant accumulation and diffusion.There was a weak cold front during the pollution weather process, but it was too weak to change stable atmospheric junction completely. Therefore, the pollution weather process lasted a long time.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nd of the heavy pollution process was that the upper polar cold vortex guided the cold air southward and coordinated with the surface anticyclone to invade Chengdu from the western path, completely changing the stable atmospheric junction of the lower atmosphere.KeywordsHeavy Pollutio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version Layer, Temperature Advection2018年初冬成都市重污染事件气象条件分析唐玉章,许东蓓*,苟玉清*通讯作者。
四川盆地霾天气变化特征和典型霾过程分析四川盆地霾天气变化特征和典型霾过程分析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大气污染的新闻报道,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污染形式就是霾。
霾作为一种特殊的气象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四川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和人口集中区域,其天气变化特征和典型霾过程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四川盆地霾天气变化特征和典型霾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四川盆地霾天气的变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季节变化上。
根据四川盆地的气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霾天气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特别是在12月至4月期间。
这是因为冬季和春季是四川盆地的降水和风力较弱的季节,大气扩散条件差,导致污染物停留在空气中的时间较长,从而形成霾天气。
而在夏季和秋季,由于雨水充沛和气温适宜,大气中的污染物容易被洗净,霾天气相对较少。
其次,典型的霾过程往往有明显的起源和传输路径。
在四川盆地,霾的起源主要是来自于人为排放和区域输送的污染物。
四川盆地地理位置独特,周边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大量的污染物排放进入大气中。
尤其是成都、重庆等城市,由于工业、交通与生活排放的废气量大,使得这些城市成为霾天气的重要源头。
此外,来自四川盆地周边的污染物也会被气流带入,进一步加剧霾天气的发展。
典型霾过程的传输路径可以通过气象要素的分析得出。
在四川盆地,大气污染物的传输路径取决于风向和地形的作用。
在本地气候条件下,四川盆地基本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形,山脉环绕,且盆地中的气压场特征不显著。
风的输送路径主要受到山脉的阻挡和地形的影响,使得污染物在局地停留时间较长。
此外,冷空气的侵入和锋面的影响也会加剧霾天气的形成和传播。
对于霾天气的应对措施,四川盆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例如,加强环境监测,提高污染物的监管措施,对于重点排放企业进行强制减排,控制机动车的排放等。
此外,推广清洁能源,发展绿色出行方式,加强交通管理,减少渣土车等污染源的排放也是当前治理霾天气的重要手段。
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高温极端天气影响下的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分析一、引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问题。
高温极端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还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成都平原作为中国内陆城市之一,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陷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困境。
在高温条件下,成都平原的臭氧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本文选择了一次典型的臭氧污染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高温极端天气对成都平原臭氧污染的影响及臭氧污染的形成过程。
二、成都平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四周被山脉环绕,地势相对低洼,且城市规模庞大。
其地势和地理位置使得湿润的气流容易停滞在这一区域,空气扩散能力受限,易形成温室效应。
成都平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湿度相对较大。
三、高温极端天气对臭氧污染的影响机制1. 温度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高温天气下,温度升高会加速光化学反应的进行,有助于臭氧的生成。
高温环境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光照下发生复杂的氧化和光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臭氧。
2. 太阳辐射强度增加高温天气下,太阳辐射强度会增加,这会促进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光解反应,从而生成臭氧。
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也会加剧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进一步加剧臭氧的生成。
3. 温度对大气稳定度的影响高温天气下,大气的层状结构比较稳定,空气的竖向对流较弱。
这种不利于空气的混合,使得臭氧在较低高度积累,从而导致地面臭氧浓度升高。
四、臭氧污染过程分析以2019年7月成都平原一次典型臭氧污染事件为例,对臭氧污染过程进行分析。
1. 温度异常升高2019年7月中旬,成都平原遭遇了一次高温极端天气,日平均气温超过35摄氏度。
该天气持续了几天,使得成都平原的大气温度明显偏高。
2. 持续高强度太阳辐射在高温天气的配合下,太阳辐射强度也大幅增加。
持续的高强度太阳辐射为光化学反应提供了充足的能量。
中国环境科学 2018,38(8):2840~2845 China Environmental S cience 成都秋季大气污染过程VOCs特征及SOA生成潜势何丽1,罗萌萌1,潘巍1,韩丽2,程琰1*,陈军辉2(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6;2.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利用在线气相色谱-质谱(GC-FID/MS)监测系统,对成都市城区秋季典型大气污染期间环境空气中的77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连续监测,分析了污染前期、污染中期、污染后期VOCs的污染特征、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区典型污染前期VOCs体积分数为38.9×10-9;污染中期VOCs体积分数迅速增加,比污染前期高3.7倍,达到143.4×10-9,污染后期VOCs体积分数为35.7×10-9.污染前期VOCs日变化不明显,污染中期、后期VOCs日变化呈双峰性,分别出现在每天车流量高峰时段.此外,利用气溶胶生成系数(FAC)评估了不同污染阶段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污染前期、污染中期、污染后期SOA浓度值分别为1.1,3.1,1.5µg/m3,芳香烃是SOA的主要前体物.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日变化;二次有机气溶胶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8)08-2840-06Characteristics and forming potential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uring an air pollution episode in autumn Chengdu. HE Li1, LUO Meng-meng1, PAN Wei1, HAN Li2, CHENG Yan1*, CHEN Jun-hui2 (1.Faculty of Geo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 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6, China;2.S ichu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hengdu 610041,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8,38(8):2840~2845Abstract: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urnal variation of 77ambient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were studied by using online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systems (GC-FID/MS) during a typical air pollution episode from Oct. 28th to Nov. 9th, 2016 in Chengdu c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d concentration of VOC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from 38.9×10-9 before the episode to 143.4×10-9 in the episode. After the episode, the averaged concentration of VOCs was 35.7×10-9. There was no obvious bimodal distribution of VOCs in the pre-pollution period, afterwards the diurnal variation curve of VOCs concentration had a bimodal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two peaks appearing in the rush hours with heavy traffic. The potential formation 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 (S OA) estimated by fractional aerosol coefficients (FAC) and the S OA concentration values in various stages were 1.1µg/m3(before the episode)、3.1µg/m3 (in the episode) and 1.5µg/m3(after the episode), respectively. Alkanes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contributors to the SOA formations.Key word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diurnal variation;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SOA)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城市光化学烟雾和灰霾等复合型大气污染为主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2].挥发性有机物(VOCs)主要包括烷烃类、烯烃类、芳香烃类、卤烃类、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相关研究表明,中国VOCs排放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醇类、酯类、醚类和卤代烃的排放量增长最快[3].预计到2020年,非甲烷总烃(NMVOCs)排放量将从1990年的111kt增长至182kt[4].VOCs作为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5-7],对大气污染的形成至关重要.同时大多数VOCs具有较强的毒性及致癌性,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8-9].因此研究环境空气中的VOCs特征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北京[10-12]、天津[13]、深圳[14]、南京[15-16]、上海[17]等地针对VOCs污染特征及其SOA生成影响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刘丹等[18]研究发现北京冬季雾霾频发期VOCs物质组分明显增多且浓度变大.王红丽等[19]研究了上海市光化学污染期间VOCs污染特征,结果显示不利的气象条件、机动车排放、溶剂挥发等工业排放是导致VOCs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邹宇等[20]对广州番禺典型污染过程的研究发现,VOCs和NO x浓度的上升导致O3浓度升高,加速VOCs氧化产生SOA,进一步引起能见度的恶化.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高碳烷烃如十一烷等是对SOA生成贡献大的物种[21].收稿日期:2018-01-08基金项目:四川省挥发性有机物全口径摸底调查工作(四川省环境保护专项课题)* 责任作者, 副教授, chengyan@8期何丽等:成都秋季大气污染过程VOCs特征及SOA生成潜势 2841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猛,然而能源消耗和污染物大量排放加剧成都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恶化.目前成都市典型大气污染条件下的VOCs污染特征及其SOA生成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站点空气重污染前后(2016年10月28日~11月9日)VOCs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气溶胶生成系数(FAC)分析了SOA生成潜势,以期对成都地区大气污染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监测点位于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楼顶(离地面约35m) ,距离楼顶面约4m.该点位于成都市武侯区中心区域,周围有3条主干道,周围是居民生活区和商业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常年监测数据表明,该采样点的监测数据能较好地反映成都市城区的大气污染状况.采用TH-PK U 300B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快速在线监测系统(武汉天虹,中国).该系统采用双气路同时采样:环境空气样首先经过Teflon颗粒物过滤器,再分两路同时进入冷冻预浓缩系统,去除CO2和水的干扰并保证目标化合物完全捕集.分析仪器为气相色谱/单四级杆质谱联用仪(美国Agilent 7890B-5977A),其中一路样品经过PLOT Al2O3色谱柱后被FID检测器检测C2~C5化合物;另一路经过Agilent DB-624色谱柱后被MSD检测器检测C6~C12化合物.该系统每1h采集1次空气样品,采样流量为60mL/min,采样时长为5min.为保证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监测前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EPA)认可的O3前体物标准光化学气体(PAMS)和TO-15标准气体采用5点标准法作不同体积分数梯度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8以上,内标校准物质为溴氯甲烷,1,4-二氟苯,氯苯-D5和4-溴氟苯;并在每天 0:00进4×10-9的PAMS标准气体,通过单点校准外标数据对每天的数据进行峰窗漂移校准.1.2 SOA生成潜势计算方法本研究采用FAC法,估算SOA生成潜势[22-23].按Grosjean[22]等的假设:即SOA的生成只在白天(8:00~17:00)发生,且VOCs只与·OH发生反应生成SOA, SOA生成潜势估算公式如下:SOA p=VOCst/(1-Fvocr)×FAC (1)式中:SOA p是SOA生成的潜势,µg/m3;VOCst是环境中某种VOCs的质量浓度,µg/m3; Fvocr是该种VOCs物种中参与反应的分数,%;FAC是SOA的生成系数,%.VOCst=C i×M i/22.4 (2) 式中:C i是某种VOCs物种的环境体积分数,×10-9;M i是该种VOCs物种的分子量.2结果与讨论2016年10月28日~11月9日期间根据成都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显示:10月28日~11月1日空气质量为良,11月2日~6日空气质量为中、重度污染, 11月7日~9日空气质量为良.本研究将10月28日~11月1日定为污染前期,11月2日~11月6日为污染中期,11月7日~11月9日为污染后期.2.1气象条件10-2810-3011-0111-03 11-05 11-07 11-09温度(℃)日期相对湿度(%RH)雨量(mm/h)风速(m/s)306090120能见度(km)0.00.30.6图1 监测期间水平能见度、相对湿度、大气温度、风速和降雨时间序列变化Fig.1 Time series of horizontal visibility, relative humidity,temperature, wind speed and rainfall duringmonitoring periods如图1所示,在污染中期能见度和风速都显著降低,温度和相对湿度较污染前期有所上升.污染前期平均风速为0.5m/s,而污染中期静风频率高且平2842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8卷均风速仅为0.2m/s;污染后期出现短暂降雨,降雨从11月7日晚上0:00开始持续到8日下午1:00结束,降雨期间平均风速为0.9m/s,利于污染物的传输和稀释,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本次污染过程与气象因素有一定关系. 2.2 VOCs 污染水平监测期间共测得77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烷烃27种,烯烃10种,炔烃1种(乙炔),芳香烃14种,卤代烃25种.图2、图3是监测期间环境空气中VOCs 和PM 2.5的逐时变化状况,可以看出在污染前期VOCs 平均体积分数为38.9×10-9,11月2日VOCs浓度迅速上升,在10:00达到小时峰值143.4×10-9;污染中期VOCs 浓度维持较高水平,平均体积分数为81.1×10-9;污染后期迅速下降为35.7×10-9.从物种分类上看,各物种均出现较为一致的变化过程.不同阶段PM 2.5的浓度分别为污染前期43.1µg/m 3、污染中期118.8µg/m 3、污染后期35.8µg/m 3. VOCs 和PM 2.5浓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10-28 10-30 11-01 11-0311-05 11-07 11-09P M 2.5(µg /m 3)总V O C s (×10-9) 日期图2 监测期间VOCs 、PM 2.5时间变化序列 Fig.2 Time series of VOCs and PM 2.5 during monitoringperiods如图4,总体而言,烷烃占比最大,为54.5%,其次是烯烃14.7%和芳香烃14.1%,炔烃为10.6%,卤代烃最小为6.0%.污染前期、中期各组分占比表现一致,均为烷烃>烯烃>芳香烃>炔烃>卤代烃,而污染后期则表现为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污染后期11月7日17:00~ 22:00间芳香烃浓度异常升高为20.5×10-9.芳香烃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工业排放如溶剂和涂料使用、石油化工等.污染前、中期间主导风向均为东北风,而污染后期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西南方向距离采样点约9km 处有武侯工业园区(主要为制鞋业和机械电子产业等),13km 处有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主要为机械、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等工业企业),可能受周边工业源排放的影响.10-2810-3011-0111-03 11-05 11-0711-091530456075日期各有机化合物浓度(×10-9)图3 监测期间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和芳香烃时间序列变化Fig.3 Time series of alkanes, alkenes, alkyne, halocarbonsand aromatics during monitoring periods污染前污染中 污染后 平均20406080100百分比(%)不同阶段图4 不同阶段环境空气中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和芳香烃百分占比Fig.4 The percentage of alkanes, alkenes, alkyne, halocarbonsand aromatics at various stages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图5中,不同阶段主要物种基本一致,约占总VOCs 的80%.成都地区VOCs 的优势物种主要为C 2~C 4的烷烃、烯烃、乙炔和苯系物等,这与国内其他城市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24-26].研究表明城市地区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的主要来源为液化石油气(LPG)的使用,异戊烷是汽油蒸汽挥发和汽油车尾气8期 何 丽等:成都秋季大气污染过程VOCs 特征及SOA 生成潜势 2843的特征物质[27].乙炔平均浓度为5.5×10-9,仅次于乙烷,空气中的乙炔主要来源于汽油车尾气排放以及生物质的燃烧[28].甲苯和苯浓度变化最大,污染中期甲苯(4.2×10-9)和苯(3.3×10-9)浓度分别为污染前期的2.7倍、2.6倍,为污染后期的2.6倍、2.3倍.苯的光化学活性低于甲苯,可用苯与甲苯的比值(B/T)衡量VOCs 污染来源特征.B/T 比值大于0.5[29],表示主要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反之可能是受溶剂使用、工艺过程等影响.本研究中污染前期、中期、后期B/T 比值分别为0.99、0.67、0.51,表明VOCs 的排放源主要为机动车,但机动车的排放贡献逐渐减弱.此外,成都市大气中卤代烃主要为二氯甲烷和氯甲烷,二氯甲烷主要来源于周边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的挥发,氯甲烷是生物质燃烧的特征物种[27].综上所述,成都市环境空气中的VOCs 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溶剂挥发、工业工程及生物质燃烧也有一定影响.乙烷丙烷正丁烷异戊烷异丁烷二氯甲烷乙烯乙炔甲苯苯3 6 9 12 15 18 21 24 27 浓度(×10-9)主要物质图5 不同阶段环境空气中主要VOCs 物种浓度 Fig.5 Main components of VOCs observed in Chengdu atvarious stages2.3 VOCs 日变化污染物来源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对环境空气中的痕量气体有较明显的影响.由图6可看出, VOCs 日变化在污染前期呈现3峰分布,污染中、后期呈双峰分布;O 3日变化在污染前期、中期均呈单峰分布,污染后期为双峰分布;而NO x 日变化在不同阶段均呈双峰分布.上午8:00和下午5:00左右汽车逐渐增多,VOCs 和NO x 体积分数升高,受汽车尾气排放影响明显;中午12:00后,太阳辐射增强、温度升高,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VOCs 和NO x 转化为O 3;晚上大气边界层高度低,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同时局地排放会导致污染物体积分数的积累.不同阶段环境中O 3的体积分数分别为污染前期44.3µg/m 3,污染中期25.7µg/m 3,污染后期32.6µg/m 3.O 3的形成受VOCs 和NO x 共同影响,研究表明VOCs/NO x <8,表示为VOCs 敏感型,反之则为NO x 敏感型[31].污染前期、中期、后期任意时刻VOCs/NO x 比值均小于8,表明本研究中O 3的形成主要受VOCs 控制.同时相关研究表明高温低湿的环境更有利于VOCs 和NO x 生成O 3[32].从图6中可看出,污染前期VOCs 日变化不明显,光化学反应较弱,VOCs 浓度出现持续积累过程.污染中期由于大气温度上升,尤其是12:00~18:00期间,大气温度分别高于污染前期2℃、污染后期4,VOCs ℃的光化学反应强烈.污染后期由于降雨等因素,环境湿度增大,大气温度降低,不利于VOCs 的光化学反应.03:0006:0009:0012:00 15:00 18:00 21:00243240485472901082030405060N O x、O 3(µg /m 3)V O C s (×10-9)时刻204060801001200459013518020406080图6 不同阶段VOCs 、NO x 、O 3的日变化Fig.6 Study on diurnal variation of VOCs, NO x and O 3 atvarious stagesVOCNO xO 32.4 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分析本研究中的77个VOCs 物种对SOA 具有生成潜势的共有24个,其中烷烃类11个物种,芳香烃类13个物种,见表1.不同阶段SOA 的生成潜势分别为污染前期1.2µg/m 3,其中烷烃占比为10.6%,芳香烃占比为89.4%;污染中期3.1µg/m 3,其中烷烃占比为2844 中 国 环 境 科 学 38卷9.2%,芳香烃占比为90.8%;污染后期1.5µg/m 3.其中烷烃占比为7.5%,芳香烃占比为92.5%.污染前、中、后期芳香烃占SOA 生成比例明显增大.烷烃中SOA 生成贡献最大的是正己烷、甲基环己烷、正壬烷等,而芳香烃中则主要为甲苯、间/对二甲苯、乙苯、邻二甲苯、苯等.可见芳香烃中苯系物是生成SOA 的绝对优势物种.表1 成都市VOCs 对SOA 的生成潜势Table 1 Potential formation of VOCs to SOA in ChengduSOA(×100µg /m 3)类别物种污染前期污染中期污染后期甲基环戊烷 0.10 0.21 0.08环己烷 0.09 0.17 0.10正庚烷 0.02 0.05 0.02甲基环己烷 1.93 6.00 2.822-甲基庚烷 0.07 0.12 0.103-甲基庚烷 0.07 0.12 0.11辛烷 0.02 0.04 0.05正壬烷 0.66 1.24 0.53 正癸烷 0.36 0.61 0.27 正己烷 8.76 19.13 7.14 烷烃2,2,4-三甲基戊烷 0.390.730.30苯 9.78 18.45 6.12 甲苯 39.13 105.47 59.77 乙苯 14.33 38.32 20.65 间/对二甲苯 28.96 87.66 41.13 邻二甲苯 8.18 24.06 11.94异丙苯 0.36 0.52 0.08正丙基苯 0.28 0.32 0.18 3-乙基甲苯 1.62 3.12 1.41 4-乙基甲苯 0.51 0.61 0.31 1,3,5-三甲基苯 0.71 1.10 0.20 2-乙基甲苯 0.89 1.16 0.63 1,2,4-三甲基苯 0.30 0.92 0.34 芳香烃1,2,3-三甲基苯 0.03 0.23 0.00合计 117.58 310.36 154.29 3 结论3.1 2016年10月28日~11月9日成都市出现一次典型大气污染过程,污染前期VOCs 平均体积分数为38.9×10-9,污染中期VOCs 浓度迅速上升,平均体积分数为81.1×10-9,污染后期VOCs 平均体积分数为35.7×10-9.污染后期在西南风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区域污染物的传输,芳香烃占比增大.3.2 成都市城区VOCs 主要受机动车尾气排放影响,溶剂使用、工业过程和生物质燃烧也有一定影响,并且机动车排放源的贡献在污染前、中、后期呈逐渐减弱的趋势.3.3 污染前期VOCs 日变化不明显,光化学反应较弱,出现持续积累过程;污染中期VOCs 的光化学反应强烈;污染后期由于降雨等因素,环境湿度增大,大气温度降低,但不利于VOCs 的光化学反应. 3.4 成都市城区不同阶段SOA 的生成量为污染前期1.2µg/m 3,污染中期3.1µg/m 3,污染后期1.5µg/m 3.烷烃中SOA 生成贡献最大的是正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而芳香烃中则主要为甲苯、间/对二甲苯、乙苯、邻二甲苯、苯等.参考文献:[1] Shi Y C. Frog Haze Production Mechanism & Treatment Strategy inChina [J]. Shaanxi Electric Power, 2013,41(4):1-4.[2] Wang X P, M auzerall D L. Characterizing distributions of surfaceozone and its impact on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 Japan and SouthKorea: 1990 and 2020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4,38(26): 4383-4402. [3] Wei W, WANG S X, HAO J M, et al. Trends of chemical speciation profiles of anthrop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ssions in China, 2005-2020 [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4,8(1):27-41.[4] Klimont Z, Streets D G , Gupta S, et al.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of non -methan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China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2,36(8):1309-1322.[5] Shao M , Zhang Y , Zeng L, et al. Ground -level ozone in the PearlRiver Delta and the roles of VOC and NO x in its production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90(1):512-518. [6] Yuan B, Hu W W, Shao M , et al. VOC emissions, evolutions andcontributions to SOA formation at a receptor site in Eastern China [J]. Atmospheric Chemistry & Physics Discussions, 2013,13(17):8815- 8832.[7] Atkinson R. Atmospheric chemistry of VOCs and NO x [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0,34(12-14):2063-2101. [8] 周裕敏,郝郑平,王海林.北京城乡结合地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健康风险评价 [J]. 环境科学, 2011,32(12):3566-3570.[9] USEPA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Carcinogenic effects of benzene: anupdate [R]. Washington: Prepar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10] 吕子峰,郝吉明,段菁春,等.北京市夏季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估算 [J]. 环境科学, 2009,30(4):969-975.[11] 胡春芳,田 媛,李 科.北京市春季不同雾霾天挥发性有机物特征研究 [J]. 广东化工, 2017,44(21):127-128.[12] 刘奇琛,黄 婧,郭新彪.北京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J]. 生态毒理学报, 2017,12,(3):49-61.[13] 于 艳,王秀艳,杨 文.天津市机动车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估算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35(2):381-386.[14] 王扶潘,朱 乔,冯 凝,等.深圳大气中VOCs 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4,34(10):2449-2457.8期何丽等:成都秋季大气污染过程VOCs特征及SOA生成潜势 2845[15] 杨笑笑,汤莉莉,胡丙鑫,等.南京城区夏季大气VOCs的来源及对SOA的生成研究——以亚青和青奥期间为例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36(10):2896-2902.[16] 林旭,朱彬,安俊琳,等.南京北郊VOCs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潜在贡献的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5,35(4):976-986. [17] 王倩,陈长虹,王红丽,等.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 [J]. 环境科学, 2013,34(2):424-433. [18] 刘丹,解强,张鑫,等.北京冬季雾霾频发期VOCs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J]. 环境科学, 2016,37(10):3693-3701.[19] 王红丽.上海市光化学污染期间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研究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5,35(6):1603-1611. [20] 邹宇,邓雪娇,李菲,等.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复合污染过程VOCs对O3与SOA的生成潜势 [J]. 环境科学, 2017,38(6):2246- 2255.[21] 崔虎雄.上海市春季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估算 [J].环境科学, 2013,34(12):4529-4534.[22] Grosjean D, Seinfeld J H. Parameterization of the formation potentialof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89, 23(8):1733-1747.[23] Grosjean D. In situ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during a smog episode:Estimated production and chemical functionality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2,26(6):953-963.[24] 李用宇,朱彬,安俊琳,等.南京北郊秋季VOCs及其光化学特征观测研究 [J]. 环境科学, 2013,34(8):2933-2942. [25] 崔虎雄,吴迓名,高松,等.上海城区典型污染过程VOCs特征及臭氧潜势分析 [J]. 环境科学, 2011,32(12):3537-3542.[26] 王琴,刘保献,张大伟,等.北京市大气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化学反应活性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37(10):3636-3646.[27] 解鑫,邵敏,刘莹,等.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变化特征及在臭氧生成中的作用——以广州夏季为例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1):54-62.[28] 刘莹.北京和珠江三角洲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活性和来源研究 [D].北京:北京大学, 2007.[29] Nelson P F, Quigley S M. The hydrocarbon composition of exhaustemitted from gasoline fuelled vehicles [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84,18(1):79-87.[30] 刘全,王跃思,吴方堃,等.长沙大气中VOCs研究 [J]. 环境科学,2011,32(12):3543-3548.[31] Seinfeld J H. Urban air pollution: state of the science [J]. Science,1989,243(4892):745-752.[32] 刘建,吴兑,范绍佳,等.前体物与气象因子对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的影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7,37(3):813-820.[33] 黄俊,廖碧婷,吴兑,等.广州近地面臭氧浓度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 [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38(01):23-31.作者简介:何丽(1993-),女,四川南充人,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控制研究.发表论文1篇.。
成都市空气污染成因及对策探析作者:邱天韵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分析整理了近几年成都市空气质量状况,揭示了成都空气污染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改善成都空气质量的六点对策:加强信息沟通,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强化全民节能减排观念,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严控机动车尾气排放;实施扬尘综合治理,推动绿色施工;整治清理企业,加大主要污染行业的减排力度;大力倡导使用清洁能源;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的分类治理,对臭氧污染防治实行联防联控。
【关键词】成都空气质量;空气污染;雾霾;臭氧;绿色环保近几年的冬天,成都的市民被雾霾所苦。
成都市近几年的空气质量状况究竟怎样?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有些什么应对之道?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一、近几年成都市空气质量状况1、近几年成都市空气质量状况根据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都市环境保护局、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历史数据的分析整理,近7年来成都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和污染天数具体如下:成都的空气质量在全国城市横向比较中又是什么情况呢?根据统计:2013年以来,成都市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均在56位以后,排名靠后。
[1]2016年3月,北京大学统计科学中心发布了《中国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之统计学分析》,对北京、成都、上海、沈阳和广州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为:成都和北京两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最为严重。
而如果按空气污染、严重污染状态所占比例以及污染平均持续时间进行排序:成都的污染平均持续时间最长(92.4小时),高于第二名的北京(67.9小时);污染状态占比也是成都最高(88%)。
[2]可见,成都的空气污染情况是非常严重的。
2、成都市空气污染特点成都的空气污染呈现出季节变化规律:冬季污染重且特征明显,表现为雾霾;夏季污染轻且不为人察觉,主要是臭氧污染。
以近两年成都市臭氧污染相关数据为例:从臭氧污染监测数据看,2015年成都市臭氧污染超标60天,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占全部污染天数的34.4%;2016年臭氧超标46天,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天数占全部污染天数的28.9%。
第35卷第2期2020年4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Vol.35 No.2Apr. 2020文章编号:2096-1618(2020)02~0179^09成都平原气候变化特征张禄英,毛文书,庞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摘要:为了能更充分地了解成都平原气候变化特征,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利用小波分析、M-K检 验等方法对成都平原12个观测站点1961-2016年共56年的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平均温度进行了特征分 析。
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平原近56年平均温度时间变化趋势是在波动中先降温而后上升并仍处于上升的趋势,平 均温度升高中受最高温度升高的影响大;空间上有向东及东南气温略高的趋势。
成都平原的年际降水主要呈现下 降趋势,年际间相对波动比较大成都平原的年降水主要受夏季降水的影响,随着夏季降水的逐渐减少,春秋两季 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比重增大,未来年降水量可能是较为平缓的趋势。
年平均温度及年平均降水存在不同显著 的年代际和年际周期变化。
关键词:大气科学;气候变化;降水;气温;成都平原中图分类号:P461+.3 文献标志码:Adoi:10. 16836/ki.jcuit.2020. 02.0090引言近两百年,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人类社会T 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环境 问题+仅对人类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大影响,还上升到道德和伦理维度。
IPCC“气候变化1995”提出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估计,即到2100年全球变暖 将使平均温度上升1丈~3.5 T,最佳估计值为2 T,水平上升0. 13 ~ 0.94 m。
IPCC 2018《特别报道:全球 变暖1.5 t》111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大约达 到了1t,气温可能会在2030年到2052年某个时间 点达到高出该基线(T业化前水平)1.5 t的程度,或 者,在更极端的情况下,全球气温可能会升高2弋。
成都天气查询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人口众多,是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成都以其宜人的气候而闻名,被誉为“天府之国”。
本文将介绍成都的天气特点、季节变化以及常见的气象现象。
成都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到青藏高原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影响。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温暖宜人。
平均气温在年均20摄氏度左右,最高温度可达30摄氏度以上,最低温度在冬季可能降至0摄氏度以下。
由于四川盆地地势低洼,气温较其他地区相对较高,夏季高温天气常常持续时间较长。
成都的春季一般从3月份开始,气温逐渐回升。
春季是成都的花季,梨花、樱花、油菜花等各种花卉相继开放,给城市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春季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需注意添减衣物,以免感冒。
夏季是成都最热的季节,一般从6月份开始。
夏季的成都气温高,最高温度可达35摄氏度以上,高温多雨。
盛夏时节,成都的天空常常被暴雨与闪电所充斥,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由于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多在室内避暑,外出需注意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
秋季从9月份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天空放晴,天气较为宜人。
秋季是成都最美的季节之一,此时枫叶、银杏等树木变得金黄,景色令人陶醉。
秋季气温适宜,人们可以进行户外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冬季一般从12月份开始,成都的气温逐渐下降,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摄氏度以下。
冬季的成都干燥寒冷,但并不特别严寒,极少出现雪天。
冬季市区迎来了热闹的圣诞购物季,人们可以穿上厚衣服,逛街购物,享受冬季的温暖。
除了四季的变化,成都还常常出现一些特殊的气象现象,如霾、雾和雨雪天气。
由于成都市区的工业污染和车辆排放,霾和雾常常在冬季出现,影响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人们需注意健康问题。
而雨雪天气多出现在寒冷的冬季,给交通带来一定的不便,需注意出行安全。
总的来说,成都的气候温和宜人,以干燥寒冷的冬季和炎热多雨的夏季为主要特点。
在成都,春季是花开的季节,夏季需要防暑降温,秋季是赏景的好时机,冬季则是购物和享受温暖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