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8
儿科常用评估量表的介绍儿科常用评估量表是帮助医生评估儿童智力、发育、行为等方面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量表介绍: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适用于7~16岁的儿童,通过评价儿童的知识面、抽象能力、数概念、记忆力、言语智力、注意力等能力来综合评估儿童智力。
中国—韦氏婴幼儿智力量表适用于1/12~3岁和6/12岁的婴幼儿,通过评价儿童的记忆、语言发展、推理能力、概括能力、注意集中能力、常识等能力来综合评估儿童智力。
Gesell量表通过动作、应物、言语、应人五个能区评价儿童的粗大、精细运动、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言语发展基础能力以及对现实社会文化的个人反应。
XXX婴幼儿发展量表适用于2/12~2/6岁的婴幼儿,通过智力量表、运动量表评价儿童的感知敏锐性、辨别力、对外界的反应能力,早期获得物体恒常性、记忆、研究及解决问题得能力,发声语言交往以及早期形成的概括和分类能力以及身体控制程度、大肌肉运动、手指精细操作的能力再结合婴幼儿行为记录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目前的状况及偏离正常范围的程度。
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主要用于评定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诊断或筛选智力低下儿童,帮助制定智力低下儿童教育和训练计划。
儿童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评价主要帮助医生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情况。
CBCL是一种内容较全面的行为量表,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
conner父母问卷是一种主要用来筛选儿童行为问题(特别是多动症)的量表,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量表,其特点是方便、快捷、能在短时间内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评估。
多动症诊断量表通过对求询者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多动行为表现的认定,来进行多动症类型的详细诊断。
ABC量表从57条孤独症儿童常见症状中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评定,从15个主要方面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评估,是主要适用于医师或儿童心理测验专职人员的他评量表。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儿科评估量表,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量表进行评估。
评定强迫症状严重程度的有效、可靠、敏感的评定工具对于评定辅助症状的收集信息、全面评估症状的严重性和改善程度具有帮助。
缺血性中风动物模型研究2013级硕士8班陈林伟南京中医药大学摘要:实验动物或细胞模型完全模拟人类的中风十分困难,动物模型与临床的拟合具有重要意义。
脑缺血动物模型为研究脑缺血后病理过程.病理生理机制及评价潜在的治疗干预效果等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手段。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动物模型;大脑中动脉闭塞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和脑梗塞等。
缺血性中风是由大脑主动脉或其分支血栓形成,或内栓子阻塞引起,且多为大脑中动脉(MCA)栓塞。
利用实验动物或细胞模型完全模拟人类的中风十分困难,过去二十年,经动物模型研究证明有效的700多种药物中,除一种新自由基消减剂(NXY-059)外,其余全都未能在三期临床得到阳性结果,从而无法证明其有效性,故研究建立与人类发病机理相近、可长期观察、结果稳定可靠、便于操作、价格低廉而实用的符合人类中风的动物模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实验动物的选择在新药研发与脑缺血基础工作中,选择恰当的动物模型是非常重要的。
缺血性中风动物模型中使用的实验动物有两大类:即灵长类和啮齿类。
对于中风的生理病理的了解,最初来源于中风患者。
因此,灵长类动物对中风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与人类相似的多脑回灵长类动物种属(如猕猴),在行为和感觉运动整合方面与人类有密切的相似性,是中风基础研究、探索性研究和临床前评价的最佳动物模型。
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制备模型,已有了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如狒狒。
STAIR会议提出,药物一旦用小动物做出阳性结果,应该在较高的物种进行验证,然后才能开始临床试验[1]。
最近报道,利用狨猴模型发现了神经保护药物氯美噻唑。
国内也有学者采用光化学法成功造成树鼩局部脑缺血模型呤[2],其造模方法亦被多人借鉴采纳。
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标准化的、被广泛接受的灵长类动物中风模型。
与灵长类较大的动物相比,啮齿类动物模型,如大鼠和小鼠,具有价格便宜、来源充足、品种纯化、制作模型方法简单、存活率高、脑血管解剖和生理较接近于人类、易于监测生理参数,脑标本制作容易等多面的优势[3]。
附3. 大(小)鼠Morris水迷宫“水迷宫”是由Richard Morris在1984年发明的,随后他阐述了评估学习记忆方法的细节和步骤。
近30年来,在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它成为最常用的验室研究工具之一。
水迷宫实验常被用于啮齿类动物神经认知疾病模型的验证和神经认知治疗可行性的评估。
有相当多的试验者利用水迷宫来评价动物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同时也利用该实验评价水迷宫成绩、神经递质系统、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
通过非常多的应用,水迷宫实验在当代神经科学研究中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实验将大(小)鼠置于恒温水池中,大(小)鼠会试图找到让自己脱离浸在水中的位置,在池中特定位置放置一个平台,让大(小)鼠通过学习知道平台的位置,之后撤去平台,通过对大(小)鼠空间探索训练与定向航行实验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评价大(小)鼠的对空间位置学习能力以及记忆能力一、操作步骤:1. 使用CLEVER公司行为学观测系统,北京硕林苑科技有限公司的SLY-WMS装置联合分析,水迷宫主要由一圆柱型水池和一可移动位置的站台组成。
水池高70cm,直径160cm,站台直径8cm,水池上空通过一个数字摄相机与计算机相连接。
预先在水池中注入清水,水深40cm,加入炭素墨水/奶粉使池水变为不透明的黑/白色,站台表面为黑/白色,使大(小)鼠不能看到,水面高出站台表面0.5cm。
水温控制在19~21℃,在水池上标定相同一点作为每次实验大(小)鼠的入水点。
2.实验前一天让大(小)鼠自由游泳2min以适应周围环境,从第一天开始,每天训练4次,每次随机选择一个入水点,将大(小)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大鼠寻找并爬上平台的路线图及所需时间(逃避潜伏期)。
4次训练大(小)鼠分别从四个不同的入水点入水,如果在120s内未找到平台,需将其引至平台。
这时潜伏期记为120s,每次训练间隔60s,连续4~7天。
3.实验时,将大(小)鼠置于水中,记录逃避潜伏期、轨迹图、各象限游泳距离。
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NES-C3)评价慢性低氧对不同性别人的神经行为功能影响陆保革郭志坚黄慧群蒋芝山厚晓昀毛辉青[摘要]目的:运用NES-C探讨慢性低氧对不同性别人的神经行为功能影响。
方法:3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的养路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养路工人121人,其中男70人,女51人。
严格按照WHO/NCTB测试指南的要求用NES-C3对受试者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
结果:反映人情感状态6个方面的情感得分男性虽高于女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反映计算能力的系列加减和记忆能力的记忆与学习男女无显著性差异(P >0.05);反映视感知的数字检索平均耗时、数字检索能力指数和反映听感知的听数字广度得分女性明显优于男性(P<0.05);反映心理运动的视简单反应准确数和听简单反应能力指数女性明显优于男性(P<0.05)。
结论:NES-C3能较好地评价慢性低氧对人神经行为功能的损害,同时证实在慢性低氧环境中视感知、听感知和心理运动等神经行为男性受到的损害大于女性。
[关键词]高海拔;低氧环境;神经行为;神经行为测试系统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神经行为测试具有简便、无创伤、易被接受和比较敏感等优点,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
目前,已有许多神经行为测试组合,用于评价有害因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1~2]。
如评价铅、汞、CS2等神经毒物对人的影响,以及在特殊条件下人的神经行为变化[3~4],而用NES-C3评价慢性低氧对不同性别人的神经行为影响未见报道。
——————————————————————本课题为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课题号2006-318-000-51)作者单位:810008 青海省交通医院(陆保革郭志坚黄慧群蒋芝山厚晓昀);810008 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毛辉青)我们用NES-C3对海拔3000m以上地区不同性别养路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进行了测试,以探讨高原低氧对不同性别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影响。
《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2)二、ICD-11中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的分类与编码 (3)1. 分类原则 (4)2. 编码规则 (5)三、ICD-11中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的主要内容 (5)1.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7)2. 躁郁症 (7)3. 抑郁障碍 (9)4. 焦虑障碍 (10)5. 强迫症及相关障碍 (11)6. 创伤后应激障碍 (12)7. 解离性障碍 (14)8. 躯体化障碍 (14)9.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16)10. 儿童期紊乱性心因性障碍 (18)四、ICD-11中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与评估 (19)1. 临床评估 (20)2. 心理测量与评估工具 (21)3. 诊断流程 (23)五、ICD-11中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的治疗与管理 (23)1. 治疗原则 (25)2. 治疗方法 (26)3. 康复与预后 (27)六、总结与展望 (28)1. 对ICD-11的总结 (30)2.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31)一、内容简述《ICD11精神、行为与神经发育障碍临床描述与诊断指南》(简称《指南》)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一份关于精神、行为和神经发育障碍的国际诊断标准。
这份指南旨在为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一个一致、全面和客观的诊断框架,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治疗这些患者。
《指南》涵盖了多种精神、行为和神经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症(OCD)、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在诊断过程中,《指南》强调了对患者个体差异的认识,提倡综合评估,并鼓励跨专业合作,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指南》还关注了患者的社会、家庭和环境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在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指南》鼓励医生在评估患者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
NBNA评分与TMS评分在评价早产儿脑发育及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分析邢珊;孙慧清【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与磁共振脑发育总成熟度评分(TMS)在评价早产儿脑发育、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10月在郑州儿童医院NICU治疗的早产儿55例,根据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2012》分为脑损伤组和无脑损伤组,依据胎龄分为≤31周组、31~35周组和≥35周组,生后同一时间点行NBNA评分及TMS评分.结果脑损伤组各胎龄段NBNA和TMS评分均低于无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NA评分和TMS评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NBNA评分和TMS评分均能够准确反映早产儿脑发育、脑损伤情况,且具有相关性.【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08【总页数】2页(P1393-1394)【关键词】早产儿;NBNA评分;TMS评分【作者】邢珊;孙慧清【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河南郑州 450000;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6随着产科专业技术的进步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
早产是脑损伤及脑发育异常的高危因素[1],存活的脑损伤早产儿面临着神经发育障碍、智力发育迟缓、行为发育落后的危险,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成为影响人口质量的严重隐患。
早期评估早产儿脑发育、脑损伤及判断预后,并采取干预措施,对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及损伤程度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10月在郑州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早产儿,排除死亡、合并全身严重并发症、先天性胼胝体发育不良、21-三体综合症、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高胆红素脑病、染色体异常及遗传代谢病等因素,最终纳入55例患儿,根据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早产儿脑损伤诊断与防治专家共识2012》[2]分为脑损伤组(25例)和无脑损伤组(30例),根据胎龄分为≤31周组、31~35周组和≥35周组,生后同一时间点行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eonatal behaviour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及磁共振脑发育总成熟度(total maturational scores,TMS)评分。
生物中的神经科学和行为学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广泛的领域,它对生命体的结构、功能和进化进行研究。
而神经科学和行为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子领域,专注于生命体的神经系统和行为模式。
本文将介绍生物中神经科学和行为学的相关知识。
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的学科,它关注脑、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
神经科学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传统的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系统如何控制身体的各种运动和感觉;神经解剖学,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组装方式;神经药理学,研究神经系统接受和处理化学物质的方式。
神经科学家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神经电生理记录、影像技术和神经成像技术,来了解神经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模式。
神经科学研究非常复杂,目前仍有很多问题未解决,例如神经系统如何产生意识、怎样记忆信息、成长发育和衰退过程中的神经变化等。
行为学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动物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学科。
在行为学中,动物可以是从昆虫到哺乳动物的任何一种动物,研究对象包括动物的食物选择、繁殖、生存策略等。
社会行为是指在动物群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社会行为学伴随着管理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相关联。
行为学家获取数据主要依靠观察和实验两种方法。
行为学家将研究对象置于实验环境中,或者对野生或驯养动物进行观察。
观察不同种类和生境的动物,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行为模式和适应性,这在动植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非常重要。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的联系神经科学和行为学在许多研究方面相互关联。
例如,研究动物的行为和行动模式需要了解动物如何感知和处理信息:这方面便需要神经科学的研究。
同时,神经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细胞和神经元层面上研究生物组应答某个明确的刺激。
除此之外,神经科学家也可以深入研究大脑组间的相互作用,以获取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神经系统在行为选择和认知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神经科学家还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学习和记忆过程,以及记忆和遗忘的分子基础和神经机制。
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更深入、更广泛的关于个体的认知和社会性行为的理解。
认知功能障碍鼠类模型的行为学评价方法:现状与展望桑忱1,刘家琪1综述,王改青2,李其富3审校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与对神经精神疾病研究的加深,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成功建立并评估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的关键。
目前,鼠类模型因具有与人类基因水平高度同源、繁殖快、易获得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基础和药物研究中,本文就认知功能障碍鼠类模型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初步探讨,以期为研究者在相关模型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动物模型;行为学评价;方法比较;最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749.1 文献标识码:ABehavioral assessment methods for rodent cognitive impairment models: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SANG Chen,LIU Jiaqi, WANG Gaiqing, et al.(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Haikou 570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on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cognitive impairment has become a hot focus in the field of neurosc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successful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of appropriate animal models are crucial for conduct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At present,rodent mode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basic and medicine research due to their high genetic homology with humans, fast repro⁃duction, and easy accessibilit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ystematical summary and preliminary discussions about th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rodent cognitive impairment models, aim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model evaluation methods.Key words:Cognitive impairment;Animal model;Behavioral assessment;Method comparison;Latest progress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是指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等与大脑皮质有关的高级功能受损的一类疾病或症状,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包含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以及影响认知的药物(如阿片类药物)等[1]。
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简介随着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精神医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对标准化检查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和要求更加迫切。
自三十年代Wechsler成人智力量表(WAIS)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用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以来,经久不衰,并于五十年代初开始逐渐应用于精神疾病诊断和症状严重程度的评定。
七十年代末,我国精神病学工作者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量表,它促进了国内外精神医学和精神卫生研究工作协作和交流,提高了临床与实验性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水平。
标准化精神检查和评定表的含意是根据临床需要,设计一系列项目。
每一项目代表一个症状或临床变量,各项目按一定的检查程序和一定提问方式进行询问。
根据规定的标准,将所得的临床资料用数字来表示,即评分。
这种检查方法为标准化检查,用来指导和记录这种检查的工具称为标准化检查工具或评定量表。
评定量表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客观性: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现象的观察结果与判断具有一致性,即某观察者所观察的结果能为其它观察者所重视。
一个好的量表是众多观察者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科学概括和总结,能较客观地反映被观察现象的基本特征。
②定量:是采用数字来表示被测定现象的有无或严重程度,尽管这种对心理现象的“定量”表达方法仍是基于描述性研究,但描述的方法改变了,它使文字描述赋予等级数据的意义,得以进行数理分析,提示和认识现象间的相互关系,证实和否定某种假设,是纯描述性研究和经验判断所难以做到的。
③交流:量表使观察者之间有了共同的尺度,不同观察者对同一现象的观察结果可以相互比较、相互验证、为不同研究、观察者之间架起了交流的桥梁。
④经济:一个用于临床的好量表能收到省钱、省时、省力之效、这是单纯经验判断所远不及的。
所设计的量表是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还要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全面的测试、检验和分析评价。
对国际上较通用的标准化检查工具和评定量表,在应用前也要进行全面评价,对引进量表修定的关键是校正文化,以适合我国国情,对引进的标准化检查工具和评定量表应坚持“先评定后使用”的原则。
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与药效评价药物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其中,许多药物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其药效进行评价的方法。
一、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作用机制。
1. 拮抗剂某些药物通过与神经递质受体结合,阻断神经传递的效应,从而发挥拮抗作用。
例如,抗焦虑药物苯二氮䓬类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GABA-A受体结合,增强GABA的抑制性效应,从而产生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
2. 激动剂另一类药物可以通过激活神经递质受体,并增强神经传递的效应。
例如,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激动剂可以通过与多巴胺受体结合,增强多巴胺的兴奋性效应,从而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功能。
3. 拮抗再摄取某些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神经递质再摄取的过程,增加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并增强其效应。
例如,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以阻断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提升5-羟色胺的水平,缓解抑郁症状。
4. 抑制酶活性还有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特定酶的活性,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降解过程,从而影响神经传递的效应。
例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在神经突触中持续存在,从而增强乙酰胆碱的效应,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二、药效评价方法对于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药效,需要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以便判断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药效评价方法。
1. 动物行为学评价通过观察药物对动物行为的影响,如活动性、认知功能和情绪状态等,来评估药物的药效。
常用的动物行为学评价方法包括开放场测试、游泳实验和穿越实验等。
2. 临床疗效评价通过对临床患者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评估药物在患者中的疗效。
常用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单盲试验和双盲试验等。
大鼠行为学实验评价汇总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
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
(国内)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
评测续贯进行。
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
(国外)1. 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3. 攀绳实验4.网屏测验(screen test)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7.MNSS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9.Rotation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11. rotarod test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13.Spontaneous Activity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15.Forepaw Outstretching16.Climbing17.Body Proprioception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改善记忆作用1.跳台试验2.避暗试验3.穿梭箱试验4.水迷宫试验Motor behavior(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nociception(1) plantar test1.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神经学检查分5个等级:0分:正常,无神经功能缺损;1分:左侧前爪不能完全伸展,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分:行走时,大鼠向左侧(瘫痪侧)转圈,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分:行走时,大鼠身体向左侧(瘫痪侧)倾倒。
重度神经功能缺损;4分:不能自发行走,有意识丧失。
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提尾悬空试验大鼠提尾悬空一米,观察前肢屈曲情况。
正常大鼠向地面伸展双上肢。
可伸展双上肢向地面并无其它神经缺陷大鼠得0分。
梗死后大鼠持续屈曲损伤半球对测患肢;各种不同姿势,从轻度腕屈曲、肩内收、肘伸展到严重姿势,完全腕、肘屈曲,肩内旋转并内收。
有任何持续前肢屈曲和其它不正常得1分。
大鼠被放于大的软垫子上,表面有大鼠可用爪子牢牢抓住的塑料压膜纸。
用手抓其尾巴,缓慢在鼠肩后给予侧压直至前肢滑动几英寸。
此手法在每个方向重复几次。
正常或轻度功能损伤大鼠两侧抵抗滑动力相同。
严重功能损伤大鼠瘫痪侧始终抵抗力下降,得2分。
然后让大鼠自由活动,观察转圈行为。
大鼠持续向瘫痪侧转圈得3分。
前肢屈曲带有侧推抵抗力下降经常见到;双上肢屈曲并侧推抵抗力下降大鼠经常有转圈行为。
神经检查在3-5分钟内完成。
正常 0分未见行为缺陷中度 1分前肢屈曲(即提尾悬空实验阳性)重度 2分侧推抵抗力下降(即侧向推力实验阳性).伴前肢屈曲.无转圈行为3分同2级行为.伴自发性旋转。
提起鼠尾.使其离地0. 33 m高.观察前肢情况。
正常大鼠两前肢对称向前伸开;如果有肩部内旋、前肢内收现象发生者.根据其严重程度.最高评分为4分.正常评分为0分。
将动物置于平滑地板上.分别推其左、右肩向对侧移动,此时检查动物抵抗推动时的阻力,正常大鼠两侧推动的阻力明显对称。
如一侧阻力下降者.可根据下降程度评1-3分.正常评分为0分。
观察两前肢肌力。
将动物两前肢置于一金属网上.然后轻提起大鼠.检查两前肢肌力。
正常左右对称.如有一侧前肢肌力下降者.根据下降程度评为1-3分.正常评分为0分。
根据上述行为检查的情况.积分值为0一10分。
积分越高说明动物行为障碍越严重。
此测验对皮层和纹状体的损伤较敏感。
3攀绳实验:本实验主要检查大鼠双前肢和双后肢的协调配合能力。
取直径1. 5 cm的麻绳从高1 m、长和宽分别为15、50 cm的平台上垂下,手术前1d训练每只大鼠.使之能够爬到绳子的上1/ 3。
每个测试日测试3次。
评分的标准如下:0分.不需任何刺激在10s内爬上平台;1分.不需任何刺激在15 s内爬上平台;2分.刺激次数小于5次.在30 s内爬上平台;3分.刺激次数小于5次.在60 s内爬上平台;4分.刺激次数大于5次.在60 s内爬上平台或是刺激小于5次.但爬上平台时间超过60 s; 5分.大鼠不能爬上平台。
4.网屏测验(screen test)网屏训练:网屏为50cm X 40cm网带.网眼为lcm X lcm.网板的左右和上方都用25cm高的木板框边.网屏距地面高度为80cm.下方铺以12cm厚的海绵。
先将网屏水平放置.将老鼠放在其上.然后缓缓地将其一端抬高.在2s内将此屏风变成垂直位.保持5s.观察大鼠是否会从网屏上下来或用前爪抓握住网屏,从而评价前爪抓握能力及肌力情况。
网屏实验:评分标准分为4个等级。
0分:前爪握住网屏达5s之久,不会掉下来;1分:暂时握住网屏,滑落一段距离,但没有掉下来;2分:在5s内掉下来;3分:网屏转动时,鼠即刻掉下来。
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肢体放置于三种独立刺激(视觉、触觉、本体感觉)以评测运动感觉完整性。
参照Kawamata等[2]采用的动物行为测试评分方法。
具体实验有:前肢放置实验,包括(1)视觉亚实验,即前方刺激———实验者将动物握于手中,使其前爪悬空,自桌面上方10cm处向桌面缓慢斜线靠近(此时桌子位于大鼠前方),大鼠正常反应为前肢即刻抓向桌面,损伤大鼠则表现为肢体反应延迟。
0分———动物肢体放置反应正常;1分———反应延迟但不超过2s;2分———反应延迟且超过2s。
侧方刺激,此时桌子位于动物侧方,其余实验方法及评分标准同前方刺激。
(2)触觉亚实验,将动物置于桶状凹陷实验器内,使其前爪悬空,此时大鼠应该既看不见,也不能用胡须触及桌面,用其前爪背侧轻触桌面,刺激深度仅达皮肤和毛发,动物反应及评分同视觉亚实验,触觉刺激同样分前方及侧方刺激。
(3)本体觉亚实验,操作及评分同触觉亚实验,仅刺激深度不同,本体觉亚实验给予前爪较大压力,刺激深达肌肉及关节。
该亚实验只有前方刺激。
动物前肢放置实验总分范围为0~10分,功能损伤越重,得分越高。
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方法:本实验所用敞箱为正方形,长、宽各80cm,高40cm,底面由面积相等边长16cm的正方形25块组成,以动物穿越底面的块数为水平活动(crossing)得分,以直立次数为垂直活动(rearing)得分,每只动物共进行7次测定,每次3minOpen2Field法是测定抑郁症大鼠行为学的经典方法,分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个观察面,以观察得分为评分计算单位,记各组大鼠的水平运动评分及垂直运动评分。
Elevated open field activity is characteristic of hippocampally damaged animals19 20 21 22 and has been observed in animals with striatal/cortical damage as well.23 Rats are placed in a novel environment (3x3 ft) with 3-inch-square grid markings on the base. The number of times a rat crosses a grid line is recorded for a 5-minute period.7.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将大鼠置于网中,网眼大小为2.3 x2.3cm,当大鼠在网络中行走时,计数在2分钟内其前爪漏到网眼中的次数。
计算公式为:(脑病变对侧前爪的错步数-病变同侧前爪的错步数)/总步数。
其分值如为正数表明脑病变对侧功能缺损;如为负数表明脑病变同侧功能缺损。
8.mNSSmNSS体系的设计原理,评分越低表示功能越健全,0分表示功能完全健全的大鼠。
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见附件19.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转棒上行走测评:评分标准分为4个等级。
0分:转动过程中.鼠可在棒上行走;1分:转动过程中.60s以上时间.鼠不会掉下来;2分:转动开始后.鼠从棒上掉下来;3分:转动开始前.鼠从棒上掉下来。
10.The detection was operated at 1 week after surgery by injecting 0. 5 mg/kg of apomorphine into abdominal cavity for observation of the changes in The behaviours for once a week and continuous detected for 6 weeks. If constant right-side rotation occurred and The numbers of The circles rotated were more than 210 r per 30 minutes, those rats were considered as successful models: if no rotation occurred or The direction of rotation was not constant or constant right-side or lell-side rotation but The speed was slower than 210 r per 30 minutes, those animals were considered as unsuccessful models. In additional to rotation, other companioned abnormal behaviours also should be observed, such as, tremor, sluggish, grab, and smell exploring, etc. 11. rotarod testrats were placed on an accelerating rotarod cylinder, and the time the animals remained on the rotarod was measured. The speed was slowly increased from 4 to 40 rpm within 5 minutes. A trial ended if the animal fell off the rungs or gripped the device and spun around for 2 consecutive revolutions without attempting to walk on the rungs. The animals were trained 3 days before MCAO. The mean duration (in seconds) on the device was recorded with 3 rotarod measurements 1 day before surgery. Motor test data are presented as percentage of mean duration (3 trials) on the rotarod compared with the internal baseline control (before surgery).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somatosensory deficit was measured both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All rats were familiarized with the testing environment. In the initial test, 2 small pieces of adhesive-backed paper dots (of equal size, 113.1 mm2) were used as bilateral tactile stimuli occupying the distal-radial region on the wrist of each forelimb. The rat was then returned to its cage. The time to remove each stimulus from forelimbs was recorded on 5 trials per day. Individual trials were separated by at least 5 minutes. Before surgery, the animals were trained for 3 days. Once the rats were able to remove the dots within 10 seconds, they were subjected to MCAO.13.Spontaneous ActivityThe animal was observed for 5 minutes in its normal environment (cage). The rat's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its ability to approach all four walls of the cage. Score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3, rat moved around, explored the environment, and approached at least three walls of the cage; 2, slightly affected rat moved about in the cage but did not approach all sides and hesitated to move, although it eventually reached at least one upper rim of the cage; 1, severely affected rat did not rise up at all and barely moved in the cage; and 0, rat did not move at all.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The rat was held in the air by the tail to observe 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the four limbs. Score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3, all four limbs extended symmetrically; 2, limbs on left side extended less or more slowly than those on the right; 1, limbs on left side showed minimal movement; and 0, forelimb on left side did not move at all.Julio H. Garcia, MD; Simone Wagner, MD; Kai-Feng Liu, MD; Xiao-jiang Hu, MD,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