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机统一,推动标本兼治
- 格式:docx
- 大小:21.39 KB
- 文档页数:7
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机统
一,推动标本兼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眼于新的形势任务,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机统一。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夯实管党治党责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充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对各级党组织进行全面扫描,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以雷霆万钧之势惩治腐败,不遗余力加强追逃追赃工作。
可以说,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人民群众由衷点赞党中央是人民群众的福星、腐败分子的克星,国际社会对我们党敢于向腐败亮剑的行动表示钦佩。
但是,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看到,
1
目前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尚未根本消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坚持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巩固和拓展反腐败斗争的成果,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基本要义是从严惩腐败、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构筑“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维立体防线。
(一)高悬惩腐之“剑”,发挥震慑作用,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一是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
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
实施以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为主要内容的“六权治本”措施,致力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
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规范和带动作风建设。
二是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继续保持严打“老虎”势头不放松,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特别是高中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重点审查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
要在惩治态度上坚持零容忍。
要着眼于未雨绸缪,本着对党负责、对干部负责的态度,坚持抓大不放小、抓小不养大,对党员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
三是着力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
坚持大案、小案一起查,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肃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案件,进一步增强查办案件的震慑力,形成触高压线如飞蛾扑火的惩戒态势。
重点整治基层干部损公肥私、贪污挥霍、执法不公、与民争利以及买官卖官、拉票贿选、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发生
3
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败的实际成果,增强获得感。
同时,切断腐败分子外逃后路,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
(二)织密制度之“网”,扎牢防腐笼子,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一是理顺权力关系。
科学设定各项行政权力的运行程序和工作流程,固化权力运行的环节、步骤和时限,压缩自由裁量权的寻租空间,努力使行政行为程序合法、流程有序。
要科学分权,权力只有科学分解,才能实现有效制衡。
要以权力行使既廉洁又高效为目标,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和权限,实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人、财、物、项目等具体事务的制度和末位表态制度,建立健全“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内部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权力运行系统。
按照“审查与批准相分离、定事与办事相分离、承办与监督相分离”的要求,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形成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
4
机制。
二是强化权力制约。
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的制约监督,严格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科学配置领导成员的权力,构建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
合理确定主要领导干部分管的事项、掌握的权力、负有的责任,减少主要领导干部对具体事务的直接管理,防止主要领导干部权力过分集中。
优化权力流程,按照分段操作、流水作业的规程配置权力,合理划分资源密集岗位的权限,使审查与批准、决定与执行、承办与监管等权力相对分离,把制约的措施融入权力分段配置的全过程,使各项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链条。
三是完善权力监督。
在权力体系内部,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要受到上级、下级和同级的监督,受到代表机关、专门机关的监督。
在权力体系外部,要受到人民群众、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领导班子内部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
与此同时,把党内各种监督力量有机统一起来,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监督、开展同级
5
之间的监督;把党外各种监督力量有机整合起来,推进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民主党派的党际监督、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使各种监督分工明确,步调协同,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监督网络。
(三)筑牢思想之“堤”,增强拒腐自觉,着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想腐”的自律机制。
《大戴礼记·礼察》中就说过,“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党员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将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于心,弄清“我是谁”,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始终牢记自己的公仆身份,坚持为政不移公仆之心,把责任举过头顶,把私利踩在脚下,把百姓装在心中,以赤诚之心赢得民心。
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着力在保持惩
6
治高压态势、强化权力制约监督、筑牢拒腐思想根基上下功夫,努力构建党员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