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库开发项目参数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6
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库开发项目参数
序号 名称 规格技术参数要求 数量 单位 备注
1 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库开发 软件开发需求:
本项目由五部分组成:1、鸟类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库功能修改和新增;2、繁殖鸟类专题分析子系统;3、越冬水鸟专题分析子系统;4、鸟类/两栖类分析模型开发;5、所有系统UI专业设计美化。具体要求如下:
一、鸟类生物多样性观测数据库功能修改和新增
1、★按照最新的基础数据和数据提交规范,对观测数据库数据进行清洗,共涉及基础数据表、观测数据表等共计72个数据表;
2、★对数据库运行记录进行分析,对相关数据库表(35个)、视图(27个)、存储过程(43个)进行优化,达到系统设计的性能指标;
3、★建立工作库和归档库,完善数据库存储机制。分析原有数据库数据结构及各类数据库对象,基于Oracle数据库以及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建立表结构一致的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
4、★开发数据归档自动化软件。采用J2EE平台,开发计划任务式的数据归并自动化软件,完成记录级别的数据归档功能;
5、★建立观测数据比对库。对鸟类、两栖类物种名录类、单位类、人员类、空间对象类基础数据的规范建库,新增若干优化后索引,高效地实现系统对名录类、单位类、人员类、空间对象类语义层面上的比对,务必保证入库数据完整和正确;
6、★重新设计数据库统计指标,且将按照自然年度进行统计的功能均修改为按照观测年度进行统计,涉及查询、统计、分析三个子系统,共计130多个功能点的修改;
7、★生境类型作为查询统计的条件,修改已完成的所有功能,涉及查询、统计、分析三个子系统,共计130多个功能点的修改;
8、★鸟类查询和统计子模块修改。查询部分:添加海拔等查询条件,完成多条件下的组合查询;统计部分:新增按样线比例等多个统计功能。 1 套 9、★两栖类查询和统计子模块修改。查询部分:针对用户使用反馈,对部分查询功能进行修改和优化;统计部分:添加按样区统计指标等的5个统计功能。
10、★按照繁殖季节和越冬季节两个统计依据,开发观测样区数量统计功能;
11、★按照繁殖季节、越冬季节和全部三个分类条件,开发观测数据空间查询与分析子系统。
(1)空间查询具体包括物种空间分布、样区空间分布、样点空间分布、自然保护区分布、湿地分布等;
(2)空间分析具体包括物种空间分布热点地区分析、分布空缺分析、受威胁物种分析等;
(3)系统可直接制作专题图;查询结果可直接在界面用电子图表动态展示,且均可按照规定格式导出到文件;
12、★开发物种数/种群数量统计,按观测样区统计以下指标:(1)繁殖鸟类物种数;(2)繁殖鸟类物种个体数;(3)越冬水鸟物种数;(4)越冬水鸟物种个体数
13、★开发越冬水鸟WPE51%指标查询部分功能:达到或超过1%标准的物种名称、种群数量、1%标准分布地点等;
14、★开发越冬水鸟20000只标准分布地点查询功能:达到或超过该标准的物种名称、种群数量、该标准分布地点等;
15、★开发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的地点的分布查询,查询结构可按照不同文件类型导出;
16、★开发观测鸟类名录查询,查询的条件包括可选择的年份时间段(开始年份/结束年份)、鸟类类型(全部/繁殖鸟类/越冬水鸟)、保护等级(国家保护等级、CITES附录等级、IUCN濒危等级、物种红色名录)、省份和观测次序,具体查询的内容包括:
(1)全国及各省鸟类名录查询;
(2)按负责单位的鸟类名录查询;
(3)观测样区鸟类名录查询;
(4)繁殖鸟类样线样点名录查询;
(5)越冬水鸟名录查询
17、★开发繁殖鸟类样线数据查询,查询的条件包括可选择的年份时间段(开始年份/结束年份)、保护等级(国家保护等级、CITES附录等级、IUCN濒危等级、物种红色名录)、省份和观测次序;
18、★开发观测样点数据查询,查询的条件包括可选择的年份时间段(开始年份/结束年份)、鸟类类型(全部/繁殖鸟类/越冬水鸟)、保护等级(国家保护等级、CITES附录等级、IUCN濒危等级、物种红色名录)、省份和观测次序,具体查询的内容包括:
(1)繁殖鸟类观测样点数据查询
(2)越冬水鸟观测样点数据查询
19、★细化不同等级物种数据统计功能,新增统计功能满足各省项目负责单位的查询需求,具体包括:
(1)开发全国及各省观测鸟类名录濒危等级统计功能,查询的条件包括可选择的年份时间段(开始年份/结束年份)、鸟类类型(全部/繁殖鸟类/越冬水鸟)、保护等级(国家保护等级、CITES附录等级、IUCN濒危等级、物种红色名录)、省份和观测次序;
(2)开发负责单位观测鸟类名录濒危等级统计功能,查询的条件包括可选择的年份时间段(开始年份/结束年份)、鸟类类型(全部/繁殖鸟类/越冬水鸟)、保护等级(国家保护等级、CITES附录等级、IUCN濒危等级、物种红色名录)、省份和观测次序;
20、★新增繁殖季节和越冬季节的分区直数调查数据观测数据采集功能,确保两类数据能够区分、核查和导入;
21、★新增按照年份导入观测数据功能,并对开发的数据进行导入提交和审核;
22、★修改数据导出功能。针对TRIM、DISTANCE等软件,完善系统的数据导出格式,导出的数据能够直接在上述软件中进行分析。
23、★系统功能模块名称修改23处;
二、繁殖鸟类生物多样性观测年度专题分析子系统
1、★物种丰富度
(1)各样区物种丰富度(样线+样点数量≥10的观测样区纳入分析)
(2)各省份物种丰富度
(3)各样区物种丰富度(仅统计样线)
(4)各省份物种丰富度(仅统计样线)
2、★物种多度
(1)总体物种多度(全部鸟类物种数量求和)
a) 各样区物种多度(样线+样点数量≥10的观测样区纳入分析)
b)各省份物种多度
c)各样区物种多度(仅统计样线) d)各省份物种多度(仅统计样线)
(2)单物种多度(1300多个鸟种)
a)各物种样区多度(样线+样点≥10纳入分析)
b) 各物种样区多度(所有样区不论样线样点数量,均纳入分析)
c)各物种样区多度(仅样线纳入分析)
3、★空间分布(综合近5个年度的分布点作图)
(1)单个物种空间分布图
a)珍稀濒危物种(40种)
b)常见广布物种(127种)
c)特有鸟类(59种)
d)草原鸟类(10种)
e)森林鸟类(10种)
f) 湿地鸟类(10种)
上述物种基于样点、样线、样点+样线的分布统计
(2)按生境类群汇总物种的空间分布(综合类群内各物种的分布作图),须分析的生境类群有:森林鸟类、湿地鸟类、草原鸟类、荒漠/戈壁鸟类
a)以省份为空间单位,按生境类群物种丰富度
b)以省份为空间单位,按生境类群物种多度
c)以观测样区(样线+样点数量≥10)为单位,按生境类群物种丰富度
d)以观测样区(样线+样点数量≥10)为单位,按生境类群物种多度
e)以观测样区(所有样区)为单位,按生境类群物种丰富度
f)以观测样区(所有样区)为单位,按生境类群物种多度
g)以观测样区(仅样线)为单位,按生境类群物种丰富度
h)以观测样区(仅样线)为单位,按生境类群物种多度
(3)按分类类群汇总物种的空间分布。要求:综合类群内各物种的分布作图,以物种丰富度(多少个物种)和物种多度(多少只)两个层面来作图。A)以省份为空间单位时,以颜色变化表示物种丰富度(多少个物种)和物种多度(多少只)的多寡。B)以观测样区为空间单位时(样线+样点数量≥10的观测样区纳入分析),以圆点的大小表示物种丰富度(多少个物种)和物种多度(多少只)的多寡。
具体分类有: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鸽形目、鹃形目、鴷形目、雀形目
雀形目下要统计到以下科:鹎科、鸦科、画眉科、山雀科、雀科、鹀科、百灵科、莺科、鸫科、长尾山雀科、伯劳科、鹟科、卷尾科
a)以省份为空间单位,按分类类群物种丰富度
b)以省份为空间单位,按分类类群物种多度
c)以观测样区(样线+样点数量≥10)为单位,按分类类群物种丰富度
d)以观测样区(样线+样点数量≥10)为单位,按分类类群物种多度
4、★按生物地理亚区统计
(1)以生物地理亚区为单位,统计物种丰富度(样点+样线)
(2)以生物地理亚区为单位,统计物种多度(样点+样线)
(3)以生物地理亚区为单位,统计物种丰富度(仅样线)
(4)以生物地理亚区为单位,统计物种多度(仅样线)
5、★所有样点样线生境变化统计
三、越冬水鸟生物多样性观测年度专题分析子系统
1、★所有年度各样区物种丰富度统计
2、★分年度物种各样区丰富度统计
3、★所有年度各样区物种多度统计(平均值)
4、★所有年度各省物种丰富度统计
5、★分年度物种各省丰富度统计
6、★所有年度各省物种多度统计(平均值)
7、★按样区分类群物种丰富度统计(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
8、 ★按样区分类群物种多度统计(平均值, 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
9、 ★按省分类群物种丰富度统计(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
10、★按省分类群物种多度统计(平均值, 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
11、★按省份统计单物种多度
12、★按样点+样线统计单物种多度
白鹤、白枕鹤、东方白鹳、绿头鸭、斑嘴鸭、绿翅鸭、苍鹭、白鹭、豆雁、灰鹤、黑颈鹤、黑鹳、遗鸥、丹顶鹤、小天鹅、小䴙䴘、大天鹅、红头潜鸭、反嘴鹬、青脚鹬
13、★按省分类群统计物种丰富度(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
14、★按省分类群统计物种多度(平均值,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
15、★按样区分类群统计物种丰富度(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
16、★按样区分类群统计物种多度(平均值,雁形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
17、★分年度统计达到或超过1%标准物种名称、数量及分布地点(按照观测湿地为单位进行统计的)
18、★分年度统计达到或超过20000只水鸟地点名称及分布(按照观测湿地为单位进行统计的)
四、鸟类两栖类分析模型开发
1、★利用C++开发繁殖鸟类种群数量指数模型,开发的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导出模块;
2、★利用C++开发越冬水鸟种群数量指数模型,开发的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导出模块;
3、★利用C++开发两栖Site Occupancy Model模型,开发的内容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导出模块;
4、★上述三个模型必须发布成Service,且能同观测系统在数据上和功能上无缝对接,方便观测系统对模型的调用。
五、系统UI专业设计美化
★基于上述要求,需对最后的系统所有用户界面(共计23个)的UI进行设计和美化,要求满足UI设计规范,满足人机交互规范。
五、其他要求
1、★软件开发提交测试版时间为签订合同后10个工作日内,软件正式提交为甲方修改意见反馈后的5个工作日内;
2、★开发的软件一切权利归甲方所有,且软件源代码不能用在其他同类项目当中,软件提交形式为源代码;
3、★本软件开发不仅须满足普通行业软件开发的规范要求,同时本软件作为科学研究软件,务必具备科学软件的科学性、准确性。
3、★软件自正式提交之日起,提供一年升级维护服务(包括功能的修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