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环评报告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不断恶化,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海绵城市,通过合理利用雨水资源、调节城市排水系统等措施,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水环境的改善。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城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 项目地点:xxx市3. 项目规模:涉及区域面积约xx平方公里三、环境影响评价分析1. 水资源利用本项目将引入雨水收集系统,收集并储存降雨过程中的雨水资源,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给等用途。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城市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城市排水系统通过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生物滞留池等设施,将雨水回收和渗透处理,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
同时,还将采用分散排水和整治城市污水渠道等措施,减少雨水径流和污水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3. 绿化覆盖率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本项目将加大对绿地、景观带等的投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针对城市内的硬质水泥路面,将进行适度的改造,增大透水面积,减少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冲击。
4. 水环境改善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本项目将有效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
同时,还将提高城市对特定水环境问题的应对能力,如对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响应能力。
四、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以有效实施,本报告提出以下环境影响评价方案:1. 建设前期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将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项目区域内水资源状况、自然生态系统、城市排水系统等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同时,在项目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要求,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
2. 施工期环境保护在施工期间,要加强对环境影响的监测和控制,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减少施工噪音、粉尘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工地的扬尘、噪声等污染物的控制,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023年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标书一、项目概述海绵城市是指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和恢复自然水循环,提升城市的生态和适应能力,实现城市永续发展的一种城市规划和建设模式。
本项目旨在在2023年创建一座先进的海绵城市,以有效地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改善、城市防洪等问题,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项目目标1. 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设一套完善的雨水收集、存储和利用系统;2. 提升城市的水环境质量,改善水体水质,减少水污染;3. 加强城市防洪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4. 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高城市的生态适应能力;5. 提供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三、项目内容1. 雨水资源管理: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建立雨水收集设施和储存设备,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
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可再利用的标准。
2. 水环境改善:通过采用生态修复和水处理技术,改善城市内水体的水质。
建设湿地、植被覆盖等生态系统来净化城市水体,并减少污染源的排放。
3. 城市防洪:建设有效的城市防洪系统,包括建立洪水调蓄池、构建洪水减缓通道等基础设施,以及制定相应的防洪预案和监测体系,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4. 生态系统建设:通过修复自然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恢复城市的生态功能,提高城市的生态适应能力。
同时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5. 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建设:在项目的同时,建设一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以此来推广和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成果,促进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项目前期调研与规划:2020年1月-2020年12月,对项目进行前期调研和规划,包括市场调研、技术研究和规划编制等工作。
2. 设计与建设阶段:2021年1月-2022年12月,进行项目的整体设计和建设工作,包括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和系统的建设,同时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建设。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海绵城市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措施,来减少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并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个综合性项目,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城市绿化和土壤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绵城市项目的专项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况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通过调整城市内部的水资源和土壤的分布格局,来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雨水收集系统、提高城市绿地比例、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和建设湿地公园等。
二、施工方案1.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和广场等开放空间设置雨水收集站,通过管网将雨水收集起来。
同时,在一些园林绿地和居民小区内设置雨水花园,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浇灌绿地。
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污水和雨水混合,避免引起二次污染。
2.城市绿地的建设:通过增加绿地的面积和种植乔木、灌木等植物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绿化过程中应优先选择抗旱、抗寒、耐污染的植物,以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
同时,要合理规划绿地的位置和形式,避免绿地之间的阻隔,形成连片绿地。
3.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通过升级和改建城市的排水管网,增加排水管道的数量和容量,以提高城市排水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排水口和雨水下水道的清理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要建设河道治理和堤坝加固工程,以防止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4.湿地公园的建设:在城市郊区或城市内部的空地上建设湿地公园,通过湿地的自然过滤作用,提高水质和水环境的安全性。
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同时可适当设置步道和观景台等设施,方便市民休闲娱乐和观赏湿地风景。
三、施工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避免产生大量的扬尘和噪声。
2.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海绵城项目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海绵城是指采用一系列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及运营技术,通过适度增设或改造城市的绿地、湿地、雨水花园、雨洪滞留区等“海绵”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容量和水文循环功能,以解决城市水问题和水环境问题,提高城市的抗洪和韧性能力,改善城市气候和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施工目标1.建设拥有高效绿地系统的海绵城,通过增强绿地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品质;2.建造高效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使城市雨水得到充分利用,解决城市排水和水资源短缺问题;3.构建强化的海绵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抗洪和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4.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海绵城市。
三、施工策略1.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队伍、施工流程和施工任务,明确各工程节点和工程进度;2.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3.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采取合理的施工策略,防止极端气候事件对施工工程的破坏;4.积极与当地政府、社区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沟通合作,共同推进海绵城项目的施工;5.鼓励社会参与,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海绵城项目的认知和支持。
四、施工内容1.绿地系统建设:加大绿地规划的力度,增加绿地面积和种植绿化植物的数量,提高城市的绿色覆盖率。
同时,草坪、林地和湿地等绿地类型应在城市不同区域合理布局,形成绿色走廊和生态廊道,提高城市的生态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
2.雨水收集系统建设:在城市内部增设雨水花园、雨水蓄存池等设施,用于收集和存储雨水。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置雨水管网,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植物浇灌、冲洗马路和清洁卫生等用途,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排水量,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海绵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地下增设雨水渗透设施、绿色屋顶和生态墙等设施,用于减缓城市雨洪的发生和减轻雨洪对城市的影响。
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
利用工程
(雨水利用改造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准备
三、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机构组成情况
四、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
五、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六、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七、主要机具配备
八、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
九、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十、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十一、关键工序、新工艺及施工难点、重点分析和解决方案十二、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十三、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十四、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十五、附图表: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主要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学校海绵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城市雨洪、地面渗透、水质净化、农田灌溉和城市绿地养护等问题。
学校海绵工程施工是以在学校内部区域新建或改造工程为主,以改善雨水滞留和水质等问题为目标的工程施工项目。
二、施工目标1. 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建设具备雨水收集、蓄存、净化、运输利用等功能的综合设施,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流失,增加地下水的补给。
2. 提高校园内的绿化率,改善植被覆盖状况,提升空气质量。
3. 改善学校内部区域的排水情况,减少水浸现象,改善校园内部环境。
4. 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减少对自来水的使用,实现节水目标。
三、施工内容1. 地面排水系统改造(1)排水管道改造:对学校内部的排水管道进行检修和改造,保证排水畅通,解决雨水积聚的问题。
(2)蓄(调)水设施的建设:在校园内适当增设雨水收集设施,用于雨水的收集、蓄存,可利用于绿化灌溉等用途。
(3)波形草沟建设:在学校内部适当区域新建波形草沟,用于雨水的收集和透水,达到减缓、储存和透水的目的。
2. 绿化改造(1)种植适宜的抗雨水侵袭植物,提高校园绿化能力,增加植被的防护作用。
(2)新建雨水花园:利用雨水花园进行雨水的收集和透水,增加校园的景观效果。
3. 道路改造(1)道路硬化:对学校道路进行铺装,保证雨水的顺利排放。
(2)道路护坡:在学校道路两侧适当位置增设护坡,增加雨水的透水性。
4. 设施改造(1)校园小型水库建设:在学校内适当位置新建小型水库,用于雨水的收集和蓄存。
(2)雨水利用系统:在学校设施内新建雨水利用系统,用于雨水的收集、净化和利用。
四、施工流程1. 前期准备(1)确定项目范围和施工区域。
(2)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
(3)完善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安排。
2. 施工准备(1)生产材料采购和进场。
(2)土方开挖和地表整理。
(3)设备机械进场并安装。
(4)施工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
3. 施工过程(1)排水管道改造和新建。
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监理大纲唐山联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016年3月10日第一章工程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监理2、工程地点:迁安市3、建设单位:迁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局4、工程情况简介:迁安市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市政广场雨水利用改造工程),工程改造规模为2.42万㎡,其中铺装改造1033㎡,改造影响修复1170㎡,拆除铺装1178㎡,绿地改造面积2.08万㎡,雨落管改造26处,整体区域道牙改造240m,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1、构筑物:铺装改造等2、LID设施: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代、植草沟、截水沟等,3、小品:展示牌,4、雨水监测与回收利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流量计、液位计,5、绿化种植:乔木、草坪、花卉和绿化养护。
第二章监理组织结构、工作阶段、范围、内容、目标及程序一、监理机构二、监理工作阶段、范围本项目监理工作阶段包括施工阶段及保修阶段。
监理范围为:厂区测量、场地平整、土壤处理、苗木种植、苗木管理、构筑物、LID设施、小品、雨水监测与回收利用等工程的全过程施工监理。
三、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内容1、按照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准备进度计划,检查落实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到位情况。
尽快投入工作。
2、按照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准备进度计划,检查并督促施工前施工现场相关生产生活设施的准备和搭建情况。
3、督促承包商按工程所在地的政府管理部门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交纳项目工程保险等开工前相关手续。
4、按照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准备进度计划,督促落实施工机械的按时进场和完好维护,保证安全、正常使用。
5、按照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准备进度计划,落实主要材料的供应渠道和供应商,参与供应商的考察和合同意向谈判工作。
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打下基础。
6、督促承包商做好施工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图审核、关键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工作。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海绵城市是指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模仿和优化设计,将城市的排水与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功能有机结合,以实现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海绵城市,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并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2. 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3.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4. 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施工方案1. 水体治理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内的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进行综合治理。
包括清淤、疏浚、水质改善等工作,以提高水体的容水能力和水质。
2. 道路改造对城市内的道路进行改造,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设雨水花园和绿化带,以增加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和绿化面积。
3.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建设建设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设施、雨水储存设施和雨水利用设施。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城市的雨水径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水质净化设施建设建设水质净化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和雨水处理设施。
通过对污水和雨水的处理,提高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
5. 绿化工程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园。
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6. 抗洪设施建设建设抗洪设施,包括护岸、堤防、泵站等。
通过建设抗洪设施,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7. 宣传与教育开展海绵城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利用的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四、预期效果1. 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2. 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3.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4. 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海绵专项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海绵城市工程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植被系统内部构筑含水材料,处理雨水排放过程中的径流水量,减缓城市内涝的一种城市综合防灾技术。
项目名称: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单位:XX市政府建设地点:XX市区工程范围:XX平方公里建设内容:雨水收集、存储和净化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XX亿元工程周期:XX年二、工程内容1. 防洪排涝设施建设(1)河道围堤加固在城市河道周边地区,对围堤进行加固和提高,以增加河道的容水量,减少城市洪水的泛滥。
(2)涵洞改造对城市路段的涵洞进行改造,增加涵管的直径,提升涵道通水能力。
2. 雨水收集设施建设(1)雨水管网建设在城市的主要道路和低洼地区,建设雨水管网,将雨水引导到雨水收集设施中进行处理。
(2)雨水花园建设在城市内部开设雨水花园,使用透水铺装的方式,使雨水能够渗入土壤,减少径流水量。
同时,植被的栽种也能够净化雨水,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3. 雨水存储设施建设(1)雨水调蓄池建设在城市主要区域建设雨水调蓄池,将雨水暂时存储起来,待天晴后再进行排放。
(2)地下蓄水设施建设在城市下水道的地下空间中,建设地下蓄水设施,存储雨水,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利用。
4. 雨水净化设施建设(1)雨水净化池建设在城市主要道路和广场等区域建设雨水净化池,使用植物和过滤材料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径流水量和污染物的排放。
(2)上层雨水净化设施建设在一些高层建筑的屋顶上建设雨水净化设施,对屋顶的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对城市下水道的压力。
三、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设计(1)设计合理的工程流程和施工方法,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工程进度。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质量。
2. 施工环境保护(1)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施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对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等环境污染进行控制。
3. 施工工艺(1)对建筑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质量。
(2)对建设工艺进行把关,确保工程安全和稳定。
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监理大纲唐山联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016年3月10日第一章工程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监理2、工程地点:迁安市3、建设单位:迁安市园林绿化管理局4、工程情况简介:迁安市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市政广场雨水利用改造工程),工程改造规模为万㎡,其中铺装改造1033㎡,改造影响修复1170㎡,拆除铺装1178㎡,绿地改造面积万㎡,雨落管改造26处,整体区域道牙改造240m,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1、构筑物:铺装改造等2、LID设施: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代、植草沟、截水沟等,3、小品:展示牌,4、雨水监测与回收利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流量计、液位计,5、绿化种植:乔木、草坪、花卉和绿化养护。
第二章监理组织结构、工作阶段、范围、内容、目标及程序一、监理机构二、监理工作阶段、范围本项目监理工作阶段包括施工阶段及保修阶段。
监理范围为:厂区测量、场地平整、土壤处理、苗木种植、苗木管理、构筑物、LID设施、小品、雨水监测与回收利用等工程的全过程施工监理。
三、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内容1、按照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准备进度计划,检查落实施工组织机构人员到位情况。
尽快投入工作。
2、按照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准备进度计划,检查并督促施工前施工现场相关生产生活设施的准备和搭建情况。
3、督促承包商按工程所在地的政府管理部门规定办理《施工许可证》、《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交纳项目工程保险等开工前相关手续。
4、按照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准备进度计划,督促落实施工机械的按时进场和完好维护,保证安全、正常使用。
5、按照承包商提交的施工准备进度计划,落实主要材料的供应渠道和供应商,参与供应商的考察和合同意向谈判工作。
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打下基础。
6、督促承包商做好施工前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施工图审核、关键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工作。
标题:海绵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位于我国某城市新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
工程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利用、渗透、调蓄、排放等设施的建设,以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编制依据1.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4. 《给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7.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经验。
三、施工目标1. 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涝风险;2. 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实现雨水再生利用;3.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4. 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可控。
四、施工内容1. 雨水收集设施:包括雨水井、检查井、排水管道等;2. 雨水利用设施: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湿地、雨水调蓄池等;3. 雨水渗透设施:包括透水铺装、渗透井、绿地下渗等;4. 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道、排水沟、溢流井等;5. 附属设施:包括标识牌、监控设备、维护通道等。
五、施工工艺及步骤1. 施工准备:了解现场情况,制定施工计划,准备施工材料、设备及人员;2.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放样,标明施工区域、设施位置等;3. 雨水收集设施施工:先进行排水管道施工,再进行检查井、雨水井等设施的施工;4. 雨水利用设施施工:先进行调蓄池、雨水花园等设施的施工,再进行连接管道的施工;5. 雨水渗透设施施工:先进行绿地下渗、透水铺装等设施的施工,再进行连接管道的施工;6. 排水设施施工:先进行排水管道施工,再进行排水沟、溢流井等设施的施工;7. 附属设施施工:包括标识牌、监控设备、维护通道等;8. 施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海绵城市雨水系统建设方案一、工程概况(1)现状汇水范围**道路东侧现状市政雨水管、西侧红线外现状排水沟用于收集道路路面雨水及西侧卧虎山排泄雨水,市政雨水管和排水沟雨水排入北侧历阳湖内。
道路**东侧现状市政雨水管、西侧红线外现状排水沟用于收集道路路面雨水,市政雨水管、排水沟雨水及道路市政雨水管接入**路雨水管道,沿**路D1200雨水主管道流入**河内。
(2)建议平面布置道路**两侧绿化带每隔150-180m横向设收水口和D150预埋管,东侧绿化带预埋管与东半幅慢车道排入现状雨水管,西侧绿化带预埋管排入现状排水沟。
在管中心距快车道**立沿石2.5米的慢车道上双侧布置D800、D1200雨水管。
两侧绿化带每隔150-180m横向设收水口和D150预埋管,与慢车道雨水管相贯通。
二、雨水系统设计方案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提升方案:1、由于道路**西侧路段周围无建设项目,地下市政雨水管线不承担客水转输任务,因此本段道路地下无市政雨水管线,依靠道路横断面竖向设计、下沉式绿化带及道路西侧排水沟实现道路径流调蓄与排放。
无市政管线路段道路横断面设计如下图所示。
东侧路段慢车道有现状D500市政管线,下沉式绿化带溢流通过位于绿化带内的雨水口与市政雨水管线衔接。
有市政雨水管线路段道路横断面设计如下图所示。
市政管线路段道路横断面方案2、道路地下市政雨水管线承担客水转输任务,将市政雨水管线设置在两侧慢车道上,下沉式绿化带溢流通过位于绿化带内的雨水口与市政雨水管线衔接。
有市政管线路段道路横断面设计如下图所示。
3、在**地块设置地下蓄水池用于收集(K**0)地下市政雨水管线和道路(K0+350-K0+990**)西侧排水沟雨水。
并将溢流雨水排入舜耕路市政雨水管线。
道路效果示意图:立沿石开口示意图 绿化带内收水口示意图根据85%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我市设计降雨量H=41.3mm,用加权平均法计算道路的综合雨量径流系数φ:φ=(φ绿地F绿地+φ车行道F车行道+φ人行道F人行道)/(F绿地+F车行道+F人行道)=(0.15×24×1137+0.9×24×1137+0.4×10×1137)/(1137×40)=0.71通过计算得到该道路生物滞留带应具有的调蓄容积即控制容积V:V=10HφF道路总面积=133.6m3。
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专篇一、设计概况(一)项目概况:1、工程名称:2、工程类型:新建3、建设地点:4、项目用地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备注1 总用地面积㎡46040.82 可用地面积㎡39521.13 总建筑面积㎡36634.764 地上建筑面积㎡35404.355 地下建筑面积㎡1659.396 建筑密度% 37.267 绿地率% 15.008 建筑用地㎡14725.509 道路、广场用地㎡18865.6010 公共绿地㎡5930.00(二)雨水设计概况:1、多年平均降雨量:574.9mm(参照《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附录B)。
2、排水体制:雨、污水分流。
3、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天津地区第III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4、雨水重现期设计标准:2年。
(三)海绵城市设计目标: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
2、设计降雨量(mm):25.0mm。
3、年径流污染控制率:≥40%。
4、年雨水利用量(t/a):不利用(四)其他情况:1、地块西侧现状路西侧有一条雨水管道,∅1000(800)的混凝土管道,埋深 3.14-2.68米。
地块内无现状排水设施,场地平整。
地块内雨水可排至该雨水管道。
2、场地高程设计:(1)场地硬化地面整体平均高程高于周边道路中心线2000mm。
(2)铺装与道路、绿地衔接均采用平缘石收边,场地内部排水坡度均反向建(构)筑物(尤其入口处),横坡坡度为1.0%~1.5%。
(3)绿地内竖向采用中心下凹形式:由建筑或铺装边缘向绿地中心做450mm宽绿化坡,高程由低于相邻铺装完成面50mm过渡至下凹100~200mm的下凹绿地,防止雨水排向建筑和道路、铺装等,同时满足海绵城市设计所需的下凹绿地占地比例及蓄水容积要求。
二、设计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文);2、《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建委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津政办发【2016】30号);3、《市建委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管控工作的通知》(津建规【2017】308号);4、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市建委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专篇和审查要点编制工作的通知》(津建设函[2017]94号文);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6年版);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96-2000;8、《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 188-2012;9、《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 190-2012;1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1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2、《天津市雨水径流量计算标准》DB/T 29-236-2016;13、《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14、本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15、规划、建设等主管部门核发的地形图、设计条件通知书,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等;16、其他与本工程设计相关的现行国家、行业及天津市的规范、标准和规定;17、......三、下垫面分析本项目主要下垫面分为建筑屋面、绿地、透水铺装和不透水铺装四类。
海绵城市专项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为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抗洪能力,我公司拟对海绵城市专项工程进行施工。
本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包括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河道改造、绿地增加等多个子项目。
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施工周期为12个月。
二、主要内容1. 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本项目将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雨水收集池,通过排水管道将雨水集中到池中,再经过处理设施,如格栅、沉砂池、生物滤池等进行处理,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还将设置一些雨水花园和雨水塘,将城市道路和广场上的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绿化带和植物。
2. 河道改造在城市内设置了多条河流,为了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和水环境质量,我们将进行河道改造。
主要包括疏浚河道,清理淤泥,修复河岸,种植水生植物等。
同时,在河道两侧设置一些湿地,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
3. 绿地增加城市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在城市道路两侧、公园、广场等地方增加绿地面积。
这些绿地不仅可以起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可以用来集中收集雨水,减少城市内积水的情况。
三、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准备。
包括清理现场垃圾、修整地面、搭建临时设施等。
同时需要购置和配置相关施工设备和材料。
2. 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施工雨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施工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
包括挖掘收集池,安装排水管道,建设处理设施等。
整个施工过程需要保证设施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3. 河道改造施工河道改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土方工程和河道结构修复。
对于一些较淤泥的河段,还需要进行疏浚工作。
此外,还需进行水生植物种植和湿地建设等。
4. 绿地增加施工绿地增加主要包括对一些区域进行绿化改造和新建绿地。
施工过程主要是种植植物、铺设草坪、建设喷泉等。
同时,也需要在绿地布置一些雨水收集设施,确保雨水的有效利用。
四、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组织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工程施工队伍。
海绵化改造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土地被大量的房屋、道路和其他硬质建筑所占据,导致城市的自然植被空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城市内部洪涝灾害频发。
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海绵城市理念被提出并逐渐推广实施。
海绵城市以海绵为概念,通过调整城市景观和基础设施,实现雨水自然渗透、蓄存、净化和利用,降低城市洪涝风险,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具体落实的行动。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实施海绵化改造工程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任务,需要从城市整体规划、市政设施建设、自然生态恢复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二、项目概述海绵化改造工程旨在通过改善城市水资源管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洪涝灾害风险,增强城市的抗灾能力。
该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优化、城市景观绿化的提升、城市水体和湿地的修复、城市管网设施的更新等多个方面。
整体来看,海绵化改造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参与,更需要广大居民和企业的积极配合。
只有全社会参与,才能共同推动海绵化改造工程的实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三、项目目标1.建立健全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蓄存、净化和利用,降低城市内部的洪涝风险。
2.提高城市景观绿化率,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3.修复城市水体和湿地,恢复自然湿地功能,改善城市水体生态环境。
4.优化和更新城市管网设施,提高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净化能力。
5.提高城市居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海绵化改造工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项目内容1.城市雨水管理系统优化城市雨水管理系统是整个海绵化改造工程的核心部分。
优化城市雨水管理系统需要分析和评估城市的自然水文条件、人口分布情况、土地利用状况等多个因素,确定雨水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例如可以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湿地、雨水收集池等设施,通过雨水收集、蓄存、过滤和利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城市内部的洪涝风险。
雨水控制利用计算书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置丽水市,周围为规划道路。
本工程为多层公共建筑,地块总用地面积49027m2,建筑占地面积10502m2。
2.建设目标为贯彻低影响开发理念,构建丽水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以控制径流污染、缓解内涝灾害为重点,兼顾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以及营造多功能景观等多重目标。
参照《民用建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导则》(以下统称导则),本次工程具体建设目标如下:(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0.2mm;(2)综合径流系数达到≤0.60;(3)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缓解地块管网压力,提升排水系统排水能力。
3.建设策略本工程以LID技术改造为切入点,结合屋顶绿化、普通下凹绿地、雨水回用设施、透水铺装等,从源头、过程和末端全面控制雨水,最终达到面源污染控制、改善地块水环境的目标。
4.外排雨水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综合径流系数ψz=(10502×0.85+12920×0.85+8500×0.30+17159×0.15)/49027=0.511<0.60,满足导则4.1.2关于径流系数的要求。
5. LID设施分解计算5.1 径流总量控制计算按丽水市径流总量控制率75%对应日降雨量为20.2mm,则有径流总控制量为V z=49027×0.0202=990.34m3本项目需要控制990.34m3的雨水量,分解为径流系数控制的雨水量和LID 设置控制的雨水量。
径流系数控制的雨水量为V s=V z×(1-0.511)=484.28m3则LID需要控制的雨水量为V=V z-V s=506.06m3,因此,本工程应用LID设施需要控制的雨水量为506.06m3。
5.2 LID设施控制雨水量计算本工程的单体主要为公共建筑,本地块采用的LID设施包含屋顶绿化、普通下凹绿地、雨水回用设施、透水铺装等,其中可以储水设置有普通下凹绿地和雨水回用设施。
浅析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屋面雨水利用作者:张文韬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6期摘要如今,逢雨必涝,城市里看海;逢旱则干,热岛效应加剧,这种现象在城市发展中越发严重。
而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样既能改善我国逢雨必涝的现状同时又能利用雨水资源。
本文针对如何更好的实施海绵城市建设中屋面雨水利用,对目前国内外屋面雨水利用的现状,屋面雨水利用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其利用效果的建议。
关键词海绵城市屋面雨水利用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水对于城市来说,既是滋养土地、维系经济发展的生命之源,又是带来洪涝灾害的自然隐患,也是生态景观不可缺少的要素。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城市地表水严重污染,又进一步加剧了当前国内许多城市可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从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就。
还有,我国由于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及气候迥异,中国年降雨量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的分布规律,并有着显著差异的丰水期枯水期。
因此,我国在雨水利用建设方面可借鉴国外先进优秀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情况的屋面雨水利用系统。
1绪论1.1城市雨水利用发展概况雨水利用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技术,数千年以前就被人们采用,并一直在缺水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性技术,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迅速发展。
目前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屋顶绿化雨水利用、屋面雨水利用、区域雨水利用和回灌地下水雨水利用四种。
1.2国外屋面雨水利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首先要考虑的是雨水水质。
一般情况下,不经过处理或者经过简单处理的雨水足可用于城市绿化用水、工业循环水以及景观娱乐用水等。
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项目概况
1、工程名称: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监理
2、工程地点:1市
3、建设单位:1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4、工程情况简介:1市2015-2017年海绵城市建设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市政广场雨水利用改造工程),工程改造规模为2.42万㎡,其中铺装改造1033㎡,改造影响修复1170㎡,拆除铺装1178㎡,绿地改造面积2.08万㎡,雨落管改造26处,整体区域道牙改造240m,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1、构筑物:铺装改造等2、LID设施: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代、植草沟、截水沟等,3、小品:展示牌,4、雨水监测与回收利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流量计、液位计,
5、绿化种植:乔木、草坪、花卉和绿化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