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HG17 真空过滤实验装置
- 格式:doc
- 大小:173.00 KB
- 文档页数:4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黄文芳张松编著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第一部分基础实验实验1 培养基的配制一、实验目的和内容目的:学习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内容:1.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的配制。
2.高氏1号培养基的配制。
3.马丁氏培养基的配制。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孟加拉红、链霉素、1mol/L NaOH、lmol/L HCl、KNO3、NaCl、K2HPO4·3H2O、MgSO4·7H2O、FeSO4·7H2O。
试管、三角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天平、牛角匙、pH试纸、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线绳、纱布、漏斗、漏斗架、胶管、止水夹等。
三、操作步骤(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
其配方如下: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琼脂15~20g,水1000mL,PH7.4~7.61.称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
牛肉膏可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也可放在称量纸上称量,随后放入热水中,牛肉膏使与称量纸分离,立即取出纸片。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要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己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足所失的水分。
3.调pH 检测培养基的pH,若pH偏酸,可滴加l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
若偏碱,则用lmol/L HCl进行调节。
pH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
应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
4.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4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培养的观察。
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这步可省略。
环境监测空气、废气现场采样技术要求(采样流量等)项目采样方法采气流量采气量/采样时间样品保存时间吸收瓶其他特殊要求标准号1、总悬浮颗粒物(TSP)重量法(大流量、中流量):玻璃纤维滤膜(恒重)大气综合采样器100—200L/min1小时(滤膜增重不少于10mg)/ /●用X光看片机检查每张滤膜不得有针孔或缺陷,在15~30℃任一点条件下,滤膜在干燥器中平衡24h,称重。
●将已编号并称重滤膜绒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对正,拧GB/T15432-95《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紧,使不漏气。
●样品采完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将滤膜对折,放入号码相同的滤膜带中。
●样品采完后,尘膜在恒温箱中,与干净滤膜平衡条件相同温度、湿度、平衡24小时。
滤膜称量精确到0.1mg。
项目采样方法采气流量采气量/采样时间样品保存时间吸收瓶其他特殊要求标准号2、NO2空气空气:Saltzman法:✧短时间采样(1h以内):10ml吸收液(5g对氨基苯磺酸)乙二胺盐酸盐)大气综合采样器✧长时间采样(24h以内):25.0ml或50ml吸收液液柱不低于80mm,采气时吸收液温度保持在20±0.4L/min0.2L/min6~24L288L尽快分析,否则低温暗处存放。
30℃暗处可稳定8h;20℃暗处可存放24h,0~4℃冷藏,多孔玻板吸收瓶●采样、样品运输和存放过程中时应避光。
●气温超过25℃时,长时间运输及存放样品应采取降温措施。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GB/T15435-9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 法》4℃,空气采样器至少可稳定3天。
0.25mg/m ³,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端串联一段15~20cm 长的硅胶管,不干扰NO2测定水平。
废气定点位电解法0.2L/min60min / /仪器示值稳定后读书《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见470页项目采样方法采气流量采气量/采样时间样品保存时间吸收瓶其他特殊要求标准号3、NOX 空气空气方法一:Saltzman法✧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二支10ml吸收液和一支内装5~1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80mm),用尽量短的硅橡胶管将氧化瓶串联在二支吸收瓶之间。
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标准YZB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YZB/国BDST 004,2007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2007-08-28发布 2007-09-18实施北京博德桑特输采血器材科技开发中心发布IYZB/国 BDST 004 — 2007前言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是本中心投入市场使用近四年的产品,该产品主要用于采血后去除全血或成份血(悬浮红细胞)中的白细胞,该类产品在市场上应用一直采用YY 0329 —2002《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标准和GB 14232.1,2004《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分袋式塑料容器第一部份:传统型血袋》双标准进行监控。
血袋和去白细胞滤板连为一体的整体标准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此次重新注册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以作为该产品注册、生产、交付以及质量监督检查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的结构、要素和表述规则,按照国家标准GB/T1系列《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北京博德桑特输采血器材科技开发中心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海荣、牛志瑞、张秉鑫、孙洁本标准于2007年8月首次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II目次前言1 范围…………………………………………………………………………………………………………12 引用标准……………………………………………………………………………………………………13 分类与命名………………………………………………………………………………………………… 14 材料………………………………………………………………………………………………………… 25 要求………………………………………………………………………………………………………… 26 检验规则…………………………………………………………………………………………………… 67 标志………………………………………………………………………………………………………8 8 包装………………………………………………………………………………………………………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微粒含量测定方法………………………………………………………………… 8 A.1 方法提要……………………………………………………………………………………………… 8 A.2 试验条件与仪器……………………………………………………………………………………… 8 A.3 操作步骤……………………………………………………………………………………………… 8 A.4 结果计算………………………………………………………………………………………………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微粒含量测定方法,显微镜计数法(仲裁法)………………………………9 B.1 方法提要……………………………………………………………………………………………… 9 B.2 试验条件与器具……………………………………………………………………………………… 9 B.3 操作步骤……………………………………………………………………………………………… 9 B.4 结果计算……………………………………………………………………………………………… 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化学性能检验液制备…………………………………………………………… … 10 C.1 去白细胞塑料血袋滤板部分化学试验液制备方法………………………………………………… 10 C.2 去白细胞塑料血袋血袋部分化学试验液制备方法………………………………………………… 10 C.3 结果判断…………………………………………………………………………………………… 10 C.4 环氧乙烷残留量................................................................................................... 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化学性能检验方法........................................................................ 11 D.1 去白细胞塑料血袋滤板部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11 D.2 去白细胞塑料血袋的血袋部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11 附录E(规范性附录)不含血液保存液的去白细胞血袋无菌试验液制备方法........................... 12 附录F(规范性附录)剩余白细胞数测定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计数法................................. 13 F.1 方法提要............................................................................................................ 13 F.2 试验仪器、试剂与器具.......................................................................................... 13 F.3 操作步骤............................................................................................................ 13 F.4 结果计算............................................................................................................ 13 附录G(规范性附录)剩余白细胞数测定方法,荧光显微镜计数法(仲裁法)........................... 14 G.1 方法提要...............................................................................................................14 G.2 试验仪器、试剂与材料.............................................................................................14 G.3 操作步骤...............................................................................................................14 G.4 结果计算...............................................................................................................14 附录H(规范性附录)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方法,四甲基联苯胺法................................................ 15 H.1 方法提要 (15)IIIH.2 试验仪器与试剂…………………………………………………………………………………………15 H.3 操作步骤…………………………………………………………………………………………………15 H.4 结果计算…………………………………………………………………………………………………15 附录I(规范性附录)游离血红蛋白测定方法,邻联甲苯胺法(仲裁法)………………………… 17 I.1 方法提要…………………………………………………………………………………………………17 I.2 试验仪器与试剂…………………………………………………………………………………………17 I.3 操作步骤...............................................................................................................17 I.4 结果计算............................................................................................................ 17 附录J(规范性附录)红细胞、血小板回收率测定方法...................................................... 18 J.1 方法提要............................................................................................................18 J.2 试验仪器与器具...................................................................................................18 J.3 血液样品与测定步骤.............................................................................................18 J.4 红细胞、血小板回收率计算....................................................................................18 附录K(规范性附录)血小板低渗休克相对变化率试验...................................................... 20 K.1 方法提要............................................................................................................20 K.2 试验仪器与器具...................................................................................................20 K.3 样品准备............................................................................................................20 K.4 操作步骤............................................................................................................20 K.5 结果计算............................................................................................................20 附录L(规范性附录)溶血试验.......................................................................................22 L.1 方法提要............................................................................................................ 22 L.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2 L.3 操作步骤............................................................................................................ 22 L.4 结果计算............................................................................................................ 22 附录M(资料性附录)去白细胞塑料血袋应用示例.................................................................. 23 参考标准 (24)IVYZB/国 BDST 004 — 2007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塑料血袋的分类与命名、材料、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附件食品中那非类物质的测定(BJS 20180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含保健食品)基质中90种那非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标准中方法一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适用于饮料、果冻、蛋白粉、牡蛎粉、饼干、糖果、酒类及咖啡等食品(含与上述基质相同的保健食品及片剂、胶囊、软胶囊等剂型)中90种那非类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标准中方法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法,适用于饮料、果冻、蛋白粉、牡蛎粉、饼干、糖果、酒类及咖啡等食品(含与上述基质相同的保健食品及片剂、胶囊、软胶囊等剂型)中90种那非类物质的筛查和定性确证。
方法一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2原理试样经甲醇超声提取,过滤后,滤液供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注: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3.1 试剂3.1.1 甲醇(CH3OH):质谱级。
3.1.2 甲酸(HCOOH):质谱级。
3.1.3 乙酸乙酯(C4H8O2):分析纯。
3.1.4 盐酸(HCl):分析纯。
3.2 试剂配制3.2.1 0.1%甲酸水溶液:取甲酸1mL用水稀释至1000mL,用滤膜(4.3)过滤后备用。
3.2.2 盐酸甲醇溶液(1+99):取盐酸1mL用甲醇稀释至100mL。
3.2.3 甲醇水溶液(1+1):将甲醇与水等体积混合。
3.3 标准品西地那非等90种物质标准品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见附录A表A.1,纯度≥98%。
3.4 标准溶液配制—1 —3.4.1标准储备液(200 μg/mL):分别精密称取Lodenafil carbonate(46罗地那非碳酸酯)、Sildenafil dimer impurity(63西地那非二聚体杂质)、Vardenafil dimer(69伐地那非二聚体)标准品(3.3)各10mg,用盐酸甲醇溶液(1+99)溶解并稀释至50mL,摇匀;分别精密称取其余87种标准品(3.3)各10 mg,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50mL,摇匀,制成浓度为200 μg/mL标准储备液。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提纲微生物学实验复习提纲1.研究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有哪些(显微镜技术、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和纯种培养技术)2.光学显微镜又称“复式显微镜”,由哪两部分组成?显微镜的什么最为关键?为什么?答: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组成物镜的性能最为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显微镜的分辨率3.油镜的放大倍数为多少?与其他物镜相比,油镜的使用比较特殊,需在载玻片与镜头间滴加什么?其什么作用?答:10*100 需要滴加镜油增加照明亮度和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4.影响显微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哪些?(光源的波长、物镜的镜口角和镜头间介质的折射率)5.油镜使用后应怎样处理?镜油擦拭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答: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镜油,然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的油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6.制造接种环、接种针的金属常用铂或镍,原因是软硬适度,能经受火焰反复灼烧,又易冷却.7.培养皿的包装一般以多少套作一包比较合适?5~8套。
8.灭菌吸管的包装的注意事项:(1)吸管必须干燥;(2)在距其粗头顶端约0.5cm处,塞一小段约1.5cm 长的棉花(不能用脱脂棉)。
作用是避免外界及口中杂菌吸入管内,并防止菌液等吸入口中。
9.空的玻璃器皿一般用干热灭菌,若用湿热灭菌。
则要多用几层报纸包扎,外面最好加一层牛皮纸或铝箔。
10.接种环在用前必须烧灼灭菌,用后也应立即烧灼。
11.简单染色的原理是什么?其主要操作步骤是什么?固定的作用是什么?染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环节?答:原理及步骤健实验课本71页。
固定作用:使细胞质凝固,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12. 革兰氏染的原理及步骤是什么?革兰氏染色后的正确结果是什么颜色?答:原理见实验课本82页步骤: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结果颜色:阳性:菌体保持原有的蓝紫色阴性:洗脱后菌体变为无色,用复染剂染色后又变为复染剂颜色13.你认为哪些环节会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正确性?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答:(1)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2)脱色,此环节最关键。
生物医学实验知识点生物医学实验知识点三篇生物医学实验篇一:生物医学综合实验报告生物医学综合实验报告学院(系):年级:学号:学生姓名:实验一脉搏信号采集功能I.实验目的1.掌握检测脉搏传感器特性和使用方法。
2.掌握正向、反向放大电路的应用。
3.掌握脉搏测量的硬件电路原理。
4.掌握表征脉搏参数波形及特征点的识别方法。
II.实验内容通过脉搏传感器将信号外接进入本系统,检测人体脉搏信号经单片机处理以后,其信号波形可以LCD上实时显示、或者由PC显示。
拓展内容:对输入的脉搏信号进行处理,计算脉率。
III.实验器材1.示波器2.脉搏传感器IV.实验步骤脉搏功能测试电路布局如下:1.电路的调试:I.第一级运放的调试与计算:把示波器的探头一端与E20连接,另一端接GND。
通电,不接外部传感器,观察示波器显示的信号。
如信号不在“0V”时,通过调节旋转电位器RP5,同时观察示波器显示的信号的变化,直至示波器的信号在“0V”时,停止调节电位器RP5。
之后,关电取下示波器的探头;II.低通的选择与计算:此脉搏功能模块在低通滤波部分设置了“10Hz低通滤波”“1KHz低通滤波”两大部分,可以通过连线选择其中的一种。
选择操作如下:a.10Hz低通滤波:第一、把示波器的探头一端与E21连接,另一端接GND;第二、通过实验导线把P1与P2相连接;第三、通电;第四、脉搏传感器与J1正确连接。
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b.1KHz低通滤波:第一、把示波器的探头一端与E22连接,另一端接GND;第二、通过实验导线把P1与P3相连接;第三、通电;第四、脉搏传感器与J1正确连接。
观察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III.放大倍数的调试与计算:此脉搏功能模块的放大倍数是通过旋转电位器RP7来实现的。
在I、II的基础上来实现以下功能。
选择操作如下:第一、把示波器的探头一端与E23连接,另一端接GND;第二、根据低通滤波来决定具体的连线。
选择了“10Hz低通滤波”,通过实验导线把P4与P6相连接;选择了“1KHz低通滤波”,通过实验导线把P5与P6相连接。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测定(缩写HBsAg)。
组合项目申请:免疫全套测定中加选本项目。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臵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真空采血管。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号。
2.1.3 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 下列标本为为不合格标本2.1.5.1 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 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 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 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2.2.1 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周,在冰箱中(2~8℃)稳定一个月。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存完整的识别号,臵4~8℃冰箱内保存7天。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 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
2.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方法原理HBsAg诊断试剂盒(IFMA法)是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采用单克隆抗-HBs抗体包被反应板,用铕标记抗-HBs,加入待测样本后,当样本中有HBsAg时,会与包被在板上的单克隆抗体结合成抗-HBs-HBsAg,加入铕标记物抗-HBs-DTTA-Eu后,与已结合在板上的HBsAg联接成抗-HBs-HBsAg-抗-HBs-DTTA-Eu复合物。
增强液(β-NTA)将复合物上的Eu3+解离到溶液中,并与增强液中的有效成份形成高荧光强度的螯合物,其荧光强度与样本中的HBsAg浓度成正比。
琼脂糖电泳步骤之超级基础篇一、电泳前准备准备内容作用1.刷干净电泳制胶的梳子,板子,槽子,蒸馏水洗净晾干防止不必要的重复污染,减少外来的污染。
梳子干净有利于梳孔的形成。
2.检查电泳槽,根据情况更换buffer排除电泳槽的电极接触不良,确保buffer的缓冲能力,减少污染。
3.根据DNA的分离范围选择合适的胶浓度并记录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防止样过快跑出胶或者是过慢浪费时间。
4.计算agarose的用量和制胶buffer的用量记录,胶最终越薄越好。
实验记录备查二、制胶步骤注意事项1.称量agarose和bufferBuffer不要用成H2O,称量相对准确2.融胶,加热到胶产生大量的气泡时,拿出摇匀,继续加热到完全溶解,拿出摇匀,再加热到沸腾。
非常热,小心烫手,另外注意不要加热过度使胶冲出瓶子。
因此注意选择起码为胶体积2倍以上的瓶子。
保证胶混匀和完全溶解,减少可能因此引起的胶中孔径不均匀影响分离效果。
3.倒胶,可用水浴的办法使胶冷却到60度左右,即手可以握住瓶子的温度,沿着制胶板的一侧,缓缓地一次性倒入。
梳子最好是预先放好并固定的,注意梳孔的体积能点的下所有的样。
用枪头赶掉气泡。
制胶的桌面相对水平。
倒胶时尽量减少气泡的产生。
EB如果在制胶时加入,在60度左右时加入,使终浓度为0.5ug/ml。
不宜过低,染色成像不明显;不宜1)银染序列DNA测序系统有什么组分?银染序列DNA测序系统(目录号Q4130)的所有试剂可作100次测序反应,可对10块测序胶作银染。
系统还包括pGEM-3Zf(+)质粒模板和pUC/M13顺向引物作为正对照。
系统所含的组分可在银染序列DNA测序系统技术手册TM023中查阅。
2)银染序列DNA测序系统和染色试剂是分开提供的吗?银染序列DNA测序系统和染色试剂可分开定购。
目录号Q4131所提供的所有试剂可作100次测序反应,并包括正对照模板和引物,目录号Q4132所提供的所有试剂可对10块测序胶作银染。
(VR虚拟现实)FILGUARD-212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FILGUARD-212全自动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FILTERINTEGRITYINSTRUMENT================================================== =操作手册OPERATIONMANUAL上海大圣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ShanghaiDashengChemicalTech.Co.,Ltd.目录测试原理1一.气泡点法1二.保压法1仪器面板介绍3一.面板3二.背板介绍4测试准备5一.准备工作5二.浸润滤材5三.气路连接6仪器操作8一.开机8二.预置日期和时间8三.有预置值的自动气泡点测试9四.无预置值的自动气泡点测试10五.保压法测试11六.手动气泡点测试10七.自检11八.气流调节14故障排除16性能参数16维护保养16随机附件17可选附件17FILGUARD-212型过滤器完整性测试仪适用于对过滤器进行完整性检测,判断过滤器的密封性是否完好、滤材有无破损以及选用的滤材过滤精度是否符合要求,以保证过滤器能按要求正常运行。
FILGUARD-212型测试仪是由微电脑控制的自动测试仪,应用经典的气泡点法和压力保持法(扩散流法的衍生方法)测试原理,能自动测试过滤器的完整性,测试精度高,操作简单方便,且所有的测试过程都在过滤器的上游进行,对过滤器的下游无污染,尤其适用于除菌过滤器的检测。
过滤器测试仪广泛运用于医药、生物工程、食品饮料、微电子等行业,也是过滤器制造商进行过滤器检测的常规仪器。
测试原理一.气泡点法当滤材被液体(湿润液)浸润后,在滤材的两侧加上气体压差,由于毛细管效应,气体要将毛细管中的液体赶走而冒出气泡,气体的压差必须增大到某一值∆P,这个压差值就称为气泡点,其计算公式如式1。
式1表明,孔径愈小,气泡点愈高,因此可以用气泡点来检测过滤器的性能。
∆P=4σcosθ/D式1其中:∆P—压差(达因/厘米2)σ—表面张力θ—浸润液与滤材的接触角D—孔径(厘米)二.保压法滤材被液体(湿润液)浸润后,在滤材的两侧加上气体压差,并使滤材上游成为一个密闭的气压腔,所加的压差值略小于滤材的气泡点(一般设定在气泡点的80%),这时气体不能在滤材的毛细孔中直接流通,但气体分子可以通过毛细孔中的液体扩散至下游,这种由于气体扩散而形成的气体流量称为扩散流。
一、TG3数显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操作规程1、仪器型号:STLQ-32、技术指标:稳定度:±0.5%准确度:1%显示速度:20r/S3、仪器使用环境要求:温度0℃-40℃湿度≤85%气压86-106kpa4、操作程序:1、将试件安装在升降盘上。
2、按复位键复位(前面板),按清零键清零,此时显示窗内P、Y均为00.00。
注意:清零键应按住,使窗内显示数字回零才能放开。
3、调节Y1与Y2电子位移计的调节螺杆,使Y1与Y2各显示0.5mm,共计1mm以上即可。
4、选择采样步距键,也可不选择,开机时处于20.00KN量程,1KN步距。
5、试验前按清零键,使显示窗显示数00.00,否则再按清零键。
6、按上升键,显示窗内P值不再增大时即停机,此时执行自动打印测试数据程序,完成了整个试验过程。
7、按重打键,可重复打印一次试验数据。
8、本仪器基本配置P为100KN,Y1为10mm,Y2为10mm,机内有24针打印机。
9、在后面板上由打印机电源开关,打印面板红灯亮,打印机会自动进纸一格,此时可进入试验。
如开机发现打印机空打,应将打印机电源关后重开。
10、测试步骤流程图:试件卧放在夹具中→清零→上升→P减小→停机→打印→下降→取出试件。
11、自动打印:电源开关→复位→按“自动”键选择“AAA”→按“A”键选择(11)→放试样→清零→上升→P减小→停机→自动打印。
12、CBR试验(P选择步距1mm或0.5mm):电源开关→复位→按自动键选择dLA →按“A”键选择“11”→放试样→清零→上升→Y位移6mm→停机→自动打印。
5、维护与保养:6、注意事项:实验结束后,P、Y传感器应处于脱离荷载状态,以保护传感器如在试验中,执行打印时,发生打印纸用完,此时把打印机抽出,加载打印纸,按开关SEL键,红灯暗,再按LF键打印机会自动进纸二、TG7电子天平操作规程`1、仪器型号:JD500-22、技术指标:最大称量500g 最小读数0.01g秤盘尺寸直径150mm重复性误差±0.01g3、仪器使用环境要求:15℃-30℃4、操作程序:天平底壳处有解锁工作,具体步骤普如下(1)翻转天平可见下壳中间有一菱形板,该板用两个M3螺丝连在下壳上,中间一紧锁螺钉及螺母(2)使用前,旋下该螺母,旋下螺杆(3)取下菱形板,并将备件中厚为1mm的黑色菱形板用M3沉头螺钉安在下壳上(4)如要用挂钩用铁钳将挂钩悬在M4的螺纹孔内5、维护与保养:6、注意事项:三、TG8千分之一电子天平操作规程`1、仪器型号:JD200-32、技术指标:最大称量200g 最小读数0.001g秤盘尺寸直径90mm重复性误差±0.001g3、仪器使用环境要求:15℃-30℃4、操作程序:5、维护与保养:6、注意事项:四、TG9回弹模量测定仪操作规程`1、仪器型号:HM-12、技术指标:3、仪器使用环境要求:15℃-30℃4、操作程序:5、维护与保养:6、注意事项:五、TG10高温电炉仪器操作规程1、仪器型号:SX-5-122、技术指标:额定温度:1200℃炉膛尺寸:300×200×120mm额定功率:5KW3、仪器使用环境要求:温度:0℃-50℃湿度≤58%4、操作程序:(1)控制器①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表示进入工作状态,仪表显示室内环境温度②将控温仪表上的控温设定的悬钮或拨码开关调节到所需温度数值,仪表上绿灯亮时表示电炉正在通电升温,红灯亮时表示断电保温,红绿灯交替变化时表示进入恒温状态。
国卫医函…2019‟98号附件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2019年4月前言《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自施行以来,对促进血站规范化管理,实现并巩固核酸检测全覆盖,提升血液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不断适应血站技术发展要求,我委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对规程进行系统梳理,按照保留现有体系框架、追踪前沿技术发展趋势、逐步提高标准要求、确保血液质量安全和献血者权益的思路,对规程进行修改完善,组织制定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和质量控制等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做出相应规定。
其中一些原则性规定,血站在制定本单位操作规程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
以“宜”表述的内容为推荐性内容。
本《规程》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供血站参考。
各血站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本《规程》的要求,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编制适合本血站使用的技术操作规程。
如有关血液标准、规范与《规程》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以《规程》规定为准。
本《规程》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版)》同时废止。
为不断提升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规程》将每3年修订1次。
目录1 献血者健康检查 (1)2 血液采集 (4)3 血液成分制备 (12)4 血液检测 (22)5 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 (39)6 质量控制 (46)附录A 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硫酸铜目测法) (58)附录B 血液检测方法的确认 (62)附录 C 血液检测试剂(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试剂)进货验收与放行记录表 (79)附录D 检测过程的性能监控 (80)附录E 微板法ABO血型定型试验 (86)附录F 血液质量控制检查方法 (88)附录G 血袋标签确认方法 (101)附录H (资料性附录)血站使用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目录 (103)附录I 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 (105)1 献血者健康检查1.1 导则按照国家有关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见附录I)的规定,对具有献血意向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做出是否适合献血的结论,保障献血者健康和安全。
SG-HG17 真空过滤实验装置
SG-HG17 真空过滤实验装置
技术指标 说 明
装置特点
1、整个装置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具备强烈的工程化气息,
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化实验室的概念。
2、设备布局合理、美观,结构清晰,整体感强,能够在实验室中
体现主实验设备的概念。
3、设备整体为自行式框架结构,并安装有禁锢脚,便于系统的拆
卸检修和搬运。
4、整套设备除去特殊材料外均采都用工业用304不锈钢制造,所
有装备均进行不锈钢精细抛光处理,体现了整个装置的工艺完美
性。
5、相比恒压板框过滤,真空抽滤具有配料少、时间短、操作维护
简便等优点。
6、实验系统采用了量筒+秒表方式或滤液测量装置测量滤液量。
7、装置设计可360度观察,实现全方位教学与实验。
装置功能
1、能够体现真空过滤装置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实现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验证过滤过程中的各种关
系、相关公式及基本理论。
3、实现测定过滤常数K、qe、τe及压缩性指数s的方法。
4、测定不同条件(真空度、滤液浓度、不同料浆)下的恒压抽滤
常数。
设计参数 过滤器面积 0.00385 m2,过滤压力:0~0.2MPa。 过滤常数K: 1.0×10-4—6.0×10-4m3/m2,qe:0.1—0.3,θe:100-300。
压缩性指数 s :0.1-0.2,物性常数 k:1.0×10-7--3.0×10-7
温度:0-50℃。
公用设施 水:装置自带304不锈钢水箱,连接自来水。实验时物料由过滤器经真空泵抽吸后进入滤液瓶。 电:电压AC220V,功率1.0KW,标准单相三线制。每个实验室需
配置1~2个接地点(安全地及信号地)。
实验物料:固体CaCO3,外配设备:秒表。
主要设备
304不锈钢物料桶:φ350×400mm。
304不锈钢过滤器直径:φ70mm。
玻璃计量瓶:1000ml。
调速电机:电压AC220V,功率100W,搅拌器转速:0-200r/min。
指针式真空压力表:-0.1~0MPa 。
数字温度仪表,Pt100铂电阻温度传感器 :0—100℃。
真空泵: 旋片式真空泵,抽速: ≥2L/s,转速: 2800r/min 功率:
370W。
304不锈钢缓冲罐 Φ76mm。
电器:接触器、开关、漏电保护空气开关。
304不锈钢管路、管件及阀门。
304不锈钢仪表柜:测控、电器设备在实验架上。
304不锈钢材质框架1500*500*1700mm(长×宽×高),带脚轮及禁
锢脚。
测控组成 变量 检测机构 显示机构 执行机构 缓冲罐压力 指针式压力表 压力表就地显示 调压阀(手动) 滤液体积 1000ml计量瓶 直读 无
过滤时间 数字秒表 秒表直读 无
温度 PT100铂电阻 数字温度计 无
SG-HG17/II数字型真空过滤实验装置
技术指标 说 明
装置特点
1、整个装置美观大方,结构设计合理,具备强烈的工程化气息,
能够充分体现现代化实验室的概念。
2、设备整体为自行式框架结构,并安装有禁锢脚,便于系统的拆
卸检修和搬运。
3、整套设备除去特殊材料外均采都用工业用304不锈钢制造,所
有装备均进行精细抛光处理,体现了整个装置的工艺完美性。
4、相比恒压板框过滤,真空抽滤具有配料少、时间短、操作维护
简便等优点。
5、装置设计可360度观察,实现全方位教学与实验。
6、实验除可直接在控制柜进行所有操作外,还可远程至电脑展开
智能调节及显示仪表+串口通讯+上位监控计算机模式,配套实验数
据采集及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可通过U盘导出,可连接打印机打印
数据。装置能够实现手动和自动无扰切换操作,并安装安全联锁保
护和自动报警装置,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装置功能
1、能够体现真空过滤装置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实现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验证过滤过程中的各种关
系、相关公式及基本理论。
3、 实现测定过滤常数K、qe、τe及压缩性指数s的方法。
4、测定不同条件(真空度、滤液浓度、不同料浆)下的恒压抽滤
常数。
设计参数 过滤器面积 0.00385 m2,过滤压力:0~0.2MPa。 过滤常数K: 1.0×10-4—6.0×10-4m3/m2,qe:0.1—0.3,θe:100-300。
压缩性指数 s :0.1-0.2,物性常数 k:1.0×10-7--3.0×10-7
温度:0-50℃。
公用设施 水:装置自带304不锈钢水箱,连接自来水。实验时物料由过滤器经真空泵抽吸后进入滤液瓶。 电:电压AC220V,功率1.0KW,标准单相三线制。每个实验室需配
置1~2个接地点(安全地及信号地)。
实验物料:固体CaCO3,外配设备:秒表。
主要设备 304不锈钢物料桶:φ350×400mm。 304不锈钢过滤器直径:φ70mm。 玻璃计量瓶:1000ml。 调速电机:电压AC220V,功率90W,搅拌器转速:0-200r/min。 真空度:压力传感器,测量范围:-0.1-0MPa,精度0.5级。
滤液量采用10KPa差压传感器自动测量装置,在一组实验中,可自
动采样测量滤液量数据,也可通过计量槽测定,计量槽由有机玻璃
制成,容积:约1000ml,配刻度管。
宇电AI501(带485接口)压差数字显示仪。
宇电AI501(带485接口)温度数字显示仪。
宇电AI501(带485接口)压力数字显示仪。
Pt100铂电阻温度计 :0—100℃。
真空泵: 旋片式真空泵 抽速: ≥2L/s,转速: 2800r/min,功率:
370W。
304不锈钢缓冲罐 Φ76mm。
电器:接触器、开关、漏电保护空气开关。
304不锈钢管路、管件及阀门。
304不锈钢仪表柜:测控、电器设备在实验架上。
304不锈钢材质框架1500*500*1700mm(长×宽×高),带脚轮及禁
锢脚。
测控组成
变量 检测机构 显示机构 执行机构
真空度 数字显示仪表,精度:0.5%FS
调压阀(手
动)
滤液体积 数字显示仪表,精度:0.5%FS 无
过滤时间 上位机采集 无
温度 数字显示仪表,精度:0.5%FS 无
软件组成 模拟模块:高达16位分辨率,RS485通讯模式;功能:温度、时间、压力、压差等模拟量信号采集。配数据采集软件一套,在线工
业组态软件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