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母羊难产
- 格式:pdf
- 大小:143.97 KB
- 文档页数:2
羊难产的助产技巧
在临床上经常碰到母羊因产道狭窄、胎位不正、胎儿弯曲或过大等而难产的现象,此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助产。
胎儿过大胎儿过大母羊无力产出时,用手握住羊羔两前肢,随着母羊努责,轻轻向下方拉出。
羔羊产出后用碘酒涂擦脐带头,以防其发生脐炎。
胎位不正把母羊后躯垫高,将胎儿露出部分送回,手伸入产道纠正胎位,拉出来后送回去,反复3~4次。
注意事项:①接产员必须戴上消过毒的橡皮手套如当时没有橡皮手套,可将手指甲剪去磨光,手放在消毒液中浸泡3~5**,涂上凡士林或石蜡油等.②接产前,先将母羊的阴唇、肛门、尾根等处用肥皂水或菌毒光4000倍溶液清洗干净,然后用酒精棉球消毒。
- 1 -。
随着活羊和羊肉价格的不断走高,且稳定前行,各地养羊的积极性不断升温,规模养羊场不断涌现,散养户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主要以肉羊养殖为主,在肉羊繁殖生产中,母羊难产时有发生,对养羊业产生一定危害,找出母羊难产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对肉羊的发展十分必要。
1母羊发生难产的原因1.1品种目前,各地肉羊生产普遍实行杂交改良模式,既用本地品种母羊做母本,用引进品种做父本,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所产一代羔羊和二代羔羊用来生产肉羊的生产模式。
各地一般多数用小尾寒羊母羊做母本与引进优良种公羊进行二元杂交,所产一代羔羊用做肉羊生产模式称为二元杂交模式;继续用二元所产的母羔,经过选育,选出优秀后备母羊,约12个月,体重达到50~60kg时再与优秀引进品种公羊进行三元杂交,所产二代羔羊用做肉羊生产的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充分利用了地方品种的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率高、肉质鲜嫩的特性和外引品种的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瘦肉率高、产肉率高的特点。
但这种杂交模式也存在一个弊病,有时由于地方品种饲养管理粗放,配种早等原因,往往造成母羊体格小,体重轻,而外来品种种公羊体格大,体重较重,与地方品种杂交后,母羊难产率较高,给养羊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甚至造成一定损失;而三元杂交就较二元杂交母羊发生难产率就要低很多,因为二元杂交所产母羊体型发生了很大变化,体格变大了,体重增加了。
1.2饲喂方式目前,各地在肉羊生产上投入较大,精饲料占比不断增加,过去我国粮食生产比较落后,那时在养羊生产中,主要以放牧为主,精饲料占比很少,一般在枯草期给与一定的精饲料,而且比较单一,主要由玉米、豆饼和糠麸类组成,一般小羊喂给50g·d-1·只-1,大羊喂给250g·d-1·只-1,母羊发生难产率很低。
而现在肉羊生产中精饲料充足,特别是玉米在精饲料中所占比重较大,农村一些散养户由于对饲料营养缺乏认识,在实际生产中不按羊的各生长阶段搭配精饲料,主要以玉米为主,附以少量的麦麸子和饼类饲料,小羊喂量达0.25kg·d-1·只-1,大羊喂量达0.5~0.75kg·d-1·只-1,由于精饲料搭配不科学,能量饲料占比较大,母羊怀孕期间,羔羊在体内发育较快,体型较大,所以在生产时多数会发生难产。
2018年第1期在山羊养殖中,母羊难产现象时有发生,因不能正确的助产或难产处理不当,易造成母羊产后感染或母子死亡,因此科学预防难产,正确助产和处理难产是减少母羊产后感染及母子死亡的重要措施。
大多数母羊正常分娩时,在羊水流出后10~40min 羔羊就会顺利出生,不需采取助产措施,但为了减少母子的痛苦,保证母子安全的情况下,需采取适宜的助产措施,在外力的协助下,使羔羊顺利产出,以缩短产程,减少母羊体力消耗,保持羔羊较强的活力。
但出现胎儿或母羊原因不能正常产出时,需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适宜助产措施,让胎儿能够正常产出,保证母子健康。
1助产的基本原则及时发现,助产越早,效果越好。
助产前要剪好手指甲,做好手和手臂的清洗消毒,并戴上手套,做好保护措施,才能进行助产和难产处理。
如胎位不正,应将胎儿轻轻的送回子宫内,进行矫正后,再拉出;如果胎膜未破,要先确保胎位和产道正常后,撕破胎膜,拉出胎儿;如果胎膜破裂时间较长,产道已干燥,就需要注入石蜡油,保持产道润滑,有利于助产和胎儿顺利产出,在羔羊头部或前、后肢露出阴门时,拉住羔羊头部或前、后肢在母羊用力努责时轻轻的向外向下拉,向外牵拉胎儿时,用力方向要与母羊努责用力方向一致,动作要缓慢,不能用力过猛或强拉硬扯,防止造成子宫膜损伤,引起感染。
2难产的原因和处理措施阵缩及努责力量较弱。
胎膜未破时,先轻轻按摩腹壁,以刺激子宫收缩,仍不能分娩,可进行助产。
如子宫口已完全开张时,能用手抓取胎儿,就用手助产取出胎儿;若手还不能够抓到胎儿时,可由前向后挤压子宫,在外力的挤压下,使胎儿进入产道,助产人员能够抓到胎儿,取出胎儿;确保在子宫颈开张、产道正常、胎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注射缩宫素2mL,用激素促进子宫收缩,以产出胎儿和排出胎衣。
在分娩过程中虽然产道已开张,但因骨骼发育不良或骨骼畸形,造成胎儿不能正常通过。
处理措施:在产道内灌石蜡油,采取助产,在外力的作用下,用手调整胎儿通过骨盆的姿势,头部前置时可轮流拉两个前腿,腾出空间让头部通过,也可先将胎儿扭转,使其成为侧位,然后拉出。
母羊难产的主要原因及助产方法作者:王辉毕庶霞李淑玲来源:《新农业》2016年第05期1 母羊难产的主要原因1.1 产力性难产母羊产力是指母羊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排出的力量,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收缩力、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母羊产力性难产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子宫收缩异常,多是母羊精神紧张、对疼痛的耐受力差、分娩环境吵闹、体内雌激素和缩宫素不足、患有慢性疾病、体弱、疲劳、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二是子宫局部因素,多是子宫壁过度膨胀、羊水过多、多胎、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等。
三是胎儿先露位置异常,多见于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等。
四是妊娠期间营养不良。
1.2 产道性难产母羊产道性难产主要是母羊的软产道和硬产道的异常而导致的难产。
母羊软产道难产的主要原因:一是外阴有水肿、瘢痕等。
二是先天性阴道狭窄、阴道炎症、阴道瘢痕、阴道畸形等。
三是宫颈裂伤瘢痕、子宫口狭窄、子宫颈口先天性缺陷、宫颈与胎膜粘连、子宫捻转等。
四是子宫发育不全、子宫畸形、子宫脱垂或扭转等。
母羊硬产道性难产的主要原因是配种时间过早、骨盆发育异常、骨盆疾病或损伤等。
1.3 胎儿性难产母羊胎儿性难产的主要原因是胎儿过大、胎儿畸形、胎位异常、死胎等。
2 母羊难产后的助产方法母羊在分娩之前就应当做好准备,以便难产时及时处理,对于降低母羊和羔羊死亡率很重要。
母羊出现分娩征兆时,需检查母羊产道和子宫颈口张开是否正常,胎位和胎向情况,羊水是否有破裂,胎膜是否已破裂,这样能大致掌握母羊分娩过程的难易程度。
正常胎位一般两前肢和头部先露出来,倒生时两后肢先露出来也属于正常胎位。
母羊阵缩超过4~5小时未见胎膜破裂,超过20分钟胎儿仍未产出,双胎间隔超过4小时,且母羊无力努责,就需人工助产。
人工助产分为体外助产和体内助产。
体外助产是当母羊发生不严重的难产时,助产人员随着母羊努责,用手向上方推动母羊腹部,这样反复几次,胎儿就能产出。
体内助产是助产人员用手深入母羊产道内进行助产。
母羊难产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作者:杨伏山马科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9年第05期摘要:母羊难产是指在生产时胎儿无法顺利出生,是常见、易发的产科疾病。
母羊发生难产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助产或者助产操作不当,会使其出现生殖器官疾病,甚至造成胎儿或者母子发生死亡。
近几年,随着养羊产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羊饲养方式主要采取舍饲圈养。
因此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母羊难产已经是当前规模化养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现介绍母羊发生难产的主要原因,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母羊;难产;主要原因;临床症状;助产准备;药物催产;牵引术;饲养管理中图分类号:S858.26 ; ;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038-021 主要原因1.1 子宫颈扩张不全多种原因都可导致母羊发生子宫颈扩张不全。
例如,母羊自发性的扩张不全,可能引起流产或者发生早产,主要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激素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导致子宫无法在子宫收缩时尽快做出相应的反应。
另外,母羊子宫颈脱垂也往往会引起扩张不全。
此外,病羊感染细菌也是导致子宫颈扩张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母羊发生子宫颈扩张不全,可能会使胎儿的四肢或者末端不能够正常进入产道,出现胎位异常,从而使其不能够正常分娩。
1.2 胎势、胎位或者胎向异常母羊在分娩时,胎势、胎位或者胎向异常也是引起难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种原因可导致母羊出现这种症状,如由于胎儿在母体中可自行移动,并在母体的产力作用下,可能会造成胎儿出现错位。
另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而没有足够的空间,从而易出现异常。
对于某些母羊来说,其在分娩时可能不会只产出一只羔羊,而是同时生产几只羔羊,在羔羊体型较大时,在生产时就可能无法正常伸展至相应的位置。
此外,母羊在分娩时必然会遭受巨大的疼痛,有些初次生产的母羊可能会由于明显的生产应激而在分娩时较难被养殖人员控制,因此也容易造成胎位异常,这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母羊产羔前后容易出现这几种现像,养羊人一定要注意一、母羊难产母羊骨盆狭窄、产道过窄、胎儿过大或母羊身体虚弱,子宫收缩无力或胎位不正等均会造成难产。
处置:羊膜破水30分钟,如母羊努责无力,羔羊仍未产出,应立即助产。
助产人员应将手指甲剪短、磨光,消毒手臂,涂上润滑油,根据难产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如胎位不正,先将胎儿露出部分送回产道,将母羊后躯抬高,手入产道校正胎位,然后才能随母羊有节奏的努责将胎儿拉出;如胎儿过大,可将羔羊两前肢反复数次拉出和送入,然后一手拉前肢,一手扶头,随母羊努责缓慢向下方拉出;产道干燥时,应在产道内涂灌油类。
助产切忌用力过猛,或不根据努责节奏硬拉,以免拉伤产道。
二、母羊子宫脱出母羊孕期营养不足,膘情较差,尤以老龄且怀羔较多的母羊更为突出,分娩时常会出现子宫脱出。
子宫完全脱出的病羊,由于频频努责,疼痛不安且有出血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常会发生出血性或疼痛性休克;子宫脱出较久、精神沉郁的病羊,也常因全身衰竭而死亡。
处置:实施手术,早期整复可以使子宫复原。
首先剥离胎衣,用3%的冷明矾水清洗子宫,然后将羊后肢提起,将子宫逐渐推入骨盆腔,并使用脱宫带防止子宫再次脱出。
在无法整复或发现子宫壁上有大裂口、大的创伤或坏死时,应实行子宫摘除术。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质量,使羊身体处于良好的状态;保证怀孕母羊有足够的运动,以增强子宫肌肉的张力;对多胎母羊,在产后14小时内须精心护理,以便及时发现病羊,尽快进行治疗;当胎衣不下时,绝不要强行拉出;产道干燥时,在拉出胎儿之前,应给产道内涂灌大量油类。
三、母羊缺奶优良高产母羊,有时会遇到一胎产羔数超过母羊奶头数的情况。
若饲养不当,管理不善,就会造成缺奶,弱小羔羊因吃不到奶而饿死、冻死,严重时甚至造成整窝羔羊死亡。
处置:一、羔羊寄养。
母羊一胎产多羔或母羊产后意外死亡时,可将羔羊分给产羔数少的母羊代养。
二、分批哺乳。
哺乳羔羊超过母羊奶头数的,可将羔羊按大小、强弱分成两组,轮流哺乳。
散养户提高母羊产羔率的主要措施
1. 选择优良的种群:母羊的遗传品质对产羔率有着直接影响。
散养户应该选择具有
良好遗传背景、健康状况良好的优质母羊作为种羊,以提高产羔率。
2. 确保合理的饲养管理:母羊的饲养管理是影响产羔率的重要因素。
散养户应该根
据母羊的营养需求,合理配备饲料,并进行定期的饲养管理。
饲养期间应该确保母羊足够
的运动空间和充足的饲料供给,保证其身体健康。
3. 注意母羊的疫病防治:母羊的疫病防治是提高产羔率的关键。
散养户应该定期对
母羊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以预防常见的疫病和寄生虫感染,保证母羊的健康状况,提高
产羔率。
4. 合理的配种策略:合理的配种策略对提高产羔率也起到重要作用。
散养户应该根
据母羊的遗传背景、身体状况和生产环境,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和配种对象。
要注意控制
配种的频率,防止过度疲劳和产羔间隔时间过长。
5. 加强对产羔过程的监测和管理:散养户应该加强对产羔过程的监测和管理。
定期
进行产前检查,了解母羊的身体状况和产羔情况,及时处理产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产羔的成功率。
6. 确保良好的生产环境:良好的生产环境对母羊的产羔率也有着重要影响。
散养户
应该提供适宜的产房和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确保母羊的安全和舒适度,减少因环境压
力导致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提高产羔率。
散养户提高母羊产羔率的主要措施包括选择优良的种群、确保合理的饲养管理、注意
疫病防治、合理的配种策略、加强对产羔过程的监测和管理,以及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母羊的产羔率,提高养殖效益。
2023年第04期繁殖疾病是影响羊繁殖能力的重要因素,其发生与遗传、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
通过品种选择和育种工作,可减少羊群中繁殖疾病的发生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也可避免羊发生繁殖疾病。
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可有效减少养殖场(户)的经济损失。
本文介绍几种繁殖母羊常见病的防治。
1母羊产后热母羊产后热是因母羊产后发生细菌感染,且患病母羊表现以高热为主的一种疾病。
产房、羊舍卫生条件差,助产消毒不严及母羊产道损伤,致使母羊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发生细菌感染,引起本病的发生。
母羊营养不良、体质差、圈舍阴冷潮湿或母羊突然受风寒等都可降低抵抗力,诱发本病。
母羊产后不久食欲减退或废绝,眼结膜发红,呼吸急促,耳尖及四肢末端发凉,畏寒颤抖,发高烧,体温持续在40~41℃,乳房收缩,乳汁减少。
阴户内流出黄色或棕褐色恶臭液体,母羊时常作排尿状,病重时,患病母羊不愿站立,卧地昏睡。
母羊分娩前应及时转入消毒好的产房待产,如母羊在分娩过程中发生难产应及时给予助产,并注意助产消毒和防止母羊产道受损,严防母羊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受到细菌感染。
母羊产后,应及时清除羊舍内的污物,换以干净柔软的垫草,保持羊舍内清洁、干燥,并让母羊得到充分地休息。
同时,对分娩后的母羊应饲喂质量优良且容易消化的草料,如优质的青干草和青绿多汁饲料,但也要适量,以免引发母羊消化道疾病。
如母羊产后排出的恶露呈灰褐色,且气味恶臭,应及时追查病因,并用消炎药物冲洗母羊子宫,同时全身抗菌消炎,从而消除恶露,促进母羊恢复正常。
可用青霉素160万I U ,链霉素100万I U ,肌肉注射,2~3次/d ,连续注射数天;安乃近10m L 肌肉注射,注射2次/d 。
另外,可给母羊子宫中投放土霉素或四环素片5~10片。
也可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10~20I U ,或己烯雌酚3~10m L 。
也可采用中药治疗:(1)用艾叶30g 、益母草15g 、当归10g 、川芎3g 、黄柏10g 、香附子10g 、黄连3g 、黄芩9g 。
羊难产最简单的方法
羊难产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一旦发生,需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对羊的生命造成威胁。
那么,面对羊难产,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最简单的方法呢?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羊的情况。
当羊出现难产时,常常会表现出躺下不起来,不停地踢腿,发出呻吟声等症状。
这时,我们需要及时进行观察,确定羊确实出现了难产的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为羊创造一个安静、干净、温暖的环境。
难产的羊需要安静的环境来减轻它的紧张情绪,同时也需要干净的环境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保持温暖的环境有助于促进羊的产程,减少羊因寒冷而产生的不适。
接着,我们可以尝试给羊进行轻微的按摩。
在观察到羊难产的情况后,我们可以轻轻地给羊进行腹部按摩,以帮助羊顺利分娩。
同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地给羊进行腹部推拿,帮助羊摆脱难产的困境。
此外,我们可以尝试给羊进行适当的内部助产。
当羊出现难产
时,我们可以适当地给羊进行内部助产,帮助羊顺利产羔。
但在进行内部助产时,我们需要注意卫生问题,避免给羊带来感染。
最后,如果以上方法无法解决羊的难产问题,我们需要及时寻求兽医的帮助。
兽医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能够为羊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帮助羊顺利度过难产的困境。
综上所述,面对羊难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羊的情况、为羊创造良好的环境、进行适当的按摩和内部助产,以及寻求兽医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养殖者们,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羊难产的情况,保障羊的健康和生命。
母羊难产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作者:李祖凤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2年第10期摘要:在母羊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母羊出现难产现象,母羊在分娩过程中不能胎儿顺利产出,甚至会出现死胎的现象,对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分析母羊难产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母羊难产:处理方法:预防措施肉羊养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因为缺乏完善的饲养管理方法,致使母羊难产问题成为现代化肉羊养殖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通过对母羊难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便推动肉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1 分析母羊难产的原因分娩作为肉羊养殖的主要环节,其和羊崽的出生率、成活率具有直接关联,还会影响肉羊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由于羊养殖过程中时常会发生难产现象,分娩过程不顺利或是无法正常分娩等。
分娩过程是否会出现难产问题,胎儿是否可以成功存活,主要取决于产力、产道和胎儿三个因素。
其中当任意一个因素发生变化,皆有可以能会使胎儿无法顺利排出,继而出现难产现象,不仅会对胎儿后期的生长发育活动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胎儿死亡,所以需要对母羊难产的诱因进行有效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措施,帮助母羊顺利度过这个时期[1]。
1.1 产力性难产产力性难产通常是指母羊因为自身缺少力量在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的现象,引发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划分为:①母羊的生殖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功,子宫缺少足够的肌肉性能,阵缩及努责微弱,在母羊分娩时子宫和腹壁肌的收缩次数较少,收缩强度较弱,不能让胎儿顺利分娩出来,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母羊初次的生产中;②母羊的子宫具有炎症,包括轻微的子宫内膜炎或者是疝气。
1.2 产道性难产产道性难产通常是指母羊生产通道不通畅造成的难产,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由于母羊产道相对狭窄,包含子宫颈口部位比较狭窄,阴道过紧,阴门过小、或是阴道发生水肿等,皆有可能导致胎儿无法排出。
其次,当子宫出现部分或是全部变形时,致使子宫颈部口部彻底锁死,胎儿不能正常排出。
母羊生小羊难产的原因有哪些,羊难产怎么
办?
难产不仅能造成胎儿死亡,而且还会影响母羊的生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母羊生小羊难产的原因有哪些,羊难产怎么办,供养羊的朋友们参考。
一、羊难产的原因有哪些
羊难产是由于母体或胎儿异常所引起的胎儿不能顺利通过产道
的分娩性疾病。
引起难产原因很多,包括母羊异常引起的难产和胎儿异,常引起难产两种。
母羊异常引起的难产有:阵缩及努责微弱,阵缩及努责过强,阴门及阴道狭窄,子宫颈狭窄,骨盆腔狭窄,子宫扭转等,但常见于阴门及阴道狭窄。
胎儿异常引起的羊难产常见有:胎头姿势不正、前肢姿势不正、后肢姿势不正几种。
胎头姿势不正又可分为胎头侧转、胎头下弯和胎头后仰等。
二、羊难产怎么办
①对于较轻微的产道开张不全、较轻的胎儿胎势异常和产力不足及胎儿稍大,助产者可用消毒过的手或器械配合母羊努责向外牵引胎儿。
②对于因产力不足或努责、阵缩微弱而引起的难产,可给母羊注射催产素、垂体后叶素等药物。
还可采用辅助加压的方法进行治疗,即在羊努责时,助产人员双手搂住羊腹,配合努责,按压腹部,以增加羊努责的力量。
③对于因胎位、胎向、胎势异常而引起的难产。
用消毒过的手或器械,在子宫内将胎儿矫正成正常胎位、胎势、胎向,然后再行牵引助产。
④对于因严重的产道开张不全、产道狭窄、胎儿畸形或过大、胎儿矫正困难而引起的难产,应实施剖腹产手术。
母羊难产怎么办?母羊难产的救助方法图:羊【常见问题】:母羊难产了怎么办?【专家解答】:羊难产的救助原则是取出胎儿,挽救母羊,争取达到母子双全;保护母羊的繁殖力,避免产道感染和损伤。
在助产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消毒,矫正胎儿反常姿势时,应尽力将胎儿推回子宫内,推回应在母羊阵缩的间歇期进行。
拉出胎儿时应随母羊努责而用力,要保持好会阴部。
产道干燥时为便于拉出或推回胎儿,应向产道内灌注大量肥皂水或油类等润滑剂。
若需要手术助产或剖腹产时,要即早进行。
术前检查必须周密,正确判断难产原因,果断采取相应的救助措施。
常见的难产分产力性难产、产道性难产及胎儿性难产三类。
前两类是由母体异常引起,如母羊阵缩及努责微弱、阵缩及破水过早,子宫捻转,阴道及阴门狭窄等;后一类则由胎儿异常所造成,如胎儿过大、胎儿畸形及发育异常等。
阵缩及努责微弱,是母羊分娩时由于子宫及腹壁的收缩次数少,时间短和强度不够,致使胎儿不能产出。
在确知子宫颈已充分开张,胎向、胎位和胎势正常,骨盆无狭窄或其他异常的情况下,如果用手和器械都触不到胎儿,可使用催产药物刺激子宫收缩。
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或皮下注射,每次5~10国际单位,半小时一次。
若催产无效,需行剖腹产。
当胎儿头颈侧弯或下弯,前肢屈曲或肩部前置时,接产员将手消毒后,伸入阴道把胎儿完全推入子宫腔内,将头摆正,把两前肢拉直,使鼻、唇部和两前肢伸入软产道,然后再拉出胎儿。
若胎儿坐骨前置时,在将胎儿推入子宫腔的同时,用手握住两后蹄,并顺势拉直进入软产道,然后拉出胎儿。
若发现母羊属于子宫扭转,阴道狭窄、骨盆狭窄或变形等难产时,需要施行剖腹产。
剖腹产术前兽医应将手、臂、器械、受术母羊、场地按要求严格消毒。
手术部位应选在膝前皱壁和乳外静脉之间。
切开皮肤及肌肉层,剪开腹膜,切口以15~20厘米为宜。
打开腹腔后,将子宫体大弯部托出腹壁切口外,沿着大弯切开子宫壁,抽出羊水,取出胎儿。
剥离子宫切口内周围胎衣,宫腔内放置80~10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
羊难产最简单的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孕前和孕期注意营养和保健,同时在分娩过程中让羊保持放松状态,避免惊吓或强制干预,如有需要请及时请专业的兽医帮忙。
笔者提供以下几条建议:
1.合理饲养和营养:注意羊的饮食和水源,使其保持健康和合理的负荷。
平时应加强饲料的营养和维生素摄入,以促进胎儿健康成长和减少难产的风险。
2.保持合理的活动:保持合理的运动量有助于羊出生前练就足以应对分娩的筋骨和驱使身体分泌优质牛奶。
但过度运动会使羊精疲力尽,并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3.正确的分娩环境:分娩前应准备好干净、舒适、温暖和安静的产房,同时保湿、保温和质量好的饲料、水源和氧气。
并且产房应该隔离其他动物,避免分娩过程中的干扰或惊吓。
4.避免恐怖和强制干预:分娩过程中应保持安静、放松和专注,避免过度靠近或触碰,同时避免引起恐惧或痛苦和强制干预。
如果剖宫产实习发生,应请专业兽医进行处理。
5.保持热情和关注:如果分娩过程顺利,我们应该及时清理出生的小羊,切割脐带并为其提供适量的奶水。
总之,合理饲养和营养、合理的运动、正确的分娩环境、避免恐惧和强制干预以及保持热情和关注都可以减少难产的可能性,让我们的小羊更健康和平安。
母羊难产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作者:王树林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8期王树林(黑龙江省嫩江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黑龙江黑河161499)摘要:母羊难产是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困难,胎儿无法顺利产出。
母羊通常是由于阵缩无力、骨盆狭窄、子宫颈狭窄以及胎住不正等因素导致难产。
如果母羊经过长选45h的阵缩依旧没有羊绒毛膜在阴门内或者阴门外破裂,且开始停止阵缩时,要立即采取人工助产。
本文主要介绍发生难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母羊;难产;病因分析;临床症状;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858. 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8-0124-011病因分析母羊过早配种:70%左右难产的母羊是初产母羊,其中有60%左右的初产母羊是由于在初次发情就立即进行配种而引起。
母羊通常在5~6月龄达到性成熟,且具有繁殖能力,并表现初次发情,但此时母羊身体还没有完全达到体成熟,如果进行配种就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同时严重影响妊娠效率以及胎儿健康,从而容易发生难产。
体型选配不当:难产的母羊约50%是由于胎儿体型过大,特别是当母羊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与体型较大的公羊配种,更容易难产,甚至会造成比配种过早更加严重的后果。
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母羊妊娠期饲养管理不规范,如妊娠期体况过肥或则缺乏营养不良,往往对导致产力不足,从而引起难产。
另外,妊娠母羊需要坚持适量运动,否则容易导致胎儿胎位不正,从而造成产力不足,引起难产。
胎向、胎位或者胎势异常:是母羊发生难产的主要原因,少数是由于胎儿出现偶然性移动以及母体产力不足而引起错位,大多数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的空间过于狭小而导致。
母羊可由于多种异常的胎向和胎势引起难产,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在正生过程中胎儿头颈发生侧弯,且肩关节或者腕关节发生俯屈,造成前肢出现滞留;倒生过程中,跗关节发生屈曲,且先流出胎儿臀部;横产位,通常是由于子宫持续收缩,导致胎儿出现异位。
母羊临产时,乳房膨大,乳头挺起,手挤可流出黄色初乳;阴门肿胀潮红,有时流出浓稠黏液,排尿次数增多;肷窝下陷,腹部下垂,行动困难,时而回头望腹,喜单独呆立墙角或趴卧,起卧不安;放牧时掉队或离队,有时用蹄刨地,不时鸣叫,不爱吃草。
当发现怀孕母羊卧地、四肢伸直、努责时,应立即送入产羔房,用温水洗净外阴部、肛门、尾根及腹内侧和乳房,再用双季铵碘消毒,等候接产。
(1)接羔接羔人员将指甲剪短、磨平,并仔细消毒。
一般母羊羊膜破水后20~30分钟可顺利产出羔羊。
产双羔时,一般先后间隔15~30分钟。
当第一只羔羊产出后,如母羊卧地不起,或起立后又重新卧地,可能要产双羔。
此时要认真检查,方法是用手掌顺着母羊下腹部适当用力上推,如果是双羔,可摸到坚硬光滑的羔体。
(2)羔羊出生后,立即将羔羊口、鼻、耳内的黏液擦净,以免羔羊误吞羊水引起异物性肺炎或窒息死亡。
及早让母羊舔干羔羊身上的黏液,可促进新生羔羊血液循环,且有助于母羊认羔。
如果母羊不舔,可在羔羊身上撒些玉米面、豆饼、麸皮等,或把羔羊身上的黏液涂在母羊嘴、鼻上,引诱母羊;如母羊仍不舔,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要用柔软干草将羔羊全身擦干,以免受凉。
(3)断脐羔羊出生后,母羊或羔羊站立时,脐带一般会自然断裂。
若未能断裂,需人工断脐。
方法是用双手提起羔羊前躯,轻轻向母羊头部方向拉,促使脐带自断。
在脐带断端和脐带根部周围涂5%碘酒消毒。
若脐带仍未断裂,可用手指将脐带扭转几圈,离脐带根部4~5厘米的地方,人工扭断,然后消毒。
脐带不可用剪刀剪断或结扎,否则容易引起感染或推迟脐带干枯脱落。
(4)胎衣处理羔羊生后半小时至1小时,胎衣会自然脱出。
接羔人员要及时将胎衣拿走,防止母羊吃胎衣后造成吃羔恶癖。
产羔后2~3小时胎衣不能排出,按胎衣不下采取治疗措施。
(5)难产处理母羊羊膜破水后20~30分钟,有下列情况发生,就要施行人工助产。
接羔人员进行助产时,将手涂上肥皂水、凡士林等润滑剂,戴上助产用的橡胶手套。
3 术后护理3.1 消炎 术后对母羊进行护理,采用5%糖盐水500 ml,加氨苄西林钠,以及地塞米松各1支2mg,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对母羊进行缓慢滴注。
3.2 营养 术后,应当及时给母羊灌注一定的葡萄糖液,在喂养时还应当采用营养含量较高的饲料,以帮助母羊恢复体力。
同时还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些兽用钙片,避免母羊由于术后钙质缺乏而发生产后瘫痪。
3.3 愈合 完成手术和术后护理后,经3周这只母羊创口愈合。
经检查后并未发现其他并发症,1个月后对其进行拆线,拆线完成后母羊未见其他身体异常情况,能够正常繁殖。
4 讨论 在进行手术过程中,一定要将手术室内的温度提高到适宜的温度,通常情况下温度应当控制在25℃左右,不能过低或过高。
温度如果过低,母羊在手术过程中如发生大量失血而导致体温下降而被冻死;如果温度过高又容易导致闷热,对手术操作产生影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过程中必须做到无菌操作。
在对创腔进行清理时,应当采用温生理盐水进行清洗,保证清洗干净,避免子宫内的液体流到腹腔中。
手术结束后的抗菌消炎药应当适量投放,切不可过量,因为使用氨苄西林后母羊机体会出现渗出液,对创口愈合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牵拉子宫时动作要缓慢,力道要尽可能小,避免力度过大将子宫扯破,导致出现败血症。
在对羊进行剖腹子宫摘角或剖腹产手术过程中,如母羊出现疼痛反应,可以采用加入两滴肾上腺素的普鲁卡因青霉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如果羊己出现清醒迹象或发现其他病理现象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时,可按首次全麻量的半量进行追加麻醉。
母羊常见发生难产的原因通常归纳为以下几类:产道性难产、产力性难产和胎儿性难产。
其中大部分情况下导致难产的原因是由于胎儿过大而导致的难产。
究其原因通常是由于养殖人员为了提高羊群的品质,多选用体型较大良种羊交配。
同时,如果养殖人员缺乏养殖经验,在母羊怀孕期间对其进行大量的投喂,致使母羊营养过剩,从而导致母羊的过胖和胎儿的过大,从而造成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