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免疫组化在分型与判断预后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69.5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免疫组化在分型与判断预后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4-13T16:36:24.5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作者:闫珺

[导读] 乳腺癌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类恶性肿瘤,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为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

(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中心医院病理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免疫组化在分型与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2-4周期的新辅助化疗方案,采取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免疫组化在乳腺癌分型与预后的作用。结果所有患者中Luminal A型共有23例,Luminal B型共有16例,basal-like型共有9例,Her-2过表达型共有2例。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并采取免疫组化法进行分型,有利于全面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方案进行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实践推广。

【关键词】免疫组化;乳腺癌;分型;预后

乳腺癌在女性中较为常见,属于一类恶性肿瘤,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为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有关研究显示[1],乳腺癌发病率占据全身各类恶性肿瘤的7%-10%之间,分析该类疾病的发病与遗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40-60岁之间的妇女发病率较高,是发生于乳房腺上皮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可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目前临床上关于乳腺癌的具有发病原因尚无明确定论,有关研究显示该类疾病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可循,其中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患病率相对较高。对该类疾病进行临床分型与预后判断时,免疫组化法的应用价值显著,为此,本次研究将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所有纳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66岁,平均年龄为(53.22±3.26)岁;疾病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粘液腺癌等。所有患者的病理分析与临床分析资料均完整,治疗前进行病理诊断显示疾病被确诊,并进行免疫组化处理。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新辅助化疗方案(2-4周期),包括静脉滴注CAF/CEF方案,给予表柔比星静脉滴注,给予氟尿嘧啶静脉滴注,并在化疗前进行体格检查,对乳房进行B超检查,确定患者实际肿块大小,之后进行肝胆B超等检查,确定患者是否伴有远处转移情况,之后对乳腺B超进行复查,对化疗效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估。

若患者肿瘤尚未完全缓解或者部分得到缓解,需进行直接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后进行为期2-4周期的化疗,并采取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子分型。

1.3 评价指标

分析所有患者的分子分型、随访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子分型

判定所有乳腺癌患者的分子亚型包括(免疫组化法为基础):Luminal A型号表示ER和(或)PR阳性且Her-2阴性,Luminal B型表示ER和(或)PR阳性且Her-2阳性,basal-like型表示ER、PR与Her-2均为阴性,Her-2过表达型表示Her-2阳性且PR、ER阴性。

所有患者中Luminal A型共有23例,Luminal B型共有16例,basal-like型共有9例,Her-2过表达型共有2例。

2.2 随访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病情随访观察,可采取上门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进行联系,从疾病确诊时开始进行疾病随访,将患者无病生存、无远处转移生存、总生存、无病生存作为主要的随访指标,可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乳腺癌相关转移癌灶等情况。其中总生存表示从疾病确诊后日死于乳腺癌相关事件的发生。并嘱咐患者定期至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格、B超、胸片检查,术后12个月内复查1次。

3 讨论

对乳腺癌进行临床治疗时,临床上较为关注的问题即为同一分期、同一病理类型采取同一治疗方案的患者治疗效果大不相同。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进行临床治疗时应依据该类疾病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干预,从而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目前TNM分期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类分期方式,之后随着乳腺癌肿瘤分子标记物检测的出现,使得对于该类疾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与预后情况给予了高度的指导效果,但是仍然未达到较为满意的应用效果。若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肿瘤进行分类,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判断,有利于选择更加有效的临床化疗方案,利于获取更好的病理缓解率,从而对每例患者设立个体化的治疗措施。有关学者[2]提出采取基因芯片技术对乳腺癌基因分型进行分析判断。由此得出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分析具体作用机制,而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治疗反应与生存情况差异较大,不同亚型乳腺癌预后情况各不相同。基因芯片技术且对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标本不适用,所需经济费用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等,仅仅可用于实验室,无法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所以说,采取免疫组化法对蛋白质水平进行分析,并对乳腺癌分型、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的临床价值重大。

有关学者[3]对乳腺癌患者采取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分为四种分子亚型,并经过临床研究发现,Her-2过表达型与basal-like亚型对于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的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更高,所以说,可通过采取免疫组化法代替基因芯片技术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分型,是临床上的研究重点。目前国内近些年来展开了对于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等亚型分型,临床意义有待于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属于一类较佳的疗效预测模型,可对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理解,对术后如何选择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