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论文选题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油气储运毕业论文油气储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油气储运是指将天然气和石油从产地运输到消费地的过程,它涉及到各种设备、技术和管理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油气储运的重要性、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油气储运对于全球能源供应的稳定至关重要。
石油和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它们在工业、交通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大部分油气资源都分布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如海底、沙漠和北极地区。
因此,如何将这些资源安全、高效地运输到消费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油气储运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能够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维持全球经济的正常运行。
然而,油气储运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安全问题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油气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着爆炸、泄漏和污染等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害。
因此,油气储运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事故的发生。
其次,油气储运还面临着环境问题。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其他污染物,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油气储运企业需要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油气储运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首先,技术的进步为油气储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液化天然气(LNG)技术的发展使得天然气能够以液体形式储存和运输,从而解决了长距离运输的问题。
此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油气储运的安全性和效率。
其次,油气储运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他们正在研究和应用新的能源储存和转换技术,如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在未来,油气储运行业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将推动油气储运的发展。
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呼声也将促使油气储运行业转型。
油气储运新技术的研究与探讨【摘要】油气储运是新型能源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对国民经济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油气资源战略实施的两大背景下,油气储运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且坚持不断革新在科技和管理方面取得新的创新成果。
本文在结合中国国情的条件下论述近几年油气储运新技术的发展,展望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前景并且对油气储运的新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油气储运;新技术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油气储运工程飞速发展,形成了纵横东西南北的油气管网和储备系统。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
油气储运的高速发展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以明确油气储运科技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系统梳理了我国现在油气储运相关新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工程设计(1)卫星遥感技术:代替了传统的依赖于地形图和人工勘察的管道选线方法,使得选线,定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多比例尺遥感综合制图,重难点段多方案优化比选决策技术都是基于遥感的优势。
在选线上实现了技术创新,成功指导了西气东输等众多管道的设计工程。
(2)基于应变设计技术:管道的断裂主要受地震和地层断裂等作用的影响,所以在地震多发区设计长输管道工程时,基于这一原则建立了管道应变计算模型,掌握了地震区和活动断裂带管道的应变计算方法,提出了管材的应变要求。
同时,在滑坡、冻土等其他不良地质地区基于应变的管道设计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应用。
(3)大型储罐设计技术:在分析比较国内外储罐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用了“变设计点法”替代了“一英尺法”,掌握了低温LNG储罐的设计技术,使得材料利用率有了大大提高,并且这一设计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国外几家公司垄断的局面。
二、运行管理管道仿真优化技术:在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的基础上,主研究开发了油气储运管道系统模型,进行稳定、瞬时状态下的分析,使得工艺方案得以优化。
为了解决单气源、多用户输气管道调峰技术难题,对下游用户的用量用气进行了逐年预测和波动分析,从而确定了经济合理且技术实用可行的方案,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注水井增注研究★凝析气藏相渗测试方法研究★高温高压下KQ 防窜剂的防窜效果实验评价★前置液酸化中酸液有效作用距离计算★基于CARBON 软件的南翼闪油水关系剖面图绘制★南翼山五油组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研究★基于FORWARD 软件的南翼山油水关系剖面绘制★保护油气层修井液研究★凝析气藏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体系★加载条件对岩石变形与稳定性影响★深井钻具失效及对策研究★国产YST-48X 无线随钻故障分析与处理★防漏堵漏技术在江苏油田的应用★江苏油田定向粘卡的预防与处理★江苏花庄地区定向井丛式井井身轨迹设计与控制★低温高密度水泥浆体系的研究★江苏沙埝地区定向井井身轨迹设计与控制★防斜钻具防斜性能分析评价★防碰绕障技术在老区定向井中的应用★单弯螺杆钻具组合的设计及应用★单井示踪剂解释★基于流线模的井间示踪剂解释★基于流线模的油水两相流动模拟★薄油环底水凝析气藏油环屏蔽阻水机理研究★薄油环底水凝析气藏油气水分布数值建模方法★薄油环底水凝析气藏油环开采机理研究★高含硫气井井筒流动计算★产水气井连续气举排液生产设计★气举系统设计及注气参数的选择计算★井底流压预测方法研究及程序计算★注液对井筒周围温度场变化的影响研究★有杆抽油设备的优选与设计计算★潜油电泵系统的节点分析与计算★生产层出砂规律研究及应对措施效果分析★油藏出水层位分析及合理的堵水措施研究★砂岩基质酸化数学模型研究及计算★注水井套管腐蚀预测与防治★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天然气物性参数确定方法研究★气井水合物的预测与防治技术研究★低压、低产气井稳产工艺技术研究★气井井下节流技术研究★油田注水过程中的结垢预测方法研究★含凝析油气井节点系统分析方法研究★注水井多烃酸酸化技术研究★气井井筒积液预测研究★双元件柱塞气举实验与分析★水平井气水两相流实验研究★稠油多相流实验架设计★稠油井有杆泵系统工艺设计★稠油井连续气举工艺设计★水力活塞泵采油工艺设计★定向井气液两相管流压降计算方法与评价★水平井排水采气方式选择与工艺设计★链式抽油机深抽工艺设计★氮气气举工艺设计★气井多层合采产能分析★气体加速泵排水采气工艺设计★两层合采有杆抽油工艺设计★不同井型抽油泵力学分析★出砂井有杆抽油系统设计★稠油水平井自喷系统参数优化★注水井吸水能力预测方法研究★水平井防砂完井设计方法研究★砂岩油藏水平井底水突破时间与突破后动态预测★低渗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与动态分析★水平井砾石充填完井设计与产能预测★多分枝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完井测试工艺与完井管柱设计★底水气藏底水突破临界参数预测★利用测井和压裂资料确定地应力★砂砾岩储层压裂中的伤害研究★井筒硫沉积机理研究★储层伤害后的破裂压力计算★压裂气井支撑剂回流及出砂控制研究★应用曲壳模型和趋势面分析法确定区块地应力★利用岩石酸敏性降低致密储层破裂压力研究★影响榆林气藏压裂效果因素分析★Y13-1 低压气井修井方案设计★Y13-1 排水采气方案设计★油气井诱喷工艺参数设计★某气井生产管柱设计及水合物的预防研究★某井注气工艺管柱设计★雅克拉排液采气工艺筛选与参数设计★某凝析气田井筒积液的判断与研究★天东90 井排水采气工艺设计★酸性压裂液研究★压裂液对支撑剂伤害研究★低伤害聚合物压裂液研究★砂岩储层酸化新型酸液体系研究★砂岩储层酸化通用设计方法研究★砂岩储层酸化两酸三矿物模拟方法研究★渤海油田注水井解堵降压技术研究★碳酸盐岩储层酸化酸液决策树研究★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新型酸液体系研究★碳酸盐岩储层酸压设计计算方法★水平井酸化工艺及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伤害特征模拟研究★水平井酸压设计方法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酸压工艺参数设计方法研究★砂岩储层酸化酸液决策树研究★冀东南堡油田奥陶系储层酸压酸液配方研究★砂岩储层深部解堵酸化酸液及工艺技术研究★水平井分流酸化设计方法研究★海上注聚合物井解堵增注技术研究★水平井酸化分流技术和材料研究★稠油降粘机理及降粘剂试验★砂岩基质酸化工艺方法及设计计算★注水井中垢的形成及预测方法研究★砂岩基质酸化实时监测技术研究★用于砂岩酸化的MW 酸液体系试验研究★压裂管柱强度计算★水平井压裂缝数优选★分段射孔水平井产能模拟★限流压裂设计分析(严向阳)★闭合后压裂压力分析★水平井压裂缝数优选★水平井多段压裂产能计算★影响压裂效果因素分析★油井分层开采设计★机抽井井下示功图诊断及应用★机抽井系统效率分析★油田注水工艺设计★凝析气井产能预测及流入动态分析★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效果分析★井下节流井筒温度分布计算★小型酸压设计★普光高含硫长井段气层投产方案可行性研究★普光高含硫长井段气层投产前地质工程评价★高含硫气田投产施工作业环境安全设计与评价★高含硫长井段射孔作业管柱功能设计★高含硫长井段射孔作业管柱力学分析★长井段深层气藏射孔压差设计★高含硫气田产能测试设计与资料的处理★长井段深层气藏射孔参数优化设计★张海 5 井区带油环凝析气藏合理开发方式论证★埕北二区带气顶凝析油气藏开发方式论证★埕北二区27X1 区块开发方式论证★张海 5 井区开发层系划分及合理井网密度分析★张海15 井区开发层系划分及合理井网密度分析★27x1 区块井网布置及开发指标预测★埕北二区油气井合理生产参数分析★埕海二区凝析油气藏流体模型综合评价★靖边气田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分析方法★疏松砂岩气藏出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低压低产油井间歇生产合理工作制度研究★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稳定渗流理论研究★川东北含CO2 高含硫气藏硫沉积机理研究★川东北含CO2 高含硫气藏的开采特征分析★川东北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对气井生产的影响研究★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水平井段的优化设计研究★水平井技术在薄层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研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的适应性研究★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的方法★气井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XJ 油田气井试井设计方法研究★XJ 油田气井试井资料解释及分析★TH 油田4 区物质平衡储量计算方法研究★TH 油田4 区产量递减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TH 油田4 区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研究★TH 油田4 区注水方式优化研究★TH 油田4 区注采参数优选研究★TH 油田4 区注水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蜀南地区构造须家河组储层特征及潜在地层损害因素研究★丹凤场构造须家河组低渗透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措施研究★青西复杂裂缝性油藏渗流机理初探★辽河油田浅层气藏储层特征及气藏类型研究★塔河南气藏开发初期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储量计算★青西油田试采动态研究★青西裂缝性油藏储层特征及油藏渗流物理特征研究★长庆油田高52 井区长10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孔滩气田茅口组单裂缝系统动态储量研究★荔枝滩气田茅口组单裂缝系统动态储量研究★南井气田茅口组单裂缝系统动态储量研究★宋家场气田茅口组单裂缝系统动态储量研究★桐梓园气田茅口组单裂缝系统动态储量研究★阳高寺气田茅口组单裂缝系统动态储量研究★阳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典型井递减规律分析★阳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典型井水侵分析★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和方法研究★毛管压力对低渗透油田生产参数影响★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和方法研究★水驱气藏水侵量计算方法研究★气藏可采储量计算方法研究★水驱油田体积波及系数计算方法研究★水驱低渗透砂岩油田采收率预测研究★水驱低渗透砂岩油田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油气田开发动态数据管理系统开发★相似准则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特征研究★渗透率应力敏感气藏气井产能特征研究★水平井渗流及压力动态特征研究★多层合采井分层流量贡献研究★X 气田气井试井资料解释分析★试井资料的特征线分析方法研究★三重孔隙介质压力特征分析★径向复合油藏试井解释模型研究★柯克亚凝析气田的油气水产量变化特征研究★柯克亚凝析气田的压力变化特征★柯克亚凝析气田的柯克亚凝析气田的开发指标预测研究★塔里木油气田天然气事业部气藏动态监测资料处理解释技术★神经网络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低阻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小波分析在测井解释中的应用★四川盆地异常高压气藏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四川盆地异常高压气藏动态分析方法研究★石西石炭系油藏单井储量计算方法研究★石西石炭系油藏单井含水上升规律研究★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八道湾组油藏水驱效果评价★HLE 油田注CO2 细管实验研究★注CO2 对地层流体物性影响的实验研究★高含CO2 天然气偏差系数计算方法研究★水溶性气藏气水物性参数的计算研究★XG7 油藏注气混相压力研究★凝析气藏反凝析污染伤害研究★XG7 油藏注气长岩心实验研究★油藏注CO2 注入能力研究★某断块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分析★某断块油藏开发动态分析★某断块油藏合理井网密度研究★某油田注气井合理注入量的节点分析法研究★某气藏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某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研究★注蒸汽井井筒热损失研究★蒸汽辅助重力泄油产量预测★注气过程中沥青质固相沉积机理研究★注气混相驱替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考虑应力敏感效应的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分析★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气藏气井产能分析★石蜡沉积对凝析气藏气井产能的影响★预测石蜡沉积的热力学模型研究★产水气藏井筒压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凝析气藏井筒压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K2 油藏水侵量计算及水体大小评价研究★NP 油藏注气长岩芯实验数值模拟研究★NP 油藏注气相态模拟研究★异常高压气藏气井产能确定方法研究★异常高压气藏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异常高压气藏地质储量确定方法研究★我国油砂矿资源现状及开采技术特点★不同含水率对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替效果影响研究★剪切作用对弱凝胶体系性能影响研究★剪切作用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能影响研究★高粘原油对不同聚合物驱效果影响研究★弱凝胶/聚合物交替注入对流度变化影响研究★弱凝胶/聚合物交替注入对驱替效果影响研究★枝化聚合物渗流特征研究★涩北一号气田产量递减规律统计分析★涩北一号气田产产水规律统计分析★水驱气藏动态储量研究★低渗气藏单井控制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异常高压气藏产能分析方法研究★异常高压气藏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气水井井底流压计算方法研究★涩北一号气田单井动态储量研究★稠油注CO2 吞吐实验研究★低渗油藏超前注水实验研究★凝析气衰竭物质平衡方法研究★凝析气注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凝析气衰竭长岩心实验研究★不同气油比流体井下相态测试★低渗油藏注烃气实验研究★低渗气藏多层合采理论研究★塔中Ⅰ号坡折带试井曲线特征与分类研究★塔中Ⅰ号坡折带动态储量计算★新疆陆梁油田注水效果评价★塔中Ⅰ号坡折带凝析气井产能评价方法研究★新疆彩南三工河组油藏压力系统分析★新疆油田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研究★大庆油田压裂井产能计算方法研究★塔里木裂缝性砂岩气藏试井分析方法研究★高温堵剂体系及影响因素评价★抗温抗盐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木质素的偶联和接枝反应及其产物性能★底水隔板的建立方法和评价★高30 油水微乳液的相态及界面张力★羊三木自生泡沫驱油性质评价★抗温抗盐聚合物的性能评价★抗温抗盐聚合物凝胶的制备及评价★XPLS 颗粒的注入性和封堵性★新型聚合物及其泡沫的FR 和FRR 的测定及分析★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堵剂筛选和评价★陆梁K1h23 油藏调剖剂筛选和评价★自生泡沫驱油体系结垢与防垢研究★缝洞型油藏堵水选井原则及工艺★重复调剖时机研究★低渗裂缝性油藏调剖体系研究★大孔道封堵体系研究与评价★酸性气体中含水量计算研究★注气井注入能力研究★油藏注气吞吐提高采收率的适应性研究★油藏流体物性参数计算方法研究★YYT 油藏注CO2 驱混相压力研究★大庆徐深89 气藏气井合理配产方法研究★富含CO2 气藏物性计算方法研究★天池铺构造石炭系气藏开发动态分析★压裂气井试井解释★具有井下节流的气井井筒压力温度分布计算★边水油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底水油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JB 气田气井增压时机预测研究★DLB 凝析气藏气井注气能力分析研究★BZ 凝析气藏注气能力研究★AT1 凝析气藏开发动态特征分析及气井产能评价★扶余油田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水窜规律及控水方法研究★稠油油藏汽窜封堵技术研究★稠油破乳技术研究★关家堡油藏开发早期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吐哈温8 区块复合调驱体系研制与评价★掺水系统防垢除垢技术★预交联颗粒调驱剂的研制与评价★纳米微球调驱剂的评价研究★张海 5 井区带油环凝析气藏合理开发方式论证★埕北二区带气顶凝析油气藏开发方式论证★埕北二区27X1 区块开发方式论证★张海5 井区开发层系划分及合理井网密度分析★张海15 井区开发层系划分及合理井网密度分析★27x1 区块井网布置及开发指标预测★埕北二区油气井合理生产参数分析★埕海二区凝析油气藏流体模型综合评价★注水压锥机理分析;★注水压锥与关井压锥的联系;★缝洞型油藏的关井压锥机理;★缝洞型油藏的含水率预期;★塔河缝洞型油藏控水措施初步研究; ★缝洞型介质油藏的双重介质的渗流规律; ★塔河油藏注水效果评估方法; ★影响缝洞型油藏的含水率突变的因素分析. ★TH 缝洞型油藏产水特征分析★水驱特征曲线在缝洞型油藏中的应用★低渗气藏产能递减规律研究★煤层气井产能计算★低渗透气藏储量计算★低渗气藏储层岩心压敏实验研究★低渗气藏岩心启动压力和可动水实验研究★低渗气井压裂改造后产能评价★富含粘土矿物渗透率有效应力定律研究★镇径长8 油层岩石应力敏感性研究★镇径长8 油层岩低速渗流实验研究★干气藏天然气性质物质参数计算★水驱气藏采收率标定★马井蓬莱镇气藏岩石应力敏感性研究★缝洞型油气藏数值模拟研究★中原白庙气藏产量递减规律研究★井筒温度压力计算软件编制★LM 油田产量递减分析与评价★TH65 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TH65 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研究★TH66 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TH66 油田含水上升规律研究★超深井蜡沉积预测方法研究★轻质油注空气实验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与防治研究★气井井下节流工艺应用研究★煤层气开发面临主要难点及相应措施研究★气井泡沫排水中起泡剂的评价与应用★超声波在气田开发中的应用★物质平衡法在水驱气藏开发中的应用★含硫气井的硫沉积研究★气井井筒压力损失计算方法研究★油井井筒压力损失计算方法研究★长期冲刷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研究★靖边气田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研究★低渗透气藏多分支井产能计算方法研究★低渗透气藏产能影响因素研究★含CO2 天然气藏气体物性计算方法研究★低渗透油藏水驱面积波及系数研究★吐哈油田玉东、玉西区块泥页岩理化性能测定及其与井壁稳定性关系分析研究★"新型环保无荧光钻井液防卡降滤失剂性能评价及应用" ★钻井液用抗温防卡降滤失剂性能评价及应用★环保型无土相钻井液体系研究★国内外油田常用钻井液类型(或体系)主要功用及性能优劣分析研究★影响高密度水泥浆的粒度级配原理研究★粉煤灰低密度水泥浆技术研究★注聚井解堵增注技术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SZ36-油田注聚欠注机理分析研究★SZ36-注聚井解堵增注处理工作液体系研究★SZ36-油田注聚井解堵效果实验评价研究★SZ37-油田注聚井解堵剂配方筛选研究★"国内外酸化/酸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综述" ★煤层气压裂文献调研及技术综述★"玛北油田乌尔组和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分析及压裂增产改造技术对策研究" ★玛北油田乌尔组和百口泉组压裂液体系研究★玛北油田乌尔组和百口泉组压裂液伤害实验评价研究★高温抗盐水泥外加剂实验评价★迪那区块固井液体相容性研究★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储层物性的实验研究★碎屑岩储集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储层物性的实验研究★深部流向转向剂的力学性能评价★新型驱油剂性能分析实验研究★高密度压井液流变特性研究★表面活性剂对油水界面膜粘弹性的影响研究★"储层岩心启动压力梯度测定方法及实验条件优选文献综述" ★"储层岩心应力敏感性测定方法及实验条件优选文献综述" ★数字光纤通讯在输气站流量数据传输中的应用★油田污水池液位检测方法的研究★钻杆扭矩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开发地质特征评价方法研究★钻井完井液滤饼微观结构与储层保护性能的关系研究★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砂岩油层测试和试采出砂机理研究★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砂岩油层储层特征及潜在损害研究★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漏失层地质结构与测井响应研究★塔河油田12 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工作液损害评价★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钻井液漏失发生机理研究★塔河油田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渗透率分布关系研究★塔河油田12 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空隙结构研究★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钻井液漏失动态分析★川西大邑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层裂缝宽度研究★川西大邑地区致密砂岩气藏裂缝宽度研究★川西大邑地区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敏感性与损害机理研究★长庆姬塬油田低渗透油层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研究★提高致密砂岩气层钻井完井液滤液返排能力研究★深层岩石热物理性质研究★深层超致密砂岩气层毛细管自吸研究★致密岩石热破裂机理及应用研究★钻井完井液内外泥饼形成的数学模型研究★微粒子参与泥饼形成机理及保护油气层机理研究★多孔介质中稀悬浮液中固相颗粒沉降堵塞数学模型研究★塔北地区无固相清洁盐水完井液研究★塔北地区储层损害机理及其对策研究★塔里木油田保护油气层技术调研★超低渗透钻井完井液砂床实验设计及实验评价★膏盐层坍塌机理及防塌钻井液研究★大牛地水平井钻井完井液评价与优选★麻黄山西区钻头选型与水力参数优选研究★高压气井管柱损伤力学分析★气体钻井钻具组合的力学分析★气体钻井中钻具失效分析★膨胀套管补贴工艺技术研究★华北油田套管修复技术可行性分析★群库恰克地区地层压力剖面预测分析★膨胀套管力学机理研究★气体钻井适应性和可行性分析★三相泡沫稳定性与消泡研究★调节pH 值法的泡沫循环利用研究★几种醇类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泡沫流体静液柱压力分析与计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与浊点的关系★降低表面张力法的泡沫循环利用研究★添加无机盐法的泡沫循环利用研究★油酸钠泡沫循环利用室内研究★乐东22-1 气田水平井防砂与挡砂精度实验研究★乐东19-1 气田水平井防砂与挡砂精度实验研究★番禺30-1 气田水平井防砂与挡砂精度实验研究★青海台试5 井水平井防砂与挡砂精度实验研究★Gs2、3 层压裂增产潜力分析★各类电子压力温度传感装置现状调研★最大沉没度下水平井产能预测研究★水平井间歇抽油参数优化设计★淖尔油田生产井井筒腐蚀预测技术研究★淖尔油田生产井井筒结垢预测技术研究★淖尔油田生产井井筒防腐技术研究★淖尔油田生产井井筒防垢技术研究★气体钻井模拟实验架高速摄像系统设计★电子标签在随钻通讯中的应用研究★钻井方位电子罗盘程序设计★钻井井底压力测量研究★东海丽水36-1 气田的储层损害特征★东海低孔低渗油气田储层保护对策★新疆牙哈气田修井作业中的储层保护问题及对策★克拉玛依油田浅层高压的油气层保护技术★冀东南堡油田强水敏储层的保护技术★高吸水材料的高温化学变化的实验研究★南翼山浅层油水层测井识别图版建立★南翼山浅油层有效厚度划分标准(图版)的建立★基于测井资料的压裂缝高度预测方法研究★南翼山浅层油藏四性关系研究★随钻地层压力测试方法研究★龙岗地区海相地层PDC 钻头选型研究★磨溪气田的随钻测井资料解释方法研究★基于偶极横波测井的压裂效果诊断技术研究★基于测井资料的地层出砂分析★漏层裂缝宽度的测井计算方法研究★基于DSI 资料的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计算★井眼轨迹与钻遇地层关系的随钻测井分析★随钻高压气层的测录井识别方法研究★大位移井及水平井井壁稳定分析★大位移井及水平井钻井液携岩能力分析★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塔中Ⅰ号气田非目的层段低密度钻井液研究★钻井液循环压耗准确计算★钻井液有关工程计算研究分析★表面活性剂在钻井液中的应用研究★气体钻井后循环流体转换技术研究★井眼轨迹三维可视化软件开发★钻井工程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井控理论分级教学系统开发★井控设备互动教学系统开发★充气钻井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研究★空气钻井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研究★深水钻井井筒温度分布计算方法研究★深水钻井动态压井计算方法研究★人造岩心的制备★一种井壁稳定剂的合成★井壁稳定剂的评价★几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能研究★几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钻井液体系中的应用★特殊工艺井钻井液技术研究★气体钻井钻井液技术研究★聚铵盐抑制性钻井液技术研究★环保型钻井液技术研究★高密度钻井液体系研究★抗高温钻井液降滤失剂研究★高温封堵剂的实验方法研究★复合盐水钻井液体系研究★无土钻井液体系研究★硅氟钻井液体系研究★水包油聚合物钻井完井液体系的研究★裂缝型地层钻井过程中的防漏堵。
油库组织及操作规程摘要安全检查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环境和生产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贯彻“预防为主”,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把一切事故苗头消除在萌芽之中的一项积极措施。
为做到安全检查制度化、经常化,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关爱职工身心健康,公司每一年对职工组织一次健康检查。
并致力于为员工提供一个保证安全、环保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只要条件许可,公司会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危险因素彻底消除,确保职工人身安全和健康。
个人行为要求:东北公司员工在工作期间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养成良好工作习惯,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行走、跑动时要注意周围环境;严禁互动手脚和大声玩闹,确保自己时刻处于安全状态。
关键词:安全,组织,规程目录1 油库组织及操作规程........................................... - 3 -1.1油库组织机构图 (3)1.2油库各岗位的职责 (3)1.2.1安全职责.............................................. - 3 - 1.3油库HSE组织体系 (15)1.4操作规程 (16)1.4.1发电机操作规程....................................... - 16 -1.4.2消防泵操作规程....................................... - 16 -1.4.3 管道泵操作规程....................................... - 17 -1.4.4 潜油泵操作规程....................................... - 18 -1.4.5 油罐计量操作规程..................................... - 18 - 2作业流程.................................................... - 20 -2.1油品化验员岗位作业流程(铁路罐车) (20)2.2铁路槽车计量岗位作业流程 (21)2.3散装(卸油)作业流程 (22)2.4电工岗位作业流程 (23)2.5调度主任岗位作业流程(卸车作业) (23)2.6维修岗位作业流程 (25)3员工培训和安全活动.......................................... - 25 -3.1员工安全教育. (25)3.2安全检查 (28)3.3环境保护与员工健康 (29)结论…………………………………………………………………………...- 31 -谢辞 ........................................................ - 31 -参考文献 .................................................. - 33 -1 油库组织及操作规程1.1 油库组织机构图1.2 油库各岗位的职责1.2.1安全职责第一条油库主任安全职责油库主任对油库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副主任在主任的领导下,对分管的安全工作负责,其职责是:1、保证国家和企业安全生产法令、规定、指示和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在油库各岗位的贯彻执行,把安全工作列入油库管理、生产作业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做到“五同时”。
石油毕业论文题目石油毕业论文题目石油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石油领域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关石油的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够为石油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1. 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石油勘探是石油产业的基础,而勘探技术的发展对于石油资源的发现和开发至关重要。
本论文可以探讨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现有的勘探方法和技术,并分析其应用情况和效果。
此外,还可以对未来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2. 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石油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
本论文可以研究石油开采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并探讨如何在石油开采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可以从技术、政策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3. 石油市场的供需关系与价格波动石油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本论文可以研究石油市场的供需关系,分析供需因素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并探讨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和趋势。
可以从国际市场、地缘政治、经济周期等角度进行分析。
4. 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与前景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石油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论文可以研究各种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状况,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未来石油替代能源的前景。
可以从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角度进行研究。
5. 石油进口依赖与能源安全许多国家对石油的进口依赖程度较高,这对于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本论文可以研究各国石油进口依赖的情况,分析进口依赖对能源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可以从多样化能源供应、能源外交、国内能源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
总之,石油领域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可以从技术、环境、市场、能源安全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希望以上论文题目能够为石油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为石油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针对油气储运中液化石油气管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摘要:针对国内液化石油气管道漏气着火或爆炸事故的屡次发生,从液化石油气管道的设计、安装、监理检验、使用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安全隐患,以及最终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国内液化石油气管道应加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设计安装管材及配件资料审查验收规范质量监检引言:近几年来,国内液化石油气管道漏气着火或爆炸事故屡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液化石油气管道在设计、安装、监理检验、使用维护等方面没有完全执行国家或行业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或技术标准的要求,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面就储配站和气化站的液化石油气管道建设提出几方面注意问题,以供液化石油气设计、安装、监理等方面作参考。
1.图纸设计方面1.1 设计参数液化石油气管道设计必须根据使用条件确定其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这是管道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它关系到管材以及管配件、阀门等材料的设计选用和安装检验等后续环节。
在设计上常见问题有:设计图纸未标明管道的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或设计压力、设计温度选择不当,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管道最终质量和使用条件。
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与储罐进出口直接连接(未经减压)的管道的设计参数应与储罐设计参数相同,当设计压力为1.8Mpa,则不能用1.6Mpa。
否则,就会出现管道与储罐使用条件不配套的问题。
1.2 工艺流程的安全性这要求管道设计必须从整体设计出发、考虑整个工艺系统的安全使用要求。
例如,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管道设计,必须考虑发生事故时的倒罐流程;烃泵和压缩机必须设置旁通管路;烃泵出口应设制放空阀以防止泵抽空、设置止回阀以防止泵在运行中突然停止时出口液体倒流冲坏烃泵;泵入口必须设过滤器防止杂质进入泵内损坏烃泵;压缩机入口必须设置气液分离器,以防压缩机气缸进液造成爆缸事故;两个截止阀之间的管道必须设安全阀,以防止由于管道日晒温度升高、压力升高而爆管;还必须考虑管道热胀冷缩 (尤其是码头卸船管道,运行温差较大)、烃泵和压缩机运行振动等安全问题。
2017年最新石油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石油作为一种能源物质在社会中是非常具有存在性的,它的重要性不可言喻,石油毕业论文主要包括石油工程与石油化工方向,下面是石油毕业论文题目190个,供大家做参考石油毕业论文题目一:1、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在石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2、石油勘探开发管理和石油地质实验的相互关系3、石油金融化和中国石油经济的安全对策浅谈4、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收益分配研究5、石油勘探开发管理和石油地质实验的相互关系6、石油地质分析测试在我国石油勘探实验中的应用7、俄东部地区石油污染问题及其对黑龙江省石油工业的启示8、石油地质类型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作用及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9、延长石油人力资源建设对石油企业的启示10、非洲石油开发新特点与拓展非洲石油市场的对策11、微库仑法则定石油及石油产品中的硫含量12、基于石油安全的石油工程风险管理分析13、从延长石油的培训发展看我国石油企业培训中的难点和对策14、石油院校《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体系研究15、石油及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的研究16、非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效果17、石油行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石油行业为例18、深化石油行业改革,构建竞争型石油行业19、石油公司石油运输路线优化研究20、探讨石油长输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21、从延长石油经验分析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22、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23、向世界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方向迈进24、石油运输承压石油管线的TIG焊接技术25、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石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一期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26、石油及石油化工装置中安全关联系统的工程设计27、石油地质与石油的形成与开采的关系分析28、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影响29、中国石油企业需要应对伊朗石油投资环境的新变化30、石油高校进行石油精神培养教育初探31、石油资源的全球战略地位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32、俄罗斯石油公司发展历程及其与中国石油合作33、从国际石油竞争方面看中国石油安全34、石油金融体系在石油市场风险规避中的运用35、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对石油天然气企业会计的影响分析36、浅谈我国石油工程技术与石油销售管理37、石油地质类型研究对于石油勘探系统的必要性38、浅析石油化工行业国际石油贸易安全管理的筹划39、委内瑞拉石油经济与石油政策关系研究40、加强石油企业惩防体系建设,完善石油企业管理制度41、浅谈石油地质与石油的形成与开采的关系42、中国石油该向世界石油学什么43、石油设备前期管理及石油设备一生管理研究44、浅谈我国石油工程技术与石油储备管理45、浅谈石油加工工艺学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实践反思46、在石油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中弘扬石油精神47、石油钻井设备取得的成绩及石油钻井工程外部项目管理研究48、扎根石油沃土,融汇时代精神,努力开创石油文学工作新局面49、石油资源的全球战略地位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50、全球最大石油展开幕石油装备发展前景看好石油毕业论文题目二:51、石油运输承压石油管线的TIG焊接技术52、国际石油价格机制分析与我国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研究53、北极石油开发对全球石油供应链上游的影响54、石油科技史教育在石油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55、完善石油企业物流,保证石油供给56、中石油公司石油运输路线优化研究57、石油企业与石油高校互惠互利的产学研合作58、论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作用影响59、石油院校利用暑期社会实践培养石油精神的尝试60、基于石油税制分析看我国石油税制主要问题61、石油的诅咒:石油经济与内战爆发的原因62、浅谈如何给非石油专业教好《石油地质勘探概论》63、试论石油金融化与中国石油安全战略64、进口石油焦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及国内石油焦销售对策65、石油炼制企业如何应对石油贸易价格风险66、从石油工业发展趋势谈高校石油专业学生的培养67、中国公司在石油产量上超越美孚石油68、浅谈石油文化教育与石油特色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69、石油设备前期管理与石油设备一生管理70、美国石油开采技术现状和对我国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思考123下一页。
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一,概述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它主要包括油气田集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储存与装卸及城市输配系统等。
为保障能源供应、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开发西部、保护环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规划了“西气东输”工程、跨国油气管道工程以及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等大型油气储运设施的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油气能源紧缺的状况已经日益加剧。
2009年,我国进口石油的总量已经超过石油消耗总量的50%,为了保证油气能源能够满足长期供应和安全储备的需要。
我国已经进入了好内外陆地和海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石油炼化,油气管道和油气储备库建设发展高潮期,使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着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和实现自主创新的发展新课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针对技术难度较大,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又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机箱油气储运技术进行讨论。
2.1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资源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3%和30%。
随着陆地是有资源量的日益减少,海洋石油取代陆地石油成为人类油气资源主要来源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
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在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吸收消化和掌握创新的发展过程。
在海底管道等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和建设能力方面,中国该样式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中国石油自2004年获得南海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矿权之后,也开始想海洋石油开发领域进军。
,但至今,在海洋油气储运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能力方面尚未达到成熟完善的技术水平。
除了已经发现的浅滩海油田之外,在未来若干年,中国石油深水区域有所发现,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石油特色的海洋石油储运工程实施能力。
我国的渤海,东海和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石油工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与美国,法国,挪威等海洋石油强国相比。
油气储运安全管理论文摘要:油气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燃料以及生产资源,同时也是大众生活、工作所必须的资源。
管道运输由于具有可靠、稳定、经济实惠、安全性强等诸多优势而成为全世界各国输送油气的主要手段。
然而油气在储运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需要深入探究并加强防范工作。
本文主要阐述了油气储运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油气储运安全事故,让油气资源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油气;储运;安全;设备油气储运也即是指对于油以及气进行储存运输的过程。
油气储运可以将油气生产、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都有机统一起来,主要有油气集输与处理、油气远距离运输、不同运输枢纽储存装卸、炼油厂储运等。
如今,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在持续提高,油气储运规模持续扩展,而油气储运设备对于油气储运所占据的地位也更加突出。
强化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保养工作,才能真正优化油气的储运条件,提升油气储运质量以及经济收益。
1当前油气储运设备所具有的问题(1)管道腐蚀方面的问题。
在实际使用时,假如管道长期置于阴湿、化学气体笼罩的环境下,很容易发生腐蚀而出现管道开裂。
管道因腐蚀发生开裂的原因包括:环境因素,也即是管道埋设的环境会对管道有所腐蚀;管道的在运输油气时不但要承受管道自身所产生的压力,而且也要承受油气管道外部所产生的压力,假如这些压力综合超出了管道材质所能承受的极限范围,那么管道必然会因应力而发生破裂。
(2)缺少可合理的设计理念。
我国在油气管道运输行业的发展时间不长,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油气管道流程技术等都不太成熟。
我国所自主研发出来的降凝剂以及减阻剂运用到油气运输行业中,可以不对管道进行加热就能进行油气运输。
然而,目前我国的油气田分布非常广泛,同时原油种类也非常繁多,油气在储运过程中能源消耗以及管道损耗量非常大,导致油气运输效率不高,而且我国在管道运输方面缺乏足够合理的设计,投入的资金量也很少,这些都严重阻碍到管道运输技术的革新进步。
学年论文论文题目: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学院名称:化学工程学院专业:油气储运工程班级:07-1姓名:崔伟永学号*********** ***师:**完成日期:2010 年06月22 日油气储运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油气储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就油气储运过程中常见的两个问题:油品蒸发损耗和防静电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阐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最后呼吁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些问题。
关键词:油气储运;问题;措施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il-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nd giv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oil evaporation loss and anti-static in the processes. Then we expound the reason, the harm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the two problems.Finally, we appeal to seek more effective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Key words: oil-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problem; measure1.前言近几年,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油气储运系统的完善与否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也是制约国内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油气储运在石化行业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油气储运已分布到世界各个国家。
但是油气储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由于石油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碳氢化合物,具有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等特性,而油气储运过程又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
油气储运设备安全管理探析论文第一篇:油气储运设备安全管理探析论文摘要: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的主要产出能源之一,不仅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财政收入,也为世界的能源供给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设备的安全问题始终是能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对为贸易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设备的安全问题是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讲究目前油气储运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然后通过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发掘探究按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油气储运设备;能源安全;能源管理;设备管理1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运工作发展的基本概况探究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空前繁荣、对外贸易跨越式增长、传统与新兴行业飞速发展并壮大的新形势下,社会各个领域对油气能源的需求也空前膨胀。
油气能源供给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支持,同时也对油气能源储运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油气资源的存储与运输以管道为主要载体,四通八达的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全国各地乃至欧洲大陆。
近年来,随着油气储备手段的进步,我国的油气储运范围以一种“管网状”的结构扩展形态不断加大辐射,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
于此同时,在油气储运管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油气储运管道储运的管径不断扩大,输送距离也不断加长,抗压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自动化程度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现如今,我国的石油储运工作正朝着自动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向稳健发展。
尽管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取得了一系列斐然的成绩,但是石油和天然气的储运安全管理工作尚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和疏漏,不但威胁着石油和天然气存储运输工作的平稳开展,还极大制约了我国能源产出的快速发展的步伐。
因而,石油和天然气储运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在整个能源运输工作中居于关键位置。
现如今,我国的石油储运工作亟需抓好安全问题,使能源经济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2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储运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探究2.1设备的密闭性能问题不同于电力、煤炭等其他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存在着易挥发的特殊属性。
石油工程(采油、钻井)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有杆泵采油理论及技术1、提高有杆泵泵效方法2、提高有杆泵系统效率方法3、杆管偏磨机理研究与治理对策4、抽油机井的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5、**油田抽油井系统效率现状分析二、无杆泵采油理论及技术1、电潜泵采油技术及生产系统优化技术2、电潜泵机组失效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3、电潜泵井非故障停机躺井原因及对策4、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及生产系统优化技术5、电动潜油螺杆泵技术研究6、水力射流(喷射)泵工艺的研究与应用三、注水及配套技术措施1、提高注水系统效率方法2、注水井管柱失效分析3、复杂断块油藏欠注层分类及治理对策4、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技术研究5、油田污水处理6、分层注水工艺技术7、不稳定注水技术8、注水水质处理技术9、注水系统优化10、分层注水管柱设计四、稠油开采理论及技术1、稠油携砂冷采技术研究与应用2、电热杆采油技术3、空心杆掺水技术应用4、空心抽油杆热力采油工艺技术五、水平井采油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1、水平井钻井技术2、水平井完井技术3、水平井防砂技术4、水平井射孔技术六、采气理论及配套工艺技术1、**气藏集气工程设计2、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七、防砂理论及技术1、防砂技术研究2、出砂规律及治理对策研究3、**井防砂工艺及配套技术八、压裂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1、压裂方案设计2、压裂液体系3、支撑剂设计4、压裂效果评价九、酸化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1、酸化方案设计2、酸液体系3、酸化效果评价十、生产管理1、分层采油管柱卡封可靠性研究2、油井防垢工艺技术3、油水井静压资料录取典型方法及资料分析4、酸化解堵技术研究及应用5、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的HSE管理6、**采油厂油井躺井现状及对策十一、调剖堵水工艺措施1、调剖堵水技术研究2、调剖堵水效果评价十二、开发方案及调整1、**开发单元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2、**断块产能分析3、**断块的整体开发及认识4、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5、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潜技术6、**油藏储层综合评价及分析7、特高含水期开发评价8、**区块注采调整方案及效果评价9、**油藏开发分析及认识10、**区块开发特征研究11、**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及调整对策研究12、**区块产能自然递减控制技术13、**油田潜力分析及挖潜对策14、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研究15、**油藏动态分析16、**稠油油藏加密方式及注采参数优化17、**气藏产能评价18、**油藏数值模拟19、**油藏开发方式优化研究20、采油队油藏系统分析方法21、加强油藏动态跟踪分析提高注水开发效果22、**区块水驱动效果评价十三、提高采收率技术1、聚合物防窜技术研究与应用2、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3、**油田储层敏感性试验研究4、**区块聚合物驱采油技术研究5、聚合物调驱技术的研究应用6、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应用十四、钻井工艺理论及技术1、套损机理研究2、欠平衡钻井技术应用及其发展3、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的研究4、定向井、水平井、井身轨迹控制5、**油田钻井液体系及处理剂应用现状6、水平井下部钻柱疲劳使命预测方法7、超高压PDC钻头冲蚀机理8、钻井特殊工艺井轨道设计9、固井完井工艺技术应用10、水力喷砂射孔技术11、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十五、作业工艺技术1、油水井套管修理工艺与研究2、打捞工艺技术分析3、QHSE作业管理体系4、冲砂转换装置的设计与应用5、套损治理技术应用6、水井作业卡管柱的原因及分析7、**井作业工艺设计十六、油气层保护技术1、作业过程中的油田保护技术2、钻井过程中的油田保护技术3、措施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注意:(1)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也可就自己感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但选题应在专业范围之内。
油气储运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尊敬的评阅委员会:首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开题报告。
我是一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今天我将向您介绍我即将开展的毕业论文研究的主题和目标。
1. 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全球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而油气储运工程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能源资源的获取、储存和运输任务。
然而,油气储运工程在安全性、效率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研究和改进油气储运工程的技术和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标本毕业论文旨在通过对油气储运工程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探讨和分析现有的技术和管理策略,并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来提高油气储运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1 油气储运工程技术研究通过对油气储运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和分析,深入研究当前广泛应用的油气储运设备和工艺,并对其进行评估和优化。
3.2 油气储运工程管理策略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油气储运工程的管理策略进行搜集和分析,研究其优缺点,提取成功经验,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提出适用于我国油气储运工程的管理策略。
3.3 油气储运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对油气储运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大气污染、水资源消耗、土壤污染等方面,并提出降低环境影响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案例比较等手段,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对油气储运工程技术和管理策略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
4. 预期结果和创新点通过对油气储运工程相关领域的研究,本研究预计能够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油气储运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从而为油气储运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和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5. 计划安排本研究计划按照以下时间安排进行:- 第一阶段:文献综述与理论研究(1个月)- 收集和归纳相关文献资料;- 深入研究油气储运工程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
分类号单位代码密级学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天然气加热炉的腐蚀研究作者高海菲院 (系) 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油气储运工程指导教师范晓勇答辩日期年月日榆林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设计(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毕业设计(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加热炉水侧及烟道不同部位的腐蚀及形态各不相同,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不同部位的热工状态和不同的腐蚀原因等诸多因素有关。
加热炉的腐蚀主要表现为氧腐蚀、腐蚀性离子的腐蚀、酸腐蚀、铁垢腐蚀、干湿线腐蚀、碱腐蚀,其中氧腐蚀是最主要原因。
加热炉烟道金属内壁则最易发生CO2酸性腐蚀以及溶解氧引起的氧去极化腐蚀。
加热炉的安全使用和热传递效率直接影响天然气的安全平稳生产。
但目前许多集气站加热炉没有采取任何防腐防垢措施 ,致使集气站加热炉腐蚀、结垢严重,热传递效率降低,严重的会引起事故。
因此对加热炉腐蚀性的研究 ,是当今国内外压力容器和管道缺陷评定方法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和进展。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及挂片实验的分析主要研究天然气加热炉的腐蚀结垢原因分析、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防腐措施、加热炉清洗与缓蚀阻垢技术等内容。
关键词:加热炉,腐蚀,结垢,清洗,钝化。
ABSTRACTHeating water side and the flue and the form of corrosion in different parts vary, the main reason for these phenomena and the thermal state of different parts and different reasons, and many other fctors corrosion. Furnace corrosion mainly to oxygen corrosion, corrosive ions corrosion, acid corrosion, corrosion of iron scale, wet and dry line corrosion, alkaline, corros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oxygen. Metal furnace flue wall is most vulnerable to acid corros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oxygen to the polarization caused by oxygen corrosion.The safe use of heating and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directly affects the security of stable natural gas production. However, many current furnace gas gathering station did not take any anti-corrosion scale control measures in the gas gathering station furnace corrosion and scaling serious,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reduction will cause a serious accident. Therefore, corrosion of the furnace, is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essure vessel and pipeline defect assessment method and the hot trend in recent years has made many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experiments linked to the main piece of the reasons for natural gas furnace corrosion and scaling analysis, corros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ti-corrosion measures, furnace cleaning and 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ion technology and so on.Keywords:Heating Furnace,Corrosion,Scaling,Cleaning ,Passiv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第一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第二章现场调查 (3)2.1 加热炉工作原理 (3)2.2 加热炉使用工况 (3)2.3 加热炉腐蚀状况 (4)2.3.1 烟道堵塞现象 (4)2.3.2 烟道堵塞导致回火的原因 (4)2.3.3 烟气中产生冷凝水 (5)2.3.4 总结 (6)第三章加热炉腐蚀及结垢原因分析 (7)3.1 水质分析 (7)3.2 垢样分析 (7)3.3加热炉产生硬垢的原因 (8)3.4 结垢原因 (9)第四章加热炉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 (10)4.1加热炉水侧不同部位的腐蚀 (10)4.1.1 氧腐蚀 (10)4.1.2腐蚀性离子的腐蚀 (11)4.1.3酸腐蚀 (11)4.1.4铁垢腐蚀 (12)4.1.5干湿线腐蚀 (12)4.1.6碱腐蚀 (12)4.2 加热炉烟道金属内壁的腐蚀 (13)4.2.1二氧化碳引起的氢去极化腐蚀 (13)4.2.2溶解氧引起氧去极化腐蚀 (13)第五章防腐措施 (15)5.1 防腐措施 (15)5.2 防止烟气腐蚀 (15)第六章加热炉腐蚀防垢技术 (17)6.1 缓蚀阻垢剂筛选试验 (17)6.1.1主要试剂和仪器 (17)6.1.2 试样的准备 (17)6.1.3 工艺流程 (17)6.1.4 操作步骤 (17)6.2 清洗剂的清洗原理和要求 (25)6.2.1清洗剂的清洗原理 (25)6.2.2 工业清洗剂的要求 (25)第七章总结 (28)参考文献 (29)致谢信 (30)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意义油气田生产过程中,腐蚀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
中石油双主题议论文题目大全
1、海洋环境中石油的光化学氧化
2、中石油探区主要盆地页岩气资源分布特征研究
3、中石油钻井工程技术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
4、地下水系统中石油污染物的吸附转移研究
5、SBR法处理煤化工废水中石油烃类的试验研究
6、对中石油集团公司机械制造业重组发展的设想
7、广东沿海牡蛎石油烃污染研究——Ⅲ.牡蛎体中石油组分的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分析
8、关于油气勘探中石油生成的理论基础问题——与无机生油论者商榷
9、象山港海域中石油烃含量分布特征及其评价
10、从中石油看集团财务管控
11、对中石油专业应用软件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12、南海北部近岸海域鱼类体中石油烃与生源烃的气相色谱特征指纹分析
13、中石油压裂液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
14、石油行业海外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实证研究
15、淄博市乙烯厂区包气带中石油物质的分布特征及归宿
16、临邑凹陷辉绿岩中石油包裹体形成条件与油气成藏研究
17、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与经济后果——基于中石油大司库项
目资金结算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
18、三角洲前缘砂体中石油二次运移与聚集过程物理模拟及结果分析
19、三角洲前缘砂体中石油二次运移与聚集过程物理模拟及结果分析
20、俄中石油天然气领域合作的几点思考。
油气储运技术论文集引言油气储运技术是石油行业中至关重要的领域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有效和可持续的油气储运技术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本论文集将介绍油气储运技术的相关研究和发展,并探讨其在能源行业的应用。
第一章:油气储运技术的意义和挑战1.1 油气储运技术的意义油气储运技术是石油行业中的关键领域,它涉及到从油气生产地到终端用户的整个供应链。
有效的油气储运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油气储运技术也能帮助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目标。
1.2 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油气储运技术在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油气储运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风险,如泄露和爆炸等问题,这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来保障。
其次,由于不同的油气储运方式(如管道运输、船运、铁路运输等),技术要求也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
此外,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油气储运技术还需要适应更大规模的生产和运输能力。
第二章: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2.1 油气储运技术的分类油气储运技术可以根据运输方式、储存方式等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油气储运方式包括管道运输、船舶运输、铁路运输和卡车运输等。
而油气的储存方式主要有地下储存、船舶储存和罐储存等。
2.2 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油气需求的增长和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油气储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在未来,油气储运技术将更加注重安全和环保,同时也会更加关注能源效率和利用率的提高。
另外,新兴技术的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将进一步推动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
第三章:油气储运技术的应用案例3.1 管道运输案例管道运输是最常见的油气储运方式之一。
本章将介绍几个管道运输案例,包括国内外的管道项目,以及在管道运输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3.2 船舶运输案例船舶运输是跨海运输油气的主要方式之一。
本章将介绍几个船舶运输案例,包括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船舶的运输情况,以及在船舶运输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1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基础理论研究与探索型课题
1、长输管道风险评价
2、大庆原油流变特性研究
3、冻土水热力耦合作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
4、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事故诊断技术分析
5、“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剩余强度分析
6、天然气集输管网优化
7、微波对高粘原油作用机理的数学模型研究
二、工程实践型课题
1、高效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型流体装卸臂在原油栈桥的试验及应用
3、××铁路槽车及液位测量车计量方法研究
4、××三相分离器改造设计
5、集输系统优化运行方案与实施效果
6、输油泵机组的改造节能分析
7、东临复线油气两用燃烧器热输泵站应用及常见故障分析
三、常规模拟题
1、年处理原油××万吨联合站设计
2、××城市燃气管网设计规划
3、天然气储配站的工艺设计
4、大型长输原油管道工程工艺流程设计
5、××商业油库设计
6、××立方米立式LNG储罐设计
7、××油库轻油泵房工艺设计
8、输油管道初步设计
四、综述型课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2
1、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发展趋势
2、储运工程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3、长输管道焊接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4、我国石油战略储备问题探析
5、略论西部大开发中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6、天然气利用技术及其应用
7、生物柴油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注意:
(1)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也可就自己感
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但选题应在专业范围
之内。
(2)上述部分选题只是指明了专业方向,加以完善后方可作为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