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 并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并序)》教案

执教:汤登仲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遗产的情感。

培养学生理解、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第一节: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诗句与描写音乐的段落,培养理解、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第二节:引导学生分析后半部分,并总结全诗,培养整体理解、鉴赏全诗的能力。教学难点

1、探讨诗中比喻美感的形成原因。(第一节)

2、探讨本诗艺术感染力强的原因。(第二节)

教学设想

1、为了讲求课堂教学实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找出本诗中有哪些写得好的精彩诗句,并试析其表达作用。

2、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但诗歌教学也要有感染力,因此由教者再现诗歌意境,并使用配乐朗诵带来渲染气氛。

教具准备

网络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节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序;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诗的花园。一进入这个花园,我们就会被那璀璨夺目的奇花异卉所吸引,就会被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所陶醉。我们已经领略了李白笔下的天姥山的神奇境界,也已经聆听了杜甫吟唱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动人旋律。今天,我们再欣赏唐代另一个现实主义流派的重要作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

二、解题:“行”的含意;体裁;标题表明本诗内容与听琵琶曲有关。

三、讲读小序1、检查学生翻译情况;2、订正。3、小序主要写了什么?作诗缘由。(小序扼要地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的主要经过,概述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4、小序中有没有透露出本诗的感情基调?如有,请说出是什么感情基调,哪个词语体现出来的。迁谪意。

四、那么,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迁谪意”(遭贬之后的苦闷心情)的呢?下面学习正文。

1、第一段。①齐读;解释(补充省略了的成分,调整打乱了的语序)。②本段分两层。

第一层主要写什么?夜送客这一层中最能直接体现诗人的心情的词语是哪一个?惨。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渲染这种凄伤的情怀的?饮酒无乐,江浸月(烘托)。试想,患难之交,即将远行,此等离愁,非同寻常;而夜晚送客,月色暗淡,霜叶衰草,秋风萧瑟,使得惜别之心,更添惆怅;饮酒话别,却又没有音乐助兴,这番愁绪又怎么排遣得出呢?分别时,只见眼前茫茫的江水中沉浸着一轮明月,我此时的哀愁不正象那茫茫的江水一样无边无际吗?这几句是叙事,而事中写情,又写景,而又缘情写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下面是第二层,写诗人与客人正要分手时,“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你能品味出这两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吗?

①结构上过渡与照应;②内容上既表现听者对音乐的心驰神往,又表现弹奏者技艺高超;

③给读者的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一段写送别时的情景,引出了琵琶声。

2、第二段分两层。

①先写诗人邀请弹琴者相见。师读“寻……面”。

这一层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为什么?

·寻声暗问弹者谁?暗问,轻声问。为什么要“暗问”?体会一下。A、不愿破坏美好的音乐气氛;B、对弹琴者的尊重。

·琵琶声停欲语迟。解释“欲语迟”。为什么“欲语迟”?因为问她的人是陌生人。(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身份与处境:原为歌女,现已从良;处境:一人在此,丈夫不在家)所以她不能,不敢,也不便立即答应。

·千呼……半遮面。这两句写得非常精彩,我们读了以后,只觉满口余香,有说不出的美感。这两句到底好在那里?请大家谈谈。(准确地、真实地、细腻地表现出了琵琶女的心理状态。)

诗人之所以要“千呼万唤?”是因为渴望听到音乐。而琵琶女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

来”?①因为身份、处境的关系,而犹豫不决,内心的矛盾斗争很激烈;②然而她终于过来了,为什么?盛情难却;知音难遇。在她的艺术生涯中,恐怕是很难遇到真正的知音的,而能获得知音,又是对一个演奏家最大的慰籍与鼓舞,所以她终于摆脱重重顾虑,登上了客人的船头。

但是由于陌生,也许还含有自惭身世,不愿见人的因素,她不免有些拘束,甚至还夹杂着一点羞涩,故而“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句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句。它好在哪里?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准确地勾勒出歌女当时心理神态。歌女的头也许是低着的,身子也许是微微侧着的,腰也许是稍稍弯着的,裙带也许是随着江风飘拂着的,但作者这些都没有写,而只抓住其中一个最富有特征的,最传神的一个动作--犹抱琵琶半遮面,就将琵琶女刻划得栩栩如生。

②以上是第二段的第一层,写诗人邀请琵琶女过来相见。下面写琵琶女弹琵琶。

⑴师读、译“转轴拨弦……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几句写出了琵琶声的什么特点?乐曲富有感情。体现感情的词语是诉、说。“弦弦掩抑声声思”的原因是什么?“平生不得志”,“心中”有“无限事”。这里为下文的自叙身世埋下了伏笔。这六句写乐曲的感情,与作者要表达的中心“迁谪意”有没有联系?是有的。不仅乐曲本身确实有情,更重要的是这种“情”是诗人自己主观感受到的。

⑵读、译“轻拢……《六幺》”这两句是从什么角度写琵琶女的弹奏技能的?指法、内容。指法有多种,很熟练。内容是名曲,有难度。

⑶下面接着写弹奏的旋律。齐读“大弦……如裂帛”。

诗人描写琵琶演奏,运用了许多比喻,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大弦……玉盘”。诗人描写琵琶演奏,运用了许多比喻,乐曲本身是无形的,稍纵即逝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诗人却用一些可见的、有形的东西去比喻它们,使人们的感受变得非常具体、清晰,使音乐形象可以被琢磨、被品味。“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这些比喻中最精彩的一个,它启发人们用视觉、听觉去感受,用想象去捕捉琵琶声音的美,领略音乐的错综变化,活泼跳跃,珠圆玉润,生动流转……使你如有所见,若有所闻。为了体会这些比喻的巧妙精当,品味一下这种音乐美,请大家听一段琵琶独奏。(放录音)

多么美妙的音乐啊!既有雨打芭蕉的唰唰唰唰,又有月下私语的嘁嘁切切,更有珠落玉盘的叮叮当当。有的似乎落在玉盘的边缘上,发出清脆轻细的声音,有的似乎落在玉盘的底部,发出低沉粗重的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真是神来之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