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期末)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9.00 KB
- 文档页数:9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地理:1-11 36 37 43 44历史:24-35 41 42 45 46 47政治:12-23 38 39 40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24.在商代早期的甲骨卜辞中,“帝”的卜辞较多,其含义往往指“天神”。
到商朝末期,“宗”类卜辞的增加,“帝”逐渐消失,“帝”成为先王的祭称。
这反映了A.宗教祭祀仪式简化B.宗祛嫡庶关系确立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天人合一理论成型25.汉初,陆贾因经常称引儒家典籍被刘邦批评。
陆贾以历史兴亡为例大力劝说,促使刘邦转而支持其著书,遂成主张仁义的《新语》十二篇。
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B.儒学地位得以提升C.外儒内法成为君臣共识D.焚书坑儒余波未了26.《旧唐书》《新唐书》皆记载房玄龄为进士出身,且可推算出房玄龄为隋文帝开皇年间进士。
但大量可考的史料都明确记载,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由此可知A.正史记述更具权威B.房玄龄的进士身份不可信C.史料考证的复杂性D.进士科创建时间无法判定27.《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中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拨运台湾米石接济漳泉二府”;乾隆二十二年“福州、泉州等府歉收酌拨台湾仓谷接济”。
这些史料可以印证当时A.闽台民间贸易活跃B.台湾隶属清廷管辖C.闽省自然灾害频繁D.政府赈灾体制完善28.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并获得清政府许可后,织布官局得以迁往武昌。
这表明A.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B.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C.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D.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29.1932年历史学者蒋廷黻编撰成长达数十万字的《东北地理教本》,作为教材供南开大、中、女、小四部通用必读。
方壮猷等四位顶尖历史学者联手撰写《东北史纲》。
其旨在A.唤起民众以度国难B.普及知识开发边疆C.粮策政府以利和谈D.促蒋联共结束内战30.一五计划编制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的任务目标分别为14.7%和4.3%,而实际工农业年均增长分别为18%和4.5%。
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A.谨慎并留有余地B.背离当时的国情C.忽视了农业建设D.深受苏联的影响31.20世纪80年代初,“傻子瓜子”由小作坊发展成100多人的大厂,被人认为是资本家复辟向上级反映,结果惊动安徽省委乃至中央,最后邓小平亲自批示让其继续经营。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文科10月月考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传统观点认为,铁器的使用是在西周末期.战国时的《禹贡》和战国初至西汉初年成书的《山海经》都记载,禹时已经开始使用铁器。
《山海经》指出:“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
”这说明( )A.古代书籍记载的内容基本没有价值B.《禹贡》《山海经》的记载有待考证C.夏商时铁器已经开始用于农业生产D.战国时期仍然是我国古代的青铜时代2.周朝以王畿的方言作为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
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秦汉时期()。
A.实行了郡国并行制B.小农经济的发展C.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D.大一统思想的出现3.《晋书》记载:“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材料表明的观点( )A.主张正视儒学B.否定佛教传播C.肯定道教影响D.主张三教合流庶族待考证5.以下是某一时期的诗人分布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应该是()。
A. 春秋战国B. 秦汉C.隋唐D.两宋6.明朝初期举行“乡饮酒礼”时,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
有乡民若被全体与会者指摘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
这反映明初()。
A. 政府注重宣传宗族自治的思想B.乡村管理追求民主C.重视宣传法规以强化地方治理D. 统治重心转向乡村7.在古代雅典,当选高级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买官,其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陪审法庭终审.这说明当时的陪审法庭( )A.拥有执行监督的权力B.管理城邦各项的事务C.代表了公民大会意志D.奉行私法公正的原则8.柏拉图认为:“苏格拉底被起诉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有关。
下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是A.甲--华北平原B.乙--内蒙古高原C.丙--塔里木盆地D.丁--黄土高原2.根据传统民居的结构和取材,可以判断A.甲地土层深厚,植被茂密B.乙地地形崎岖,荒漠广布C.丙地降水量大,河网密布D.丁地气候湿热,树木葱茏3.清明时节,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A.家家打稻趁霜晴B.新雨山头荔枝熟C.小麦登场雨熟梅D.梨花淡白柳深青纳木错(图1)位于藏北高原,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湖面封冻,冰面厚达2m。
7月,某科考队前往纳木错考察湖泊水温的垂直变化。
图2示意科考队员绘制的某观测点7月水温垂直变化。
读图完成4-6题。
图1 图24.图2示意的水文观测点是图1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5.图2中7月水温从表层到水深15 m处变化小的原因主要是A.光照强烈且水质好 B.蒸发消耗表层热量C.地表径流汇人量大 D.表层受风力影响小6.推断纳木错水温垂直变化最小的时段是A.1月中旬 B.3月中旬 C.5月中旬 D.7月中旬读“南部非洲区域图”(图3),回答7-8题。
图37.图中大陆西岸等温线向北凸出明显,原因是A.有寒流,降温作用明显B.受沿岸暖流的影响C.受地形的影响,分布有高大的山脉D.位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8.说明甲、乙两地自然带的差异及原因A.甲为热带草原气候,干季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B.甲为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与东北信风的交替控制C.乙为热带草原气候,沿岸有暖流增温增湿D.乙为热带雨林气候,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4,完成9-11题。
图49. 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10.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A. 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 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C. 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 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11. 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A. 河流输沙量增大B. 湖泊面积减小C. 植被覆盖率提高D. 降水强度变大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D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30.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31.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32.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34.表3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35.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文科历史试卷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照题号顺序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先秦时期,雅言相当于现代所谓“民族共同语”,当时各诸侯国都以雅言作为标准语。
秦汉时期,各地方可使用本地的方言,政府任其自然。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实行了郡国并行制B. 分封制推动C. 实现了文字的统一D. 大一统思想的出现【答案】C【解析】不需要以雅言作为标准语是因为已经有了统一的文字,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一变化和郡国并行制无关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汉时期不再是分封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变化和文字的统一有关而和大一统思想无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 汉代以来,儒家经典散佚,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
唐朝统治者召集当时一些著名的儒士共同撰修《五经正义》并“令天下传习” 。
这一现象( )A. 标志着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 为科举制形成打下了基础C. 推动了三教合一的进程D. 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解析】“令天下传习”《五经正义》是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代而非唐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现象和科举制形成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三教合一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令天下传习”《五经正义》肯定能够提升了社会文化水平。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
这表明此时期( )A. 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 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 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 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答案】D【解析】曹魏刘徽有总结,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没有总结,故排除A。
霞浦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24.秦始皇的父亲去世后,按周代谧法被追封为庄襄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以“子议父”、“臣议君”不合理为由,废除了谧法。
秦始皇此举意在()A.维护皇权尊严B.弘扬三纲五常C.废除宗法制度D.取消分封制度25.据史书记载,南宋时期太湖洞庭山区“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这反映了南宋时期该地区()A.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兴盛 B.社会财富分配不均C.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 D.传统农业精耕细作26. 元朝通过南北大运河漕运江南米粮供应都城官民;明太祖时期则基本不再依靠大运河进行漕运;明成祖以后又全面恢复大运河漕运。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北方地区局势持续动荡B.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海路漕运具有明显优势D.政治中心的变迁影响运河漕运27.1919年胡适写成剧本《终身大事》,剧中女主角田亚梅的父母以八字不合等为理由阻挠她与陈先生的结合,后来她背着父母跟陈先生跑了。
这一角色在当时竟无人敢演。
这一现象表明()A.北洋政府倡导尊孔复古B.五四运动推动了婚姻自由C.文学革命以新女性作为创作主题D.新文化运动对移风易俗的作用有限28.右图所示的剧目题材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
与该时期历史特点对应的标语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C.“坚决拥护共产党八路军”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29.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30.1949年春,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指出:“新中国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进行声明。
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我们也不急于去解决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
”这反映了当时()A.冷战爆发影响中共决策B.帝国主义国家封锁了中国沿海C.中共需要苏联经济援助D.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方针31.自公元前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法学家被罗马帝国皇帝授予就法律问题作出公开解释的权力,对案件审理具有法律约束力。
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模拟考试数学(理科)试卷(试卷共6页;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集合{}0lg |>=x x M ,{}4|2≤=x x N ,则N M ⋂( )A.[]2,1B.()2,1C. [)2,1D. (]2,12.复数5122iz i -=+的实部为( )A .-1B .0C .1D .23.已知x ∈R ,则“x =”是“22x x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 .9盏B .5盏C .3盏D .1盏 5.函数()sin y A x ωϕ=+,R x ∈,在区间5,66ππ⎡⎤-⎢⎥⎣⎦上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这个 函数的图象,只要将sin y x =,R x ∈,的图象上的所有的点( )A.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 B.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C.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 D.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6.右面程序框图的算法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 分别为14,21,则输出的a=( )A .2B .3C .7D .147.已知一个简单几何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1666π24++,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48π24+B .41690π24++C .48π48+D .41666π24++ 8.函数y=|x ||x |ln x 2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甲产品1件需消耗原料1千克,原料2千克;生产乙产品1件需消耗原料2千克,原料1千克;每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通过合理安排计划,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公司共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A .1800元B .2400元C .2800元D .3100元10.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1,B B A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F 与1D 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5B .57C 10D 1411.已知函数()(0)1xf x x x=>+,设f (x )在点(,())(n f n n ∈N *)处的切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n b ,数列{}n a 满足:112a =,1()(*)n n a f a n N +=∈,在数列2n n n b a a λ⎧⎫+⎨⎬⎩⎭中,仅当n=5时,2n n n b a a λ+取最小值,则λ的取值范围是( )A.(11,9)--B.( 5.5, 4.5)--C.(4.5,5.5)D.(9,11)12.若21,F F 为双曲线12222=-by a x 的左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点P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点M 在双曲线的右准线上,且满足:,1OM OF F==)0(>λ,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B.3C.2D. 3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ο60,()0,2=1+ .14.在12201822017x ⎛⎫- ⎪⎝⎭的展开式中,项5x 的系数为 .(用数字作答) 15.在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点H 在底面的射影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异面直线PB 与A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53,则四棱锥P ABCD -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 半径之比为 .16.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x R ∀∈,有()()()21f x f x f +=-,且当x ∈[2,3]时,()221218f x x x =-+- ,若函数()()log 1a y f x x =-+在()0,+∞上至多有三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70分。
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模拟考试数学(理科)试卷(试卷共6页;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答案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集合{}0lg |>=x x M ,{}4|2≤=x x N ,则N M ⋂( )A.[]2,1B.()2,1C. [)2,1D. (]2,12.复数5122iz i -=+的实部为( )A .-1B .0C .1D .23.已知x ∈R ,则“2x x =+”是“22x x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 .9盏B .5盏C .3盏D .1盏 5.函数()sin y A x ωϕ=+,R x ∈,在区间5,66ππ⎡⎤-⎢⎥⎣⎦上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这个 函数的图象,只要将sin y x =,R x ∈,的图象上的所有的点( )A.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 B.向左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C.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 D.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6.右面程序框图的算法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 分别为14,21,则输出的a=( )A .2B .3C .7D .147.已知一个简单几何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41666π24++,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48π24+B .41690π24++C .48π48+D .41666π24++ 8.函数y=|x ||x |ln x 2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9.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甲产品1件需消耗原料1千克,原料2千克;生产乙产品1件需消耗原料2千克,原料1千克;每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原料都不超过12千克,通过合理安排计划,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公司共可获得的最大利润是( ) A .1800元 B .2400元 C .2800元 D .3100元10.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棱1,B B A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F 与1D 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5B .57C 10D 1411.已知函数()(0)1xf x x x=>+,设f (x )在点(,())(n f n n ∈N *)处的切线在y 轴上的截距为n b ,数列{}n a 满足:112a =,1()(*)n n a f a n N +=∈,在数列2n n n b a a λ⎧⎫+⎨⎬⎩⎭中,仅当n=5时,2n n nb a a λ+取最小值,则λ的取值范围是( ) A.(11,9)-- B.( 5.5, 4.5)-- C.(4.5,5.5) D.(9,11)12.若21,F F 为双曲线12222=-by a x 的左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点P 在双曲线的左支上,点M在双曲线的右准线上,且满足:)(,111OMOF F+==)0(>λ,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B.3C.2D. 3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3.平面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 60,()0,2=a,1=b ,则=+b a 2 .14.在12201822017x ⎛⎫- ⎪⎝⎭的展开式中,项5x 的系数为 .(用数字作答)15.在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点H 在底面的射影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异面直线PB 与A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53,则四棱锥P ABCD -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 半径之比为 .16.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f (x )满足对x R ∀∈,有()()()21f x f x f +=-,且当x ∈[2,3]时,()221218f x x x =-+- ,若函数()()log 1a y f x x =-+在()0,+∞上至多有三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共70分。
24.《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 yú)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 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25.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 A.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 B.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 C.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 D.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 26.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27. 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城市规模的扩大 D.长途运输的便利 28.1927年11月,中共领导人瞿秋白指出:“革命潮流的低落与消沉,在现时的中国必须有三个条件:一、反革命的统治能相当解决中国社会关系中的严重问题(如土地问题、劳资问题等);二、反革命的统治能够逐渐稳定;三、革命的群众溃散而消沉。如今事实上中国绝对没有这些条件。”这一认识的提出 A.结束了右倾错误思想的影响 B.加速了国共武装对峙阶段的到来 C.对革命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 D.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供了依据 29.以下是1861—1884年总理衙门总署大臣、军机处军机大臣、其中总署大臣兼任军机大臣情况统计表(表1)。这种安排 时间 总署大臣人数 军机大臣人数 其中总署大人兼任军机大臣人数 1861—1868年 7 5 3 1869—1875年 10 5 4 1876—1881年 12 5 5 1882—1884年 12 6 4 表1 A.加深了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C.有效抑制了地方官僚势力的崛起 D.有利于洋务政策的推行 30.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康有为此论意在 A.否定法美政治制度 B.抵制国内民主革命 C.推进维新变法运动 D.深入学习西方文明 31.“在他们看来,抽签的整个过程,神都在显示着他的作用,抽签的结果是神意的表达,他们必须执行。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 A.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 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C.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D.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 32.“英国‘光荣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将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全新政体”是伏尔泰启蒙思想的实践产物 B.美国“体制设计”与英国“全新政体”原则基本一致 C.美国“首创性”是孟德斯鸠政治学说的全面运用 D.英国“光荣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全新政体”建立
33.下图(图8)反映了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小麦每夸特的价格波动情况。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的增加 B.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数大量减少 C.1800年前后工业革命增加小麦需求 D.1821年后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34.“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 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35.从1995年1月至2001年1月,世贸组织共收到202次贸易纠纷投诉,其中由发达国家起诉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三倍,美国和欧盟共起诉110次,占总量的55.4%。这种差别说明 A.多数发展中国家尚未加入世贸组织 B.外贸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比重较小 C.发达国家的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冲击 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8世纪初,史官吴兢(670~749年)编成了《贞观政要》,以为“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缀集所闻,参详旧史,撮其指要。”该书的编纂在于劝惩匡辅,希望“有国有家者克遵前轨,择善而从,则可久之业益彰矣”。《贞观政要》使得李唐的帝王之业得以自“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转而以本朝祖宗为治政楷模,使高不可攀、空泛抽象的理想境界变化为更加贴近现实、可资效法的亲切榜样。该书编成以后,贞观之治就成了帝王政治的范本。中唐以降,宪宗、文宗、宣宗诸帝奉《贞观政要》为经典,无不慨然仰慕太宗政化,鞭策激励自己发愤振兴。唐朝以后,不仅历代帝王推崇《贞观政要》,一般士大夫文人乃至僧道,也因为书中包含道德训教可作为处世指南而喜欢读它。它还被译成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蒙古文和满文,以供当政者参考。大约9世纪时,《贞观政要》又传到了新罗、日本等国,被列为王室、幕府的政治教材。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的代表作。1532年开始印行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它在政界、宗教界、学术界等领域引起巨大反响,该书被欧洲历代君主奉为案头之书,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在《君主论》一书里,马基雅维利否定了公认的一般道德,他认为君主在行使统治权时可以不受任何道德准则的约束,可以不择手段地实现自己的目的。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花了大量篇幅来阐述武力和军队的重要性。他认为君主唯一的“专业”就是思考战争、军事制度和武装训练问题。马基雅维利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宗教,认为古罗马的宗教要比基督教更为可取,批判当时的基督教侵蚀了一个自由和生气勃勃的公民生活所需要的品质。 ——据赵媛《浅析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史官吴兢编写《贞观政要》的主要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 观政要》备受国内外关注和重视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君主论》在意大利出现的背景及对欧洲的影响。 (15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历史事件简表(表2) 国家 事件
英国
1688年,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1701年,《王位继承法》 1721年,沃渡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1760~1830年,工业革命 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19世纪中叶,两党制度形成 法国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815年,渡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 1848年,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第二帝国成立 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美国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草拟新宪法 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810年,明确了最高法院有权宣告州的立法违宪 1861—1865,南北战争 1865.1868年,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至上1900,美国工业生产能力位列世界第一
德国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开始工业革命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战争 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 1870年,对法战争 1871年,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颁布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值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
表2 从表2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四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计划。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计划,一方面,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另一方面,“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见地,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