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洼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及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2.83 KB
- 文档页数:3
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
针对东北黑土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发展农田水利工程,通过改善水土流失状况,提高土壤的固存性,抑制黑土的流失;同时,实施农田深松耕作,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黑土被风力冲刷;
二、建立绿色生态屏障。
以植被改善土壤环境为主,通过建设森林、人工草地、沙漠植物等,建立绿色生态屏障,阻止黑土的流失;
三、实施大型植被恢复项目。
在关键水土保持核心区和重点防护区,实施大型植被恢复项目,以抑制水土流失,阻止黑土的转移;
四、制定黑土保护政策。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黑土保护政策,禁止破坏黑土自然环境,对违法者严惩不贷;
五、加强技术研究。
加强对黑土的科学研究,发展黑土保护技术,以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式,提升黑土保护水平;
六、发展综合利用。
通过利用黑土中的特殊成份,发展高科技产业,开发黑土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北方黑土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与效益研究杜志洋朱首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本文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北方黑土区振祥流域的3种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措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在不同方面各有优势,工程措施在经济效益方面最为明显,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在生态效益方面较明显;综合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工程措施的效益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措施。
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3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治理效益;黑土区[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0)32-117-2水土流失是一个关乎人类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改革后水土流失治理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全国90%以上的人口处于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1]。
水土保持是维系生态安全的主体措施,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3种。
工程措施是指利用梯田、堤坝等进行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是通过植树造林种草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耕作措施主要是通过调整不同的耕作方式避免或减少水土流失,需结合当地地形和气候因素选择适合的耕作类型[2-4]。
北方黑土地是难得的耕地资源,对我国粮食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了探究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切实效果,并为今后大面积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北方黑土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土保持治理效益,以期为实践提供指导。
1研究区概况北方黑土区以振祥流域为例,研究时段为2014—2019年。
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将黑土层的厚度介于35~50cm,坡度低于3°的区域采用耕作措施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山地采用林草措施,大面积的丘陵采用工程措施。
截至2019年年底,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8.4hm2,其中工程措施治理403.4hm2,林草措施治理225hm2,耕作措施治理130hm2。
资源与环境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6期湿地对于调节生态环境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其和海洋、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有着“天然物种库”、“地球之肾”的美称。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湿地面积日渐减小,湿地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
本文根据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对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1存在问题1.1湿地面积被蚕食。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同时植被、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人为因素成为了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开封市柳园口湿地也逐渐被蚕食,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的功能逐渐退化。
1.2湿地生态环境逐渐被污染。
湿地植被面积逐渐减少,但是湿地植被斑块数目却有所增加,这说明湿地破碎化程度正逐渐加大。
而且人类的活动、城市化建设,也使得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农药、化肥、养殖污水等大量排入湿地,污染湿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程度降低,野生动物以及鸟类的数量减少,沼泽的植被逐渐减少,湿地自成一体的小生态链条断裂,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1.3区域内气候变化对湿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提升,导致水分蒸发量逐渐增大,天然水位下降;开封的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地下水以及河流补给天然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引起自然水面面积减小,土地沙化、盐碱化比较严重,湿地植被退化,湿地生物多样性特质面临严峻考验。
1.4湿地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对湿地造成不良影响。
黄河湿地美景引人入胜,自然也成为趋利者眼中的“摇钱树”。
保护区内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来数量众多的游客,投资的热潮也提升,他们借助湿地人文景观,大肆宣传湿地的文化特色,以此带来商机,获取更多的利润,众多的违章建筑及不合理的开发都会对湿地资源产生不良的影响。
1.5湿地交通与野生动物栖息产生矛盾。
湿地内的交通资源,如汽车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尾气以及道路两旁的灯光等都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捕食、生长、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分布。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黑臭水体问题日益突出,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就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现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治理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省级以上政府也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纳入了重要政绩考核指标,加大了治理的力度。
2. 项目启动及治理成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得到了启动。
部分地区建立了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管理机构,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
一些地区的治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得到了较好改善。
但也有一些地区存在治理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问题分析1. 山河环境污染源:农村黑臭水体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污水、农村生活垃圾等,农村的环境污染源多样化、分散化,给治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治理资金缺乏: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农村地区的资金来源匮乏,资金投入不足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3. 维护管理短板:在一些地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建成后,维护管理不到位,致使原本改善的水体再度恶化。
管理短板的问题亟待解决。
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对策建议为了有效解决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政策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责,提高黑臭水体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健全资金机制: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资金筹措,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如政府资金、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贷款等,确保治理资金的到位。
3. 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长期管理和维护,确保治理效果的持续性。
加强农村黑臭水体相关设施建设,提升治理设施的运行效率。
362023.6草,以此为林木苗木提供一个健康、干净的生长环境。
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施肥、除草工作,保证林木的营养充足,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也能随之提高。
5.2 合理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农药虽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但若没有把控好药剂用量,很容易对周边生态造成影响,这在很大程度都不利于林业的经营与发展。
对此,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结合具体情况科学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期间可用微生物防治技术方法,利用昆虫身上的真菌来防治虫害,如应用白僵菌合理防治松毛虫。
不仅如此,自然生态中很多昆虫都携带能驱逐害虫的微生物,这不仅能提高林木对害虫的抵抗能力,还能防止苗木受到伤害。
所以,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可捕捉携带此微生物的昆虫,再以此驱逐松毛虫、天牛等害虫,便能保证林业林木不受到影响。
6 结束语总而言之,林业栽培对林业的经营和发展十分关键,在栽培工作中林业部门不仅要全面落实栽培技术,还要做好整地与后期的养护管理,再根据实际情况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同时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还应做好防治措施,加大对病虫害的监测力度,推动林业的经营与发展。
湿地生态保护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魏宇博(铁岭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摘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储存,为人类生存提供非常重要的水资源。
现如今,基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有了很大提升,这也对湿地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目前在湿地生态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主要针对湿地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湿地生态保护;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现如今,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自然环境保护工作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辽宁省黑土资源调研报告辽宁省黑土资源调研报告摘要:黑土是一种具有高度肥力、丰富有机质、良好水保持能力的土壤类型,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辽宁省黑土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辽宁省黑土资源的分布情况、质量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等。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数据收集和文献查阅。
二、调研内容及结果1. 黑土资源分布情况辽宁省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地区,包括锦州、辽阳、鞍山、抚顺等地。
黑土面积占辽宁省总土地面积的15%左右,是辽宁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2. 黑土资源质量状况调研结果显示,相对于其他土壤类型,黑土具有较高的肥力。
黑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对作物生长有良好的支持作用。
然而,受到长期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管理,部分黑土的质量有所下降,土壤酸化、盐碱化等问题也开始出现。
3. 黑土资源面临的问题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黑土资源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1) 长期过度利用导致黑土质量下降;(2) 土壤酸化和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3) 黑土生态环境破坏问题;(4) 黑土资源利用率不高。
4. 对策和建议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辽宁省的黑土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黑土资源的利用,避免过度利用和恶性竞争;(2) 推行绿色农业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3) 加强农户的土壤管理培训,提高他们对土壤保护的认识和意识;(4) 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提高黑土资源的利用率。
三、结论辽宁省的黑土资源具有重要的农业生产意义,然而,由于长期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管理,黑土面临环境破坏和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资源,需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推行绿色农业、加强农户培训和推动土地流转等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黑土资源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工湿地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来改善水质的技术。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工湿地被广泛应用于处理污水、保护水源和恢复生态系统等方面。
然而,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水质净化效果的不稳定、维护成本高、技术标准不统一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存在不稳定性。
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水质特征、工程设计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能导致人工湿地在不同时间段出现水质净化效果不一致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人工湿地的运行和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湿地植物和微生物来提高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效果,例如选用适应性强、具有高水质净化能力的植物和微生物。
其次,人工湿地的维护成本较高。
人工湿地的运营和维护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包括植被管理、泵站运行、浮渣清理等。
特别是对于面积较大的人工湿地,维护成本更是不容忽视。
为降低维护成本,可以采用新技术手段,如远程监控系统和智能化设备来实时监测人工湿地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可以探索与周边地区的循环农业相结合,将人工湿地作为生态循环的一部分,通过农作物种植等经济活动来获取收入,从而降低运营成本。
第三,人工湿地的技术标准不统一。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人工湿地项目存在差异,对其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制定统一的人工湿地建设和管理指南,明确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
此外,还可以加强人工湿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促进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提高人工湿地的整体水质净化效果和运营管理水平。
总的来说,人工湿地在应用中存在着水质净化效果不稳定、维护成本高和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人工湿地的运行和管理,合理选择植物和微生物,采用新技术手段降低维护成本,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黑土资源调研报告黑土资源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黑土是我国特有的土壤类型,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更好地了解黑土资源的状况和利用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揭示黑土资源的特点、现状以及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方法。
实地考察主要是到黑土地区进行了对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等的采样和测试,进一步了解黑土资源的特点。
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黑土地区的农民和当地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对黑土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情况。
资料收集主要是收集了相关的书籍、期刊、报纸、网站等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黑土资源的特点:黑土是一种肥沃的土壤类型,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质元素,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通透性。
2. 黑土资源的现状:黑土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和北部华北地区,占我国耕地的比例不足1%。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和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发,黑土资源面临严重的退化和破坏,黑土面积不断缩减。
3. 黑土资源的利用情况:目前,黑土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支撑着我国北方地区的粮食生产,尤其是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种植。
同时,黑土资源也用于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 黑土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黑土资源的肥力高、蓄水能力强,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能够支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但是,由于黑土面积减少和生态破坏,现在黑土资源已经面临着退化、盐碱化等问题,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四、调研结论1. 黑土资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
2. 目前黑土资源面临严峻挑战,需要采取措施加强保护,加大黑土地区的土地整治力度,减少退化和破坏。
3. 合理利用黑土资源,推广生态农业和精细农业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黑土保护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黑土是农作物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对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黑土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和退化。
为了解决黑土保护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黑土现状、挖掘黑土保护的问题和措施,为黑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黑土的分布情况以及保护面临的困境;2. 分析黑土退化的原因和影响;3. 探索可行的黑土保护措施。
三、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收集相关研究文献,了解黑土的形成、演化以及保护措施;2. 实地调研:选择黑土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黑土的现状、利用方式等;3. 专家访谈:与黑土保护领域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4. 数据收集:收集相关黑土保护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调研结果1. 黑土分布情况:黑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黑土的面积及分布呈逐年减少趋势;2. 黑土退化原因:黑土退化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期的过度耕作、化肥农药的滥用、水土流失等;3. 黑土保护措施:为有效保护黑土资源,应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耕作制度:推行轮作休耕制度,减少连续种植对黑土的侵蚀;- 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对黑土的化学污染;- 植被恢复:加强植被种植,提高黑土的保水保肥能力;- 水土保持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力度,减少水土流失。
五、结论与建议1. 黑土保护迫在眉睫,必须采取措施保护黑土资源;2. 黑土保护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3. 推广科学种植理念和耕作制度,减少对黑土的损害;4. 加大对黑土保护研究的投入,提高黑土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5. 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黑土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并为黑土保护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希望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一宝贵的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 3.21
黑土洼湿地水质净化效果 及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付凌1,2,刘磊。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00044,北京;2.北京市南水北调大宁管理处,102442,北京; 3.北京市怀柔区水务局,101400,怀柔)
摘要:为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永定河直接进入官厅水库的受污染水体,削减污染物总量,在黑土洼 人工湿地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 试验选取典型监测断面取样.采用标准化方法重点对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初步 分析.结果表明湿地系统对官厅水库水质净化及水环境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经过多年运行的湿地,出现 了堵塞、水质深度处理能力下降、植物维护等问题,经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该研究为北方低温地区利 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河道微污染水体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黑土洼;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率;问题;对策;官厅水库 Result of water purification in Heituwa Wetland:issues and measures//Fu Ling,Liu Lei Abstract:Studies and experiment had been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treat polluted water from Yongding River to Guanting Reservoir with artificial wetland and reduce total pollution load.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result of water purification,with selection of samples from observed typical sections and normalization method.According to result, wetlands have functions of water pur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water environment.But relevant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for dredging of fiver channels and removal of overwhelming water—borne plantation,SO as to maintain the ability of water purification of wetlands.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e for using wetlands to purify slightly polluted water bodies in low temperature areas in northern part of China. Key words:Heituwa;artificial wetlands;pollutant;removal rate;issue;measure;Guanting Reservoir 中图分类号:TV62+X5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1123(2013)21—0038—03
一、
黑土洼湿地工程概况 二、工程运行现状
黑土洼湿地_[程是一项新型的 生态水处理工程.该工程主要是在 探索北方低温地区人工湿地处理河 道微污染水体的关键技术的基础 上.最大限度地处理永定河直接进 入官厅水库的受污染水体、削减入 库污染物总量。湿地工程主要包括: 永定河引水工程、黑土洼稳定塘工 程、人工湿地引水及泵站工程、人_丁 湿地工程 1.工程运行初期取得的成绩 项目试运行阶段.由北京市官厅水 库管理处与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联 合运行管理.主要进行水质、水量的监 测和湿地运行的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官 厅水库实际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部 分水生植物的品种和数量进行了调整。 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永定河入 库水体水质为劣V类.经黑土洼稳定 塘处理后.出口为V类水体.再经人工 收稿日期:2013—07—31 作者简介:付凌。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环境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水专项资助项目【2008ZX072O920O22O4)。 一38 湿地进一步处理后.水体水质为Ⅲ类, 水污染处理率达40%~60%.水处理效 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黑土洼湿地系统 的运行.有效地遏制了永定河入库污 染.为官厅水库水质净化起了重要作 用 同时.成功探索了北方低温地区微 污染水体人工生态湿地可行性处理技 术.形成了一套适合官厅水库流域自 然环境特点的湿地运行和管理模式 2.湿地净化效果 f1)湿地运行现状 工程运行初期.北京市水利科学 水资源管理 研究所进行了长期观测。2004年9月 开始观测.到2008年.经过4年的实 践探讨,初步总结出了一些运行管理 的规律和经验 为进一步获得湿地最 佳的运行方案.达到最大限度地处理 永定河直接进入官厅水库的受污染 水体、削减入库污染物总量,2009年 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试验研究.主要 有浮水植物、覆盖度、水力负荷、水力 停留时间、虹吸等5种试验。通过试 验.取得了大量的资料,深入分析了 湿地系统水化学指标、水生生物指 标、稳定塘的作用机理、潜流湿地水 质净化等内容。 (2)湿地试验监测项目 试验监测包括常规监测和特定 项目监测.常规监测主要针对湿地系 统中需要长期监测的水质、水量、生 物指标等项目.通过规划设计.使监 测规范化、系列化,为试验数据分析 提供可靠依据 从永定河八号桥到湿 地系统出水.共布设31个监测点,对 主要部分稳定塘、潜流湿地I区至Ⅳ 区、面流湿地进行了观测.观测最集中 为潜流湿地I区 监测的化学指标包 括:C0D BOD5、TN、NH 一N、NO 一N、 TP、Ortho—P、SS、水温、DO、pH值、电 导率、透明度 (3)湿地净化效果 对2004--2009年数据进行了统 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过渡运行 期.人工湿地系统对水质净化效果较 为明显,其中对NH:一N、TP、T—P、SS 去除率高(分别为49-4%、50.6%和 25 2O 一15 1O 矮5 0 76%).对NO 一N和TN去除率较低, 见图1。在常温运行期,人工湿地系统 对水质净化效果最为明显.其中对 No;一N、NH:一N、TN、SS去除率高(分 别为91.6%、73.9%、81.7%和69.5%), 对COD 去除率较低,见图2。在低温 期.人工湿地系统对水质净化效果稍 差.其中对SS去除效果明显,为59.8%, 对其他污染物去除率较低.见图3 图4为3个不同时段人工湿地净 化效果图 根据图4可知,总体来看常 温期相对于过渡期和低温期 水质 净化效果较为明显,尤其是NO。一N、 NH:一N和TN,这也说明了在温度较 高、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净化效果 较好:在低温期,微生物活性降低,致 使湿地净化效果降低 图5为多年平均水质净化效果 根据多年运行平均状况来看.人工湿 地对水质净化效果较为明显.进水由 原来的Ⅳ类和V类水质,甚至是劣V 类.基本达到出水水质为Ⅲ类.各种 污染物去除率平均达到40%以上 官厅水库库区水质过去常年是 以Ⅳ~V类水体为主.湿地系统运行 后.现在以Ⅳ类水体为主.部分时段 局部区域还呈现为Ⅲ类水体.表明官 厅水库水质总体在好转 三、存在问题 湿地在取得明显水质净化效果 的同时,随着运行时问的延长,运行 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反过来 图1过渡期水质净化效果 一 一 |【i{L 3O 25 ,、20 巷15 10 5 O 2013.21中国水利 又影响湿地的运行效率.降低水质净 化效果.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湿地堵塞问题 据美国环境保护署对100多个 运行中的湿地调查发现.有将近50% 的湿地在使用后的5年内出现了不 同程度的堵塞.堵塞问题是湿地运行 面临的主要问题.它将会直接影响各 种污染物的去除率 湿地堵塞是目前黑土洼人工湿 地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黑土洼潜流 湿地是靠填料上生长的微生物膜和 植物根茎不断繁殖进行新陈代谢从 而来处理污水的.所以必然产生一些 代谢产物以及腐烂的植物根系.再加 上污水中的一些悬浮物等,会造成填 料孔隙不断被堵塞。 当堵塞现象发生时.污水的有效停 留时间减少.原来的流动路径“短路”. 污水在湿地表面径流.影响湿地长期运 行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甚至使湿地失去 其原有功能.造成湿地寿命的缩短 2.水质深度处理问题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 湿地植物难以正常生长.甚至出现休 眠现象.根系微生物活性降低、代谢减 缓.湿地处理效果降低.导致水质不 能得到进一步有效净化。 黑土洼潜流湿地可对水质进行 一定程度的深度处理,其对BOD 、 NH. I-一N的去除率尤为显著,但当水质
达到Ⅲ类指标后.将难以进一步削减 污染物 如何解决湿地冬季处理效果 降低问题.充分发挥湿地潜在的净化
图2常温期水质净化效果 39■ 水资源管理 CHINA WATER RESOURCES 201 3.21
25 2O ,、 15
冀10 5 O
25 20 15 lO 蛏 5
0
图3低温期水质净化效果
图5 多年平均水质净化效果 能力.达到最大削减污染物总量的任 务.已成为湿地技术在北方地区应用 推广的关键 3.植物维护与病虫害防治 由于人工湿地最主要的功能是 处理目标污水.达到污水无害化、资 源化.所以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不可 引入新的污染源.这就要求在湿地病 虫害防治中不能使用农药 不同的植 物如何应对不同的病虫害.是湿地植 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1.湿地堵塞问题的解决 造成人T湿地堵塞的因素很多. 其中有机负荷过高是主要影响因素.过 多地种植植物和维护不及时也是造成 堵塞的原因。据Platzer等研究.湿地 中积累的有机物大部分集中在表层. 堵塞一般发生在基质上层0~15 cm处 目前.黑土洼湿地为控制永定河 4o 8O 60一 褂 40鬟 2O 0 高含沙水流造成的湿 地淤堵.在湿地前端 设置了预处理设施. 一 建立了84 hm 水面 嘉 的黑土洼稳定塘(也称 前置库),可有效控制 泥沙直接进入人工湿 地 为进一步有效防止 黑土洼潜流湿地的堵 塞.除了在碎石床晒床 时对每个单元深度为 10 cm的碎石进行翻 0 0 ∞ 图4 洗外.还应注重日常科学管理.定期进 行预防性检验和维修.譬如泥沙沉 积、流量调控、植物及时收割等问题, 在实践中逐步探索更有效防堵方法。 2 用 研究表明.冬季运行选择合适的水 力停留时间.可以提高湿地的抗污染负 荷能力.从而改善湿地的净化效果 而 保持较高水位运行.有助于减少湿地系